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让他们度过黄河。”

    “半渡而击之,殿下不是当年的袁绍,李靖也不是曹操,我们的粮草也不会被对方烧掉。”谢映登听了李世民的安排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李世民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相信李靖绝对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因为双方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李靖能动用的资源和李世民能动用的资源不同,造成了李靖有能力,但是绝对没有这样的实力。

    “永远不要小瞧了李靖,有的时候,就算是没有船只,但是李靖也许也有办法对付我们。”李世民很警觉这件事情,李靖的战绩就让李世民很是为难,小心翼翼生怕上当受骗了。

    “是。”谢映登点了点头,说道:“臣这就去黄河岸边巡视一番。”

    李世民点了点头,仔细嘱咐了一番才让谢映登退了下去,实际上,他心中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谢映登面前也是为了缓和军中的气氛,毕竟李信对外宣称兴兵五十万,声势极为吓人。按照他对李信和大唐的了解,就算没有五十万,但是四十万肯定是有的。就算是四十万人马,也不是李世民能轻松将其击退的。

    同样的问题也是在李靖大营中议论开来,虽然对面的大营中悬挂的是谢映登的旗帜,可是李靖却知道,对面的排兵布阵绝对不是谢映登这个层次的将军可以做的出来的。

    “大将军,你找我?”中军大帐卷起,就见裴仁基身披盔甲大踏步的走了过来,脸上还露出喜色来。

    “怎么,裴将军不会怪我将将军从洛阳请到这里来吧!”李靖摆了摆手,让众将都走了出去之后,才对裴仁基说道:“裴将军,来。看看地图。”李靖拉着裴仁基来到地图前。

    “大将军,我可是知道对面是谢映登,你为何在上面标了一个‘李’字?”裴仁基看见黎阳的位置上插着一个“李”字大旗,顿时有些好奇的说道。

    “一个小小的谢映登哪里需要我这么担心,现在对面根本就不是谢映登,我怀疑是李世民。”李靖摇摇头说道:“他在黄河岸边,每隔一里地的地方,就建有烽火台,一旦发现有人度过黄河,立刻就点燃烽火,玄甲铁骑立刻就会从黎阳城内杀出来。那谢映登虽然不错,但是绝对没有这样的军事素质,也绝对指挥不了玄甲铁骑的。恐怕是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来了。”

    “若是李世民亲自领军前来,那大将军可是要小心了,想在这里突破没那么容易。”裴仁基面色凝重,摇摇头说道:“无论舟楫也好,或者是水师也好,就算是靠近黄河岸边,李世民都能半渡而击之,想要突破,很难。”

    “所以才要将军前来。”李靖笑呵呵的说道。

    “将军已经有了计策?”裴仁基好奇的望着李靖,最起码这种计策他是想不出来的,难道李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计策?

    “呵呵,东边不亮西边亮,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十五万大军都耗在这里,黄河这么长,难道就官渡一个地方能适合渡过黄河不成?”李靖十分不在意的说道:“我准备换一个地方渡过黄河。”李靖目光闪烁,望着面前的地图。

    “将军准备在何处渡河?”裴仁基在地图上扫了一圈,官渡、延津等地,他都一一摇头,按照地图上的布局,裴仁基已经发现,对面黄河数百里之处,都是用黑色的毛笔沿着岸边画了一圈,说明那个地方肯定是李世民所布下下的烽火台,加上千里眼,可以说,大唐军队刚刚渡河,李世民就已经知道了李靖的行踪。想要进攻黄河,恐怕很难。

    “李世民现在需要的时间,他才能稳定伪赵国内的反对势力,所以陛下才会在这个时候北伐,将军,请看这里,这是太原,陛下已经传来消息,突厥领军南下,数量暂且还不知道,但是肯定是不少的,陛下在太原将有一场恶战,第二就是黎阳,李世民领军再次,最起码也是有十万多人,第三就是平原,伪赵李孝恭也是一位名将,秦琼想要突破对方的防御恐怕很难。所以必须出其不意,击败对方一只兵马,才能改变眼前的局势。”李靖指着眼前的地图,毫不客气的说道:“我准备领军东进,会和秦琼,进攻山东北部,先击败李孝恭,然后再反过来,进攻李世民,从背后截断李世民的粮草。将军以为如何?”

    “好计策,好计策。”裴仁基这个时候忍不住双眼一亮,朝李靖拱手说道:“大将军要末将做什么尽管吩咐,末将绝不推辞。”

    “好,领军五万,加上了洛阳的三万人,抵挡李世民,不能让李世民进入河南之地,哪怕是一兵一卒也不行,将军可能做到?”李靖望着裴仁基说道。

    “两个月内可以,两个月后,请放弃黄河岸边,分守荥阳、虎牢、洛阳三处。”裴仁基想了想说道。

    “一个月就可以了。”李靖大喜拍着裴仁基的肩膀说道。。

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日下三城() 
“既然如此,末将就听从大将军的指挥。”裴仁基顿时也松了一口气,李世民是一个厉害人物,裴仁基虽然自诩很善守,但是能不能抵挡的住李世民的进攻,他自己没有任何把握。

    “这次能不能击败李世民,就看裴将军的了。”李靖笑呵呵的说道。

    “自然是大将军居首功。”裴仁基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皱着眉头说道:“大将军可知道前段时间京师近卫军出动,段齐亲自带领人马在长安一带搜索?”

    “怎么了?还有这样的事情,莫不是京中出事情了?”李靖虎目闪烁忍不住询问道。

    “京中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前段时间高句丽使者前来大唐,说准备和陛下谈联盟的事情,被陛下拒绝了,甚至还下令段齐斩杀使者,没想到使者还没有到长安城,就发现事情不对,转身就逃。”裴仁基摇头说道:“末将也是接到武德殿的命令,盘查来往的高句丽人。大将军,您说这件事情,弄不好会影响到我军北伐的。”

    “影响什么?你认为高句丽人会和李世民结盟?高句丽是我中原的死敌,李世民若是和对方结盟,恐怕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士兵就不会为他效命了。”李靖摇摇头说道:“不过,陛下和高句丽已经撕破了脸,他们未必不会进攻我们。”

    “李世民也没有见他们,但是大将军,这些家伙在中原居然也能逃走,这里面若是没有李世民的赵风和霹雳堂支持,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不管怎么样,末将认为高句丽这次肯定会进攻的。而且进攻的方向是这里。山东距离高句丽不过是一海之隔,我们也曾经是渡海作战的,高句丽未必不会进攻我们的山东。”裴仁基有些担心的说道。

    “山东。”李靖听了之后望着不远处山东的地图。距离辽东的确只有一海之隔,更重要的是。现在山东并没有多少的兵马,若是高句丽渡海进攻,山东必然会沦陷,秦琼面对的情况是背部受敌,不得不回军援救山东,李孝恭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吗?

    “李世民果然厉害,或许,他拒绝高句丽。又反过来搭救对方,都是已经算计好了的。”李靖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利用高句丽人夺取山东,和李孝恭联手击败秦琼,然后渡过黄河,重新夺取山东,进攻河南,攻击我们的侧翼,至于太原,有突厥人牵制陛下。他可以从容和李孝恭对付我李靖,啧啧,和我们的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若不是裴将军。恐怕李靖还真要被他们算计了。”

    “嘿嘿,末将可当不起这样的夸赞。大将军已经准备去山东了,弄不好就和高句丽迎面而上,击败高句丽大军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李世民就算是再怎么算计,也没有办法。”裴仁基摇摇头说道。

    “不管怎么讲,裴将军在这次北伐的过程中可是立下了大功,这一点,相信皇上心中有数的。”李靖却是哈哈大笑道:“幸亏是让裴将军来了,不然的话。我与陛下都要被李世民算计了。”

    “陛下天命所归,大将军乃是世之名将。又怎么可能会被李世民算计?”裴仁基摇摇头说道:“就算是没有末将,等大将军到了山东的时候。高句丽的大军正好登陆,大将军也能迎头痛击。”

    “但愿如此。”李靖笑眯眯的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留五万大军给将军,入夜之后,我领军离开大营,将军在此多加小心。我让郭孝恪留下来配合将军,将军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裴仁基也没有推辞,郭孝恪乃是猛将,让他来配合自己,自己也方便了许多。

    当天夜里,李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悄悄离开了荥阳,径自朝山东杀了过去,而在荥阳城外的大营中,仍然是悬挂着李靖的中军大纛。

    对面的李世民并没有怀疑这一切,隔着一条黄河,无论是裴仁基也好,还是李世民也好,对黄河沿岸的巡逻,使得情报很难泄露,这也是李靖放心大胆的调换大将,转移大军。

    而在西线,李信的大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过了平遥,进入祁县,不过一通没良心炮,就炸开了祁县守将的防线,现出了祁县归顺大唐,李信在祁县不过休息了一个时辰,照样是留下一千人防守祁县,将祁县上下的官员尽数带着,朝太谷杀了过来,太谷李信不是第一次来,在这里他和李秀宁两人曾经休息过一个晚上,还差点让殷开山杀了。当年的殷开山就做了太谷的县令,可惜的是,现在情况变了,殷开山远在河北,李信却是做了大唐的皇帝。

    从祁县到太谷,李信不过花了两天的时间,耗费了一天的时间就攻陷了太谷,于是五天攻陷三城的事迹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晋中,一时间整个晋中震动,一些世家大族逃跑者不计其数,官员将领惴惴不安,雪片似的文书飞到太原,请李绩派遣援军。

    实际上李绩这个时候哪里有援军派出,他手中的兵马也不过是数万众,将整个太原周围的兵马抽调一空之后,也不过是八万多人,至于远处的雁门、马邑等地都进没有兵马驻守了。李绩算的很明白,反正突厥人马上就要来了,留这些兵马在各郡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还不如痛快点,让突厥人早些进入太原,而自己也能聚集更多的兵马,有效的对付李信。

    不过当他知道李信五天之内,攻陷了三个城池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因为这样算来,李信除掉行军之外,攻城方面根本就没有耗费多少力气。几乎一个回合就被攻占,足见李信兵锋之锐利。

    “李信的兵马即将度过潇河,告诉沿途的将军,若是能抵挡就抵挡,若是不能抵挡,就撤回太原。李绩在接到各地的求救书信之后,将其抛至一边,很快就下达了命令,他决定聚集所有兵马,全部安置早太原,准备李信决一死战。

    同时他有让人传信给颉利可汗,敦促对方大军快速南下,到达太原,并且将李信的行军速度告诉颉利可汗,让其做好准备。。

第八百二十五章 兵临城下() 
“陛下,这是大将军传来的军报。”行军路上,李信已经渡过了潇河,也正像李绩所想的那样,面对李信的强悍进攻,晋中一带,没有那个城池能抵挡,要么纷纷投降,归顺大唐,要么就弃城而逃,回到太原,准备利用太原抵挡李信大军的进攻。

    “分兵。”李信接过淩敬传上来的奏章,看了一眼,忍不住对淩敬叹息道:“大将军就是大将军,我自愧不如也!凌卿,你看看。”

    淩敬闻言赶紧接了过来,看了一遍,说道:“陛下擅长将将,这一点不能与大将军相比较。论用兵,天下之大能与大将军比较的人很少。李世民恐怕也不会想到,大将军会采用这种措施吧!在黄河北岸的无数防御算是成了废物了。”

    “你说裴仁基将军的推测是不是正确的,高句丽真的会攻打山东吗?”李信点了点头询问道。

    “陛下,锦衣卫传来的情报说,这次进入中原的是渊盖苏文兄妹两人,现在已经抓住了渊秀贞,渊盖苏文未必不会进攻山东。”淩敬面色凝重,说道:“不过,大将军的兵马很快就到山东,渊盖苏文恐怕也不会想到这一点,到时候,他面对的毕竟是大将军的十万大军迎头痛击。就算是真的,对大局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朕还是小瞧了李世民,看看,我三路大军北伐,他也来了三家会盟,突厥、高句丽,加上他自己,倒是弄的声势浩大。”李信又询问道:“突厥兵马已经到哪里了?”

    “大军已经过了雁门,不过,臣看他的前锋已经过了定襄了。”淩敬脸色有些不好看。突厥人全部都是骑兵,加上李世民的催促,行军速度极快。而李信虽然进军速度不错,但是骑兵、步兵、辎重兵等等,过了潇河之后,行军的速度就缓了许多,恐怕自己到了太原的时候,突厥人的兵马也会到太原。

    “定襄。实际上,突厥人的势力早就覆盖了定襄。”李信摇摇头,说道:“李渊就是突厥人的儿子,还说尚白,当初不知道收复定襄。现在给朕添麻烦。”

    “这次干脆就将突厥人一起灭了。”罗士信冷哼哼的说道。

    “没那么容易,颉利可汗野心勃勃,这次南下中原,恐怕想让他回去很难了,他会彻底占领定襄,以定襄为前沿阵地,不断的入侵我中原。”李信想了想,在历史上,李世民和颉利可汗两人曾经围绕着定襄发生过大战。

    颉利可汗这次兴兵南下。气势汹汹,固然是因为李信的北伐,但更重要的是,颉利可汗已经摆平了突厥人内部的争斗。现在将目标转向天下了,所以李信才会这么小心翼翼。

    “不久之后就要入冬了,突厥人的粮草转运很困难,想必只要坚持久一些。突厥人自己会退兵的。”淩敬忍不住低声所到。

    “没那么容易,突厥人没有,李绩有。太原城内粮草无数,李绩早就做好了准备。”李信摇摇头,李绩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若是他不想出来,专门用来守卫的话,想要拿下太原很难。

    等到李信赶到太原城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了,他驻扎在晋阳城外的十里墩,现在的太原城是李渊扩建后的太原城,太原主城由汾河西岸的晋阳县城和汾河东岸的太原县城两座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城池组成。可以说,是一个硕大的城池,两座城池相互成为犄角之势。

    李信现在就事在晋阳城外,晋阳城实际上是杨广花大力气建成的,后来李渊定都之后,在这里又重新加固,并且在城外还有许多小型的城池,都是作为太原卫城存在的,李信到了晋阳之后,第一步就命人强攻这些卫城,十几个卫城耗费了五天的时间才攻下,这才直接面对晋阳城。

    “你们看看,面前就是晋阳城。晋阳城内不但有主城,还有仓城,还有晋阳宫,可以说,我们就算是攻下了主城,还有晋阳宫,仓城之中,当年前朝武皇帝就在里面放置了无数的粮草,李渊这些年虽然征战天下牡,但是仓城里面的粮食却没有少多少,这是他的龙兴之地,他还想着回来呢?”李信望着眼前高大的城池,丝毫不在洛阳之下,甚至有些方面还超过了洛阳,比如这城门,居然有二十四座,这就比洛阳城要多了。

    “太原城内水巷纵横交织,其中有晋渠、汾水,晋渠从城中穿过,通向汾河东岸,还有那里,陛下看见吗?是一座大桥,臣曾经听人说,李渊有一次戏言,现在汾河中间沙洲上建一座城池,用大桥勾连晋阳和太原城,组成三座城池,这样中城之下,就是汾河,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也是一个防御中转点。现在还没有造起来。”淩敬指着远处的晋阳城说道。

    淩敬和李信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整个太原城是有三个城池组成的,分别是晋阳、太原和汾河上的连城组成的,李渊的设想后来在他孙媳妇手上实现了。

    “晋阳城的护城河有七丈多宽,深约七十尺,根基是用青石搭建,上面有青砖加固。”沈千秋赶紧接着说道。

    七丈是多宽,大约是二十米,也就说,太原城的护城河有二十米宽,两米到三米深,加上城防,的确算的上是城高池深,更为重要的是,太原城周围水源极为充沛,根本就不怕你断了对方的水源。除掉晋渠和汾水之外,李信还注意到晋阳城南还有多个湖泊,而西南则是著名的晋水。晋水的源头就是晋祠三泉——难老泉、鱼沼泉、善利泉。常年不枯,足以养活晋阳城的百姓了。难怪李绩决定死守太原,也是有根据的。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建议?”回到大帐之后,李信就召集手下文臣武将询问道:“按照路程,突厥人的先锋骑兵两天内,就能赶到太原城下,颉利可汗的大军十天之内,必定能出现在朕的面前。两天之内,攻下太原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取得优势。”

    “陛下,臣以为眼下暂时不用对付李绩,更重要的是要对付突厥人,突厥人的骑兵恐怕会在我们攻城的时候造成很大的困难。”淩敬拱手说道。

    “哦!凌卿以为呢?”李信顿时来了兴趣,淩敬说的不错,这个时候对付李绩,只能是耗费自己的弓箭和炸药,但若是对付突厥就不一样了。弄不好还能取得杀鸡骇猴的效果。

    “没良心炮就能解决突厥人。”淩敬大声说道:“陛下的没良心炮声震千里,数十步范围内,人畜皆王,虽然数量少了一点,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却能起到重要的效果。突厥人都是骑兵,骑兵的冲击或许很厉害,但是面对我们的没良心炮恐怕还是差了点。”

    “凌大人,突厥骑兵十几万人一起冲锋,我们的没良心炮可没多少,如何能覆盖那么广的范围,陛下请看,这晋阳城外,可是适合大兵团作战,骑兵冲锋的地方。突厥人一起冲杀,恐怕我们也抵挡不住。”苏定方摇头说道。

    “哈哈,苏将军有一点可是猜错了,没良心炮的最大的威力并不是爆炸,而是声音,它的声音宛若天雷,试问突厥人的战马能适应这样的声音吗?”淩敬笑呵呵的说道:“莫说是他们的是骑兵,就算我们的骑兵,恐怕也不行吧!第一次进攻平遥的时候,若不是骑兵离的比较远,恐怕我们也会的骑兵也是控制不了我们的战马吧!”

    苏定方听了之后,面色一愣,不声不响的退到了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