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杨震微微苦笑道:“主席,最关键的是这次会战,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是部队的损失过大,多少有些伤了元气。东北战场参战各部队,普遍减员三到四成,就这还是伤亡轻的。”
“华北战场参战各部,眼下各师人数多的还有百分之六十,普遍则伤亡过半。伤亡最重的一个师,除去伤员只剩下三成的兵力。各师的营以下干部,普遍都换了一轮,甚至有的师换了两轮。”
“除了步兵伤亡不轻之外,重装备的损失也很大。此次会战在华北战场投入的坦克部队,不算作战期间补充与后调上去的预备队,全军损失坦克七百余辆。战前囤积的弹药,消耗近九成。”
“在此次会战后期,主要是华北战场上的参战部队,完全是靠着顽强的作战意志,以及一贯的韧性在坚持作战。在完成对一百师团的围歼之后,无论是从部队的伤亡数字,还是从物资的消耗和储备,我们实际上都已经是打不下去了。”
“日军最后的全面撤退与其说是彻底被打败了,还不如说是被我的两个坦克集群给吓跑了。如果冈村宁次和内山英太郎,能在抽调两到三个师团参战,在坚持哪怕是七天的时间。这一战恐怕究竟会鹿死谁手,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此次会战抗联的部队,是结结实实的伤了元气。主席,没有至少大半年的休整,短时间之内我们是真的没有能力,在发起进此次会战这么大规模的作战了。而南满这样的硬骨头,兵力投入少了,很难达成我们所要的作战效果。”
杨震的话音落下,主席也微微的吃了一惊。抗联此次会战伤亡数字还未得及上报,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主席依旧没有料到抗联此次会战,损失会如此的大。这一场大战下来的伤筋动骨,按照眼下他们控制区的人力资源,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充完毕。
自打通与关内的地面联系后,抗联连续的两次会战之后,都是靠着关内部队给输血,才能勉强恢复元气。每次会战结束,杨震一次次又一次的拜托关内各部队,为抗联动员后备力量的事情,主席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选择
东北本身就地广人稀,主要的人口资源又主要集中在眼下,还在关东军控制的南满。人口本身就稀少的多的北满,除了要保留必要的工农业人口,实际上可供他们动员的后备力量并不是很多。这一战伤亡这么大,恐怕对于他们来说,又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蛰伏期。
看着听完自己汇报的大致伤亡情况之后,有些陷入沉思,一支一支在吸着烟的主席,杨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后道:“主席,其实我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在短时间之内,或是说在今年就全面夺取南满。”
“现在美日正在进行的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虽说才刚刚打响。两军目前只是进行一些前哨战与外围战,真正的核心战役还没有打响。但从美军投入的兵力,以及两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来看,日本人可以说这一仗是输定了。”
“马里亚纳群岛位置关键,这一战不管日本人如何的谨慎,其海军舰队势必会全军出动。但眼下的日本海军早就不是当年威风八面,横扫整个太平洋的那支海军舰队了。长期以来实行精兵政策的日本海军,在四三年的西南太平洋争夺战之中,消耗太多的元气了。”
“一贯实行精兵政策的日本海军,固然培养出从航空兵到舰队水兵,都相当优秀的海军。但这种精兵政策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旦战损过大就很难在补充,同时也无力应对长期的消耗。”
“眼下太平洋战场上的整个作战态势,已经从过去的舰炮对轰,转变为以海军航空兵为主。四三西南太平洋上的海空战,吞噬了太多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精锐。眼下整个日本海军航空兵,已经是难以为继。”
“新培养出来的飞行员,军事素质与那些被消耗掉的前辈相比,几乎是不可同日而语。日本人在新式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上,也始终无法与美国人相比。美国人被打掉一架飞机,可以迅速补充十架。而日本人被打掉十架,却只能补充一架。”
“马里亚纳群岛又是群岛地形,这也就注定了这场战役的重点在海上和空中。按照眼下日本海军精锐飞行员奇缺,新式作战飞机的质量与数量,都处在绝对劣势的态势,这一场战役日本人是输定了。”
“而一旦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美国海军就相当于踢开了日本本土防御的大门。从东印度群岛、菲律宾、台湾、冲绳,都会是美军下一步的攻击目标。不过按照美国人反击的态势来看,其驻扎有重兵同时距离日本本土也过远的东印度群岛,美国人是不会硬碰硬的去打。”
“美国人眼下在太平洋战场上,搞出这么一个跳岛战术,就是不想和日本人硬碰硬。只要彻底击败日本海军,困守在各个群岛上的日军,就只能各自为战。离开了海军的支援,那些困守在各个岛屿的日军寸步难行,几乎不会给美国人造成任何的困境。而美国人想打那里,就打那里。”
“东印度群岛距离日本本土过远,又驻扎了日军南方军的主力。虽说有着日本人急需的石油资源,但美国人在取得制海权的情况之下,根本没有必要去和他们硬顶。只要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就可以轻易的切断他们的油管。”
“而马里亚纳群岛,正好位于日本人整个海上运输线的关键部位。美国人只要拿下这里,随时可以切断日本人的运输线。所以我认为美国人在拿下马里亚纳群岛之后,绝对不会攻击东印度群岛。”
“他们可选择的攻击方向只有三个,菲律宾、台湾方向,冲绳方向和小笠原群岛方向。只有拿下这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才会给日本人真正的威胁。对于美国人来说,拿下菲律、台湾,就等于彻底的切断了日本在南方各个占领区,与本土的最后连接通道。”
“攻击小笠原群岛,就相当于在日本本土侧翼上很插上一刀,对日本本土直接形成威胁。如果拿下菲律宾后,美国人在转向冲绳,就可以说打到了日本人的家门口。而被切断了海上运输线,大量兵力都在海外的日本人。援军和急需的军工原料以及物资,想运运不回来。”
“所以我认为,只要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日本人输定了。为了确保防御日本本土这三个那么他们就会大规模调整部署。而美军也不会停止进攻的脚步,在拿下马里亚纳群岛之后,会选择下一个攻击方向。而美军的下一步攻击方向,只有两个选择,不是菲律宾就是台湾。”
“而不管美国人的攻击方向,选在什么地方,日本人基本上没有翻盘的可能。按照我对美军下一步进攻方向判断,以及对那位所谓的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情报收集,同时台湾现在已经完成要塞化的整体形势判断,美国人下个目标只能是菲律宾。”
“拿下菲律宾后避开驻有重兵,以及已经要塞化的台湾,美军会直接指向冲绳。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一年的时间,美国人就会打到日本本土的边上。到时候,我们在发起夺取南满的战役,恐怕会事半功倍。”
“说句不是太好听的话,如果我们最多在坚持一年半的时间,到时候已经是四面受敌,自己熬不下去的日本人,恐怕会选择主动投降。我们选择和平接收,远比将南满打成一片废墟要合适的多。虽说坐等胜利这话是难听一些,可这却是我们尽可能完整夺取南满的最好办法。”
说完这番话后,看着陷入沉思的主席,杨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自己该说的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已经说了。剩下的中央怎么决策,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不过杨震知道,自己今天的这番话主席是听进去了。
离开主席的住处,即没有骑马也没有乘车,而是就着已经破晓的天色,一路走回自己住处的杨震,这一路上都显得异常的沉默。跟在他身边的张子雄,看着情绪有些低沉的杨震,也没有敢说什么。
回到自己的住处,尽管已经异常的疲劳,但杨震却翻来覆去的陷入了无眠。在到眼下已经所剩不多的战争期间,下一步的整体战略规划究竟应该怎么走,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应该放在那里,在他脑海之中盘旋了良久。
按照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这场战争最多也就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便会结束。在这最后的一年半时间里面,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在战后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杨震一直在寻求的答案。
沉思了良久,也未能找出最终答案的杨震,直到天色已经彻底的放亮才沉沉的睡去。只是杨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觉一下子睡到黄昏才睡醒。也许长期的精力透支,让他太过于疲劳。体内长期战争生涯养成的生物钟,这次没有按时唤醒他。
这次极其少见的几乎睡了整整一天,才睡醒的杨震,只是草草的用冷水擦了一把脸,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还没有吃完这顿早饭、午饭兼晚饭的晚餐,又被主席找到了自己的住处又是一夜的长谈。
而这种生活,几乎构成了杨震这次在延安的主要生活方式。晚上与主席、副主席、老总等中央领导长谈,白天睡觉外加偶尔还得被军委参谋长,抓壮丁去抗大讲课。抽空还得奉主席之命,与美军驻延安联络组见见面。
中央没有急于放杨震返回东北,杨震自己也没有急着返回东北,而就在延安住了下来。他知道随着中央陆续开始迁往北平,自己恐怕以后再难有机会来延安。所以很享受这种生活的杨震,很是悠然自得的在延安待了下来。
一方面协调抗联出动运输机,以及汽车部队配合中央搬家。一方面则也是调理一下自己,因为长期紧**作带来的疲劳。这种平静的生活直到五月下旬,才被得知杨震就在延安,而亲自上门拜访的美国十四航空队,以及新组建的第二十航空队的司令官给打破。
这二位在美国驻华使馆武官,以及美军驻抗联军事代表团团长威尔逊陪同之下,亲自上门的两位美国将军此次延安执行,真正的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人为了轰炸日本研制的B二十九轰炸机,已经抵达印度的加尔各答。
美国人希望能够将这批轰炸机,以及一批护航使用的P五十一远程战斗机、P三八战斗机,进驻北满的抗联根据地加入到对日空袭之中。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的摧毁日本本土的战争潜力。
从北满抗联航空兵基地起飞到日本本土,是眼下美国人进行对日轰炸,可以利用航程最短的后方基地。而且抗联自身对日轰炸所修建的各大航空基地,也使得这些轰炸机有现成完备的基地可以利用。
同时已经开展对日空袭一年多的抗联,对日本本土轰炸已经有了完整的经验,并建立了完备的导航、指挥、供应和保障体系。依托北满抗联的航空基地,可以使美军最大限度的减少后勤负担。
最关键的是北满的抗联根据地,目前有着虽说规模不大,但也有着良好基础油料和钢铁的产量,以及凝固汽油弹的制造工厂。依托这些工厂,也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了美军需要从万里迢迢之外,运输油弹的压力。
更别提从北满起飞,他们的B二十九轰炸机的航程,可以覆盖整个日本本土。从最北面的北海道,到南面的九州岛。如果少装载一些炸弹,就连日本的冲绳也可以完全覆盖。甚至穿越南满轰炸台湾,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即将展开对日轰炸的美军来说,北满的条件虽说比不上欧洲战场对德轰炸基地的英国,但是已经是他们眼下最好的选择。就算他们在眼下正在陆续展开的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中获胜,取得了塞班岛基地。但作为海岛的塞班岛,整体上也不如抗联的北满基地。
如果能与抗联达成协议,这无疑对美国人即将开展的空袭行动来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这次这二位航空兵司令,受美国陆军指派,前来延安与杨震会议,就是要求使用抗联在北满的航空基地。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们也会有的
美国人提出的这个要求,倒是在杨震的预料之中。对于美国人的这个要求,杨震的意思还是可以同意,但在有些问题上必须要好好的谈谈。美国人一旦进驻,无疑会对北满带来沉重的供应压力,同时很可能引起一些涉外的纠纷。
那些美国飞行员和空地勤人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德性,杨震还是知道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军队管理方式,注定了这些家伙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没事就惹是生非的主。美军进驻北满根据地,这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对于美军的纪律,抗联必须要严格的要求。
而且这个机会,也是自己漫天要价的一个良好的第二次机遇。不趁着这个机会,从美国人的手中多搞出一点东西来,杨震都感觉对不起自己。尤其是美国人答应,但是却在兑现的时候,始终拖拖拉拉的那些东西。
眼下按照美军的供给标准,除了美国人自己之外,这个眼下已经打烂的世界,在恐怕没有第二家供应得起。美军一个航空队外加大量的辅助人员供应,对于抗联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交换一些什么来,杨震都感觉对不起西满的那些,早晚要进到他们肚子中的牛。
美国人喜欢吃牛肉,这一点杨震还是清楚的。虽说眼下抗联控制的西满地区牛的产量很大,倒是不至于被这帮家伙吃光。但总归对于抗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代价不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不收回来一些成本那行?
尤其是眼下抗联急需的优质航空燃油,以及高辛烷值汽油的提炼技术,是杨震早就窥视已久的了。眼下东北的油田和原油冶炼工业虽说已经大致建成,但却只能提炼低标号的汽油和柴油,高等级的航空燃油却还是要依赖美国人提供。
这个技术转让问题,杨震早就提出过多次,但是都没有获得美国人的回应。此次美军陆军航空队的进驻,正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么多的航空燃油,美国人总不能全部指望通过苏联方面转运吧。北满根据地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原油加工体系,虽说还比较低级,但是毕竟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良好基础。
如果在这个时候,利用这次机会搞到高标号汽油的生产技术,对于提升自己炼油产业技术,无疑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很多事情上,杨震必须要和这二位好好的谈谈。除了要求美军约束他们自己的纪律之外,杨震的目的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多搞一点先进的技术。
当然B二十九轰炸机和P五十一战斗机的生产技术,杨震知道美国人是死活都不会给自己的。同时知道喷气时代已经来临,这种使用活塞发动机的飞机,就算眼下看起来在先进,但也处在淘汰边缘的他,也就没有得陇望蜀。
而且在杨震看来这些先进飞机的技术,也没有必要在谈判桌上得到。美国人只要进驻了北满,到了自己的地盘上,想要搞到这些技术,动动脑筋还是应该有机会的。就算美国人防范再紧,可总算还是有疏忽的时候。
再说日本人本土的防空力量,也不是吃素的。美国人想要不付出重大的损失,便完成对日轰炸,那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完整的自己就算得不到,但一些战损的飞机,自己未必没有办法弄到手。
心中有了自己打算的杨震,在面对这二位美国将军的时候,可谓是步步抢占先机。当然支援盟国对日作战,对于抗联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上,杨震从来就不否认。但是他坚持眼下东北还很贫穷和落后,对于承担这么一大批美军的供应压力还是很大的。
考虑到作为一个经济还相当落后的盟友,在这件事情上要付出的代价。杨震希望美国人应该放宽对抗联技术和设备的转让,以及加快原有承诺,但还没有兑现的工业设备的提供效率。
在谈判桌上杨震指出这些机械设备,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并非是单纯的抗联所需,同时也是减轻美国人的后勤压力。如果能在北满内部解决美军空袭日本,所需的油料和航弹的需要,美国人在后勤方面的沉重压力势必会大幅度的减少。
这样美国人就可以腾出手来,将资源转向其他的战场。在谈判桌上杨震虽说没有直接指出,但也隐晦的提出了眼下在欧洲战场,美英正在准备的登陆欧洲行动。杨震暗示如果美军可以提供高辛烷值汽油的提炼技术,抗联方面可以负担北满美国战略轰炸机群所有的油料需要。
在谈判桌上几番唇枪舌战下来,这二位典型美**人作风的美国将军,可算是领略到了什么叫做他们同仁口中难缠的人。面对着伶牙俐齿,两个人根本就不是对手的这二位老兄,无奈之下给重庆发报,请求美国驻华大使帮这个忙。
毕竟作为军人,两个人根本就无权对抗联的要求作出任何的承诺。好在美国国内动作很快,在接到重庆大使馆转发来的报告之后。立即指派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从重庆飞抵延安配合谈判。
而那位本应该出面的美军驻华总司令,却因为与杨震的“恶劣关系”,美国人并未派出他参加此次会谈。尽管美国驻华大使出面,引来了重庆方面的严重抗议,但美国人还是命令这位大使,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抵达延安参与谈判。
在这位美国驻华大使抵达延安后,中央也派出了军委代参谋长主持会谈。经过五天唇枪舌战的谈判,双方总算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大致的一致。抗联同意为美军提供两个设备完善的机场,作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对日轰炸的基地,并负担进驻的美军二十航空队的后勤供应。
美国人也答应,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提供优质航空汽油提炼技术,并派出技术人员协助抗联生产。至于技术转让费,则用两个机场的使用权作为冲抵。同时加快对原来承诺的,对抗联冶金设备的援助速度。
并答应在四四年下半年之前,再提供一部分钻机和石油冶炼设备。将抗联目前的油田和炼油厂产能扩充一倍,所需费用抗联用供应美军物资冲抵。原来始终坚持存在澳门银行的那笔抵押金,美国人也同意抗联用于采购美国的机械设备。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