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们将头一扬,道:“刘家庄的,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楼桑村的。怎样?说话不算数?”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章 县城卖履 热心助人()
这班少年赢得几只山鸡,回到庄中添油加醋,将刘备猛吹一顿。
刘母听后倍感担心,将刘备训斥了一顿,又觉得刘备已慢慢长大,留在庄上无所事事,跟随那班少年胡闹,迟早要出事,同意刘备跟随自己去县城卖履。
这天,天气晴朗,晨曦初露。
刘备与母亲、张婶三人,踩着初春的露水,赶着一辆马车来到县城刘家铺子。
商铺已开门,张婶的男人张英正在忙碌着将草鞋、草席,还有布鞋等全部摆上去。
这张英是刘雄在县令任上时找来的一个帮手,跟随时间久了,张英也没有其他亲人,刘雄卸任时也跟着回到了刘家庄,也是六十几的人了。
本来刘母不让他来帮忙,张英不许,说铺子里无人看不行,刘母争不过他,只得由他。
此时看到刘备到来,惊奇地道:“小少爷今天怎么来铺子了?”
刘母道:“备儿已长大了,留在庄上跟随那班少年玩耍,总担心会出事,不如来铺子上帮帮忙,等他再大点了就出去游学,增长一点学问,之后再托人能否进到县或府中去做事,也是好的。”
“少主母行事考虑周到,小少爷,聪明能干,几年之后一定会有大出气。”
刘母道:“多承张叔吉言,也不知备儿将来如何,眼下却是要如此过日子,只是苦了他,将来出去做事,都要给别人议论,是个商贾出身了。”
正说着话,看到刘备正将所有的草鞋、草席等搬下来,忙叫道:“备儿!不要全部搬下来,留一部份拉去西市墟市上去摆卖。这里人流太少,一天卖不了多少,今天是墟市日,要到墟市上去卖一点。”
刘备应承了一声“好嘞!”
人年轻,力又大,那里是妇孺老弱能比的,不一会儿就搞定,拉着马车和母亲一起向墟市走去。
此时,日上三竿,墟市上人来人往,刘母是老摆摊人了,不用停留,直接来到自己往日的地盘,摆下自己的草鞋草席,等待顾客上门。
这时邻坐有人问道:“刘家嫂子!这是你的儿子吗?长得真俊!十几岁了?不是说在读书吗?怎么有时间来墟上帮忙。”
刘母答道:“今年十三岁了,族里的蒙学已读完,在庄上没什么事,我担心跟随一班少年玩耍会出事,因此带来集市上玩,长大点就出去游学。”
这时有人答道:“真看不出,才十三岁,简直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呢?”
“就是,刘家公子,读书聪明,长大了一定会像他的祖父一样去做官,到时,刘家嫂子就享福了。”有人插话道。
刘母听到别人的赞美,心里也高兴,口里却道:“这孩子太玩皮,整天舞刀弄枪的,和一班孩子们骑马、打猎,不知到时会怎样呢?能有他祖父一半的能力,就是祖宗保佑了。”
正说着,有人来问道:“这双麻鞋多少钱?”
刘备跑过去看了看,回过头向刘母问道:“娘!这麻鞋多少钱?”
刘母走过来向客人答道:“40钱一双。”
客人又问了一下草席及草鞋的价格。
刘母一一回答。
刘备在旁边一一记住。
不到两个时辰,卖出去几双麻鞋,四只草席。
刘备初次从商,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到下午时,墟市上人流少了。
刘备想出去走一走,刘母看了一下天气,嘱咐刘备早去早回。
刘备高兴地答应了一声就向外走去。
刚转过街角,看到一位熟人,“简雍!你在做什么?”
一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一抬头,兴奋地叫道:“大耳朵,你怎么在这里?我刚同我娘来县城来赶集呢?睢!我还买了不少好玩的东西。”
刘备答道:“我帮我娘卖鞋和草席呢?你娘呢?要不我们去玩玩?”
“不了!下次再去玩,等会儿我走开了,我娘找不到我会着急的。我娘去买布料去了,说是买回家帮我们做衣服呢?她让我在这里等她。”简雍得意地回道。
“那好!我自己去玩了。”刘备说完就自己走了。
县城刘备不是没来,不过每次来都感觉不一样,兴冲冲地沿街观看,有玩杂艺的,卖小吃的,看得眼花缭乱。
正看着,听到前面有人大喊:“抓小偷呀!抓小偷呀!”
抬眼一看,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正向他跑来,后面两名女人在追:一位年纪大一点,另一位年轻点,只有二十岁左右,叫喊的正是那位年轻女人。
刘备抢上一步将那名小偷拦住,大喝道:“将偷别人的钱还给别人。”
“滚开!那里来的小子,敢管老子们的闲事,是活得不耐烦了吧!”来人凶相毕露的叫道。
“哼!放下偷来的钱,就让你过去,不放下,就不让你过去。”刘备脸一沉,也怒道。
“你!你找死!”说完拿出一把小刀向刘备刺来。
刘备左脚一错,身子向后一侧,随后一把抓住对方握刀的手臂,向后一拉、一扭、往下一压。
对方嚎叫一声,手中的小刀跌落在地,人也下挫,跪在地上。
刘备问道:“给不给!”
“我给!我给!你放手,我拿给你。”小偷哀叫道。
刘备手一松,对方刚爬起来,就向侧边跑去。
刘备飞起一脚,将小偷再次踢倒在地。
直到这时,小偷才老实起来,从怀中掏出偷来的钱,交给刘备。
刘备接过钱,说了声:“你走吧!”
小偷看了刘备一眼,恨恨地道:“你会后悔的,我们老大会来找你的。”说完转身跑了。
这时,那两个妇人刚好赶到。
刘备将夺来的钱袋交给来人,问道:“你看看,是不是这个,如果是,再清点一下,数量对不对?”
年纪大一点的一把接过来,清点了一下,连声道:“没错,是这个,数量也对,多谢公子了!多谢公子了!”
刘备点点头道:“不用谢!你们回去吧!你们家人还等着呢?”说完转身走去。
刚转过身,见后面上来几条汉子,大约二十岁上下。
刚才那个小偷正跟在身边,向一个头目模样的指指点点。
“小子!做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怎样?我们玩一下,你赢了,我以后绕着你走,你输了,刚才是多少,你就赔我多少,再给我磕几个头,称我几声爷爷!怎样?不然就废了你。”那个头目开口说道。
刘备也是少年意气,大声道:“你们偷人的东西,还很有理呢?不过是仗着人多,有什么了不起。”
“哈哈!有种!敢跟老子称英雄,看我不打得你满地找牙。今天,老子就同你单挑,有一个人帮忙不算好汉。怎样?来吧!不要做一个缩头乌龟。反悔了?”那个头目嚣张地说道。
“公子!这钱我们不要了,交给他们好了。他们人多,不要惹他们,等一下打伤了就不好了。”那位年纪大一点的对刘备说道。
刘备感激地看了老妇人一眼,道:“你们先走吧!挣一点钱不容易,那能这么便宜他们,我自有脱身之道。”
随即又转身对那位头目道:“你是否说算数,我们就凭双拳单挑比输赢,怎样?谁输了,谁认狗熊,以后见面了绕着走。”
“好!你小子有种,老子说话算数,谁输了,以后绕着走。不过,如果你输了,钱得交给我,没钱就跟我混,赚足了钱才能离开。不然就留下一只胳膊。”那个头目张狂地笑道。
刘备咬咬牙,收缩了一下身子,道:“来吧!比过了再说。”
“好!”对方说完就一拳打过来,刘备一闪。
对方见一拳落空,一转身,又向刘备打了右勾拳。
刘备左手上架,右拳直击,那头目中了一拳,大怒。左拳也照刘备打来,刘备退闪不及,也中了一拳。
刘备迅速退了一步,脱离了接触。
那头目大笑道:“怎样?小子,这滋味不错吧!”
说完又扑上来,刘备一抬腿,一蹲,一脚扫过去。
头目躲闪不及,被扫倒在地。
刘备道:“怎样?这滋味也不错吧!”
双方这一打,可是旗鼓相当。
不久有人喊道:“王哥!捕盗吏来了,快走!”
头目一听,急忙停下来,“小子!下次再打,今天就饶了你。”说完转身跑去,眨眼间跑得无影无踪。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 兄友弟恭 传剑刘石()
刘备在县城为助人同小偷打架的事,终是被刘母知道。
刘母对此事没有多说,只让刘备多注意自身安全,小心小偷报复。
刘备听后更加努力勤练武艺,剑法日益精进,力量也在缓慢增长。
这一年刘备十四岁,也是在这一年,刘毅刚满七岁的儿子刘石走入人们的视线中。
一天下午,刘石自刘氏族学蒙馆放学之后,刚回到家,看到大人们在禾场上收拾谷子,一个仆人正吃力地拖着一筐稻子。
刘石跑上前去用力帮他抬起,似乎不是很吃力的样子。
那位仆人大吃一惊,急忙阻止道:“小公子,小心伤到力了。”
刘石道:“没事!我抬得动,不是很重。”
“什么?你抬得动?这么大一筐谷子,你一个七岁的孩童怎么抬得动?”
那位仆人不相信。
“真的!不是很重,我抬得动。你瞧!”说着就帮他抬起来走向屋里。
这时,旁边的人也注意到了。
纷纷议论,说:“刘家大公子力气大,现在小公子力气更大,真是出奇了。”
“小时侯有术士同小公子算卦说,小公子体质特异,会如高祖朝的樊、彭再世,力大无比,现在看来果然不假。不然,这么小就有如此大的力气。”也有人偷偷议论。
刘石对这些议论并不了解,自己只不过是力气大一点而已,就怎么能和高祖朝的樊、彭二位将军相比较呢?
高祖是自己的祖先,这一点,刘石刚上蒙学时,老师就同他讲过。
不光同他讲,同所有刘氏子弟都讲过,只不过自己是族长的儿子,将来有可能也要继承族长之位,要认真记清楚。
要是同人说不清楚会被别人笑话的。
刘石回家后将族人及奴仆们议论的话,告诉了父亲刘毅。
刘毅猛然记起“在刘石出生后一个月有位术士同他算过的一卦。难道事情会是真的吗?”
刘毅一直不想记起,总以为事情不会是真的。
现在刘石显现出来的特殊体质,力量大过同年人许多,不能不让他引起重视。
算卦者说:“刘石要文武双修,以武为主。可是高明的武者老师不是那么好找啊!”
“石儿!你上蒙学也有一年多了吧!这一年多,老师同你讲了些什么?”刘毅向刘石问道。
今天刘毅想考考刘石在一年多里学了些什么。
刘石嫩声道:“学了些识字,老师还讲高祖和光武帝的故事。还要我们好好学习,闲暇之时要练武强身,保卫我们的家乡和父老乡亲。说我们地处边关,乌恒、匈奴经常扣关,杀害我们的人,抢劫我们的财物,还虏掠我们的人去做奴隶。”
“嗯!还讲了,我们本是高祖的子孙,高祖说‘非军功不能封侯,非刘氏不能封王。要我们学好武艺,立功边关,博一个马上封侯的爵位,荣耀我们的祖先。”刘石想了一下接着说道。
刘毅看了看刘石,突然觉得刘石长大了一样,不过只重练武并非好事,还得引导引导。
于是道:“石儿!你有这些想法很好,但你要明白,光凭武艺并不能立大功。高祖时,楚霸王的武艺很高,力能举鼎,气能拨山,樊、彭二将军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是还是被高祖用计围在下垓,最后逼得他自勿而死。”
刘石睁大眼睛道:“他不会跑吗?他干吗要自勿呢?”
刘毅道:“高祖用计找来一些楚国的人围着楚军的军营唱歌,歌声哀伤,楚军的士兵以为楚国完了,纷纷投降。人们劝楚霸王带领一部份精兵突围,返回江东,东山再起。但楚霸王不同意,舍不得自己的爱姬,结果战到乌江时八千江东子弟打完了,楚霸王本来可以逃走的,因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这才自勿而死,实际上楚霸王当时已统一了整个国家。”
刘石奇道:“那高祖怎么建立了我大汉朝?”
刘毅看了他一眼,道:“楚霸王武艺高,脾气却不好,人又固执,不能听智者的话,导致整个国家分崩离弃的。高祖武艺虽没有楚霸王高,但会用人,又聪明,有很多人帮他,又体恤百姓,军士都愿意为高祖所用。于是,高祖建立了大汉朝。”
“嗯!我要练好武艺,读好书,还要找很多人帮我,这样我一定能够立功边关,马上封侯,光耀祖先。”刘石大声道。
看着刘石那一张幼稚的脸,和那坚定的神情,欣慰地道:“我儿有志气,不过首先还是要读好书,练好武艺。以后对人要和善、慈爱别人才会愿意跟随你。再高的武艺也是单丝不成线,很多事情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到的,就像你爹,现在田里的活都是你健叔和财叔在管。只有你对他们好了,他们才对你好,做事也用心。”
“爹!我会记住的。”刘石道。
“嗯!石儿喜欢什么样的武器呢?我好为石儿去订制。”刘毅问道。
“我喜欢长枪或长矛,都可以。即能刺又可以扫和砸。我看庄里的人用,可威风了。还要一把剑,听说大汉朝出门不能带枪之类的武器,可以佩一把剑。这样也很好,即能杀贼又好看。”刘石道。
“那好!你去玩吧!这几天我先同你做一条枪和一把剑再教你练武。”刘毅道。
“大哥在家吗,我找大哥玩去了!”刘石道。
“你大哥在他家门口桑树下练武呢?你去吧!记得早点回来。”刘毅看着自己儿子跑去的背影,觉得儿子懂事了。
刘石看到大哥刘备正在练剑,没有打扰,站在一旁观看。
不一会儿,刘备停下来,见刘石站在一旁,笑道:“石弟,你也想练武?要知道练武很苦哟!”
刘石道:“我喜欢练枪和剑,刚才我爹已说了,帮我弄条枪和一把剑就教我练武呢?我也要向大哥那样,会打山鸡,会打小偷。小伙伴们都说你像个小英雄,在庄中拳社比武,很多大人现在都不是你的对手呢?”
刘备笑道:“石弟!只要你肯努力,到时你也会象我一样,甚至比我更厉害呢?”
刘石道:“我要像高祖所说,和大哥一起,立功边关,马上封侯。”
刘备笑道:“那好!大哥就等着你,同你一起边关立功,博一个马上封侯,光耀先祖。不过,你知不知道,光凭武力还不行,不得有人帮。”
刘石道:“那好!我先帮你博封侯后,我再封侯,我们两个人都封侯,一起光耀先祖。”
刘备看着刘石,开心地道:“不光要你帮,还要有一大群的人帮,只有这样才能杀败敌人,建功立业。你知不知道,要想有人帮,还必须得有仁义之名才有人愿意投奔你,来帮你。”
刘石道:“大哥!你懂得真多,刚才我爹也对我说了,只有你对人好,别人才对你好。就像健叔和财叔一样,爹对他们好,他们才会用心去帮爹。我也要学爹的、学大哥的,要有仁义。”
“嗯!石弟真聪明、真乘!这样我们先看看石弟的力量有多大,练武不光要武艺精熟,还要自己的力量大,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还必须练力。你看,那些石锁就是大哥经常练力用的,你去试试,从最小的试起,然后,大哥教你练剑。”刘备道。
“好嘞!大哥练的剑可好看了!我早就想学了呢!”说完跑过去,抓起一个石锁,一试太轻,又抓起另一个石锁。
连试几下,觉得这个差不多。
刘备惊道:“石弟,你刚才抓的那个石锁重不重?”
刘石道:“不是很重,那一个太轻了。”说完指了指那个小的石锁。
“你!你!”刘备大惊,想了一下又道:“嗯!不错!石弟很好,那你就多练练!练累了就去跑步。要记着,不光要会打,还要会跑。只有自己活着才能东山再起,才有报仇的那一天。等你爹帮你把剑打好了我再教你练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卢植开馆 兄弟求学()
几天后,刘毅就为刘石找来了一把长枪和一把长剑。
这练枪,刘家庄虽没有什么高手,但大家都是经过边战,守过城墙的人,一些简单的枪法大家还是都清楚。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枪法不外乎:扎、挑、架、砸、扫、绞、拿、滑等招式。
还有人说万法在手,唯快不破。
刘毅找来刘石让人将枪法的几个基本招式教给刘石之后,然后对刘石道:“石儿呀!你喜枪,很好!但枪法易练难精。人们常说三月练棒,一年练刀,十年练枪。可见练枪的难度。要想练好枪,首先要练好刚才师傅教的几个基本动作,只有将基本动作练熟了,练精了,才行。这样才能练成套的枪法。”
刘石道:“爹!这枪要怎么才叫练熟了、练精了呢?”刘毅一滞,过一会儿才说:“嗯!这枪要练得、练得快、狠、准。至于怎样才能快、狠、准呢。嗯!就好像好像用一把枪去扎一只正在飞过的蚊子,你要将蚊子扎穿,而不是将它推开。嗯!就是这样。具体的你要去练,去熟悉。好!你去吧!好好练,爹看好你!”
一年之后,刘石找到刘毅对刘毅说:“爹!大哥说,乌恒人之所以骑马打仗利害,是因为乌恒人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只有这样才能骑术精熟,才能在马上使枪、射箭。我想让爹帮我弄一匹小马,我也想像乌恒人一样在马背上长大,这样我也会骑射。”
刘毅看了刘石一眼,道:“你大哥说的没错,乌恒人骑**通,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要想同他们一样精通骑射,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