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名男子,被杨文斌抓了现行之后,错愕之间,奋力挣脱杨文彬的手,抬脚就跑。
杨文彬心道:”怎么能让他跑掉呢?跑掉了他还会继续向其他顾客下手的,这些来买东西的顾客多不容易啊,不能让他们继续受害。“
于是,杨文斌挺身就追。
那个男子跑得飞快。杨文斌也不示弱,他拿出,五千米武装越野的劲头儿,大踏步追了上去。
追了大约1500米之后,终于,将那名小偷按在了地上。
小偷抬头看着杨文斌,恶心狠狠地说:你他妈的少管闲事。否则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杨文斌,今天穿的是便装。
他想:“前段时间学的擒拿格斗的技术很久没有用了,正好拿这个家伙来练一练。“
而附近的商户和顾客,看到两个人发生了冲突,聚拢在四周看起了热闹。
那个小偷,看到这种情况更慌了。
他“噌”地从腰间拔出了一把折叠刀,照着杨文斌的面门,就刺了过来。
杨文斌,左脚向后一闪身,瞅准时机,一下握住了那名小偷的手腕,使劲一捏。
那边小偷吃痛,刀子便掉在了地上。
杨文彬原想,捉住这个小偷,就送到派出所儿完事儿了。
没想到这家伙,竟然狗急跳墙,想持刀行凶。
他想:“得让这家伙吃个苦头。”
他拧住小偷的身手,扳在他的背后,然后,在别的看热闹的人的帮助下,抽出来小偷的鞋带儿,将他两个大姆指,捆在一起。
然后,向围观的人群说道:“这个人是个小偷,刚才偷了一位大姐的钱包,要跑被我抓到了。他不但不束手就擒,反而负隅顽抗,大家待会儿做个证明,押解到派出所去。”
正在这时,被偷的那名大姐,呼哧带喘的从后面跑了上来。看到小偷被捉住啦,她也很高兴。
她上前踹了小偷一脚,又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说:“臭小偷,看你还敢再偷东西。”
然后,杨文斌和那位大姐,以及两位好心的大哥,将小偷押解着送到了当地的派出所。
派出所里面人来人往,警察们很繁忙。
坐在桌子后面那个警察,看到两个人押着小偷进来,乐了。
因为,这位小偷是名惯犯,是这里的常客。
由于每次偷到的钱都不多,不够立案标准,警察也拿他没有什么太多的办法,每次都是,教育了一下之后就放了。
这次看他,一个是偷窃的数额较大,另外还想持刀行凶。
于是,两名警察,把那名小偷接了,带到了审讯室进行审讯。
然后,另一位给杨文斌和那位大姐,做了个笔录,了解了一下当时发生的实际情况。
有了这个插曲,杨文斌的上午过的很充实。
中午的时候,大家伙都在市场,仨一群,俩一伙的到饭店就得餐。
战士们好容易出来吃一口饭,手里又有了点钱,纷纷点自己爱吃的菜荤菜肉菜。甚至,有的还偷着喝了点儿酒。
由于老兵马上就要退伍,脱下军装了,杨文斌,也就没有,过于认真的管理,没有那么较真,而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回到营区,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到了下午三点,要求集合的时候,杨文斌查人时,却发现缺少了一名战士,清点一下,发现柏松不见了。
又等了十来分钟,还是没有他的踪影。
杨文斌有些急了,柏松能去哪儿呢?眼看着就要退伍啦,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买也买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于是,他就问其他的战士有没有看到柏松。
这时,一班的汪锋说到:“中午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去网吧打游戏了。然后我出来的时候,就没注意到他在不在那里,还是先走了。是不是还在那儿打游戏啊?”
杨文斌说道:“其他人,在车上等着,咱俩赶紧去看看,是不是还在那里。”
然后,他和汪锋急匆匆的,赶到了那家网吧。
他俩跑进了网吧,来到了柏松上午打游戏时所在的位置。
俩人都乐了。
这家伙!柏松,竟然趴在网吧的桌子上,睡着了。
可能,是中午喝了点酒,不胜酒力,玩儿着玩儿着竟然睡着了。
杨文斌,一看到这种情景,真是哭笑不得。
他和汪锋上去,一左一右,把那名战士拽醒,然后,跑呢回到了大巴车上。
其他战士都已经等急了,看到平安归来的柏松,上前拍着他开玩笑:“咋的,大傻,睡了一觉,见到美女啦,是不是刚结婚入洞房呢?”
看到战士们都到齐了,大巴车飞驰着向营区的方向开了回去。
第一一五章 送战友,默默无言两眼泪()
随着退伍日期的临近,战士们,在部队过的日子,真正进入了倒计时。
前天晚上,团队举行了送老兵联欢晚会,所有面临退伍的老兵,观看了联欢会。
作为负责老兵工作的排长,杨文斌也去观看。
他觉得,晚会开得比较成功,充满了送老兵的气氛。
有合唱、独唱、小品、相声、数来宝等等形式,歌颂了老兵,默默奉献。献身军营,爱军精武等等事迹。充满了老兵对军营的眷恋,与对军营的热爱。
既有反映战士们钻打赢、练打赢、干打赢的事迹,也有战士们在冰天雪地摸爬滚打苦练精武,以及完成光缆施工等重大任务的英雄事迹。
还有,战士们战胜家庭的困难,继续留队服役的的光辉事迹。
看了这台晚会,杨文斌是很受教育,也很感动。
昨天,所有战士都定完了车票,行李也都打包邮走了,身上,只剩下一身旧军装,以及一只团队统一给战士们制作的小箱子,上面印着“XXXXXX部队老兵退休留念”的字样。
从今天上午开始了,正式开启了老兵离队时间。
战士们离队的时候,面临退伍的,在连队的炊事班,吃上最后一碗饺子,拎着自己的箱包,胸前戴着红花,一步一挪地离开连队,这个度过了一千零九十五个日日夜夜的地方。
留队的老兵,在宿舍楼前列成一条队,为老兵送行。
临走得时候,每一名老兵,都和战友拥抱,告别,他们依依不舍,热泪盈眶。
这时,团里的广播,放起了《送战友》这首歌: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伴着离别的忧伤,老兵们拥抱了战友告别了连队。
各连,只能把老兵,送到本营的集合场上。
而各连的退伍老兵,则在本连负责老兵工作的连队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团俱乐部集合,等待上车。
在团俱乐部门前,每个车次,都有一名送兵干部,负责本方向的战士的安全工作。
而送本次列车的大客车,则在门前排成长队,等待着退伍战士的检阅。
然后,团里的军乐队,奏响了送行曲。
《我的老班长》韵律舒缓响起:
“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的老班长,你还会不会想起我?
好久没有收到你的信,我时常还会想念你,
你说你喜欢听我弹吉他,唱着我们军营的歌。
我的老班长,我一直记得你的话,
我的老班长,谢谢你给了我坚强。
天黑我已不会再害怕,再苦也不会掉眼泪,
我已经练成真正的男子汉,如今也当上班长啦。
这些年你的家乡变样了吗?
这些年你的愿望实现了吗?
是不是你也离开了自己的家,
是否去了南方,开创新的理想。
这些年班长你成家了吗?
嫂子她长得是什么模样?
能不能寄我一张你俩的结婚相,
让我祝福你们夫妻恩爱久长。
我的老班长,再给你抽根家乡的烟,
我的老班长,我真的好想再跟着你,
我要为你再编一支歌,弹起你爱听的吉他,
等到我们再重逢的那一天,一起放声把歌唱。
啦啦啦……”
杨文斌,跟着车队中拉着本连战士那辆中巴车,来到了火车站。
为了做好送老兵工作,营城火车站,特地在候车室,腾出一半的位置,专门用来送老兵。
在老兵专用候车区,同志们,默默的,等待着那最后的时刻。
战士们摘了军衔,戴着大红花,穿着整齐的旧冬常服。每个人,仍是显得那么精神,那么威武。
这时,离进站上车还有近十分钟的时候,师、团领导团从火车站外面走了进来。
师长,走在最前面。
他进了候车室,和前排的老兵,一一握手,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
“辛苦啦,回去代我向你们的父母问好。”
师长和战士们,客气着,拉着手,俩眼中也满是不舍。
这时,一名老班长,跑到了退伍兵面前,大声喊道:“同志们,怎么来最后唱一首《二二六师师歌》,怎么样?大家听我指挥!
随着他的节奏,慷慨激昂的歌声从大家的口中喷薄而出。
“我们的战旗映红平型关,
复仇的怒火燃烧太行山,
挺进豫皖苏,
横扫日伪顽,
抗日战争烽火,
使你更鲜艳。
我们的战旗挥舞松江畔,
漫天的狂风席卷北宁线,
激战天津城,
凯旋华中南,
解放战争硝烟使你更斑斓。
我们的战旗插上云山巅,
动地的惊雷震撼三八线,
突破临津江,
保卫马良山,
朝鲜战争洗礼使你更灿烂。
哦,战旗迎来祖国春天,
护卫着壮丽河山,
我们英雄的机械化师,
让你高高飘扬,
永远向前!”
在雄壮的歌曲声中,想起来列车服务员甜美的声音:“旅客同志们,从滨城出发,经过本站,开往首都的1214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请您抓紧时间检票上车。旅客同志们,从滨城出发,经过本站,开往首都的1214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请您抓紧时间检票上车……”
听到了广播之后,战士们开始检票进站。
送站的站台上,各级负责送站工作的干部,营长、教导员,连长、指导员,排长成一列站在站台上。
等战士们上了火车之后,列车鸣着长笛缓缓开动了。
“敬礼!”随着一声口令,师长、政委,各团送老战士的领导,举起了右手。
给曾经为部队做出贡献的战士们,敬上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战士们也眼含着热泪,透过火车窗玻璃,拼命的向首长和战友们挥着手,告别。
如此循环往复,上午送到了三列,下午送走了四列。
晚上十点,随着最后一队老兵,被送上了汽车,送上了火车,离开了团队,送老兵工作就圆满结束了。
第一一六章 去机关,两利相权取其重()
在装甲集训结束回到连队之后,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杨文斌终于将考研外语单词从头至尾过了一遍。
想一想真的是神奇,学语言的最佳时段,还是,中学时期。
杨文斌,感觉自己背英语的时候,看到一个汉语单词,他想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什么呢?
而这个时候,对于用英语怎么说,有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可是,头脑中却“欻”地蹦出来一个蒙语单词,这个词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看来青年时代学的基础知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
想想也是,一个成年人能流利背下来的古诗词,大多数都是中小学时候背的最熟的那几首诗。
可是没有办法,自己小的时候的环境决定了自己的母语是什么。
时至今日,他觉得,自己用的最熟练的语言还是汉语。其次是蒙语。最后才是英语。
想想也是悲哀,语言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在中国,已经变成了负担!
中国人学习英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差强人意。
这些宝贵的时间,如果用在专业课的研究上,能体现出多少效率啊。
在系统对英语单词复习一遍之后,其效果很快便显现出来了。
杨文斌很是兴奋。
单从做去年考研的模拟试卷来看,其复习效果极佳。
在此期间,他曾经做了大量的阅读题,并且不时上街去买英文版的《中国日报》,来提高自己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
那天,在做了一套除了听力之外完整的考研模拟试卷后,对照参考答案,他的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得分之和达到了六十分,达到了其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五。
此后,如果没有大的干扰,他坚持每两天做一套考研模拟试卷,每次都能达到60分左右。
按照这个得分标准,超过录取分数线十多分是没有问题的。
看来这一年的复习成效明显,经过努力,考上的希望是很大的了。
杨文斌感到兴奋,通过近一年的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所换来的成果,还是可喜可贺的。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想:“这逝去的二十几年中,自己是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因为读书,自己曾声名显赫;
而因为读书,自己观念陈旧,保守落后,纸上谈兵。
若想比同龄人更成功,自己还得读书。
也许,这一次考研的努力会是自己年轻时代最后一次拼搏机会了。
试想,年轻时如此这般努力尚且收效甚微,何况成家之后被柴米油盐的琐事缠身,哪会再有放手一搏的精力和“闲”心呢?
不要气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老兵昨夜全部离队,杨文斌的值班任务也就全部完成了,这些日子忙忽老兵工作,打地铺在三楼,他没能按计划全部完成专业课的复习,痛失了很多富贵的复习时间。
前天晚上,当他正在会议室帮助整理营部党支部会议记录时,忽然,干部股长推门而入。
干部股长望着杨文斌,劈头就问:“经过半年时间考虑,考虑得怎么样了?还想在基层发展吗?
再问你一遍,愿不愿意去干部股,前提是得放弃考研。”
杨文斌犹豫了,他迟疑片刻,答道:“股长,您问得太突然了,让我认真考虑一下再给您回答好不好?”
干部股长说:“那好,我再给我一夜时间考虑,明天回答我!”
然后,便掉头而去了,风风火火的,像从没在这个房间出现过一样,留下杨文斌一人在房间里凌乱着。
那一夜,杨文斌失眠了,在床板上辗转反侧。
他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为之奋斗了一年的考研目标,即要因目前的点滴小利而放弃,实在心有不甘;
可是,若是自己埋头考研,一旦未能考取,那便如何处置,就在连下窝上十年吗?
能否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继续考研,或者说再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那就好了。
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好的出路,在部队多干几年,甚至一直干下去吗?
但是,终归还是要到基层来锻炼,在某个职位发挥出自己才能来。
如果现在去了机关,这两条路的结果也许会是相同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条路,有的是相通的,终究是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他也想到李春华。
自己的选择的路,自己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
而既然选择了与春华牵手,必然要考虑春华的想法与感受。
相信,春华会赞同自己的选择的。
想到这里,杨文斌给李春华发了个短信,他说:
“现在,有一个去机关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可能,会影响考研,也可能,会促进考研。你说,我去还是不去呢?”
短信传过去不久,”滴”的一声,传来了回复音。
“我尊重你的选择,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是最适合于你的。”春华回道。
“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放弃,而是曲线考研。
现在有一个进机关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自己一定得好好珍惜。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那个机会说好好把握!如果非要把这个机会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杨文斌忽然想起了这个台词,就小改了一下,自己叨咕着,不禁暗自笑了。
“答应他吧!”他暗暗下了决心,“暂且答应干部股长的要求,然后,反正已经报了名了,怎么也得去见见题型,才不至于枉费了那五十元钱的报名费。”
在朦朦胧胧中,他闭上了眼睛,深沉睡去。
早晨去回信儿,恰值干部股长还未起床,杨文斌便到一楼小坐了一会儿。
谁知等他再上二楼去找干部股长的时候,却已人去屋空了,
只得操课前去了一趟团政治处干部股,只见到了魏干事。
魏干事说:“明年年初,我就要下连当政治指导员了。在下连之前,这段时间,我带一带你,让你尽快熟悉情况,以便于独立负责开展工作。
“关于干部股的人选,有好几个,综合衡量,选来选去,还是选中了你。”
杨文斌笑着说:“还得老大哥你多指点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