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安等人当然不敢违逆他的话,只能在营地中笔直的站着,丝毫不敢乱动。

    本来还好,可慢慢的雨越下越大,磅礴大雨浇在他们身上,赵兴担心常安,就来找秦森求情。

    “不许!”秦森斩钉截铁:“一个个的本事不大脾气倒这么大,在军营中,尤其是和尚做法事的地方打起了群架!这要是打出人命来,你们有人被朝鲜人打死,我哪还有脸回去见殿下?要是有朝鲜人被你们打死,我哪还有脸去见徐帅或宋帅?”

    “我没每人打八十军棍让他们在床上躺三个月,处罚已经很轻了,就算淋出病来也是自找的!”

    “赵兴,我知道你和常安关系好,按理说他身为百户,应该比小兵有点优待。但今天他带头打架,不严厉的惩治他一番他就记不住规矩!”

    赵兴听到秦森这样说,知道他心里还非常生气,不敢再劝,只能垂手站在一旁。

    可此时坐在秦森身旁的另外一个身穿三品武将军服的人出言道:“秦森,你属下的这个千户说的也是,你哪怕每人打二十军棍呢,也比他们在大雨中淋出病来强。现在军医所的军医手里治外伤的药有得是,可治风寒的药没有多少,要是他们真的染了风寒可不好治。”

    “既然常指挥开口求情,赵兴,你去传我的命令,让他们回自己的帐篷吧。但等明天雨停了,每人打二十军棍,我亲自看着打!”秦森说道。

    “多谢指挥使。”赵兴对他躬身行了一礼,又转过身来对被叫做‘常指挥’的人说道:“下官多谢常大人求情。”

    “不必。”常指挥一摆手。

    这个被叫做常指挥的人就是郑国公常升的长子常继宗。他在攻打安南的战争中立了功劳,加上自己的关系很硬,就被提拔为上直卫中府军卫的指挥使,这次也带兵前来西域参加对撒马尔罕国的战争。

    常继宗虽然被称为‘常家第三代最有本事的人’,但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比他爹强一些也有限,当年蓝玉还活着的时候与常升关系好,曾经评论他“将来能当个镇守边关的总兵统领三五万人马;内地事情少的都指挥使也当得,可再大的官就不成了。”

    但他可是郑国公府的嫡长子,将来郑国公的继承人,只当一个总兵怎么行!但他的资质又摆在这里,就算允熥看在亲戚的份上任命为更大的官他也玩不转。

    好在常继宗为人还算勤勉,为了补拙,就到处与人学习。大家看在他身份的面子上,也都会提点几句。

    现在正和西虏打仗,常继宗为了等轮到自己的府军卫上阵的时候更有把握,所以这些日子每天都在出战的卫所返回后于当日或者次日去拜访,询问和西虏打仗的感觉。今日就来到了永明左卫拜访秦森。

    赵兴有些异样的盯着常继宗。他和常安原来在京城的时候就是常家的门房,因为差点儿耽误一件要命的事情被逐出常府,流放到开原城。后来辗转去了永明。

    要说他心里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但常家只是将他逐出府邸,没有牵连他的家人,他父亲年纪不小了干不了重活也给口饭吃,何况是自己有错在先,这么多年过去早就淡了。不过还是对常家怀着不一样的心思。

    秦森吩咐过此事就要和常继宗继续说话,忽然一眼瞥见赵兴仍然站在下手没动,没好气的说道:“你还不下去传我的命令!”

    “是,指挥使。”赵兴回过神来,急忙走出帐篷。不一会儿,常安又跟着他走进来,对着秦森说道:“属下多谢指挥使开恩。”

    “行了,这些虚礼意思意思就成了,你也被雨淋了这半天,赶快回去换一身干净衣服。”秦森不耐烦的说道。

    常安久在秦森属下为兵,也知道他的性情,忙转过头又对一旁三品官服的人道谢。赵兴已经告诉他了,秦森能这么就放过他们,这个指挥使功不可没。

    但他一抬头,才说了两个字:“下官……”忽然没了声音。

    秦森转过头看向常安,见他表情有异,马上问道:“怎么,常安你认得常指挥不成?”

    常安犹豫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应当实话实说。正想着,他忽然听常继宗道:“我看着你有些面熟,你又姓常,莫非是我常家的族人?”常遇春虽然没有亲兄弟,甚至连五服以内的兄弟都没有,但还有族兄弟,常茂、常升兄弟还曾经回老家祭祖,常继宗也回去过,所以见到一个面熟又姓常的人这样猜测很正常。

    “常大人,小人并非是常氏族人,小人的父亲原本是开平王的亲兵,也曾跟随大老爷出征,赐姓常。所以小人也就姓了常。”常安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你是我爹亲兵的儿子?那你为什么会去了永明?啊,我想起来了。”常继宗说了几句,忽然想起了常安的事情。

    常继宗又转过头看向赵兴:“你的父亲当初也是我家的人吧。”

    “是,常大人。”赵兴说道。

    “当初的事情家里确实处置太过,但你们耽误的事情实在太大,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家父恼怒之下就将你们流放出来。”

    “你们的家人现在还在府邸里。常安,你父亲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上不得阵,但家里也养着吃喝不愁,每月还有一贯钱的月钱;赵兴,你的家人也都当着差,我不敢说过得多好,但总不至于饿死,也没人会虐待他们。”常继宗说道。

    “多谢常大人。”他们二人躬身说道。

    “你们现在也当了朝廷的经制武将,可要为家人赎身?”常继宗又道。

    “多谢常大人好意,但现下还是不必了。永明城还只是草创,什么都很简陋,在永明还不如留在京城。等我二人当了大官,或者调回中原,再为家人赎身。”常安说道。

    他们这话说的可不合此时的主流观念。别人也就罢了,不为父母赎身可不太孝顺。不过常继宗自己也是在边关待过的,知道边关条件艰苦,还不如在他家当奴才,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他们又说了几句话,忽然听秦森说道:“行了,这些话就不必多说了,此时也不早了,你们赶快回去休息去吧。”

    刚才秦森一直在一旁看着,没有出言。直到常继宗没什么要说的了,才出言解围。

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 
    “下令所有将士都起来!”秦森这般吩咐一句,就要走到营寨边上仔细倾听声音传来的方向。

    但他很快就不必倾听了,因为喊杀声以极快的速度从东面向他所在的地方蔓延过来,将这座小小的营寨包围起来。

    “这是,西虏!”常继宗大惊:“西虏怎么会忽然打进中军大营!甚至还打到了这里!”他们永明左卫的营寨位于中军大营的东面,但却不是最东面,离着最外围还隔着一个卫所;他们西面就是这次出征西域的八个上直卫之一的旗手卫,旗手卫再向西就是允平日里休息的营寨,也是整个中军大营的中心。

    “快,所有将士上营寨,防备西虏的进攻!”秦森则大喊起来。

    赵兴、常安等人刚刚躺下,就被人叫起来,迷迷糊糊的穿上外衣披上蓑衣就跑出了帐篷。此时他们见到这么多西虏将营寨团团围住,顿时清醒过来,随手拿起一把兵器就上了营寨。

    “让所有弓箭手做好准备,一旦西虏攻打营寨就放箭。”秦森又吩咐道。下雨天火器不能用,虽然箭矢沾了水射程和威力也会大大下降,但总还能用。

    在秦森的指挥下,整个永明左卫的将士都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守营的准备。但令他十分诧异的一幕出现了,正包围他这座营寨的西虏竟然没有发动进攻,看样子好像还在防备他们从营寨内冲出来;从东面不停的有西虏之兵冒出来,越过这座营寨从南北两面的道路向西而去。

    秦森虽然心中诧异,但松了口气:不管西虏的目的是什么,只要他的这座营寨不失,自己就没有过错。

    但常继宗疑惑地看了一会儿后忽然脸色大变:“不好!”

    ……

    ……

    与此同时,在中军大营的北面,一支总人数将近两万人的军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位于中军大营的正中的营寨。

    “刘壹,你去前面,若是遇到同样正在行军的军队就大声喊今晚的口令,对不上来的马上开始攻击;即使能对上口令的也不要轻易相信,但只要对方没有拦在向南的道路上就不必理会。咱们此去是去救援陛下,不是杀敌立功的!”一边骑在马上跑着,曹行一边对身旁一人吩咐道。

    “是,大人。”被叫做刘壹的人答应一声,骑马赶到前方。

    “曹行,西虏怎么会突然打进大营中,甚至逼到了离着陛下很近的旗手卫?”宋也骑着马跟在曹行身旁,待他与刘壹说完话后问道。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曹行一点都不在意到底为什么西虏能够打进中军大营。不管是中军大营东面的卫所全部睡死了,还是短时间内被西虏全部消灭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的安危。

    “曹行,不用太过紧张。旗手卫等五个上直卫紧紧围着陛下所在保护着陛下的安危。上直卫可是大明战力最强的卫所,就算东面的卫所都被西虏全歼了,旗手卫也能撑很久。”宋又劝道。

    “我也知道旗手卫的战力不弱!但陛下是不容有失的!若是陛下有失,那此战就不败而败了!”曹行十分焦急的喊道。此时虽然正下着雨,但他脸上仍然不断冒出汗水。他此时松开抓着缰绳的右手,从腰间抽出一条手巾在脸上胡乱一抹,又掖回腰里。

    “可是……”宋话还没有说完,就又被曹行的呼喊声打断:“将士们!现在陛下有危,为了保护陛下,跟我冲啊!”

    “冲!”在他身旁的将士赶忙喊道,随后整支军队都大声呼喊起来。

    ……

    ……

    “大汗,驻扎于明军中军大营我军突入之处的明军卫所已经被全歼。”沙哈鲁跑到帖木儿身前,大声汇报道。

    “留下一千士兵在明军营寨内搜寻看是否还有幸存的明军。若是发现,受了重伤或者看起来会残疾的人一律当场处死,没有受伤或受伤不重,又愿意投降的,接受他们的投降送到战俘营去。”帖木儿吩咐道。

    他随即又转过头对耶斯布说道:“你再派一千士兵在东面搜寻明军的哨兵,也依照刚才的吩咐对待。”

    “大汗,明军的哨兵即使还有活着的,也肯定被猛犬咬过,就算救回去也活不成。而且根据刚刚抓到的俘虏招供,今晚放哨的是建州卫,被契丹人称之为蛮夷的人组成的卫所,也没有俘虏的意义。”沙哈鲁笑道。

    “你错了,正因为他们是被契丹人称之为蛮夷的人组成的卫所,才有俘虏的意义。”帖木儿说道:“等我军攻到契丹人的本土的时候,这些被称为蛮夷的人都是我军的潜在盟友,如果能救活几个,以后攻打明军本土的时候就能够合适的人选去联络他们,让他们为我军效力。”

    “而且,即使这些哨兵都被被猛犬咬过了,也未必一定会死,还有活下去的可能,所以有搜寻哨兵的必要。”

    “是,大汗,是我考虑的少了。”沙哈鲁说道。

    “你年纪还轻,遇到事情考虑不全也很正常,但是要时刻注意学习。”帖木儿教导道。

    沙哈鲁又答应一声,转身去执行他的命令去了。

    等帖木儿又吩咐几句,所有的将领都依照吩咐去做事后,此时也在这里的大毛拉半是真心赞颂半是拍马屁道:“大汗真的是天上的战神转世,用这么简单的计策就攻破了明军的营地。”

    帖木儿采用的战术说起来很简单:第一,派出猛犬连续几天袭击哨兵,一来让明军的将士都不愿意当哨兵,产生厌战情绪;二来一开始明军听闻有猛犬袭击哨兵,多半会猜想西虏是不是想要夜间袭营,会加强戒备,但当这样的事情连续几天发生后又会习以为常,慢慢松懈下来。随着哨兵的厌战和卫所的松懈,夜晚袭营就会容易一些。

    之后就是挑选一个下雨的夜晚。明军的火器比西虏要先进一些,下雨天火器不能用,对明军战力的损害更大。而且雨夜有下雨的声音作掩护,袭营也不容易被发觉。

第1057章 最终决战——想要将计就计() 
    再然后就是当下雨的夜晚来临后,先派出所有猛犬袭扰,让明军的哨兵一时间对付不了比前几日多数倍的猛犬,很快被消灭,但同时大营内的明军会以为今晚和往常一样,不会提高防备的级别。然后集合精锐主力军队,以萨尔哈为先锋,在哨兵基本被消灭后发兵攻打,一举击破明军卫所打进中军大营。

    这个计划很简单,却也很实用。当然,能这么顺利还有运气的成分。帖木儿随便挑了一个卫所作为突破点,这个卫所正好就是投靠大明的西番人卫所,面对萨尔哈带兵进攻瞬间就被打蒙了,随即开始溃逃,萨尔哈才能这么快完成帖木儿交待任务。

    “哈哈,”帖木儿笑了笑,但随后板起脸来又道:“打进明军的中军大营,只是这次作战的第一阶段,到底能不能一举摧垮明军,就看之后进行的如何了。”

    “耶斯布,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你亲自去看一看,如果有谁没有按照我的计划来做,马上纠正。”

    “是,大汗。”耶斯布答应一声,走进明军的中军大营。

    “大汗,这次作战的第二阶段不就是攻打契丹人皇帝所在的地方,争取俘虏或者擒杀他么?”大毛拉有些疑惑地问道。他并不直接参加这次作战,前几天又忙于制造军械没空关心,所以有一部分作战计划并不知道。

    “哈哈。”帖木儿又笑了笑,却没有再答话。

    ……

    ……

    “徐将军,宋将军,依照打探来的消息,西虏是自东面打进中军大营,尚不知晓旗手卫以东的几个卫所是已经全军覆没还是正与西虏拼杀,但西虏的先锋军已经打到了旗手卫营寨附近。据旗手卫桑指挥使奏报,西虏本想绕过旗手卫的营地,但发觉并无这样的通路,随即发动对旗手卫的进攻,已被打退!”一个铺兵躬身对徐晖祖和宋晟说道。

    “你退下吧。”徐晖祖轻声吩咐一句。这人又行了一礼,躬身退下。

    “看来今晚西虏是要直捣中军,攻打陛下所在!谢天谢地,陛下今天去了张辅的右军大营。”宋晟半是后怕半是庆幸的说道。

    “是啊,西虏这一招虽然简单,但若是真的成功了,我等就万死莫属了。幸好陛下去了右军大营,不必担心了。”徐晖祖也有些庆幸的说道。

    早在允熥决定前来西域,飞鸽传书告诉他们的时候,他就已经断定:允熥前来,会鼓舞大军的士气,但同时也会成为大军的弱点之一。

    整个西征大军,关键时刻所有人都可以牺牲:宋晟死了可以由杨峰接替指挥,徐晖祖死了可以由尚炳、济熺或者宋晟等人接替指挥,虽然一时间会影响大军的指挥效率,但总不至于战败,更不至于全军崩溃;可唯有一人绝不能被牺牲,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允熥。

    同西虏的战争哪怕全军覆没,只要允熥能够活着回去,就不算彻底失败;但若是皇上出了事情,就算全歼了西虏,对于所有参加此战的武将来说,此战也输了。

    所以当允熥遇到危险的时候,哪怕真正出事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所有人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全力救援皇帝陛下。

    这一招历史上在明末的时候被满清反复使用。崇祯年间皇台吉几次从北京城西北的宣府等地入关,每次入关后只要逼进北京,各地的明军就会拼了老命救援,哪怕当时满清军队其实并没有攻陷北京城能力。黄台吉之后就可以率领满清骑兵肆意攻打空虚无备的其它地方。

    这种观点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你不积极救援就会被人怀疑有问题。袁崇焕之所以被认为勾结黄台吉,以至于后来‘满城皆曰可杀’,与救援北京时不积极也有一定关系。

    所以徐晖祖从一开始就不赞同允熥前来。但他转念一想也想到了允熥的担忧:自己这一战带领大军击败西虏后,功劳之大直追开国功臣,有功高震主的嫌疑。这对他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允熥到来后,人们就会习惯性的认为是皇帝陛下亲自指挥的,他的功劳会小很多但也没了功高震主之忧,对他来说更好。是以他并未出言反对。

    徐晖祖与宋晟庆幸了一会儿,开始思考之后如何应对。

    “既然帖木儿想要袭扰陛下,派出的定然是精锐主力,若是能将他们全歼,此战可以说就大局已定了。”

    “魏国公,当令旗手卫等上直卫出击,牵制住西虏,随后命所有正赶来救援的卫所绕道东面,再下令左、前、后三军大营派兵协,助断了入营的西虏之兵后路,将他们聚歼在营内。”宋晟说道。

    徐晖祖一边看地图一边想思考宋晟的建议,觉得没什么问题,正要点头答应,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但他想要抓住这个念头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了。

    ‘莫非是宋晟的建议有疏漏之处?’他心里暗想。

    徐晖祖于是又与宋晟交谈几句,没察觉有疏漏的地方,可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但此时正在打仗,每多耽误一分的时间,西虏发觉不对的可能越大,他没有太多时间仔细思考,又想了一遍没有想出问题,叫铺兵进来去各处传令。

    下达这几道命令后,宋晟笑道:“等歼灭了西虏主力,此战就必胜了,没准西虏剩余的军队会全军崩溃,我军就可追亡逐北,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西虏之兵,甚至一路跟随西虏的败兵追到其国内。”

    “这可未必。不过若是能或擒或杀了帖木儿,西虏必定崩溃。”徐晖祖也笑着说道。

    “那就力争生擒帖木儿。”

    “想要生擒他,也得他亲自带兵来夜袭吧。帖木儿今年已经七十多了,今晚雨下的这么大,他未必受得住;更何况他身为西虏的统帅,全军系于一身,肯定不会立于危墙之下,护卫也定当非常严密,除非击溃西虏大军,否则想要擒杀他十分困难。”徐晖祖又道。

    可他说完这话,忽然心中一动:‘帖木儿的护卫十分严密,陛下的护卫同样严密,帖木儿也不可能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