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叫伯鲁涅列斯基之人可向你介绍了西方有关几何学的著作?”允熥当然不会搭理他的马屁,又问道。

    “伯鲁向臣介绍了西方一位贤者所写的一本有关几何学的著作,经臣与他讨论,若是翻译成汉字则打算取名为《数学原本》。陛下,没想到西方之人虽是蛮夷,但也历史悠久。这位著写《数学原本》的贤者大约生活于一千六百年之前,大约是华夏战国末期。没想到西方人的历史也如此悠久。”曹徵介绍道。

    说完这话,他又想起什么,又道:“既然陛下将西方人的数学命名为几何,这本《数学原本》又多是介绍几何,那就应命名为《几何原本》。”

    “好,就命名为《几何原本》。”允熥有些忍俊不禁的笑道。

    “陛下何故发笑?可是臣所言有不妥当之处?”曹徵忙问道。

    “并非是你有不妥当之处,这是,罢了,与你说不清。”允熥这样说了一句,转移话题道:“曹卿,以你而言,是否应当允许卡斯蒂利亚国使者使用大明之驿站传递消息?”

    “臣以为,此事虽然与大明无干,可念在其国使者远道而来,又对大明十分恭敬的份上破例允许这次使用驿站传递消息。”曹徵犹豫了一下,说道。他虽然已经后悔替吉哈诺请求了,但自己既然已经说出口,还是不要半途而废的好。‘以后绝对不再做类似之事。’他在心里想着。

    但即使他这样说了,对允熥准许此事也丝毫不抱希望。但出乎预料,他只听允熥说道:“爱卿所言不错,既然如此,朕就准了他使用驿站传递消息。黄成,”允熥又高声叫了一个小宦官进来,对他吩咐道:“你先去工部,告诉尚书朕允许卡斯蒂利亚国使者使用驿站向秦藩传递一则消息;再去番馆,将此事告诉卡斯蒂利亚国使者。”

    小宦官领命退下。在他退下的过程中,曹徵一直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他的背影,又偷偷看了允熥一眼。虽然允熥对于他很看重,但他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允熥怎么会因为他的请求而答应卡斯蒂利亚国使者的请求?

    允熥当然不是因为曹徵的请求而答应,或者并不全是因为曹徵的请求才答应。在建业六年同撒马尔罕国之战结束、大军从西北返回的路上,允熥稍微注意了一下驿站系统的开销,发现建业五年与建业六年驿站的开支巨大,超过了一百万贯钱。允熥当时就愣了一愣。虽然这两年情况比较特殊,但开支也太大了;他也总算理解了为什么朱由检要裁撤驿站。

    这么大的开支,虽然现在大明的财政还能承受,但他不能承受。可鉴于朱由检裁撤驿站引起的巨大悲剧性后果,何况驿站也是他掌控全国的重要机构,绝对不能裁撤。既然不能裁撤、不能节流,就只能开源了。

    允熥于是就打起了允许民间使用驿站传递信件、运送货物的主意。允许民间使用驿站既能创收,增加驿站经费的来源,又能使国内商人运送货物更加便捷、促进国内商业发展,同时还能降低总体物流成本,可以说是一举三得。就在从西域返回后,允熥曾经问过徐晖祖对驿站开放民用的想法,当时他就萌生了这个年头。

    但被国家单独使用了一千多年的驿站想要开放民用可不容易。出于不愿同官府打交道的想法,商人们未必愿意使用,普通百姓更不会用驿站传送书信,他们宁愿托要去自己传递书信的地方做生意的商人也不会让驿站传送的。而且驿站的官吏会不会将民间商人拒之门外也是很难说的事情。

    允熥琢磨了很久,才总算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恰好此时曹徵就来向他请求允许卡斯蒂利亚国使者使用驿站。允熥正好借助此事让人们都知晓此事驿站除了传递朝廷的公文外还能为其它人传递消息,从而为下一步为民间传递消息做铺垫。

    他随即又叫另外一名小宦官进来,拿出一份文书递给他,同时吩咐道:“你将这份文书送到夏、秋、冬三辅官手中,同时与他们说:‘朕让你们对文书中所写的参详一番,若是有意见尽快回报给朕。’”

    “是,陛下。”这名小宦官答应一声,转身退下。

    吩咐过此事,允熥吐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臣谢陛下恩典。”曹徵这时才回过神来,对允熥行礼道。

    “朕这恩典也不是给你的,而是给卡斯蒂利亚国使者的,你不必谢恩。”允熥笑了笑,又道:“曹卿,你不会只因为替卡斯蒂利亚国使者向朕请求传递消息之事而特意请求入宫见朕,现在说吧,你有何事要求见朕?不会就是来告诉朕从卡斯蒂利亚国来了一个名叫伯鲁涅列斯基的数学家吧。”

    “臣当然不会因为如此小事而叨扰陛下。”曹徵这时才想起来自己来求见允熥要说的正事。他的表情迅速发生了变化,带着有些兴奋的神情说道:“陛下,臣发现了一个能解释若大地是一个球体,为何没有人感觉自己身体倾斜的道理:因为有重力。”

    “重力?重力是什么?”允熥面上显露出很迷惑的神情,出言问道;但在心里,他长叹了一声,十分高兴的说道:‘总算发现了重力!’

    “重力,就是由于脚下的大地对人吸引的力量。陛下,”曹徵十分兴奋的说道:“若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其吸引人的力量位于球的正中心,所以每个人站在地上都能十分笔直,而不是倾斜的站立。”

    “陛下,上古时分,人们以为天地之间乃是天圆地方;可自从三国时分,派出船只出海,但船只返回时发觉总是先见到船杆,随后是船身,最后才是接近海面的船底后,人们发觉天圆地方之说有瑕疵,是以说‘天如斗笠、地如复盘’。但这说法同样有不足之处,就是不能解释为何不会有人倾斜站立;同时他也不能解释为何人会站在地上,而不能飞到空中。”

    “臣提出重力之说,不仅不与现在用眼睛看到的事情相违背,反而能解释现在的诸多学说不能解释之处,臣以为应当无误。”曹徵忍不住长篇大论道。

    “重力?对人吸引的力量?”文垣喃喃的说道:“世间还存在这样一种力量?”

    朱眩⑽膱悺⑽嫩叩热送徽蜃×恕V亓χ悼墒巧婕疤煳难В诠糯宦鄱鞣剑煳难Ф疾唤鼋鍪翘煳难В叵底耪苎В踔凉叵底乓桓龉业牡赖吕砺厶逑怠H寮仪О倌昀匆惨恢庇腥颂岢鲋刂亟馐吞臁⒌氐乃捣ǎ羰侵亓χ凳钦娴模跋旆浅>薮蟆

    当然,他们并不知晓,曹徵过一会儿就会说出另外一种震动整个世界天文学和哲学界的学说。

    允熥一点儿也不震惊。他早在上辈子就知道重力的存在了,而且这个年代虽然可能古希腊学者有关于重力的猜想并未被欧洲人重新发掘出来,但西元前在欧洲重力之说就已经出现了,对他一点儿也不稀奇。

    不过允熥还是不得不装作略有些震惊的样子待了一会儿,然后询问了重力之说的一些细节,曹徵一一作答。

    “曹卿,朕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是如何想到重力的?”相比于他刚才问的话,他对这个问题更好奇。

    “陛下,臣十五日休沐在家,但因始终想不明白为何人会站在地上,即不飞起来,也不倾斜站立,就在自家院中一边赏梅一边琢磨。”

    “臣之子喜好踢足球,正好那一日邀了许多年岁相当之人来府里踢球,其中一人不小心用力大了些,球踢到了臣身边。臣见到足球向臣飞来当然要躲闪,但脑海中忽然一闪,想到:不仅是人站在地上不会飞起来,世间万物不论飞得多高,最后都会落在地面,可见人与万物皆落于地的缘故应当一样。”

    “可臣仍然想不出为何会如此。那一日时候很快到了午时,因时近过年大家家里都事情不少,多有前来拜会之客人,臣之子邀来一同踢足球的孩子都离开臣的府邸返回各自家中;但臣一向用饭较晚,家中还未开饭,臣之子闲觉无聊,就自己一人踢球。他因担心不小心再次将足球踢出院落,砸到旁人,就在地上打了一根钉子,用极细但又十分坚韧的绳索缠绕足球,这样一来足球就不会被踢出去,不会砸到旁人。“

    “臣当时见到这一幕,马上联想到:是否脚下之大地与人、与万物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线相连,以防人飞上天空?臣又反复思考,最终想出了重力之说。”

    “哈哈哈,”允熥听了他想出重力之说的过程,大笑道:“朕提倡踢足球还有这般好处,早知如此,朕该早早的就提倡踢足球才是。”

    “臣也觉得陛下应当早早的提倡踢足球。”曹徵也凑趣说道。

    允熥又与他说笑几句,随即正色道:“曹爱卿。”

    “陛下!”

    “你能想出重力之说,不错很不错。而且这个说法可十分有用,不仅有利于天文,还对儒学十分要紧。朕要好好奖赏你才好。”

    “臣不敢当陛下的奖赏。”

    “有功就赏、有过必罚,你既然有功劳,朕当然要奖赏。曹徵听朕口谕,格致监监副曹徵,钻研天文,颇多成果,授正五品官衔,钦此。”

    “臣谢陛下隆恩。”曹徵马上说道。同时心里也有高兴之意。五品官衔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即使他不被允熥所知,将来混一个从三品指挥同知的世袭也没什么问题;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允熥对他成果的肯定很重要。这不仅让他有一种满足感,还能让他的家里人知道皇帝没把格致监给忘了,没把他研究的东西给忘了,对他所研究的东西更加看重,同意拨给他的钱也会更多。格致监每月分给他的那一份‘研究经费’他可从来没有剩下过,每个月都得自己向里搭钱。

    “曹卿起来吧,朕只是宣了口谕,又不是正式的旨意,你不必行如此大礼。”允熥又笑道。

    “是,陛下。”曹徵答应一声,站了起来。

    “爱卿可还有其它事情要对朕说?”允熥又随口问道。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事要禀报陛下。”曹徵说道。

    “你还有事情要禀报朕?何事?”允熥疑惑地问道。

    “陛下,臣另有一项对天文学的研究,有所得,特向陛下禀报。”

    猜你喜欢:

    

第1374章 日心说() 
“你还有事情要禀报朕?何事?”允熥疑惑。他问‘爱卿可还有其它事情要对朕说’这句话只不过是随口一说,短时间内能有一项新发现已经很不易了,没想着他会有另外的。但曹徵仿佛是沉寂了许久要爆发一般,说出了第二项新发现。

    “陛下,之前思澄堂思主簿曾向臣等介绍过大食人有贤者提出十一层天之论,天分为十一层,分别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晶莹天、最高天和净火天,每一层天包裹着一个日月或者星辰。所有日月星辰均围绕一个较小的圆不停移行,而每个圆的圆心则在以大地为中的圆上移行。此人将绕大地转的那个圆叫均轮,小圆叫本轮。并且说大地并非在均轮正中,而是略偏开一些。日月五星除如上移行外,也与众星辰一起每天绕大地转动一圈。”

    “臣敢问,陛下可还记得此推论?”曹徵最后问道。

    “朕当然记得。”允熥点点头:“朕不仅记得此推论,还记得你当时初听到此推论时十分欣喜。”允熥笑道。多层天理论虽然复杂,但基本原理很清楚明白,不像中国传统的天文学理论晦涩,又正好能够解释中国传统天文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一部分天文现象,曹徵刚刚听说时正好是他召见他、周伟与思澄堂,打算建立格致监的时候,曹徵的表现他当时都看在眼里。

    “臣当时多有失态,请陛下恕臣之罪。”曹徵腼腆的笑了笑,继续说道:“昨日臣与伯鲁涅夫斯基谈论此推论,伯鲁涅夫斯基说是他们欧洲一古国的名曰托勒密的贤者提出的此推论,而非大食人。臣也不知他与思主簿何人说的对何人说的错。”

    “不过这也不影响臣研究此推论。建业五年臣将多层天推论与臣原本就知晓的盖天说结合,得出了新推论,与那二年观测到的星象十分符合,以为此乃至理。”

    “但之后臣又逐渐与前元及洪武年间的星象对照,发觉有些问题。若是依照多层天推论,则许多星辰所需的本轮太多了些,臣经过计算,发觉有些星辰竟然要有八十多个本轮才能使其运动轨迹符合多层天推论。”

    “这也罢了,可按照他对于月亮运行之解释,最后竟然得到一十分荒诞之结论:月亮之大小并非固定,时大时小,满月时月亮最大,新月则是其缩至最小之时。”

    “这怎么会?”文圻小声嘀咕道。其实刚才曹徵说了那么多他根本没听懂几句,不仅是他,文垣、文垚和朱眩济辉趺刺绻皇窃薀自诓啵兰埔丫帕耍坏饩洹铝林笮〔⒎枪潭ǎ贝笫毙 故悄芴靼椎模奔脆止酒鹄础

    他嘀咕的声音不大,估计与他平时上课时与同桌小声说话的音量差不多,属于先生能看到动作但听不到说什么的程度;但此时屋内这么安静,他坐的离允熥又近,当即被听到。

    “文圻!”允熥马上转过头喝道。

    文圻听到声音,就觉得不妙,马上站起来,弯腰说道:“父皇,儿子知道错了。”

    “你既然知晓自己做的不对,为何还要做!……”允熥呵斥起来。

    在场其它人中,曹徵可不敢对皇帝教训皇子说什么,只能坐在一旁一动不动;允熥平时虽然对自己的儿子宽和,但生气的时候他们也是很害怕的,文垚与文垣也不敢说话;只有朱眩矸葑愎唬昙陀中。植皇窃薀椎亩樱芄怀鲅匀八怠K仍薀姿盗思妇洌暗溃骸肮偌遥首幽昙突剐。什挪还俏扌闹皇怯幸馕槐乜猎穑缓慰錾烁危偌揖褪俏俗约旱慕】底畔耄膊灰!

    听了朱眩娜八担薀撞攀兆×俗约旱幕埃芳绦什茚缢牧硪幌钚路⑾帧N嫩叨杂谠薀籽党馑桓矣胁宦暇故亲约鹤龃碓谙龋豢伤睦镆膊煌纯欤谑侨慷宰剂瞬茚纭!阌敫盖姿档恼馐裁刺煳闹嗟挠惺裁从么Γ坑诠我妫【退愣猿⒂行⌒〉暮么Γ伪乩鸥盖滓恢彼担扛盖咨砦竺髦熳樱斜匾庑┟矗俊谛闹蟹叻卟黄降南胱拧

    允熥与曹徵当然是不知道文圻在想什么的,曹徵更是丝毫没有想到三皇子会讨厌起他来。如果他知道了,大约会很惶恐,不过他不知道,仍然略带着兴奋继续向允熥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因此臣以为,多层天推论应当也是错误的。臣就因此产生了一个怀疑:既然多层天推论有误,那其立论的根本,也是许多华夏天文推论的根本,大地静止不动,可是真的静止不动?”

    “臣心中产生这个念头后,自己都觉得自己非常荒诞,与周伟谈论他也觉得绝不可能。”

    “可臣假设大地并非不动,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动,又不断观测天文星象,找出前代的星象对应,最终得出了一个十分荒谬,但又与几乎所有天文星象符合的推论:脚下的大地作为一个球体,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围绕太阳一刻不停的运转。按照多层天推论的说法,就是大地并非宇宙之中心,太阳反而更可能是宇宙之中心。”

    “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允熥喃喃的说了一句。

    “陛下所言甚是精妙!”曹徵听到这话,马上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说道:“臣想过许多简练的话语描述,但始终不能成;陛下却初听到臣之推论就能言简意赅的总结,真实才情卓绝!”

    允熥却没有在意曹徵说什么,他只是在心中说道:‘竟然就这样发现了日心说?前一刻,还在与一千多年以前就被古希腊学者发现的重力学说较劲,为发现了重力而欢欣不已;后一刻,竟然就已经发现了日心说,领先了欧洲。真是荒诞。’

    但不论他如何觉得荒诞,这是在他眼前真真正正发生的事情,他刚才总不会是幻听吧。

    随着允熥确定这是真的发生的事情,他逐渐变得狂喜起来。天文学的研究,从很多年之前开始,华夏就比西方落后,一开始是比古希腊落后,大食人从拜占庭那里拿走了许多古希腊学者的文献,又加以创新和发扬广发后,又比大食人落后。在历史上,华夏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到他来到这一世时还比西方最强大的国家落后一些;可这一世,经过他的努力,竟然领先了西方!

    允熥顿时就有跳起来狂笑三声的冲动。要知道,天文学可是现代科学的起源,正是在天文学的带动下,促使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发展,促使牛顿建立现代科学体系,毫不夸张的说,有了天文学,才有了一切后来的科学进步。

    另外,如同日心说这样比从前更正确的学说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借助更正确的天文学理论,能够更为精确的计算时间,计算经纬度,推算历法。虽然用处不大,但也有用处。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人开发出了其它用处,其它允熥听说后非常惊讶,并且感觉哭笑不得的用处,这就非他所能预料了。

    允熥是忍了又忍才忍住不跳起来大声狂笑的冲动,但也变得满脸喜色。他又问了问研究原理,半懂不懂的听着,又问他今日是否有其他发现要告诉自己,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允熥笑道:“曹卿,你真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

    “此乃臣之本分,不敢当陛下夸赞。”曹徵马上说道。

    “什么本分不本分,若是格致监所有人做本分事都能与爱卿一般,朕每日都会十分高兴的。”允熥笑着说了一句,然后说道:“幸好封赏你的口谕尚未让人拟成圣旨下发,不然就重复了。小小的五品官衔,可奖赏不了你如此大功。”

    “曹徵听封:朕赐你正四品佥都御史衔,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再赐你世袭正三品指挥使!”

    “陛下!”曹徵听到这个封赏,一时竟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忙跪下喊道。

    “怎么,对朕的封赏不满意?朕也知道这有些轻,但格致监监正杨士奇才是正四品,也无任何散阶,更无世袭或勋位。赐你正三品的世袭指挥使也就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