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于辅大骇,望着刘石。
刘石并不答话,而是继续带他们来到犷平县府,只见赵云正在厅上等候。
田豫一见,惊道:“赵都尉?”
“哦!不!你就是雍奴府的赵将军?”
赵云对着他点点头:“田长史,我们终于见面了!”
随后对刘石道:“主公!此人就是我同你说过的那名亲卫,姓赵,名飞,字虎臣。本是云的族弟,云离开徐州之后,后来回乡,刚好云带着族人去了南阳,飞弟无着落,遇上先刘州牧招兵,就加入了。后来凭战功升至校尉,正是犷平城守城副将,累劝主将听从鲜于大人的命令投降,被主将拒绝,于昨晚带着亲兵打开城门。”
刘石笑道:“虎臣破城有功,升中郎将,带兵五千协助赵都督镇守渔阳。”
战后张绣带领的一万轻骑仍调回并州,而刘石之所以要在并州调来一万,主要是想一个快字,步兵速度太慢,而一万轻骑又不足以完成突袭夺取、驻守安乐的任务。他担心一旦被鲜于辅反应过来,形成绞着战,必将造成雍州军粮食补级困难,时间一久还可能引入外敌干涉。
三万多渔阳部曲,除去战死战伤几千,还余二万五千人,经过顿编,得壮卒一万五千人,赵飞部五千余人随赵云留守渔阳外,其余全部派往青州。调上谷守军一万迁往渔阳,其中五千轻骑、五千步卒。如此一来加上雍奴府原本的一万八千人,徐无、土垠三千人,渔阳、佑北平两郡共计三万六千人,而青州还有一万五千人,如果再加上上谷守军呢?
赵飞等听到”青州“二字,大惊!
“青州!”自己该不是听错吧!难道雍州还在青州有块地?”
鲜于辅、田豫得到消息后也是满脸惊疑!
不光鲜于辅惊疑,就是袁熙现在也是满脸惊吓,渔阳三万多部曲,刘石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夺占了,虽然有用巧的成份,但刘石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假如刘石攻击广阳、涿郡,他袁熙怎么办,敌得住吗?冀州现在乱成一锅粥,可指望不上!
正在袁熙惊疑不定时,刘放来访,带来刘石的书信一封,承诺如果袁熙守得住广阳、涿郡,他刘石绝不无故夺取,希望两人能合作共抗曹操。
袁熙这才将那颗惊疑不定,砰砰乱跳的心放下来。
刘石摆平袁熙想起有一段时间没回徐无了,如今渔阳上下都知他刘芳原本是商国公、骠骑将军、雍州牧,这消息想必已经传入徐无了,自己该如何向凤儿解释呢?
跟随刘石的几百亲卫知道消息后开始是震惊,既而是欢喜、自豪、得意。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刘石,刘铭更是如此,直到刘石打了他一巴掌,吼道:“看什么看,不认识你家侯爷吗?”
这才惊醒过来,摸摸头,傻笑了一下,道:“是!是!是!侯爷,不,是、国公爷!”
刘石笑道:“你小子转得挺快的。走!我们回徐无。”
“凤儿!为夫也是不得已,请不要记过。”刘石将乌延凤轻揽在怀里,摸着乌延风那白嫩的脸轻声道。
“夫君!你可不能抛下我不理哟!”乌延泪痕满面,抽泣道。
自从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汉庭的商国公、骠骑将军、雍州牧之后,就日夜担心,担心他自此一去不回。
“怎么回?难道凤儿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吗?夫君怎回舍得如花的凤儿呢?再说还有我的未出生的孩儿!”刘石摸着秀发安尉道。
乌延凤突然抬起头,望着刘石道:“如果没有孩儿,你会不会嫌弃我这个胡女呢?”
刘石摇摇头道:“胡人也是我大汉之民,受我大汉保护。再说我刘石怎会因你是胡人而行此不义之事?只要你遵守妇德,你永远都是我刘石的女人,你与她们都是一样!”
乌延凤知道刘石所说的她们是谁,睁大眼睛道:“真的?”
刘石轻轻地捏捏乌延凤的脸颊,笑道:“还不信我?”
正在这时,婢女在门外轻声道:“国公爷!单于到了!”
刘石一怔!这乌延今天是怎么了,到了还要人通报,真是奇了、怪了!
连忙对乌延凤道:“我去见见父王。”
“父王到此,今日怎么需要通报了!”刘石一见乌延正站在大厅,笑道。
“你小子!哦!骠骑将军的内室,本单于怎能乱闯?”乌延有点不自在地说道。
刘石一怔,继而笑道:“我现在虽骠骑将军,仍是你乌延的女婿,这内室你也不是没闯过?你还是叫我小子听得顺耳。”
乌延狐疑地道:“真的?我听说你们汉人最讲礼节。”
刘石笑道:“我们汉人是重礼节,更有一句话叫入乡随俗,这里可是你乌延单于的地盘。再说你还是我刘石的外父呢?”
“好!叫你商国公,骠骑将军也没有叫你刘小子顺口,而且叫得整个人都不自在,还是觉得叫你刘小子舒心。”说完乌延也大笑起来。
刘石笑道:“父王来得正巧,我刚得到几瓶杜康酒,专从洛阳弄来的,正好我们两人去喝一杯怎样?”
“好!早听你说,一直都没有试过,有此好酒怎能错过。”说罢两人入席就座。
“真香!”乌延陶醉起来。
“喝一口再试一下?”刘石笑道。
“这么烈?”
过了一会儿,乌延叫道:“真爽!入口辣而纯厚,不错不错!”乌延大喜。
“喜欢吗?”刘石笑着问道。
“喜欢!”随即乌延望着刘石问道:“你小子什么意思?”
刘石似笑非笑地望着乌延道:“如果喜欢,我洛阳这种酒多的是,只要你喜欢,包你满意。”
乌延一怔,随即怒道:“你该不会也想让我的部族也迁往洛阳去吧!”
刘石笑道:“怎么会呢?凤儿是我的妻子,这佑北平的乌丸人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他们愿意到哪儿,我都会支持,怎会将他们用强迁往洛阳呢?”
“那你是什么意思?”乌延不知刘石葫芦是卖的是什么药。
刘石望着乌延真诚地道:“我是刘石,是我大汉的骠骑将军,现在虽然大汉混乱不堪,但我仍是大汉的骠骑将军,奉先帝令督雍州、并州,凉州,现在幽州、青州也有部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不能长期留在幽州,凤儿我想将他带往长安国公府,如果父王愿意,可随凤儿前往长安,这样就能经常见到凤儿了!”
乌延摇摇头道:“不行!我是佑北平乌丸人的单于,我一定要与他们在一齐。我是不会离开我的子民的。”
“如果这样,那就随你吧!只是凤儿我是要带到长安去的。”
“不能将凤儿留在这里吗?”乌延可怜地望着刘石。
“不行!凤儿如今怀上了我的骨肉,我必须带往长安。”刘石坚持决地回答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二十章夺取幽州 整顿部曲()
乌延来这里是听说刘石回到了徐无,特地来问刘石会不会将佑北平也收归雍奴府管,
要知道雍奴府现在有四万大军如果加上青州、上谷足有八万人,收回佑北平是举手之劳。
刘石告诉他,佑北平还是会保持为乌丸人的养马之地,只是希望改为离城十五里外是乌丸人的放牧之地,离城十五里内是汉人居住之地,由雍奴度府的官员管理,城外仍是由乌延单于管辖,乌丸人想入城居住、经商、办作坊住他刘石欢迎。
但必须遵守雍奴府的规矩,雍奴府将对汉人、胡人一视同仁,而且还可以任命你们乌丸人担任副职,按大汉律法,具体处理你们乌丸人的事。
开始乌延不同意!还是按现在这个样子好。
刘石告诉他,其实也是为他乌丸人好!十五里之内种粮,不光可满足汉人自己,还可提供给乌丸人。土地太少了,完全不够用,而且现在中原战乱不断,仍会有许多中原人逃到这里来,这些都需要田地,而且乌丸人愿意,也可在十五里范围种禾植果,免去逐水草而居的辛苦。
最后乌延道:“你小子怎么说都有理,算你会说,只有我再去同那些首领解释了!”
刚刚在徐无过了几天,乌延凤因要去内地,许多乌丸人都来同她话别,刘石也不好催她即刻走。
这时,史涣派人送信道:“袁尚同袁潭两人打起来了。”
刘石立刻带着乌延凤来到雍奴,招集大家商议应对之策。
说来袁绍也是权顷一时,名动大汉,对于自己身后事,却缺少稳妥安排,可以说是无识人之能,用人之智。
袁绍自官渡大败之后深受打击,一病不起,死前一直没有安排继位之人,逢纪、审配假造遗书由三子袁尚继冀州牧,大将军位。长子袁潭虽然百般不信,却又拿不出证据,只得服从,但心有不甘,就自命为车骑将军,领军驻黎阳。
袁绍一死,曹操就率军夺取冀州,袁潭首当其冲,不得不向袁尚救援。
袁尚担心袁潭拥兵过重,一边向刘石求援,一面亲领大军支援。
兄弟不和,三军相互怀疑,将军不知如何指挥战斗,被曹操打得大败。
雍州兵出河内,猛攻曹操后背,曹操击垮袁军后,掉转兵力迎击雍州军,袁军正应前后夹攻,但袁尚以袁军新败,军无战心为由,收兵回城。至使雍州不得不退回河内。
袁潭回城之后,去信认为,袁军之败在于兵甲不坚,希望袁尚提供更好的兵甲,袁尚不允。
这时,跟随在袁潭身边的谋士郭图、辛评向袁潭道:“前大将军本来是将冀州牧传给你的,是逢纪、审配害怕公子继位后对他们不利,假传遗书将大将军、冀州牧之位传给袁尚了。袁尚正是害怕公子掌握雄兵才不给公子配备更精锐的铠甲、利刃。”
袁潭大怒,当即将袁尚派来营中监军的逢纪杀死。
袁尚得知袁潭杀死逢纪,立即起兵攻打袁潭。
袁潭不敌,派人向刘石求援。
荀攸复信道:“兄弟应和好,共御曹贼,对于袁家兄弟内争,他们无可奈何。”
袁潭眼看袁尚攻进城内,齿一咬,派人向曹操求援,声称愿意投降曹操。
其实曹操对袁家兄弟的内斗早以作好准备,只是没想到袁潭会向他求援,还愿意投降自己,立即兵出白马,进攻魏郡。
袁尚出兵迎战,不料,袁尚的大将马延阵前反叛,袁尚慌忙逃回邺城,曹操与袁潭督兵围困邺城,袁尚无奈派陈琳向曹操投降,曹操不同意。袁尚情急之下,率军突城,奔向幽州,投靠袁熙。
曹操获得钱粮无数,曹操可不想袁尚有再起之机会,督大兵对袁尚紧紧追赶。
刚刚逃到蓟县,惊魂未定的袁尚,立刻让袁熙组织军队抵抗曹操,谁知袁熙的大将,焦触、张南,又是阵前反叛,直接将袁熙、袁尚赶出幽州,率兵迎接曹操。
天有不测之风云,正当曹操认为此时可一鼓将袁尚击败、赶走刘石部,夺取幽州。留在冀州的袁潭再次反叛,冀州几郡同声响应,还要切断曹操的退路。
曹操大惊,来不及与张南、焦触汇合共击袁尚、刘石,回军再战袁潭。
原本刘石见袁尚不堪一击,整个冀州不费吹灰之力被曹操占领,并且还带着十万大军尾随追来幽州,立刻通知赵云,重兵前出安次,潞县支援袁熙,不料袁熙大将焦触反叛,宣布迎接曹操。袁尚、袁熙逃往辽西。
刘石感到了空前的危急,此时的渔阳、潞县、蓟县可谓无险可守,凭自己的几万大军,硬抗曹操明显是不智的行为,刘石迅速通知尽快转移一些必要的粮食物资,还将凤儿也送到了上谷。准备一旦无法抵挡时,放开雍奴、潞县、渔阳,坚守上谷。
袁潭再反,曹操回军攻打袁潭,焦触、张南迎接曹操的希望落空,如此良机刘石岂能放过,几路大军迅速向焦触、张南攻去。
焦触、张南分别被赵云、刘豹斩杀,广阳、涿郡被刘石夺占,并且一直推到渤海、河间、中山三郡。
最终在卢奴、高阳遇阻,刘石军后劲准备不足,大家都没料到袁尚败得如此之快,给曹操得了一个便宜。
刘石虽然接收了幽州,但各郡还未完全整合完成,就是焦触、张南的部曲只是粗略地整顿了一下,就裹在一起。曹操精锐一过来,造成溃败,如果不是刘石事先准备的上万轻骑,可能连涿郡都有丢失的可能。
倒是甘宁部在青州趁曹操与袁潭、雍奴府幽州方面大战之机,夺得了整个东莱郡,就是北海也占了一部份。只是兵力太少不敢贪多,最后据隘筑城进行防守,并迁移了大量的乱民前往东莱。
曹操夺得冀州大部、青州大部,占据了邺城,虽对刘石恨之入骨,也只得捏着鼻子暂时认了。
连月大战,军队疲惫需要休养,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急需组织百姓耕种。不然误了农时,来年一无所收,后果之惨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石更是如此,近六万人的军队,加上焦触、张南的部曲,九万余人,但这九万余不过是随意揉在一起的乌和之众,一下子将战线拉得这么长,兵法上说:“占而不固必危!”刘石不想冲得过快,最后丢失幽州。近十万大军,有两万防备乌丸人和鲜卑人,佑北平没有问题,但辽西、辽东、还有草原上的鲜卑人更难说了。
现在占据中山国卢奴、高阳一线,只要张燕能投靠自己,或者保持中立,曹操就无法将自己赶出幽州。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只有兵力足够,或者具备几支强悍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只要能在幽州坚守几年,就有希望实现。在他心里,乌丸人可是天生的悍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二十一章高干再反 袁尚袭辽()
刘石一边准备曹操来攻,一边整训大军。将焦触、张南部重新整合,三万多人,只留下二万五千人,为了迅速整合这支军队,刘石再次采用军中比武选拨官长,队率以上全部重新任命,不到三个月,整支队伍焕然一新,刘石这才放下心来。
曹操此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本经过整治,选拨一些贤能志士,就是袁潭旧部也都量才擢用,冀州各郡基本安定下来,正当曹操积极准备攻取幽州,绝不能让刘石在幽州生根之时。
许都再次发生一件大事,几岁的天子因病医治无效死了!
信心满满的曹操此时如同当头被人泼下一瓢冷水。
接到消息,曹操长叹一声:“难道此竖子真有上天保佑不成?北征刘石之事就此放下,向夏侯渊交代一声,匆忙赶回许都。
经过与荀彧几人商议,选择沛国沛王,刚满十岁,父亲早死的刘安为帝。
本来有人认为,现在大汉江山已有近一半姓曹,建议曹操顺应天时,继皇帝位,曹操没有同意。
经过几月准备,刘安登皇帝位,诏书拜封曹操为魏公,任丞相,掌三军征伐,征讨四方反贼,赐冀州魏郡为食邑。又赐江东孙权为吴侯、辽东公孙康为辽东侯、西凉韩遂为凉城侯。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自光武帝以来,大汉再没有封过外姓之人为公,曹操这是破例了。
不过震动也只是震动一下罢了,在天下人的眼中,这大汉朝的朝庭早已是曹操的囊中之物,即使做皇帝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别说起,还是有人不卖帐,这个人正是袁氏外孙、高干。
这高干原来被袁绍封为并州刺吏,还未就任就被刘石赶出并州,回到冀州后,袁绍不满,就让高干去青州袁潭手下任职。
袁潭作为长子,常年跟随在父亲袁绍身边,青州反而成为高干属地一样。在青州,高干具有很高的威信,才能也不错,青州百姓对他颇为认可,即使后来,袁潭与袁尚交战,青州也是极少掺合。
后来袁潭再反,高干受郭援建议,认为大公子很难成功,让他观望再说,果然不久,袁潭就被曹操击败、斩杀。
袁尚也被曹操赶出冀州,在此之时,高干知道不可为,立即向曹操投递降书。曹操任命他为北海太守,安东将军,征讨甘宁部。
前一段时间,高干接到袁尚来信,说是现在辽东混乱,公孙度一死,公孙康刚刚继位,各地多有不服,正是夺取辽东的好机会,希望他能来到辽东助他。
高干派人与刘石商议,想借道幽州去辽东,如果同意愿为刘石迁移五万百姓至梅县。
刘石认为现在去辽东的道路不通,如果高干愿意,可提供大型楼船送高干去辽东,最多可带五千部曲,条件是高干必须能迁移五万百姓,而且不能强迫。
高干大喜,一面派人向青、冀几郡的百姓传言道:“曹操忌恨幽州骠骑将军,想征讨幽州,但粮草不够,准备向青、冀二州的百姓征收粮草,劳役,高大人不从,向曹丞相申诉。曹丞相不但不体恤青、冀百姓,反要斩杀高大人,认为高大人是前冀州袁州牧外孙,意图阻扰征讨,而且传言谁反对将再加征三成!”
传言一出,高干立即举旗反叛,声言曹丞相不让活,不得不投奔辽东,青州百姓随往者一律欢迎,保护安全,有船接送。
此言一出,整个青州震动,百姓本来就害怕曹操,徐州百姓惨遭屠杀,至今令人记忆深刻,又要征讨幽州,又要向青、冀二州征粮征人。传言满天飞,二州百姓本已苦不堪言,听说高将军愿意带他们前往辽东。
这里的人都知道,辽东没有战事,个个欢喜,收拾财物、粮食前往东莱梅县等侯上船。
消息送到许都,曹操大怒,令张辽带兵五万前来征讨。
高干见目的已达到,不再停留,领着五千嫡系部曲赶往黄县,甘宁见他信守诺言果然迁来几万百姓,同意安排十多艘大型楼船将高干送往辽东。
张辽赶来,与甘宁激战几次,双方各有胜负,甘宁始终坚守关隘不出,张辽无可奈何,只得在北海对峙。
高干刚到辽东码头,还未下船,有人密告高干,说袁尚让他将楼船留下,有大用。
高干会意,令大军夺下楼船。
甘宁派来运送高干的水军将领正是洪江,意外突变,洪江试图夺取楼船,高干所部早有准备,人多势众,洪江不敌,与几名部曲跳海逃生。
高干虽控制了楼船,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