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没收。

    其中一部分百姓会被卖给随军商人,另外一部分会被大军带走,最后剩下的迁移到其他地方。经过此战,安南至少得损失人口数十万,不愁安置他们的地方。

    同时城墙也会进行改造。即使南定在安南已经算是大城,可与国内的大城相比仍旧差的很远。朱赞仪召集安南的工匠探查四周的地形地况,为扩建城池做准备。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事情,不一而足。

    这一日他正在操劳这些事情,忽然有人从屋外跑进来,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什么。

    朱赞仪听了这话呆了一呆,说道:“何荣沉寂许久后终于发威了。不过,两个好消息在过年前传到陛下那里,双喜临门,也是好事。”

第864章 在广州过年() 
日子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

    只要是中华百姓,不论是居于塞北河套还是江南烟雨之地,不论是住在天府四川还是五岭之南,都会在万年历的腊月最后一天过年。

    所以这一日,广州城内到处都充盈着过年的氛围。一早开始,就有人家拿出长长的鞭炮,挂到门口的树上点了起来,噼里啪啦乱响,惹得小孩子高兴的叫唤着。

    城内的各色店铺大多已经歇业了,只有少数茶居还在开业,不过人也不多,大多是居于广州城的外地人在茶居聚一聚。

    随着太阳高升,街面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许多小孩子聚在一起,不知道在玩些什么;广州地方偏南,即使这样的日子天气也不是特别寒冷,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三五成群聚在门口闲聊,同时也看顾着自家的孩子。

    等到日头升得很高了,人口多的人家把买来的生猪捆起来绑在木板或者树上,家里胆大的手持西瓜刀一刀捅过去。若是手艺好有经验的人猪一刀就被砍死还不受什么罪,若是手艺不好没有经验的杀猪,往往几刀下去也不能让猪断气,受伤的猪发出巨大的咆哮声,吓得小孩忙躲了起来。

    平日的店铺都歇业了,可集市上却人声鼎沸、万人空巷。有的是夫妻两口,有的是父母带着小孩,有的是老人带着孙儿,他们行走在摩肩接踵的集市里,不时停下来,和一同出来的人商议几句,从小摊上买些年货回去。

    并且今年的集市比往年更加热闹。宝安开阜,只要愿意奔波的,广州城的大小商人少有不挣钱的,过年了市舶司也歇业,他们带着家人返回广州,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也给家人多置办一些年货,让自己感觉过去一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当然,今年的集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有许多往年不会出现的人出现在了这里。那些刚刚来到集市的人家,基本都会在集市口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十分诧异的看一眼站立在集市两旁的警察,心道:‘他们怎么在这儿?’

    是的,今年广州城内的集市,有许多警察站岗。

    往年的时候,虽然上头总会命令城内的警察在城中巡视,以防范大小案子的发生,但不过是虚应故事而已,顶多是在也来采买年货的时候顺便注意着点儿,晃一晃拉到;反正上头的官儿们也不会出现在集市。

    可今年不一样,今年允熥留在广州过年。杨任作为允熥的亲信,可知道允熥在京城的时候时常在过年前后出宫,既是游玩也是私底下看看民情,若是见到了不满意的事情不会当场发作,但过后定然会发作出来。据说裁撤胥吏设立警察就是因为出宫的时候见到了欺负百姓的胥吏导致的。

    所以他丝毫不敢怠慢,不仅把广州知府与广州警察总署的掌印官都叫了过来,还把城内的五个分署主官也派人叫来,嘱咐他们务必在过年这几天把街面上盯好了,越是热闹的地方越要多派人,绝不能出事情。

    “若是发生了什么案子,本官唯你们是问!”杨任严厉地说道。

    众官员哪儿敢不照办?回去后就吩咐手底下的警察万万不可懈怠。“今年陛下可在广州城内过年,上头吩咐下来了,所有警察分作两班,一对一天的在城内巡视,绝不可怠慢!谁要是让我逮着该巡不巡,别怪我处置严厉!”

    警察们一个个在心中暗骂。他们不敢骂皇上,就骂城里的官员,可骂归骂,事情也不敢不干,将手底下的警察分为两批,轮换着巡查。

    允熥对此还算满意。“广州城的警察还算得力,这一路走过来,见到警察已经抓了十几个小毛贼,总算是尽心尽力了。”他与许多身穿锦衣华服、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家的人在一起,在大街上慢慢的行走着。

    允熥第一次在京城之外的地方过年,还是广东这个极有特色又非常繁华的地方,十分好奇,今日忍不住伪装成护卫‘自己’南来的侍卫,与真正的侍卫一起在城内看看。

    众侍卫都应和着。虽然依照探查来的消息,往年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大路上有几个警察巡视,小路,甚至十分热闹的集市都没有警察真的认真盯守,但这个时候岂能驳领导的面子?何况说出来还得罪了杨任等广州的官员,得不偿失,大家绝不会说。

    在还算宽阔的道路上转了转,允熥让几个侍卫去集市采买一些很有当地特色的东西,自己带着大多数侍卫返回行宫。集市上人太多,他去了难以保证安全,还是不去了。

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 
到了屋里,熙怡马上将身上的外衣脱掉,让侍女擦拭脖子上的汗水,抱怨道:“夫君,都是你,让妾穿的这么厚实,妾还以为广州多冷,原来也就是京城秋天的天气,让妾身上出了这么多汗。”

    “这不是你的身子才养好没多久,怕你被冻住生病么。”允熥笑道。

    “妾的身子哪有这么柔弱,虽然比不得李妹妹,可这样的天气还承受得了。”熙怡嗔到。

    允熥这次只是笑笑没有答话,而是问道:“今日前往三元宫,见到张三丰了么?”她们两个今日出宫,熙怡是去感谢张三丰的救命之恩,李莎儿则是去三元宫拜拜三元大帝,不过现在张三丰就住在三元宫,她们两个也就结伴而行。

    “见到了。三丰真人这几日也没有外出采药看病,躲在三元宫的后院研究着什么。妾到了三元宫,与三丰真人说了几句话,又将馈赠的礼物送给他,又到三元殿与鲍姑殿拜了拜,也就回来了。”

    熙怡叙述完今日都做了什么,又对允熥说道:“夫君,三丰真人可是得道真人,将来必是要去天上做神仙的。夫君虽然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但对三丰真人还是客气一点好,将来返回天上也好有个善缘。”

    允熥苦笑。即使中华之民已经是最实用主义的人了,封建迷信也很有市场,相信神仙存在的人很多,即使是最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也很少会对付僧道,向寺庙道观施舍钱财的人很多,不论有没有钱。熙怡从前还好点儿,自从今年的巫蛊大案后对此十分相信,成为了一个道教徒,这两个月不仅常去广州城内的道观,还施舍了上千两银子,拿出一件允熥之前赏赐给她的玉雕刻成鲍姑的样子,随身携带。

    允熥“嗯嗯啊啊”的将此事敷衍过去,又问了问李莎儿今日的事情,时候就已经到了午时,允熥忙拉着她们去用膳。

    用过了膳,熙怡与李莎儿去歇中觉,允熥则把熙怡手下的大丫鬟早春和晚秋都叫了过来,问道:“今天晚上的宴会,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吧?”

    “启禀官家,不论是宴饮的地方,还是各色节目,亦或是酒菜,都已经准备妥当,没有疏漏。”早春答道。

    “这就好。这可事关你们主子的声誉,不可不谨慎。”允熥说道。她们二人躬身称是。

    允熥所说的,就是今天晚上招待皇室宗亲的宴会。虽然他现在不在京城在广州城,但皇室宗亲还是要招待的,最少朱橞、朱模两个跟着他一直跟到广州城的王爷得招待。允熥还下令今年要朝贡的藩王不得入京一律来广州,所以现在广州城内的藩王还不少,比如周王朱橚等人,所以就依照他往年在京城的惯例开宴饮。

    他不可能,也不会将熙瑶也叫到广州来,那样京城就空了,即使他以‘伤寒’为名义已经让常升返回京城,但也不敢贸然让熙瑶出京。熙怡身为四妃之一,又是皇后的亲妹妹,所以安排宴饮、主持女眷席只能是她。李莎儿不提身份还是嫔不是妃,她就算已经是四妃之一也不能取代熙怡主持此事。

    可熙怡一向没管过这件事,允熥很怕被她搞砸了,就直接交给她手下得用的女官安排。

    此时他听了早春的话,又问道:“她要在宴饮上说的话,可都已经交给她了?”

    “陛下,奴才已经和娘娘说过,娘娘也已经背得很熟了。”早春答道。

    “那也不能放松。熙怡从未在宴饮上说过这样的话,到时候保不准就会忘词。你们想法子到时候提点她一下。之后所有的话说的怎样都无所谓,开头的几句话一定不能出问题。”

    允熥又嘱咐她们几句,让她们退下了。

    随后允熥又将王喜交过来,问道:“可有从安南过来奏报兵事的折子?”

    “官家,没有。奴才今日从一大早就守在前院的书房,可一封从安南过来的折子都没有见到。”王喜答道。

    允熥心情顿时不怎么好。‘为何没有从安南过来的折子?莫非又打了败仗,不愿意大过年的扫兴,也害怕朕严惩所以没有送来?’

    他马上翻开绘制的安南地图,指着南定城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前几日传来的消息,赞仪已经带兵十五万去攻打南定城了,莫非是攻城受挫?不大可能是打败仗。赞仪自己用兵打仗的本事不好说,但马俊他们三个都是久经战阵的将领,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但也保不准。何况还有赞仪剥夺他们军权的可能。莫非真是打了败仗?”

    自己吓唬自己越想越觉得不对的允熥,甚至已经将朱赞仪带兵狼狈逃回升龙城的可能都想到了。

    好半晌,他回过神来,对王喜说道:“今天晚上的宴饮你不必随侍在朕左右,就守在书房,若是有从安南过来的奏折马上报给朕。”

    “是,官家。”王喜答道。

    允熥强迫将思绪从此事上收回来。他在广州再怎么想也没有意义,总要见到奏折才有用,现在想什么都是瞎想。

    回过头来的允熥看到躬身答应的王喜,说道:“王喜,今年过年没法让你回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了。不过等回了京城,朕许你一个大假,至少十五天起步,让你和家人团聚,弥补过年没能团聚的空缺。”

    “奴才谢陛下恩典。”王喜马上跪下说道。

    “还有,行宫内的宦官宫女,这几个月也十分忙碌不得休息。你传令下去,行宫所有的宦官宫女全部发放双俸,赏赐一块做衣服的绸缎料子。今晚除了必须留守和随侍的人,其余的在内院找个地方安排一桌酒席,让行宫的大厨给你们做顿好饭。”

    “奴才代他们叩谢官家天恩。”王喜又磕了一个头,说道。

    允熥点点头,让他退下了。

    之后他也歇了个中觉,下午未时正起来,又处置了几份奏折,到酉时初叫上熙怡与李莎儿,前往今晚的宴饮之地。

第866章 捷报() 


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 


第868章 反应() 
“又一份捷报?”允熥这次有些诧异。他刚才已经收了一份捷报了,现在怎么又有一份捷报?

    心里存了疑惑,允熥一面从王喜手中接过密封的盒子,一边问道:“何人发来的?”

    “官家,听传令的将士说,是何将军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广州城的。”王喜答道。

    “何荣?他也有所动静?是了,他都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四十多天,也确实该有些动静了。”

    不过话虽如此说,可允熥并未对何荣抱多大期望。何荣所部位于安南沿海,当初分派这一路兵的目的就是堵住胡氏父子南逃的道路,没指望他们能立下多大的功劳;况且腊月二十三日传来的消息还是何荣仍在海上飘着,不过几日的功夫能立下什么大功。

    “何荣多半是在安南海岸成功登陆了,传信回来让朕安心。”允熥对朱有炖说道。

    可打开奏折一看,允熥的脸色迅速发生了变化,从十分平静变成了满面都是喜色。

    只见奏折上写着:“……,腊月二十四日清晨,臣率领所部于平章登陆,随后南下直扑兴贤港,夺之,剿安南兵三千,收降两千,夺大炮五门。”

    “投降之安南主将陈元之,报臣曰:‘伪帝胡汉苍正在乂安城,且城中守兵不过两万,将军宜速速进兵攻之。若迟,则伪帝胡汉苍侦知天兵登陆之事,必从各处征调将士守城,则乂安难下。’”

    “臣闻之,即可点起五六万兵马昼夜行军赶往乂安城,于二十五日午时赶至城下,旋即攻城。守城之安南兵将意志不坚,战至伴晚时分全军大溃,我军遂占领乂安城。”

    “安南伪帝胡汉苍,城破之后穿着普通百姓衣服,意图蒙混,后一日被陈元之发觉,我军今已生俘其人。臣敢问陛下,是将此人送至广州城,或是暂且留在乂安。”

    “……”

    这封奏折允熥还没有看完的时候就已经满脸就都是喜色。真是太值得高兴了,何荣所部不仅攻陷了乂安城,更生擒了安南现在的国君胡汉苍。纵使胡汉苍权力不大,国政仍旧由胡季犛把持,可胡汉苍毕竟是此时安南名义上的国君,生擒他意义重大,可以极大的震慑仍在抵抗的安南文武百官。

    更何况乂安城被攻陷,胡季犛带兵南下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只要再攻陷了西都城,安南就可以说已经完蛋了。

    允熥一时间竟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喜讯。

    坐在他身侧的朱有炖眼看允熥接了奏折以后先是淡漠,然后表情转为高兴,最后又转为狐疑,心里疑惑,瞄了两眼打开的奏折,随即高兴的说道:“现在就已经生擒胡汉苍了?这么说对安南之战就快要结束了?”

    “这下子皇兄刚才吩咐的事情确实得快点儿办了,亏我刚才还说用不着着急。何荣不愧是大明的功臣宿将,虽然之前打了败仗,但只要重视起来,安南兵将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听了朱有炖的话,允熥回过神来。何荣即使急于在他面前露脸,也不绝对不敢撒这样的弥天大慌,胡汉苍必然是已经被他生擒他才敢如此奏报。遂笑道:“你确实得快点儿了。”

    他俩谈笑几句,允熥低下头按捺住心思继续看奏折。只见之后写道:“……,驯象卫指挥同知、扶桑武将我来也于大军攻城之时身先士卒,首登上乂安城头,砍杀安南将士无数,身中数十创而不退。大军攻陷乂安,我来也居功至伟。”

    “参将曹泰,统兵镇守城池北面,击破安南援兵,亦立下大功;驯象卫千户王洪明、百户刘循,……”写的都是这次大战的立功将士。

    待将这本奏折全部看了一遍后,允熥转过头对王喜说道:“你回去后马上让胡俨拟旨。”

    “安南征讨军左军副将何荣,击破乂安城,生擒安南国君胡汉苍,……,朕心甚慰。望爱卿再立功勋,尽早平定乂安、清化、河静等地,结束征伐安南之战。”

    “驯象卫指挥同知我来也,为大军攻陷乂安城立下大功,朕加其指挥使衔,赏赐金银财帛。”

    在说过了对曹泰等人的奖赏后,允熥最后说道:“待大军平定安南,朕依照尔等功劳必各有封赏。”

    “让胡俨再润色一把,明日一早,罢了,今日是除夕,就不安排他们做事了,你回去后将朕所说的这些话记下来,明日让他拟旨给朕看。”

    王喜答应一声,又从允熥手里接过这两封奏折,行礼退下。

    这时坐在他左手边的允炆也对他恭贺道:“恭贺官家,大明之兵夺取乂安、生擒胡汉苍了!征伐安南之战看来马上就要结束。”

    “但之后是否要加封赞仪为安南国君还要思量。陈朝一向忠顺大明,还是搜寻一位陈朝的后裔为国君更为妥当。虽然近支已经全被胡氏父子所杀,但必定还有远支残存,可从中择一贤人为君。”

    允炆今年本来向回京过年的,但允熥将他叫到了广州与自己一起过年,允炆在京城只待了不到两天,就离开京城南下,于腊月二十八日来到广州。

    他自诩为崇儒之人,胡季犛如此悖逆人伦之事当然十分反对,也支持允熥出兵安南,但却反对立朱赞仪为安南国君。

    允熥神色不变,说道:“安南陈朝,凡是名列王室族谱之人尽被胡季犛所杀,留存的所谓陈朝后裔大多难辨真假,难以确定是否真为陈朝后裔,若是选了一位假陈朝后裔如何?”

    “况且安南一向羡慕我大明,加封赞仪为君正好可以让他们沐浴我大明的教化,岂不美哉?”

    听了允熥的这番话,允炆又要出言辩论,但允熥才没有和他辩论的心思,推脱还有话说,急忙离开此处,坐到其他人身边。

    这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何荣攻陷乂安城、生擒胡汉苍之事,纷纷向允熥表示祝贺,允熥也一一笑着接受。

    亥时初,持续一个半时辰的春晚结束,允熥又和大家说笑几句,离开了此处。

第869章 同样过年做的事情不同() 
他出来后又等了一会儿,熙怡与李莎儿在下人的簇拥下走出来,与他会合。

    她们两个一见到他,就马上弯腰说道:“臣妾恭贺官家大军在安南大捷,生擒安南国君。”在宴饮的时候,在两边来回走的仆人已经将此事扩散到了女眷一侧。

    允熥笑着答应。

    之后他们一起返回行宫内院,与往年一样打打叶子戏、随意聊聊天,一边守岁。

    可今年他们三人都不怎么有兴致。熙怡与李莎儿都是有了孩子的人,往年过年的时候都是与孩子们在一起,今年却只有他们三个,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京城的孩子,做什么都没有精神。

    就连允熥也不由自主的想着:“也不知文垣他们在京城怎么样了。”

    ……

    ……

    “敏儿、垣儿、圻儿、垠儿,赶快过来,咱们回坤宁宫。”刚刚主持完宗室宴饮,十分疲惫的熙瑶招呼自己和妹妹的几个孩子道。

    虽然今年允熥不在京城,他也已经来信会在广州招待朝贡的藩王,但在京城的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