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查是之前攻城,夺取东城城头时主动投靠咱们的两个满者伯夷人之一,殿下命他劝说被俘的满者伯夷将士为苏藩效力,凡是答应效力的都划归他统辖。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下令攻城后,殿下又让他招募城中的青壮协助守城。这次又招募了三百人。”

    成安解释了一句,随即说道:“正好,你不是要人么,给你一百五十个青壮。”

    “成将军,我想要从苏藩带来的人,不要当地人。”刘度马上说道。

    “只有当地青壮!”成安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厉声说道:“刘度,都什么时候了,还挑三拣四!殿下已经下了严令,若是城池丢了,谁的城头最早失陷,即使逃回了乾安城也定要处斩!三族贬为奴隶!”

    “臣遵命。”听到朱高煦的命令,刘度也不敢再说什么,按照平时听朱高煦口谕的礼仪行了一礼。

    “你放心,即使是城内的青壮,虽然没打过仗,但威格拉玛瓦尔达拿那个允许将士将城中的人、物都掠为战利品的命令一出,即使是城内对苏藩抵触的百姓也只能尽力保住城池不失了,必定会拼尽全力,不必担心他们投敌。”为了安他的心,成安又道。

    “对啊!”刘度恍然大悟。适才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说‘城内所有的东西和人都是勇士们的战利品’,这就代表着城内的百姓也成了将士能够随意劫掠的对象,家中老人和小孩被杀,其他人被全部抢走,房屋被焚烧是一定会出现的情形,哪怕是为了自己,他们也只能拼命,甚至比苏藩的将士更拼,毕竟苏藩的将士还有被赎回的希望,而且孤身一人在这不会连累家人;当地人则是全家都坠入深渊,而且一点儿希望都没有。所以将城内的青壮派给他守城比派给他将士也不差。

    “多谢成将军了。”他又马上改口说道。

    “记住,即使将城头的人全拼光了,只剩下你一人,也不能让满者伯夷人打下城头!”成安又吩咐一句,带着身后的人马去了别的地方。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之人带着一百多个和他皮肤一样黝黑的人拿着长矛从甬道来到城头。这帮人的队形歪七扭八,身上穿的衣服也五花八门,握着长矛的手一看就对于手里的东西十分不习惯,根本不可能是当过兵的人,都应该是些老百姓。可这些人都带着十分坚毅的神情,就像是老实人被逼急了以后一样。

    他们冲上城头以后按照领头之人的命令排成三排,之后这人转过身走到刘度面前,行礼说道:“卑职加查,听候大人命令。”

    “除你以外,可有人会说汉话?”听到加查的话,刘度回过神来,问道。

    “禀报大人,有二十一人会说汉话,其中有五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另外十六人差些。”加查回答。三宝垄城是爪哇岛的大城,平时汉人来此做生意的不少,城内会说汉话的人也不少。

    “五人能说流利的汉话,”刘度轻声说了一句,轻声与身边的副千户商量几句,副千户的表情忽然变得十分激动,大声对刘度嚷嚷了两句,不过加查只会说广东话和官话,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们二人激烈的争辩了一会,刘度转过头来对加查吩咐道:“本千户单独分出一段城头,交给你来驻守。记住,一定要阻挡城下的人冲上来,即使全军覆没也决不能让他们踏上城头!”

    “卑职一定会守住城头!”加查大声答应一句,转过身来用爪哇话对青壮说了些什么,就见到青壮们激烈的大喊起来。刘度询问身边懂得爪哇话的护卫,护卫说道:“他们在喊,为了家人!”

    “真是叛徒坏事!”放下手里走私来的千里眼,克塔拉亚萨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又指着城头上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一看就是爪哇人的人问其他人:“这人是谁?”他指着的人,赫然就是加查。

    众人纷纷摇头,之前统领从三宝垄城调来的支援八马兰的军队的将领也不例外。加查原本只是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除了他的直属上级,没有将领认识他。

    克塔拉亚萨见没有人认识他,骂了一句,又转过头去,看着城头正在指挥将士的加查说道:“等攻陷了城池,我一定要亲手将他砍成碎末!”

    “等攻陷了城池,这一段城头上的人不论活的还是死的,全都找出他们的家人,我要对他们的家人施以最严酷的惩罚!”

    也难怪他这样愤怒。加查带领的这一百五十多个青壮和少许被俘士兵接管一段城头后,攻城的将领与士兵都是一喜。汉人的皮肤比他们要白一些,即使经过暴晒,颜色也和南洋土著有差别,这种皮肤一看就是南洋人。南洋人的战斗力一向被认为比汉人要弱,这意味着他们攻打城头更容易了。而且这些人的衣服还五花八门,要么是苏藩军中专门负责后勤运输的二线部队,要么是城内的青壮和俘虏,战斗力应该更弱,仗更好打。

    但现实给了这样想的人当头一棒。这些深皮肤的人虽然对于搏斗十分生疏,但非常拼命,往往宁愿自己被捅死也不后退一步,一次能冲上去的人也不多,往往是一个人要对付四五个人,还是不要命的四五个人,所以完全攻不上去。

    这些人又比一旁的明军更加快速的烧着沸油、沸水,一旦烧热了就向下泼,即使有箭矢不断的在身边飞来飞去、不时有人中箭倒地也丝毫躲避箭矢的意思都没有,就直直的将锅里的沸油沸水向下泼,将正在攀爬攻城的人浇得惨叫着跌落下去。这样攻了一会儿的城,这一段城头竟然是防守的最好的。

    之后曾在三宝垄城驻守的士兵认出了城头上的几个人,众人这才确定他们就是城中的青壮和被俘的士兵,纷纷破口大骂起来。

    克塔拉亚萨又骂了几句,略微止住了气,又冷笑一声:“我大概猜到这些人这样做的原因了。但即使他们这样抵抗,可毕竟守城的人太少,最后也肯定守不住!”

    克塔拉亚萨这样说确实没错,虽然城头上所有将士不论哪一族都奋力对抗攻城的满者伯夷人,也给他们造成了很巨大伤亡,可毕竟人比城外的人少十倍,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满者伯夷人攻上城头,与明军厮杀起来。

    而且此时攻上城头的人也都拼了命与明军交战。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已经下了死命令,登上去的勇士要么死在城头,要么打下城头,凡是退下来的人一概斩首,他们也就只能和明军拼命了。在这样的攻势下,城头的明军也越来越少。

    成安指挥的预备队已经全填进去了,朱高煦甚至亲自带领他的侍卫,听到哪里传来求救声就带着人马去救援,将满者伯夷人打下去后又让他们后撤到甬道上随时准备支援其它地方。由于搏杀太过激烈,他的侍卫也越来越少,甚至朱高煦自己都受了伤。

    也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距离天黑还有多长时间,终于有人撑不住了。城西一处地方的守兵在满者伯夷人再次攻上来后过半溃散,将半个城头拱手让给满者伯夷人。虽然朱高煦马上带着侍卫赶了过来,但越来越多的满者伯夷人登了上来,看起来是没有将他们赶下去的希望了。

    见此情形,朱高煦顿生万念俱灰之感,就要挥刀自刎。他绝不能接受被俘,想要藏在城中躲过满者伯夷人的搜查也很困难,几乎不可能,与其到时候被搜出来,不如现在就自尽。因为他的侍卫都上前正与满者伯夷人激烈的搏杀,所以也没有人能阻止他。

    可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一句用爪哇语说的号令。在攻打满者伯夷国之前他学了几个月爪哇话,听得这句话分明是:“退兵!”

    “怎么,他们怎么会忽然退兵?第二批援兵赶来了?”朱高煦放下刀,自言自语道。

    

第1349章 汉洲攻略 十三() 
第二日等朱柏与朱桢都走了,朱允炆就打算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封地,可他没想到的是,很快就出现了一件预料之外的事情。

    “草民三浦友臻,见过亳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一个身穿直垂服饰,头顶月代头的年轻男子走进房屋,朝着朱允炆的方向跪下,用最标准的礼节对他行礼说道。

    “不必多礼。”朱允炆愣了一愣,才说道。虽然朱允炆一直说要坚持大明礼节,但汉洲大陆毕竟不比中原情况不同,要让当地的蛮夷与野人一下子就接受大明的礼仪也不太现实,所以不得不对礼仪进行简化,方便蛮夷与野人学习。既然蛮夷与野人能够对朱允炆与朱桢、朱柏等人行简化后的礼仪;这样一来,从中原来到汉洲的汉人也就渐渐改用简化的礼仪,朱允炆虽然略有些不愿但也只能接受。所以他自从来到汉洲大陆以后已经许久未受过这样完整的礼仪,就愣了一下。

    “三浦友臻,朕已经任命你为玛雅潘西城千户的副千户,兼任百户,你不应对孤自称为草民,而是应当自称为臣才对。”他又说道。

    “殿下,草民今日前来正是为了此事。”三浦友臻又跪下说道:“殿下,草民请求殿下收回这道命令。”

    “怎么,你不愿为孤效力做官?”朱允炆的语气变得不那么友好起来。你既然是日本人,应当知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既然陛下将我封为亳王统领这一地,这里的百姓都应当听从孤的命令。当地的蛮夷不懂规矩,你也不懂规矩么他在心里想着。

    三浦友臻又磕了一个头,直起上半身说道:“殿下,草民当然愿意为殿下效力,只是草民另有难言之隐,只能推绝这个差事。”

    “你有何难言之隐?”朱允炆马上追问道。

    “殿下,草民三浦友臻,追随大明自日本乘风破浪而来汉洲大陆这片蛮荒之地,并非是为了高官厚禄,也并非是为了此地的金银玉石。……”三浦友臻说道。

    朱允炆点点头。他确实知道,三浦友臻不仅是最早来到汉洲大陆的日本人,也是最早来到汉洲大陆的人之一,随同朱柏的第一批船队前来。当时还不知道大海的东面有什么,更不会知晓会有大量的金银矿,如果为了高官厚禄、金银财宝,根本就不会坐船过来。朱柏前来是受了允熥的命令,可他还有另外几个日本人可都是完全自愿上船的,没有任何人指使。

    “……,草民当初之所以要来汉洲大陆,一是因为草民喜欢探索。”

    “草民从小就喜欢探索。虽然草民出生于日本的关东,距离北方阿依努人的土地极远,但草民就曾去北方阿依努人的两座岛屿探索,看看其与日本有何不同,也曾去现下永王殿下的封地,还作为出使大明的使者去过大明的京城。”

    朱允炆又微微点头。因为自愿出海去东面未知的地方探索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所以朱柏就让驻守横滨的朱孟炯查了一下三浦友臻的过往,发现他确实很喜欢去各处探索,而且不局限于日本国内。当然,如果不是他出身地位较高的武士家庭,也掏不出去这么多地方的路费。他也没有在日本任何一个官府里面做过官员,看起来非常怪异。

    “……。所以草民希望能够继续以自由之身继续在汉洲大陆探索,发现未知之地。可若是接受了殿下的任命,草民就没办法在汉洲大陆继续探索了,所以不得不推绝殿下的任命。”

    “至于第二个缘故,就是草民想要给所有的大明子民日本人理论上也能算作大明子民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殿下,”三浦友臻放大了声音说道:“草民在日本也算得上博学之人,通读历朝历代的史书,也研究过为何会一直有朝代的兴衰更替。起初草民的研究与中原历代学者相仿,都是昏君主政、奸臣误国之类;可后来草民得知了皇帝陛下的观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仅是因为有昏君主政、奸臣误国,也是因为一片土地能够养活的人有限,而四海承平的时候人会越来越多,最后人口就会超过能够养活的人的极限,导致即使丰收也有人饿死。”

    “要解决这一办法,皇帝陛下的对策就是分封诸侯于外域,鼓励大明子民迁徙,这样留在本土的人就不会多,不会超过土地能够养活的人的极限。”

    “天幸诸位殿下发现了汉洲大陆!”说到这句话,三浦友臻语气有些兴奋:“南洋、西域等地虽然现下也十分空旷,但毕竟土地有限,况且其地也并非非常适宜大明子民生活,当地也有土著,能迁徙过去的人不会很多。”

    “可汉洲大陆的土地无限的。整个汉洲大陆是多么广阔!当初商王殿下派出方相沿着海岸线南下,上万里之遥都是陆地,可见汉洲大陆有多么广阔。这么广阔的土地,足以容纳所有在中原失去土地的农户。”

    “可这么广阔的土地现下却只有从金川城向南至墨西哥谷地、尤卡坦半岛这一小部分被探索出来,分封给三位殿下,接受从中原而来的移民,更加广阔的地方却仍是荒无人烟之地或被蛮夷占据,不能为大明所用。这怎么能行!金川城以北的寒冷之地也就罢了,尤卡坦半岛以南也必定有适宜生活的土地。草民想要将汉洲大陆所有这些适合生活的土地都探索出来,以供大明子民自由的迁徙,以供更多的藩王能够加封于汉洲大陆!为所有的大明子民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求殿下成全!”三浦友臻最后说道。说完这句话,他就长跪在地上,等候朱允炆的回答。

    bq

    ps:书友们,我是七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350章 南洋风雨——援兵是怎么来的() 
“怎么会是你?”朱高煦十分惊讶地对面前之人说道。他面前这人大约二十七八岁,与高煦差不多,只是尚未蓄须。他侧头看了一眼,见到自己带来的‘兵’都已经入了城,城门也马上要关上,松了口气,笑着对朱高煦说道:“你以为会是谁?”

    “我当然以为是从八马兰而来的第二批援兵。”朱高煦马上又道:“你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这里离着你的镇守之地太远,你怎么能来到此处?是陛下的旨意?”他最后猜测着说道。

    “当然是陛下的旨意。”那人又笑道:“没有陛下的旨意,我岂敢擅自来到此处?”

    听到这句话,朱高煦马上问道:”陛下派你来做什么?你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三宝垄城附近?此外,这就是你带来的兵?连运输辎重的兵都不如吧!”看着正从房屋旁边经过的这些人,朱高煦非常惊讶:“你就凭这样的兵将满者伯夷人吓跑了?要是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看出了虚实,分出少许兵马就能将这些人击溃,根本不用收兵回营。”

    “你可别以为我台湾镇的兵是这样的!”那人解释道:“这些人可不是我台湾镇的兵,他们甚至不是陆师将士。”

    这人就是台湾镇的总兵,与江都长公主成婚的景川侯曹震的次子曹彻。他来到三宝垄城,也是奉了允熥的旨意。

    允熥从萧卓嘴里得知南洋有封藩要打仗后,马上命令广东的锦衣卫将事情查探清楚奏报给他,而且以四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到广州城。广东锦衣卫千户看到密旨,又看到代表四百里加急的文书后,不敢怠慢,马上将他知道的详情写成密报,也四百里加急送回广州。其实朱高煦联合各藩国攻打满者伯夷之事他早就知道了,不仅是他,广东地面上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朱高煦与朱贤烶打仗的军费都到广东来借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南洋又不是他们的管辖之地,大家都没有奏报而已。现在既然皇帝问起,当然要如实说明。

    允熥看到奏报后,心中对广东的衙门略有些恼怒。广东布政使与按察使也就罢了,这事与他们完全无关;巡按御史也可以推脱不在广州城不知道;宝安市舶司也没有相关职能。可驻扎广东的南洋水师,与锦衣卫知情不报就太不应该了。

    可他们又没有违反任何章程,允熥也不会处罚他们。在他看来,处罚钻朝廷法令漏洞的人没有多大意义,更重要的是将漏洞堵上,或者彻底拆了有漏洞的墙,新建一面。所以他不会处罚南洋水师与广东锦衣卫千户的官员,但要想一想如何堵上漏洞,待自己有了章程后再去与大臣商议。

    不过在此之前,他给曹彻下旨,让他带领台湾镇的数千兵马,又将南洋水师的一部划给他暂时管辖,去满者伯夷巡视一番。虽然朱高煦很有用兵打仗的本事,也不会打无把握之仗,但战争毕竟是充满偶然的,以苏藩为主的联军也有可能打败仗。允熥让曹彻带兵去巡视一番,若是朱高煦等人真的打了败仗,就协助将他们撤回,而且警告满者伯夷不得追击。

    他又下令清点此时在京城附近的监牢中关押的犯人,点出了七八千人,随水师一并前往南洋,分给诸位藩王。

    曹彻接到旨意后倒是颇有些高兴。从建业二年他来到台湾至今已经七年了,期间除了回过一次京城、去过一次广东,一直在台湾待着,再好的风景也看腻了,又听闻南洋的风俗与台湾大为不同,很有兴趣去看一看。反正此时台湾镇的诸事都已经上了正轨,也不需他多费神。何况,还有昀英在。

    昀英不太愿意。打仗就可能会出意外,何况这个季节南洋也有台风,她不愿意曹彻冒着风险,哪怕是很小的风险去南洋。可这毕竟是皇帝的旨意,昀英抱怨了几句,还是只能为曹彻收拾行装送他去码头。

    因为并不知道战争现在是什么进展,曹彻决定带领船队来到爪哇岛北海岸的最东段,从东向西行船,同时抓捕渔民打听情况。反正在南洋没有任何国家的水师是他统领这支水师的对手。

    沿途得知有这么一支舰队的满者伯夷城池的守将都吓坏了,以为大明果然派出军队配合朱高煦等藩国攻打他们,一方面加紧对城池的防守,另一方面派出铺兵告知威格拉玛瓦尔达拿。

    可此时洋流是从东向西,风也是从东南向西北,再加上这段时间正是爪哇岛的雨季道路十分不好走,他们又不敢用船,使得消息传递的速度还没船队跑得快。

    今日曹彻带领船队来到三宝垄城附近,马上就有瞭望兵汇报道:“总兵大人,岸上似乎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