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天斗神-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悍看向左右两翼,一彪骑兵从左翼突刺而进,还有另外一彪从右翼挥军而攻。前面、背后,左右两边都被楚军攻击的戎狄骑兵根本无路可窜,竟是吓得立于原地。混乱中,好像听见有人在大声求降,但是这种求降声在混乱的局势下显得是那么的微弱不可闻。尤其是在在所有方向同时被攻击的情况下,杨悍所属的骑军就这样一路犁田般的碾压过去,遍处只见一滩滩肉泥,以及滚滚人头。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所谓的分割合击或是什么别的战术。面对彻底陷入混乱的敌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冲杀。杨悍没有再次进入战场,而是策马回到本部。将军的作用就是在战场上掌控全局。这是公爷再三叮嘱过的,也是安州军官学堂里最为首要的军事操典条目。想要发泄和过瘾,杨悍已经在刚刚的冲杀之中酣畅淋洗过了一遍。现在,也该收收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歼灭这股戎狄骑兵上来。

    看间自家将军归来,守候在主阵位置上的楚军再一次发出了呼喝。呼喊声很快传遍了战场,所带动的是士卒也都是狂呼出声,战意高涨。看到人高马大的杨悍如同一骑血人般归来,士兵们对他的崇拜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纷纷激动地高举兵器,发出犹如狼嚎一般的吼叫来表示服从和崇敬。

    杨悍转头回望四周,到处可见麾下将士在追杀逃窜的戎狄骑兵,有些跪地乞降的戎狄人甚至被杀红眼的楚军重骑兵连人带马的撞过去,瞬间犁成一滩烂泥。

    杨悍用力在空中挥舞着右拳,狞声狂吼:“楚国威武!公爷威武!”

    必须时时刻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一仗之所以能够打赢,关键还是在于公爷的英明。若是没有来自安州大量物资源源不断的供应,没有公爷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花费重金培养战兽,没有来自方方面面无数开销和花费,没有高明工匠打造出来的优质盔甲和兵器,那么现在的局面必定是反过来,任由戎狄骑兵追撵着楚军肆意杀戮。

    将军的智慧对于战争所起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再高明的将领,也必须依靠后勤和实力才能取胜。演义和传说故事里那些只要运筹帷幄,随便想出一个计谋就能定下全局的智者,其实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没有实力,没有基础,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供应和支援,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战争的胜利。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战斗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只要楚军骑兵呼喊“投降不杀”,戎狄骑兵肯定会立刻跪地乞降。只要是人都怕死,戎狄也不例外。何况,在之前的战斗中,历州城墙上也下来了十几个身穿道袍的中原修士。这些人在战阵之中来回穿梭自如,驾驭着飞剑灵活往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隐藏在戎狄战列内部的萨满。

    将军和士兵有自己的对手,修士也一样。杨悍的动作太快了,把握时机也很准。草原上传来的消息让东辉京等部落首领不占自乱,同样也让随军萨满们变得混乱起来。不过,萨满终究是萨满,普通士兵不是他们的对手。只要干掉这些实力强大的异族修士,杨悍才能领军得到最后的胜利。

    杨悍没有下令收拢戎狄降兵。他也根本不愿意接受戎狄骑兵的投降。对于戎狄,杨悍充满了恨意。这种仇恨来自于自己的父亲,还有无数楚国人。无论在历州还是其它地方,只要提起草原上的戎狄,楚人从来都有着刻骨的仇恨。何况,就算是戎狄愿意投降,愿意老老实实服从安排,杨悍也根本不需要这些俘虏。

    公爷临走的时候说过:只要不出什么差错,此战必胜。

    公爷同时也说过:此战不要俘虏。戎狄固然极其优秀的骑兵,但如果无法驾驭他们,再优秀的士兵就只会变成负担。玄火军已经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戎狄即便投降,也根本不可能听从杨天鸿的号令。在公爷的编制当中,只有服从命令的士兵,没有品性难以收复的异族。何况,现在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很明显,随着东辉京首级被斩,残存的戎狄骑兵已经数量不多。留下这区区几千战俘意义不大,不如把他们全部杀光,才能用血肉和尸骨彻底震慑草原上那些对于楚国时刻垂涎的野蛮人。

    六万戎狄,六万颗脑袋。

    从上古时代开始,异族从来就属于比较难以收服的一类。只要有机会归顺的戎狄,肯定会在将来某个时候起异心。比起那些不可预知的危险和麻烦,所以还是把这些野蛮人全部杀光比较好。

    再也没有什么比死人更加安全。

    “传我军令:全军出击,斩杀残敌!”

    杨悍威猛无比的话隐刚落,旁边就有传令兵吹响了全军出击的号角。顷刻之间一阵狼嚎之声突兀地炸响,早就在等候军令的主阵骑兵从迫不及待地驱动战马向前冲,这些骑兵有半数以上都是安州老兵,也是杨天鸿安排在历州的根本所在。现在,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历州新兵已经在血海中得到了锻炼。可是他们毕竟缺少经验。现在,就需要老兵们带领着,对戎狄残部进行最后的灭杀。

    每战皆胜不但能使人拥有傲气和荣誉感,还能让原本胆小的人变得胆大包天。

    玄火军就是这样。自从杨天鸿执掌以来,大大小小的所有战斗从未输过一次。安州遍布越族蛮夷,可就算是这些性喜吃人的蛮子,也被自家公爷领兵杀得鬼哭狼嚎,远远避开,再也不敢进犯安州一步。

    即便是历州新编的骑军将士也不缺乏胆气。他们都是战士。归于杨天鸿麾下,也让他们拥有了别人所有没有傲气和荣誉。一个人拥有傲气不可怕,一支军队应拥有每战必胜的傲气却能让敌人为之胆寒,只要拥有一名能驾驭这支军队的主心骨,那将随着胜利次数的增加,自然而然的会孕育而生一种叫军魂的强大气势。

    杨悍接过传令兵递过来的毛巾,用力擦掉脸上的血。抬起头,又看了一眼远方的战事。最后投入战场的玄火军老兵凶悍无比,也充满了力量。在这种具有决定意义的狂暴力量追杀下,戎狄骑兵除了见机不妙最早逃跑的极少数幸存者,历州城墙之下外就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的戎狄。

    对于已经到手的猎物,玄火军老兵们抱有着猫捉耗子般的游戏心思。由于战场局势已经被全面控制,老兵们也就盯上了新的猎物。他们口中叫喊着令人恐惧的号子,把一个个戎狄残兵赶进包围圈。圈子越来越大,被撵进其中的戎狄残兵越来越多。现在,全副武装的玄火军老兵们就像是一群眼睛发绿的饿狼,团团围住这些满面惊恐的草原野蛮人。数量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也就是一、两千的样子。不过残兵终究还是残兵,东辉京已经死了,失去了主将带领,其他部族首领也死的死,逃的逃。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围住这群猎物肆意玩弄,然后,玄火军老兵这群饿狼就会猛扑过去,将那些瑟瑟发抖的猎物狠狠死撑碎片,然后吞食入腹。(。)

第三百二三节 工程() 
对于已经到手的猎物,玄火军老兵们抱有着猫捉耗子般的游戏心思。︾︾点︾小︾说,由于战场局势已经被全面控制,老兵们也就盯上了新的猎物。他们口中叫喊着令人恐惧的号子,把一个个戎狄残兵赶进包围圈。圈子越来越大,被撵进其中的戎狄残兵越来越多。现在,全副武装的玄火军老兵们就像是一群眼睛发绿的饿狼,团团围住这些满面惊恐的草原野蛮人。数量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也就是一、两千的样子。不过残兵终究还是残兵,东辉京已经死了,失去了主将带领,其他部族首领也死的死,逃的逃。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围住这群猎物肆意玩弄,然后,玄火军老兵这群饿狼就会猛扑过去,将那些瑟瑟发抖的猎物狠狠死撑碎片,然后吞食入腹。

    这就是胜利者的游戏。

    杨悍当然明白其中的猫腻,却对老兵们这种态度有些不满。他骂骂咧咧地嚷道:“留着那些草原蛮子杂碎看戏吗?一个个难道是傻了还是疯了?有个功夫,不如省下力气回去以后在州城里找几个女人好好爽爽。传老子的军令,杀!把所有草原蛮子全部杀掉!片甲不留!”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得到军令的老兵们尽管有些不太愿意,却也不敢违逆军令。他们纷纷亮出战刀,纵马狂奔冲杀上去。片刻之间,最后的戎狄残部被楚军淹没,成为一堆面目全非的尸体碎片。

    杨悍甩了甩左臂的盔甲,带着无比厌恶的神情,将粘在护臂盔甲表面上的一只人类耳朵用力甩落。西边,夕阳如血,灰色的天际被辉映上了血液一般的云朵,配合大地上冉冉升起的黑色浓烟,尽显世间苍凉。

    转过身,看着高大坚实的历州城墙,如血般夕阳照射下,躺满了残尸的平野虽无硝烟,但见地上一滩滩紫红颜色相映的一抔一抔泥土。还有受伤濒死倒在地上嘶声悲鸣的战马,这一切,互相点缀了慢慢平静下来的战场。

    因为杨悍自始至终没有下达收拢俘虏的军令,随战士兵们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一套计算战功的手段。他们把人砍死之后,蹲下身子割下战死者的鼻子,很是愉悦地装进口袋里。偶尔还会向同伴炫耀,撑开兽皮衣显摆怀中的鼻子数量,浑然不在意殷红的血液混杂着人的鼻子看去恶心非常。

    据说,这种法子还是从公爷那里学来。公爷有时候会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这种割人鼻子记功的办法,公爷说是一个叫做“铁木真”的家伙发明。那也是一个草原蛮子,只是杨悍很不喜欢。铁木真你****的发明什么办法不好,偏偏要弄些人鼻子来计算功劳。难道你不知道,死人鼻子装在口袋里有多么恶心吗?

    ……

    楚国,安州,季平县以南。

    行军打仗是一门学问,治理民生更是学问中的学问。

    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历史上,懂得军事的人才,很多时候其实不太被重视。例如和平年代的将门世家,往往就会被皇帝猜忌着,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平日里也要处处小心,甚至要惧怕着来自皇帝的威胁。原因很简单:领兵之人就是一把刀子。需要的时候拿起来砍人,没有了对手,刀子自然也就没有了用处。平时生活还是吃饭睡觉比较重要。国家繁衍毕竟还是需要从民生上考虑。相比之下,懂得治理民生的文官,才是真正被统治集团所重视。

    不仅仅是楚国,纵观天下各国,其实都是这样。

    安州是一个非常古怪的地方。在这里,玄火军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基础。事实上也是如此,杨天鸿对于“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领会的异常深刻。没有强大的兵权,就什么也做不了。因此,安州专门开设了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不过,军事的基础还是要回归到民生层面上。治理百姓这种事情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另外一个世界现代人来说,可能实际动手能力为零。不过理论基础那绝对是非常强悍。

    是的,理论强于实践。这就是杨天鸿从另外一个世界得到的经验。

    这种事情听起来可能有些诡异,却也很是正常。不同的接触层面,不同的信息量老远,导致了另外一个世界现代人因为看的东西多,所以懂得也多。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种事情基本上是半桶子水。他们能够把所有事情说出个所以然来,可是真的做起来,却是两眼抓瞎。

    杨天鸿对于安州的统治,其实也就是这种状况。他不懂得什么民生。但是,却也不能说他完全不懂。比如总体的规划上的那些事情。说他杨天鸿不懂,是指他不会下地种田、不会锻造治金、不会操作水利……哦!倒也不完全是这样,杨天鸿多少懂得那么一点点土木工程,,机械方面也很有心得。然而,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民生?能不能归于内政范畴?实在是令人迷糊。

    很幸运,安州还有一位刺史曹辉。曹辉手下还有一帮子大小官员。杨天鸿这个节度使在权力的问题上很是相信下面的人。他与曹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莫逆,也因为此前领军在安州平乱的缘故,得到了所有安州官员的效忠。

    这种整个上层官员牢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天下间恐怕也只有安州一处。杨天鸿把安州大小官员的个人利益与自己挂钩。从根本上强化了凝聚力。现在,就算是刺史曹辉脑子抽筋想要趁着他杨天鸿北上历州,不在安州的时候骑兵造反,恐怕还不等杨府家将带领玄火军平乱,曹辉自己就会被下面原本的安州官员们抓起来,送到节度使府领赏。

    正因为有了这种牢固的统治基础,杨天鸿才能放放心心领兵北上。

    从北方用海船运过来的灾民数量越来越多。蔡县码头已经扩大到了极限范围,倒也勉强可以容纳大量船只的货运吞吐。现在,沿海好几个县城都在修建码头。杨通的水军已经初具规模。据说,武器研究所那边对于公爷所说的神秘武器火炮,进展很是顺利。用不了多久,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就能出现在船上。

    安州局势的稳定,还是在于对灾民的安置上。

    玄火军新兵的整编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有着特殊技能的灾民都是被首先安置。比如铁匠、石匠、木匠等等。这些人属于技术人才,待遇方面要比普通灾民优厚得多。杨天鸿的目标很是明确,安州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加以填充。这种对于技术的渴求,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战争方面。种粮方面富有经验的老农、擅于桑蚕缫丝的妇女、长于织布的织工,还有懂得水利工程的平民百姓,统统都会在安州得到最高礼遇。

    反倒是那些夸夸其谈的儒生,在安州才是真正没有他们的位置。天下间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国家想要发展,需要技术和实力,而不是太多理论上的人才。

    还好,安州地处偏远,曹辉治理时期也是注重于应对越族蛮夷的军事防范。儒生大概是天底下最懂得趋利避害的一群人。所谓的明师大儒,自始至终也没有来过安州。楚国朝廷设置在安州的学政官员从来就无人上任。连年兵灾,加上难以预料什么时候就会降临的危险,使安州变成了儒生眼中的可怕之地。很自然的,安州没有什么儒生。杨天鸿大力推行的各个技术学堂才能迅速在安州各地推广开来。

    除了技术人才,灾民当中身强力壮的男子也会被军队挑走。安州的位置,决定了这里必须有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只不过,先期整编完毕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就这样直接使用。最多也就是训练过基础号令和战法,就被军官带领着派到南面。有越族蛮夷这个天然的对手存在,玄火军的训练方式也是别具一格。杨天鸿的军事口号很是响亮:在战斗中学会战斗,通过杀人学会如何杀人。

    等到你学会了如何杀人与战斗,那么,也就意味着你不再是新兵,而是能够穿上玄火军制式铠甲的精锐老兵。

    军队上的事情曹辉管不了那么许多,也没有权力去管。事实上,百姓民生的事情就足以让曹辉焦头烂额。几乎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北方的灾民老弱和妇孺需要编组,然后再按照各地州县上报的计划表格,把这些人安排下去。

    季平就是一个天然的要塞堡垒。曹辉觉得很是沮丧,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早些时候看到季平在对越战争中的要害位置?如果早一些在季平这里修建要塞,安州百姓的死伤也会少了很多。不过,现在也不算晚。何况,杨天鸿在军事方面的高明,曹辉早就是崇拜不已。他甚至隐隐觉得,杨天鸿未来的成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公爵那么简单。

    曹辉是个不错的官员,很能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曹辉也就很是干脆的放弃,转而把重点摆在其它方面。

    带着罗方在季平南面附近的地方实际考察,曹辉发现这里还真的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地形。附近的三座山岭倒是没有相连,不过按照地势,只要在山口建立堡垒就能卡住进入道路。而且,除了山岭之外,南面那条十分宽的江水对于季平要塞来说,还是整个防御链中最大的天然屏障。

    不过,曹辉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别的。

    罗方已经被任命为安州民政副总管,主要管理民生方面的事情。他是县令出身,对民生治理远远要比军事上面熟悉。有了杨天鸿在蔡县的码头修建经历,事实也证明罗方管理起民生事务要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此时此刻,罗方心里还是在琢磨着关于耕地的事情。

    安州气候炎热,适合耕种的优质田地很多。不过,从北方运过来的灾民太多了,已经超过了最初预计的一百万人。现在,周边县城已经没有足够的位置安置他们。这样一来,就需要另外开发新的宜居之地。

    季平要塞南面,也就是眼前山岭中间的那块平原,确实十分适合开垦来作为田亩。只不过,实际考察后才发现,这里的地形看似平坦,却是限制了水源的利用。

    这种事情说起来可能有些矛盾。大块平原旁边就有一条江水,怎么在江水旁边的平原会缺少水源的途径?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平原附近确实有一条水源充沛的江水,可是将水引到平原并不是那么容易。那需要首先对土质、地势上进行改造。

    水利工程对劳力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年代改造或者修建水利基本是动辄几十万人。安州的总人口才多少,哪里会有几十万人可以专注好几年的时间去修建水利工程?退一步看,就算这些人都派去修建水利工程了,那么谁来耕田?谁来照顾家小?谁来制造玄火军南征北战需要的大量军器物资?

    “大人请看!”

    罗方抹了一把脸上渗出的汗水,抬起右手,指着眼前滚滚汹涌的江水,语气很是感慨,也充满兴奋:“这里两岸水草茂密,到了雨季,极可能漫水成为一块泥泞地。再则,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劳力,开垦平原。可若是能够把这块平原清理出来,修建水利,就能成为上好的良田。”

    曹辉穿着一套简便的粗布短褂,丝毫看不出有着刺史的身份,反倒像个在田间地头普通至极的老农。他听着罗方说话,注意力却在江河上固定。片刻,曹辉皱起眉头问:“你的意思是,要在这里开挖水渠?引来河水灌溉?”

    罗方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曹辉额头上的皱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