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跟你说别看一号年轻,也能打仗,就以为他是武夫。咱们一号可是正经的北京大学毕业生,平日里很有涵养的。他可什么都知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世上的事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比戏文里面的那个诸葛亮还厉害。你知道吗,那个什么人工合成盘尼西林的技术,就是咱们一号搞出来的。”
“咱们一号能文能武,可惜就是这个脾气有些强,等你习惯就好了。他在工作的时候,尤其在这种情况之下,尽量不要打搅他。你就是劝说也劝不动他。最好等十二点左右,给他弄点吃的。也不用准备什么,一点缴获的饼干或是该他烤点饼子就行了。”
“彭秘书,我要下部队了,今后照顾一号可是就靠你了。一号你不能太顺着他,比如平日里不要让他骑马,还有吃东西的时候要尽量劝说他多吃一些。衣物,特别是随身衣物要劝说他勤换勤洗。”
“不能总是惯着他,可也不能事事都管他,有时候管的太严了他也会发火的。尤其是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早点劝他休息。一号去年受过重伤,还没有完全的恢复,身体还不是很好。他的身体,你要多多费点心。”
“一号很习惯当甩手掌柜的。所以他的津贴你一定要控制住,咱们这位一号手太松。经常拿自己的津贴贴补总部几位首长,尤其是政委。政委家里负担重,还有好几个孩子。只要在一起吃饭,他总是让食堂给加一个上一个好一些菜,或是弄上几个鸡蛋,给政委增加一些营养。”
“他不基本上不管钱,手又松,所以他的津贴总是显得紧巴巴的。还有他在卫生队还收养一个孤儿,所有的生活费都是从他津贴里面出的。原来他和张部长两个人的时候,张部长总贴补他一些。自从张部长牺牲后,他的津贴就总不够用。所以他花钱的时候,你要控制一下。别到时候他用钱的时候,再拿不出来。”
第四百六十三章 险棋
看着絮絮叨叨不停的小虎子,袁芷若皱了皱小巧的眉毛。当听到要督促杨震勤洗内衣的时候,小脸微微一红。她看的出,这个警卫员对他的首长感情很深。他和自己交代这些,可能是有些不放心来接替他的一号贴身警卫员吧。
想到这里,袁芷若有些好奇的道:“虎子,你跟一号多长时间了?咱们军区部队重新组建也不到两年。就两年的时间,你们感情怎么会这么深?这知道的你是他的警卫员,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他亲弟弟那。”
小虎子听到袁芷若一问,有些不舍的道:“一号在关内当连长的时候,我就是他的通讯员。一号不仅仅是我的首长,实际上他对我就像对自己亲弟弟一样。他还是我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一号执行任务的时候路过,我也早就饿死在路边上。”
“我们在关内一起被俘,被押到东北。他又带着我们一起从鬼子的细菌战基地冲出来,救了我们大家的命。脱险之后,我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先当通讯员,后当警卫员。要不是一号让我下部队锻炼,我还真舍不得他。”
“等接替我的人一到,我就要走了。这一走,再见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原来人少的时候,一号可以叫出部队中每一个人的名字。现在部队发展到十几万,我又去的特别部队,想再见上一面就不容易了。真舍不得啊。”
说到这里,小虎子看了看面前若有所思的这个女人,强装笑脸道:“袁秘书,我不知道你和我们警卫员是不是一样,学没有学过保密守则。但跟着一号,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只要涉及到涉密的事情,就算你最好的战友和同志,甚至你的亲人都不要说。”
看着有些惆怅的小虎子,袁芷若笑了笑道:“你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首长的,最起码不会像某个人一样,给首长洗一件衣服,都能洗成渔网。还有保密守则我也学过,学的比你还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比你清楚。”
送走了有些不放心的小虎子,袁芷若转过身没有去按照杨震的要求休息,站在门口看着盯着地图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的杨震,脑海里面却是乱的很。她发觉自己越来越有些看不清楚这个在部队中被传的神一样的首长。
是战场上那个战无不胜的指挥员,还是刚刚谈判场上那个狡猾的商人?是与中央联系时的那个深不见底的大人物,还是一个没有人催促就自己不知道换衣服的普通男人?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真的像是一个谜。
将全部心思都放到王效明对十四师团行动上的杨震,那里知道门外袁芷若对自己越来越好奇。看了看表,已经是午夜十二时,王效明却是已经没有任何战况上报,多少让杨震有些着急。
尽管早就了解王效明不到最后关头,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绝对不会张嘴的性格。但杨震却多少有些担心。没有别的,实在是王效明那边的实力有些过于单薄了。在六旅赶到之前,王效明手头的兵力防守是够了,但是全线反击却是明显有些入不敷出。
而王效明那边能不能缠住,甚至是重创十四师团,关系着下一步穿插哈尔滨的行动能不能顺利进行。而能不能拿下哈尔滨又关系着整个下一步的战局得失。只要拿下哈尔滨,不仅自己的战略纵深大大的增加,还意味着自己在整个未来战局中将占据主动的地位。
向西随时可以攻击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草原,并顺势南下打通与关内的联系。向南,可以直接威胁到伪满首都新京。哈尔滨在整个下一阶段战役中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对今后整体发展的影响,让杨震少见的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奇袭哈尔滨,这是整盘棋上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危险的一步棋。每一步,都是极为关键的。甚至达到了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而这步险棋能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关键现在就看王效明的了。
杨震有些担心西线的战局,而负责指挥西线战事的王效明现在也是相当的头疼。实际上此次进攻对于王效明来说,多少有些仓促。而且在接到总部电令之前,已经察觉到十四师团有逃跑意图的王效明,已经投入了所有力量,对十四师团展开了局部的战术反击。
只是虽然早就做好了与十四师团决一死战的准备,但弹药的储备不足,新编成的独立六旅,装备上的差距,依旧让在六旅还没有返回前,手头上只有两个旅的王效明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虽然手头有了两个旅的兵力,但实际情况与原来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新增加的独立六旅是以三分区部队就地改编的。而三分区部队,因为装备与实战经验上的原因,在六旅被调走之前,就一直都处于配属的地位。也就是说并没有担任过任何独自作战的经验。
而自此次战役全面打响以来,二纵虽然不在主要作战方向,但是奉命牵制日军整整一个师团的二纵受到的压力也很大。相对于其他部队暂时还能松一口气,二纵却是一直在和十四师团僵持。
一个月来你来我往的激战,虽然给十四师团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二纵队自身的伤亡也不轻。中间又被调走一个旅和总部加强的大部分重炮,老部队只剩下一个四旅的二纵虽然补充了一定的兵力,但实际上的攻击能力已经下滑到了一个危险地步。
而原来作为地方部队的原三分区部队,装备和这些老部队相比。无论是轻装备还是重武器,相差都比较悬殊。再加上原三分区本身就是组建的新部队,虽说满编的三个团,但是重机枪整个分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十四挺,与老部队一个旅七十二挺的编制相比,少了整整的三分之一。
迫击炮的数量也是按照典型地方武装配置的,每个团三门九十毫米日式迫击炮,分区直属三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没有旅直属炮兵,各团也没有团属步兵炮连、重迫击炮连、战防炮连和高射机枪连。一个旅才有四门日式三七毫米速射炮。
步兵装备倒是不错,清一色的法式勒伯尔一九一六步枪,主力部队用波兰武器换下来奉天仿造的歪把子轻机枪、掷弹筒。但是轻机枪的每个排的数量与老部队少一挺,每个排只有两挺。这个以三分区部队为主新编成的独立旅,论重火力,一个旅还不如老部队的一个团。
在此次战役发起前,由于得到了大批江北转运过来的波兰造军火。主力部队两个纵队除了原有的日械部队中的歪把子被九六式轻机枪替换下来之外,半日械部队已经全部更换为波兰制造的轻武器。部队中的掷弹筒,除了少数部队之外,已经全部用自行生产的六零迫击炮替换。
而原来第一批组建的三个独立旅,火力全部按照主力配备的。也清一色装备的都是日式装备。三八式步枪、军区改进后使用弹匣的歪把子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火箭筒。山野炮兵与主力纵队的几个旅相差无几。
虽然没有装备六零迫击炮,但每个团的日式三七速射炮和九二步兵炮的配置却多了一倍。而且掷弹筒的数量也由原来的一个班一个,增加到了一个班两个。班属火力,甚至还要强于老部队。
原本按照总部的计划,三分区的武器装备要全部更换为清一色的法式装备。但库存的法式装备数量不足,轻重机枪只能使用数量较为充足的日式,和库存的经过翻新的德制重机枪代替。无论是火力投放密度,还是步兵武器质量都与老部队相比,相差较大。
再加上去年年底搞的肃反运动,可谓是元气大伤。柴世荣几经努力,直到此次战役前也未能彻底的恢复元气。与杜开山的四分区相比,战斗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只能作为配属部队使用,在面对十四师团这样的日军老牌正规师团时,王效明根本就不敢让其独当一面。
就算现在组成了一个旅,但是与原来相比也不过换汤不换药。实际上在六旅被调走后,实际上手头实力已经被削弱的王效明就失去了与十四师团打对攻的能力,一直是处于被动防御的地步。虽然勉强的挡住的十四师团的攻势,实际上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两个旅的火力与战斗力相差较大,造成了一头沉的状态还不是王效明最闹心的事情。最闹心的是他手头的炮弹数量不足了。不算步兵炮和迫击炮、速射炮,纵队直属火炮和四旅炮兵加在一起所有的炮弹,已经不足三千发。
也就是说王效明手头上一百多门火炮连同三十六门多管火箭炮全部加在一起,平均下来每门炮还不足三十发炮弹,其中一零七火箭炮弹更是只有五百发。而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纵队直属的一零五野炮团的二十四门一零五野炮,炮弹更是只剩下不到二百枚。
因为一直不是在主要作战地域,补充炮弹要优先供应一直在主要作战区域的一纵以及四分区部队。再加上长达一个月的你来我往,虽然规模不如中线力度大,但也大仗天天有,小仗几乎每个小时都有的情况之下,炮弹消耗也相当的大。在补充赶不上消耗的情况之下,王效明手中的库存炮弹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
虽然总部在一纵完成宝清作战后,已经答应立即给王效明调拨炮弹。并在电令组建独立六旅的同时,已经批复按照野战旅的编制组建。但现在的情况是,补充的炮弹和组建独立六旅炮兵的装备、人员还没有到,但是当面的日军已经出现了异动。
第四百六十四章 该有一个了断了
尽管手头上的两个旅现在呈现出一头沉的格局,让王效明头疼归头疼。不过毕竟他王效明虽然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但也不是那种有点困难就怯战,宁肯放跑日军也不敢打的人了。
要是因为部队的现状,就放过当面的日军不打,那他就不是当初在关内嘴子山,以一个营的兵力加上临时拉壮丁的上千战俘,独抗日军一个师团,并最终坚持到援军赶到的那个王效明了。
在接到下面部队,十四师团调动频繁的报告后。亲自上一线阵地观察后,敏锐的察觉出日军有撤退的举动后,尽管手头的兵力火力都不足,王效明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一边将情况上报总部,一边快速的调整兵力部署。在杨震的命令抵达之前,王效明已经投入了手头所有的有生力量,率先对正在准备撤退的十四师团展开了全面的反击。
而在这之前,尽管因为部署上的分歧,王效明与陈翰章也有过分歧。但两个人之间的分歧,并未影响到王效明下这个决心。
与下决心不等命令先打了再说的王效明不同,二纵政治委员陈翰章却是建议先调整部署,等总部回电后再行动。陈翰章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部队现在面临的情况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最关键的是炮弹数量不足,无法对进攻实施有效的炮火掩护。对面是日军的一个整编师团,不是伪满军。硬碰硬的攻击,没有足够的兵力,弄不好很容易弄巧成拙的。
对于陈翰章等待总部答复的建议,王效明直接摇头道:“老陈,我们没有时间去等总部的批准了。现在十四师团已经开始收缩兵力,如果我们放弃这个机会,一是十四师团很可能会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走。另外,等他们完成兵力部署调整,火力、兵力的密集度都很高的时候,我们在打付出的代价更大。”
“战机稍逊即逝,一旦失去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大。对于我们这些负责一线指挥的各级指挥员如果事事只能请示汇报,等待上级决策,连毛都抓不到。老陈咱们部队可不讲究那些规矩,被动作战不是咱们的风格。”
说到这里,王效明转过头对着一直看着地图,显得很沉默的马春生道:“老马,你的意见怎么样?是等总部指示还是先干他一下子。至少不能让喜多诚一这老小子跑的这么顺顺当当的。咱们二纵可丢不起那个人。”
马春生摇了摇头道:“司令员,政委说的没有错。我认为要是强行攻击,我们手头的兵力的确有些不足。独立六旅攻击不足,守成有余。而咱们纵队攻击力最强的六旅又被总部调走,手头只有一个四旅可以发起攻击。而且我们现在炮弹储备也不足,强攻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不过你说的也没有错,我们不能让鬼子十四师团这么顺顺当当的跑掉。根据总部发来的战况来看,一纵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下一步总部虽然还没有下达命令。但总部不会让一纵总是这么闲着的。我有种特别的预感,总部下一步肯定要有一个大的动作。”
“而从目前整个战局来看,在二十九师团撤退后,整个战线目前还成攻势状态,与我军直接接触的就是这个十四师团。但我认为,总部不会将这个十四师团当做下一步的攻击重点,否则六旅总部就不会调走。”
‘“不过,司令员说的没有错,这个十四师团不能放走。不管总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是什么,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个十四师团一旦与我们脱离接触,无论关东军司令部将他们放到什么位置,至少都会给总部的下一步作战计划带来极大的干扰。一个日军野战师团,总部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我们就算兵力不足,但也不能对其撤退的举动视而不见。就算打不垮他们,但是也要死死的缠住他们,让日军无法将其调到其他方向。但有一条死打硬拼,是肯定不行。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四旅一部,也就是一个团的兵力,配属四旅山炮营从他们的侧翼发起攻击。”
“而集中四旅主力两个团,集中全部炮火从他们的正面开始突击。喜多诚一调整部署,会采取逐次收缩兵力,这样他们前沿的兵力不会太强。而且我们在之前的纠缠之中,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十四师团的侧翼,所以日军在兵力收缩的时候也会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两翼,他的正面防御兵力不会太多。我们从正面突破应该是一个比较恰当的选择。”
“我建议以四旅十二团加强十一团的一个营,并纵队一零七火箭炮团一个营以及一个一零五野炮营,外加四旅旅属山炮营,由小高丽沟向李仁屯一线发起攻击。兵力不要多,但是火力一定要充足,给日军造成我军从他的左翼发起攻击的假象。”
“这些天下来,我们虽然奈何不了这个十四师团,但侧翼方向我们却是和他们纠缠的很紧。尤其是左翼,两军几乎都是缠在一块。我们从这个方向下手,很容易给喜多诚一造成我们要集中兵力、火力突击他的侧翼的假象。”
“而他们在这一带只有第二联队的一部,兵力并不是很雄厚。但这一线却是紧邻他们的生命线延寿到方正的公路,又是其必须救之地。我们只要先从这个方向发起攻击,就算喜多诚一再镇静,也势必要救援。”
“同时集中独立六旅主力配属部分炮兵,从十四师团的右翼的腰梨树一线发起攻击。独立六旅攻击能力不足,但我们只是用他们采取佯攻,吸引日军十五联队注意力,使其无法顾及到其他方向便可以。”
“而我们在东西两路发起攻击一个小时后,集中四旅主力的两个团,集中火力掩护,由正面的小兰屯一线强渡松花江,直插方正县城。打乱日军整个撤退计划,同时使得我们与日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司令员、政委,只要我们将十四师团有异动的情况上报,估计总部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我们调集部分援军。所以我们只需拖住他们到明日上午,援军就应该会抵达。只是可惜独立六旅的攻击力薄弱一些,否则我们以独立六旅的一个团直插陶家屯一线,可以切断整个十四师团的退路。”
说到这里,马春生道:“西路发起攻击的四旅十二团那里必须加强指挥力量。我看就由四旅旅长孟子明亲自指挥为好。柴司令员原来就是三分区代司令员,现在又暂时代理独立六旅旅长,我想那边就不用在插手了。”
听罢马春生的部署,王效明在命令立即将情报转发总部后,面对地图沉思了好大一会,猛然抬起头转过头对马春生道:“就按照你的部署下达命令。命令四旅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作战准备,十五时准时打响。”
交待完马春生后,王效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要通了在东线指挥独立六旅的柴世荣的电话。电话一通,王效明直接开门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