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林奇侠黄飞鸿正传-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招果真厉害异常,李澄波无法消解,被踢中后倒在门外。看上去踢得不轻,他倒下去的样子非常沉重。过了半天,还不见他站起来,飞鸿于是笑着对他说:    
“街头卖艺人的手脚,是不是全都是花拳绣腿?从今往后不要自视太高,更不能小看别人。你放心走吧,我不会再打你。但小惩大戒,也是小人的福气。”    
李澄波满面羞惭之色,悻悻地离开了。    
当时在武馆内的许多人见飞鸿三两下手势就将前来踢盘者打出门外,都在外边描绘和传述这件事,不久全广州的武术界都知道了。    
李澄波的徒弟也不少,他们听说这种事以后,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都来看望师傅,其实是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徒弟们看见师傅萎靡不振地躺在床上,身上涂满跌打药,已猜出传言是真的。口里虽然不说,心里则鄙视他的武艺。这些人认为,即使再跟着李澄波学,学到的功夫也不过如此而已。因此,很多徒弟从此以后不再上门跟他学武了。    
一下子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李澄波也猜出了其中的缘故,因此心里很恨飞鸿。他对天发誓说:“等伤好了之后,如不去报此仇,那我就不是人!”
第二部分开馆授徒(3)
治伤治了一个多月,伤情彻底好了,回想起这件事,李澄波心里还愤恨不平。他想复仇,但武艺不高,自己也知道并非飞鸿的对手,如果贸然再找上门去,只会再遭重创。想来想去,只有求助别的门派武艺高强的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找谁帮忙更合适呢?李澄波在脑海里将武林中平时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人都搜索了一遍,蓦然想到了郭四。为什么选中郭四?因为李澄波知道郭四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卤莽,遇事最容易冲动,如果用“激将法”去激他,一定可以利用他来报仇。    
李澄波在背后干的这些事,飞鸿一点也不知道,他只顾教铜铁行的人习武。    
打定主意后,李澄波就去拜访郭四。他用话激郭四:“您的功夫出神入化,真称得上举世无双,谁敢对你不钦佩?没想到,黄飞鸿这小子,就像吃错药似的,口出狂言竟敢诋毁您的武艺。”    
郭四一听,忙问:“他说我什么?你快说!”    
见郭四上了圈套,李澄波暗自高兴,但表面上他仍装出一副气愤的样子,对郭四说:“他说您的技艺好比小孩子的儿戏,真正打斗起来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敢和他较量,弹指可让您连翻几个跟斗。我是因为他的话有损于老朋友的声誉,越想越觉得他太无礼,所以才来告诉您。至于怎样与他理论一番,那是您的事。”    
本来就以卤莽出名的郭四,听了这番话后非常生气,也不辨别这些话的真假,就让李澄波给他带路。李澄波得逞,心里自是异常高兴,他也不管老朋友的胜负,拿起郭四惯用的棍棒,直奔飞鸿的武馆而来。    
此时飞鸿正在教徒弟们练武,看见两人带棍进来,其中还有上次踢盘被挫败的那人,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但对方还没向自己挑衅,他不便先发起事端,就静观其变。    
进武馆内后,李澄波远远地指着飞鸿对郭四说:“他就是狂贬您的小子黄飞鸿!”郭四上前拍着胸瞪着眼怒斥飞鸿:“我与你各处一方,毫无关系,为什么诽谤你爷爷我?难道从来没听说过‘棍王’郭四爷吗?来吧,今天我与你比个高低,谁高谁低,立马可见,不要全凭一张嘴胡说八道。”    
看见郭四与李澄波同来,飞鸿知道郭一定是被李煽风点火“激将”而来的,既然他是为言所惑,飞鸿于是向他解释说:“咱们彼此从来没见过面,我也不了解你,为什么要以难听的话诽谤你呢,希望你仔细想想这个问题,不要被人家所利用。”    
郭四说:“世上的事,不可能空穴来风。如果你没说过,谁敢编出这话来。不用多解释了,解释也没用,我既然来了,除了较量之外,绝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说完,把李澄波带来的棍棒握在手上。    
飞鸿看见他已操家伙,为防他突然袭击,也赶忙拿起棍棒,双方一触即发。怒气未消的郭四先发起进攻,他来不及审视飞鸿所布的是哪种守势,就以“蜻蜓点水棍法”,快速捣向飞鸿胸前。飞鸿用棍迎击将其棍挡住,并抓住机会反攻以“削竹连枝棍法”,抓住两棍相交的那一刹那,突然运棍沿对方棍杆斜削郭四先锋手之指。假如被他削到,就不能再握棍,打败对手不需多久。    
郭四毕竟有“棍王”之称,他的功夫也相当老到。只见他急忙将棍往后一割,先避开攻来之势,扭马斜走,反过棍来攻击飞鸿的两胁。飞鸿见对方棍势凶恶,也急斜伏用棍往上迎架,从而转化成“披身伏虎”架式,运棍横扫对手。郭四连忙垂下棍保护自己的脚,飞鸿见状乘机用“下穿鱼棍法”攻击,举棍插到郭四两只持棍手中间,奋力往外一拨!    
这一招果然厉害,由于飞鸿用力太猛,郭四把持不住,手中的棍飞落在地上。手中没了棍,“棍王”就不成其为“棍王”了,如何敢再打下去。郭四急忙夺门而逃,李澄波见状只得跟着他一起逃走。    
自从打败李澄波、郭四后,飞鸿的名声越来越大,慕名而来投师的人非常多,不到一个月,已是学徒盈门。    
看到上门拜师的人如此之多,陆正刚早已按捺不住学武拜师之心。他到飞鸿这里以“打杂”的身分留下来,目的就是要学武艺,跟着飞鸿上街卖艺也有这么长时间,耳濡目染也学到了不少招式。但他觉得自己没有正式拜师,没名没分的,将来终究是件憾事。武林中人讲究师出何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飞鸿师承诸多名师,武艺之高已多次得到证实,若能拜在他的门下,也是三生有幸。    
陆正刚这样想,就找到飞鸿说:“我也要拜你为师,请你收我为徒吧!”    
飞鸿听到这话,笑道:“怕被人家抢了大师兄的位置呀?我早就把你当成自己人了,你不会把我当外人吧?”    
“话虽这么说,但凡事总得有个说法。我没有正式拜师,没有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你要是不嫌我愚笨,那就请你答应我的要求吧!”    
飞鸿见正刚说得这么认真,态度这么诚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陆正刚准备请酒拜师,飞鸿说:“拜师酒就免了吧,你又不是新来的,以后好好学就行了。”
第二部分开馆授徒(4)
陆正刚见飞鸿这么说,心里甚是高兴。当着众人的面,他说:“拜师酒可以免,拜师礼节不能免。就请师傅坐好,受弟子正刚一拜吧!” 飞鸿只得依他,搬了张椅子坐在那里。准备就绪,陆正刚跪在飞鸿面前叩了个头,算是正式拜了师。    
武林中讲究门派,许多人认为师傅的绝技往往只传给自己的得意弟子,以光耀门派。如果连弟子的资格都没取得,怎么能得到师傅的真传呢?陆正刚行了拜师之礼,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广州的三栏行(即果栏、菜栏、鱼栏)是一个较庞大的行业,他们从事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的买卖,天天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时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纠纷发生。三栏行内部比较团结,行中都有练武的风气。飞鸿打败几个武师的事传到三栏行中,三栏行中的人都很敬佩飞鸿,他们想请飞鸿当武术教头。    
一天,三栏行的代表找到了飞鸿的武馆,准备当面提出这件事。代表进了武馆门,问哪位是黄飞鸿大师傅?陆正刚朝里屋喊了一声:“师傅,有人找!” 飞鸿听到喊声,放下手中的武术书籍走出来,对三栏行的代表说:“我就是黄飞鸿,请问找我有什么事?”    
代表见到飞鸿,多少感到有点意外。飞鸿中等个,长得结结实实,一双浓眉大眼,显得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练武之人。令他们感到有点意外的是,黄飞鸿大师傅怎么这么年轻?他那对眼珠东转西转的,脸上显然还带着几分稚气。    
“没想到,黄师傅这么年轻,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呀!”    
飞鸿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夸奖,年轻有为不敢当,开馆混口饭吃,还望多多关照!”客气一番后,飞鸿接着说:“言归正传,你们几位来找我,是不是想跟我学武?”    
其中一位代表说:“让你猜对了,但想跟你学武的不是几位,而是一大群人。”    
另一位代表告诉飞鸿:“我们是三栏行的,代表行内的同仁来找黄师傅,想聘请你做行中的武术教头,不知你是否肯赏脸?”    
同来的一位代表说:“薪水的事好商量,只要你肯屈就,我们一定会让你满意。”    
飞鸿见对方彬彬有礼,也就欣然答应去做三栏行的武术教练:“至于薪金的事,你们看着给就行了。身外之物,不必太当回事。”    
见飞鸿如此爽快就答应下来,代表们心下也很高兴。临走之前,一位代表忍不住还要问飞鸿:“恕我冒昧,敢问黄师傅今年多大了?”    
飞鸿用手一比划:“18啦!”    
陆正刚插嘴说:“不是嫌我师傅太年轻吧?告诉你们,我师傅12岁就打败过武师郑大雄博得‘少年英雄’的美名!”    
“多嘴!” 飞鸿制止陆正刚往下说:“哪有像你这样黄婆卖瓜的,不怕人家笑话?”    
代表们一起回答说:“黄师傅的武功如雷贯耳,实力非凡自不必多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地上门请尊驾光临指教,请不要多心。”    
“哪里,哪里,不过徒弟的一句玩笑话而已,不必当真。”    
问飞鸿年纪的那位代表也说:“因为黄师傅年轻有为,我才更想知道他的年纪。本人对黄师傅由衷敬佩,别无他意,请原谅我的冒昧。”    
就这样,飞鸿不久成为广州三栏行的武术教练。那年是1872年,飞鸿18岁。    
徒弟多了,武馆热闹起来,飞鸿比以前也忙了许多。他与父母商量,让他们也到广州来。他对父母说:“光靠卖武是不够的,我们家在佛山的药店办的很好,而广州是个大城市,潜力很大。所以,应该考虑把广州的药店开得更大更有名。”    
不久,黄麒英听从了儿子的建议,与飞鸿母亲回到广州。    
尽管做了教头,但飞鸿年轻,所以与其他武馆教头的风格大不相同,他从来不摆架子,不以师傅自居。他常说师傅与徒弟之间,亦是朋友,假如有尊卑高低之分,有鸿沟之隔,就无法加深友情。    
向徒弟授技之余,飞鸿喜欢坐下来与邻居闲聊。他是武林中人,三句不离本行,经常谈到武林故事与武技方面的内容。他所谈的,有许多新奇的东西,大家也乐意听他讲。有时他讲得精彩,来往的过路人也有驻足听讲的。    
昌隆打铁铺有个学徒叫梁宽,偶然路过听到飞鸿讲述武林之事,也留下来边纳凉边听他讲。以后每次只要下班路过,都来听飞鸿谈论武艺,而且一定听飞鸿讲完才回铁铺去。久而久之,他与飞鸿就混熟了。    
飞鸿饭后休闲,乐得有朋友一起聊天放松。有时他也听别人谈天,交换见闻,他的武馆门口,有时就像说书场所一样。有一天晚饭后他刚到门口,就见梁宽已坐在那等候,就笑着问他:“阿宽,你是个铁铺学徒,应该专心学打铁这行才对,将来才有所成就。我们这里所谈的,听了再多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梁宽回答:“黄师傅,你所讲的武技等事,比起我师傅教我打铁的事,我听起来更感兴趣,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迹更深。”    
飞鸿对此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喜欢听武术技击之事,能否告诉其中的缘故。梁宽告诉飞鸿,他没听飞鸿讲武林中事之前,早已对此有浓厚兴趣。每次路过市区,碰到演技的,不到散场他不会离去。
第二部分开馆授徒(5)
没等他说完,飞鸿打断他的话,告诉他:“你错了,不应该这样。你不看看,我就懂一些武艺,对自己又有多大好处。你现在学打铁,学成了有一技之长,到哪不可混碗饭吃?”    
梁宽说:“我认为技击最值得学,武艺不也是一技之长吗?如学到真功夫,不也是哪里都可以谋生呀!”    
飞鸿听后,微微点了点头:“你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学武这行,必须本身有相当的功底才可以。我看你不过十三四岁,还没达到足够的力量,不要心生杂念,否则学打铁也永远不会有成功出头之日。”    
梁宽不服气地说:“希望你不要因为我年纪小,就怀疑我的潜力。我虽然是个学徒,但是在铁铺内打铁,我所举的铁锤重量有十多斤,运用时要有相当力气才行。一般人用铁锤连锤三下烧红了的铁,就出汗喘气,我可以连锤十多次,还不用休息,铺内人都夸我力大。”    
停了一下,梁宽接着说:“我的两只手也有特别之处,那就是手指特别有力,能把弯曲的铁钉拉直。黄师傅,你说我够不够学武之力?”    
飞鸿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少年,见他额角高宽,手脚粗壮,看样子是块打铁的好料。如今听他说得神乎其神,就想试试他到底有几斤力气。他打趣说:“阿宽,现在没有别人在场,我伸出一只手,随你如何扳压,你能将我的手垂下,不但我承认你有力,还带你去喝茶,请你饱吃一顿。”一向以力大自负的梁宽,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冲着飞鸿一笑:“一言为定!”当飞鸿竖起手后,他就将手卡在飞鸿手上,口数三下,暗自发力。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梁宽也未能将飞鸿的手扳下。殊不知飞鸿因练铁线拳法,桥手已经锻炼得非同一般,他的手臂有如铜浇铁铸,梁宽才十三四岁,仅凭几斤蛮力岂能撼动。    
梁宽不服气,认为自己用一只手去压不下来,是轻敌之缘故,他要两只手一齐上,再比一次,飞鸿同意了。结果憋足劲的梁宽脸涨得通红,身上出了汗,还是没能赢飞鸿。    
飞鸿开玩笑说:“看来这顿茶饭,你是没法享受了。”阿宽表示服输,叩了一个头,对飞鸿说:“黄师傅,我很想吃你这顿饭,因为快一年没吃过酒店的饭了。但我没有口福吃你这顿饭,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正说着,从墙角边走出一人,那人冷笑着对飞鸿说:“你多少岁了,还与小孩斗臂力!阿宽连皮带骨不到百斤,哪是你对手。有本事找健壮者比试。”说话时,露出一副轻蔑的态度。    
飞鸿开始不知道对方是故意来挑衅的,忙解释说这是与阿宽开开玩笑而已。来人并不宽容飞鸿:“你和小孩比试,太不自重了。如果实在想与人较量,我愿意奉陪!”    
年轻的飞鸿,修炼还不是很深,看到对方如此无礼很讨厌,就大声叱之:“你敢冷言冷语讥讽我?我一动手就可以让你亡魂丧胆。报上狗名来,我才好动手。”    
对方厉声回答:“你老爷姓徐名百川,是著名教头大旧二的大徒弟,你天天晚上在这里妄谈武技,我特地来试试你是否名符其实!”    
徐百川边说边挥拳向飞鸿迎面打去,飞鸿侧身躲过,先让对方落空,然后从侧面发拳攻击其胁。徐百川学艺不精,对飞鸿发自侧面的拳头无法消解,中拳后倒退了好几步。虽未倒地,然而挑战时的威风已荡然无存。    
梁宽在一旁暗自惊叹飞鸿的功夫,飞鸿见徐百川连退几步那狼狈相,嘲笑说:“原来著名教头的首徒如此不堪一击,就像水泡过的豆腐一样。光有一张吹牛大嘴有何用?我只是轻轻一击你就这样,假如我用全力,那你骨头都要拆散了。”    
当面被挖苦,令徐百川受不了,他不顾一切挥拳再打向飞鸿,飞鸿本来就讨厌这种挑衅者,他趁徐进拳之际,用桥手一拨,将对方手臂斜摆,同时左手向徐的肩膀胳膊压逼。二力交替作用,再猛地一推,徐百川被重力推倒,跌倒在几尺之外。    
飞鸿警告徐百川:“以后不要再自称是著名教头的高徒,大言不惭往往会有辱你师傅。你回去煲跌打药吧!”    
技不如人的徐百川,还有什么话好说,惭愧地掩面而逃。梁宽见飞鸿三两下就打得徐百川败走,大开眼界之余倾慕之心更加强烈。以后更是从打铁铺一下班,就到武馆门口等飞鸿。飞鸿问他怎么来得这么勤,他说:“一天不见你,就会若有所失。” 飞鸿抚摸着他的头说:“你如果喜欢听武林中的事,我有空一定给你讲。”    
且说徐百川被飞鸿打败后,心中很气,决计报仇,就想向师傅求援。考虑到这一耻辱是自己惹来的,不敢如实将经过告诉师傅大旧二。他想如果不添油加醋,师傅一定不会替自己出头,就编了一段谎话去骗他师傅。他向大旧二讨要跌打损伤药。徐百川还假装要给药费,大旧二说“师徒之间不必计较”这点小钱,执意不收。徐百川于是请大旧二去喝茶。    
大旧二喜欢吃叉烧包,徐百川投其所好,买来热气腾腾的叉烧包,自己却不吃。大旧二忙问这是为什么?徐百川告诉他师傅:“弟子有病,吃多了面食怕对胃不好。”大旧二忙问他害的是什么病?徐百川回答说“跌打损伤病”。
第二部分开馆授徒(6)
大旧二原以为徐百川要跌打损伤药是代亲友要的,听了这话才明白是徐百川自己受伤了。“你的伤是跌伤的,还是被人打伤的?你告诉我,我好替你治疗,不要留下后患。”    
听了师傅这番话,徐百川故作叹息地说:“如果不是您再三询问,我真的不敢告诉您。我这伤是被黄飞鸿打的。”大旧二问:“黄飞鸿为什么事打你?”    
徐百川编了这样一件事给大旧二听:前些天偶然在市区看见黄飞鸿打一个小孩,小孩跪地求饶后黄飞鸿还在掴他的耳光。任何人见了这种事也会忍不住的,于是就上前劝说。谁知黄飞鸿不但不听,反而认为这多管闲事,于是我就说“你要掴就朝我来吧”,黄飞鸿真的就向我掴来。我先警告他别胡乱动手,告诉他我是大旧二的徒弟。他听了之后反而仰天大笑说“你不说是大旧二的徒弟还可饶恕;既然你说是大旧二的徒弟,那我还要多打你几拳!”就这样,我与黄飞鸿在街上动了手……    
“只怪我学艺时间太短,不是黄飞鸿的对手,连中他数拳,所以得了这身病,还有辱师门。师傅待我病好之后,再惩罚我吧!”    
大旧二听了他的话,气不打一处来,血往脑门上升。“黄飞鸿小子,敢目中无人,告诉我他住哪里,我自有惩治他的办法!”    
徐百川告诉大旧二,黄飞鸿住第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