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玫瑰是年轻男子送给心上人的,所以千万勿带上红玫瑰送给女主人。
另外,有些白色和黑色的花(尤其是一些菊花)专门为葬礼所用。德国人还喜欢在自己窗前摆上盆景和花木,因而送上这类礼物是受欢迎的。
对孩子们,你可以送上T 恤衫和音乐磁带。
业务往来送礼。
有时由于业务关系德国朋友会在餐馆请客,这时要记住在主人动手前不可先开口吃。通常他会先尝一下酒温如何然后给客人倒酒,最后才给自己倒。按习俗他要向坐在自己右侧的女士举杯,然后祝所有人健康。德国人只在特殊场合如过生日时或视对方好运时才碰杯,杯里要装满葡萄酒、香摈酒、啤酒才可碰杯。白兰地或正餐后饮的酒一般不碰杯。
在生意谈成后可以互赠礼品,也可在圣诞节时送。音乐磁带、香烟、书籍、工艺品等都是合适的礼品,德国人对葡萄酒很内行,他们常在用餐时饮用啤酒和葡萄酒,所以除非你有把握一般勿送葡萄酒。
F。 意大利人送礼习俗。
意大利人从小就学会了如何赠送和接受礼品。他们往往刻意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送人。
在新年这一天,人们去过教堂后开始互赠礼品。孩子们要向长辈们祝贺新年,作为回报孩子们可以收到年礼——钱。许多家人还互赠新年贺卡。
主显节(1 月6 日)也是主要的送礼节日。将长统袜挂起来的好孩子会收到贝发娜巫师赠送的糖果和其它小礼物。坏孩子会发现自己的长统袜里装满了煤。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对意大利人来说是相对较新的节日,然而节日的商业化使它们越来越普遍。人们通过互赠贺卡、鲜花和小件礼物来庆祝这些节日。
四旬斋前的狂欢节来临时孩子们穿上了各种鲜艳的服装,人们互赠糖果等礼品。复活节时通常人们也互赠贺卡,礼品都做成鸡蛋形或装入彩蛋内。
意大利人认为他们的圣诞礼品来自圣婴。家人之间互赠的礼物要藏到12月24 日晚12 时以后,即圣婴降生时才拿出来。圣诞节早上人们互致节日问候并纷纷打开礼品盒。
命名日庆祝活动比生日还要热闹。按传统,亲友们送来贺卡举办舞会以示庆祝。舞会和赠礼须在命名日前那个晚上进行。
上门拜访时意大利人一般不带礼品,他们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点才会送去。这显示了对主人爱好的尊重并给主人以挑选的机会。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欢迎的礼品。
婚礼和结婚周年纪念日送礼习俗跟其它西方国家差不多。祝贺新婚的礼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并不被视为不祥之兆,却是品味不高的礼品。
参加葬礼时一般送菊花,随后再寄去表示慰问的卡。食品和其它礼品是完全不合适的。
G。荷兰送礼习俗。
尽管有数以百计的风车,大量的木鞋子,绵延好几里的鲜艳的郁金香以及许多手摇风琴,却只有一个圣尼古拉斯。他的诞辰日是全荷兰最重要的节日。每年12 月,人们以游行、欢宴和富有想象力的礼物交换等方式进行庆祝。圣尼克(人名及节名都叫做辛特克拉斯)是位富于同情心的米驻主教,年年乘汽船从西班牙来到荷兰分发礼物。
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辛特克拉斯(即圣尼克)在他的大红书上记录下荷兰儿童的行为,而他的仆人彼得则将礼物装起来为12 月的旅行作准备。他到达荷兰之后,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式欢迎(他们自然第一个收到他的礼物)。然后,他领着人们进行宏大的游行活动,同时他的仆人们向人群撒姜汁饼干和糖果。
按照荷兰的传统,所有的礼品都必须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包装起来,并附有写给收礼人的一首韵文或诗歌。包装本身不必很漂亮,但必须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难打开。
在12 月5 日辛特克拉斯节前夕,荷兰人围坐在桌边。桌上放着糖果和面包点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标着名字的首字母。然后人们开始打开他们的辛特克拉斯礼物。
在这之前,人们常常得寻找自己的礼物,在屋里屋外象寻找宝藏一般或在填满湿沙子的手套里掏。随礼物送的韵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礼人感到尴尬,那些不会写诗文的人会发现,许多商店有现成的或有专人给改写。所有的诗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签名。收到礼物的人要大声叫:“谢谢你,辛特克拉斯!”
家人及朋友间习惯上以这种方式互赠礼物。
由于大多数的节日及礼物赠送都已结束,荷兰的圣诞节是个安宁及表达美好祝愿的时刻。圣诞树得在1 月6 日前撤走,因为那天向初生基督朝圣的东方“三大圣人”要来了。
尽管家庭成员、朋友及商务上的熟人之间在圣诞节时经常再次互赠礼物,但欢乐是属于辛特克拉斯节的。
人们认为新年一定收到某样的东西,这是个经久不衰的传统。因此,在元旦那天,人们互赠手帕等小礼物,以确保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
生日。
人们用举行聚会、送蛋糕和蜡烛等方式庆贺生日。家里人送的礼物经常排放在早餐桌上,孩子们将糖果或小吃带到学校分发给同学、朋友。 21 岁生日常有特别庆祝。
结婚、出生和洗礼。
由于结婚礼物通常在婚礼上拿出来展览,因此最好在婚礼前就将礼物送给新娘。家常用具颇受欢迎。钱被视为不太合适的结婚礼物。在结婚那一天,新郎通常送给新娘一束有特别意义的花。
小孩出生及受洗时人们要送礼,但荷兰人无论出生或结婚都没有送礼会。
葬礼。
听到死讯后,人们通常给死者家里送花。如果另有说明,还要按要求去办,如慈善捐款等。
作客。
若没有带花,千万不要上荷兰人家里去。若有时间,尤其是作正式拜访时,最好预先将花送去。
除了玫瑰花给情人、白百合花给葬礼用是固定的习俗外,上门拜访时送什么颜色的花、送多少均无规定。还可以带去其它小的家用物品,如果送进口食物,不要送巧克力,也不要送杜松子酒,因为荷兰人有他们自己的这种酒。
商务活动礼物。
大体上讲,在荷兰,商人们找不出同送礼有关的特别的习俗或禁忌。在一笔交易做成后或长长的会谈结束时,商人们通常互赠礼物。
名片不用译成荷兰语。
有插图的书籍、质量高的皮革制品、办公用具、特制的精美食品或优质法国葡萄酒、西班牙雪利酒或者威士忌等都是受欢迎的礼品。喜欢抽雪茄烟的人特别欢迎好的雪茄烟,喜欢喝白兰地的人则希望人家送白兰地。
荷兰人喜欢给跟他们有商务往来的人送他们的名产。若运气好,会收到很棒的奶酪、有漂亮插图的书或日历,或者一些名酒或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
H。阿拉伯世界送礼习俗。
阿拉伯世界是个充满诱惑又极其神秘的世界。
一般来说,阿拉伯人都说阿拉伯语并认为自己是正宗的阿拉伯人。大多数阿拉伯人崇拜安拉并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里记载了安拉的训导并规定了穆斯林的行为准则。
然而在现代,阿拉伯世界已不再是一个大一统的世界。每个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风俗。在一个地方行得通的风俗在另一个地方未必行得通。
骆驼商队穿行在炎热的沙漠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历史,但传统的价值观和沙漠文化仍主宰着当代阿拉伯世界。
从纯朴的农民到受过西方教育的市民,甚至很久以前就在城镇和乡村安营扎寨的贝督因人都自豪地宣称自己的根在沙漠。
勇敢、好客、大方、豪迈是阿拉伯人的主要性格。
即使是敌人也能享受到贝督因人赐予的最后三天的款待和保护。他们对陌生旅客的义务感使他们不考虑物质利益。因而他们可能屠杀家中最后一只羊为客人做饭菜。
一年一度的赴麦加朝拜是穆斯林信仰中的重要部分。每个穆斯林只要身体和经济条件允许,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圣城朝拜。
沙特阿拉伯觉得前来朝拜的信徒应有足够的方便,因而沙特向在本国停留的信徒供应各种物品,还专门修建了道路、桥梁、隧道、可搬迁的水管和浴室为信徒们提供便利。他们甚至还专门建了一些城市给信徒们提供食宿和其它服务。医院里看病和配药都是免费的。
贝督因人慷慨的传统及现在阿拉伯人那种确保朝拜信徒安全和舒适的神圣责任感在他们对待朋友和客人中得到了体现。但阿拉伯人的好客是建立在回报的基础上的。他们自己宽宏大量,也希望别人宽宏大量。
阿拉伯人相信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是通过慷慨地送礼建立和提高的。他们通过别人的评说来判断自己的行为。赠送者如果使阿拉伯人增强了自信心肯定送了件好礼品。
为了业务能顺利进行,互赠礼品是非常重要的。
莱麦丹月——伊斯兰教教历第九月,穆斯林从日出到日落斋戒30 天。为了庆祝斋月的结束,人们一连四五天举行舞会和宴会,阿拉伯人之间互赠礼品。外界对这些庆祝活动很陌生,但为了表达对阿拉伯人的尊重可以在这时送些贺卡和小件礼物,尤其是那些跟中东有长期业务往来的公司更应如此。
新年这一天亲友们互赠礼品,礼品种类和慷慨程度因地而异。
上门拜访时,鲜花和糖果总是较好的礼品。
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没有为新娘举行的送礼会。传统上送给新婚夫妇的礼品有水晶、瓷器、银具,但不要送烤面包炉等家用电器。家庭成员通常送珠宝给新婚夫妇。礼品常在婚礼后送去。
葬礼时寄张哀思卡或发份吊唁电,但不要送花和礼品。
生日、孩子出生、结婚周年纪念一般不送礼。
送礼时勿用左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比如你是左撇子)必须用左手捧礼或书写时表示道歉。以免让阿拉伯人觉得受辱。即使你坐在地毯上也不要露出脚底或鞋底,在公共场合露出脚底是粗鲁的,因为脚底是人体最底下的部位且附着泥土。
I。南朝鲜送礼习俗。
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南朝鲜有着巨大的潜力。人们预测到2000年它将成为世界上的第五大经济巨人。
南朝鲜一直把扩大出口放在首位,这导致了南朝鲜社会的飞速变化。然而它依然保留着几个世纪古老的传统及习俗。这些传统和习俗在被改变从适应一个新的社会时,依然具有其影响力。另一方面,外国人会发现,西方的哲学观念、习俗、衣着、商品占很大的市场。
譬如,由于西方许多主要的制造商都转向南朝鲜去投产,使得在南朝鲜的百货商店里以美国价格的几分之一就能得到一流牌子及一流质量的商品。
不过,为避免尴尬或误解,在送礼前了解一下对方的旧习惯也好。
在信件里或当面称呼朝鲜人时,要认准他的姓和名。习惯上讲,朝鲜人的名字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姓(朝鲜大多数人只用少数几个姓);其次是确认其“辈份”的名字,通常一个家族的男性成员的“辈份”名是一样的;再就是起的名字或个人的名字。用罗马字母写他们的姓名时,或者在西方式的名片上,朝鲜人会经常倒装词序,将姓放在最后。
在接受礼物时,朝鲜人不遵守什么特殊的习俗,但一般常说些客套话,象“你真不该这样麻烦自己”等。除结婚礼物外,他们一般不寄表示感谢的短笺。
大多数的喜庆场合,红色是最受青睐的包装纸的颜色。礼品可由商店包装,也可由送礼人自己包装。
若经过一段时间你熟识了一位朝鲜人,他会邀请你上他家里作客。尽管朝鲜人之间通常彼此互送一些食物,希望由大家一起分享,但对一名外国人来说,这样做就太随便了。按传统,只有葬礼才送花,因此除了很西方化的朝鲜人外,花是极少作礼物送人的。外国人送的最受欢迎的礼物是从他们自己国家带来的东西。
三个主要的送礼节日为收获月亮节(中秋节)、农历新年、圣诞节。
收获月亮节。
在某些方面这一节日同美国的感恩节相仿。在这一天(农历8 月15 日),人们准备一次盛宴,庆祝新谷和水果的丰收。工人们通常可得到三至四天的假期。他们回到自己的老家,在祖坟前举行祭奠活动。家人、朋友及商务熟人之间送新收的庄稼或钓得的鱼是庆祝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
赏月是这天晚上的特色。
农历新年。
尽管人们一般也庆祝元旦(l 月1 日至3 日),但更重要的庆祝活动——庆祝农历新年,是在农历的一月初一。这一天是法定假日,也被指定为国民日,它是以家庭祭祖仪式、特做的饭菜、传统游戏及家人与朋友之间互赠礼品等形式来庆贺的。
在这期间,人们给比自己更有权势或影响的人送钱,以期在来年会受到他们的恩惠。“买”关系是很普遍的风俗。外国人会发现这个习俗对他们也有用。一位眉开眼笑的朝鲜妇女解释道:
“就象去钓鱼,礼物是鱼饵而不是鱼。你希望通过撒鱼饵钓到大鱼。”
圣诞节。
今天的南朝鲜是世界宗教的熔炉,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是佛教、新教(耶酥教)及天主教。基督徒们和其它公民同西方人一样庆祝圣诞节。成人之间互赠圣诞礼物,孩子们则期待12 月24 日圣诞老人到来。
其它送礼的节日包括儿童节、5 月5 日节和5 月8 日节(父母亲节)。
儿童节通过为孩子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父母们通常把孩子带去看特别的节目或吃特别的菜肴。孩子们还从父母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员那儿获得礼物。父母亲节,人们送些小礼品给父母亲以示庆贺。同一些西方国家一样,康乃馨已成为送给母亲的象征性礼物。
情人节在南朝鲜的年轻人中间正逐步流行起来。
生日。
朝鲜人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生日纪念:出生百日纪念和六十岁诞辰。
在前者的庆祝聚会上,孩子身穿彩色的传统服装,坐在一堆甜饼、水果和米糕中间接受礼物。六十岁生日是一个喜庆的时刻,因为它被认为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摆一顿有着丰盛菜肴的豪华寿宴,送上许多的礼品以及祝愿长命百岁是庆贺时的主要内容。
婚礼。
南朝鲜人的婚礼方式有两种:传统的和西方式的。遗憾的是,新郎新娘身着漂亮的传统礼眼举行的老式婚礼已很少见到了。现在的许多婚礼均在婚礼堂内举行。在那里祖音乐带、花束、男女结婚礼服及摄影师。
大多数南朝鲜人送钱作结婚礼物。参加婚礼的客人把装有钱的信封放在婚礼堂进口处的桌子上。了解新婚夫妇需要及爱好的亲近朋友可送件特别的礼物。
不去参加婚礼的外国人,若觉得送钱不自在的话,可以把银器、水晶玻璃器皿、其它用具等作为礼品送至新娘或新郎家里。大多数新婚夫妇至少收到一对传统的木鸳鸯,一红一蓝,以示好运。
结婚时送的礼物或贺辞通常用金色或银色的纸包装装饰。
生病康复。
若某人生病,花及时令水果为常送的礼品。
葬礼。
参加葬礼的人要将装有钱的信封放在门口。若送花去,按惯例一般送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其它礼物或食品是不会被接受的。写一封慰问信也很合适。
商务活动送礼。
这类礼物通常在正式谈判之前送上。外国人会发现,南朝鲜人对送礼仍有些不自在,他们往往把价钱的高低同体面与否等同起来,因而常送些过于昂贵的物品。
最得体最受欢迎的礼物是那些你本国或本地区的特产。任何法国的或几乎所有意大利的东西都是上佳礼品。南朝鲜人很熟悉那些名牌商标及商店,所以,像一些名牌钢笔、通讯录或其它文具用品都很受欢迎。
在收获月亮节记住给南朝鲜商务上的朋友及“关系户”送份礼物是个极周到的举动。
设宴款待是商务交往的常见仪式。人们不必像在中国人的宴会上那样要遵守正规的程序或礼仪,而且受款待的人并不一定要回请,但他要在参加宴请时给主人送件礼物作为答谢。
J。北欧送礼习俗。
对送礼与受礼,斯堪的纳维亚人持一种实际、从容的态度。他们送礼不是摆摆样子的,且送礼多集中在圣诞节期间及过生日时。
圣诞节是所有北欧国家的主要送礼节日,人们在圣诞前夕互赠礼物。瑞典从12 月13 日桑塔?露西亚节就开始庆祝了。
这一天,瑞典各城市、机关和学校要评出各自的“露西亚新娘”。每个家庭的长女要身穿白色礼服,头戴一顶用冬青树枝编成的七柱形头冠,给家庭成员献上一杯咖啡和特制的露西亚蛋糕作礼物。
相传很久以前,在瑞典的一次大饥荒中,身罩光环的桑塔?露西亚奇迹般地出现,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丰足的食物。
接着,在12 月24 日,圣诞老人来临了。
在瑞典,圣诞老人或小精灵们给各个家庭送去礼物。
在挪威,圣诞老人在人们饱尝了一顿典型的挪威式菜肴的家庭晚餐之后给孩子们送去礼物,再晚些又回来把小礼物放在他们的袜子里。
在丹麦,礼物是在全家人围着圣诞树跳舞之后送的,孩子们则拿出一份麦片粥给圣诞老人。
在芬兰,圣诞老人把礼物放在圣诞树下,然后坐着他的雪撬离去。
复活节人们互赠小礼品,孩子们有时会收到用篮子装的巧克力蛋。
每年春天,所有北欧国家都用鲜花、巧克力及小礼物庆祝母亲节。芬兰人喜欢给他们的母亲准备一份由咖啡和蛋糕组成的早餐,并送给母亲一棵盆栽玫瑰。人们送一些父亲喜欢的小礼物来庆祝父亲节。
情人节北欧人也偶尔会庆祝一下。挪威人习惯于给他们的情人送红玫瑰以庆贺他们确立爱情关系的周年纪念——第一年一朵玫瑰,第二年两朵,以此类推。
在北欧,上门作客带件礼物很重要,尤其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