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当是坐船回来。当初下官等人前往达卡城就是坐船前往。”王森又回答道。

    之后文垚与张辅又问了他几个问题,又让他把这次出使孟加拉国的见闻全部写下来后让他退下了。

    “殿下,马上派出一支最亲信之兵,坐船前往北哈迪亚岛旁的水域,待剩下的使者返回后拦住他们,然后”张辅做了一个杀人的动作。

    “张相,你的意思是?不成,不成!”文垚也不傻,明白了张辅的意思。张辅的意思就是将这些使者都偷偷杀掉,但栽赃给孟加拉国人,从而激起将士们的愤怒,让随行的文官也不敢说什么,之后他就能以为使者报仇为名义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

    但文垚不能接受这种事情。那可是二十多人,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文垚的心还没有那么黑,不能答应。

    “既然殿下心慈,那就仍然派出一支最亲信之兵拦住他们,但并不杀了他们,而是将他们秘密软禁在某地,但对将士们宣扬孟加拉国已经将除王森之外的使者杀死。之后在攻下达卡城后,趁破城时的混乱将他们放进达卡城的监牢中,之后声称孟加拉国将他们囚禁起来,不让他们返回,这才有了他们被杀死的传言。”张辅又道。

    “好,这个计策好。”文垚道。这个计策虽然仍要欺骗将士,但并没有人被杀,他还能够接受。

    他们二人又商议了一会儿,将这个计策完善,文垚对一个侍卫轻声吩咐几句,侍卫答应一声走出帐篷,很快和另一个身材高大之人走进来,听完文垚的吩咐后躬身行了一礼退出帐篷。

    “他从十八岁就做孤的侍卫,至今已有八年,是孤最信任的手下将士,派他去执行这个命令,绝不会泄露出去。”文垚对张辅说道。

    张辅点点头,又道:“殿下,此事已经安排妥当,是否要商议如何攻打孟加拉国了?”

    “咱们两人商议攻打孟加拉国?”文垚道:“咱们手上只有两万多兵马,而孟加拉国十分富庶,人口也众多,沙阿平日里的常备兵马就足足有五万,自从大明使者来到达卡城后,沙阿又招募了许多将士,总兵马已有八万之多,而且还可再招募。就算当地人战斗力不强,但他们毕竟占了地利,现下又并未在孟加拉地区找到佛教信徒无法借助当地反对孟加拉国的人,不能轻易出兵。”

    孟加拉地区在这个年代就已经是天方教徒占比很高的地方了,统治者也是天方教徒。天方教徒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即使印度的天方教徒也比婆罗门教徒战斗力强,文垚以两万对八万,不敢贸然出兵。

    “殿下,”张辅道:“臣并非是让殿下直接派兵攻打达卡,以弱胜强,独占军功。孟加拉国兵马虽然远比两万人多,但沙阿要防备北方与西方之敌,全国境内都要留兵防备,每一处的兵马并不多。”

    “而攻打达卡共有三条进兵路线。其一是从北哈迪亚岛以北的诺阿卡利登陆,之后一路北上攻打达卡;其二是一直沿河北上,到纳拉扬甘杰甚至达卡城才下船攻城;其三是先夺取恒河以南之地,以船隔绝恒河两岸,待稳固在恒河南岸的统治后再渡河攻打达卡。”

    “我军就可利用孟加拉国人难以断定我军到底从哪一条路进兵,先派兵夺取诺阿卡利,为之后大军到来能够顺利进兵做准备,同时臣也让自己多一些功劳。”张辅最后笑着说道。

    “怎么,张相认为应当从诺阿卡利北上攻打达卡城?”文垚又问道。

    “不,臣以为,应当涑河北上一直到拉贾巴里或纳拉扬甘杰,之后下船直攻达卡城。一来,将士们坐船行军更加节省力气,二来攻城器械也能提前打造好用船运过去,三来则是万一攻打达卡城不顺利,可以先击败从各地赶来支援的孟加拉国之兵。我军水师远胜孟加拉国,该国之兵无法走水路赶来支援,只能走陆路,我军就是以逸待劳,必定能够击破敌军。先夺下诺阿卡利,则是为了迷惑沙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张辅说道。

    “张相想的好计策。”文垚夸赞道。孟加拉这个地方全境大多数地方都是一望无尽的平原,而且因为开发的早,没有多少森林都是田地,这样的地方也很难用什么战术,就是正面决战。张辅能够想到这样的计策已经可以了。

    “若是蓝将军在此,或许还能想到更好的计策,但臣才能尽于此,想不到更好的计策了。”张辅道。

    “你说起蓝将军,是否将你的这个计策派人传回苏藩让蓝将军过目?”文垚又道。张辅过去虽然也立下过不少功劳,但他还是觉得不如蓝珍,想请教一下。这可是他首战,只能胜不能败。

    “殿下,臣以为也可,只是这样一来,功劳就是蓝将军得了。殿下将来要做这一藩的主君,能立下更多功劳、威慑当地人更好些。”张辅说道。

    “这,”文垚顿时犹豫起来。他仍然担心计策出问题,但请示蓝珍后他的功劳确实会大大缩水。他一时无法决断。

    过了好一会儿,文垚才下定决心:“立刻派人对诺阿卡利附近进行侦查,若是当地的孟加拉国之兵确实不多,即可派兵夺取!”

    。

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 
过了好一会儿,文垚才下定决心:“立刻派人对诺阿卡利城进行侦查,若是当地的孟加拉国之兵确实不多,即可派兵夺取!”

    “殿下明断!”张辅马上笑道。

    “孤算是被你坑了,若是不能顺利打下诺阿卡利,孤少不得会被蓝将军责问。”文垚也说道。不过虽然他如此说,神情也十分轻松,并不真的担心打不下诺阿卡利。

    张辅又呵呵笑了两声,出言道:“殿下,臣以为今日是正月十三,等将士们过完元宵节正月十六日出兵攻打诺阿卡利。”

    “恩,”文垚正要答应,忽然想到什么,说道:“不,正月十五当日出兵攻打诺阿卡利。”

    “殿下?”张辅疑惑的问道。后续将士集结完毕与蓝珍等将领来到南哈迪亚岛还得过十几日,完全没有必要争这一两天。

    “张相,孤并不是争这一两日。而是担心沙阿有所防备。”文垚说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不仅我们知道,孟加拉人也知道,而我军两万人马已经抵达南哈迪亚岛之事沙阿同样知晓。虽然战争尚未开始,但我军处于攻势,孟加拉人处于守势双方都能做出判断。既然如此,沙阿即使知晓还有人马要派来,但也不会觉得咱们这两万人会待在南哈迪亚岛等着后续人马赶来。而正月十五日之后的一日是非常适合用兵的日子。”

    “孟加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张辅有些疑惑的说道。

    “他们要与整个世界,整个星球最强大的国家打仗,怎么可能不在意这一点?”文垚笑道。交战双方如果实力相差悬殊,弱势一方必定会研究强势一方的所有文化习俗尽可能找到自己能利用的地方,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利用犹太教的赎罪日发动战争;而强势一方未必会研究弱势一方的文化习俗。当然,强弱是相对的,北越比米国弱的不是一点半点,但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局势背景下,米国仍然非常重视北越,认真研究越南人的文化习俗。

    “殿下说的不错,与大明相比,孟加拉国确实只是弱国;虽然大明只派了这些人马,但仍比孟加拉国将士更多,沙阿了解大明的习俗也十分正常。而且常年在孟加拉国做生意的大明商人也不少,虽然因战争临近他们已经撤走,但曾经被大明商人雇佣的当地人应当会记得大明子民的习俗,沙阿若是有了解大明习俗的心思定然能够了解。”在脑袋中想了一下,张辅觉得文垚说的有道理,称赞道:“殿下真是聪慧。”

    文垚笑了笑,没有说话。这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他父亲告诉他的。允熥当时还对他说,“此事你不必说成是为父的想法,而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有助于树立你的威望。”文垚知道这是父亲对自己好,父子之间也没必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就答应了。但面对张辅他还不好意思承认,之能不做声。

    “既然要在正月十五日突袭诺阿卡利,也为了迷惑沙阿,前一日与元宵节当日一定要张灯结彩,表明要为将士过节,留一万人马驻守南哈迪亚岛,派出另外一万兵马突袭诺阿卡利即可,必能成功。”张辅又道。

    “张相说的不错。就这么做。”文垚说道。他们二人又商议几句,张辅吩咐文臣武将开始准备起来。

    ……

    ……

    正月十六日,达卡城。

    “明军昨天忽然攻打了诺阿卡利城?”法赫尔丁·穆巴拉克·沙阿略有些惊愕的说道。

    “是,苏丹。”他面前从诺阿卡利城一路逃回来的将领鲁格曼·汗十分害怕的答应一声。沙阿身材高大,与属下的大臣说话常常面带笑容,不摆架子,也似乎非常宽宏大量;但只有他们这些一直在沙阿属下做事的人才知道沙阿对于犯了错误的人处置有多么严酷。

    沙阿完全没有在意鲁格曼·汗的颤抖,他只是转过头看向身旁一个张相类似于南洋居民的人说道:“哈立德,你不是说元宵节是明国十分重要的节日,明军不会在这一天出兵么。”

    “昨日确实是明国十分重要的节日,臣并未欺瞒苏丹。昨日传回来的消息,也确实是明军在准备过节。”被他称为哈立德的人立刻说道。他是马来人,因为明国在南洋执行的对天方教的压迫政策,他从马来半岛逃到了孟加拉,之后就在达卡定居。明国的使者团与沙阿谈判不成,终止谈判撤走后,沙阿知道战争不可避免,马上在全国境内搜寻对大明了解的人。他本想找几个从大明出来的商人,但大明商人一时因为对他不看好觉得沙阿肯定战败,二是因为当地人的习俗、长相与大明也不同,不愿意为他服务,在使者撤走的同一日也一道离开了。沙阿不敢强行留下,只能让他们都走了。但了解大明的人还是找搜寻,就找到了这个曾经在大明加封的王爷的治下生活过两年多的哈立德。

    “昨天传来的消息确实是明军在准备过节。”沙阿嘀咕几句,又问鲁格曼·汗:“袭击诺阿卡利的兵马有多少?”

    “前后出动大约一万人。”鲁格曼·汗想了想,回答。

    “我想我猜到明军的想法了。他们利用我们熟知大明习俗、觉得他们不会在重要节日出兵的想法一面假装要过节,一面令一半军队做好准备,在这一天出其不意打诺阿卡利城。”沙阿分析到。

    “苏丹明鉴!”在场众人纷纷说道。一是为了拍沙阿的马屁,二也是因为真的觉得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既然明军是突袭,诺阿卡利城的军队也只有不到五千人比出动的明军要少,这次我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但你也不能留在达卡城内,尽快返回从诺阿卡利城溃退的军队驻扎的地方。”沙阿又对鲁格曼·汗吩咐道。

    “是,苏丹。”鲁格曼·汗松了口气,听沙阿又吩咐了几句后退下,但没有离开这间宫殿,而是坐在了后排的椅子上。

    “明军利用计策成功取得了战争开始后的第一个胜利,但这不算什么。”沙阿对殿内剩下的官员说道:“本来,因为咱们孟加拉国海岸线不短,又都是肥沃的平原,明军能够攻打的地方太多了,凭借我军的总兵力根本不可能将整条海岸线都守住,而明军则可以集中兵力攻打任何一个地方,所以首战失利本来就在预料之中,只是这次明军损失比预估的要小一些而已,但我军的损失也不大,不值得惊慌。”

    官员都没有说话,但对沙阿的话也没有异议。初战失利确实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因明军派出一万士兵在诺阿卡利登陆,命令驻扎在拉卡珊与赖布尔的军队南下,争取守住麦杰迪,即使麦杰迪已经被明军夺取,也要阻止明军继续北上。这两地的士兵也有一万人,算上麦杰迪的士兵与从诺阿卡利溃逃出来的人,即使明军两万人全军出动,也能挡住他们。”

    “当然,这两万人并不是此战明军出动的全部。根据从马来半岛传回来的消息,此战明军出动的兵力大概是八万至九万人,而且其中虽然有战斗力不强的阿拉干人等明国的番国的士兵,但也有来自明国本土以及苏藩的强大军队,总体来看战斗力不会弱于我国。而我军即使处于守势,但因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也至少需要十万士兵。而现在只有八万士兵,所以要马上再征召两万人。”沙阿稳定了官员的情绪后,却并马上开始讨论如何应对明军,而是说起了再征兵的事情。

    “苏丹,再征召两万人,让总兵力达到十万,是不是太多了?”一个官员出言道:“明军虽然战斗力强,但我军也很强,或许用不到这么多军队。而且供养这么多士兵的耗费太大了。”

    “十万人不多。”沙阿道:“马希尔,你可能忽略了,不仅要同明军作战,北方的国家也要防备。虽然都是真主的信徒,但他们未必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南下夺取部分土地和人口。所以至少要有十万人,如果战争进行的不顺利,还要再征兵。”

    “至于供养军队的耗费,咱们孟加拉是整个印度最富庶的地方,也不会比明国最富庶的地方差,仓库里的粮食还有很多,支撑的住,不用担心。”沙阿对这一点非常自信,而且他说的也是实话。孟加拉地区一直到近代还是非常富庶的地方,被有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当时同等规模全球最富裕的地方,比华夏的长三角还富庶。沙阿自从当年趁着帖木儿出兵南下沉重打击了德里苏丹国的时机自立为苏丹后,这十多年没打过大仗(打阿拉干不算大仗),国库还充盈,养这么多军队还养得起。

    “苏丹说的很对,是我有些事情没有想到。”马希尔马上说道。

    沙阿点点头,又说了几句有关征兵的细节,之后与官员们谈论起如何应对明军的进攻。“虽然明军夺取了诺阿卡利城,看起来是要从这里北上,但东方人是非常狡猾的,他们善于在战争中使用各种计策,或许这次仍然只是在使用计策,将我军主力吸引到诺阿卡利附近,之后利用他们强大的水师将军队运送到其他地方北上。”

    “所以不能将所有军队都派过去,我刚才派出的一万多人已经足够了。等到明军后续的士兵赶来,在大陆上登陆后,根据登陆的动向再出兵。”

    “苏丹,这样确实稳妥,但主动权会一直在明军手中,而且我军会无法给明军造成足够的损失。”另外一人又道。

    “曼苏尔,此战的目的就是逼退明军,只要能让明军认为不能取得胜利,主动退兵就达到了目的。”沙阿说道。

    “苏丹,这样做我认为不太妥当。”曼苏尔说道:“明军因为之前打败了帖木儿,这些年来也战无不胜,名声都传到了整个印度,大家都认为明军是全世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苏丹您的做法也会加剧人们的这种想法。这样一来,士兵们从心里怀着对明军的担心害怕之情,不能发挥出全部战斗力;而明军士气高昂,能发挥出全部战斗力。对我军十分不利。而且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我军如果没能取得一个胜利对明军就越害怕,战斗力越低,没准哪一只军队被明军击溃都会导致战争不利。”

    “所以我认为,必须取得对明军的一次胜利,歼灭或击溃一部明军,提升军中的士气,降低明军的士气。”曼苏尔最后说道。

    “这个道理我也懂,但怎么歼灭或击溃明军一部?”沙阿问道。

    “苏丹,现在正有一个这样的机会。”曼苏尔道:“明军虽然有八九万人,但其中大多数都并没有赶到孟加拉,现在所面对的明军只有两万人。马上派出主力军队南下攻打夺取诺阿卡利城的一万明军,争取将他们歼灭,至少歼灭大半!”

    “这!”沙阿听了他的话,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从未想到过这一点。但他在脑海中想了一会儿,觉得曼苏尔的想法很有道理。现在明军大部尚未赶来,他在短时间内拥有军队的兵力优势。前几天明军都窝在南哈迪亚岛上,他有兵力优势也没什么用,但现在明军登陆了,他就能利用兵力优势重创明军,不仅能够打破士兵对于明军战斗力的神话,也能缴获一批明军的先进军械,有利于之后的战争。

    “好,就按照你说的做!”沙阿也不拖泥带水,马上吩咐道:“命驻扎在达卡、拉贾巴里、……等地的军队全部向诺阿卡利集结,我要集中七万军队,一举消灭一万明军,夺回诺阿卡利城!展现主的信徒的荣光!”

    “是,苏丹,我们将执行您的命令,真主也会保佑我们战胜异教徒!”在场的官员都说道。

第1543章 印度之战——包围() 
“朱标统!”“朱标统!”正守在麦杰迪北面城头上的将士纷纷行礼道。

    “嗯。”被叫做标统的人答应一声,又问道:“北面的孟加拉人可有异动?”

    “标统大人,”一个身穿百户军服的人说道:“自从他们在赶到当日见我军人少攻打过一次城池但失败后,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没有任何动静?”标统追问道:“连伐木都没有?”

    “没有,他们在将军营搭建好以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动作,这几日一直是在军营中。”百户又道。

    “这有些奇怪。”标统轻声说了一句。就算他们发现自己的这一万多人攻不下麦杰迪,但也应该为后续要赶来的军队准备营寨与攻城器械伐木才对。“莫非孟加拉人已经不打算夺回麦杰迪?只是固守现下尚未丢失之地?”他又轻声说道。这是个合理的猜测,但他总觉得应该没这么简单。

    一边想着,标统已经将整个北面城墙巡视了一圈,得到的回答都是孟加拉人并未有任何动静。标统随即赶回城中一栋宅院,向此时麦杰迪的最高指挥官张辅汇报。

    “孟加拉没有任何动静?”张辅也十分奇怪:“他们真的放弃麦杰迪了?”

    “代珍,说说你的想法。”张辅又道。

    这个标统就是朱代珍。建业三年允熥整顿上直卫的时候从其他京卫选入羽林左卫,第二年参加安南之战,立下功劳被任命为百户,又过了一年被提升为副千户。建业十年依据功劳和资历任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