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焉已是心丧若死,根本不知避让,被打得头破血流。
这不是结束。
“招所有宗室子弟来此!”
当无数密密麻麻的流光自龙城四面八方飞来,化作一道道或诚惶诚恐,或畏缩怯懦的身影时,顾承俯瞰他们,眼中露出的是痛惜与冷肃。
大汉宗室,二十万子弟,占据建元洞天,无双境却不足千。
别以为数百人很多,当年张角十数年传道,黄巾起义都有数百位无双将领云从。
而大汉传承了四百年!
别说这些宗室子弟的实力,配不上四百年底蕴,造化龙鼎的培养,大部分人的心态,更是德不配位,要么得过且过,毫无上进,要么汲汲营营,久蓄异心。
前者事不关己,后者看到刘焉血流满面,跪倒在地,纷纷变了脸色。
刘焉能令宗室子弟懔然听从,势力庞大,盘根错节,正常情况下,他即便犯了大错,只要不是谋反,天子想要拿他都不容易,无数叔伯长辈会出来说清,甚至会发动百官请愿。
但现在刘焉已是罪无可赦,而太子殿下将所有人召集在此的目的是……
这一刻,顾承五指一摄,直入刘焉眉心,转瞬间抓出点点光华。
“啊啊啊!”
刘焉四肢颤抖,涕泪横流,放声惨叫。
搜魂。
所有人看得触目惊心,更有些屁滚尿流,直接瘫倒在地。
因为随着刘焉记忆的展现,宗室内无数的黑幕被一一展现出来。
“殿下!不可!不可啊!”
目睹这一幕,刘逸色变,颤颤巍巍地跪倒在顾承身前,叩首下去:“他们都是你的长辈叔伯,他们都姓刘啊!”
“正因为如此,孤才留了最后的体面。”
顾承看着这白发苍苍的宗室长者,缓缓吐出四个字来:“不破不立!”
“平原王,渤海王,准备行刑!”
“是!”
直到这时,众人才反应过来,为何此次太子相招,全是刘氏皇族,没有外臣。
家丑不可外扬。
换而言之,当把家门一闭,宗室自己关起来处理时,太子便是要以最残酷的手段,犁庭扫穴,将这些毒瘤统统除去。
大汉宗室已经糜烂,若是按罪审理,交予廷尉,那又是一团乱麻,快刀斩乱麻,长痛不如短痛!
“殿下饶命!我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你好狠!冷酷无情,六亲不认啊……”
在各种求饶痛骂中,一颗颗人头落地。
随后刘表又被拖了上来,再被搜魂。
但他的过往经历,没有展现在众人面前,顾承查看之后,挥手将之散去。
“小错可免,大罪当诛!我大汉千秋万年,国祚绵长,依仗的不仅是文武百官,还有你们,孤的血脉同族!”
“殿下仁德!”
“吾等知罪!吾等知罪!”
刘逸长舒一口气,所有宗室子弟纷纷拜下,绝处逢生,大喜大悲之下,更有种幡然醒悟之感,一股众志成城的意念,开始汇聚。
直到这一刻,立于这鲜血一片的洞天内,大汉宗室,刘氏皇族方才彻底掌控在顾承手中。
他微微颔首,望向万宝山处。
那里与建元洞天相连的太康洞天,这河内司马,苦心建造百年的根基,正在天翻地覆。
第二十一章 水镜学宫(求订阅!)()
建元洞天深处。
刘表一被招走,司马懿目光闪烁,立刻掉头,往万宝山飞去。
身在大汉的建元洞天,他当然不是本来面目,而是化作一位皇族少年,身上萦绕的气息酷似八部真龙典,以假乱真。
但这种伪装落在麒麟化身眼中,简直班门弄斧,一掌拿日月捉星辰,直接向司马懿罩去。
“咦?”
天旋地转之中,司马懿毫无反抗之力,被直接擒拿,但顾承扬了扬眉头,伸手一抖,那司马懿竟是身形消散,变成一卷竹简。
“殿下!”
雪落狸王睁大了碧绿的眸子,好奇地道:“这人的实力低微,神通好奇妙啊!”
“不错,此乃借物代形之法,河内司马能在短短百年间,跻身顶尖世家之列,此法功不可没!”
顾承目光闪动,借物代形之法据司马家传扬,是由地煞七十二变小神通假形演变而来,但在袁逢的记忆中,却觉得司马家是得了某位上古大贤的传承。
现在看着司马懿施展,顾承也有类似的怀疑。
司马懿与贾诩类似,属于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类型,少年时期的他谋略虽强,实力却不够,此刻刚刚到炼神一系的通天境。
以区区凡俗之境,能逃脱他的摄拿,岂是简单的神通变化?
“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么?”
所幸无妨,顾承抱起雪落狸王,猫爪子往虚空一扒拉,撕扯出一条通道。
顾承闪身而入,眼前一亮,又是那万千宝光,刺眼夺目。
万宝山!
不过此时的万宝山,已经不再是隐于洞天角落,默默收刮大汉的天材地宝,而是被八条锁链固定,向上拖去。
“如果司马防和司马朗在,绝不会如此贪婪,小门小户,终究底蕴浅薄!”
目睹这一幕,顾承摇头,发出感慨。
显然,司马家也发现了不对劲,刘焉和刘表恐怕要栽,如果太子彻底执掌了建元洞天,他们甚至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因此做出了决断。
不是当机立断的放弃。
而是当机立断的抢夺。
原本万宝山要经过四个月后,才能稳固本源之力,转为万宝洞天,现在司马家直接夺取,这万宝山必然崩溃,但其中的天材地宝会剩下大部分,被司马家所得。
再者万宝山崩溃的冲击力,也能波及建元洞天,让风云变色,地龙翻身,太子即便炼化了洞天权柄,也只能平顺本源,无力追赶司马家了。
从这点看来,这个抉择确实不算错误。
可算计得太美好,往往就会事与愿违——
就在八道锁链固定住万宝山的一刹那,太康洞天内,浩荡金光冲天而起。
“不好!”
负责镇守的司马朝勃然变色,双目中映出一片金灿灿的火海,他也是星相境的强者,却仿佛直视烈阳,下意识地避开视线。
能有如此磅礴的真火之力,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旭日鸦王!
“十方妖众?”
司马朝虽惊不乱,飞身上前,朗声道:“妖王阁下,你我双方,并非敌人!”
“旭!”
回答他的,是一道蕴含着无尽悲愤,无穷怒火,无边杀意的啼鸣。
隐约间,司马朝看到一头尾巴光秃秃的鸟儿闪过,然后又化作位秃顶男子,不由一怔。
“这是十方妖众的妖王?怎么好生熟悉?不好!”
无双境强者当然能过目不忘,何况仅仅前几日发生的事情,电光火石之间,司马朝脸色就是剧变,意识到了这头妖王,恐怕正是那天被自己拔毛的火鸦。
这血海深仇,结的可大了。
确实,旭日鸦王不仅毛被拔光了,这几日在司马家的逼迫下,还在异兽棚内和一群母鸟不断交配,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当他俯冲向司马朝时,甚至有了种不惜一切,同归于尽的架势。
双方实力本就相差悬殊,司马朝如何抵挡,照面间就被撕成了漫天血肉。
但下一刻,那漫天血肉又如冰雪消融,直接化去,取而代之是碎散的符纸。
借物代形!
这种神通保命效果太强,顾承目光沉凝,心中疑惑更甚,摸了摸雪落狸王,猫爪子再拨,直接传入太康洞天内。
这里已是天翻地覆。
因为进入的不止是旭日鸦王,还有啸风狼王、五雷狮王等各大妖王。
这些妖王所受的屈辱,虽然没有旭日鸦王那么重,但由于毛色出众,英容突出,都得到了司马家的重点照顾,隐忍数日,一朝暴起,疯了似的攻击太康洞天。
顿时间,大片大片的田园被毁,无数刚刚探出土中的珍惜幼苗,就这么摧毁在战火中。
“不!!!”
司马家上下目眦欲裂。
这些可都是洞天的根基啊!
即便此次功成,掠夺到了大汉洞天的部分本源,也只是让内部的天地元气更加浓郁,天材地宝更易催生,而不是凭空诞生。
河内司马的根基本就浅薄,如今在八大妖王的肆虐下,短短半盏茶的功夫,百年心血,毁于一旦!
“殿下有命,人类世家最重要的是家兵,除去司马氏的家兵,太子必然会派军剿灭河内司马,另外六大世家不会坐视司马灭族,人族皇朝与世家彻底翻脸,正是我族的机会!”
“杀!”
不仅如此,妖王还对校场之上,正在操练的十万家兵下手。
洞天不仅是天材地宝的最佳成长环境,还是家兵的最佳训练场所。
这些家兵从小在洞天内长大,不知皇权,不明律法,心中的天就是世家,一旦世家下令,让他们冲入皇城中弑君,都不会有半分迟疑。
袁逢的记忆中,汝南袁氏两大洞天内,共有百万家兵,皆是百战精锐,司马家虽然兴盛近百年,家兵也只从最初的三万,到了三十万之巨。
其中十万镇守河内祖宅,十万出境外与蛮族交锋,十万则在洞天内部操练,每年轮回,保证战斗力。
照此下去,再过三十年,司马家的家兵就能达到五十万,虽然距离袁氏杨氏还是差距极大,但这份发展势头,也是极为可怕了。
要知道这个仙武世界,哪怕大汉人口众多,常规军力也只不过在三百万上下,由此可见世家的家兵,是多么强大的保障。
可惜也正是因为仙武世界,人数优势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变得极为渺小。
四位妖王齐聚,地水风火狂涌,仅仅是一卷,整个校场就被揉成了一块皱巴巴的抹布,待得重新平复,那十万家兵已然消失不见。
尸骨无存!
借物代形神通再精妙,也只是给司马家的重要人物配备,这十万家兵,直接灰灰!
“啊啊啊!贼子!拿命来!拿命来啊!”
凄厉的呼号声惊天动地,数十道身影向着半空中扑来。
如果说先前天材地宝的毁去,是关系到司马家的未来,那么如今家兵的灰灰,就是重创了司马家的现在。
“是动用玄器的时候了!”
顾承撸猫观战。
能成为天下八大世家的,必须具备的两大条件就是洞天与玄器。
玄器事关国运,所以顶尖世家都藏着掖着,示意自己没有野心,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汉皇朝有七大玄器,汝南袁氏根据袁逢的记忆,也有六大玄器,家主袁逢配有舜帝玄圭,嫡子袁术带着众生大印防身,族内还有四大玄器,各有来头。
即便如甄宓出身的中山甄氏,被贬为商贾世家,都有玄器月海瑶仙琴,河内司马能被汝南袁氏等世家认可,自然有着镇族之宝——
“你们这些畜生,不明天数,统统得死!”
这一刻,在顾承的注视下,刚刚险些丧命在旭日鸦王爪下的司马朝再度现身,满脸疯狂,遥遥一拜。
虚空震动,一座祥云盖顶,文章锦绣,才气冲天的学宫之影,徐徐浮现。
琅琅的读书声,自学宫内传来,竟是化作一篇恢宏篇章,引动文曲文昌齐鸣,向着妖王当头镇压。
顾承的手猛然停住,眼中精芒大现:
“水镜学宫?”
第二十二章 掳走一奇(求订阅!)()
“河内司马!水镜先生司马徽!莫非……”
水镜学宫的出现,让顾承浮想联翩。
原本他没觉得司马徽与河内司马有所联系,毕竟不可能天下同姓者都有血缘之亲,可此时的相救,无疑证明了两者的牵连。
水镜八奇如今已出四人,田丰、李儒、周瑜、司马懿,前三者或死或擒之时,不见水镜学宫有任何反应,此次为什么例外?
更何况天下大局,早非三年前可比。
那时黄巾之乱,大汉内忧外患,水镜先生欲以八奇搅动天下大势,得封谋圣之位,算是真知灼见,未雨绸缪,现在大汉国运由衰转盛,水镜学宫还在造反,岂不是自讨没趣?
正常情况下,他们要么俯首称臣,期盼天子宽恕,要么隐居深山大泽,避世不出……
“可水镜学宫选择了第三条路,还惦记着原本的历史走向,三国归晋?”
顾承冷笑。
拔起萝卜带出泥。
刘焉带出司马家,司马家又带出水镜学宫。
在这登基大典的前夕,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牢牢盯着大汉,稍有空隙,马上趁虚而入。
很好!
既然自寻死路,就统统来吧!
说时迟那时快,水镜学宫出现,庞然威压让众妖王如临大敌,发出鸣叫怒吼,齐齐攻去。
“子不语怪力乱神!”
然而文气四溢间,一道高冠古服的古圣虚影从虚空中孕育,面容笼罩在金光中,一手捧书册,一手持毛笔,蓦然书写出一行大字。
刹那间,光雨洒落,每个字不断放大,充塞天地,竟是比起妖王真身都要震撼人心,凌空威压。
轰隆!
旭日鸦王翱翔天空的英姿一滞,眼中浮现出惊恐之色,陡然向下坠去,笔直如线。
它的体内,妖丹仿佛在消融化解,一朝打落,重回懵懵懂懂的异兽。
“旭!旭!”
但在即将砸落地面的刹那,旭日鸦王终于摆脱影响,俯冲地面,直扑学宫。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矜而不争,党而不群!”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然而文华古圣已然再度书写,各种各样的先贤教化,千变万化,各有妙用。
每个文字都是一门神通,每道笔画都是一种变化,明明八大妖王合击,却偏偏被分割,各个击破。
“好个君子六艺!”
顾承心中赞叹。
儒家有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这本是兼顾炼精炼神的无上法门,但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门倒向炼神一脉,四体不勤的弟子开始出现,远没有诸子百家争鸣时的气象了。
不过现在,这古圣之影动用的,竟是真正的君子六艺,且两门同用。
他手中泼墨挥毫,目光也在不停闪烁,飞速计算。
这便是数之用,数论算法,不断推演,预测未来,针对布置。
君子六艺!书!
君子六艺!数!
两艺合一,方有意态悠然,随手挥洒,威压群妖。
“雪落,进得去吗?”
顾承微微颔首,摸了摸怀里的猫,淡然问道。
“殿下!我在努力!”
雪落狸王猫爪子在虚空中拨拉着,不断寻找着切入点。
她的空间传送是天赋之力,连天罡三十六变大神通咫尺天涯都比不上,但现在水镜学宫由文华之力笼罩,那由莘莘学子念诵的琅琅书声,更是无懈可击的壁障,竟让她找不到丝毫可以通向内部的空间缝隙。
“无妨!我们的‘帮手’来了!”
顾承笑笑,望向远处。
“河内司马!水镜学宫!乱臣贼子!”
“十方妖众!自作孽不可活!”
“统统灭杀!”
伴随着博纳四海,统御八方的无上威严,由太子为首,密密麻麻的宗室子弟随之而现,无数攻势如孔雀开屏,向着这里冲刷而来。
“不好!”
司马家上下和八大妖王同时色变。
毫无疑问,刘焉刘表已经完了,太子清除了宗室内的毒瘤,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此来直接收回万宝山,刘焉贪污了十数载的宝物,终究是物归原主,同样太康洞天和水镜学宫也休想走脱。
说时迟那时快,当十万宗室齐出,八部天龙典,五帝真龙书,一瞬间不知多少攻势,层层叠叠地涌现出炽光烈火的洪流,在太子三皇至尊道的驾驭下,汇成笔直的一道,化作日曜爆发,炎龙吐息,喷薄出无比壮观的一击。
轰隆!
顿时间,八大妖王就作鸟兽散去,那古圣虚影也被直接淹没,整座水镜学宫首当其冲,疯狂颤动起来。
但面对如此可怕的攻势,水镜学宫竟还有反击之力,一座气象万千,仿佛引领人道大势的金桥凝聚,闪动浩瀚光辉,直直穿出。
天地金桥!
道德之宝!
“就在这时!”
顾承轻喝,与雪落狸王一起,蓦然化作流光,于那稍纵即逝的时机,直入学宫。
下一刻,出现在眼前的,就是无数屋舍错落分布,中央一座学堂,内有三千座次,上面零零散散坐了大概千人。
昔日孔圣有门,大道美德,大仁宏义,弟子三千,这水镜学宫内如此布局,可见野心。
嘭!
当外界传来惊天动地的接连撞击,冲击席卷整个学宫时,惊呼声隐隐响起,但却未见有人慌张逃窜,依旧坐于其位,继续琅琅诵读。
单就这份临危不乱,就胜过外界无数学子。
“都是人族栋梁!可惜,奈何从贼!”
顾承二话不说,大袖卷出,直接抓去。
“忠!孝!仁!智!信!”
“吉!凶!军!宾!嘉!”
他下手何其之快,水镜学子不及反应,天旋地转之间,数百人就被擒拿,但最前方的八个座次上,一人也即刻站起,遥遥一拜。
君子六艺!礼!
六艺之中,礼艺排第一,以祭祀之事为吉,丧葬之事为凶,军旅之事为军,宾客之事为宾,冠婚之事为嘉,此时天地鬼神,日月星辰,滚滚压下,威而不严,令人心折,沛莫能御。
而拥有如此威势的行礼者,却是个其貌不扬的少年,浓眉掀鼻,黝黑古怪。
他的年纪与司马懿一般大小,修为却是天差地别,俨然到了无双第三境聚曜的层次。
这等资质,恐怕唯有郭嘉可与之一比!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顾承笑了:“此行收获不小,随我走吧!”
第二十三章 太阿倒持(求订阅!)()
庞统软倒在地。
原历史上,他与诸葛亮并称,和郭嘉、周瑜一样,在年轻时就绽放光芒,可惜也同郭周一样,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