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投喂男主-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护疆土,誓死拥护自己和父皇两代君王的护国将军最后的抚慰。

    皇帝表示无异,但却也另下了一道圣旨,赐颜小甜端宁郡主的身份,喻其形端表正,愿其一世安宁。赐京郊宅院一所,侍卫丫鬟以及下人各十于郡主府,待日后小甜及笄可随时入住其中。

    收到消息的何氏感激涕零,无论是对颜承达给自己的正妻身份,还是皇帝于小甜的嘉赏隆恩。

    啸远将军府一片其乐融融,原主小甜就这样随之慢慢长大,安乐祥和便该是故事的走向。

    可故事往往不似我们想象般发展。

    现在重新来过改写历史的颜小甜,正坐在床边,隔窗望着外面,看风拂柳动,回想着原主短暂悲哀的一生。

    可以说原主拥有的是一个充满谎言欺骗的一生,哪怕到最终临死前都不知到底谁是真情谁是假意,最后更是一怒悲恸之下投湖而亡,这时距她及笄仅不到十日有余。

    其实,从原主还是孩提时候,身边的乳母和管事嬷嬷就经常明示暗示,说些不清不楚的话语,甚至做出些小动作。她们自然都是何氏安排的人,以期从小便在原主心理留下阴影,让她意识到自己存在是如此的不应该,自己是如何的碍眼多余。她就是破坏将军一家三口的不和谐因子。是将军的隐忍与报恩,是夫人的通达事理忍辱负重,更是小小姐的天真烂漫和对她的孺慕,才有了她在将军府如此安逸平静的生活。

    她本就是不该存在的,似乎表面上大家尊敬她为大小姐,其实都是看在夫人和二小姐的面子上,多少次都被奴仆明尊暗欺,言语折损,她都忍了下来,连自己都觉得应该知恩图报,不要介怀。将军父亲,夫人以及小妹妹还是在意她,关心她。她愿意默默忍受这一切。

    可她知道自己最该做的不是默不作声,继续装聋作哑,而是尽量不要出现在将军一家三口的面前,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在原主心里,最大的愿望便是赶快及笄,搬出府,还将军和夫人一家的美满。

    可惜,事与愿违。

    其实,何氏的心里打从一开始便是记恨着原主的生母,是她夺走了她早该有的正妻之位,她的女儿更是又夺了自己女儿的嫡女份位。

    世人皆认为她该感恩,是因为原主母亲的去世,更是因为小甜的缘故,她才有机会有福气入府。

    这一切本该是她的,她被岳悠然抢走的东西,还回来何错之有?偏还要摆出一副受人恩惠,贤德淑良的样子照顾小甜。她每看一次小甜,眼底深处透露的无一不是恨。

    不是要我好好感激,好好养你,对吗?好,那就看看到底你承受不承受的住这份好这份情?

    她压根没有想过要小甜活,小甜受母亲影响,自出生以来,体弱多病,每每此刻,便是她大显母爱的好时机。

    她暗示原主周遭的奴仆刻意渲染她的病情,她给这个府邸造成的消极影响,更是几次三番在小甜面前上演她们一家三人的相亲相爱。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使本就孱弱的小甜,内心压力剧增,导致最后的抑郁而终。

    在小甜压抑灰暗的日子里,莫大憧憬安慰一是盼着可以及笄出府,另一个便是一个叫做杜衡铭的人。

    杜衡铭,字寔宁,是原主母亲岳悠然闺中密友云绵岫的长子。年长小甜两岁,其父杜轲同为朝中重臣,身居太子太傅之职。

    杜衡铭自幼伴读太子魏远邈身侧,随其父,博学多才,学老于年。为人内敛稳重,因其自幼身体羸弱,故而更加低调谦逊,在魏国有口皆碑。

    杜衡铭幼时常随母去啸威将军府探望小甜,云氏心仪小甜外貌素净出尘,行为端庄得宜,实为良妻之典范。且自家长子寔宁和小甜更是性情相投,相信婚后必会琴瑟和鸣,笙磬同谐。

    二人虽体质都稍偏弱,相信定能互相扶持,举案齐眉,携手到老。云氏心理同样是抱着这样的期许来看待二人。

    何氏何尝不知云氏心意,每每都是感激其对原主的喜爱,并对二人婚事大为赞成之势。

    豆蔻的少女心里本就对杜衡铭心有好感,在家人的暗示下,更是认定自己会成为杜衡铭的妻子,更对何萝氏感激不尽。

    然就在原主就要及笄宣布订婚之日时,府下谣言猛起,是小甜抢了二小姐的婚事,其实董府看中的一直都是颜悦妍,只是碍于原主身弱多病,不好嫁娶,便答应娶之为妻。但是定要等颜悦妍及笄后,再娶之为妾,一是二小姐和杜衡铭情投意合,二是因为二小姐姐妹情深,想要亲自继续照拂小甜,二小姐甘愿为了大小姐放弃正妻之位。

    阖家上下都为夫人一家惋惜,先是自己被人夺正妻之位,现如今,牵连自己独女步自己后尘,做小为妾。

    陡然间,将军府的人看原主的眼神比往日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埋怨,不满,目光更加的凌厉无所忌惮。

    原主终于受不住压住自己的最后稻草,投湖自尽。

    “哎。”想到这里小甜不禁叹了口气,原主一定是抑郁症吧,可悲可叹。

    小甜当然知道,这谣言必又是何氏作祟,可惜原主的短命以无从知晓事情真相,也可惜杜衡铭在原主死后更加的性情冷酷,身体更是每况愈下。终身未娶,最终年三十二卒。

第18章 庶女文:此情两不移(3)() 
这次任务还真是不容易,不仅要替原主好好生活,更是希望杜衡铭也可长命百岁。这顾了自己还得兼顾他人。

    也幸亏何氏过于自负,从未把原主放在心上,想着原主身体本就孱弱,再使计相逼,自不用走投毒这种低级的手段,所以并未从小在吃食上做手脚,这要是身体还带着毒素,小甜怕是更难办了。

    想想还是如何尽量改善自己的体质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走一步是一步慢慢来吧。

    “青兰,把我的披风拿来。”小甜空谷般的声音传来。

    青兰便是刚才陪着小甜去花园的随行丫头,上辈子便对原主忠心耿耿,和原主一样也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在原主去世后,更是拿着原主偷藏的银两自赎,选择在尼姑庵终身替原主守孝祈福。

    青兰转身去衣橱翻找,拿出一件绛紫色薄绸质披风给小甜披上。

    小甜从床上悠悠起身,青兰轻轻拂了拂披风的布面,掸去褶皱。随后主仆二人踱步往自己院里的小厨房走起。

    还未进厨房门口,就听到了里面断断续续的呼噜声。

    厨房一直都在克扣原主的餐食,美其名曰,小甜体弱,不易吃过多荤腥,简单清淡最为适宜。

    也是原主单纯,小甜心里腹诽,你这身子好不了,健壮不起来,绝对和营养不良脱不了关系。

    小甜和青兰抬步迈过门槛走进厨房,并未惊动在小憩偷懒的厨役。

    环视了下厨房的周遭环境,虽说归置不是特别整齐有序,但大体也算是干净有余。

    房梁上的咸鱼腊肉,小甜也是不打算碰的,就留给他们自行消化好了。

    伸手刚要翻开箩筐,青兰已经率先上前替小甜掀盖打开。小甜对她笑笑,然后低头看见筐里罗列了几颗鸡蛋。便点头示意青兰盖上。

    回身发现墙角堆叠的一些蔬菜,其中一些叶子已经发蔫甚至腐烂。

    微微的蹙了蹙眉,慢慢来吧。

    小甜挥手,示意青兰叫醒厨役,打发他先走,自己和青兰留在厨房里。

    “小姐?”

    “稍感有些胃部不适,想必是有些许饿意之故,午膳你食的也不多,我们弄些吃食填一下肚子可好。”

    青兰稍稍抿了抿唇,点点头。

    看着稍显怯懦的青兰,小甜心里充满疼惜,委屈这丫头跟着自己遭受那么多的辛苦,抑制住了伸手想去安抚的冲动,小甜转身看向四周,心里酝酿着做些什么。

    在小厨房继续翻看,食物还算富足,无论新鲜与否,该有的总是有的。毕竟何氏不会做的太过显眼,名声她还是要的,如果真的从表面上明目张胆苛责小甜,她是得不到颜承铭的肯定和那么多下人的认可。

    故而下人对原主的刁难,她只需睁一眼闭一眼就好,未必凡事需她亲自动手。这便是她的厉害之处,借他人之手,害人于无形。

    小甜盛了半碗粟米,又捡了几颗红枣给青兰去清洗。自己挽袖在案台前剥开了几颗干龙眼,去皮去核。

    处理完毕,正好青兰端着洗毕的粟米和红枣回来。

    支一口小砂锅在灶台之上,放入粟米和适量的井水,青兰在旁边把火慢慢的升起来。

    取刀,把红枣去核切碎,与干龙眼肉一起放入砂锅,盖盖,文火熬制,等待。

    小甜和青兰主仆二人,坐在厨房高高的门槛儿上,感受着拂面的春风。

    “委屈你了。”小甜目视前方淡淡的开口。

    “小姐,你,没有的!”青兰紧张的抓住小甜的胳膊,开口道。是自己的担心表现的太过明显吗?让小姐心里过意不去不舒服了吗?

    “我都懂的,只要你我好好的,其他都不重要。”小甜转头看向青兰。

    “我知道娘不是真心待我,你的担心我明白,我不会盲目欺骗自己,我也不会再顾忌父亲。我们都要好好活着,相信我,我们一定可以早日出府,远离这里。”

    小甜望着渐渐垂沉的日头,语气笃定的说。不知是给青兰勇气,还是给自己。

    端坐片刻,青兰起身把砂锅从灶台上端下,给小甜和自己各盛了一碗。

    小甜用小匙稍稍撒些红糖颗粒在粥面之上,拿起瓷勺,搅拌,和青兰安静的吃了起来。

    食用完毕,稍作休整的两人便起身离开并未处理器具。这顿红枣桂圆粟米粥,瞒是瞒不住的,小甜也未打算隐瞒。多给她一些当好人的机会也不是未尝不可。

    前年冬天,北部蛮夷粮困饥荒,于是屡次铁骑散兵入侵魏国边境,扰民抢夺,民生不安。

    因粮草困顿,北蛮无力举国开战,只能这么靠流兵暂时掳掠。魏国临近年关,亦不想主动宣战,只好把啸威将军颜承达委派致此,领军以示镇压,彼时小甜年十二岁。

    如今小甜一家已经来到北城两年,她也两年未曾见过杜衡铭。

    一定要走,这是小甜心里此刻最深最迫切的愿望。若等到两年之后,颜承达被复招回京,距离小甜及笄不到一年,一切都已太迟。

    小甜与杜衡铭,二人虽然互有情谊,却一直恪守礼节,从未有半点逾矩。就连每次的会面亦都有云氏作陪。这次小甜,决定大胆的冒一次险,她要书信于他,希望借他之手助她早日出府归京。

    提笔,小甜快速的在宣纸上书写了起来。

    兆京杜衡铭拜启

    二载久违,思之念之。路遥情难至,身远意难传。幸从家母之照拂,体健安康,尚可盼回京之日。

    光阴流转,始终未见,固借飞鸿,递情传意,佛若身在眼前。口吐真情,莫辞勿笑,甜已羞已。

    皆此几句,望君周知。千里之遥,书可传矣。一纸书传情达意,小甜甚幸,盼君安。

    安庆十七年四月初二

    颜小甜拜书。

    遥遥的京畿杜太傅府,杜衡铭压抑住内心的澎湃,急忙唤人,“备车进宫。”紧握着宣纸的手,止不住的颤抖,生怕下一秒就把宣纸戳破,轻轻放下收起,夹于书内,转身回内室换衣准备出府。

第19章 庶女文:此情两不移(4)() 
午后小甜在小厨房煮粥的事情不出意外的很快传到了何氏的耳朵里。

    晚餐前,小甜照例去何氏那里请安并等候归来的颜乘达共进晚餐。

    随意的整理了下衣发,小甜便移步向何氏房里走去。

    途经花园,早已不见了颜悦妍的逐红弄绿的身影。

    “要去看看吗?二小姐已经走了。”青衣在小甜的侧身问道。

    踟蹰了一下,小甜微微点头:“也好。”

    因原主境遇颇感凄楚的小甜,本无心情再去赏春看景。但复又想到,事已至此,自己本就做好改变的准备,不要再过和原主一样隐忍无趣的生活,何不肆意而为,去园内看看也妨。

    信步走在暖春四月的园林之中,感受着申时红日的余韵,似有若无的清风拂面,小甜的心境也变得舒缓了起来。

    环视着周身的桃红柳绿,梨白杏粉,真是满地皆春,好一派风光。

    素手刚要抬起抚弄身侧的花枝,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大小姐,奴家可是找着您了。快随奴婢去荷苑吧,将军回来了,就等您了。”

    小甜慢慢转身,脸色有些微愠的看着何氏身边这个二等丫鬟,素秋。

    见她既不行礼问好,也不见恭敬之色,只是略微低头显示出此刻的身份差距,可半低的头颅仍将此刻脸上的不情不愿之色显露无疑。

    “好,我知道了,你带路吧。”小甜即使决意改变,可也无需自降身份和德行与一个丫鬟计较。

    行至何苑前的红砖甬道,便有阵阵清脆悦耳的小女儿声音传来。紧接着又是一阵低沉的笑声,不用猜想也知必是颜悦妍把颜承达逗的欢声阵阵。

    行至身前的丫鬟素秋,微微侧头露出得意的微笑。

    丫鬟掀开还未撤去的棉质门帘,小甜迈步进了厅堂。只觉里面的欢声笑语霎时安静。

    “小甜给父亲,母亲大人请安,刚才在花园流连忘却时间,故而来迟,小甜深感不安,请父母原谅。”

    小甜清冷甘冽的声音传来,打破了之前宁静的气氛。

    “这傻丫头,怎么会见怪呢?我和你父亲怕是你忘记饭时,才命人去寻你。赶快来母亲这边坐。”何氏热情关切的道,颇有几分情真意切。

    “是呀,姐姐,下午我还去花园游玩了一番,本打算叫你一起的,可母亲担忧你身体,怕我搅了你的午休,才没敢去打扰,下次我陪你一起?好不好?”颜悦妍银铃般的声音传来,还状似亲昵的挽了挽小甜的胳膊。

    “嗯。”小甜感激的朝颜悦妍点点头。你那么喜欢上演姐妹情深,我也不介意配合一二,看看到底谁的演技骗的了谁。

    “摆膳吧。”颜承达淡淡的开口。

    颜承达幼时家逢巨变,后有投身军中,固并无过多礼仪教化束缚。何氏出身商贾之家,虽从小习得女子礼仪教养,但在家中始终不似真正官宦女儿般严苛拘谨。所以颜承达一家用膳之时,偶尔可听的几声言语。

    “小甜爱吃什么,多和母亲说说,我好交待下去。方才听得下头说,午后你和丫鬟在厨房里鼓弄了些吃食,是为娘准备的不和胃口吗?这真娘的疏忽,连女儿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说的满腹委屈的何氏,偏头看了眼沉默不语的颜父。

    “娘多虑了,得母亲一冬的照拂调息,身体渐感硬朗。恰逢时值腊尽春回,飞花见绿,自是胃口也跟着变得好了些,下午颇有些馋意,便带着丫鬟自作主张了,请母亲莫怪。”小甜略显歉意的道。

    何氏满意地看向小甜,心道,果真还是如从前般识人知趣。“那就好,明日我给你再派两个厨子,喜欢什么尽和他们交代,不用报备。夫君看可好?”

    “嗯,身子既然见好,就继续好好保养,莫要你母亲惦记。”颜承达放下碗筷,抬头对小甜交待道。

    “谢父亲关心。”小甜也连忙表示感激。心道,终究是亲生父女,即使不如对待颜悦颜般亲昵密切,但几分真情意切小甜还是感觉的到。

    环视着说话的几人,颜悦妍转了转眼珠,对何氏撒娇道:“母亲就是偏心,对姐姐好的不得了,我也要一个厨子,要不我就去找姐姐蹭吃蹭喝,反正姐姐也不会不管我的。”

    小甜心里默忖,真是能说会道,心思深沉。颜悦妍这一番话,不仅言明了何氏对小甜的照顾,又传达了自己的懂事,你给姐姐配两个厨子,我就要一个。最重要的,还体现了姐妹情深。真是一箭好几雕。

    看着满是娇憨女儿气的二女儿,颜承达面色颇愉,“胡闹,少些调笑你母亲,配个厨子给你便是,不要去叨扰你姐姐。”

    “嗯,谢谢爹!”颜悦妍低头继续欢快的尽食。

    低头抿嘴嚼了嚼口中的食物,小甜心想,一定要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否则自己恐怕真不是这一家人的对手。

    走在黄昏日暮的回廊,落日余晖暖暖的洒在小甜和青兰的身上。

    “做些准备,相信不日我们就会离开这里。”小甜坐在回廊的木栏上对青兰说道。

    “小姐?”震惊的青兰片刻后便立即安静了下来,心里的颇有几分放松与庆幸。

    “是,奴婢记下了。”

    “杜铭衡,我应该相信你吗?”小甜心里思量。

    “一定是可以的,以你前生对原主的深情,我相信你。”小甜心里越发笃定,凝视着落日心向着远方。

    京畿皇宫太子启鸣殿。

    “你想好了?”魏国太子魏远邈询问的看向了自己多年的挚友。

    “小甜如我,此番若非处境艰难,不会出此下策。”

    “我,不会让她失望。”

    “好,可惜你愿为她牺牲如此,希望她不会负你。”

    杜衡铭玉石般的声音响起:“朝廷亦需要我如此。杜家有吾弟易之足矣。”

    魏远邈目光深沉的盯着自己的挚友,须臾才道:“也罢,祺文定护你二人周全。”

    祺文是赵以泽的字,杜铭衡回视,“寔宁,感激不尽。”

    望着杜铭衡离去的背影,太子幽幽的叹了口气,对旁边的随侍道:“随我去看看父皇。”

第20章 庶女文:此情两不移(5)() 
安庆十七年五月十四日上午巳时时分,小甜正如往日端坐在窗前,随意翻看着书籍,借此打发时间并了解此朝的风土人情。

    透过窗棂的微风浮动小甜的长发,颇有几分潇洒飘逸之感。

    小甜今日身着浅蓝色襦裙,同色系锦带束腰,足蹬深蓝色绣鞋,点点珠花嵌于其上,若隐若现。

    头梳垂鬟分肖髻,一束燕尾侧垂于左肩之上,额头刘海自然分开于额面两侧,露出了小甜清丽的面容。

    小甜今生样貌亦和自己本貌有几分相似之处,均是清冷恬静之姿。

    面若含冰,许是显少出户之顾,更显比常人白了几分,多了几分霜色。一双眉毛似新月垂挂,不大不小的眼眸,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