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明天下-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熥让人端来椅子给他们坐一会儿,又吩咐宦官端来茶杯,他从自己的茶壶之中给他们倒茶喝。三人慌忙谢过。

    休息了一刻钟之后,允熥因为总不能把接见这几个番国的事情推到明天去,晚上又有招待在京官员和来朝番国使臣的宴会耽误不得,所以只能继续接见了。

    之后是西洋琐里和琐里这两个国家的使者面见。

    说起来,这两个西洋国家能够来朝贡也很巧合。在打败了满者伯夷的水师之后,何荣遵从允熥的命令派出了一个千户的水师越过马六甲,向西探索。苏门答腊国,就是这只探索队发现的。

    越过了苏门答腊国之后,他们继续向西探索,进入了印度洋。

    这只探索队进入印度洋后不久就到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徐景昌带回来的上写到:“出苏门答腊往西,风不顺,飘至一所,地名晏坨蛮,其人身如黑漆,所谓昆仑奴者也。能食生人。”

    就在这个岛上,大明的水师解救了正要被晏坨蛮人吃掉的几个穿着衣服看起来像是文明人的人。带队的千户询问之后得知他们原来是琐里和西洋琐里的使者,要去大明朝贡。于是他们就把这几个使者带到了三佛齐。这次徐景昌等人回国,也把他们带了过来。

    允熥对于西洋当然很有兴趣,但是目前他的手还伸不到西洋去,顶多派出探险队去探查一下;所以允熥目前对于大明唯二的这两个西洋番国非常友好。

    两个西洋国家的使者退下之后,就轮到满者伯夷的使者了。允熥只见一个皮肤黝黑、身量不高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跪下用非常标准的汉话说道:“满者伯夷国使臣马拉巴歇见过大明皇帝陛下。”态度非常之恭敬。

    允熥记得之前满者伯夷的使者出使大明从来没有这样恭敬过,几年以前满者伯夷上次朝贡时允熥还在朱元璋身边陪同接见,当时老朱就皱了一下眉头,不过没有说什么。这次的态度与上次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果然大国的威望还是打出来的,古人诚不欺我。’允熥想着。

    马拉巴歇说完了请罪的话后,允熥说道:“你国虽然不服从朕之旨意,但是我大明一向宽容,所以特允你国重新成为大明的属国。”

    “但是,”允熥又在马拉巴歇谢恩之前说道:“你国必须退出所有侵占他国之领土,退出三佛齐,退出娑罗州。”

    马拉巴歇僵了一下,不过马上跪下答应了。现在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接受。国内在他出使之前的讨论是:只要大明不要爪哇岛,不要太多的财物,其它的条件都可以答应。

    允熥也是因为之前杨本已经与马拉巴歇私底下谈论过了,确定他们会答应这样的条件才会当场下达这样的命令。不然万一当场被拒绝了多丢人。

    陈迪又说了几句场面话,让他退下了。

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 
这时允熥已经接见过十九个番国或者番部的使者,只剩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个使者——亦力把里和瓦剌的使者。

    允熥下意识的摆正了自己的坐姿,陈迪等人也整理了一下着装,杨本也是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之后才出去。

    就连值守的侍卫和服侍的宦官都被这奇怪的气氛所影响,侍卫们擦拭了一下手中的刀枪,宦官正了正帽子。

    允熥自己将本来就很正的坐姿摆的更正时还不觉得,等看到连侍卫和宦官都不约而同的擦拭刀枪、正正衣冠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气氛怪异,随后忍俊不禁起来。

    蒙古是大明多年的老对手了,虽然现在蒙古没有威胁大明的实力,瓦剌和亦力把里也不是蒙古本部和大明素无旧怨,但是大家还是下意识的有些不一样的动作。

    允熥说道:“接见有求于大明的番使而已,都这么紧张干什么,放松一点儿。”

    侍卫们一怔,李波等人不好意思的笑了。但是已经擦到了一半的刀枪不能就这样晾着,只能擦完;刚调到允熥身边不久的张无忌下意识的停下了,见到其他人仍然在或认真或好笑的接着擦着,自己也赶忙重新擦拭起来。

    允熥则与身边的陈迪又谈论起来:“这个亦力把里的使者是他们的王子?瓦剌的使者也是部落首领马哈木的儿子?”

    ……

    ……

    等候的宫殿中,年纪尚幼的脱欢见到一个又一个国家的使者接受允熥的召见,到最后竟然只剩下他们两个使者了,顿时沉不住气,有些生气的对沙迷查干说道:“沙迷查干大兄,明国的皇帝竟然将咱们排在最后接见,这是摆明了轻视我们!”

    沙迷查干却不像脱欢这么激动:“按照汉人的规矩,最受重视的都是排在首位,第二重视的则多排在最后,所以明国的皇帝将咱们安排在最后并不是轻视。所以你不必介怀。”

    “况且,就算明国真的轻视咱们,咱们又有什么办法,介怀在心中又能怎么样?”

    “现在是咱们有求于明国,而不是明国被咱们打的奄奄一息。即使明国在西北战败丢了西北,仍然是一个大国,帖木儿没有实力打过河西走廊的,后勤补给不上;但是要是明国战败,咱们两家都将不得不臣服于帖木儿,那就是亡国之祸了。”

    这个道理虽然脱欢现在才十一岁,但是也明白,可是他就是心里不爽。

    沙迷查干则注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话说,今年向大明朝贡的国家不少嘛!咱们之前得到的消息是算上咱们两家有足足二十八个国家或者部落来朝贡,大明现在声势很大。”

    跟随脱欢而来的一个人说道:“还不是去年的时候明国皇帝仿效我大元世祖皇帝远征满者伯夷,震动了南洋诸国才会有这么多国家前来朝贡?当年我大元世祖的时候,……”

    沙迷查干没有说话。虽然确实是因为去年明国征讨满者伯夷才会导致这么多的国家朝贡,但是你硬说是仿效忽必烈就有些过了,明国的皇帝都未必知道当年忽必烈也派兵征讨过满者伯夷。

    并且沙迷查干身为东察合台汗国的王子,东察合台汗国理论上也是当年和‘拖雷汗国’同级的国家,也看不惯他们这么吹捧忽必烈。忽必烈打仗很水的好不,虽然当年是他灭了赵宋,但是又不是他亲自指挥打下来的,蒙古历代大汗忽必烈算是打仗最水的了,亲自指挥的几仗好像都输了。

    正说着,杨本出来说道:“陛下宣亦力把里和瓦剌使臣觐见。”

    脱欢忙止住话头,跟随着沙迷查干走进了允熥召见他们的宫殿。

    ……

    ……

    “瓦剌为蒙古中的西蒙古,……。……亦里巴力自称察合台汗国,是当年铁木真的次子察合台所建立的国家,曾经蒙古五大国之一。六十多年以前的时候,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一分为二,亦里巴力为东半边,所以西域诸国大多称之为东察合台汗国。”

    “其国现在的国君名为黑得儿火者,洪武二十四年曾经派出使者哈马力丁来朝贡。……这次亦里巴力的正使是其国的大王子沙迷查干,今年二十二岁,据传闻曾经带兵征讨过西域其他国家,颇为有力。”

    允熥听了陈迪的介绍,心下思量。正思索间,允熥听到侍者通传道:“亦力把里使者沙迷查干与瓦剌使者脱欢觐见陛下。”

    允熥抬起头来,就见到一个大约二十出头的青年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二人走进来之后走到允熥跟前马上跪下说道:“察合台汗国使者沙迷查干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脱欢稍慢了片刻,说道:“瓦剌使者脱欢见过陛下。”

    允熥仔细看了看他们二人:裸露在外面的肌肤黝黑并且粗糙,刚才他们跪下之前允熥扫了一眼他们的面孔见到了微微发红的脸颊,允熥又想起了之前听陈迪说的他们居住在番馆之中只是穿着蒙古袍子完全和自己的下人从着装分辨不出来,

    ‘沙迷查干今年已经二十多了能够做到这样不奇怪,但是脱欢今年才十几岁就能做到这样,真是了不得。’允熥暗道。

    允熥让他们站起来,进行了正常礼节性的问答之后,出言细细询问了他们两国以及西域其他国家的情况,沙迷查干和脱欢半真半假的回答着。

    最后允熥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道:“你们两国所奏之事朕已经知晓。你们两国心系我大明国境之安定,朕心甚慰,特赏赐两国各黄金千两、御用绸缎百匹。”

    沙迷查干与脱欢跪下谢恩。但是脱欢年纪小还没有注意到,沙迷查干心中却有些烦闷:这次他们出使的重点是应对帖木儿东侵,但是对于如何应对允熥却只字未提。虽然细节他没指望过明国皇帝会亲自和他们讨论,但是起码做个表态啊!可是允熥连一个表态都没有,让沙迷查干心里着急。

    至于这些赏赐的东西,虽然这几年他们东察合台汗国有些没落,但是也不会将这点儿东西放在眼里。

    奈何允熥在赏赐完了之后没给他们留丝毫的时间来出言,就让他们下去。沙迷查干不敢违背允熥的话,只能和脱欢退下了。

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 
不仅是沙迷查干,就连陈迪都有些不解。等到沙迷查干与脱欢都出去了以后,陈迪问道:“陛下,虽然时间急迫,但是几句话的时候总是有的,陛下为何不告知他们大明将积极防备帖木儿之事?”

    允熥不得不说道:“陈卿,现在是亦力把里有求于大明,而不是大明有求于亦力把里,亦力把里人要比大明急切的多,先抻抻他们,才更愿意接受大明的条件。沙迷查干虽然老成,但是终究是年轻人,忍不了多久的。”

    并且,允熥根据自己的记忆知道帖木儿开始东征是在西元404年,第二年死在路上,蒙古人带来的消息也证明他现在大概正在安纳托利亚与突厥人或者大食人打仗,所以允熥还有时间抻抻蒙古人。

    不过允熥并没有想到,在遥远的西北,已经有人要与蒙古人达成一致了。

    ================

    海边的京城夜幕已经落下,但是在遥远的西北,太阳仍然高悬在空中,只是略微偏西一点。

    此时的沙州城中,有二位王者正坐在一起品着西域的美酒,互相之间还不时说着什么。

    其中一个中年男子用蒙古话说道:“秦王殿下,我已经答应了协助您的军队夺取哈密,让您在你们称呼为西域的地方可以落脚,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此人就是亦力把里的国君,黄金家族的后代黑的儿火者。他为了更好的与大明商谈,冒险亲自来到了沙州。

    年仅二十岁的朱尚炳抿了一口手中之杯杯中之酒,酒是很好喝,特别是用西域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很甜。但是他的心情却不像杯中之酒这样甜。

    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哈密,他当然是很高兴了,即使是允熥,也绝对不会反对他接受哈密。他们早在两年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夺取哈密的计划,现在也有些实力了,正好出兵夺取哈密。

    但是黑的儿火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其它的条件也就罢了,但是黑的儿火者提出,要将自己刚刚出生不足一年的孙女嫁给朱尚炳刚刚出生的长子朱志堩。

    若是只是纳妃也就罢了,作为未来秦藩国的国君,拥有众多的妃子很正常,朱尚炳本人已经答应了娶黑的儿火者的一个女儿为侧妃;但是黑的儿火者提出的条件明显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妃子,而是作为正妃,或者说未来秦藩国的王后。

    朱尚炳本人其实对于蒙古人并不陌生,他的嫡母王氏就是北元大将王保保之妹,朱尚炳本人小时候也经常见到自己的这位嫡母。

    但是朱尚炳记得自己的父亲同嫡母的关系并不好。从他记事开始,他的父亲就很少同嫡母见面,即使偶尔见了面也没什么话好说。朱尚炳去拜见嫡母的时候总是见到她默默的望着北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然后听到了他的声音之后回过头来,温言和他说些什么。

    他的亲生母亲邓氏倒是很敬重她,私下里会和他说有时去拜见嫡母。朱尚炳也因此经常与嫡母见面,直到他被送到京城与其它的亲王世子一起养育。

    等到他再次见到嫡母的时候,就是父王病逝,随行的太监拿出祖父的圣旨命令嫡母殉葬的时候了。

    听到殉葬的旨意,他的亲生母亲虽然并未如同一般的女子一样哭天抢地,可是也极尽悲伤。可是当朱尚炳看向嫡母时,却见到她无比的平静。

    在最后上吊自尽时,他还听到了嫡母使用蒙古语轻声说了什么。在场的宫女、宦官都不懂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被她教导过精通蒙古语的朱尚炳却知道那句话的意思:大哥,咱们终于可以团聚了。

    也因此,朱尚炳虽然身上没有流着蒙古人的血,但是对于蒙古人的了解远在其它的大明宗亲之上。所以他在知道了允熥意欲在西北封亲藩的时候毛遂自荐,因为他自信没有人会比他更擅长对付蒙古人。

    但是朱尚炳现在仍然很纠结要不要答应黑的儿火者的这个条件。

    实话实说,朱尚炳本人并不在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蒙古女人为正妻,这其实对于他们一脉平定西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个黄金家族的儿媳妇可以让他的后代也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更加有利于蒙古人臣服。

    可是朱尚炳却担心允熥的反应。儒家一向反对娶外族的女儿为妻,唐代时期的河东汉人世家拒绝迎娶李唐皇室的公主,把李世民气得半死,允熥身为皇帝,不能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不过后一个担心更加重要:那就是允熥对于秦藩国实力的容忍程度。

    秦藩与蒙古人合流,有可能加快秦藩征服西域的速度,造成秦藩国的实力超过中央的控制,允熥能不能接受这一点朱尚炳还不敢确定。

    在沉默了良久之后,朱尚炳对黑的儿火者说道:“黑的儿火者大兄,我还是不敢擅自接受你的最后一个条件。”

    黑的儿火者有些恼怒的说道:“秦王殿下,我的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了,但是你还是拒绝我的孙女嫁给你的儿子,你是看不起我们蒙古黄金家族吗!”

    朱尚炳抿了一口杯中的酒,站起来对黑的儿火者说道:“并非如此,只是,”他苦笑着说道:“我与你们不同,你们可以不听从大汗的号令,至少给自己的儿子娶媳妇可以自己决定,但是我们汉人不同。这件事,只能远在京城的陛下决定。”

    黑的儿火者看他的表情不似作伪,有些相信了他的话。黑的儿火者于是说道:“那就等待从明国的京城传来的消息吧。好在我也将这件事情与沙迷查干说过了。”

    =========================

    当天晚上的群臣宴并无什么多说的,解缙作为天下第一大才子又是大展其才,将在座的所有人都比下去了。不过也幸好有他在,朝鲜国这次派来的使者也十分有文采,除了解缙之外的大明在朝官员竟然都比不过他,还是最后解缙力挽狂澜为大明争回了颜面。

    不过虽然今晚的斗诗十分有趣且精彩纷呈,但是允熥只不过是略微注意了一下,他还是在观察各个番国派过来的使臣,特别是亦力把里与瓦剌的使者。

    他见到沙迷查干吃东西竟然也很有节制,虽然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今晚的美食估计是他从未品尝过得,但是他却很有节制,吃饱了以后就住了嘴。就连他身边的脱欢都不贪嘴。

    ‘绝对是很难对付的人啊!’允熥感慨着。

    第二天和第三天允熥都非常沉得住气,没有派任何人与他们谈论关于帖木儿东征的事情。

    一直到第四天正月初四,沙迷查干终于忍不住了,主动找到礼部主客司郎中杨本,问道:“到底何时开始谈论关于帖木儿东征的事情?”

    杨本心下暗喜,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王子殿下,这是我大明的皇帝陛下所决定的事情,非我一个小小的郎中可以决定。”

    “现在正是正月,按照我们大明的习俗,是一年之中休息的时候,估计陛下是打算过了正月以后再谈论此事吧。”

    沙迷查干急道:“虽然现在帖木儿正在西方打仗,但是对于这一战的准备宜早早开始啊!早准备一天,准备就充足一分,打败帖木儿的可能就增加一分,大明的边民受到帖木儿国人欺凌的可能就小上一分,怎么能如此懈怠!”

    其实虽然沙迷查干说了这样的话,不过他也明白这个时候西北正处于冰天雪地的冬天,就算大明想在冬天准备也不太可能,拖几天问题不大。

    但是沙迷查干就是想早早的开始举行会谈,早早的结束会谈好能够返回自己的国家。

    而沙迷查干之所以这么着急返回,并不是他有什么急事,也不是大明的招待不周。沙迷查干在大明的京城待了这么几天之后就发现即使是京城最普通的平民,他的享受也在亦力把里的一般贵族之上,更何况给他的待遇是按照大明的郡王来的,绝对非常优厚。

    但是沙迷查干就是想马上回到自己的国家。

    沙迷查干真的是在大明待怕了。他发现自己坚持了十几年的各种习惯渐渐的难以继续坚持下去了,他在这里享受着在家乡只听长辈们说过的各种奢华之极的东西,他一向引以为傲的自律渐渐的不管用了。

    因此他非常惶恐,也非常害怕,所以他想要马上逃离大明的京城返回自己熟悉的地方。

    沙迷查干此时也不管杨本到底说的是什么了,直接亮明了亦力把里的条件说道:“我们察合台汗国愿意将哈密让给大明,包括那里所有的百姓都交给大明,只要大明答应:派出不少于二十万大军赴西北与帖木儿作战,……,允许我们家族与大明皇室通婚。”

    “我父王愿意将一个女儿嫁给陛下,一个女儿嫁给秦王殿下。另外,我的女儿嫁给秦王殿下的长子为妻。”

    杨本吃了一惊,愣了一下才说道:“既然如此,我马上将此事向我国的皇帝陛下禀报,王子殿下请稍安勿躁。”然后杨本就快步离开了番馆。

    半个时辰之后,杨本来到了允熥面前,将沙迷查干说的条件告知了允熥。

第455章 答应和准备() 
允熥见到杨本时并未首先询问沙迷查干提出的条件,而是有些惊讶的问道:“沙迷查干这么着急,到底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