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动武器连发射击时,由于武器的后坐和枪管的跳动,操枪更加困难,这些都会引起每发射弹的发射差角及射向的不一致,使射弹产生散布。
另外,射手心理因素的变化也会增大射弹散布。
二是武器弹药的原因。射击时,枪管的温度不同,射弹的初速也就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增高,初速增大;超过一定范围,温度增高,初速反而减小;因此,发射多数子弹时,会使射弹的高低(距离)散布增大。
步枪连续发射10…15发子弹以后,枪管温度升高,初速约增大2米/秒;发射20…25发以后,初速则增大5米/秒。冲锋枪和班用轻机枪连续发射90…120发子弹时,弹头的初速增大10米/秒,再继续射击时,膛内温度过高引起枪管膨胀,初速开始减小。
枪膛生锈或有锈痕时,也会增大射弹散布。如用射击后数天未擦拭的武器射击时,平均弹着点的位置将会升高,而射弹散布量将增大大约20…30%
由于弹药制造时有一定的许可误差,同一批弹药中的每一发子弹发射药的重量、质量、装药密度、温(湿)毒和弹头的形状、重量、弹径的大小等都有一定量的差别,这些差别均会导致射弹初速的不一致,造成射弹的高低散布。
例如:53式轻弹,弹头重9。6克,允许误差为±0。1克,使用67…1式重机枪发射时初速为840米/秒。
这是平均值,有些射弹可能在845米/秒,有些也可能是835米/秒。初速大,射弹打高打远,初速低,射弹打低打近。
三是外界条件的原因。射击时,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也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风速和风向,即使在晴朗无风的条件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总会有细微的差别。
因此,每次发射的弹头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的影响就不一样,造成弹着点的高低、方向不一致。
由于上述原因,使射弹具有各自的弹道和弹着点,形成了射弹的自然散布。
在射弹散步的三个原因中,射手操作的原因是最主要的。
射手的射击技能好,心理素质稳定,射弹散布就小;相反射弹散布就大。比如1989年在奥地利举行的世界特警大赛上,我国选手使用普通的XX…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与西方国家使用装有瞄准镜的武器选手对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西方各国选手无不为之兴叹。”
看到没有被问住,考官放过了杨文斌,通过了他的科目,转而去考核下一个连队的科目了。
收拾好器材与教案,上楼去向连长汇报,讲述完经过,他不禁笑出声来。
看来,军事科目也没有什么太难的,只要努力学习,认真准备了,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初次考核的成功,更加激发了杨文斌的斗志:“我要向命运挑战!天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努力,定会成功!”
第五十四章 表白,吐露心中泛起的情思()
近些日子,一面要辅导展副政委的儿子学语文,一面要参加军事训练培训,编写教案,踢分列式,恨不得多生两只手,多长两条腿,忙得团团转。
为了搞好3月1日的开训动员,各营都要出一个方队,参加阅兵式和分列式。
按照团里的安排,一营、二营、三营各为一个方队,为劈枪方队;炮兵营、坦克营、直属队为一个方队,为挎枪方队;机关组成一个方队,为徒手方队。
杨文斌在陆军学院毕业式上,曾经受到过了严格的正步训练,因此,对于分列式中的正步训练,他是一点也不发愁。
但是,分列式的行列,不是靠单独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靠整个方队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
一百个人,不管高矮胖瘦,都要统一动作、统一步伐。
现在,再挂上XX…1式自动步枪,除了,排面、脚面,现在又多了个枪面,都得整齐,才能整齐划一。
训练的难度还是挺大的。
由于还有几天就阅兵了,这几天的训练由营长亲自组织。
各营连参加阅兵式的官兵和先由各连带到营集合场集合,
然后,全营参加阅兵的官兵按照身高进行排一长队,从一至十进行报数。
再由每名报数为一的官兵,将本列十人带开,成一列横队。
这样,十列队伍排在一起,就组成了一百人的方队。
同时,在方队前的指挥位置,营长、教导员成为带队的指挥员。
由于今天上午团里要进行分列式的合练。营里利用前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营方队的合练。
即,按照阅兵式、分列式的程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是训练阅兵式。
营长模拟阅兵首长,从方队前面走过。
方队指挥员在首长离方队有约两米距离时,下达敬礼的口令,然后,方队指挥员敬举手礼,挎自动步枪的官兵敬端枪礼。
向右摆头成四十五度角,目光望向首长,直到首长离去,头向左摆四十五度角停止。
同时,首长慰问的问好口令是“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而方队的回答的口令是“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教导员给方队提示了一遍口令要领后,营长模拟首长走了过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杨文斌站在方队第五排右首第一列,排头的位置,纹丝不动,等待着首长的检阅。
方队指挥员下达了敬礼后,方队发出了“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的回令。
别说,经过几次训练后,大家喊得非常整齐、洪亮、气壮山河。
然后,进行模拟分列式的训练。
方队首先变换成分列式队形后,营长、教导员走到指挥位置,队列里值班军官下达了“齐步走”的口令。
听到口令后,跟随着阅兵进行曲的节奏,方队齐步前进。
当行至第一标兵处,方队根据指挥员的口令,用原地踏步的口令,将队列调整齐步伐,然后再齐步出发。
当方队进到第二标兵处时,方队里的值班军官下达“向右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齐声喊“一、二”,方队换成正步行进,位于指挥位置的营长、教导员敬举手礼,其余人员向右转头,不超过45度注视阅兵首长。
当方队进到第三标兵处,值班军官“向前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在礼毕的同时换齐步行进。
当方队通过第四标兵后,换跑步带到指定的位置。
杨文斌一遍正步踢下来,感觉腿部很酸痛,但效果比陆军学院那次阅兵强多了。
“训练两三年的老兵,就是比这些大学生学员们的底子好!”杨文斌心想。
转眼下到部队已经四十天了。
“部队的情况和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杨文斌深有体会。
根据《内务条令》规定,排长的职责如下:。
(1)领导全排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排完成战斗任务。
(2)领导全排完成军政训练任务,提高全排人员的军政素质。
(3)领导全排遵纪守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维护正规的生活秩序,养成良好作风。
(4)教育全排爱护武器装备,严格执行装备的保养、保管和使用规定。
(5)帮助班长、副班长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教育能力。
(6)掌握全排人员的思想情况,关心爱护士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7)教育和监督全排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8)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当了四十天的排长,对照排长的职责,杨文斌感觉并未能进入角色,仅仅充当了带队班长和执行连长命令的传声筒。
至于必需的军事和管理能力,由于是训练预备期,自己并没有合适的机会进行展示。
有时,他甚至感觉到,好象自己是一个不在其中的旁观者,可怜、同情、理解战士,姑息纵容他们,和他们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以后再也不该这样了,应该培养、建立自己的威信,踢好头三脚。
昨天开始,新兵下了班,本排增加到了十三人。
马上就要开训了,各项工作都应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有时禁不住要问自己,自己这个排长存不存在是否有价值。
前些日子,拿定主意给春华写了封信,将憋在心中的话语一股脑地倾诉了出去。
“春华你好!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很突兀。”
杨文斌开头儿,就这样写道,“近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很困惑,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也许,你能够感觉的到,我的这种感受!
你相信缘分吗?我是相信缘分的。
自从,你到滨城师范大学报到,开学接新生时见到你的那一天起,我就感到了缘分的存在。
从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就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你,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你。
你应该知道,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
共同度过的三年里,你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
系学生会每次出的大宣传版里,都凝结着我们的默契和汗水。
滨城西郊度假村,京城抗倭战争纪念馆、芦沟桥畔、周口店、龙骨山、天安门、故宫,长城,留下了我们欢笑的游玩的身影。
但是,在大学共同度过的这三年时光里,我担心,因为我的表白而破坏了我们的友谊,打破彼此形成的默契。
所以,好多次表白的机会,都被我错过。
记得毕业前,在宣传部的小屋里,我挥毫写下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吗?
那是我的心声!
可是,当我满腔热忱地要和你说出我的爱的时候,你却向我介绍你的他,知道我当时的想法吗?
我的心当时都要碎了。
但是,我不想让我心爱的人伤心,我只想我所爱的人幸福,快乐!
我强忍住摊牌的想法,离开了校园,离开了你的身边。
当我毕业前,和你告别的时候,你却说,滨城师大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时,我当时怀疑自己的耳朵,你在暗示我们的关系吗?当时,我克制住了拥你入怀的冲动。
上次,在你考研前夕,到师大去看你,我仿佛又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在考研前的关健时刻,怎能搅动你并不平静的心境呢?
想起一年前,也是那个时候,自己正经历着煎熬,而你,却从食堂买了个大鸡腿来慰问我,心中就是莫名的感动。
当时就想,请你吃顿大餐就是用实际行动的表达的爱意。
但是,人不能一辈子生活在空想中,要去实践,让现实来回答这困扰自己已久的难题。
回忆自己去年的心路历程,我也非常理解你的心境。
现在,你一定面临着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工作上的,生活上的。
临近毕业,各种工作机会一定会接踵而至,哪个更适合你,相信凭你的智慧,你会做出更适合于你自己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生活上的。
相信,追求你的人一定还象过去那样多,会超过一个加强连吧?开个玩笑!
但是,作为师兄,哥哥,我愿和你牵手一生,永远象在宣传部里画宣传画一样,咱们一同书写灿烂的人生,可以给我这个机会吗?
诚然,现在我工作在部队,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我不能像普通男生那样去追求你,陪伴你,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甚至是孤独和寂寞会经常相伴。
但我一直坚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另外,我矢志未改,仍希望报考明年的研究生。
尽管日常工作很忙,但我仍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且,我打算报考军队的研究生。
不多聊了。希望你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信。
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接受,并珍视我们的友谊。
此致敬军礼文斌敬上某某年某月某日”
写完心中憋了许久的话,杨文斌舒了一口气。
放下笔,将信折好,封入信封内,粘好封口和邮票,准备第二天邮出。
另一困扰他的难题仍是考研。参加明年考研,心中委实没有把握。
但就目前形势来看,自己最终还得走上这条路。尽管时间太少了,也要试一试。
这段时间,杨文斌,加紧了对英语的学习,每天晚上,连队熄灯之后,他坚持学习到半夜十二点钟。每天早晨,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再背诵一段儿英语单词。
他知道,如果总是表现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话,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考上。
这种心态如果不切实改掉的话,考研将永远只是自己的梦想。
第五十五章 换岗,一场说走就走的调动()
开训之后,军事训练抓得比较紧。
在军事训练工作会议上,韩强团长进行了动员。
在强调了军事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之后,他对今年的军事训练任务进行了部署:
“今年军事训练工作的重点,一是首长机关训练,主要是提高指挥素质,突出高技术知识的学习。
二是分队军官训练,突出高技术知识的学习、通信指挥、本级战术的训练,提高任教能力。
三是抓好专业技术兵训练。
四是分队战术训练,以军官编组作业的形式,重点演练渡海登陆作战。
五是抓好‘以劣胜优两三招’活动。
……”
“以劣胜优两三招”,听到这个词之后,杨文斌的眼睛一亮,用心地听起来。
关于“以劣胜优两三招”活动,在陆军学院的时候,杨文斌就曾经听过,而且很感兴趣。
过去,我军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加大炮。
现在,我们有了飞机和大炮,再怎么用新的招法,来应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拥有导弹加航母的敌人的挑战,并来实现打赢呢?
对于“以劣胜优两三招”的起源,杨文斌看到的资料上是这么介绍的:
“世纪之交,军事革命的汹涌浪潮把我军推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从着眼打赢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场伟大的战略转变给部队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
“打赢”的招法在哪里?
当一些人在‘打赢’面前叹息时,二连党支部一班人没有彷徨,没有等靠,他们从学习高科技知识入手,向强敌的高技术侦察手段发起了挑战。
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边钻研边实践,团里的‘小专家’与连里的‘小能手’联手攻关,既搞透了高科技侦察手段强在哪里,又看到了它弱在何处,找到了与其对抗的有效办法。
以低制高逞英豪。前年寒冬,在白山黑水之间,集团军首长们密切注视着二连的战况,‘敌’航空兵不断地在我阵地上进行空中拍照,地面上的红外、热成像等先进侦察器材也虎视眈眈地在我阵地上聚焦。
掩蔽在‘敌军’腹地的我军尖刀分队四四七团二连早在三天前,就受领了全连车辆、人员构工伪装的任务,并要求三天内所有人员、装备转入地下。
受领任务后,在支部动员下,全连官兵以昂扬的斗志,带着自己研制的招法投入了战斗,他们用多种制式的和简易的伪装材料,对掩蔽部、掩体进行了多次的伪装。
两天两夜后,人员车辆全部转入地下。
经过一番较量,‘敌机’未发现任何任何蛛丝马迹,扫兴而归。
地面侦查,也灰溜溜地偃旗息鼓,阵地既没有遭到敌机的轰炸,也没有遭到‘敌’炮火覆盖!
“我们胜利啦”,阵地上一片欢呼声。
于是,战士们自豪的,在坑道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照相录像热成像皆不成像。下联是:土法洋法科学法都是办法,横批是,以低制高。
看到这幅对联的集团军首长,无不为二连在这场实兵演练中的创造叫好。
这一战果使二连官兵谋打赢的信心倍增,也点燃了科技练兵的和第一粒火种。
‘二连是群众性科技大练兵的发祥地’,人们都这么说。”
那么,他们进行科技练兵,究竟是怎么练的呢?杨文斌带着好奇心,继续看了下去。
“自前年以来,二连战士换了三茬,主官换了两茬,然而,唯一不变得是深扎在支部一班人心中的科技练兵事业。
二连党支部借前年年底燃起的‘打赢’信心之火,进一步统一思想,加钢淬火,使全连官兵拓宽了科技练民的视野,把谋打赢、钻打赢、干打赢当作事业来干。
支部着力为全连科技练兵吹氧助燃,积极从软件硬件上创造条件。这两年,他们从两业生产收益中拿出一笔资金,购置了一台五八六电脑,十台小霸王学习机,建起来了高科技学习室。
支部发动党员,叫响了‘你一招,我一计,合起来就是战斗力’的口号,党员自发带头儿开展‘少抽一包烟,我为科技练兵尽点力’的集资捐款活动。在干部党员的带动下,全连官兵共捐款四千多元,连队用这笔钱购买外军和高科技知识光盘、录像带五十多盘,订阅军事杂志十二种,成立了外军、英语、微机、兵种等九个高科技学习小组。
支部书记亲自跑省城、煤都、滨城,收集了大量的军事图片,还通过各种渠道,从驻地职业中专、镇中学、电脑公司等单位聘请八名老师来二连教学,官兵都称赞他为‘科技练兵的挑灯人’。
二连的科技练兵开展的有声有色,枝头挂满硕果。目前,全连官兵百分之百会微机汉字输入,有十名战士会编制微机软件,百分之百的官兵掌握英语单词在五百个以上。
从地方考入军校的本科生排长尚海潮和秦旭伟科技素质较高,党支部就充分利用他们的特长开展‘两三招’研究。秦排长带领攻关小组研制成‘防敌高技术侦察便携式伪装篷布’,获得了集团军二等奖。
尚排长的‘四会’科目‘地段内防御火力配系’受到军区首长的好评,被集团军优秀四会教练员。”
“科学练,练科学”。适应时代特征,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