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歇息在一个怎么看都很容易受到袭击的地方,为了防备确实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袭击,他们还得拖着被一整天赶路和各种照顾马匹的杂活累坏的身体去安营扎寨,布设岗哨。
到了第二天,他们又得四处去抓那些满心不乐意继续背着重担赶路的马匹,将它们摁倒在地,把货物一样一样地捆到它们身上,稍有不慎,马匹挣扎起来或是绳子捆得不够结实,盐包就会散落一地,而一切工作又得从头开始。
当然,天光大亮不意味着其他夷人就不会在这时候袭击他们,所以在这忙碌而疲劳的时刻,他们还得确保他们的刀剑弓矢都在触手可及之地,随时可以对付林子里冲出来的猛兽(一般没这么蠢)或者不怀好意的夷人(他们通常就有这么蠢)。
等到商队整理好了,马和人都就了位,开拔上路了,他们面临的就只是险峻的山路吗?
傻子都不会这么以为啊。
每棵粗壮的古树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手中端着淬毒弓弩,对商队的货物流口水的夷人武士,而夷山中最不缺的就是身怀毒矢心怀贪念的夷人武士了,简直就和夷山中的粗壮古树一样多。
派刚土司对华林在他的山头上大肆砍伐的事情谈不上有多赞成,这是原来。
现在他恨不得把路上所有的山头全部剃光,这样,他的神经就不用绷得那么紧了。
而且他还发现了在华林手下讨生活的其他好处:除了华林以外他不用担心任何人暗算他,老实说他也不担心华林暗算他,双方的实力差距就有这么大,导致他作为土司,竟然还没在华林手下当差的时候睡得安稳。那时候,他们一边在林子里砍树还能一边吹牛说笑话,反正猛虎和为敌的夷人统统都不是华林的对手。而今他们扎营的时候都人人屏息静气,生怕没听见不远处的一声响动导致全队人都被劫为奴隶。
在难得的闲暇时间,派刚土司会严肃地考虑起一个他原本没想过的问题,他之所以没想过既不是因为他智力上的不足,也不是因为他觉得无意义,纯粹是因为他缺乏商人的经验。
而今,在他亲身经历了商人的艰辛以后,他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了起来——这些商人,冒着比派刚土司这次商队大十倍的被掠卖为奴的风险,在险峻的山道上带着笨重的商队行进,为的就是几个奴隶?他自认为这份收益,可对不上这份风险,他是一个血统尊贵的土司,懂夷人中的种种黑话和狡诈伎俩,手下也全是擅长战斗和山路行军的夷人武士,尚且如此辛苦,那些山外商人,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困难的行商?
第二十九章 危城()
山中的华林大兴生产的时候,山外的双河县里的肖如韵,可也一点儿都没闲着,这是毫无先例的举动,按照传统,青州下放的仙官其实是不处理任何实际事务的,他们要么根本不下奇云峰一步,把所有的事务交给自己的亲信仆人,要么就是虽然不得已到了地方,也只不过和地方上有仙家血脉的几家大户交往联姻,具体事务还是一并交给管家与地方上的小吏处理。然而,肖如韵似乎是要把她的仙官身份当真了那样,真的在县里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甚至,直到知道青横之地,已经出了大难,被千里冰封之后,依然如此。
“这几位,就是本地年纪最大的农民吗?”她端正地坐着,向身边的田三虎询问道,因为被召到堂前的几个人中,有一个头发还没有白。
“是的,他虽然年纪不是最大,但是经营的农庄是最好的,他经营的菜地,一亩顶得上别人的两亩。”田三虎规规矩矩地回答道,他自小跟着家里舞刀弄枪,农事上的事儿一点儿都不知道,不过,在为自己购置田地的时候,他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专门托人找过农事上的专家,这次肖如韵点名要求他找有经验的老农,他就将此人推荐,肖如韵一听,果然脸上露笑:“这也是了不起啊!但是,我想知道的,是诸位有没有救荒的经验。”
原来派人寻找老农是为了这件事,的确,双河县这次并未遭遇冰封,可是之前的夷人大掠,损失的不止是人口,还有庄稼和牲畜,本来还可指望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现在邻县全灭,数百名侥幸逃生的难民反而要在本县就食了,粮食方面是不可不考虑的问题,田三虎心里为少女仙官的治理才能而暗暗赞叹的时候,就听到他推荐的那名中年富农上前一步,连续说了萝卜、绿豆等几种只需短时间就能收获的作物,又将每种作物所需要的地势、土地等级、水、肥料等条件一样一样说的清楚明白,肖如韵听了,当场叫好,又赏了他两枚银花钱,又答应他这次帮助了官府后,提拔他家族的一个子弟做小吏。
其他几个老农,本来听说这是本县正官,又是刚飞剑斩杀了张秋官的厉害人物,吓得伏在地上哆嗦,打定了主意要不出声的,看到有人领头说了些常识后就又是得赏钱,又是得出身,也禁不住一个个积极起来,你说我画。他们在农事上的本事限于资本、牲畜等条件,反而不如那个中年富农,但是在怎么熬过饥荒方面却颇有经验,一个个连说带画,倒是贡献了五六十种可供充饥的野菜、树叶等物的图谱。
肖如韵一个个温言称赞了,又给他们家豁免了些赋税,站起身来,竟是礼送了这些连小吏都不是的老农出门。
等送到门口,就有阿兴提了个竹篮,每人送了些花样糕点,给他们回家作为见了县官的证明。
这些人感恩不尽地出门后,肖如韵又差了田三虎去巡视河防,待田三虎也走了之后,肖在平方才气哼哼地在屋内现形。
“你身为仙家,通与凡人一般,不成个体统!”这是他的心声,他也直白地对肖如韵骂了出来,而肖如韵听了之后,却是不紧不慢地抬头看了他一眼:“长老,老祖吩咐我做好本县正官,我便得做好正官,难道要违了老祖的令,只为自己的体面么?”
“老祖老祖也不知在与不在了。”肖在平自己也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老祖怎么可能不在呢?老祖镇守青州,簿子上其他仙家起的起,灭的灭,青州肖家,永远就在那里,数百年的光阴如等闲一般,不管簿子后面增添多少家门,削去多少家门,簿子最上面那几个金字的姓名,总是历久而弥新。他偶尔能读到青州历史上的山谷垮塌,河流改道,知道有些山以前不是现在的模样,有些河不是现在的模样,但是,肖家的三位老祖,比那还早的,一直就在那里。
现在,他们再也没回应过他们的传信,不管是老祖,还是其他人,自从雪花飘起的那一天,就再也没有信息的回应了。
一个不得不摆在这些鸵鸟们面前的显而易见的答案:他们全灭了,或者在全灭的路上。
不管哪一样都已经超越了三名家族长老的认知范围了。
他们的一生都用在怎么尽力留在肖家,或者怎么在肖家的阶梯上往上爬几个台阶,然而当肖家这棵大树本身不存在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呢?
肖永魁的主张是,立即疾驰回奇云峰支援,肖在和的主张是,先探明情况,再做决定,肖在平的主张——他根本没啥主张,他既害怕和灭了奇云峰的对手遭遇,又不知道能派谁“先探”,再说,他还记挂着肖千秋说的,城墙不修好不准他们回去理论上来说,离事发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三人中的一人起码已经应该离去,身体力行他自己的主张,可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还留在双河县,尽管每天修炼之余嘴里就充满了对其他两人的抱怨。
在这个由长老构成的小圈子里,肖在平的修为最低,家门最差,每日只是受气,终于被逼到了找肖如韵这个毛丫头说话的地步,当然,说话的时候,他也不忘了他是肖家的长老,还不愿意在其他凡人在场的时候现身。
“凡人都知道敬神如神在。”肖如韵镇定自若地回答道,肖在平觉得她比肖永魁说的话还要辛辣:“敌人随时可能攻来,你管着这些凡人有什么用。”
“三位长老尽可以弃城而走,本官是不走的。”
“哦,等敌人攻来,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此城不失?”
“等他们来了就投降。”
“什么!”
“如果觉得这种话是大逆不道的话,那么,当敌人还没来,就丢弃城池和百姓的仙官,又算是什么呢?”肖如韵淡淡地说道。
被这个小丫头摆了一道啊,肖在平心想,不知怎的,这次他端详着少女的面孔,第一次没有因为被触犯而生气,反而起了一种奇怪的情绪——似乎,这个小丫头的体内,也有着奇怪的天赋呢,只可惜,她没有生在较高的家门,没有比较好的仙骨,更没有早生百年,否则,肖家这次也许不会这么狼狈自己真是异想天开。
第三十章 未来()
“爸爸,妈妈……”人的认知真是奇妙啊,身为双河县正官的少女,虽然比在双河县的任何一个肖家人都更早地接受了“奇云峰全灭”的事实,但是在她的认知里,父亲和母亲仍然保留着她离开奇云峰那天的样子,父亲还是那么瘦小那么唯唯诺诺,母亲的鬓边有一些本不该在仙家女头上出现的华发,每次开支单子送来的时候,他们总是花很多时间去读,从一个人的手转到另一个人的手,反复多次,边角都被揉得皱皱的,院子的边角上有些青砖破碎了,生出些杂草来,童仆们在那里摘草玩儿,父亲走过去,凝望着,叨叨已经找了好几次都没人来修,母亲说留着也好,倒有些乡间野趣——家里必然还是那个样子,父亲,母亲都还是那个愁眉经年不展的样子,童仆们还是那个不懂事的样子,连屋角的那只橘猫,也还是那个样子,比她走时一分不肥,一分不瘦,也还在执着地要从荷花池里捞金鱼,一次,两次,直到掉到池子里,被童仆们慌慌张张地捞上来,沮丧地在池子边晒干。
啊!怎么能告诉她这一切已经不在!
瘦小拘谨的父亲,缠绵病榻的母亲,不懂事的童仆,更不懂事的橘猫,他们都该在原地,愁眉不展或懵懂无知地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家门也许还是一天天地败落下去,更多祖传的宝物要交出去或是卖出去,不过,就像她母亲说的那样,总是还可以维持下去的!总是还可以维持下去的啊——在她永久性地合上她的双眸之前!
她本来是决心即使死在大比的台上,也要维持下去的!
这个信念支撑着她被流放到双河县,在双河县的每一天,她都没有停止过修行,丹药和灵草,在奇云峰上的时候供给就已经很是匮乏,在双河县更是用一点就少一点,但是,她依然抱持着“可以维持下去”的信念,一边做着处理政务的正官,一边积极地修行,哪怕没有任何人期望她真的做好正官,或者真的能在大比的场子上赢下三局,为自己的家族再赢得十年的时间。
哦,也还是有人愚蠢地抱着期望的,田三虎等人真的以为她能做好官,而华灵也真的以为她能成为自己在修行路上的伴侣。
前者她不会辜负,仙家女再怎么说,支配一个县的凡人的这点权力也还是有,而且能投奔她的小吏们,缺乏的只是根基,而不是能力与野心,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正官的幌子,其余的他们自然能够为自己夺取到。
后者……肖如韵想说自己没有任何的辜负,她已经在触犯家规的红线的边缘上,尽力传授了她常识与术法,能得到老祖的提携,可不比跟着自己这样末路穷途的人强么,但是,想要说自己对她已经尽足了超越义务的责任的时候,就想起了那个小小的身影在将军庙里忙碌的样子,而今——她能从奇云峰全灭的大祸中幸存么?
每当想到这里,她就转开头,不愿意再想下去,哎呀,能够纯粹依靠理性而生存下去的人们,是多么地幸运啊!能够纯粹地依靠幻想生存下去的人们,也是多么地幸运啊!
天上恒古的群星们啊!双河县的群山与双河啊!你们见识过夷人与仙家的大战,你们见识过数百年来山河的凋零,你们一定不会记得我这样渺小又无力的人吧!说到底——不成真仙的话,仙家与凡人的差别,也不过是山兔与夏虫的差别,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罢了,可家族里那些不死的真仙们,如今又魂归何方呢!
肖在平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对她似乎有点赞许的神情,她不在乎,因为双河县里再没有比她更愚蠢的仙家或凡人了,其他人,或者是为了每日的衣食而忙碌,或者是为了逃避义务躲在一旁自命修行,唯独她,明明不缺衣食,依然为了所谓的义务,在忙碌着,在修行着。
也许比起义务,更多地是出于习惯吧。
抛弃正官的身份,不再修行的话,到底干什么呢,所以还是继续做下去吧,听上去好像和傀儡夫人一样啊,不过,也许坚持下去的话,奇云峰也好,扬言要和自己结婚的奇怪的女孩子也好,终有一天,还会再见的吧,而如果就这么放弃了的话,即使他们还在,自己也再也见不到啦!
“咦?”女仙官从口中吐出一枚小银镜,在镜中,她的眉眼间云翳已开:“怎么……怎么会!”
玲珑的仙骨上,自从在如诗手下受伤以来蒙垢之样荡然无存,从中还隐隐地透出淡淡的光来。
第三十一章 第二次召唤()
“居然还有人在此坚守。”同一时刻,一个皮肤黝黑,衣服褴褛的小女孩站在县城外喃喃自语,如果有人仔细地看她,会看到她的黑色的眼底里隐隐地有红色的火焰在跳动,就像蕴藏着火种的煤炭,她口中所说的“人”,自然不是此刻在她身边的田野和道路上忙碌的那些人,而是在城中主事的仙家人。
与当日的青州城相比,即使全盛时期的双河县也不值一提,它本身像兵营多过像城市,它的四郊没有丰富的物产,也没有交通的要道,从青州城一路到这里的水路在双河县城彻底断绝,要继续前行便得弃舟登岸,而行不多远就是夷山余脉一山连着一山,越往远处,物产越少,凶兽越多,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经商往来的所在。所以,在与夷人的战争结束后,双河县城迅速地衰弱下来,它的商业退化到一种近乎农业的水平,这里商人们悠闲的作风和态度,是大城市商人想象不到的,他们用船将货运来,直到货卖尽了,才拨船回头,并不想在之间用船去做些别的什么运输,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东西可运。
这种落后的商业水平在乱世中却帮了此地统治者不少忙,邻县的冰封没有在本地惹出什么大乱子来,一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女仙官对带头逃跑的本城老吏下了狠手,叫那些消息灵通善于闹事的大户不敢则声,二就是因为邻县如何,离本县普通居民实在太过遥远了。他们在田中耕作一年,所获仅够糊口,从货郎手里买点针盐还要靠头发鸡毛交换,这么点可怜的需求实在用不着到县城走一趟,更不用说去邻县了,所以邻县对他们而言就是从来不曾存在过。而他们的这点需求,本县里的几个打铁作坊,县衙里的一点库存尽够支撑经年,倒也不至于引起什么骚动。
乌吉达的眼睛将县城研究了一遍,城墙上的缺口被堵上了,墙根下荒芜的野草却比以前多了,可见这个县城在下坡路上遇到了一个贤明的统治者,而它遭受的惨重损失不是这么快就能补回来的。除此以外,道路比以前整洁干净,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比以前好,她在双河县上打了一个洞,结果是使得积年的老脓流尽了,新的肌肤开始生长起来。
她面无表情地向前走去。
如果拜死教的眼睛盯着别处而不往这处看,这个小小的废墟是能在明智的治理下经过一两百年,比以前更繁荣的,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很多个世界都有这种先例,当文明的主体毁灭后,它的边境聚落还能在贫瘠苦寒之地坚持达数百年之久,原先使得它们被抛弃在主流之外的艰难环境成了它们的保护伞,可这环境也限制了它们,什么都缺的地方是发展不起来的,除非……
她不觉得双河县的统治者有这种魄力,就算有,她的阻力怕是比夷山中的土司们会遇到的大得多得多。
她向夷山的深处走去。
那里比双河县的条件更为恶劣,气候更寒冷,能生产的谷物更少,商人和工匠作坊几乎不存在,可是夷山深处也有其他地方所不能及的好处,第一,夷人们彼此之间的仇恨不比他们对山外人的少,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怎么粗暴对待他们,他们都不太能拉到援军造反,第二,夷人的大祭司已经丧命在双河县城之外,随行的精英好手尽没,此刻夷山中群龙无首,再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人天降救兵,第三,古鲁大神……
古鲁大神?
想到她常年敬拜的神,乌吉达一阵恍惚,后背不知不觉沁出一层汗来,她,她是怎么了?
她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整个大地和天空就像纺轮一样疯狂地旋转了起来,从未见过的寺庙,树上悬吊的尸体,从河里爬出来的密密麻麻的死人,死亡,死亡,唯有死亡是最终的归宿,是灵魂的甜美之乡,没有疲倦,没有害怕,没有悲伤……哦不,她想起了那些腐烂但依然前进的骨骸,那爬得膝盖磨烂的婴孩,奇怪的天空,奇怪的……
“来啊,来啊,我需要你。”
古鲁大神向她发出了召唤,她认得这召唤,古鲁大神的八只手臂在她眼前舞动,于是她明白了,在青州城中,古鲁大神已经召唤过她了,现在,又是一次。
绝不能让古鲁大神发出第三次召唤了。
她非常勉强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仍然冒着冷汗,双手叠在一起,向她的神明念出了一句祈祷文。
古鲁大神回应了她,它的神力落到了女祭司身上,祛除了她的疲惫和伤痛,然后,她的视野恢复了正常,眼睛重新变成了清澈的黑色,古鲁大神退回了它的世界。
她举起手来,这次,不用铜铃,她就召唤出了无形的神使,把一只野鸽子扑到了她的面前。
乌吉达直接折断了鸽子的脖颈,将鲜血洒在了最近的树下石块上,向古鲁大神做了一次极其简短的献祭,然后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在石头上敲出火来,烤着鸽子吃了。她做饭的手艺极其拙劣,幸而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