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不要怕他死了,让他上战场上,从百户、千户什么的开始磨炼,反正常升还有儿子呢,也不指着他送终,但是要是他能出来,那常家总还能再加一代的富贵,不然终究是不行的。”
“我要和你说的下一件事是关于蓝家的。蓝家虽然是我的娘家,但是他和常家不同。不是我说,常家你可以放心用,但是蓝家未必能这样,还是和其它的武将世家一样对待,不要太过倚重。”
“你将蓝琏的女儿接进宫这就办得很好,对蓝家,还有他的武将世家都要即用又防的。”
“最后一件事是,”说着她指着身边的一个丫鬟说道:“这丫鬟叫做抱琴,这个名字说起来就长了,还是当年太子妃未入宫的时候起得。不是给她起得,是给她娘起得。他娘当年是太子妃的丫鬟,太子妃入宫之前许了人家。”
“后来这小姑娘又选上来当我的丫鬟,因为琴弹的好,我就又让她叫做抱琴。当年他娘服饰过你娘,之后让她去宫里服侍你吧。你要是喜欢,就收了为妃;你要是不喜欢,就当宫女,过几年再出来。”
允熥看着旁边站着的丫鬟,长得确实是不错,身材也很好。允熥不明白常母非要把个小丫鬟送进宫为什么?一个丫鬟维护不了两家的友谊吧,并且她也未必会一直忠于常家。
但是虽然允熥琢磨不懂,但是这是不好拒绝的,常母有没有说让她当妃嫔什么的,于是也只能接受了。
然后允熥又和常母说了几句话,然后到前厅和常升聊了会儿,就走了,他还有别的安排。
等允熥走了,常升问道:“娘,为何把抱琴给允熥?这对常家有什么好处吗?”常森也是一脸不解。
常母叹了口气说道:“哪是因为给允熥有什么好处!是因为咱们自家的事情!”
“继宗看上抱琴了,求我许给他。要是这样也就罢了,但是森儿的长子继姚也看上了抱琴。这我不管许给谁都不好,许给下人更是不好,干脆我送到宫里,省的他们兄弟坏了兄弟情谊。”
常升和常森那么想到是这个原因,一时愣住。不过马上常森就说道:“继姚这个兔崽子才多大,正室还没有就想着纳小了,看我回去好好收拾他!”8
第162章 抚慰()
允熥接下来的计划是去拜访齐泰他们的家人。?? 此时正月十五是上元节,流行猜灯谜、提灯笼等习俗,并且明初仿宋代的习俗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连续五天都是欢庆上元节,是民间最热闹的时候。
允熥这些天都是给自己的属官放假的。当然,连放五天是不成的,允熥让他们明天上午按时来,然后下午放假。此时正是下午,允熥打算去拜个晚年,给他们一个惊喜。
但是允熥在来的时候没有注意,从常府出来以后注意到了自己身边的侍卫变了,忙问杨峰:“这些侍卫都是生面孔,怎么不是原来的那批了?”
杨峰说道:“殿下,这些天的那些都是陛下的侍卫暂且借过来的;现在新的服侍殿下的侍卫已经选出,所以他们回去了换了这些新人。”
允熥看着自己新来的侍卫,允熥不禁颇有感慨。
杨峰看着允熥的脸色,赶忙上来对允熥介绍到:“殿下,这是陛下新拨给殿下的侍卫。”说着,他指着他们说道:“这人叫做唐瑞,是羽林左卫的;那边那人叫做刘川,是府军卫的,……”因为之前选的多是金吾前后卫和旗手卫、锦衣卫的,导致现在这几个卫没有多少出色之人,所以这回多是其他卫的。
允熥对杨峰说道:“去金吾二卫的坊。”
允熥一说杨峰就知道允熥想干嘛,他说道:“殿下!”
允熥坚定地又重复了一遍:“去金吾二卫的坊。”
杨峰无法,只能带着去了。
没过多久,他们一行人来到金吾前卫的坊门口,然后允熥径直走了进去。
允熥直奔陈兴的家。陈兴的父亲陈保国此时在家休息。他因为陈兴的关系直接被封为世袭指挥使,但是真要让他当个指挥使他干不了的,当个指挥佥事什么的指挥使、指挥同知也不好和他论地位高低,所以最后金吾前卫和老朱申请以后决定调他去五军都督府任职,在此之陈保国就待业在家。
陈保国只有一个儿子就是陈兴,还好陈兴之前有一个儿子,现在陈保国全部的希望就在陈兴的儿子陈永华身上了。
此时陈保国刚刚把上门的亲戚打走。但是陈保国还是十分的气愤。他对陈兴的母亲杨氏说道:“这些人,自己不知道上进,就想着钻空子。这个说要让我帮着进上十二卫当差,那个让我帮忙谋一个好一点的官位,真是不知廉耻!”
杨氏说道:“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不帮也就算了,但是那几个挺近的小叔子的忙能帮也还是帮帮为好。”
陈保国说道:“我怎么帮!上十二卫人数都是额定的,每个名额都是有人继承的,谁没有一点儿关系?真要是谋了,那事情还不捅到殿下面前?咋们家的这点儿与殿下的恩情难道用在这帮人身上?”
“你没看前几年过年金吾前卫的指挥使都到咱们家来拜年?为什么今年不来了?还不是人走茶凉!行儿死了,永华又小,十年之内接不上,殿下怎么会总惦记着咱们。这些恩情要用在最重要的时候!”
正说着,有人敲门。杨氏问道:“谁呀?”陈保国在后边说道:“要是那帮亲戚不给开门!”
杨峰答话到:“是我,大妈!杨峰。”
杨氏一听是杨峰的声音,马上开门并且说道:“你怎么这个时候……”然后就看到了后边的一大帮人,杨氏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陈保国本来在屋里坐着,忽然听不到杨氏的声音了,顿时以为是有盗贼,拿着自己的枪就出去了,并且随时准备好喊人。
但是出去之后现是有一大帮人在门口站着。这时杨氏跪倒地上说道:“民妇陈杨氏见过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陈保国吓了一跳!然后也马上跪下。
允熥笑着说道:“免礼。”然后让侍卫扶起他们,然后进屋说道:“家里还好吧。”
陈保国马上说道:“好好!都好!”
允熥说道:“孤知道,你只有陈兴一个儿子,所幸陈兴还有儿子使得你家不至于绝后。陈兴是为了保护我而死,你家要是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我能办到的一定办!”
杨氏似乎想说什么话的样子,但是陈保国马上止住她并且说道:“没什么困难,都好。”
允熥又让把陈永华抱出来看看。允熥看着三岁多的小孩子,问道:“叫什么名字?”
陈保国说道:“叫做陈永华。”
允熥笑道:“这个名字好。虽然孩子还小,我给他取个表字如何?”
陈保国马上激动地说道:“那多谢殿下了。”
允熥说道:“就表字近南,陈永华字近南。”
允熥又说了几句,也就走了。
等允熥走了,陈保国对杨氏说道:“你刚才想说什么!”
杨氏说道:“既然殿下这样说了,那还不赶紧求事情!”
陈保国说道:“你懂什么!不管殿下表现的怎样,咋们家都要守本分!这些恩情要存着,直到十几年以后永华长大了,凭着这个求一个皇宫侍卫,这才是对永华好!”
然后允熥去了秦楠的家。秦家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秦松还是东宫属官,过年拜年的数不胜数,秦楠之死家里又有赏赐,所以日子过得极好。
秦松正在对父亲秦守山说道:“爹,将来这个世职还是给三弟吧,我在詹事府当属官,还有前程,不必指着这个世职。”
秦守山却说道:“不,这个世职就是你的!正因为你还有前程,才要袭了世职!”
“你袭了世职,将来殿下再封赏你的时候就可以封你为伯爷,咱们家就成了勋贵,你又有前途,必能将来融进去。这对秦森也有好处。”
“但是要是你没有世职,那封赏也得从世职开始,你不像是能在战场上打仗的人,想升到伯爷很难,就是殿下也得按着规矩来。”
“我知道,你因为秦楠死在了北边而自责,但是为了咱们家必须是你来袭职。为防夜长梦多,过两年我就以腿脚不好为名把世职给你。”8
第163章 新人()
正说着,屋外传来了“邦邦邦”的敲门声。? 秦松正觉尴尬,于是过去开门,他们家也是刚刚成了指挥使,还没有修房子,所以还没有什么‘二门’,从屋里出去就到了大门口。
秦松开门,见到杨峰是打头的第一个,很是惊讶;然后又看到了允熥。秦松下意识地想行礼,然后想着允熥没有穿相应的服饰,看来是不打算暴露身份,所以把允熥迎进了院子把门关上以后才跪下行礼道:“见过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秦守山听到拜见的声音,也忙带着其他的家人出来拜见。
允熥让他们起来。秦松起来以后就说到:“殿下,怎么今日出宫来看望我们。”又转头对杨峰说道:“你怎么让殿下这样的日子出来!”
允熥笑着说道:“不碍的,孤一是来看看你们这些东宫属官,二是顺便再灯市上逛一逛,打算等到晚上再回去。”
秦松马上说道:“殿下,万万不可在晚上还留在宫外。上元节的五天并无宵禁,晚上灯市上非常杂乱,晚上虽然点灯,但是也不比白天,万万不可!”
杨峰也说道:“殿下,之前并未说要在灯市待到晚上,如果殿下说了,我是万万不敢让殿下出宫的。”
允熥听他们都这样说,也觉得确实晚上不安全,也就罢了。但是他还是觉得秦松变了,以前他可不会这么严肃的说话的,但是自从秦楠死了以后他就变成了这样。
允熥没有在秦家多待,让放下了赏赐的东西就走了。之后允熥又去了几个人的家里,因为时候不早了,还要去齐泰、陈性善的家里,所以并未都走过来。
允熥过了薛家的府邸,但是并没有去拜访,可没有储君拜访太子妃家的道理,除非太子妃家是勋贵。
然后允熥直奔齐泰家。齐泰正在家里和父亲、兄弟准备晚饭。
齐敬宗也娶媳妇了。本来齐豫是想给齐敬宗也找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家的闺女的,但是于敏月和齐泰说道:“相公,敬宗不考科举,又不当武将,还不适合经商,以后只能在乡下,找个不会下地干活的不太好,还是找个农家的人吧。”要不是齐泰相信自己的媳妇不会对家人有心眼,那这话就是在挑拨。
但是齐泰也还是说道:“父亲其实也在犹豫,因为我为官的俸禄基本上剩不下多少给家里,家里这些年过得宽裕些其实是因为殿下的赏赐,要是弟媳不下地干活那家里可不宽裕。但是父亲想着以后敬宗有孩子了教导孩子。”
于敏月说道:“那还不如送到你身边来,由你教导,不比那不知道谁家的小姐好些?”
齐泰觉得在理,和齐豫说了,齐豫想了想最后同意找一个农家的丫头。
齐敬宗新娶的媳妇姓袁,干活非常的刷利,于敏月虽然在齐家这些年也干活,但是还是比不上人家,并且她还怀着身子,所以只是打打下手。昨天下了场雪,齐泰和齐豫正在扫雪,齐敬宗在劈柴。
允熥来的时候就看到齐泰在门口扫雪。允熥走到家门口笑道:“齐卿怎么没有出去逛灯市?”
齐泰见到允熥来了,忙把他们迎进去关上院门。齐豫等人也上来拜见,正在擦家具的于敏月和袁氏也上来拜见。于敏月还好说,但是袁氏完全手足无措,好半天才知道要行礼。
然后小萝莉齐颦儿也来行礼。她说道:“民女见过殿下。”齐颦儿已经十岁了,允熥更不可能和她多说话,夸赞了一句就让他下去了。从齐家出来允熥又去了陈性善的家中。但是陈性善全家出去赏灯去了,也就只能回去了。
在护送允熥回去以后,唐瑞和自己的好友、也是被选入东宫为侍卫的赵永说道:“早听说殿下重情重义,今日才见到。殿下如此照顾身边之人,真是我等的福气。要是有这样的殿下,就是为殿下死了也值了。”
赵永笑道:“不过殿下在任事上也是很严的,你看讲武堂有多少司务或者教习被处罚,并且处罚的很重。”
唐瑞说道:“既然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讲武堂的事情我也听说过,殿下又不是不教而诛,处罚他们理所应当。”
赵永不便与他多争辩,止住不说。
================================================================
允熥回到文渊阁,正妃熙瑶就迎了上来。允熥说道:“不是和你说过了,不必出来迎我的。”
熙瑶说道:“殿下,臣妾是有事情来请殿下安排的。不久之前常府送来一个女子,说是给殿下您的,您也准许了。我是来问怎样安排这个叫做抱琴的女子?是请封为侧妃还是先找个宫殿安置了以后再说?”
允熥都忘了这事儿了,他说道:“是常家的老夫人给我的,我也不便推辞,所以就不得不接受了。我并无纳侧妃之意,让她在你手下,或者熙怡手下当个宫女即可。”
熙瑶说道:“那怎么行!常家送来的人,我怎么能让她在我手下为宫女?殿下还是纳了吧,我这就去安排。”
说着,熙瑶看着还想拒绝的允熥,不禁有些感动,说道:“殿下爱惜我我岂能不知?但是现在东宫只不过只有我与妹妹熙怡两个妃嫔,我又怀着身孕,不说我们心下不安,就是陛下恐怕也是不满意的。”
“我还与妹妹商量在文华殿里找人让殿下纳了,现在常家送来人真是正好。并且,”熙瑶红着脸说道:“殿下太过生龙活虎,妹妹一个人有些承受不住,正好再来一个人分担些。”
熙瑶真的愿意有人来和她们争夺丈夫?那怎么可能。但是自从她嫁进了皇家就知道自己姐妹是不可能独占允熥的。不说皇家,就是一般的勋贵世家,哪个公子没有几个通房?
当然,她可以顺水推舟接受抱琴为宫女,安排自己拿捏的住的人给允熥暖床。但是她认为那就得罪了常家,那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家连个伯爷都不是,可得罪不起允熥生母的娘家。8
第164章 各种事()
允熥听了熙瑶的话,也明白自己只有这两个嫔妃老朱是不会同意的,他又不可能拿出后来的孝宗朱佑樘的例子。 再说了,就算拿出朱佑樘的例子老朱也会认为是反例:朱佑樘只有一个儿子长大,并且朱厚照还没有后代的时候就死了,导致朱厚照死后由朱佑樘的侄子即位,帝系变化。老朱要是知道他以后会有这样一个后代,一定会把朱佑樘叫来臭骂一顿然后塞给他好多美女的。
并且你要说允熥对于其他的美女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他更重视和熙瑶的关系。现在熙瑶同意他纳妃嫔,并且看起来并无怨恨,他也就顺水推舟的接受了。
晚上允熥又罪恶的占有了一个小姑娘。不过允熥当时自然是没有任何罪恶感的。允熥在完事儿之后抱着抱琴,抚摸着她姣好的身材,问道:“为何常家会把你送进宫来?你家人怎么样?”允熥不愿意只当一个人形打桩机,还是想和后宫多交流的。
抱琴柔弱的说道:“殿下,我也不知为何送我进宫。我祖父当年随着老太爷打仗,我爹也随着打过仗,算是常家的亲兵。我娘倒是不愿意我进宫,但是我爹很是高兴。”
然后允熥又问了几句话,抱琴都非常诚恳,甚至有些傻的什么都交代了。
允熥觉得抱琴很可爱,觉得很累了抱着她睡着了。但是他没有注意到抱琴嘴角狡黠的笑意。
第二天允熥上午还是照例替老朱批部分折子,并且给了陈性善、练子宁的上元节赏赐。今日已经过了上元节,但是谁让允熥在十六才想起来给属官赏赐呢?然后他又想着给他们一个惊喜,所以就拖了一天就来不及了,不过属官倒是并不在意。
下午允熥拿出时间出宫去了河沿庄。这次其实他是准备带着望远镜去北巡的,但是不小心就落在了宫中,不然仗可能还要好打一点。不过还好虽然没有望远镜也顺利完成了。
允熥看到了他们制造的更大的玻璃,觉得这些玻璃完全可以安放到窗户上代替糊窗户的纸,虽然还是做不到纯色,但是也已经很不错了。允熥来之前数了数自己的书房有多少窗户,然后按照数目让他们磨出大小相当的玻璃,准备安在自家的书房窗户上。
他对工匠头子张友和能匠鲁源说道:“你们造出像现在在我手里的这个玻璃一般大小的八块,能在几日之内造好?”
张友和鲁源互相看了看,张友说道:“殿下,这烧制玻璃多有破损,差不多十块才能出来一块,我们不敢保证几日能好。”
允熥说道:“现在已经有了两块,不过是再要六块,估计不出多少时间?”
张友和鲁源他们不知道面前之人就是当朝皇太孙,所以还敢说话:“孙少爷,这根本没法估计,怎么能定下时候?”
允熥虽然不高兴,但是来自后世对于科技的认知还是让他憋住不呵斥他们。他说道:“那就尽快。能在三月之前造好,我重重有赏,越早赏赐越多。”
然后允熥和6乘风和冯默也说了几句话,他看着这两人还算是不错的庄头,勉励几句,然后才走。
从河沿庄出来,允熥要去拜访罗贯中了。先要关注一下改的怎么样了,然后他打算表明身份了。
允熥来到为罗贯中安排的小院子院门口,然后敲门。还是罗贯中的小儿子罗绒开的门,他见到是允熥他们,就让他们进来了。
允熥走进去来到罗贯中的屋子。罗贯中少见的在待着而不是在改书。允熥很奇怪,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写书并不是一个苦差事,反倒是高兴地事情,怎么会不做呢?
允熥问道:“老先生,改好了吗?”
罗贯中说道:“原来是孙侍卫来了,正好我有事想问。”
允熥说道:“何事?”
罗贯中说道:“前边儿关于魏武的我都已经按照史书的记载改好了,但是之后魏文、魏明的事情要怎么改?这还好说,魏文、魏明的文字少,但是对于司马氏应该怎么写?还请孙侍卫转告殿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