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正在悲愤之中,听到许都有变,勃然大怒,令曹安民急速率领几万大军,回击许都,将众人全部杀死,以解心头之恨。刚好杨修在旁,急忙拦住到:“天子还须留下,等到了魏城,完成禅让之礼才可发放!”
曹丕一听恨恨地道:“不过一个傀儡,浪费我多少部曲!就让他再活一段时间!按杨大人的话去做吧!”
第三百零六章一处失守 处处被动()
曹安民与曹仁商议后,自广成关,调立二万大军,回击许都。
耿纪与韦晃所用家兵虽然勇健,但终究没有经过战阵训练,对于守城之法,更是不熟悉。
两天之后,许都就被曹安民攻破,曹安民遵照曹丕旨意将韦晃、耿纪等全部杀死。天子虽然年纪尚轻,眼见众多大臣为了救自己而亡,也知自己去了魏国肯定也没有什么好的,惨笑一声,自杀而死,一下子将周围的将士都惊呆了。
曹安民见事已至此,当即大喝一声,“带走!”
众士卒这才醒悟过来,将天子放上车上,带着一班众臣,出城而去。
本来,高顺自守广城关以来就再没动过,面对夏侯惇大军又无可奈何,早就装了一肚子气。现在其他地方又打得热火朝天,这里仍然面对一座坚城,如何奈得住?
发现对面城上有变动,立劾加紧攻击,他知道,曹军已被其他兴汉军牵制去了,此时不攻,悔之晚矣!
高顺平素极善练兵,对手下士要求极严,要求做到令行禁止,不可动摇。
此时军令一下,手下兵众如同群峰一般飞了过去,个个用命,曹军本来兵力不足,军心不稳,如何守得住?不久就弃城而逃。
高顺尾随而追。一直赶到许都,俘虏者不知其数。
曹安民以为广成关曹军能依关守住几天不成问题,因此也没有防备,突然见到高顺大军冲了过来,大吓!立即组织大军防御,一时整个大营中乱成一团糟。众大臣四下奔走,一些钱财物品被弃得到处都是。
临时防御如何来得及,一下子就被高顺所领大军冲乱了。军卒是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只得一路向陈郡退去。
在高顺追得正欢时,刘风、徐荣遇到了一块骨头!
荆州、南阳总计四十五万大军,其中水军五万,为了指挥方便,刘石命全部都接受彭脱的指挥。
看起来不少,但对面曹军也不弱,甚至比彭脱所领大军还要强得多。
曹军在豫章布置有十万大军,由司马懿、吕蒙都督,另有十万水军由蔡瑁、张允统领驻扎在柴桑,严防兴汉水军突击江东。
在庐江则有曹军十万大军驻扎,在汝南也有五万,在叶县更是多达十五万。可谓如铁桶一般将荆州、南阳大军死死在困在那里。
曹操为了预防彭脱强攻豫章,在丹阳驻扎了五万大军,随时对豫章、桧稽进行支援。
彭脱与诸葛亮、徐福等商议过后,将大军重点布在南阳一线,确保对许昌的威慑,而对长沙、江夏、对面庐江、汝南一线采取守势。
因此集中二十万部曲在叶县一带,由刘风、徐荣率领,诸葛亮为军师,常常保持一种攻击态势。
马超领军三万在平氏依险与张弘对峙。
陈到、徐福领军七万驻扎在西陵,蒋钦带领五万水军驻在鄂县,互为犄角。
彭脱自己与文聘、刘磐率十万大军驻长沙一线,与司马懿对峙。
接到刘石密信,彭立即令马超、陈到等详动,配合刘风、徐荣行动,牵制曹军事向兖州东郡一带大规模增援。根据情况,必要是可由详动改为攻击状态。
彭脱本人则只是紧紧按住司马懿,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钟繇被击溃之后,夏侯惇大惊,奉命调三万大军前去援救钟繇,坚守鸿沟,尽管如此,夏侯惇也不敢轻易调动广成关守军。
不过,夏侯惇一动,刘风就有所察觉。
知道兖州攻势已有了效果,不然不会调离夏侯惇部。于是,挥兵猛攻,那夏侯惇部虽算得上精锐,但其数量本身就少过刘风部,此时再一调动,力量更显悬殊,几天时间就让夏侯惇丢失了几座县城。
这样一来,再过几天就离许县不远了。夏侯惇再次急急忙忙将部曲调回来,只是部曲是调回来了,想将丢失的县城夺回来却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正在这时,许昌发生动乱,城池被耿纪、韦晃所夺占,绝大部份朝庭官员,包括天子还留在城里,这事对曹仁更是如同火上添油。
虽然曹仁对耿纪、韦晃组织的几千乱兵不屑一顾,但哪里还敢调动夏侯惇部,只寄希望于广成关。于是自广成关调动两万大军前来平叛,在他的心里,只要广成关守军能依城守个几天,那怕只是五天,也足够让许都官员撤出许都了。
只是没有想到,这守军只坚守了两天,只两天就让高顺攻下城墙,冲出梁县,追来许县,让他措手不及。
此次不断天子没有安全带出来,就是朝庭官员也遗失大半,让他如何向曹丕交代?
曹仁一发狠,收集大军与高顺进行混战。这样一来,更让曹仁吃亏,他本来人马就不够,高顺一冲,曹军又散去了不少。
还是曹安民冷静一点,强拉着曹仁脱离大军混战,一路退向徐州。
曹仁一走,却害了夏侯惇,高顺也不追赶,转兵襄城,前后夹攻,夏侯惇大败。近十万大军,逃到汝南时,只剩五万不到。这还是张弘派兵接应了一下,不然,能逃多少出来,实难估计。
刘风近二十万大军出了叶县,如同猛虎出笼。
刘风险兵分两路,一路追赶夏侯惇,一路夹击驻守陈留鸿沟的曹军。
不过,夹击的希望落空了,曹安民退走之时,已派出亲卫前去通告过了许都的大致情况,让他们及早撤退,避免前后夹击。
刘风带着大军追去时,刚好与撤离的曹军迎面相碰,双方一场激战。如果不是曹军担心赵云、鲁肃赶过来,这次刘风必然会吃一个大亏,让刘风吓出一身冷汗。
刘风率军退走,曹军也不敢追赶,担心掉进了伏击圈中,又害怕被赵云、鲁肃追上,只是一路逃向徐州。
刘风与赵云汇合之后,掉头再追曹军。
这时曹军已退入陈郡、梁国,并在那里作好了防御布置。双方几十万大军云集,粮草极为紧张,谁也不敢毫无准备地抢先动手。
此时,在魏城新建的魏王府中,郭嘉、荀彧、程昱等一众谋士向曹丕劝道,趁刘石大军未攻破陈郡、汝南、赵国防线,速速退往江东,经营江东防线,确保沿江防线不被攻破,以沿江为界,待天下有变时,再乘时而动,最少也要退到淮水以南。
不过!他们的提意,曹丕并没有接受,而是让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陈郡一线上,决意在此与刘石决一死战。
第三百零七章潮起潮落 命运无常()
陈郡一线处于胶着状态,让曹丕看到了希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胜利。可就在这时,东海方向出现了意外。这一下,压断了曹丕最后一点希望。
赵云率轻骑击溃曹洪后,就将白马、濮阳之军交给法正来处理。
法正与陈菽、刘晃、陈祎协商之后,更换了几个校尉,将兴汉军军规条例宣讲了几天,让众士卒牢记。接着让他们前往青州听从项熊调遣。
项熊手中有十万大军,加上甘宁两万水军,共十二万余人,赵云等打得热闹,项熊却不敢轻启战端。
彭虎、公孙续等人更是纷纷请战。
刘明的一班亲卫、已成长起来的年轻将领:邓艾、匈奴刘豹之子刘理、塌顿之子乌成勇、梁英等更是怂恿刘明去向项熊请战。
但项熊只有一个字:就是“守”。
项熊道:“能守住平原,不让张辽有机可乘跨过河水、扰乱冀州,就是胜利。不可因意气用事,毁了大王的决策。”
不过也不是什么都要没做,他秘密命令甘宁将两万水军及一万步卒,三千轻骑调往珍珠岛上,随时准备袭击青州、甚至魏城,给曹丕来个狠的,让他首尾难顾。
张辽更是心情不爽,东郡、陈留一线全线溃败,曹操病亡,哪一个事件都是惊天动地,只是大战当前,张辽不敢走开,只能谨守自己的防守之地,更不敢主动进攻项熊,仗打到这种程度,对面项熊具体有多少兵力,他也不清楚。但他认为,项熊也一定是在备战,随时进攻青州。
藏霸自董桌之乱起,二十多年,更换了几个主公,从陶谦、刘备、吕布到曹操,不管徐州如何变化,自己始终是徐州的土霸主,这些人都要给自己几分面子。都会重用自己,但现在,他有点迷惑了,此战一过,如果刘石取胜,这天下将再无对手,自己还来得及更换主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让他难以适应。东郡叛变,济阴叛变,让几百里河水的防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导致酸枣被袭,陈留溃败,曹丞相病亡,新王曹丕继位。
在他的眼中,想守住陈郡一线极难,几十万大军汇集徐州一地,时间长了,百姓难以承受,百姓崩溃,军队能够持久吗?
在他的想法中,退守江东,经营江东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豫章一失,经营江东也将成为水中泡影,而且再不撤退,水军蔡瑁能否守住江水一线,他颇为怀疑,可是面对曹丕死守陈郡、汝南一线他也无可奈何,至于能否守住青州,他对张辽还是有点信心。
藏霸忧心冲冲地找到张辽。
张辽与藏霸都跟从过吕布,藏霸对张辽的印象是,骁勇、沉着、理智,精通兵法,懂治军之道,极有决断,最主要的是人也厚道。许多事藏霸都愿意与张辽商议。
“文远兄!你说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做?东郡、济阴为何要背叛曹丞相?”藏霸望着张辽一眨不眨。
天气还是极为寒冷,屋内生着一堆火,火光照在张辽那成熟、稳重、硬朗的脸上,一言不发。
“文远兄!你倒是说呀!”藏霸有点焦急起来。
火光一闪一闪,时而爆出一个个火花。
过了一会儿,张辽才缓缓地道:“宣高兄!其实以你之才智,为何看不出东郡、济阴反叛先曹丞相之实质呢?还来问我,这不是有意为难我吗?”
藏霸眉头一皱道:“哎!我与文远兄不是别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其实大汉早已亡了,只是这十几年来,先曹丞相一直借着这个名号,我都觉得累,而且朝中一班老人,个个自以为是大汉忠臣,拿着先曹丞相给的薪金,却对先曹丞相指手划脚。要是我早就将这一班老人给赶了,自己直接平定天下,还省了许多擎肘,何必等到现在,只是封一个王,就闹出这么大的事。”
张辽苦笑道:“以汉之名,开始还是有许多好处的,只少在与袁本初、袁公路、孙策、刘表等人相争时,占住了大义之名,令这些人多少也要顾忌一下天下人的感受、议论,从而也得到许多忠心汉室人的追随。此为占据天时。”
藏霸气恼地道:“留下这班人,此次却引来大祸,要是早作决定,将异已者全部清除,那里会有这么多事,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了!”
又道:“即使要用汉名,在董承之乱时,就不须另立天子,直接自己当皇帝不就省事多了吗?还要再搞那么个麻烦!”
张辽道:“那时,先曹丞相所占不过大汉三成天下,周围强敌环绕,而且即使立一个名义上的天子,但一切都在丞相的掌控之中,也没什么,只是让刘石不知不觉中,竟在幽州得到一块地方,还与乌丸结好,留下大祸才是真的。如果丞相能够掌控完全幽、冀,刘石的后背必暴露在丞相大军的面前,刘石腹背受敌,就不能与我等轻松作战了。”
“现在局势已乱成这样,魏王为何不退往江东?”藏霸疑惑道。
张辽望了藏霸一眼,又望向魏城方向,悠悠道:“江东虽好,只是地小,人少。一旦退过去,再想打过江水就不可能了。而且时间越久,刘石对江东的优势就越大。因此,退到江东,只是偏安一隅,维持一时,最后仍然逃不脱成为刘石的口中之食。你说魏王能够忍受吗?”
藏霸长叹了一声,站起来道:“民意啊!民意。民意真这么重要吗?”说完向外走去,神情落寞了许多。
张辽没有起身,只是望着藏霸的背影,默默出神。
征战三十余年,与藏霸一样,更换了多个主公,总算有惊无险,躲了过来,如今身居三品将军之职,也算是身居高位了。但就在一个月前,东郡之变,眼看这得来的富贵就要化作云烟,心中的惆怅与无奈自不能与外人知,能否躲过今次一劫还是个未知数。
他张辽论勇力,在大汉朝也是屈指可数,除那个吕布,放眼大汉天下,即使是关云长,自信在百个回合之内,想拿下他也是不可能的。论用兵,他也是不差的。可是命运怎会一次次捉弄他呢?
让他一次次看到希望,又一次次失落。每一次随着所跟随主公的没落,自己也再一次处于危险之中,然而自已又总能再一次站起来。但这一次他还有机会吗?
第三百零八章捉襟见肘 东调西补()
命运啊!命运!
他知道:自己每一次能够绝处逢生,除了自己的才能,就是人缘。吕布时是玄德公,这一次又是谁呢?他看不出有谁能为自己说话。还有,此战过后,天下太平,必然是马归南山,兵器入库。武人也将失去了自己的舞台,还有谁能放过自己?
当然,如果现在投奔刘石,也许还能保证自己的一些官位,最起码,一个将军之职是跑不了的,但投降!自己从没有考虑过,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背叛主公的事,他张辽还做不出来。
冀州兵力调动出现空虚,现在进攻项熊也许能够打败项熊,但打败了又如何?去年兴汉军趁着河水上涨,又有几十艘楼船进入青州沿海,如果青州、东海空虚,让兴汉军出奇兵,袭扰了徐州,那罪就大了。现在陈郡一线大战在即,一个稳定的后方才是魏国最需要的。
但张辽的想法能够实现吗?
许都,现在刘石又叫他许县。
正在荥阳指挥作战的刘石,听到天子自尽,大惊,快速赶到许县,天子已被曹军带走,只得带领众臣遥祭一番,众人劝刘石顺应天意,登皇帝位,带领群臣扫灭曹贼,‘国’不可一日无主。
被刘石拒绝。
刘石道:“天子刚逝,大战正酣,岂是操办此事的时候?待天下平定,再选贤任能,推举天子才是正理。
大家拗不过刘石,只得依从。
刘石选择了曹操的原丞相府作为府衙之地。
此时,在许县曹操的丞相府内,刘石正与荀攸、鲁肃、贾诩、庞统、李儒、诸葛亮等一班大臣商议!
李儒道:“近四十万大军云集许县,这百姓困苦,粮草运输更是损耗严重,长此以往,必不能维持,应早日结束战争。”
贾诩道:“应迅速从南阳、兖州征召十至二十万役卒,从江夏打破庐江曹军,让曹丕腹背受敌,彻底击跨曹丕最后一丝希望,将其困在魏国,只要抓住了曹丕,其他地方就可传檄而降了!”
庞统道:“绝不能让曹丕逃往江东,否则,又要费去不少时日,消耗多少财帛!”
鲁肃担心道:“这兖州、南阳经历如此长时间征战,早已民疲粮空,还能经受起再次征召吗?一旦战争不能按预定时间结束,又误了农事,于我大汉不利呀!
倒是诸葛亮轻摇羽毛扇,慢慢道;“可放缓对陈郡、汝南一线的攻击,密令项熊、徐福等两路对进,不顾一切夺取历阳,临湖等九江、庐江沿江渡河之处,然后再将曹军挤压在魏国一地,曹丕一灭,天下必定!”
刘石看了诸葛亮一眼,眼光一闪。
正在这时,有亲卫来报说:“益州刺史刘真听说中原大战再起,自益州几郡征召了十万役卒,已前来南阳了,听候大王调用。”
刘石一听喜道:“子实终于将役卒送来了,前一段时间,我让他加紧督促对百姓的训练,中原大战时也许要用。”
荀攸道:“有了这十万人,就可解决大事了。让他们去江夏,协助陈到、徐福,一举击溃庐江守军,切断曹丕逃往江东的后路,三月之内必能擒获曹丕。”
贾诩道:“最好自许县再调几万大军与陈到合力,击溃蔡瑁水军,顺势与彭脱夹击司马懿,防止曹丕逃往江东,江东桧稽山高林密,曹丕一旦逃进去,想擒获不容易!”
荀攸又道:“项熊也该动一下了!”
刘石眼睛一定,道:“好!就让益州役卒去江夏,刘风自许县领五万大军与蒋钦合力击破蔡瑁水军后,直奔豫章,夹击司马懿,蒋钦沿江而下,协助徐福夺取历阳。”
说道这里,刘石又望了一下荀攸道:“陈祎、刘晃部整合得怎样,是否堪用了?”
荀攸道:“前段时间已命其前往冀州听从项熊调遣,只是不知现在是否到了。”
刘石道:“传令陈祎、刘晃部到后立即开展对张辽打击,争取早日夺取青州,夹击曹丕后背,拿下曹丕。”
项熊与张辽的弱势平衡,随着陈祎、刘晃部的加入,被撤底打破。
十七万人马对十五万本没有什么,只要守卫得法,谁也奈何不了谁。不过,这是正常打法。
项熊接到刘石军令大喜,立刻招集众将议事:
众将对这一纸军令早等得不耐烦了!
经过商议,项熊命令十四万步卒紧紧地缠住张辽、藏霸。甘宁带领三万大军沿城阳、东海一线登陆,袭击曹军后背。
张逸道:“藏霸手下大将,尹礼前次曾给我们帮助,此次如能说服他投降我军,必能减少许多伤亡,请都督考虑!”
刘明也请求前去东海,袭击徐州!”
项熊望着刘明道:“你是大王的长公子,未来不可限量,岂能轻去冒险,一旦有事,我如何向大王交代?不行!坚决不行!”说完摇晃着一颗大脑袋。
刘明道:“现今兴汉军正处关健时刻,正是明为父王效力之时,我前去东海必不会被父王责罚,请都督允许。
项熊见刘明态度坚决,想了一下,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