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欲女养成记-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菲儿拉着他,给了他一块黑色的面巾,道:“等下千万不能让人看见你的脸,免生麻烦啊。”

    楚天昭把面巾踹在怀里,对皇上和陈圆圆说道:“你们稍等片刻,我办好事就回来。”

    圆圆担心的问杨菲儿:“菲儿姐,会不会出事啊?”

    杨菲儿大袖一挥,豪爽的道:“怎么可能,楚大哥那么好的功夫。咱就在这先喝茶吧,估计不出半个时辰他就回来了。”

    果不其然,等杨菲儿喝道第四杯茶的时候楚天昭满脸喜色的回来了。一来就高兴的道:“走吧,拿到了。”手里赫然是四块黄色的铜牌。

    杨菲儿笑道:“看我怎么说的,楚大哥办事,一向最为可靠了,走,咱们进城。”

    四人有说有笑的进城了,守城的士兵看他们不一会功夫拿着通关令牌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拿到的,但是有令牌在手就为难不得,只能放他们进去。杨菲儿最后一个进去,对着几个士兵就是一顿鬼脸,惹得他们又好气又好笑。



     。。最快最好的小说搜索网站,无广告,无弹出

 阙八十 保境安民

     。。最快最好的小说搜索网站,无广告,无弹出

    嘉峪关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大漠无际,风云广浮;依黑山而凭祁连,带九泉而坐平川,城堡危耸,墩台接连,阻文殊之山口,隔黑山以绝壁。精构巧设,绵绵千里,浑然天成也!

    城楼高将近二十米,一周也有几百米长。进了关口,他们慢慢的往嘉峪关城走去。不过七八里的路程,就到了城区。

    这里远远不及京城热闹,往来的行人也不是很多,偶尔见一些小商贩在街边摆摊,一个个晒的脸上冒油。不过见的最多的还是庞大的丐帮,这些人肩上抗个布袋子,手里拿根棍子,或者是独身一人,或者携家带口,一个个面黄肌瘦,在城里乞讨。

    杨菲儿心道:怪不得金庸的小说中都将丐帮,称作“天下第一帮”呢。其实,这不仅是对丐帮威望的褒奖,更是对朝廷的绝大讽刺。试问,盛唐之时会有如此规模的要饭吗?照这么看来,若是能够做到天下没有一个乞丐,那么这个皇上可以称得上是至贤至圣的君主了。可惜,从古到今从未有过……

    不一会儿就打听到了镇西王的驻军处,楚天昭叫守门的侍卫去通报,就说故友来访。侍卫问道:“有名帖吗?”

    楚天昭摇摇头道:“没有。不过我们见到王爷自有分晓。”

    那侍卫道:“王爷一天军务缠身,哪有闲暇时间会客?再说你又没名帖,我怎么知道你是敌是友,万一你对王爷不利那可不坏了大事?你们还是趁早走吧。”

    楚天昭想了想,从怀里拿出一块牌子,正是他做侍卫长的时候用的令牌。他拿出来交给那侍卫,道:“你回去叫王爷看看这东西,看他见不见我们,一定要给王爷看啊,我们可是有重大军情禀告,不然耽搁了谁都负担不起。”

    侍卫狐疑的看了他们一眼,叫他旁边的一个小侍卫把东西拿进去了。不一会儿,就听小侍卫跑出来,对他们抱抱拳,道:“四位请里面坐,王爷有请。”说着恭恭敬敬的就请他们进去了。

    楚天昭拿起令牌看了看,笑道:“没想到还是它的面子比我们的都大。”

    镇西王的中军帐处,比起京城里的那些府邸可真是简陋的多。杨菲儿他们在客厅等镇西王,就见客厅也不怎么大,一张太师椅,八仙桌,墙壁上挂着几幅图,寻常的家具,看起来很寒酸。菲儿心道:这人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清官?

    之前,杨菲儿已经从王府管家那里得知了镇西王的为人,刚才又见识了他的治军之道,如今又看了他的中军帐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奢侈豪华,心中顿然升起一股敬意。

    他们几个坐在椅子上,都不言语,各自沉思想着心事。大概半盏茶的时间,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大家抬头一看,走进来一位身材矮小瘦弱,面相和善,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人。他一进来就拱手让道:“让各位久等了,不好意思。不知道哪位是京城来的?”

    他所指的京城意思就是皇宫。楚天昭刚想答话,只见皇上走上前去,轻轻说道:“皇叔,你还认得我不?”

    镇西王转身仔细看了皇上半天,皇上脱下帽子,露出苍白而没用血色的脸。镇西王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大惊失色,扑上前去拜倒,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请恕老臣怠慢啊,老臣实不知皇上驾临到此,如此失礼,万望皇上恕老臣死罪。”

    皇上扶起镇西王,说道:“皇叔请起,不知者不怪啊。朕这次是微服来访,本不想惊动太多人的。”

    镇西王扶着皇上上了上座,其余人也分别落座。皇上此时已经中气足了,他款款而谈:“自从上次别过皇叔,这一别就是一年多时间。不知皇叔这里情况如何?”

    镇西王叹了口气:“哎,皇上,老臣斗胆。既然你已经来到这里,我也就不怕把话讲开了。几个月前黄河泛滥,整个陇上受灾十分严重,臣曾数次上报皇上,请求拨粮赈灾,均未有消息。现在灾民纷纷离乡背井去乞讨,我们这里几乎要成为空城了。只是老臣有一事不明,皇上怎么会微服到此处?莫非皇上已经得知瓦剌将会对大明不利,又或者皇上是来体恤民情的?微臣正是该死,这么点小事还要劳烦陛下……”

    皇上满脸愧色,他长了几下口,没说出一句话。突然他跪倒在镇西王面前,哽咽道:“请皇叔救救我,请皇叔相救啊。”

    镇西王大惊失色,急忙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皇上啊,折杀死老臣了,皇上何故如此啊?皇上快快请起啊。”

    楚天昭连忙过去扶起皇上,皇上泪水涟涟道:“皇叔,朕今日是落魄而来,万望皇叔搭救。”

    镇西王不知发生什么事了,赶紧屏退左右,然后回身问皇上:“皇上,请告诉老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上就把九王爷叛变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镇西王听完怒发冲冠,怒道:“贼臣逆子,竟然做出这等无君无父之事。”然后又安慰皇上道:“皇上您请放心,老臣对您中心不二,一定会保护您。”

    皇上喜道:“我知道皇叔为人素来忠义两全,所以才前来投奔的。希望皇叔能够起兵,杀回京城,助我夺回皇位。我一定要手刃朱由权,以泄心头之恨。”说道后来眼露凶光,咬牙切齿,杨菲儿看得不禁心头一寒。

    镇西王慢慢的坐下来,半天才说:“我本欲即日就发兵去征讨九王那小子,无奈现在正是灾荒之年,黄河决堤的地方还没及时修补,而且如今北有瓦剌觊觎甘肃,内有盗贼猖獗,搞得人心惶惶。军队军饷发不下去,粮草鲜少,如果贸然上京,不仅没有胜算,反而会被九王谋害,咱要想个万全之策。”

    皇上叹气道:“哎,朕现在是虎落平阳啊。军饷之事,朕也没有办法,以前的话还可以拨粮拨款,可现在朕远在这塞北寒地,怎么能给你拨到粮?”

    两人刚才还是热血沸腾,但是一说到正题,都像蔫了一样。不错,这就是事实,没有军队,没有粮草,没有其他人的响应,怎么能够与九王爷相抗衡呢?怎么说九王爷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开始部署了。况且,现在镇西王都已经自身难保了。

    旁边坐着一直没言语的杨菲儿此时说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几个难题。第一,就是助皇上夺回帝位。第二,就是瓦剌入侵,粮草缺失。第三,便是黄河难民。第四,便是水灾引起的民变。除了,这四个难题,还有其他的吗?”

    镇西王本来还在苦恼中,一听有人这么说,更加郁闷,说道:“还要你说,谁都知道是这四个难题了。难道这四个难题还不够吗?”

    杨菲儿并不在意,继续说道:“既然只有这四个难题,那我们何不试着一样一样解决呢?继续烦恼也是无济于事,照大家看,如今最重要的是先解决哪一样呢?”

    镇西王本来就是忠厚之人,刚才不小心语气重了一点,见眼前这个女子在那侃侃而谈,便问道:“这位姑娘怎么称呼?”

    杨菲儿起身行礼道:“小女子杨菲儿,王爷叫我菲儿便可。”

    镇西王虚心问道:“莫非菲儿姑娘心中已有良策?”

    杨菲儿笑了笑说道:“请王爷先回答我,如今这四个难题,你看得先解决哪一个呢?”

    镇西王想了想,又看了看满脸期待的皇上说道:“如今天子蒙难,本应先助皇上匡扶社稷,怎奈本王外有强敌蓄势待发,内有灾民嗷嗷待哺,还有水患在继续作孽,至于民变则不足畏惧,只要我们能够控制水患,救助难民,那些盗贼没有了作乱的理由,自然会散去。”

    杨菲儿说道:“那按王爷这么说,如今之计只有先安顿好难民,击退瓦剌才有余力助皇上夺位了?”

    镇西王望了皇上一眼,咬咬牙说道:“正是。”

    杨菲儿故作沉思道:“我看这安难民,退瓦剌可同时进行。”

    众人听了皆喜道:“有何良策?”

    杨菲儿似乎答非所问道:“皇上,不知道您的玉玺还带不带在身上?”

    皇上奇道:“在啊,你问这个做什么?”

    杨菲儿道:“那就便好,皇上现在可向周围的府君发下上谕,命令他们必须在限定的日期内将钱粮送来,然后再让他们派人到黄河流域治理洪水,违令者斩。”

    皇上听了脸色发白,嚷道:“这怎么行?要是被朱由权知道了,我们还有安身之处吗?菲儿姑娘,此计欠妥。”

    杨菲儿早就知道这个皇上胆小懦弱,宽慰道:“皇上您可听说了九王爷对外只是宣称你病重,这就说明他还没有把握称帝。此时如果您发圣旨督促其他州府治理洪水,救援王爷,九王爷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二来,我们这么做,还可以让九王爷他自乱阵脚,以为皇上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准备东山再起。那样一来,九王爷必定会加快他称帝的步骤。所谓‘欲速则不达’,他越是心急,就越容易出错。而我们就可以乘虚而入了。”

    皇上听杨菲儿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计谋高瞻远瞩,并没有反驳的余地,于是说道:“菲儿姑娘一路来多有见解,那就依你吧。”

    镇西王大喜道:“这位姑娘说的对,我前几次派人去各州府借粮,均被挡了回来。都说没用存粮,今番如果有圣旨,不怕他们不拿出粮食。有了粮食和军饷,其他的一切都好解决了。”

    皇上沉吟了下终于点头道:“那就依众位的意思,朕这就拟一份圣旨,皇叔你派人去办吧。”

    镇西王大声叩谢道:“谢我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镇西王刚要出去草拟圣旨,杨菲儿叫道:“王爷等等。”

    镇西王现在对杨菲儿已经毕恭毕敬,问道:“菲儿姑娘还有什么需要交代?”

    杨菲儿肃然道:“皇上复位之时,延误不得。我刚才不是和王爷说了么,这个安民退兵可同时进行吗?”

    镇西王拍了一下脑门说道:“哎呀……你看我一高兴,倒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该死,该死!可是瓦剌有十几万虎狼之师将开赴过来,我们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他们击退呢?”

    杨菲儿笑道:“要是硬碰硬,我们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我们用计谋,可能胜过百万雄师呢。”

    “用计谋?”镇西王苦笑道,“若是真的有好的方法,我怎么还会如此苦恼啊。可惜天子蒙难,不然挥师百万,看他瓦剌还嚣张得了吗?”

    杨菲儿看着镇西王捶胸顿足的样子,只是淡淡带着微笑看着。镇西王见杨菲儿神情忒古怪,转念一想,一拍大腿,说道:“对了,菲儿姑娘刚才不是说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嘛?”

    杨菲儿说道:“王爷真是忠臣也……凡事都是身先力卒,先天下之忧而忧,真乃百官的典范啊!”

    镇西王不好意思道:“菲儿姑娘就别这么说了,快教我破敌之计吧。”

    杨菲儿说道:“王爷有没有地图?”

    镇西王立马叫人拿来地图,然后给杨菲儿众人解说了一番邻国,附属国和地形,以及军队的布置。

    杨菲儿指了指一处,问道:“这里就是瓦剌的老窝吧?”

    “正是。”

    “那这里是不是同时蒙古族的鞑靼?”

    “不错。”

    “那这两家的关系怎么样?”

    “素有不和。此次瓦剌进攻也是绕道而来的。”

    杨菲儿胸有成竹道:“这样看来,只需要一兵一信就可以让瓦剌退兵了。”



     。。最快最好的小说搜索网站,无广告,无弹出

 阙八十一:面目全非

     。。最快最好的小说搜索网站,无广告,无弹出

    杨菲儿分别伸出双手的食指,说道:“这一个兵,必须是绝对忠诚的士兵。而这封信则需要王爷你亲自来写。”

    楚天昭担心道:“瓦剌这次兴师动众是势在必得,怎么会那么轻易地退兵呢?”

    皇上也惊讶地说道:“菲儿姑娘,你的确有许多计谋妙计。可是这是行军打仗不同于以往啊。”

    圆圆听了皇上这么一说,也是随声附和。

    镇西王说道:“军中无戏言。菲儿姑娘真的那么肯定?”

    自从那次在梦中看了黄衣老人所给的《太平要术》后,每次遇到紧急危难的事情,她总是可以想出各种各样的计谋。而且,每次她都是那么地自信。有的时候,杨菲儿也在怀疑,那黄衣老人梦中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杨菲儿环视了一下众人,说道:“当然是我说的轻巧了,真正的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

    “菲儿姑娘,请说清楚一些,我们真的不是很明白。”镇西王恳求道。

    杨菲儿缓缓说道:“适才听王爷所言,瓦剌旁边还有一个鞑靼,而且两家多有不和。如果我们能够派人去……”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如果派人去说服鞑靼攻打瓦剌的老窝,来一个‘围魏救赵’,那瓦剌必定回去救援,这样一来就解了我们的困境了。”镇西王面有喜色地说道。

    “妙计!妙计啊……”皇上高兴地赞叹道,好像自己已经坐在宝座上了。

    楚天昭沉声道:“方才我听王爷分析他们两家关系的时候,是不是说他们两家刚才结了亲家?而鞑靼本身内部纷争不断,整体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无法与瓦剌抗衡,所以鞑靼的首领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瓦剌首领的小儿子。况且,大明和鞑靼本来就有仇隙,他们会为了一个仇家去伤害自己的亲家嘛?”

    众人的热情仿佛又回落到了冰点,将目光又定格在杨菲儿的身上。

    杨菲儿笑道:“我并没有主张和鞑靼联合,让他们来一个‘围魏救赵’啊。”

    “难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吗?”镇西王疑惑道。

    “如果真的要和鞑靼联盟,那么使者一来一去地磋商,还有考虑战后的利益分配,这样一来时间耗费太长。况且九王爷称帝心切,要是我们还没有等到和鞑靼联盟,而九王爷已经做了皇帝,那不更加糟糕了吗?”杨菲儿分析道。

    “是啊,这时间上果真慢不得,那菲儿姑娘请说说你的高见吧。”镇西王迫不及待道。

    杨菲儿小声道:“同样也是写一封信,而对方也同样是鞑靼首领。但是信的内容,要写成回信的样子,要造成是鞑靼的首领先给我们写了一封信,说是要和我们联合共同打击瓦剌。而我们在信中就答应他们的要求,并让他们在某时某刻攻打他们的老窝。”

    “可是鞑靼首领并没有书信于我们啊?”圆圆困惑道。

    杨菲儿笑着继续说道:“我们在‘回信’中要提到几点:第一,要略微提到他们的要求,即共同攻打瓦剌,使瓦剌的势力得到削弱,而鞑靼可以趁势坐大。第二,必须提到战利品的问题,我们在信中可以大方一点,就说我们只要解了燃眉之急,至于战利品统统归他们所有。第三,必须提到要他们从后方攻打瓦剌的都城和后方,而我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和他们交战。时间也要明确写出,这样会显得更加真实。总之,在信中要造成一种我们和鞑靼两家在算计瓦剌,而瓦剌还蒙在鼓里的感觉。”

    圆圆还是不理解,说道:“我还是不明白,这样有什么意思,鞑靼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啊。”

    镇西王此时哈哈大笑起来,喊道:“高!实在是高!”

    皇上也和圆圆一般见识,还没有明白过来,问道:“皇叔,我们都没有明白到底‘高’在哪了。”

    镇西王笑道:“这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叫‘无中生有’啊!来来来,菲儿姑娘你继续说,我先不道破。”

    杨菲儿说道:“王爷说的没错,这的确是无中生有。也可以说是‘挑拨离间’之计。‘回信’写好之后,我们要挑选一个绝对忠诚可靠的士兵去送信,可以保证他在各种酷刑面前都不低头,在金钱美女面前不受到诱惑。让他把‘回信’往鞑靼都城送去。当然,我们要给他安排一条似乎不容易被瓦剌发现的道路。保证‘回信’会落在瓦剌的手上。”

    圆圆疑惑道:“这样岂不是消息走漏了吗?这样一来,瓦剌一定会严密防守。”

    杨菲儿说道:“不错,但是这个是假消息啊。我料瓦剌一方面会严密防守,一方面会注意鞑靼的动向。要是他们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瓦剌必定会赶回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当瓦剌发觉自己上当的时候,我们应该差不多做好了抵御的准备,最后他们也只能够望城兴叹了。”

    皇上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又问道:“瓦剌他们会这么容易上当嘛?”

    杨菲儿说道:“听说瓦剌的首领疑心病甚重,这样的人最容易猜忌。当他们截获了我们的‘回信’,而我们又装作一副鞑靼一定会要救援的模样,不和他们交战。时间一长,他们必定会生疑。而鞑靼和瓦剌虽然结成了亲家,但这是鞑靼屈辱的妥协。这个瓦剌他们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两家虽然已经结成了亲家,但是小规模的战斗还是经常发生的。只要在这段时间内,他们两家在边境一有摩擦,就会让瓦剌的首领联想到这是‘回信’中所说的前兆了。”

    镇西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