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信烧了这些名单,这就意味着对方不会再追究。崔秀总算是放心了。

    “段齐如何?”李信忽然又问了一句,吓的崔秀面色一变,他看了看大帐之中,却是有杜如晦一人,这才放下心来。

    “段齐将军和他的父亲段宽大人实际上是当年兰陵王的亲兵,与世家关系并不好。心中十分仇恨高家。”崔秀不敢怠慢,给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答案。

    “很好,去,将段齐喊进来。”李信点了点头,若是段齐也暗中与世家接触,那真是让李信心中很是愤怒了。

    “克明,当年曹操和袁绍官渡大战,曹操胜利之后,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不少的官员信件,可是曹操都将这些信件烧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李信忽然问道。

    “袁绍已死,这些人也就没有效忠对象了,因为内疚,只能是效忠曹操了,而且,曹操此举还能获得宽宏大量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杜如晦笑眯眯的说道:“将军今日的实力不如那些世家,不得不如此,而且,处罚了这一批,只能会让那些世家察觉,他们就会去培养另一批,将军发现的再多,杀的人也是如此,这对将军的大业不但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还会影响将军军中士气。”

    “克明所言甚是。”李信张开嘴巴,打了一个哈欠,对杜如晦说道:“时候也不早了,克明早些回去休息吧!”

    “是,将军。”杜如晦也没有迟疑,站起身来,朝李信拱了拱手,这才出了营帐,在营帐口却发现段齐大踏步走了进来。他一阵迟疑,最后摇摇头,还是离开了大帐。

    “将军。”段齐并没有任何的异常,仍然是板着一张脸,就好像是死人一样。

    “这是一份名单,这些人作战虽然勇猛,但是却不是当将军的料,让他们去后勤,护卫粮草吧!”李信忽然抓起毛笔,也了几个人的名字,又取了另外一张纸,说道:“这些人有些武艺,上阵杀敌极为不俗,可以用在合适的位置上。还有这个人,也很不错,慢慢的提拔他,然后让他做你的副将。记住,只是副将,不能独掌一军。”李信仔细的叮嘱道。

    段齐闻言一愣,不过没有说什么,想也不想就接过了三份名单,看着上面的名字,都是一些旅帅、校尉之流,片刻之间,李信就决定了这些人的性命,或是流放、或是击杀,或是架空。段齐没有询问理由,只知道李信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前进,前往黎阳仓。黎阳是黄河北边的一个军事重镇。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名声。之所以这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的缘故,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从河北地区剥削来的租米,都先集中于此,然后再由永济渠或黄河运往洛阳、长安。用兵东北时,由江淮运来的军粮,也先储藏在这里,然后由此运往东北,是河北地区唯一重要粮仓。最重要的还是黎阳仓,隋朝,尤其是隋文帝的时期,对粮食有着特殊的癖好,他们喜欢收藏粮食。隋唐二代统治阶级对黎阳仓的管理一贯是很重视的。隋末几次征辽,都曾派人在此督运漕粮。后来的天朝时期,曾经对黎阳地区进行的考古,发现里面的存量可以供近十万人吃一年的了,这还只是发掘了部分,或许还有许多没有发掘出来。

    由此可见黎阳仓的重要性。

    杨玄感能够在这里举兵起义,靠的就是黎阳仓的缘故。以及后来的李密、窦建德等等,都依靠黎阳仓做出了一番事业。

    黎阳仓虽然是叫黎阳仓,但是并不是在黎阳城内,而是在黎阳城外,黎阳仓是依山而建,是一个城池,只是这个城池住的并不是百姓,而是储存粮食的,不但有城墙,还有护城河,还有各种防御器材等等。加上所在的位置,易守难攻,在这里布上数千人马,就能抵挡数万大军的进攻。

    黎阳城池高大,杨玄感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手中并没有多少兵力,所以只是留下元务本坚守黎阳仓,对于黎阳城并没有攻打。而驻守黎阳的乃是虎贲郎将陈棱,手下也有数千兵马,面对这种情况有只能是坚守黎阳城,不敢挑衅元务本,甚至连杨玄感的粮道都没有截断。索性的是,元务本也没有那个能力夺取黎阳,大家干脆相安无事,各自玩各自的。

    但李信赶到黎阳的时候,陈棱虽然官位上和李信相同,但是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城门迎接李信的到来,这双方的后台不一样,李信半年之内,从白身直接上升到虎贲郎将,这样的圣眷不是陈棱可以比拟的。

    “陈将军,现在临清关的情况如何?南阳公主可安全?”李信一见陈棱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将军放心,临清关安然无恙,临清关易守难攻,想要攻下临清关,杨恭道麾下的数千人马还没有那个实力。”陈棱想也不想的说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群造反的官二代() 
杨恭道是谁?他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为他是宗室,正儿八经的宗室,他的父亲是观王杨雄,在宗室之中是一个相当有名的人物,当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杨雄是一个英雄,生的儿子自然也不一样了,杨雄有子杨恭仁,在士林中名声很不错,为政也很宽仁,文皇帝很喜欢他,经常夸赞他。可是杨恭道就不一样了,仗着有点武力,经常胡作非为。杨玄感起兵,是推翻杨家的统治,这个家伙居然跑去参军,后来主动去进攻临清关,准备捉拿南阳公主,这也算是杨家的一个奇葩了。

    他虽然名声不怎么样,可是他的投靠,使得天下人都有了一个错觉,那就是皇室之中也是有人反对杨广的。于是乎,这个影响就大发了,不但是那些世家都参与了这次起兵造反,连朝中大臣也参与了。大将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萼、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光禄大夫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大将来护儿的儿子来渊、御史大夫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等等都一些官二代、世二代纷纷紧随其后,投靠了杨玄感。

    更为奇葩的是虞世基在杨广面前很得宠,他的儿子居然反对皇帝,大将来护儿更是有意思了,杨玄感起兵造反一开始宣扬的并不是反对杨广,而是说来护儿因为耽误了军期而造反,杨玄感是奉命讨伐来护儿的,所以招收了不少的兵马,最后时机到了,才说起兵反对杨广。至于其他的韩世萼等等,都是朝中大臣的儿子,这一群人都是活在杨广的恩宠之中,最后却起兵反他。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人都说杨玄感起兵造反虽然很快就被平息,可是造成的影响却是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的失败和隋朝的灭亡。连统治阶级内部都是如此,更不要其他的反王了。

    坐在大堂之上,李信总算是得到了最近整个河南的战事情报了,不得不说,杨玄感是一个猛人,他的战略虽然是错误的,可是打仗却很是厉害,难怪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麾下拥有十万人的规模。

    起兵造反之后,几天之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达到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战败。整个河洛的士族、老百姓纷纷前来慰劳杨玄感,也能看的出杨玄感起兵造反是很得民心的。

    杨玄感也不负所望,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卫老头虽然懂得一些战略,可还是杨玄感和李密的对手,杨玄感假装失败。卫玄追赶他,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杨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杨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回了洛阳。

    “卫玄也老了。”李信摇摇头,在乱世之中,文臣武将很多,关键是能不能用。最起码现在李信知道的有张须陀、罗士信、秦琼还有屈突通都是难得的将才,还有一个李靖,也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这些人随便选上一两个,足以消灭杨玄感,可惜的是,杨广不能用。

    “将军,现在元务本驻守黎阳仓,杨恭道进攻临清关,杨玄感攻打洛阳,弄不好现在已经攻入洛阳。樊子盖将军已经率领大军四万人从大兴出发,武卫将军屈突通将军率领大军两万从河东杀来,驻守河阳。在下认为,我等先进攻黎阳仓,占据黎阳仓就等于截断了杨玄感的粮道,再横扫临清关,最后进攻洛阳。将杨玄感围困在洛阳,和卫玄将军、樊子盖将军和屈突通将军一起围攻杨玄感,相信杨玄感插翅也难逃。”陈棱指着面前的军事地图大声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你们呢?都可以说?”李信扫了麾下的将校一眼。段齐、严肃、苏定方等等都位列大堂之上,李信虎目圆睁,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定方身上,说道:“定方,你来说说。”

    “是,将军。”苏定方心中一喜,赶紧站起身来,说道:“末将以为,我们根本不必管元务本或者说,也管不到我们和陈将军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两万人。黎阳仓地势险要,想要进攻黎阳仓,两万人马虽然可以,但是耗费的时间过长,若是元务本来一个鱼死网破,一把火烧了黎阳仓,就算我们最后占据了黎阳仓,恐怕皇帝陛下也不会原谅我们的。属下以为,黎阳仓我们放着不管,等灭了杨玄感,黎阳仓自然会落到我们手中。我们此刻应该立刻起兵南下,剿灭杨恭道,然后与越王会师洛阳,将杨玄感堵在河洛之地。”

    李信点了点头,苏定方到底是有帅才的资质,一下子就找到了要点,元务本不过是小蚂蚁,真正的大头是杨玄感,只要杀了杨玄感,元务本就是秋后的蚂蚱,想动都动不了。

    陈棱听了脸色不好看,最后却是没有说话,只是冷哼了一声,李信却是哈哈一笑,说道:“陈将军,不知道将军是和我一起南下进攻临清关,渡过黄河,剿灭杨玄感,还是驻守黎阳呢?”

    “本将有守土之责,就留在黎阳防守了,李将军乃是陛下派来平叛的,还是去剿灭叛逆吧!”陈棱冷淡的说道:“不过,本将军有句话想告诉将军,将军南下平叛,那元务本也是叛逆,手下不过两千人,将军有万人之多,黎阳仓更是关系重大,它能为叛军源源不断的提供粮草,将军却不夺下黎阳仓,反而去河南进攻杨玄感,恐怕是有抢夺功劳的嫌疑,若是黎阳仓出了什么事情,恐怕将军就算立下了再大的功劳,也不能抵消黎阳仓的罪过吧!”

    “放肆。”苏定方等将校闻言面色一变,站起身来,大声怒吼道。李信在军中威望很高,岂是陈棱这样的人敢教训的。

    “怎么?你们也想学杨玄感,起兵造反吗?”陈棱毫不畏惧的望着李信,在他身后,十几名将校也都站起身来,右手按刀,对着苏定方等人虎视眈眈。

    “段齐、苏定方,干什么?你们还是帝国的将军吗?”李信冷哼哼的说道:“李信奉旨剿灭杨玄感,本将军也只对皇上负责,陈将军,只要皇上不怪罪我李信就行了。争功?我李信年纪轻轻已经是虎贲郎将了,还需要争功吗?好了,我在黎阳也不过是休整一下而已,就此别过,将军既然想驻守黎阳,那就是驻守黎阳吧!我自去临清关。然后南下剿灭杨玄感,告辞了。”李信站起身来,领着杜如晦、段齐等人出了大堂。

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东击西() 
“将军,李信已经领着大军出了黎阳,南下了,看那方向是临清关了。”大堂之上,很快就有校尉走了进来大声说道。

    “将军,这个李信真是太可恶了,居然放任元务本占据黎阳仓,自己去剿灭临清关。”一名相貌儒雅的将军大声说道。

    “王将军,你真的以为李信是去对付杨恭道了吗?他是直接南下对付杨玄感了。一个小小的杨恭道和元务本岂能和杨玄感相比较,只要李信的万余大军占据荥阳、虎牢,就能将杨玄感困死在洛阳和大兴之间,前面有潼关,周边的樊子盖、卫玄、李信、屈突通,四路大军有十几万人,杨玄感才多少人马,看上去有十几万之多,可是真正能打仗的也不过是王仲伯、赵怀义身边的三万精兵而已,只要击败了这些人,剩下都是乌合之众。这样的机会,李信是不会放过的,哎!可惜的是本将军麾下兵马不足,不然的话,先去剿灭杨恭道,然后反攻元务本,最后也去参加剿灭杨玄感的战争,胜利之后,官升三级也不是什么难事。李信这个家伙运气倒是不错。”

    “不是去临清关?刚才李信为何这么说?”王将军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你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看看,保证会看见李信的兵马不是去临清关的。”陈棱不屑的说道。只是那王将军却是没有留意到陈棱目光中的阴沉和复杂。

    “段齐,你立刻率领大队人马南下,度过黄河,记住了气势做的越大越好。”黎阳十里外,李信招呼段齐说道。

    “那将军呢?”段齐好奇的问道。

    “我领五百精锐前往临清关。”李信招呼段齐,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说道:“这一战能不能断了杨玄感的后路,就看你的了。”

    “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段齐双眼一亮,赶紧说道。

    “好,一路上照顾好三位先生。”李信望着杜如晦、崔秀和许进说道,这是他手下唯一的三个文人,损失一个都让李信感到惋惜。

    “末将明白。保证不会让黎阳的人发现将军不在大军之中。”段齐赶紧说道。

    那杜如晦也笑呵呵的说道:“将军放心,我看陈棱将军驻守黎阳,连杨玄感都不敢动黎阳,说明此人不是一个庸才,肯定知道自己的军中已经有杨玄感的内应,将军此去临清关,就算陈棱知道,也会帮着将军圆谎的。”

    “但愿如此,先生多加小心,李信先告辞了。”李信点了点头,挑选了五百精锐骑兵呼啸而走,朝临清关方向飞奔而去,在他身后,段齐却是命人用柳树枝将官道上的痕迹打扫的干干净净。

    “将军神机妙算,果然不出将军所料,李信率领大军人马径自朝黄河岸边开了过去,并没有前往临清关。”黎阳城内,王将军很得意的对陈棱说道。

    “就知道李信这个家伙是这样人,还骗本将军去临清关,莫非真的以为本将军这几十年是白活了不成?”陈棱不屑的摆了摆说道:“好了,诸位将军,我们的任务就是驻守黎阳,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要我们操心了,还有,孙海,临清关的粮草要注意了,不能让公主的麾下没有粮草,明天领五百精锐护送一批粮草去临清关吧!”

    王将军用嫉妒的眼神看了一下孙海,那孙海是陈棱的心腹爱将,不管什么事情,陈棱都会顾及孙海。

    “是,将军。”孙海赶紧说道。

    临清关距离黎阳并不远,坐落在运河之上,是一处交通要道,当初杨玄感想要攻打临清关就是要借此封锁运河要道,可惜的是,机缘不好,碰见了南阳公主一行,长孙无忌知道一旦临清关被攻破,南阳公主被杨玄感所俘获,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的,甚至包括他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都是逃不脱被杀的命运。他不看好杨玄感,所以也没有为杨玄感卖命的心思,就接了南阳公主的名义,在临清关发动群众,居然也被他征召了千余民众,其中许多都是运河上的纤夫、民夫,这些人孔武有力,稍微训练一下,虽然不能进攻,可是作为防守,还是很合适的。

    那杨玄感进攻临清关不顺之后,也没有留在临清关,临清关虽然很重要,可是相对于洛阳、大兴来说,那就是差的远了,他留下杨恭道率领两千士兵进攻临清关,不求占据临清关,也不能让临清关的人出来捣乱。

    那杨恭道也确实是一个人才,身为皇族的一员,居然跟着造反派后面,要推翻杨家的江山不算,就算是有两千人马,对付临清关,打了半个月,连临清关的城墙都没有上去,反而损失了好几百人马,也是临清关兵力不足,加上都是新兵,不敢出来进攻,否则的话,这个杨恭道麾下的兵马恐怕就被消灭了。

    临清关城墙上,南阳公主面色雍容,在她旁边的是长孙无垢,面色依然俏丽,只是目光中露出一丝哀愁。

    “公主放心,皇帝陛下已经会派兵前来剿灭杨玄感的。”长孙无忌身披盔甲,脸上还是一脸的疲惫之色,这段时间以来,他总算是体会到了军旅生活,原本胖乎乎的面容,都消瘦了许多。

    “长孙大人有子如此,想必也是会含笑九泉了。南阳的安全就靠长孙公子了。”南阳公主望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凡是军中有需要,长孙公子不必禀报本宫,自己做主就是了,就算是要本宫上阵杀敌,本宫也绝不推脱。”

    “公主说笑了,一个小小的杨恭道不足为虑,若不是临清兵马很少,无忌早就率领精兵,冲过去将杨恭道给击退了。”长孙无忌很自得说道。他是瞧不上杨恭道的,就算是当初的杨玄感来进攻临清关,也是被他率领一部分民众给击退了,更何况是现在的杨恭道,一个无能的家伙。

    “哎,身为皇室之后,却跟随贼人,想灭祖宗的家业。真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南阳公主望着城下的军营,深情复杂,凤目中露出一丝杀机来。长孙无忌却是不好说话,静静的站在一边。

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见长孙无垢() 
“公主放心,杨恭道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攻破临清关,陈棱将军会不断的送来粮草,杨恭道根本不可能攻下临清关的。⊙”长孙无忌赶紧说道。

    “本宫更担心的是父皇。”南阳公主低声说道:“父皇一旦知道中原有变化,我担心他会班师回朝。辅机,若是父皇回军的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战役就会标识着失败。依照父皇的性情,恐怕会有第三次,除非高句丽投降。”

    “一个小小的杨玄感敢造反,想来陛下不用班师的。”长孙无忌迟疑了一阵说道。

    “我感觉到他来了。”长孙无垢忽然说道。

    “谁来了?”长孙无忌面色一变,望着自己的妹妹说道。南阳公主也望着长孙无垢。

    “李大哥来了。”长孙无垢眼睛中闪烁着光芒,充斥着希望,长孙无忌深深的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喜欢了李信,尤其是眼下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