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不是文艺青年-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下意识的问了句,可是问完就后悔了。

    电话那头过了好久才说道:“如果不是因为我妈,我不会来京都的……”

    “那祝你幸福……”

    说完这一句,李东又后悔了。

    他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人家也不是你媳妇儿,说这些干毛啊。

    “也祝你幸福……”

    李东听了满脸苦笑,两人怎么弄得像恋人分手前似的。

    苏雪乔的情绪可能也不好,和李东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李东收了电话,苦笑着摇了摇头,刚想去上课了,就接到了海岚的电话。

    下午的时候,李东来到一间咖啡馆,海岚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如今海岚再也不是当年那么寒酸了,公司专门为她配了两名助理,而且她还把经纪人和律师全都领来了。

    李东有些不解,他笑着对海岚说道:“姐……你这是……”

    海岚的精神状态非常好,看来现在这个公司对她比较重视。

    “东子,这首歌肯定会火,所以今天我把你找来,就是想和你谈一下歌曲收益方面的事情。”

    李东笑了下道:“姐……这首歌送你了,以后有什么收益我一分钱都不要。”

    海岚听了顿时急了。

    “东子,那可不行,这是我让人弄得一份歌曲交易协议。”

    她说完就把一份歌曲交易的协议递给李东。

    李东接过协议随便翻了翻,顿时苦笑了起来。

    原来海岚和他想的一样,对这首歌的收益,也是分文不取,全都属于李东。

    海岚的新东家是鸿都娱乐公司,因为海岚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再加上带了一首比较优秀的作品,而且这部作品还成为了龙门公司新电影的主题曲。

    所以他们经过慎重考虑,给予了海岚A级签约的标准。

    合同期暂定为五年,双方收益为五五分成,这对于海岚来说已经非常优越了。

    如今海岚的通告安排的很满,各种推广宣传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李东将协议放在桌上,然后摇了摇头道:“姐……以后卖歌就按照行价,这首歌就算了,我都说送你了。”

    “不行,你能把歌卖给我,我就已经很感激了。若不是你,姐就……”

    海岚说到这里有些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

    看到两人争执不下,旁边海岚的经纪人,也是苦笑着摇头。

    海岚的经纪人三十多岁,是一个非常干练的女人,名叫肖萍。

    她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十几年,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次遇到。

    一般人为了屁大点的利益争得你死我活,其中不乏朋友、恋人、师徒和兄弟这样比较亲密的关系,可这对姐弟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其实海岚提出要将这首歌的收益,全部交由李东的时候,她心里还是很有想法的。

    毕竟这其中也损害了她的利益,可肖萍却很有远见,不像一般经纪人那么小肚鸡肠。

    她心里非常清楚,不能因为这点利益,就得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人。

    所以她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而且还支持海岚这么做,与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个歌手才会更有前途。

    于是她就笑着道:“海岚,虽然这是你们姐弟间的事情,可你们这么谈,谈到晚上也谈不拢。这样吧,我就多句嘴,这首歌你们就按照五五分成吧,以后再按照行价来。”

    原本争执不下的两人听了,最后也终于同意了这个方案。

    龙门影业今年推出的年度大戏,也就是影片“青春”,终于开始在帝国各个地区,以及亚洲所有华夏文明圈国家大肆宣传了起来。

    为了加大推广力度,龙门影业公司动用了所有的资源,在各种传媒上的宣传,简直是铺天盖地。

    再加上由几名一线的演员和众多时下最嫩的鲜肉、小花加盟,以及帝国著名商业片导演黄培仁等演职人员组成的阵容非常强大,所以这部片子在还未上映,就在帝国火爆了起来。

    于此同时,这部片子的各种预告片也纷纷在各大网站上线,引起了众多影迷的争相观看。

    借着这部电影的火爆风潮,预告片中的两首歌曲,也深受广大影迷的喜爱。

    尤其是那首匆匆那年,更是在帝国各地掀起了一轮热潮。

    海岚那空灵如天籁的凄美嗓音,终于焕发出了无尽的能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海岚的新东家鸿都娱乐,看到这首歌的势头如此猛烈,迅速的加入进来,投入巨资对海岚的这首歌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宣传。

    收了钱的无数知名乐评人,纷纷开始对这首歌大加褒奖。

    说实话,独立乐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毒舌,可他们不行啊,

    没办法,他们就靠这张嘴活着,天天说实话,怎么赚钱养家糊口啊。

    所以这些乐评人,以前尽是睁眼睛说瞎话了。

    这一次终于遇到一首好歌,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拼尽全力的吹捧这首歌。

    李东特意去看了乐评,没看几条,他就吐了。

    经过十几天的大肆宣传,也让这首歌迅速火遍了整个帝国。

    歌曲的火爆,连带着海岚的人气,也在短时间内持续暴涨。

    “匆匆那年”在网络上一经发布,就引发了下载的狂潮。

    短短的一天时间,就被疯狂的下载了数千万次。

    也因此创下了华语乐坛近五年来的最快下载记录,就算在历史上也能挤进前五十名以内。

    而且这股热潮还在持续升温,丝毫没有滑落的趋势,下载量也在不断攀升。

    不得不说,匆匆那年这首歌,虽然搭上了青春这部电影的顺风车,提高了海岚的人气。

    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这首歌对电影的宣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青春这部电影,从最开始的几场试映就非常火爆,到全球同步上映的这一天,更是火遍了整个帝国。

    不但票房接连刷新了帝国的记录,也在帝国掀起了一波青春怀旧热潮,几乎秒杀老中青三代。

    音乐、电影、小说等等,判断这些作品是否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得到别人的共鸣。

    而怀旧牌无疑是最容易让人引起共鸣的表现方式。

    就算再窝囊的青春,也是值得回忆的。

    青春这个阶段,充满了中二、小清新、文艺、浪漫和不谙世事。

    第一次表白的纠结、在心爱女孩面前的尴尬、初恋的甜蜜、被劈腿的痛苦和分手的绝望,还有暗恋的幸福。

    当多年以后回想起那段岁月,内心深处的记忆,泛起的阵阵涟漪,总会让人唏嘘和感怀。

第49章 你只有这一次机会() 
反正“青春”这部电影火了,而且火大发了。

    电影中的两首歌曲匆匆那年和恋恋风尘,也跟着火得一塌糊涂。

    使得匆匆那年和恋恋风尘这两首歌的下载量,再次迎来了一波下载的热潮。

    海岚演唱版本的匆匆那年,下载量轻松破亿,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成绩最好的歌曲之一,让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就连恋恋风尘的下载量都达到了两千多万次。

    海岚的人气再次暴涨,而且上升势头依旧很猛,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华夏帝国的十多个知名企业,纷纷前来接洽。

    几天的功夫,海岚就接拍了十多部广告,其中不乏几家知名企业的产品,其中包括服装、化妆品、饮料和电子产品,甚至还特么有个卫生护垫。

    海岚现在各种通告排得满满的,她的身价也是一天一个价。

    现在海岚随随便便的出席一次楼盘的开盘仪式,少一百万你都不好意思张嘴问价。

    虽然这个价码还无法和一线巨星、超级天后相比,可也达到或超过二线歌手的标准了。

    就这还得是往返头等舱机票、五星酒店、全程保姆车接送的待遇,要么不用公司拒绝,她的经纪人肖萍就直接否了。

    华语歌坛歌手分级制度,是由一套科学的计算方式为标准制定的。

    包括歌手的专辑销售量、歌曲下载量、各大传媒的人气、粉丝的数量、各种通告的出场费、作品的优劣等等诸多原因构成。

    原本海岚就在四线明星的位置熬了多年,与三线歌手仅仅是半步之遥。

    如今借着这个机会,一跃成为了三线歌手,而且还在三线冒出了好大的一截来,已经无限接近了二线歌手的边缘。

    把很多在三线苦熬多年的歌手,一举甩在了身后。

    这也让业内人士惊讶得目瞪口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沉寂多年的四线女歌手,竟然仅凭一首歌就冲到了这样的高度。

    历史上这样的歌手不是没有,但是却很少。

    共同的特点都是自身条件很好,因为被低估,或是推广宣传不利等种种原因,才沉寂多年。

    可一旦给他们机会,必然会一飞冲天,以后甚至会成为天王天后的有力竞争者。

    其实这次海岚能够冲得这么猛,也是有很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这首歌很好,不但质量高,而且特别适合她的嗓音。

    以前海岚在海珠娱乐期间,基本没有什么好歌。

    她的嗓音非常有特点,可是她拿到的歌,根本发挥不出她嗓音的优势,听起来还特别扭。

    而且这首歌正好搭上了龙门营影业年度大戏这趟快车,让这首歌迅速的在帝国各地流传。

    歌手发布新专辑的宣传推广,无论从哪方面,都无法和一部电影相比。

    不说参与的渠道和媒介之多,就算电影的宣传推广费用,动不动就是上亿。

    而且鸿都娱乐也投入了不少的资源,对海岚进行全方位的推广。

    两个公司的资源加在一起,别说是海岚,就算是一头猪也能迅速成为网红。

    所以这首歌还没有在网上发布,就已经红遍帝国,这才掀起了一波波下载狂潮,也让海岚的人气在短时间内暴涨了数次。

    虽然匆匆那年和恋恋风尘这两首歌火了,但是各种传媒在宣传推广期间,都刻意的忽略了这首歌的创作者。

    而且所有喜欢这两首歌的听众,往往也只去关心这首歌的演唱者,至于谁写的,他们关注的却很少。

    所以李东所写的这两首歌,虽然火的一塌糊涂,但是大家仍旧不知道李东是谁。

    海岚的瞬间爆红,也让海珠公司悔青了肠子,他们也成了业内最大的笑话。

    而鸿都娱乐,则是捡了个现成的大便宜,整个华语音乐圈都在为这件事津津乐道,暗叹鸿都娱乐走了****运。

    更让圈内成为笑谈的是浩峰公司的何艳,她在二线已经苦熬了十几年,原本可以凭借这首歌,一举突破一线这道难以逾越的瓶颈。

    谁曾想,她傻@逼似的得罪了这首歌的创作者,就连龙门影业都差点失去这首主题曲。

    龙门影业一气之下,直接刷掉了她,换上了海岚,结果让海岚一发不可收拾,从四线歌手一跃成三线,甚至摸到了二线的门槛。

    反正现在何艳算是悔恨无比,据说因为这件事,换上了抑郁症,从此一蹶不振。

    海珠娱乐的会议室,公司几个高层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全都聚集于此。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极为凝重。

    田总皱着眉头,沉声说道:“呵呵……现在我们海珠娱乐已经成了业内的笑柄,这回我们可出大名了,一个条件如此优秀的歌手,在我们公司沉寂多年,没想到跳槽去了鸿都,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距离二线也只差半步。有了这次先例,以后那些潜力巨大的歌手,谁还敢来我们海珠娱乐。”

    他说到这里,情绪变得非常激动。

    “老贺,虽然你是资源部的副部长,可这些年资源部一直都由你全权负责,你说说吧。”

    听了老大的话,贺从文的汗都冒出来了。

    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支支吾吾的说道:“海……海岚的情况有……有些特殊,她……她是因为那部电影“青春”,才……”

    “啪……”

    还没等他说完,田总猛的一拍桌子。

    “你还在推脱责任,当年海岚签约公司的时候,我就认为她是个好苗子,条件这么好的一个歌手,你们资源部居然没有发掘出来,你们干什么吃的。昨天公司董事会,那帮老家伙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识人不明、有眼无珠。我看公司资源部要彻底的整顿一番了。”

    旁边几个副总一看田总情绪有些失控,纷纷开口劝了起来。

    周航和贺从文的关系较近,他笑着打圆场。

    “老田,公司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愿意看到。其实海岚能够迅速走红,除了她自身条件比较优秀,同时也是借了那部电影的顺风车,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首歌的质量很好。我们海珠在选歌这个环节上,根本没办法和那些大公司相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他人一听,也都跟着附和着,最后总算让田总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贺从文,看在你这些年兢兢业业的份上,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尽快找到那首歌的创作者。我听说写这首歌的是一个新人,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抢在其他公司的前面签下他,就算签不下他,也要和他处理好关系,争取在他手里买几首歌。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好,那你就特么给我卷铺盖滚蛋。”

    贺从文连忙一个劲的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道:“请田总放心,我一定会找到这首歌的创作者,尽最大努力签下他。”

    田总阴沉着脸,目光冰冷的看着他。

    “贺从文,记住了……你只有这一次机会……”

第50章 你先凑乎着住() 
出了公司会议室,贺从文浑身冷汗淋漓,刚才田总的话,确实太重了。

    他执掌海珠公司资源部多年,没少利用职权逼那些女歌手就范,他位高权重,女歌手只能委身于他,要么就要面临公司的雪藏。

    可唯独在海岚的问题上栽了跟头,而且这个跟头栽得有些大了。

    其实历任资源部的部长,都非常看好海岚,可这个丫头就是不开窍。

    公司其他女歌手为了能红,争着抢着的张大腿、撅屁股,可海岚非得洁身自好,换谁执掌资源部,会去重点培养她。

    如果不是这次海岚签约期满十年,他也不会逼迫海岚就范,谁成想这丫头竟然一飞冲天,让他非常被动。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找到那首歌的创作者,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从他手上买下两首歌,先平息田总的怒火再说,要么真得被公司扫地出门了。

    可他查来查去,找了圈内的很多人打听,都没有找到那首歌创作者的联系方式。

    贺从文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海岚打电话,谁知对方早就把他拉入了黑名单,他又打给了经纪人肖萍。

    可那个女人比猴都精,电话倒是接了,可就是不提这茬。

    后来贺从文厚着脸皮直接问了,肖萍更绝,直接按了电话,再打过去已经关机。

    贺从文听着电话里的提示音,气得直肝疼。

    他又在网上查了歌曲作者的信息,结果还真在游鱼音乐网找到了他的主页,终于知道了这个作者叫东子。

    可惜这里也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只有他发布的十几首小众民谣,他听了几首,没有特别适合目前市场的作品。

    他早忘了李东这个人,而且也没听过李东的歌,所以压根就没有往那方面想。

    其实现在不光是贺从文,那些中小型的娱乐公司,也都在寻找李东。

    没办法,那些大型娱乐公司和几家超级巨头,公司养着大把一线二线的创作者,其中不乏一些创作大咖。

    而这些小公司在选歌这个环节上,就差了很多,别说那些创作大咖了,就算是老牌的创作者,也不会屈尊签约那些中小型娱乐公司。

    和这些中小型公司签约的都是那些三线四线创作者,虽然不愁作品来源,可是作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李东当初在网上卖歌,想法挺好,可那时候的他,只是个没有名气的新人,根本没有人重视他。

    现在不同了,李东凭借匆匆那年这首歌,一举在圈内打响了名气。

    别看普通百姓不知道李东是谁,可是华夏音乐圈里,都已经知道他。

    小众独立音乐人,以前在网上发布过一些小众的民谣,并不适合主流市场。

    所以各个公司看中他的潜力,希望签下他,即便不签约,也要和他处理好关系,以后可以买几首歌。

    那些大型娱乐公司和超级巨头,倒是没怎么上心。

    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一两首精品,根本代表不了什么。

    年轻时才华横溢,成年后碌碌无为的比比皆是。

    对于没有经历过市场长时间考验的创作者,他们当然不会太过关注。

    而且海岚的崛起,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那部电影引发的青春怀旧狂潮,让这首歌瞬间红遍帝国。

    如今李东在华夏乐坛的位置比较尴尬。

    别看他在青葱社区如日中天,在文艺青年群体,也算是小有名气,即便对他普遍恶评的小众音乐圈,也都知道有李东这个人。

    但他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却没有任何一家传媒报道他,李东的名字,就算在小报上夹缝里都找不到。

    因为这个世界的娱乐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资本掌握着游戏规则,你若是不参与进来,就没资格利用这个世界的市场资源。

    所以李东在华夏帝国没有丝毫名气,随便找个路人,都知道他的那首匆匆那年,可是你问是谁写的这歌,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若是问他们李东是谁,人家会满脸懵逼的反问你:“李东,卖什么的?”

    各个娱乐公司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李东在皇家音乐学院上学。

    所以各个公司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经纪人,全都来到了皇家音乐学院,可是最近李东一直在忙活专场音乐会的事情,根本就没来上学。

    他们在校务处弄到了李东的电话,可李东的电话关机了。

    这帮人又在网上混进了李东的两个歌迷会,得到了李东即将在名爵举办专场演唱会的消息。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