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猿道尊-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中也明白几分,暗自笑道:“嘿嘿!想这连夜来的,该就有那玉华国的军队了,却有计较!”

    早有心思,自然不必多想,当下,片时无话。

    话说那狮驼王、白翩翩两人,已经到了西牛贺洲,寻见了红孩儿所在,却有主张,知道自己两人前来,定要在两军阵前现身计较,却是不好以真身示人。

    各自都有那变化之术,一人化道姑打扮,一人变化成一个金袍金冠的道人,就来寻红孩儿。

    却说圣婴一见两人前来,心中又惊又喜,他二人废了一番口舌,说了来意。

    圣婴道:“我刚到此,就已经显了手段,今天正要出去,杀了那帮和尚,夺了城池呢,就那群土鸡瓦狗,如何能是我的对手?你们却是多心了!”

    白翩翩笑道:“还是小心行事,切不可大意了,你母亲知你来此,她不得前来,我两个虽然来,也只是观望一二,战阵之上凭你施展,尽可放心就是。”

    圣婴大喜,说未毕,三军备齐,摇旗擂鼓,披挂了,就出来,就听得曼陀罗城中,梵唱之声,自城楼传出,乃是禅师念动的经文,上空自有佛光瑞霭。

    程咬金几人见了,自然不理,唐元麾下,善左将军正要出去叫阵,却听得尉迟恭说道:“无需叫阵,既然要攻城,自是不能弱了气势!”

    唐元问道:“依公所见,却要如何行事?”

    尉迟恭不答,叫:“拿上那两个人来!”

    当下,就将黄觉和尚、肖宇两人押到面前。

    “这两个,是败军之将,已经无有大用,留他活到今日,两军阵前,正要壮我军威!”

    尉迟恭道罢,两人听得此言,早就是魂不附体,面无人色。

    侍卫出来,提了勾刀,血淋淋穿了琵琶骨,拖到前面跪了。

    程咬金置下命令:“斩了祭旗,好开大军,去破曼陀罗!”

    唐元早就忍不住,走上前,斩了两颗头颅祭旗,随后就来打城门,曼陀罗僧众,也是按耐不住,领兵出来抵挡厮杀。

    话表灵山之上,楼阁殿宇,佛光冲霄,无边无际。

    禅光殿中,卧榻之上,坐着两位大慈悲,一个是黄胖和尚,身披袈裟,面带微笑,此称名无量圣德光禅佛。

    另一个却不是旁人,正是那珞珈山上女真人,闻声救苦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

    两人各自闭目坐定,头顶都显露一团光晕,交缠转化,流动寂灭佛光,在两人之间游来游去,来回交换。

    少时,二者头顶所显,不觉都成了婴孩之相,舍利连珠。

    无量圣德光禅佛喜色渐浓,观世音脸上红潮运漫,随着每一次交换,都有着念力生发,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且说**渐收,两人同时把那欢喜禅光运起,一交一收,随后就回了体内。

    玄功尽收,两人顿时觉得这真阴真阳,纯净无比,浑厚流转不息,当下都是合掌念佛。

    无量圣德光禅佛心念一动,舍利降落到头顶,共有九颗,隐没进了头顶,两人默坐多时不语。

    观世音忽然开口:“道兄,你我既然都成就此道,避过运数,各取所需,只是日后,我那厢的事情,还要亏道兄招抚照抚。”

    圣德禅光佛合掌笑道:“自然,自然,此事道兄大可不必挂牵,只是眼下一事,与道兄有关,需要亲力亲为才好。”

    观世音点头道:“我也知晓了,那两军对决,有我佛弟子,正要去看过。”

    说罢,站起身来,轻身行出。

    圣德禅光佛祖也是起来道:“那曼陀罗佛国净土,自有人守护,但是据我观之,却又不详,对方与道兄相见时,切要尽力而为!拔染空留祸事也!”

    观世音合十一礼道:“多谢道兄指点!我自理会。”

    当下,别了佛子,驾祥云离了灵山圣境,下界去了。

    且说悟空吩咐了花果山中众人,维持大小诸般事情,却是携灵雪出来,往南瞻部洲蜀山赴会。

    灵雪托了清静琉璃瓶在手,柳枝垂下,青翠欲滴,跟自身形象配合,相得益彰。

    与悟空并肩,踏祥云,一路之上,缓步徐行,看那云雾山川河流,尽在脚下,自然而然生出一种超然之感。

    两人一面赏玩,一面笑语欢声,指点江山,十分自在,正是那只羡鸳鸯不羡仙。

    “对了,你叫那白偏偏跟狮驼王前往西牛贺洲助阵,说红孩儿有祸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按理说,人事兴衰,也是各凭气运,自己计较,诚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弟子之间的争端,却还会对红孩儿造成威胁?”

    赏玩多时,不觉有些疲倦,两人便选了一处高峰平地,按低了云头,吹吹山风。

    灵雪心情畅快,放低了身姿,坐在了断崖石壁旁边,双脚垂进了下方云海之中,呼吸着平淡的清风,却自开口问悟空道。

    她虽然对悟空的这个侄儿红孩儿,了解不是很深,但是其到底有多少实力,自己还是能够估摸清楚的。

    相对战斗力来说,红孩儿如今的实力,还要在狮驼王一类的妖王之上,又是真火纯阳之身,要说修为一般的和尚法师,根本伤不了他。

    悟空闻言道:“西牛贺洲本就是是非之地,我料此番西域诸国战乱频频,那佛门也会暗中使绊子,并不甘寂寞,还会有人下来,那红孩儿自己前去,恐怕也是自生灾祸!”

    “哦?这样一说却也是了,只道你却不明言,故作那等深奥,原来是另有打算!”灵雪看着悟空道。

    悟空苦笑道:“也没瞒得住你啊,老牛闭关不出,他的家事,我也不得不照料周全。”

    灵雪拂了额角青丝,笑吟吟道:“那不如趁此时去去如何?”

    悟空摇头,却是将她拉起:“不消去,只在明日就是蜀山剑派大会,他有意相请,眼下且就前去。”

    灵雪自然是随悟空,当下,两人腾云慢行,朝南面连绵群山而去。

    ;

第两百四十四章 捷报() 
且说程咬金、尉迟恭几员老将,统领大军,见得局势翻转,斩将祭旗,给曼陀罗城示威叫阵之后,带兵就出来,趁胜追击。

    曼陀罗城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士兵交锋,杀得是热血沸腾。

    当中忽有法师和尚出来,红孩儿被提为先锋,拄着火尖枪看对方。

    在战场之上,这些和尚依旧摆出一副慈眉善目、怜愍众生的姿态,他心里就没来由的火起,一声长啸飞身抢出。

    僧人念了一声佛,刚要说话,忽然觉得眼前一花,一个人影起在空中,一掌击出,朝自己天灵盖打下。

    他连忙施展了神通,把身一闪,迎上了红孩儿,人也起在半空。

    来回斗了几个回合,红孩儿一扬手,虚空一抓,探到了僧人面前,拿住了喉咙,见得挣扎,把火尖枪一飞,穿过面前之人的胸口。

    顿时死绝,那泥丸宫破开,飞出了神念圆珠,被红孩儿一口吸之,丢下尸体,落回了地上。张旭仁见得对方强势,知道不是对手,连忙对军师道:“这小将手段不小,快去请三位禅师前来对敌,必须拿下他,才好行事!我且挡他一挡,你不得迟了!”

    军师早知,当下就来见三位禅师。

    那赵月、赵星、赵晨三人自然知道情况,却**香,拜了金身,念了真言。

    正在,就见军师到来,对三人说了情况。

    赵月禅师道:“对方前时来了相助之人,靠他才能匹敌,既是有手段,将军怎么到了此时,才来分教?只怕要迟了。”

    赵晨禅师道:“两位道兄不必多说了,我这便去看看,两位且等大驾吧!”

    当下,来到阵前,赵晨禅师骑一匹白角鹿,远远地就见得一团火气,心中没来由有些不安稳。

    他本也是修行得道的,一算计,知道有伤命之灾,不由吃惊。

    等到出来,看到了小孩子在阵前,他仔细一看,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顿时脸色大变!

    “这个小魔头数百年前已经皈依我佛!怎么会在此间出现!不好!不好!”

    赵晨禅师心中大惊,他们三个禅师,在西牛贺洲苦修数百年,已经修成了舍利,成就罗汉,只是在尘世之中得道,还未被西天加持正果。

    红孩儿在西牛贺洲火焰山的时候,他们就听闻过名,但是底细不是很清楚,只听闻后来修成正果,童子拜观音,上了珞珈山紫竹林,成了善财童子,皈依我佛。

    却是哪里知道,今天会在此地碰上,又是站在对立面,顿时明白了。

    他二话不说,把座下的白角鹿一拍,往回疾走。

    红孩儿早已见得这个和尚,看他转身疾走,却是笑道:“哈哈!无胆鼠辈,还没动手就要逃命!笑话!”

    话音未落,就施展了遁术,闪将一闪,已经到了面前,猛然出手。

    赵晨禅师不敢大意,连忙把手一招,一圈佛光抵住了火尖枪,身上袈裟膨胀,鼓动了真元,取出一根禅杖,照头就打。

    红孩儿一看,抖了几下枪尖,破了虚空,往上一荡,兵器交接,火花乱溅。

    赵晨禅师右手掐诀,念动咒语,红孩儿画符打来,一声清亮仙音响起,佛光普照,落将下来,宛如一个小太阳,长鲸吸水一般,抵挡住了火符。

    符箓一下化去,火尖枪也受得抵挡,红孩儿大怒,乾坤圈猛地祭起打下。

    同时就引动了火云,绕到了赵晨禅师一边。

    赵晨禅师提了白角鹿,来去纵横,只斗得五六十回合,忽然见得红孩儿飞出一道法器。

    他连忙一看,知道是乾坤圈,连忙用手一指,祭出一道金光,护在面前,不叫法宝下来。

    一面把身上袈裟一飞而出,冲向了红孩儿,正要运用神通,打杀妖魔,忽然感觉不对,后面又出现一个小孩,跟红孩儿一般无二,插着双手,扑了上来。

    他正要抵挡,忽然一声炸响,却是红孩儿用毒雷一轰,把赵晨禅师祭出的神通破开。

    还没来得及说话,白角鹿一声惨叫,被一下打死,萎靡了下去。

    赵晨和尚顿觉肉疼,也是顾不得,要用遁地之法逃脱,被一火焰翻天印打成肉饼一般,连元神都已经寂灭。

    红孩儿心中暗忖:“我来时,见这城中有祥光照顶,就这个脓包,岂能有之?只有三个禅师坐镇,不知还有何人,却要一一杀了才是!”

    当下,执了火枪法宝,有白翩翩显了白鸟本相,展翅翱翔,狮驼王抡刀施威,直杀到了后方的做多法师僧人面前。

    白翩翩道:“正是交战之际,不讲仁慈,或降或杀了吧!”

    话还没说完,早惊动了另外两位禅师,停了经文诵读声,出来相见。

    红孩儿二话不说,猛地杀了上来,当下,就跟这两人杀在了一起。

    有这三人开路,大唐的人马就势如破竹,已经杀了过来,跟守卫的穿的跟金甲天神一般的曼陀罗士兵,激烈地厮杀了起来,旌旗摇动,对对兵将持戈仗剑一通乱杀。

    只见一时之间甲胄、盾牌乱飞,抵挡着箭矢的穿梭,渐渐地显得有些交织的杂乱。

    一声暴喝忽然响起,一个穿着银色铠甲,头戴华冠,手拿长剑的将军忽然出来,把披风一撩,跃下了城楼,把剑一横,直接就进了战圈。

    随后,这城中就有金钟长鸣。

    “咚……咚……咚……”

    钟声络绎不绝,响彻了整个曼陀罗城。

    城中百姓,有着佛光普照,早就被聚集在了一起,念动了阿弥陀佛,可难免还是惶恐不安的。先前虽然有大唐的兵马到来,形势也是危险,但是佛皇就在城中,法师也有大慈悲佛法,能够使人心灵不慌,况且又是曼陀罗为主,大军最多也就开出,杀过之后,却还是安然的。

    是以,这城中百姓也就只是家家口头念佛,自然就有佛祖冥冥之中护佑,城门不破,有西域兵马护卫,严防死守,他们也就安稳了,丝毫都不必忧虑。

    可是现在就有点变化了,对方来了帮手,先就杀了不少的大将,大军已经是肆无忌惮了。

    金钟响了三十二下,百姓梵唱叩头,从城里边几十座重华宝殿之中,高高的塔顶之上,分别冲出了一道金光,三十二位僧人全都是穿着袈裟,面目慈祥,身上泛着金色光晕,就仿佛是佛祖降临世间,敷演**。

    三十二个僧人出来之后,也不言语,全都是闭了双眼,双手合十,朝曼陀罗城大雄宝殿所在行去,念动真言,法轮常转。

    佛光垂降下来,漫漫佛国净土,祥瑞依旧不散。

    外面的大唐将领所带士兵,已经用了巨木轰击城门,大喊大叫的,要轰破城门,只是有着士兵守护,禁法也厉害,一时之间,却是奈何不得。

    而那数个禅师什么的,也已经被杀死了,参战的国家,也有的降服下来,虽然还未取胜,但那程咬金、尉迟恭已经是耐不住欢喜,就已经上书朝廷,提前给了捷报了。

    因为从一场仗打下来,曼陀罗这些所谓的禅师、法师、将领,在红孩儿一人面前,就已经是不堪一击的小角色了,更别说还有狮驼王、白翩翩了。

    是以这几个人,已经对狮驼王三人有了绝对的信心,知道凭这些人的手段,要拿下这座城池,应该不是很困难。

    南瞻部洲陕西大国长安城,乃是三教源流交汇处,八方世杰共朝臣,人杰地灵之所在,帝王兴处,龙脉帝都。

    李治皇帝自登基以来,治下百姓安乐无忧,至今有百余年,亦不见颓老之相。

    西牛贺洲交战,双方拼杀,消息早就传到了长安城。

    “驾!驾!驾!”

    此时,长安城的闹市之中,一个小卒子,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策马急行。

    一面呵斥着街上的行人避让道路,一面就举着金牌令箭在手,把守城门的士兵,举着长矛想要阻拦,但是看到金牌之后,则是连忙低头放行。

    这个人骑在马上,一路通行无阻,很快的,就来到了皇宫门前。

    “干什么的!住了马答话再走!”

    马蹄声骤然一止,就有几个大内侍卫呵斥。

    那个人连忙就翻下了马来,喘呼呼的,气息还不定:“紧急公文,六百里加急传到,要赋予万岁爷查”

    说着,他就取出了文书跟金牌。

    侍卫这才点头开了路来,这小卒不敢多说,连忙朝里面奔去。

    而此时,李治正在金銮宝殿上,跟大臣商议此事呢。

    前几次,那唐招、唐元两兄弟,张洪季,杜兴云等人在战阵之上连番失手,士气一度萎靡不振,搅得皇帝烦恼不已,几番派兵增援。

    闹到最后,还要两位朝廷的顾命大臣,亲自带兵前往作战,可饶是如此,情况好像依旧不乐观。

    正在计较事情,忽然就有人传报,上奏天听,说有紧急公文奏请,李治传旨宣见。

    却说文书到了李治手里,李治听闻是捷报,顿时大喜,展开览毕。

    文书上云:

    “臣尉迟恭伏望圣听,再拜启奏:自主公昔日继位,励精图治,苦战争,平定天下,安黎民,殚精竭力,才见江山大业,方有贞观太平。

    却又西牛贺洲诸国意图犯境,臣蒙圣上不弃,委命征讨曼陀罗,原正在交战之时,难分胜负,微臣诚然惶恐。幸得高人相助,大展威能,力破城池,无往而不胜,如不出臣之所料,则大功将成也!

    臣知陛下忧社稷之安危,其心甚重,故此未敢延迟,据表上奏,以宽圣主之心也。

    臣,尉迟恭,再拜顿首,谨言无辞!万岁!万万岁!”

    李治见得文书所言,从头又看一遍,这才展颜,忍不住就喜形于色了。

    下首三省六部官员人等,见得圣上喜悦,连忙问道:“万岁何事,如此喜悦?”

    “哈哈!程咬金、跟尉迟恭果然不负朕望,此乃捷报传来也!”李治抚须笑道。

    说罢,付予一旁侍驾太监收讫。

    当下,有礼部尚书马智雄问曰:“主公,既是有捷报文书到了,如何不见护国公班师回朝?”

    “他在文书之上,对朕有言,功成在即,还需些时日,了结首尾,再行处置,所以未能班师。”李治又道。

    马智雄闻言,沉思了片刻,还未说话,就见兵部侍郎出班,朝上启奏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可否斗胆一说。”

    李治心情轻松,他不禁道:“无妨,严爱卿,有话直言说来。”

    严侍郎道:“陛下,前时兵部多次调兵遣将,都是去那阵前,我****都未能得胜,可这次一举大获全胜,臣觉得,是不是有些不实,或是有其他原因?请圣上明示。”

    “哦,爱卿之言,却也有理,但只是说有高人助阵,没说明白,卿这一说,倒真有些奇怪。”李治蹙起眉头,沉吟道。

    又有文官奏曰:“陛下,莫忧心。程国公两位,久经沙场,乃老将也!屡建奇功,必然有手段,既然说有高人相助,断不敢妄言,陛下放心宽怀。”

    李治点头不语,忽想起一事,传旨曰:“自明日,着宰府、国师与东宫协助监国,朕将下行宫数日,即回。”

    宰相徐成安闻旨大惊,上前匍匐启奏道:“陛下,常言道‘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何却要降趾?”

    国师亦是上前。李治只道:“朕意已决,自有打算,徐爱卿不必多言!”

    徐成安还想说什么,但是圣旨已下,他只能诺诺而退。

    当下,见得没有事情,早有太监尖声尖气地传口谕下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子皆匍匐在地,山呼毕,圣上起驾转回,他们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离开了朝堂,这却不提。且说其中有数人,迟迟未走。

    原来这其中一个,正是那宰相、国师跟御史大夫钟平,还有一个,却是皇叔,名叫李成道。他听李治皇帝搬下离宫旨意之后,这心中却觉得有些意思,暗暗留心,见得此时朝堂之上已经只剩下他们几个,他料定,这些人必定也是看出了猫腻,便上前打了个招呼道:“诸位大人,这都退朝了,怎么……”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国师给打断了,声音粗重地道:“李大人不是也没有走吗?”

    四个人就此沉默了,心中都有了分寸,不再多说,径直来到了后殿,晋见皇帝,不提。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