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湍忝腔胤狻!
朱桂听到允熥这样说话,终于放下心来,笑道:“那过一会儿叔叔就去找钦天监算一算日子。”
又闲聊了一会儿,朱桂等人拜别。
下午朱赞仪也来了皇宫,同样是先恭贺了允熥之后说自己也想回去封地去了。
允熥嘱咐他说道:“你在廣西,多注意安南那边。姓胡的把持朝政,国君陈氏毫无权柄,恐怕会有犯上作乱的可能。”
朱赞仪说道:“叔叔,既然如此,为何不出兵为其主持公道?”
允熥说道:“虽然事情如此,可是毕竟是他们国内的事情,又并未发生篡位之事,国君又并未请求我国主持公道,还是不要轻易出手。”
允熥怎么可能现在出手,不仅没有名义,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朱赞仪似懂非懂,不过仍然应道:“是,叔叔。”
允熥又吩咐了几句,让他下去了。
之后允熥就低下头来看桌上的奏折,却没有注意到朱赞仪在临出门前看着他的莫名意味。
……
……
当天晚上,朱赞仪背对着一人,说道:“这样看来,当今陛下并无任何对待宗室不好的事情了。”
朱赞仪背对的这人穿了一身棉衣,头上戴着帽子看不清相貌,用一口京城的官话说道:“殿下,当今陛下虽然将一些宗室派到了各个偏远地方为王,却并不是流放,而是真心实意的要让他们能够自立。况且这也是当年先帝在的时候就做过的事情。”
“……总之,陛下对待宗室并无任何不好之处。”
朱赞仪说道:“这样最好,明日,我就可以放心的离京了。”
=================================
感谢书友161227224039327的打赏。。
a
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
同一日晚上,扶桑京都,足利义满的住所北山第。
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持面对着自己的父亲足利义满说道:“父亲,难道真的要取代天皇陛下了么?”
足利义满说道:“今日白日,大明使臣的话你也听到了,若是不废了天皇陛下,就不接受咱们扶桑为大明的藩属国。”
“不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也就罢了,更为重要的是,大明在上沪开海已来,咱们长崎港商户少了十之六七,而去上沪做生意必须是藩属国的商人。咱们扶桑人又与南洋、朝鲜各国的商人差别很大,难以冒充。若是再这样下去,咱们手里哪还有钱财。”
“虽然自从南朝天皇放弃天皇之位已来,各地的大名都不敢不服从咱们的命令,可是这是因为咱们手里有钱,有钱就能养活大批的武士,给武士们置办上好的兵器铠甲。”
“现在咱们手里还有以前的积蓄,还能撑一段时日,可是等到积蓄都没有了呢?就算兵器各家都有自家的传家宝,铠甲也不必经常置办。可是现在又有从大路上传来的大烔、铁炮,这些东西都需要花钱造、花钱修。”
“等到手里没钱了,这些都置办不起了,各地的大名能不蠢蠢欲动?咱们家祖上,也不是没有打起过‘尊皇讨奸’的名号。”
“可是,”足利义持说道:“从神武天皇已来,扶桑已经近两千年的天皇历史了,从来没有对大陆上的王朝称臣过。现在父亲废掉天皇以后,自立为天皇却又对大陆上的王朝称臣,我怕反而会逼各地的大名反叛。”
足利义持还是有些犹豫。扶桑的皇位说是万世一系有些扯淡,但是确实一直都是在天皇的近亲中流传,像他们这种虽说也是当年天皇的后代,可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姓氏,再当天皇的情况还没有先例,他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其实足利义满何尝愿意现在就废了后小松天皇?虽然去年大内义弘在西国起兵,被他镇压,京畿地区以西再没有能够抗衡他的大名,但是关东、东北地区的大名仍然有较强的实力,他还没有摆平他们,现在就废了后小松天皇有些操之过急。
可是他没办法,每日看着账目上又拉下了多少亏空他就心神不宁。他自己算了算,若是再拖三年,恐怕连打仗的钱都没有了。手底下的农民也已经被压榨到了最严苛的地步,需要将一年收成的八成交上来,万一哪里发生了灾害,就是一场大饥荒。
足利义满也已经别无选择,只能马上篡位。要不然,他就只能放弃篡位,当天皇的臣子。
足利义满当然不愿意放弃篡位,所以说道:“当今天下,对天皇陛下也不是非常恭敬。数十年之前,不是有武士说过:‘如果没有天皇不行的话,就用木雕一个,或以金铸一个,把活的天皇流放到别的地方去,省得麻烦’这样的话么?”
“最需要担心的,是外地的大名以尊皇讨奸为名义反叛,不过现在咱们手里还有些钱财,这次去朝贡,因为恭顺还得到了一些赏赐,足以对付关东各地的大名。”
足利义持见他父亲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只是说道:“那怎么废掉后小松的天皇之位?”
“明日请后小松天皇来北山第,为我准备只有天皇和上皇可以使用的图案的坐垫,请其退位。”
“我年纪已经大了,就不当天皇了,义持,你来当天皇,我继续为太政大臣。”
足利义持说道:“还是让义嗣为天皇吧,我继续担任征夷大将军。”
开玩笑,当了天皇手里就没有权力了,谁不知道你足利义满喜欢义嗣,我当了天皇,义嗣当了征夷大将军,将来等义嗣的儿子长大了还不把我废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天皇?
足利义持对此看的很清楚,既然天皇被废已经不可避免,那么他现在的目的就是熬死了足利义满之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天皇,自己则一直担任征夷大将军。
足利义满看着足利义持,足利义持也毫不示弱的看着足利义满。足利义持想的不错,足利义满确实是喜欢次子足利义嗣,想把自己的权位传给他。
但是足利义持现在已经担任了多年的征夷大将军,势力也不小,不容易对付;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自己家再闹起来,就算他灭了足利义持,也无力镇压地方的大名了。
所以在沉默了片刻之后,足利义满说道:“好,就以义嗣为天皇。”
……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从京都的皇宫之中走出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虽然衣装华丽、气势也很足,好像很能打的样子;不过如果有久经战阵的老将军见到这队人马,马上就能够看出来他们不过是花架子。
这队人马就是护卫着后小松天皇出宫去北山第的队伍了。后小松天皇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在车中自言自语:“足利义满怎么忽然这么早要我去北山第?最近没什么事情吧?”
“要说有事,也就是明国又派遣使臣来我扶桑了。难道是明国又有什么话,足利义满要与我商量?”他疑惑着。
不一会儿,车马到了北山第的门口,后小松天皇下了车走进去。这时他就隐隐约约感觉不对:若是平时,这个时候足利义满一定会在门口迎接。
不过后小松天皇还想不到足利义满现在想要做什么,只是以为他更加跋扈了,心下不高兴,但是也只能忍着。
然后后小松天皇走进了足利义满所在的处所,进门就看见足利义满座位上的坐垫的图案是天皇专用,更加生气,但是却不露声色的与足利义满见礼,然后说道:“太政大臣今日有何事与朕诉说?”他还是要忍。
可惜足利义满已经不给他忍的机会了。他说道:“天皇陛下,昨日大明的使者来了京都。”
“朕知道,莫非他们有什么事情?”后道。
“陛下,大明的使者再次拒绝了接受我扶桑为大明藩属国的请求,除非,我扶桑的天皇陛下愿意主动去除天皇的称号,降为扶桑国王。”他说道。
“这,这怎么行?扶桑两千年的天皇传承,不能在朕的手上失去。”后道。
他表示不能接受降为扶桑国王。
不料足利义满点点头说道:“陛下,臣也是如此认为的。”
后小松天皇对足利义满地态度很纳闷。他知道因为大明在上沪开海的事情,现在扶桑的商人赚不到多少钱,足利义满手中光靠农税可撑不起现在武士、公卿等的开销,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放弃逼迫自己降位为扶桑国王了。
不过他马上就不纳闷了。足利义满说道:“臣也认为扶桑两千年的天皇不称臣的传统,不能丢在陛下手里。”
“所以,臣请求陛下退位。”
后小松天皇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若是朕退位了,何人接任天皇?可否由勉仁皇太子?”
足利义满说道:“由臣的儿子足利义嗣接任天皇。”
到此时,后小松天皇终于明白了足利义满的目的,不敢置信的说道:“由你的儿子足利义嗣接任天皇?”
“是的陛下。陛下可马上以义嗣为养子,然后传位给义嗣,自己退位。”
“我清河源氏,也是当年清河天皇的后代,赐姓源,以足利为氏,也可以为天皇。”足利义满说道。
后小松天皇这时已知事情已经无可避免了。他之前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有过如果南朝胜了自己丢掉皇位的准备,所以虽然很惊讶,却不至于慌乱。
但是害怕总是免不了的。后道:“之后会如何处置我们?”
足利义满说道:“陛下和勉仁皇太子将会被安置到四国,陛下按照上皇的待遇安置,将来陛下过世以后,勉仁皇太子也可以按照上皇的待遇安置。”
扶桑最高权力争夺中很少会有赶尽杀绝的事情,都是点到为止。历史上近代倒幕的时候末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权力之后就得以安享晚年,子弟后来还是明治政府的高官。而华夏最高权力争夺则残酷的多。
不过这和素质没有丝毫的关系。凡是中央集权君主独裁的国家最高权利争夺都必然异常残酷,这是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所必须要做的。
所以后小松天皇倒也相信足利义满的话,又问了几句,接受了自己即将丢掉皇位的命运。
随后的事情就好说了。当天后小松天皇认足利义嗣为养子,并且在第二天就将皇位传给了他。
传位仪式弄得很隆重,还请了大明使者前来观礼。很多传统的公卿认为不合礼法,但是被足利义满顶回去了。这些公卿手里也没有权利,只能背地里发几句牢骚罢了。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准备,和一个隆重的仪式之后,足利义嗣正式宣布去掉扶桑的天皇名号,接受大明册封的扶桑国王。8)
第486章 惦记()
这次册封扶桑国王、出使扶桑的大明正使又是杨载。他是老牌使臣了,允熥觉得他还算好用,所以出使扶桑这样的大事又交给了他。
杨载看着向自己下跪的扶桑新任国君,面有得色。他当然知道足利义嗣不是在跪他,而是跪大明的圣旨,跪大明的皇帝陛下。但是他还是很高兴。出使外国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可以见到高高在上的番国国君向自己跪拜。
当然第二的好处就是真正的好处了。足利义满馈赠了他不少的礼物,虽然不值太多钱,总比他的工资要多。杨载稍微推辞了一下就接受了。大明的使团每一个人都得到了馈赠。
当然杨载不会随意接受番国的馈赠,他只有确定自己出使的目的可以达到的情况下才会接受。不然万一番国的人见他拿钱不办事,一气之下向大明的朝廷告发他收受贿赂,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洪武年间因此被处死的人也有几个。
之后杨载正式宣读了允熥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扶桑之国,位于大明之东,漂浮海上,……,以其恭顺,加封扶桑国君为扶桑国王,钦此。”
“谢陛下隆恩。”足利义嗣跪下说道。无数参加的扶桑公卿武士也都跪下。杨载注意到,不少人都脸上有泪痕。
‘扶桑小国也有忠义之士啊。’杨载暗中感慨。
当天晚上足利义持代表扶桑政府,正式接待大明的使臣。之前没有正式接受册封时的接待不算正式接待。
这就是出使番国的第三个好处了。只见奢华的宴会上,不仅酒菜都是非常名贵的菜品和上好的清酒,每一个人身边还都有一个不过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在陪酒,大明的使者也不例外。
要说大明的使者最喜欢去的番国就是扶桑和朝鲜了。这两个国家好歹还算开化,礼仪完备,虽然扶桑贵族的装束他们难以接受,可是各种招待都是最好的。
南洋各国也不是没有美女陪酒,可是那些皮肤黝黑的女人他们可看不惯,哪像是扶桑和朝鲜的女子,温柔可意,惹人怜爱。虽然扶桑女子日常的装束好像鬼画符,不过既然接待大明的使者当然会照顾大明使者的品味,这些陪酒的女子都画着大明流行的妆,十分好看。
他们这些人在国内官位不高,虽然允熥继位以后增加了各级官员的俸禄,日常的开销是够了,就是养一个下人也可以,但是这种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可买不起。
这些使者一开始还有些正行,但是过了没多久就没正行了,一个个的与身边的女子调笑着。总算还记得这里是公开场合,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只有杨载端坐不动,只是与身旁的扶桑官员说着话。他官位最高,又常常出使,家里还算有钱,这样的场面他可不会被唬住。
足利义满就坐在他旁边,不时和他说话,问问大明的事情。杨载觉得大明的事情没什么不能说的,基本上都回答了。当然一些官场上的事情他回答的有些含糊。
杨载还说道:“太政大臣阁下,这册封之事之后,可要抓紧约束贵国的下海为寇之人。陛下在我们来之前说了,以半年为限,若是东海的海寇还有,大明就要派出水师来扶桑沿海扫荡海寇了。”
足利义满当然不能允许大明的水师长期在扶桑外海存在,马上说道:“明日我就吩咐开始扫荡海寇。”
“还有租借横滨的事情,您看?”杨载又说道。允熥对于租借横滨还是很急切的。
足利义满面露难色说道:“这个,我还需商议。”
杨载也不催促,之后开始闲聊。
闲聊了一会儿,足利义满见到时候也差不多了,笑着说道:“今天天色也不早了,诸位大明的使臣,若是想继续喝酒的,我扶桑的驿馆之中也有预备。今天晚上,就让这些侍女服侍诸位大人。”
顿时响起了一片男人都懂的声音,喜好喝酒的与身边的人继续喝酒,不喜欢喝酒的装作喝醉的样子,由侍女扶着前往后院,不时还仗着醉酒调戏身边的侍女。
喜欢喝酒的人又喝了一阵酒,也就由侍女扶着前往后院了。
之后数天都是这样的招待,一直到二月初二日,大明的使臣才启程返回京城。
等到送走了他们,足利义满马上对足利义持说道:“关东的大名可有反叛的?”
“暂时还没有。不过青森的大名似乎蠢蠢欲动。”足利义持答道。
“青森位于东北,就算是欲动,只要关东的大名不动,他也绝对不会动。现在要紧的是防备关东的大名。”足利义满说道。
“是,父亲。不过,儿子听说陆奥一带的大名似乎想要违背大明当初的调停,继续进攻虾夷人。”足利义持又说道。
“他们当然要继续进攻虾夷人。不然,他们从哪来这些奴隶,从哪来可以贩卖到大明的货物?并且咱们也不好公开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扩大势力。”足利义满说道。
“现在义嗣刚刚当了天皇,又向大明称臣,不说他们,就是咱们手下的亲信也有不满意的。要是还禁止东北的大名讨伐千年以来一直在讨伐的虾夷人,咱们的名声恐怕更加不好,武士们恐怕人心浮动。所以只能默许了。”
“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去年大明的船队在比虾夷人所在的地方更北的岛屿发现了一个露天金矿,从中获得了四十八万两黄金,并且还没有全部带走那里的黄金。”说到这里,足利义满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了羡慕嫉妒的神情。若是大明的船队返程的时候让他知道了他们带着大笔的黄金,他一定会派出手中的船队拦截,哪怕因此不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不过足利义满马上就收束心思回来接着说道:“不过既然大明可以探索,咱们也派出船队去北上探索寻找金矿。我就不信,大明的船队找得到,我扶桑的船队找不到!”
第487章 再次出发()
允熥虽然没有听到足利义满和他长子足利义持的对话,但是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会有人打金宁金矿的主意。一个完全露天的金矿,开采成本极低,谁不想要?
并且大量黄金入京的事情根本隐瞒不住,在京的番国使臣都知道,回去之后也必然会告诉本国的君主。
其他番国也就罢了,扶桑和朝鲜在大明之东,也有实力派出船队北上,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露天的金矿。还有那些有些实力的‘海商’,恐怕也会去北方探索。
允熥在二月初二日也让方鸣谦再次带着船队出发了。一是去探路,二是去运送黄金回来。
根据方鸣谦的说法,这个金矿规模很大,虽然允熥这次派出了三个水师卫,但也不一定能够将那里的黄金全部运送回来,船队又不可能一直在那里守着,很有可能有一部分黄金会落入其他人手中。
允熥要说不心疼是假的,可是他也没办法。苏藩国那里有四个卫,沿海的地方都要留水师守卫,三个卫已经是最大规模了。允熥手里的京卫倒是有水师左卫、水师右卫两个卫,但是允熥也只敢派出去一个卫,总要留一个卫作为机动兵力。
不过要是这些黄金落入海商手里罢了,若是落入了朝鲜或者扶桑手里,未必是好事。
通货膨胀并非只是会发生在纸币时代,历史上在1644年之前满清几次入关劫掠抢来了难以计数的金银珠宝,但是因为当时东北地区生产力非常落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关内北方差不多一两银子一石的粮食在东北卖到二十两一石,很多普通旗人都不得不去干包衣的活。
大明本身经济体量大,几十万两黄金进入市场影响还小一些,但是允熥仍然非常谨慎,生怕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