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太子殿下急报。”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一个中年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正是赵风统领武士彟。

    “皇上,太子殿下传来急报,李信,李信已经从登州乘船,前往江南了。”武士彟满头大汗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什么?”原本以为听到李建成捷报的李渊面色一变,苍老的右手抓过书信,打开一看,裴寂也赶紧爬了起来,伸过头去。

    果然上面写着李信乘船千艘,领六万大军跃出重围,从海上离开山东。上面将情况写的一清二楚,看的李渊双手直颤抖。

    “无能!”李渊面色涨的通红,猛的将书信丢在地上,正待说话,忽然眼前一花,忍不住栽倒在地上。。

第七百一十三章 余波() 
龙床之上,李渊靠在尹妃身上,神情灰白,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大喜大悲之后,最容易伤身,李信逃走,就好像一道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李渊,让李渊一下子晕倒在地上,幸亏裴寂在身边,赶紧喊了御医前来,才免得李渊龙贺西归。om

    “哎!没想到啊,又让李信这个贼子逃走了。”李渊叹息了一声,在他面前,裴寂很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脸上也掩藏不住的是失望。

    “陛下,既然李信能逃得性命,想必也是上天如此安排,李信不应丧命在此,等下一次机会就是了。”裴寂还是轻轻的劝慰道。

    “玄真不必劝我了,太子已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李信在出征之前,就将事情安排好了,这才从容撤退,可笑的是朕,居然也被他骗了。”李渊敲了敲被子,苦笑道。

    “皇上还是先保重龙体为好。”裴寂赶紧说道:“太医刚才说过了,这段时间皇上还是需要静养的。”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让太子回来吧!他这次不管怎么讲也算是夺取了山东,也是我朝的一大幸事了,我朝屡次在李信手上吃瘪,这次虎口拔牙,拿下山东,都是太子的功劳。”李渊总算是肯定了李建成的功绩。

    “只是山东如何是好?还请陛下示下。”裴寂有些担心的说道:“山东初定,恐怕需要人坐镇山东,此战过后,山东盗匪众多,需要人镇守山东才是。”

    “齐王不是在那里吗?让齐王镇守山东,崔民干为齐王长史,署理山东之事,他是山东世家出身,肯定能治理好山东的。”李渊想了想说道。

    裴寂闻言一愣,原本他是想着举荐王珪,或者是一位宗室坐镇山东。却没想到李渊属意齐王李元吉,脸上顿时有些为难之色,李元吉此人只能适合为将,不能为帅。更是不能治理地方。此人在那里,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齐王不得干涉地方政事。”李渊还是看出了自己的心腹大臣担心什么事情了,当下笑呵呵的说道:“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臣惶恐。”裴寂赶紧说道。

    “让二郎也撤回来吧!”李渊又想到了什么,说道:“李信既然已经回来了,那进攻河东就没有必要了。李靖的兵马很快就能聚集起来。对付二郎,二郎兵马不够。”

    “是。”裴寂应了一声。他看了李渊一眼,见李渊脸上露出疲惫之色,赶紧说道:“臣这就去办,皇上还是休息片刻就是了。”

    “玄真,近日朝中之事,就有劳你了。”李渊也感觉到脑袋一阵昏昏沉沉,也没有推辞,让裴寂退了下去。

    裴寂缓缓出了皇宫,想起李渊的吩咐。微微摇摇头,在他看来,无论是齐王李元吉或者是崔民干也好,都不是坐镇山东的最佳人选。齐王残暴,不会体恤山东之百姓,杀戮肯定是少不了的,这就不利于山东的稳定了。崔民干世家出身,在山东,肯定是维护崔家或者是世家的利益,会增加山东世家的力量。这也不利于朝局的稳定。

    “看样子,皇帝陛下是真的来了。”裴寂转身望着背后的皇宫,只能是默默的叹息了一声。他此刻下定决心,大赵帝国需要新的继承人来治理。李建成就是最佳的人选。

    李信从登州撤退的事情并没有流传开来,而流传开来的事情,就是李元吉在登州击溃李信,生擒活捉了许多大将和士兵,当然,传言传到后来。就是李信被李元吉所杀,有的说是大军击溃之后,李信逃到山中,或者是被亲兵大将所杀,等等。反正整个山东是戒严了。

    当然,这件事情的主使者不是别人,正是齐王李元吉。他这样做,就是想着恶心一下李信,让李唐的朝局动荡几个月,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浑水摸鱼,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让李世民吃的亏。

    谣言的力量果然很强大,因为山东全境戒严,连带着锦衣卫行动也麻烦了许多,真实消息传的很慢,倒是坐镇汴州的程咬金首先得到了消息,他心中震动之余,赶紧命令传书给长安。自己加强了对汴州的防御,还命令汴州锦衣卫加强对山东的渗透,好得李信的准确消息。

    “阁老,眼下之事,恐怕需要你拿个主意了。”韦园成再次来到裴世炬的府上,裴世炬靠在椅子上,身材瘦削了许多,到底是年纪大了,这些年跟在李信身后,劳心劳力,使得裴世炬苍老的更加快一点。裴宣机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

    “拿主意,拿什么主意?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难道我大唐的官员们都是相信流言的人吗?”裴世炬微微不满的说道:“皇上乃是天命之子,怎么会出事情呢?这仅仅是李赵的谣言,亏你们还是大唐的大学士,连这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韦园成苦笑了一声,说道:“此事传得像是真的一样,恐怕未必是空穴来风啊!六万将士连带着六万匹战马,还有那么多的辎重,想要突围恐怕很难啊!”

    “若是从海上呢?”裴世炬不满的瞪了韦园成一眼,说道:“不要忘记了,登州是什么地方,那里是前朝的水师大营,到现在几百艘战船还是有的,难道就不能护送陛下逃走吗?”

    “那也就是说陛下,这次真的打败仗了?”韦园成十分惊骇的说道。

    “哎!老夫已经多日未曾上朝了,哪里知道那么多,但是说皇上遇害,那是不可能的。”裴世炬摇头说道:“就算登州水师出了问题,陛下想逃,没有人会拿的住的。”

    “可惜了现在山东全境都给戒严了。”韦园成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锦衣卫传递消息也很困难。不然的话,我们早就得到消息了。现在朝中可是乱的很,若非我们几个人压着,恐怕有人早就吵翻天了,有的人甚至已经说出,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大逆之言来。皇上若是再没有消息传来,恐怕我们也压不住了。”

    “不要担心,你们自己要稳住。”裴世炬摇摇头说道:“我们要相信皇帝陛下。这些想着辅佐新君的人都是想着荣华富贵,哼,未必没有其他的心思。”

    “是,朝中有老大人在,何惧这些宵小。”韦园成微微露出尴尬之色,实际上,这样的心思不仅仅是其他人有,就是他韦园成也有。只是作为武德殿大学士,韦园成不好自己率先表达出来而已。

    “韦大人还是回去办差去吧!这个时候,朝廷需要的就是你们这样的人,你们不乱,天下就不会乱的。”裴世炬摆了摆手说道。

    “是,老大人好生休息。”韦园成看了裴世炬一眼,见他脸上确实露出疲惫之色,这才退了下去。裴宣机亲自送了出去。

    “父亲。孩儿看这个韦大人恐怕也是有这样的心思啊!”裴宣机低声说道。

    “从龙之功谁都想要,更何况在我们大唐,恐怕有的人都已经开始叫嚣着取出皇上的密诏了。”裴世炬拿起一边的拐杖,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说道:“若是皇上真的出事了,就可以辅佐新君即位,得个好彩头,若是皇上没事,也能提前看看太子殿下到底是谁,或是巴结,或是暗中拆台。不仅仅是韦园成,其他的人不也是这样吗?嘿嘿,皇上岂是那样容易被杀的,这些人的谋划恐怕是要落空了。走,备车。”

    “父亲,我们去哪里?”裴宣机有些惊讶的说道。

    “去武英殿。”裴世炬想也不想的说道:“先去请大将军,然后一起去武英殿。老夫能看的出人心,但是却看不懂军事,还得让大将军出手啊!这天下只要有老夫和大将军在,就乱不了。”

    “是。”裴宣机赶紧应了一声。

    长孙无忌府邸,长孙无忌正在教李承宗描写着书法,一边的长孙无垢脸上却是露出一丝担心来,只是看着长孙无忌不紧不慢的模样,只能将嘴巴里的话又收了回去。

    “娘娘打小就是遇事不慌张的人,今天好像是变了许多啊!”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说道。

    “若是我自己自然是没什么,只是皇上身负天下安危,一旦有事,那就是天下大乱,故此有些担心而已。”长孙无垢叹息了一声说道:“现在朝中风波又起,听说有几个御史开始上书武德殿了,要求打开奉先殿的密诏,说什么一番万一,早定太子,安定社稷江山。”

    “那娘娘的意思呢?”长孙无忌认真的说道。

    “不到最后一刻,那个密诏谁也不能动。”长孙无垢摇摇头说道:“皇上若是有事,自然能打开,但没有事情呢?谁是太子,就会真相大白,以后承宗这日子还有的过吗?皇上春秋鼎盛,就立下了太子,这样的太子恐怕不会持久的。若那上面不是立承宗为太子,那承宗就危险了。所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打开诏书。”

    “恐怕就你我的力量不能阻止此事,毕竟那些下层官员上书武德殿,恐怕就有武德殿内部人暗中指使的也有可能。能阻止此事的唯独两个人,裴世炬和李靖而已。”长孙无忌低声说道。长孙无垢凤目一亮,点了点头。。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唐二老() 
“你也不必担心,这两人受皇上隆恩,一路跟随,雪夜追李,君臣际遇更是千古佳话。/xshuotxt/这个时候,两人不出力,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长孙无忌在一边宽慰道。

    “去,打听一下裴老大人和大将军在做什么。”长孙无垢听了对身边的侍女说道。

    “好了,承宗,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去找你表哥玩耍去吧!”长孙无忌笑呵呵的拍着李承宗的肩膀说道。李承宗望了长孙无垢一眼,见自己的母亲点了点头,这才兴高采烈的冲了出去。

    等李承宗离开之后,长孙无忌才叹了口气,正容说道:“小妹,若这个传言不是传言,以后你的日子可就要小心了。若是皇上临走的时候,真的立下了太子,这个太子肯定是承宗,那自然是无话可说,朝中忠于皇上者,裴老大人、大将军、杜如晦这些人都是陛下亲自提拔的,忠心自然是不用说的,朝局或许有些波折,但是决定不会动荡,唯独担心的是,皇上临走的时候并没有立下太子。”

    “这个,不大可能吧!”长孙无垢顿时睁大了眼睛。

    “皇上办事总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现在他三十岁不到,就立下太子,这让太子以后如何自处?其他的皇子们会不会盯着太子这个位置,萧墙之祸并非只有李赵才有啊!而且,承宗现在虽然机灵,但是长大之后是什么样子?就是皇上自己也没有把握。大唐帝国总不能交给一个昏庸无能之人吧!所以皇上自己还要多看看。”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

    “皇上这是在保护承宗啊!”长孙无垢轻声说道。

    “不管是不是保护,最起码这时候,绝对不能让诏书公布天下,更是不能让承宗登基。”长孙无忌面色凝重,说道:“朝中可是有不少人都想看我们兄妹两人的笑话。听说前段时间,玄霸归来,宫里面有人可是嚣张的很啊!”

    “行了,后宫的事情,不是大哥可以干涉的。”长孙无垢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若是让皇上知晓,莫说是你。就是我也要跟着后面倒霉。”

    长孙无忌也知道刚才那话说的不对,居然干涉李信后宫的事情,传扬出去,肯定会被人攻讦的。心中也是微微提醒自己一番。

    “娘娘,裴大人刚刚和大将军去了武英殿了。”这个时候,出去探听消息的人小跑了回来,对长孙无垢说道。

    “果然如此。”长孙无忌听了之后,忍不住拍手说道:“大唐擎天柱就是不一样。开国二老果然名不虚传。娘娘现在可以放心了。”

    “哎,我只要朝局稳定就可以了,哪里管其他的事情。”长孙无垢也露出一丝宽慰来,她知道裴世炬和李靖两人肯定是去处理此事了。只是又疑问道:“此事应该去武德殿,为何要武英殿呢?”

    “这不是我能知道的事情了。”长孙无忌也是摇摇头。这两个老家伙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哪里是他能知道的。

    武英殿内,裴世炬和李靖两人隔案而坐,在两人面前摆放着无数的奏本,这些奏本堆积如山,还有两个书办手中也端着不断的奏章。服侍在一边。

    “裴老大人,你让李靖前来,不会就是为了翻这些奏本的吧!这大唐全国境内,只要每百人兵马出动,上面都是有记录的。不知道您要找什么?”李靖奇怪的询问道。

    “江南最近几个月可有奏报?”裴世炬想了想说道。

    “都已经一个月没有奏报了。”旁边的书办想了想想说道。

    裴世炬和李靖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双眼一亮,就听见李靖询问道:“在此之前,秦琼多长时间来一次奏报?”

    “五天就有一封奏报上来。”书办赶紧说道。

    “快,去将秦琼最后一封奏报传上来。”李靖好像是明白了什么,赶紧吩咐道。身边的书办不敢怠慢。赶紧在众多奏本上寻找,找寻了好久,才将一本奏章递了过来。

    裴世炬一把抢了过来,只见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臣秦琼率军水师演练,预计一个月而归之。”裴世炬递给李靖说道:“就凭借这一条,恐怕是不够。”

    “老大人,虽然有了推测,但是哪里有那么多的船只呢?”李靖也是皱着眉头说道:“大唐刚刚占据江南并没有多长时间,哪里有那么多的船只啊!”

    “战船没有。就用商船,商船没有就用渔船,只要有钱,就什么都好办。”裴世炬站起身来,说道:“秦琼若是征调渔船和商船,要么给钱,不给钱,那就是赊账,地方上肯定有这样的奏折。去,御使衙门。”裴世炬目光闪烁,充斥着一丝喜悦,他需要的就是证据,而不是自己的猜测。

    “老大人离开朝堂,还真是深居浅出,恐怕不是大事,老大人都不会出来吧!”李靖听了一阵叹息。裴世炬以前临朝的时候,天下大事,哪里能瞒得了他的,可是现在御史台有没有弹劾秦琼的奏章都不知道,这让李靖也感觉到惊讶。

    “既然退下来了,那就完完全全的退下来。”裴世炬摇摇头说道:“不然的话,那些大臣们会说老夫虚伪,练到着陛下也不喜欢老夫。”

    李靖只是嗯了一声,就和裴世炬乘着宫内的马车前往御史台。御史台的人早就接到消息,对于裴世炬和李靖的到来,众人自然是不敢阻拦。

    “老大人,大将军。”杜淹亲自出来迎接。

    “杜大人,最近可有秦琼将军的弹劾奏章?”李靖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杜淹迟疑了一阵,说道:“有倒是有,只是大将军,秦琼虽然是将军,理论上是武英殿和兵部管的,只是此事涉及到民事,涉及到朝廷的刑法,所以御史台恐怕要弹劾秦琼,刑部恐怕已经派人前往淮安了。”

    “还真有此事?可是说秦琼霸占民间用船?”裴世炬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老大人也知道此事?”杜淹将两人迎了进来,赶紧将一些奏章搬了上来,指着奏章苦笑道:“倒不是下官故意如此,只是秦琼将军这次犯下的罪过太大,居然霸占了数百艘商船,我们是想瞒也瞒不下去了。连带的还有阚棱将军和王雄诞将军。”

    “果然如此。”李靖和裴世炬两人相视一笑,李靖还拍着手说道:“这下,老夫也可以安心的睡一觉了。”

    “恐怕还需要上朝走一遭。”裴世炬对杜淹说道:“杜大人,通知下去,明日早朝吧!请汉王殿下和诸位臣工都要出席,最近今日,京中的风声不大对,有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

    “是。”杜淹知道是最近几日有人建议打开奉先殿密诏,逢迎太子之事,心中也有是有些惴惴不安,因为这里面也是有御史台的人。只是裴世炬现在吩咐了,他也不敢怠慢,谁让李信的佩剑还在他身上呢!当下赶紧命御史台的人通知在京的文武大臣。

    第二天一大早,乾阳殿内景阳钟响起,各大文武大臣纷纷出现在在乾阳殿前的广场上,这是京师谣言之后第一次大朝会,当知道裴世炬和李靖两人联手召集众人朝会的时候,众人就知道有大事发生了。否则的话,也不用这两个大唐顶梁柱出现了。

    随着一阵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和盔甲相互敲击的声音传来,大殿之中的议论之声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众多大臣纷纷望了过去,果然看见裴世炬和李靖两人联袂而来,一个身材瘦削,手柱拐杖,一手却是捧着一柄宝剑;一个银须飘舞,腰插芴板,缓步而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面对佩剑纷纷行礼。

    “汉王殿下驾到。”这个时候,大殿之后,转出来一个小孩,旁边还有一个内侍跟随,正是李承宗,在内侍的带领下,坐在龙椅身边的一个宝座之上。

    “见过汉王殿下。”众人这个时候不敢不行礼,弄不好,今天两位老大人前来,就是宣布太子人选的,弄不好,眼前的这个汉王就是新的太子,新生大唐帝国的皇帝。

    “众卿免礼。”李承宗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对众人一阵虚浮之后,才迫不及待的说道:“裴阁老、大将军,今日叫大起,可是有父皇的消息了。”

    “呵呵!殿下聪慧。”裴世炬笑呵呵的对李承宗点了点头,又转身面对众多大臣,说道:“老夫虽然深居府邸,原本想着含饴弄孙,没想到今日市面上谣言喧嚣,老夫不得不出来查个明白。诸位大人想必很想知道陛下现在在哪里吧!”

    “还请老大人示下。”韦园成赶紧说道。

    “老夫昨日和大将军寻找了一下午,晚上也是多方打探,终于知道陛下在哪里了。嘿嘿,李赵原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