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给母妃报个平安,省的她牵肠挂肚的。”

    允熥随即又笑道:“那件事也记得告诉母妃,让她高兴一下。”

    昀芷的脸马上就红了,跺脚说道:“皇兄你就知道欺负妹妹!”

    “这是,莫非?”熙瑶从他们的对话中已经听出了什么。

    “对,就是如此。”允熥又笑道。

    “皇兄!”昀芷又叫了一声,转身就跑了。她身旁的宫女连忙跟上。

    允熥笑了几声,又转过头来拥熙怡。熙瑶本想询问,但见此情形话就咽了回去。

    允熥与熙怡诉了几句离别的思念之情,就将敏儿、文垣、文圻他们三个都搂在怀里,轻声安慰几句,随后自己抱起敏儿、熙瑶抱起文垣、熙怡抱起文圻,向坤宁宫而去。

    这时已经是午时了,允熥与她们一起用过午膳,陪着敏儿玩闹一番,未时初睡了个午觉。

    未时正起来,又和妻妾儿女在一起说话玩闹,又逗了逗两个年纪尚幼孩子,时候就到了酉时。

    晚上好不容易哄着敏儿她们上床睡觉了,允熥与熙瑶一起去往皇后的寝殿,路上笑着说道:“敏儿这也太闹腾了。”

    “还不都是夫君你宠得!”熙瑶说道:“一个姑娘家,整日里和一个疯小子似的乱跑,像什么样子!小心将来嫁不出去。”

    “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就连昀芷这般喜好武艺十分痴迷的人都能嫁出去,为何敏儿就会嫁不出去了!”允熥知道熙瑶是在开玩笑,也没太认真的说道。

    “说起这个,夫君,你到底瞧上了谁当驸马?”

    “可不是为夫瞧上的,而是昀芷自己瞧上的。”允熥笑道。

    “昀芷自己?”熙瑶这次有些惊讶了:“她瞧上了谁?不会也是杨通事吧?”

    “自然不是杨峰,可与杨峰的身份类似。”

    “跟在夫君身旁的通事舍人?那是……”熙瑶正要分析这次跟随允熥去西北的通事舍人有谁看起来更可能被昀芷瞧上,允熥已经揭露了谜底:“不是通事舍人,而是侍卫。杨峰最开始在为夫身旁,也是为侍卫。是侍卫张无忌。就是那个从武当山过来的侍卫,武当派俗家弟子。”

    “是他?”熙瑶乍一听到这个答案有些惊奇,但随即说道:“原来是他,却也顺理成章。”

    “为何你们都认为顺理成章?”允熥有些郁闷的说道:“妙锦也这样说。”

    “夫君,男子与女子琢磨事情可不一样。在我们女子看来,若说夫君身旁有人会被昀芷瞧上,只有张无忌最水到渠成了。”熙瑶笑道。

    “好吧。”允熥说道:“我也琢磨不清这样的事情,干脆就不琢磨了。”

    此时他们已经返回了寝殿,宫女将蜡烛点着以后,又端来一盘水果。允熥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说道:“瑶儿,说起驸马之事,昀兰与贤彩的婚礼准备的如何了?”

    “夫君,所有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六礼也已经进行了一半,等过了正月重新操办起来,三月份就能举行她们二人的婚礼。”

    “这就好。”允熥嘱咐道:“杨峰这次在西北立了功封了伯爵,身份也配得上公主了。夫君拖她的婚事拖了这么多年,心里也不好受,一定要好好操办,不能出一点儿问题。”

    “夫君你还说呢,”熙瑶微嗔道:“你让杨峰去西北打仗,昀兰虽然并未阻拦,但整日担惊受怕的,就担心杨通事战死在伊吾。尤其是八九月份的时候,原本不信任何一教的昀兰供奉起了真武大帝,甚至偷偷供奉起了三丰真人,祈求真武大帝与三丰真人保佑杨通事平安无事。她的母妃同样每日求神佛保佑,弄得整个宫殿都十分压抑,宫女宦官走路都不敢大声。”

    “当杨通事平安无事的消息传来后,我亲眼见到昀兰高兴的喜极而泣,她们的整个寝宫也都能够感觉到喜气。昀兰还拿出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让妾送到宫外打赏给供奉有真武大帝的道观。”

    “我这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允熥听熙瑶提起这个心里也略微有些愧疚,马上辩解道:“而且她嫁给一个伯爵,总比一个世袭指挥使要强。”

    熙瑶没有应声。允熥也知道自己的理由对家人说有些站不住脚,忙转换话题:“贤彩的婚礼也要认真预备。为夫本来对他们那一脉很不待见,可贤彩的所作所为给皇家添了彩,朕也就消除了对她的恶感。现在她的作为又有利于大明安定西南,所以一定要重视。”

    “知道了。”熙瑶答应:“妾按照大明郡主的礼仪将所有需要的物品都准备妥当了,等她们夫妇来到京城,马上就能操办起来。”

    “不过,”熙瑶又提出了一点疑问:“她与昀兰的婚礼,哪个先举办?”

    “这,”允熥低头沉思片刻,却提出了让熙瑶很惊讶的回答:“同时举办。”

第1181章 军与监() 
“同时举办?”熙瑶惊讶的重复了一遍:“夫君,这,那如何安排?”

    “如何不能安排?”

    “夫君,昀兰是公主,贤彩只是郡主,单单礼仪她们二人就完全不同,如何能够同时举办?”

    “那就采用一样的礼仪。”允熥淡淡的说道。

    “夫君,这是,”熙瑶忽然明白了允熥的意思:“要加封她为公主?”

    “不,是享受公主的待遇。”允熥纠正道:“洪武年间靖江王与亲王之间的区别,就是贤彩与公主之间的区别。”

    “那,为何不直接册封贤彩为公主?”熙瑶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

    “贤彩现在才这么年轻,加封何必着急?”允熥说道。贤彩对他来说很有利用价值,但也比不上与昀兰等人的亲情,不愿意让昀兰等人位居贤彩之下;如果现在就加封贤彩为公主,之后她再有了突出表现或立下功劳怎么加封?只能增加俸禄和待遇,就会超过昀兰她们。所以允熥一点一点提高贤彩的待遇,等到她年纪大了以后再加封为公主。

    “是,夫君。”熙瑶没有马上琢磨明白允熥的意思,但也答应道。

    允熥之后又问了问其它后宫之事,得知没什么大事后,又问起了朝政:“可有什么事情是等着为夫来处置的?”

    “夫君,之前重要之事都已经送到了夫君所在,那些非常紧急之事都有……”

    “那些事情就不必说了,你与大臣们商议的结果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说现在需为夫处置之事。”允熥打断她的话说道。

    熙瑶的话被打断也丝毫没有不高兴之意,反而嘴角露出了笑意,继续说道:“若说这样的事情,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朝鲜派出使者出使大明。”

    “朝鲜派人来到大明有何事?”

    “夫君,之前伊吾之战后夫君不是接纳了许多朝鲜派出参加此战的将士?那个统领朝鲜军的将领返回后,朝鲜就派出了使者前来京城。”

    “妾并未接见他们,但据郑尚书所言:朝鲜使者对他哭诉,朝鲜本来就人口稀少,现在又有数千壮丁被留在大明的西北,朝鲜国内因为失去了这数千壮丁而损失惨重,国君整日忧愁;这些壮丁的家人也整日哭泣,不愿意去西北,云云。”

    “纯粹是假话!”允熥忍不住说道:“那些人是李成桂的亲信将士,深受朱芳远忌惮,他们本来是骑兵,后来却变成了步兵就足以见得朱芳远对他们的忌惮之心了,这使者竟然说朱芳远也整日忧愁!这话说的也太假了!”

    “夫君不必为他们生气,不过是一些番邦小国,不值得为他们生气。”熙瑶赶忙安慰道。

    “我也不是生气,只是觉得可笑。”允熥说道:“朝鲜使者的意思我也明白,就是想大明给他们一些好处。但为了些许利益就这么撒谎,还带上了他们的国君,真是小国。”

    你要是能讹个几十万的也值,可朝鲜人应该也会分析大明外交政策的变化,明白讹不到多少钱的,这么撒谎有必要么。反正允熥是觉得没什么必要。

    “这件事之后为夫会酌情处置的,还有别的事情么?”允熥挥一挥胳膊似乎是想将这件事从自己的身边驱逐出去似的,并未问道。

    “别的?”熙瑶眼睛转了装,想到一事:“朝堂之上倒是没有什么事情了,就是秦指挥使报上来三件事情。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议论的人较多,所以与夫君说一下。”

    “其实这三件事情也可以认为是一件事情,都与此次伊吾之战有关。”

    “文官们议论,认为陛下继位已来的几次对外征战,都未派出监军,不太妥当。文官甚至认为长此以往必将使得武将做大,如同唐代藩镇一般。此事秦松说有些文官已经拟写了折子,打算待夫君上朝后上奏。”

    “武将们议论,尤其是那些从伊吾返回的将领,说现下的仗打的不顺手,总觉得指挥起来不是那么方便,粮草补给也时常有问题。”

    “最后,就是文武百官都在议论,徐家的势力有些大了。这些年大明的几次大战,都有徐家人的身影,也都立下了功劳,魏国公的俸禄已经加到了五千石,比皇爷爷在位时册封的国公中俸禄最高的还要多一千石,永藩徐左相与其长子也屡立战功,徐都督(徐膺绪)也居于高位,魏国公一家独大。”说道最后这一点的时候,熙瑶小心翼翼的尽量采用中立的语气说话。

    “这个?”允熥听完后却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沉思片刻,问起了最后一件事:“议论徐家势力过大的,高官中都有谁?”

    “夫君,文官中,几乎所有文官都会议论此事,除了陈断事官(陈性善)从未谈论过外,就连齐尚书、暴辅官、解辅官等都与旁人议论过几句。”

    “武将之中,有宣宁侯、景川侯、徽先伯、普定侯、鹤庆侯……等勋贵将领。郑国公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曹国公也很少与旁人说起。”熙瑶有些诧异他为何会首先询问最后一件事,但还是认真回答道。

    “果然是他们。”允熥嘀咕一句。这些人与一年多以前因为徐景昌骑马撞死人之事暗地里指使人弹劾他的高度重合。

    “大明也不是非要有这么多的武将派系才好,汉武帝时双子星将领卫青与霍去病乃是舅甥,汉武帝也没受到什么威胁。”他又轻轻说道。随后允熥又极快的瞟了一眼熙瑶:‘不知薛宁说没说过这样的话。回头问问秦松或郭洪涛。’要是薛宁说过,不仅说明他坏,更说明他傻。薛家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派系,就急吼吼的参加这样的事情,不是傻是什么。

    允熥说这句话的时候熙瑶坐直了身子,没有倾听。他不知道允熥想说什么,但直觉认为自己不应该听到。

    允熥又思考起来。正沉思间,忽然听到从外面传来声音,侧头一看刻漏见已经是亥时中了,连忙将自己脑海中正想着的事情强行祛除,对熙瑶笑道:“瞧为夫,回来第一夜竟然在与你谈论正事。”

    他随即站起来,轻轻抱住熙瑶:“这七个多月,你独自一人在京城为为夫打理宫里宫外的事情,非常忙碌,都瘦了。”允熥搂着她的腰说道:“多谢你了。”

    “夫君既然不在京城,这些事情就是妾的本分事,何谈谢字。何况夫君与妾乃是夫妻,本就是一体,更不必谈谢谢。”熙瑶靠在他的肩膀上,笑着说道。

    “这可不对,”允熥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即使是夫妻一体,可外朝之事不是你的分内事,你帮助为夫分担了这么多事情,为夫自当感谢。”

    “不过以后你放心,除非发生大变故,否则为夫不会再离京了。天南海北除了四川、雲南,哪一省为夫没有去过?既然都已经去过了,也就不会再去了。这些重担也不会再压在你身上,让你喘不过起来。”

    “妾多做些没什么,可妾还是为夫君能经常留在京城而高兴。夫君不在京城的时候妾很想念夫君,敏儿他们也都很想念爹爹,想夫君多陪陪他们。”说到这里,熙瑶抬起头看向允熥:“夫君,等腊月二十三学堂放假后,你可要多花时间陪陪他们。”

    “我知道了,肯定会多陪陪他们的。”允熥马上说道。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双方缺一不可,当然敏儿他们几个现在都相当于有两个母亲,可父亲的位置仍然不能替代。

    允熥这样想了几刹那,感觉到自己右手正在抚摸的完美的曲线,忽然笑道:“瑶儿,孩子们需要陪伴,可为夫看你也需要陪伴。现在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安歇吧。”

    “夫君,你今日刚刚回京,周师劳顿,还是……”熙瑶话没有说完,再次被允熥打断:“即使刚刚回京,周师劳顿,陪伴你的力气还是有的。再说,还可以你来主动。”允熥贴近她的耳边,轻声说道。

    熙瑶挥舞着小拳头捶了他几下,却没有在说话,而是将头埋进了他的环抱中。允熥哈哈一笑,将熙瑶打横抱起。在门口侍奉的宫女赶忙熄了灯,退了出去。

    ……

    ……

    第二日一早允熥起来,与熙瑶一起用过早膳,起身前往乾清宫。允熥因为已经告知外朝今日不上朝,所以前往乾清宫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四辅官与舍人们都已经来到乾清宫,他们见到允熥前来马上跪下行礼。

    “都快起来。”允熥连忙扶起暴昭,又让宦官扶起郭镇与解缙,笑着说道:“怎么,这才七个多月未曾见到过朕,就对朕这样生分了。朕不是吩咐过,平日里不用行大礼。”

    “陛下,昨日陛下回京,今日是陛下回京后第一次处置政事,臣等当然要对陛下行大礼。”夏辅官暴昭说道。名义上担任春辅官的曹震仍然在家休养,所以由他来领衔说话。

    “这也不必。昨日已经行过大礼了,今日不必。以后切不可如此。”允熥吩咐。

    “臣谢陛下恩典。”暴昭推让几句,躬身答应。郭镇与解缙也连忙说道。

    允熥又与他们说了几句话,又柔声对舍人们说了几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暴昭等人也回去继续做手头的事情。

    允熥首先将王喜、王进、王步他们三人都叫到身旁,对他们笑着说道:“朕昨日已经同皇后说过了,她说你们这些日子做的不错,没有疏漏,尤其是王步,你还算出了许多地方报的物品数目与实际采买的物品数目不相符之事,为朕节俭了许多钱财,不错。”

    “谢陛下夸赞。”王喜与王进都躬身说道。

    “陛下,陛下能够赦免奴才往日的罪过,重新重用奴才,奴才感激涕零,自然要为陛下,为皇后娘娘分忧。”王步说道。

    王进略有些惊讶的看了王步一眼。往日的过错能不提就不提,怎么还挂在嘴边上,对皇上诉说?不怕皇上重新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可听到王步的话,允熥“哈哈”笑了两声,说道:“往日的过错就不必提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知错便改就成。”

    “谢陛下。”王喜他们三人又道。

    允熥又问了几句,大致了解了一番皇城内的事情,正要让他们退下,忽然好想想起来什么一般,说道:“有件事情差点儿忘了与你们说。”

    “王恭在兰州为了保护朕而受了重伤,现下还在兰州调养。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他是十月十八日受的伤,至少得在兰州休养到正月底才能回来。朕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嘱咐他等二月中旬甚至二月底再启程返回京城不迟。”

    “等他回京以后,王步,你办事妥当,朕很放心,就由你在宫里寻摸一处好点儿地方,让他居住。京城到了春夏阴雨绵绵,他又断了几根骨头,即使长好了也许静养。”

    “是,陛下。”王步带着对王恭的一丝妒忌说道。他几乎立下了救驾之功,不管之前如何,往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即使能力不如别人,在宫里的位置也会是下人中的第一人,甚至就连皇妃都不会敢招惹。

    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你若是有了空闲,在宫外也寻摸一处地方,供王恭居住。地方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了。”

第1182章 锦衣卫的消息与想法() 
“陛下,这是?”王步猛地抬起头来。

    “你们说,救驾之功,应当如何赏赐?”允熥笑着反问。

    “陛下,救驾之功自当重赏,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王恭为朕挡了一下,若是没有他阻挡,朕即使不死也是重伤。朕已经决定,加封他为指挥使。朕还要派人去他的家乡寻找家人,若是没有家人了就让他收养一个孩子,将家业传下去。”允熥说道。

    “陛下!”即使已经有所准备,王喜三人仍然惊讶的叫出了声。

    这真的是太令人惊讶了,上一次加封宦官职位还是宋代,加封童贯为郡王,再往前就是东汉时期加封过许多宦官爵位了。虽然王恭没有被加封世爵,但一个指挥使,还被皇帝亲口允许将家业传下去,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恩典了。

    “奴才谢陛下恩典。”王喜忽然跪倒在地,十分感动的说道。王步与王进也是如此。

    暴昭等人有些诧异的抬起头看着这一幕。允熥说话声音也不大,他们听不清楚允熥说了什么,但能让这几个宦官如此激动,应该不会是什么小事。

    ‘莫非皇上是又对宦官有什么恩典?’暴昭思索:‘这可不成。现在虽然陛下尚无重用宦官参政之事,但陛下对他们十分宽厚,未来未必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还是对陛下劝谏一番。’

    暴昭思量一会儿,将自己的劝谏思路记在纸上,打算过两日再说。现在皇上刚刚对三个大太监说过什么,自己马上劝谏,肯定会惹得皇帝不快,劝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被怀疑收买身边的人刺探消息,更是为官必须避免的怀疑,所以劝谏的时间必须推迟。

    暴昭正思量的时候,允熥已经将此事对他们吩咐完毕,留王喜在身旁伺候,另外二人退下去处理皇城内的大事小情。另外,他们临退下前,允熥吩咐:“你们派人去将锦衣卫指挥使秦松叫来。”

    吩咐过此时,允熥翻了翻摆在桌子上的、这段日子所有由熙瑶主持廷议决定奏折,没发现什么问题,吩咐王喜拿去存档,又批答了几封暴昭等人刚刚票拟的奏折,就听外面传来通传声:“锦衣卫指挥使秦松求见。”

    “来的这样快?”允熥嘀咕一句,传秦松进来。不多时他走进来,对允熥行礼说道:“臣秦松见过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