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6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孟加拉费的惯例,应当是算作买卖。既然是买卖,就要按照做买卖的规矩来。草民做买卖,一向是得提前知晓到底要投入多少本钱,什么时候能有收益,每年的收益能有多少,多长时候能收回本钱,等等事情。现下殿下您这么一说,草民对修建运河两眼一抹黑,不敢随便答应。”李泰元慢声细气的说道。可一边说着,李泰元斜眼偷偷瞅了丹墨一眼,心想‘若不是担心你把殿下激怒了对大家都不好,我才不站出来说话。这个法子这次本来看着用不到了,可以下次用,就因为你出言不当,只能用出来。过几日一定要让你家栽个大跟头不可,否则难解我心头之气。’

    李泰元适才说的话,是昨晚他和李咏琳商量出拖延时间的办法。昨天晚上他回到家,见到女儿女婿回来当然欣喜,高兴的说起话来。但李咏琳马上看出父亲心里有事,就问了出来。李泰元心想此事也不算机密,何况他明日上午还要和自家各房的话事人商议,就实话实说告诉了女儿。而且,“是了,你们刚刚从京城赶过来,应当知晓这到底是不是朝廷的旨意,亦或是安王殿下自己的意思。”

    “这个,女儿在离京前没听人说起过,大约是安王殿下自作主张。”李咏琳说道。这样重大的事情,又事关苏州的商户,若朝廷上有这个意思,殿下应当会告诉她一声才对。

    “但也保不齐是这几日陛下临时起意,派人快马告诉安王殿下。”可她随即又道。因为她怀了身孕,他们夫妻一路从京城过来速度很慢,足足走了十多日才到苏州,而京城至苏州不过四百里地,快马一日就能赶到。

    “到底是不是朝廷的意思?”李泰元有些焦急的问道。可不能判断错了,判断错了的后果会很严重。

    “不是朝廷意思的可能有九成五。”李咏琳最后说道。据她了解,这段时日陛下一直在忙筹备攻打孟加拉国之事,忽然分心派人告诉安王用这种方式筹款的可能太小了。

    “即使安王殿下自作主张的可能有九成五,但也不能完全确保啊。”李泰元叹了口气,说道。

    “爹,不如这样。”李咏琳忽然说道“既然一时难以确定,不如拖延几日。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了,安王殿下除夕日之前一定会回京,只要再拖两日,安王就只能离开苏州。过年这几日女儿派人回去打听一番,年后就知晓是真是假了。”

    “但瞧着安王的样子,是非要在这两日将此事定下,不好拖延。哎,若是钱少,给了就给了,就当纳了粮税罢了。可要的钱太多了,足有十多万贯,咱们家凑一凑倒是能凑出这么多钱来,何况还能以粮食或布匹冲抵,但买卖上周转可就有危险了,少不得得向钱庄借钱,对买卖可大不利。”李泰元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家从钱庄借钱之事一定会被旁人知晓,其他商家就会怀疑他们家的实力,生意会受到影响。

    “爹,年初朝廷从钱庄借钱充作军费的时候,和民间借钱差不多,都是提前商定利息和还款的日子,可见此事就算是朝廷的意思,也不会占商人的便宜,至少不会占太多便宜。爹你面前安王的时候,就说按照做买卖的规矩来。”李咏琳随即说了上述那番话。

    “可是,这是偷换概念。”李泰元有些犹豫。安王原本说的是借钱,被李咏琳换成了做生意。

    “安王从前也没做过买卖,又不像陛下那样什么都愿意了解,多半分不清这两种情形。您大胆说就是了。”李咏琳道。

    李泰元仍然很犹豫。但想起来自己要出的十多万贯钱,顿时接受了女儿的建议。第二日与各房的话事人商量,也没人提出更好的意见,就决定用这个法子了。

    朱楹果然没有听出任何不妥来。在他看来,从钱庄借钱和商人之间做生意都差不多,规矩应当也一样,接受了李泰元的说辞。

    “修建克拉地峡运河,总共的成本大约在一千万贯以上。大约要修四五年。至于收益,或许是通过对过往的船只收通关税。多长时候能收回成本,这个不好说,得看有多少船只通过克拉地峡运河。”他十分含糊的说道,尤其是对于收益和收回成本的时间。

    其实虽然朝廷已经下定决心要修这条运河,但对于运河修成后如何使用还存在争议。暹罗人和蒲藩都想收过河税,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克拉地峡运河不比曾经的京杭大运河,还有南饶马六甲海峡的选项;这个年代的船又都是风帆船只,多走些路程增加的相关费用不算多,只是时间上耗费的多。若是收的过河税高了,恐怕商人宁愿多花点儿时间,不愿意通行运河。所以到底收不收税,怎样收税还在争论,朱楹也猜不到允熥最后会做什么决定,只能含混的说道。

    “殿下,这草民就不好答应这么一大笔钱借出去。年初钱庄借钱给皇长子给诸位藩王,用作攻打孟加拉的军费,那是因为大明天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必定能够从孟加拉得到战利品还钱;可修这条运河可不好说。”李泰元听到总成本后倒吸了一口凉气,缓了缓才继续语气良好的说道。

    朱楹一听他说的也在理,借钱修运河与借钱打仗还不一样。但借钱充作军费之事是允熥亲自吩咐,交给萧涌昀蕴夫妻、昀芷张无忌夫妻的差事,不是他的差事;何况就算是他的差事,他也借来足够的钱用作军费,文垚也不会在孟加拉修一座碑纪念他的贡献,他的目的仍然达不到。

    “还钱之事,有朝廷背书,朝廷每年税赋几千万贯,岂会差了这一千多万贯的钱?”朱楹又从这个角度说道。

    “既然如此,殿下,这笔借款到底如何借?利息如何?还款的日子如何?与那个衙门签订文书?”李泰元又道。

    “这个,利息就按照之前借钱打孟加拉国一样,年息三分六,签订文书的就是钱庄总行会。至于其他,还未定下。”朱楹道。他这是自己自作主张,其他事情还可以自己猜测着说,反正不离十;可还款的方式他没有先例可循,若是最后允熥不同意他定下的还款方式,事情未必能成。朱楹打的是两头哄的主意,先哄得苏州的商人愿意借钱,再将此事奏报给允熥,装作苏州的商户得知朝廷缺钱修运河,主动借钱。依他想来,就算到时允熥觉得不对,既然钱已经到手,也不会再说什么,苏州的商户也不会知晓前因后果。这样自己就达到了目的。可若是还款方式这一条十分要紧的条款差了太多,苏州的商户鼓噪起来,事情败露,他不仅白忙一场,还会被舆论所嗔怪,允熥也会怪罪他。

    “殿下,草民也不敢退绝殿下的命令,只是还款这是最要紧的条款,还请殿下定下后再告知草民。可否如此请殿下示下。”李泰元又道。

    “这,也好。”朱楹不得不答应道。

    既然朱楹这样答应了,和在场的商人也没什么话说,让他们散去。众人纷纷对朱楹行礼后离开府邸。

    “王爷,这些商人真是不知好歹,王爷您吩咐下来他们照办就是了,还敢推三阻四的。就是官家太抬举这些商人了,让他们都记不得上下尊卑了。”待商人们都走了,服侍朱楹的太监走进来一边为他捶背,一边抱怨道。

    “这话少说。”朱楹没有驳斥,只是说道。

    “奴婢知晓了。”这太监忙答应道。他知道这是朱楹在为他好。

    “你过一会儿叫萧卓过来,孤与他商议一下文书的条款怎么定较好。今日下午一定要将文书的样式定下来。”朱楹又吩咐道。

    “是,王爷。”太监答应道。

    “文书定下后,你记得马上派人去告知商户们再来这里。这次就不必全城的商户都来了,就告知丹家、李家、尚家等几家最大的商户的家主前来就好。他们答应了,其他的商户也定然答应。”

    “而且,丹家对孤也太不恭敬了,孤要惩戒这一家,让他们家多出些钱,不让他们好过。”

    与此同时,在府邸门前,尚铭凑到李泰元身旁,低声说道“你可觉得今日丹墨的做法不大对劲?几乎是笃定了安王殿下自作主张一般。”

    “我后来细想,也有这个感觉。可若是丹家提前得知了消息,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呢?”

第1495章 苏州惊变——莫名其妙的寻找() 
“唐景羽,起来,该你上值了。”朱楹随行的侍卫中地位最高的姓曹之人走进侍卫们休息的公房,叫了一声。

    “是,子玉大哥。”唐景羽本来睡得就不沉,听到他的话马上就醒了,答应一声。

    “快些挎上刀戴上帽子。”曹子玉又道。唐景羽中午睡觉没脱外衣倒是不必穿,可腰刀和帽子不能还带在身上,要重新穿戴上。

    唐景羽又答应一声,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前去替换他人。

    曹子玉将下午换班的侍卫都叫起来,又巡视一番后,打了个哈欠也要去睡一会儿。他后半夜起来巡视了一圈,后来又操心朱楹自作主张之事,又去找本地的锦衣卫千户,忙得很;现在好容易有些空闲,想去休息。

    可他刚走了几步,迎面见到一人,忙说道:“朱兄。”

    “曹兄。”朱恒实也还礼道。

    “朱兄这是刚刚将府邸巡视一遍?”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说道:“朱兄真是令小弟佩服。”朱恒实每天要巡视整个府邸五遍,检查疏漏之处,非常认真负责;曹子玉自认为已经算作认真负责了,但比朱恒实还差些。

    “朱兄尚未吃午饭吧。东院还有人在吃饭,朱兄不如去东院吃饭。王府侍卫的饭食终究比外面的将士要好一些。”曹子玉又道。

    “这个不急。曹兄,在下有件事要问曹兄。”

    “何事?”

    “听闻上午曹兄去见了本地的锦衣卫千户,在下想问一问到哪里去找他?”朱恒实道。

    “你问这个做什么?莫非是发现了有人要行刺殿下?”曹子玉马上略有些紧张的问道。

    “并非如此。”朱恒实解释道:“是有一件在下觉得有些奇怪之事,想去问问本地的锦衣卫。不是锦衣卫之人也可,只要是熟知城内各条街巷的人便好。”

    “这,朱兄觉得有些奇怪之事可与护卫殿下有关?”曹子玉又问道。

    “这个,似乎略有些关系。”朱恒实想了想,说道。

    “那是何事?”曹子玉追问道。

    “这,”朱恒实又琢磨了一番,道:“如果在下猜错了,岂不是平白污蔑?是以现下不敢说。待确定了此事,再告诉曹兄。”

    “既然如此,小弟就陪着朱兄一起去找锦衣卫千户。”曹子玉说道。他很想马上知道朱恒实口中这件与护卫朱楹有关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可既然朱恒实自己不愿意说,他绝对撬不开朱恒实的嘴;但他又对这件事十分在意,感觉此事事关重大,决定亲自陪着朱恒实去找本地的锦衣卫千户。

    “朱兄先去吃饭,一刻钟后小弟在此处等候朱兄。”曹子玉又道。

    “不用一刻钟。五分便好。”朱恒实没有推辞曹子玉要和他一道去找锦衣卫千户,表示默认,但听到这话回答一句,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块干粮,又从侍卫房里倒了一杯热水,就坐在凉亭里面吃了起来,而且很快吃完了,重新站起来对曹子玉说道:“这就走吧。”

    曹子玉惊讶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带着他出府而去。

    不多时,他们走到一处房屋,曹子玉敲门道:“何千户可在?”

    他连续叫了三四声,才听里面有人答应:“谁啊?”

    “在下是安王殿下护卫,有事要见何千户。”曹子玉道。

    听到曹子玉的话,里面的人惊讶的叫了一声,随即又变得悄无声息。过了一会儿门被打开,一个身穿正五品官服的中年汉子走出来,瞧了一眼朱恒实又看向曹子玉,说道:“曹大人,上午您不是找过小人了么?有何事又要对小人吩咐?”

    “何千户,并非是我要找你,而是这位朱指挥使要找你。朱指挥使是统领将士护卫安王殿下之人。”曹子玉道。他又对朱恒实介绍道:“朱兄,这就是本地的锦衣卫何源何千户。”

    “见过朱指挥使。”何源忙行礼道。曹子玉虽然是安王的亲信侍卫,但安王自己影响力就不大,一个侍卫更不必说了;可朱恒实受允熥信任,可怠慢不得。

    “不必多礼。”朱恒实说道:“我此来,是想请千户派一熟识城内街巷之人为我指路。”

    “这好说。正好下官没什么事,就为朱大人指路。”何源马上说道。

    “那就麻烦何千户了。”朱恒实立刻答应道。曹子玉觉得略有些不妥,但既然朱恒实都已经答应,他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跟在他们身后,向朱恒实要找的地方走去。

    “何千户,招牌为福锦安轩的珠宝首饰店怎么走?”朱恒实问道。

    “跟下官前来。”何源说道。带着他们二人向李家的这家首饰店铺走去。

    到了地方,朱恒实绕着这家店铺转了一圈,注意附近每一家店铺的招牌,然后向一家名叫钱庄走去。曹子玉与何源赶忙跟上。可朱恒实却并未走进钱庄,而是又绕着钱庄转了一圈,又向下一家店铺走去。

    他就这样连续找了许多家店铺,走到一处路口时,又说了许多家店铺的名字,问何源哪一家离着这里最近。何源觉得很莫名其妙:你找这么多家店铺,可哪一家也不进去,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但奇怪归奇怪,他不敢得罪朱恒实,只能告诉他哪一家最近。朱恒实随即向那一家店铺走去。有时他还会指着某一栋宅院,询问这户宅院属于哪一家,何源也只能马上回答。

    他们三人就这样转了好一会儿,足有一个多时辰,何源心里越来越奇怪,曹子玉也有些不耐烦,当朱恒实又走到一栋宅院前四处张望时,曹子玉忍不住说道:“朱兄,这条路你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这附近的店铺与大户人家的宅院都已经问过了,你到底是在做什么?到底在找什么?”

    “下官敢问朱大人,您可是发现了有人意图行刺殿下,所以寻找他们藏身之处?若是,下官马上调本地的锦衣卫前来搜寻。”何源也道。他心中比曹子玉更加不耐烦,曹子玉好歹能见识见识苏州城不同于京城的繁华,可他每日都能见到早就看遍了,实在忍耐不住,又不敢像曹子玉似的直接说出口,就这样说道。

    朱恒实没有回答她们二人的话,只是继续张望。他望了一会儿,指着身旁的大宅院对曹子玉说道:“就是这家!”

    。。

    

第1496章 苏州惊变——发现() 
朱恒实没有回答他们二人的话,只是继续张望。他望了一会儿,指着身旁的大宅院对曹子玉说道:“就是这家!”

    “朱兄,这家怎么了?”曹子玉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看向他指着这一家的府邸正门上的匾额。

    “丹府,小弟记得适才何千户说起过,这处宅院应当是城中有名的商户丹家的。姓丹的人少,小弟应当不会记错。”他又说道。

    “确实是城中出名的商户丹家的府邸。”朱恒实点点头说道。

    “丹家犯了何事,让朱兄这样挂念?还要找出他们家的府邸所在?”曹子玉问道。

    “并非是他们家犯了何事。”曹子玉解释起来。“今日上午我出门在城中闲逛,用了一个多时辰将整座城池转了一圈,正要回去,就见安王殿下的一名侍卫从一条小巷走出。此人我也认得,就打了声招呼,要与他一起返回殿下下榻之府邸。”

    “这自然十分平常,可在返回的路上,我顺嘴问了问他去瞧了什么,他说自己去狮子林瞧了瞧,觉得时候不早了就要回去。可是狮子林却不在他走出的那条小巷的方向。我就注意起来。我随即说起城中的美景与店铺,那侍卫也顺嘴说了说他在城中见到的景色与店铺,我将他说的全部都记下。”

    “之后就是下午与曹兄一起来找何千户,又请何千户指路。我询问何千户那侍卫当时说的景色秀丽之处与店铺名称,将这些地方全都走了一遍。最后发觉,若是不折返路线,又要将这些地方全部走过,必定会经过这一栋宅院,而且这一栋宅院他恰好没有与我说起过。询问何千户后,得知是丹家府邸。”

    “我又特意去了一趟狮子林,见狮子林的景色与他说的似是而非,可见是来自旁人转述,而非自己亲眼所见。”

    “这就十分奇怪了。他既然没有去过狮子林,为何要说去过?可见是要隐瞒自己的行踪。但他为何要隐瞒自己的行踪?”朱恒实用循循善诱的语气说道。

    “正好在殿下召见当地的商户时,我曾路过正厅,听到丹家非常古怪地坚决推绝殿下的好意,似乎知晓实情一般。所以,”

    “这个侍卫对丹家通风报信,让丹家知晓了实情?”曹子玉说道。

    “我正是这样想的。”朱恒实点点头说道。

    “朱兄竟然心思如此缜密,小弟佩服。”曹子玉不由得说道。

    “朱指挥使竟然能联想到这些,就算公门中的老手也多有不及。”何源也敬佩地说道。朱恒实的能力,去做掌管刑名的官儿都够了。

    朱恒实淡淡一笑,并未说话。

    “这名侍卫是谁?回去后我定要请殿下处置。”曹子玉又道。将殿下的意思私下透露给当地的商户,这是吃里扒外,绝对不能留在侍卫之中。

    可他这句话刚刚出口,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又颤声问道:“这侍卫可是唐景羽,或莫离,或向井予?”不仅是他,锦衣卫千户何源似乎也想到了一件事情,神情即惊慌又有些激动的看向朱恒实。

    “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何这幅表情?”朱恒实出言道。

    “朱兄,还请快回答小弟的话。”曹子玉又道。

    朱恒实见他表情不同以往,没有再买官司,说道:“就是唐景羽。”

    “果然是他。”曹子玉似乎松了口气,但随即马上慌张起来。“必须立刻告诉王爷!”

    “怎么?”朱恒实又问道。

    曹子玉此时着急赶回去告诉安王,哪有时候给他解释?推说一句:“待禀报过王爷后再向朱兄解释。”说完这话,就向安王下榻的府邸狂奔而去。朱恒实连忙跟上。何源见他们都走了,也急忙返回锦衣卫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