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气预报之后,就是《林丰新闻》了。
音乐声响起的时候,廖凡民点燃了香烟。
第一条新闻,就是上午市人大召开的常委会。
这是关于廖凡民任职的常委会,廖凡民记得当时有电视台的记者,一直都在忙着录像,他也没有过于的在意,对于地方上来说,人大常委会任命代市长也是重大新闻了。
廖凡民这是在电视上面第二次露面,上一次是吴国尊送他到林丰市上任,那一次的干部大会,新闻里面播报了,主要的镜头还是聚焦在吴国尊和孙国柱的身上,廖凡民当时也看了这则新闻,发现自己的镜头不是很多。
面带微笑的廖凡民,看着看着,眉头皱起来了。
第一条新闻播完之后,廖凡民看了看手表,足足五分钟的时间。
也就是说市人大召开常委会这则新闻,一共五分钟,算是一个重大的新闻了。
五分钟的时间里面,孙国柱一个人占据的时间超过了三分钟,新闻播报的重点,也是孙国柱的讲话,至于说廖凡民,镜头同样不多,占据的时间不超过三十秒,在人大常委会上面的讲话,更是寥寥数语。
就连市人大常务副主任的讲话,新闻介绍的情况都比廖凡民的稍微多一些。
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五年的廖凡民,当然明白新闻的含义。
如果牵涉到重大的新闻,省委宣传部需要审核,特别是牵涉到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报道,宣传部还要送给两位领导审核,不要小看这个举措,关系到宣传的口径,政治新闻是严肃的,容不得半点错误,一则新闻之中同时出现了省委书记和省长,每个人占据多少的时间,包含多少的画面,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省委书记的画面肯定多一些,省长的相对少一些。
放到省里,省人大常务副主任的画面超过省长,介绍也超过省长,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新闻,电视台和宣传部都负有责任,都要接受批评的。
关了电视机,廖凡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应该说他对孙国柱还是尊重的,就算是在工作上存在分歧,也是以委婉的姿态表明自身的意见,有些事情不能够软,更不能够示弱,否则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林丰市如果不是国家级贫困县市,廖凡民不会展现出来强硬的一面,他需要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让林丰市脱去贫困的帽子,如果按照常规做事情,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
廖凡民很清楚,想要依靠孙国柱等人的支持,来完成脱贫的任务,那是不可能的,孙国柱意见在林丰市工作十余年的时间,历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和市委书记,如果工作得力,早就领着林丰市完成脱贫任务了。
廖凡民如果表现出来软弱,或者无所谓的态度,那就无法真正的掌控权力,无法施展自身的抱负,也就无法完成刘方胜省长交付的工作任务。
所以廖凡民必须要注意细节。
刚刚播出的新闻,应该与孙国柱有着直接的关系。
廖凡民再次点燃了香烟,开始了急速的思考。
孙国柱究竟是什么意思,前面想着直接插手市政府的工作,让洪明成在年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之后又开始转移责任,让他廖凡民处于市直单位和乡镇的直接矛头之下,现在更是从新闻方面下手了。
林丰市看新闻的人应该不少,至少四大家领导和部分市直单位负责人、乡镇负责人会看新闻,谁都不傻,看见这样的新闻,大家会怎么想。
廖凡民来到林丰市,不想高调,他只想默默的做事情,用事实来说话,现在看来,这样想有失偏颇,县市不能够和省里比较,在省里工作的时候,廖凡民不过是省长秘书,本来就应该低调,高调反而有问题。
可是来到林丰市,廖凡民已经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如果还是过于的低调,一方面有些自己压制自己威风的意味,另外一方面也让某些人有了可乘之机。
廖凡民的时间有限,今后落实每项工作,不可能和所有干部职工都见面,都面对面交谈,如果过于的低调,甚至在新闻里面都不露面了,恐怕留下的印象就是摆设和弱势。
从省里下来的干部,到县市原则上都是锻炼,几年时间就回去了。
廖凡民从省政府办公厅到林丰市,严格说是任职,不是下派,这一点廖凡民自己是明白的,可是林丰市的干部职工是不是明白呢。
如果不长的时间之内,林丰市干部职工认为廖凡民不过是下来镀金的,不长时间就要离开了,他安排的工作,谁会认真去做。
廖凡民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老张,刚刚的新闻你看过了吗。。。你马上过来,好,我等着你。”
十几分钟后,张东涛进入到房间。
“廖市长,新闻我看过了,有很大的问题。”
“哦,你说说是什么问题。”
“时间上面的不平衡,孙书记是主角,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占据新闻的时间太长,而且孙书记的讲话,播报的时间也过了,几乎就是原文播报了,还有柳主任的讲话,以及新闻的画面,也多了一些,最大的问题是廖市长的画面,以及讲话的播报,内容太少,今天上午人大常委会最为主要的议题,就是廖市长的任职以及讲话,最为主要的内容放到了一边,不主要的内容喋喋不休,这有问题,而且是原则上的问题。”
“林丰市新闻稿件是怎么编审的。”
“原则上市委宣传部需要审核,不过执行的不是很严格,据我所知,新闻一般都没有审核,电视台剪辑之后就直接播出了。”
廖凡民眯起了眼睛。
“什么,宣传部居然没有审核吗,新闻播报由电视台直接剪辑。”
“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也就是听说,新闻原则上都是宣传部把控的。”
“你现在就给宣传部的领导打电话,让他们看看今天的新闻,给市政府一个解释,我马上给孙书记打电话,指出今天新闻存在的问题,如果今天的新闻宣传部没有审核,那就是他们的问题,必须要追究责任,如果他们审核过了,让审核新闻的分管领导说清楚。”
“好的,我马上打电话。”
半个小时之后,廖凡民以及坐在了市委小会议室。
孙国柱大口的抽烟,脸色阴沉,张登才也在抽烟,时不时的看向众人。
宣传部部长脸色有些灰暗,分管新闻的副部长更是低着头,至于说电视台的负责人,站在一边,坐都没有坐下。
“今天的新闻是怎么回事,宣传部和电视台一定要说清楚,这是很重大的失误,宣传部是怎么审核的,谁审核的,太不像话了,你们回去之后,认真检查,写出情况汇报,直接交给张书记。”
孙国柱说完之后,廖凡民开口了。
“责任追究是下一步的事情,新闻出现的失误,必须要弥补,我的建议是,电视台就新闻中间出现的失误,在明天的新闻里面做出专门的说明,并且在明天的新闻之中重生播出,做好了这件事情之后,再来说后面的责任追究。”
廖凡民说完之后,看着孙国柱。
孙国柱稍微有些发愣。
这个时候,张登才开口了。
“孙书记,我认为廖市长的建议是正确的,新闻出现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纠正,挽回产生的不良影响。。。”
孙国柱看了看张登才,脸色微微变化。
“那好,就按照廖市长说的办理吧。”
第四百七十四章 官云乡()
来不及等到宣传部落实新闻的事情,一大早,廖凡民乘车下乡了。
这是廖凡民上任之后第一次下乡,没有通知官云乡党委政府,廖凡民倒不是想着微服私访之类的,他主要还是想到村里看看实际情况,如果提前通知了乡党委政府,基本就是听取工作汇报,接着在安排好的地方走马观花的看看。
越野车驶出了市区,在盘山公路上面疾驰。
早上起来的时候,廖凡民特意关注了天气,天气应该是不错的,晴天,而且气象台送来的天气预报显示,本星期之内基本都是晴天,偶尔会有多云和阴天,但不会下雨下雪。
前往官云乡要经过五个乡镇,其中一个低山乡镇,两个二高山乡镇,以及两个高山乡镇。
廖凡民坐在越野车副驾驶的位置,张东涛和黄守智则是坐在后面。
上车之后,廖凡民几乎就没有说话,一直都在看车窗外面的情形。
冬季的景色,整体看上去有些萧瑟,少量的田地里面种着大白菜,绝大部分的田地里面都是光秃秃的,冬季基本属于农闲季节,没有多少的农活。
林丰市以农业为主,工业经济的块头很小,不过农业几乎不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所以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不会高度重视,往往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这些天廖凡民一直都在思索,按照林丰市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和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根本不现实,不能说林丰市的干部职工什么事情都不会干,人家招商引资也好些年了,基本没有什么企业愿意进来,原因很简单,林丰市的交通条件不好,整体的经营环境也不是很好,企业是要赚钱的,到偏远贫穷的林丰市来干什么。
“老张,林丰市农村还是以打工经济为主吧。”
“是的,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超过十万人,年纪最小的不到十八岁,年纪最大的接近六十岁,乡镇绝大部分强壮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高山乡镇土地抛荒的情况比较严重,现在这种势头慢慢朝着二高山乡镇和低山乡镇蔓延。”
廖凡民点点头,这种情况太普遍了,不仅仅是林丰市和江汉省,全国很多省市都是这样的情况。
“这么说家里留下的大都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了。”
张东涛点点头,黄守智有些不明白,忍不住开口了。
“什么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
张东涛看着黄守智,开口解释了。
“就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
黄守智点点头,恍然大悟。
“这样的形容还真的贴切,廖书记,您形容的太好了。”
“黄守智,拍什么马屁,这不是我的发明。”
廖凡民的话语,黄守智倒是无所谓,虽然仅仅接触了几天的时间,可他以及感受到廖凡民的爽快和洒脱。
廖凡民再次扭头看着张东涛。
“老张,虽然这种情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普遍情况,但遗留的问题也很多,打工经济支撑的时间不可能太长,农村家庭基本靠打工经济维持家用和开销,基本没有其他的收入途径,而且大量的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数量太多,很多家里的老人,年纪大了,本来应该歇息,让晚辈供养,可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根本无法停下来,还要不停的做事情,我在省城的时候,时常看到简报上的消息,因为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着孩子生活,照顾不周出事情的,也有农村留守妇女受到欺负的。。。”
张东涛倒是爽快。
“廖市长,您说的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不仅仅是林丰市,宜都市所辖的其他县市也存在,就说宜都市,经济条件比林丰市好太多,可是农村也有不少人到南方去打工,精壮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下的可以说是老弱病残,前些年农村妇女还留在家里劳作,维持家庭,这些人夫妻两人一同出去打工的情况开始普遍,留在家里的基本就说老人和小孩。”
廖凡民没有说话,他想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亲情缺失,心理极易形成问题,走上邪路的不少,以至于后来国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了。
这个问题廖凡民暂时无解,林丰市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市,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依旧是以打工经济为主,市内没有企业能够吸纳农民工,不要说农民工,城市的居民好多都闲着没有事情做。
如果不发展工业经济,不引进大量的企业,林丰市将越来越穷,被宜都市其他的县市远远的甩在后面。
可是仅仅发展工业经济就够了吗,农村怎么办。
越野车停下来了。
“廖市长,已经进入官云乡的地界了。”
廖凡民点点头,打开车门。
一股寒意瞬间包围了他。
廖凡民下车的时候,身体抖动了一下。
“廖市长,官云乡冬季的气候寒冷,老百姓几乎都不出门,而且这里长时间大雾笼罩,傍晚雾气更大,开车需要特别注意,遇见霜冻的天气,无法开车。”
“市里其他的高山乡镇也是这样的情况吗。”
“差不多,不过官云乡突出一些,因为官云乡的海拔是最高的,平均海拔都在2000以上,前面不远处就说官云乡海拔最高的地方,达到了2600米。”
跟在旁边的黄守智开口了。
“廖市长,官云乡冬季积雪的时间很长,每年过年我们回家的时候,客车要走整整一天的时间,不带链条根本无法开车,现在情况稍微好一些,进入十二月,就很难看见太阳了,我们回家都是呆在家里,很少出门,外面的气温太低了。”
廖凡民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地方,冬季还真的只有呆在家里。”
黄守智看着廖凡民,再次开口了。
“廖市长,不仅仅是这样,冬季还有更难受的事情,因为气候寒冷,盖的棉套就很厚,要不然晚上无法睡觉,可因为雾气太大,棉套基本是湿润的,盖在身上很难受,我在家里多年,以前没有察觉到这个问题,后来到南华大学读书,寒假回家的时候,就完全感受到了,前年市一中到官云乡中学支教,我参加了,住在乡政府的招待所,棉套里面的湿气,让人根本就无法入睡。”
“哦,还有这样的情况,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吗。”
“办法倒是有,家户人家烤火的时候,用的都是铁皮炉,用一根烟囱将废气排到外面,这种铁皮炉散发出来的热气很大,进屋之后感觉到暖烘烘的,将棉被放在这样的屋子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没有湿润的感觉了,还有一个办法,就说在睡觉前两三个小时,打开电热毯,让电热毯将棉被的湿气勉强烘干。”
廖凡民叹了一口气。
“高山乡镇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一般人是难以适应的,昨天下午我看了官云乡的材料,官云乡干部流动的速度最快,外乡镇的干部在这里留不住,工作不长的时间就要想方设法的调离,最终留下的都是本地人,一个五万多人的乡镇,干部职工的人数最少,教师也是最少的。”
再次上车,张东涛提出了建议。
“廖市长,就在官云乡集镇附近的几个村子看看吧,时间也不早了。”
廖凡民抬腕看了看手表,已经接近十一点钟。
稍微思索了一下,他开口了。
“到火龙村去看看,中午就在火龙村找地方吃饭,到农户家里去吃饭,看看农户家里的生活情况是什么样子。。。”
廖凡民还没有说完,黄守智就开口了。
“廖市长,中午在农户家里吃不上饭,还是到我家去吃饭吧。”
廖凡民扭头,看着黄守智,感觉到奇怪,中午为什么不吃饭,难道这里的农民对外来人员不感冒,或者说对干部有意见。
“廖市长,冬季是农闲的季节,农户每天就吃两餐饭,上午九点到十点吃饭,下午四点到五点吃饭,晚上七点到八点钟左右就睡觉了。”
廖凡民有些愕然,看样子他对农村的情况还真的不了解。
“廖市长,二高山的乡镇和高山乡镇基本是这样的情况,农户每天吃两餐饭,集镇的情况好一些。”
廖凡民自嘲的笑了笑。
“看来是我不了解二高山和高山乡镇的情况,丢丑了,也好,就到黄守智的家里去吃饭,顺便看看你的父母,不过话说在前面,这顿饭不给钱啊,我们到集镇去买点东西带上,第一次去看望老人家,礼节是不能少的。”
“廖市长,不用买东西,我父母不需要的。”
“什么不需要啊,你父母年纪大了,应该是享福的时候,可是还要劳作,你妹妹还在市一中读书,每年的学费不少,也不能够完全让你负责,听说你明年就要结婚了,结婚需要的开销也不少,你父母又要皱眉头了。”
黄守智看着廖凡民,说不出话来。
“黄守智,廖市长说的是,我们去麻烦老人家,不带礼物是说不过去的。”
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不由己()
越野车终于抵达官云乡集镇的路口。
这里是一个大弯道,越野车转弯之后,就能够看见前方集镇的路口。
集镇路口停着一辆白色的北京吉普车,几个人站在吉普车的前面,正在跺脚和搓手。
看见这一幕,廖凡民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看张东涛。
“廖市长,我没有通知官云乡啊。”
“我知道你没有通知,不过有人怕是通知了官云乡。”
越野车停下的时候,几个人迅速走过来了。
下车的廖凡民,面带笑容主动伸出手了。
“刘书记,卢乡长,你们好啊。”
“欢迎廖市长到官云乡来检查指导工作,这大冬天的,您到官云乡来,可别冻坏了。”
官云乡乡党委书记刘焕成站在最前面,用力和廖凡民握手,乡长卢彪稍稍靠后。
刘焕成是大个子,穿着厚厚的棉袄,嘴巴四周的胡子有些密,看样子是没有来得及刮,卢彪看上去斯文很多,瘦瘦的,脸色也颇为白净。
刘焕成是官云乡本地人,卢彪则是从市直部门下派到官云乡的。
廖凡民和卢彪握手的时候,卢彪开口了。
“廖市长,乡里已经准备好了,您先去吃饭,吃饭之后刘书记汇报工作。”
“是啊是啊,廖市长,已经到吃饭的点了。”
短短几句话,刘焕成和卢彪两人的区别就显现出来,刘焕成粗犷,卢彪仔细。
廖凡民不知道这两人在工作上是怎么配合的,严格说,廖凡民到官云乡,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乡党委政府,刘焕成和卢彪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