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到任以后,首先自然是正风气兴教化,但也要推动西安府甚至三秦其它各府的商户沿着丝绸之路去做生意。”允熥说道。

    虽然大航海时代即将到来,但允熥也不认为丝绸之路就没用了。大食人的货物现在一般都是走海路到大明,大明的货物也多是走海路到大食等地;可不靠海的地方仍然有很多,比如后世的中亚、阿富汗、西鲜卑利亚、东欧等地,这些地方都不靠海,这也是中亚等原本很富裕的地方在大航海时代到来后逐渐衰落的原因。但这也意味着一旦大明打通了丝绸之路,这些地方的商人仍然会为了挣钱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大明。

    有商人来做买卖,沿路的百姓就可以通过给商人提供住处、吃喝而赚钱,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受益。三秦这个地方后来在明末是大多数反贼团伙的诞生地,不就是因为百姓没有活路吗,给他们活路他们自然不会造反。

    至于大量的商人到来对粮食的需求也很容易解决。之所以历史上明末三秦人饿肚子,是因为他们没钱,不是因为缺粮食。当时山硒都有粮食可以出口给后金,自然也可以供应给三秦。只要当地的百姓赚钱了,贩卖粮食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运粮到三秦贩卖。

    同时这也是给山陕一带的大商人找赚钱的机会以安抚他们。历史上明末之所以会出现‘八大皇商’,最重要的缘故就是山陕的商人,不像东南沿海的商人可以做海外生意,不像北直隶的商人可以做京城的生意,为了赚钱只能和蒙古做生意,蒙古被后金控制后就和后金做生意。

    允熥对于‘没有祖国的资本’当然不喜欢,所以他即使不得不鼓励商业发展,也不想让商业发展成西方那个样子,想要发明出有华夏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可这也意味着他必须给商人找到赚钱的机会。虽然现在山陕的商人还不成气候,但也需要未雨绸缪。

    夏原吉是湖广湘阴人,当地的商业气氛并不浓厚,他对于允熥这一列鼓励商业的行为,虽然经过了允熥在杭州时的亲自解释也没有完全理解。不过他定然会认真执行允熥的命令,听允熥说完后道:“是,陛下。”

    允熥又对此事吩咐了几句,说道:“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在三秦做。”8)

第604章 对西北卫所() 
允熥又对有关于丝绸之路的事情吩咐了几句后,说道:“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在三秦做。”

    “帖木儿的撒马尔罕国野心很大,瓦剌和亦里巴力都说撒马尔罕国意图东侵大明,秦王在西北的调查也证实了他们的说法。”

    “河西走廊现在太贫瘠了,等到战争要开始时从当地征集粮食等物品一定不成;西域虽然原本很富饶,但蒙古人破灭西域时大肆杀戮,蒙古人自己又以放牧为生不耕种,想从亦里巴力征足够数十万大军的粮草物资也很难,所以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准备。”

    “朕打算在西安、兰州、肃州设立中转的仓库,以供应未来的战争。”允熥指着地图上的这三个城市说道。他虽然知道历史上这一仗没打起来,但这一世他可不敢确定,所以还是要立足于打。即使帖木儿如同历史上一样死掉了,利用帖木儿帝国分裂之机向西扩张也用得上。

    “其中肃州的仓库可以交给肃王来筹备,西安和兰州都是归属于三秦布政使司管辖,由你负责。”允熥补充道。

    “陛下,臣这次只是去担任西安知府,并非是三秦布政使,恐怕无权在兰州做什么。”虽然夏原吉知道允熥接下来会说什么,他也必须这样说。

    “你暂且为西安知府,等过一两年将西安的事情捋顺之后朕就让你当三秦左布政使。”允熥说道。现在三秦左布政使是赵好德,已经五十八了,正好两年后六十退休让夏原吉接任。

    允熥得感谢现在大明的官场在官员的任用上还没有太多的规矩,一个刚刚从国子监毕业的人都可以直接被任命为按察使,允熥将一个知府提拔为布政使也没什么。反而朱元璋时代的武将升官更加严格,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当然可以越级升迁,但若是没有大功只能一级一级的升。

    “是,陛下。”夏原吉毫不惊讶地答道。

    之后允熥又吩咐几句,说道:“你倒不必着急去西安赴任,尚烈今年也十八了,在皇家学堂的课程也都完成了,朕打算让他去西北辅助尚炳,你到时和他一起出发。”

    “并且,还有一人要和你们一起去西北。”

    夏原吉也不问,躬身应诺后退下。

    等他退下了,允熥吩咐了黄路几句,来到自己的寝殿睡午觉。未时初,允熥的生物钟让他准时醒来。他刚刚使用毛巾擦了把脸,黄路凑近跟前就说道:“陛下,魏国公到了。”

    “让他去侧殿等着。”允熥说道。

    但允熥也没有让徐晖祖久等,他以极快的速度穿好了外衣,擦了把脸就前往了侧殿。

    徐晖祖是现在大明的顶级勋贵中最为谨小慎微的人了,进了侧殿也一直站着,只是一直盯着看墙上挂着的大明地图。

    允熥没有让宦官通传,径自走进来见到徐晖祖在看地图,笑道:“晖祖,在看什么呢?”

    徐晖祖听到允熥的声音赶忙行礼道:“见过陛下。”等允熥说过“免礼”后说道:“臣只是在看大明的疆域,京城在大明的何地。陛下这幅地图十分详尽,臣从未见过。”

    允熥笑了笑。虽然徐晖祖称赞了这幅地图,但允熥仍然觉得不够标准。允熥看过前世的华夏地图,知道这幅地图离精确差的很远。可现在大明制图就这个水平,他也没法强求。

    允熥说道:“朕也不和你拐弯抹角,朕既然让你入宫,当然是有目的的,你猜朕要把你派到哪里办差?”

    徐晖祖听了允熥的话,转过头看向地图,沉思了一会儿后道:“陛下,可是廣西?”

    “并非是廣西,再猜。”允熥笑道。

    “若不是廣西,定然是西北三秦故地。”徐晖祖肯定的说。

    “确实是三秦故地。朕也不问你是如何猜出来的了,朕有事情交给你。”允熥说。

    “秦王虽然占据了哈密,哈密也是富庶之地,但蒙古人不事生产,想要恢复哈密的耕作得花几年时间。但帖木儿东侵也不知会在何时,说不定就是明年或后年。”

    “所以他还需要朝廷的支持。朕询问了许多国家的使者,知道帖木儿这几年南征北战,战无不胜,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蒙古人也远远比不上当年铁木真时那样悍勇了,指望不上,只能靠咱们自己。”

    “朕刚刚将夏原吉派到了西安为知府,将来他还会担任三秦布政使,你要和他精诚合作,整顿西北。你主要是整顿西北的军队,和青海、朵干都司的番民卫所打交道,为将来对撒马尔罕之战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以及将来对撒马尔罕之战中能将他们拉上去打仗。”

    “是,陛下。”徐晖祖先是答应,但马上说道:“陛下,西北有肃王,若是臣所做的事情与肃王有了冲突,到底是以臣为主,还是以肃王为主?”

    若是朱元璋还活着,就凭着这句话他就不可能得到重用了,但徐晖祖很清楚地知道允熥其实对于藩王是即利用又防备,所以有此一问。

    “除了肃王三护卫,其它都以你为主。”允熥说。

    徐晖祖心中有底了,躬身应诺。

    允熥又说了几句,正欲让他退下,徐晖祖忽然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事请求陛下。”

    “何事?”允熥问道。

    “陛下,宸妃娘娘是臣的亲妹妹,臣与宸妃娘娘关系极好,现在宸妃娘娘正怀着身孕,三月底四月初就要生产了,臣想等着宸妃娘娘生产后再去西北赴任。”徐晖祖十分诚实地说到。

    “这,”允熥倒不是因为徐晖祖提出这样的请求而生气——他其实喜欢手底下的人有所牵挂,只要有所牵挂就会有所顾忌,用起来越放心——他是在考虑时间是不是容许。

    过了一会他才说道:“罢了,本打算让你和尚烈、夏原吉一起出发前往西北,既然你要等到妙锦生孩子,朕许你就是,到时你自己去西北赴任。”

    “谢陛下恩赏。”徐晖祖说道,声音中都透着高兴。8)

第605章 女子学校() 
暂且将西北之事吩咐下去了,允熥松了口气。他心中最担心的还是对帖木儿一战,能避免最好,但如此大事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二日是二月初一,本来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但大年初一熙瑶生下了文垠,到今天已经一个月可以出月子了,今日又是文垠满月,所以允熥没到午时就赶来坤宁宫为文垠过满月兼庆贺熙瑶出月子。

    大家都知道允熥对于熙瑶这次坐月子非常重视,又是文垠满月,所以宫中如昀兰等人都过来了,宫外不便入宫的也都有礼物送上,允熥来到坤宁宫后就见到了他好多姑姑们的礼物。

    朱元璋一共有十六个女儿,还有两个侄女,现在太祖次女崇宁公主、九女寿春公主、十公主、十三公主、皇侄女福成公主已经先后故去,其余的大长公主,包括此时跟随驸马梅殷住在滁州的宁国公主都使人送了礼物过来。其中以福清公主的礼物最为贵重。

    宝庆送的礼物最简单,只是送了一些小孩儿的玩具给文垠。允熥和熙瑶一直把宝庆当女儿养,也不在意。

    不过看到宝庆和思齐,熙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中午用膳过后和允熥说道:“夫君,宝庆和思齐今年已经七岁了,上学之事不能再推脱了,到底怎么办?”去年熙瑶就想到了此事,和允熥商量,可当时允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说明年再说;现在明年已经到了,她们两个也已经七岁,不能再拖了。

    “夫君也记挂着此事,想来想去,最终觉得,现在宗室公主、郡主的教育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行。”

    “现在如同昀芷她们已经十几岁的就不变了;对于今年七到九岁的宗室女子,取消现在的‘皇家女子学堂’,设立京城女子学校,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世袭文武、爵爷之女,年岁相当的,一律可以选择入学。外地七品以上官员若是愿意将女儿送入学校,也可。”

    “宗室女子不必缴纳学费,其余女子缴纳一定的学费。”

    “学制设为九年,从七岁到十五岁,不得跳级。”

    “为让官员们放心,所有的先生均为宫内女官或宫外有学问的女子,并且严禁任何男子进入学校。包括朕在内。”

    允熥说了自己的构想,熙瑶一时之间愣住了。她知道允熥对于学校非常迷恋,先后设立了讲武堂和皇家学堂,可没想到他竟然会设立女子学校。

    允熥自己也觉得这一设想有些超越了时代,但他也有自己的目的,不会退让。实在不成,他就搞摊派,让勋贵家的适龄女子都入学。

    半晌,熙瑶说道:“夫君不会仅仅因为解决思齐学习之事而如此做,夫君到底是为了什么?”

    “首先当然是为了解决思齐学习之事。她身份尴尬,去年已经讨论过。”

    “其次,就是为皇家选择王妃,甚至为将来文垣选择皇后。”

    “朕很幸运,”允熥看着熙瑶说道:“遇到了瑶儿你这样的皇后,但咱们的孩子未必能够如同我这样幸运,仅仅凭借道听途说未必能够选到合适的皇后、王妃。”

    熙瑶让他这一番话说的脸都红了,别过头去,允熥笑了笑接着说道:“而一个合格的皇后、王妃非常重要,必须重视。所以朕为了能够更好的挑选后妃,决意设立女子学校。”

    “你或熙怡或其他的皇妃可以亲自去学校看,挑选中意、适合的女子;宝庆、思齐、敏儿等人在学校里与她们相处,一定能将那些品性不好的女子剔除出去:一个人想伪装几天容易,伪装数年,又是朝夕相处,一定会暴露真性情。”

    “并且他们同龄人之间也容易交流,文垣、文圻、文垠将来对自己的妻子有什么想法,多半会与敏儿她们说,敏儿她们也会依据他们的想法向咱们提建议的人选。这样就肯定可以挑选出合适的后妃。”

    熙瑶被允熥的想法惊呆了,前代倒是有皇帝在某个女子不到十岁时就选中为太子妃之事,但通过允熥这样的方式挑选后妃真是闻所未闻。

    可熙瑶回过神来后却首先问了一个与此无关的问题:“夫君,你没想过将思齐许配给文垣为妻之事么?”

    思齐从出生后不久就入宫,由熙瑶姐妹抚养,熙瑶对于思齐很了解,觉得她的性情很不错,至少现在看来适合为皇后,去年就动了这样的心思,所以有此一问。

    “思齐,”允熥沉吟着:“她比文垣大两岁多。”

    “不过是大两岁半,也算不得什么。”熙瑶说。

    “这将来要看他们的心思。文垣若是喜欢思齐,思齐也不抗拒,就可以思齐为后;若是他们二人都没有心思,就罢了。”允熥说。

    熙瑶点点头。皇后与皇帝的关系和谐非常重要,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若是他们将来相看两厌,还是不凑在一起的好。

    熙瑶此时经过思考,觉得设立女子学校倒不是不行,只要能保证宫禁,一定会有官员愿意将女儿送进学校学习。

    所以她问道:“夫君,如何严防宫禁呢?”

    “学校的地点选在皇城之中靠近宫城之处。现在皇城内还有一些空闲的地方,可以搭建学校和宿舍。”

    “学校采取全封闭教学,每月的十五、十六、十七日放假三天允许回家,其余时间不允许任何学生离开学校。任何时间,不允许学生的父亲、兄弟、男仆进入学校,母亲不得允许不能进入学校。若是有学生不愿或无法回家,也可以留在学校宿舍。”

    “任何男子不许进入学校,包括朕和所有的王爷。朕会召所有看守学校的宦官、宫女,告诉他们:若是朕要进入学校,他们当时阻挡了朕,朕或许会一怒之下处死她们,但她们的家人可以得到保全,过后朕还会有所抚恤;若是她们将朕放进了学校,朕之后一定会处置她们全家。”

    允熥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规定,以保证不会有不好的名声传出。

    熙瑶想了想,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又问了几个细节,定下了设立女子学校之事。

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 
允熥其实除了要从小培养后妃外,同时也要培养符合自己的理念的女子,怀有部分不脱离时代的现代观念的女子。其实这也是一回事,只有基本符合允熥理念的女子才可能被选为王妃甚至下一任皇帝的皇后。

    虽然他不会去亲自授课,但他身边的宫女从洪武二十八年就被派到他身边,到现在已经跟随他七年了,耳融目染接受了他的许多观点,可以去授课。

    能来上学的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衣食无忧,并且从学校毕业后凭借着曾经和‘公主、郡主当过同学’的事情一定可以嫁到不错的人家。她们有了一定的现代观念有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促进社会的进步。

    虽然今日已经是二月初一,按照规矩二月初三就要开课了,不过熙瑶也知道此事急不得,把待诗叫进来说了此事,让她去做前期的准备。

    待诗在宫中七年,见过无数怪异之事,但还是被熙瑶的话吓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拿起纸笔记下了熙瑶吩咐的事情,转身退下。

    吩咐过了此事,允熥和熙瑶闲聊起来。聊着聊着,就提到了还在宫中尚未出嫁的几个公主。

    “昀兰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就算我不想让她们早嫁,也该定下人家了。我去年和你说了给她们找合适的人家之事,你有考虑过哪家么?”允熥略带责备地问道。

    可他说完了这些话,却见到熙瑶的表情变得非常怪异,好像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一般。

    允熥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和昀兰有关”

    一瞬间,允熥脑海中转过了无数念头,连昀兰是个**的想法都出来了。

    熙瑶可能是组织了一下语言,轻声说道:“夫君,昀兰,据臣妾所知,她喜欢杨峰。”

    “什么?”允熥不敢置信的说道。

    “昀兰喜欢杨峰。”熙瑶重复了一遍。

    “吱呀”一声,允熥靠在了椅背上,让已经有些老旧的椅子仿佛不堪重负般叫喊起来。

    不过允熥靠在椅背上听到“吱呀”的声音后似乎回过神来了,站起来,好像是在质问熙瑶,但更像是在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昀兰怎么会喜欢上杨峰?并且杨峰建业元年就去了延绥镇当副将,昀兰还记挂着他么?”

    “两年前,或者三年前,昀兰大概就已经喜欢上了杨峰,并且一直没有忘记。”熙瑶道。一边说,一边盯着允熥不断变幻的脸色。

    熙瑶去年在怀孕时知道了此事,之后秘密地先后对昀兰的侍女进行了审问。在自己和家人性命的威胁下,这些宫女都吐露出了实情。不过有一件事情让熙瑶松了一口气:昀兰只是喜欢杨峰,他们并没有私情。

    熙瑶后来用此事试探昀蕴和昀芷,惊讶的发现她们两个对此已经有所猜测,虽然不知道昀兰喜欢谁,但知道昀兰喜欢上了一个男人。

    熙瑶想对她们说些什么,但能说什么呢?责怪她们猜测昀兰有了私情不和自己说?这样的事情两个小姑娘怎么好意思说?况且她们也只是猜测并无证据,也没有十成的把握,怎么敢和她说这样的事情。万一猜错了,姐妹间就彻底没法相处了。

    严格来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是熙瑶的失职,允熥将后宫之事全部交给了她,她却一直没能发现这样的事情。但熙瑶这三、四年主持皇宫大小事情也是劳苦功高,又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允熥也无意责备熙瑶。

    可事情必须要面对。

    好半晌,允熥克制住了责备的熙瑶的话语,以及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的不针对特定人员的骂人的话,平静下来,自言自语道:“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置?”

    表面上来说,将昀兰嫁给杨峰事情就解决了。杨峰也是允熥的亲信,允熥也不是死板的人,好像很容易。

    但问题是,杨峰已经结婚了。杨峰是熙瑶的表哥,当年他结婚时熙瑶还亲自参加,允熥也送了新婚贺礼。允熥刚才之所以如此惊讶,有一半的缘故就是因为昀兰也知道杨峰已经结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