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装步二连的官兵,经过一天的努力,也修复了被炮火摧毁的敌方工事和目标。
第三天,原本是军长来验收的日子。
但是,当天早晨,却接到了团作战值班室的通知,上午9时,军区司令员、军区政委,和军长,一同来观摩实兵实装实弹演习。
要求,团做好演习准备工作。所属、配属分队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标准,完成好军区首长对演习的验收工作。
当天上午8时30分,军区司令员、政委在军长、政委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了滨城综合训练基地,登上了参观台,静静地等待着演练科目的开始。
参观台上,科目指导组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准备命令,与所属、配属分队保持着联络,监控着各分队的准备状态。
上午9时,随着三发绿色信号弹从参观台上空腾起,再划出三个美丽的弧线飘落,演练开始了。
指挥权交到了九连连长指导员手中。
连长汪涌下达了炮火攻击的命令。
而后,师一五二炮兵营一连的火炮齐射,陆航二十团的攻击直升机火箭弹发射。
霎时,敌前沿阵地变成了火海,蛇蝮形铁丝网、防坦克三角锥、堑壕、工事纷纷被摧毁。
冲前三分钟,连长果断下达了乘车冲锋前进的命令。
于是,四路坦克装甲混合编队从待机地域向冲击出发地域全速前进,卷起了道道冲天狼烟。
按事先协调好的时间节点,编队冲至敌前沿我冲击出发地域时,炮火由敌前沿向敌纵深阵地转移。
时间节点衔接的非常好,动作很紧凑。杨文斌在参观台上看到九连和配属连队的表现,不禁为之叫好。
军区司令员、政委表情严肃地看着演练,看不出表情的变化。
演练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装甲步兵下了车,交替掩护着向山上进攻。
装甲运兵车随后跟进,随时准备收纳步兵上车。
九九式最新坦克与装甲步兵车相互配合着,向敌筑垒阵地发动着进攻。
这时,两架运输直升机隆隆地从参观台上空飞过,到敌阵地纵深实施机降,断敌退路,与主攻分队形成里应外合之势。
演习场上的态势不断发生着变化。
坦克、装甲步兵相互配合,歼灭了残敌,占领了敌阵地,转入防御。
预备队投入了战斗,向敌阵地纵深发展进攻。
此时,参观台上,军区司令员站起身来,开始鼓起掌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三九〇章 展示,近乎完美的进攻演练()
3月22日,应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李光明的邀请,M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特珀斯开始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
珀斯此行旨在促进两国增进理解以及加强两军合作。
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李光明在京城军委总部的八一大楼,举行了欢迎仪式,陪同其检阅三军仪仗队,欢迎M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访华。
当天,彼特珀斯受邀请参观了军委总部的八一大楼,这展示两军的密切关系及信任程度。
随后,在八一大楼的会客室,军委副主任会见了彼特珀斯一行。
第二天,彼特珀斯又参观了东部战区,并分别于国防部和外交部的官员进行了会晤。
24日,彼特珀斯一行飞抵沈城,受到了东北军区的款待。
杨文斌听说,上午,彼特珀斯在煤都空军基地会见了空军第一〇一师飞行员。
作为向开放迈出的一步,中国军方官员邀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特珀斯视察了中国的顶级战斗机中国组装的苏…27战机,还让他们与基地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进行了交流。
随后,彼特珀斯一行乘飞机来到了军区滨城综合训练基地,来观摩中国陆军一四九军的军事演习。
由于滨城这几天上午一直有大雾,能见度不佳。
气象条件逐级报到军区、总部后,首长遂指示,如果一直大雾弥漫,只好取消此次观摩演习。
今天早上,滨城的雾气似乎比每天都大。
杨文斌和大多数官兵一样,都祈求上天,到中午的时候,大雾能够散去。
否则,官兵们这么多天受的苦、遭的罪就白遭的,甚至没有机会在外军面前展示一下。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到了上午十多点钟,大雾竟然慢慢散去,太阳从云层中露出了笑脸。
条件具备了。
气象条件经过相关途径传到了总部,总部遂决定按原计划执行。
在参观完煤都空军基地后,彼特珀斯一行乘飞机来到了军区滨城综合训练基地,来观摩神枪手九连的演习科目。
午饭,彼特珀斯一行是在九连吃的。在连队大饭堂的野战帐篷里,彼特珀斯一行与陪同的军区参谋长、军长、师长一起,共进午餐。
下午两点,佩斯一行登上参观台,准备观摩演习。
鲁建功团长首先宣布:“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先生,我们演示的科目是,加强机械化装甲步兵连对筑垒阵地之敌进攻战斗,请看演示!”
翻译将演练内容用英文翻译了之后,鲁建功团长下达了“演练开始”的命令。
三发红色的信号弹,从参观台上面升起,电台中发出了“演练开始”的口令。
随后炮声四起。
师一五二榴弹炮首先展示了威力,火炮齐射,发发炮弹,都准确的击中了敌军的阵地,摧毁了敌大部分装甲目标。
接着,推毁了前沿阵地的反坦克水泥锥,摧毁了部分雷场、铁丝网。
然后,陆军航空兵的攻击直升机,对敌纵深重要目标进行了攻击,发射了火箭弹,摧毁了目标。
接着炮火向敌阵地纵深转移射击。
神枪手九连的八九式装甲输送车,会同装甲十三师装甲团的九九式坦克,组成装甲突击分队,从待机地域,兵分四路,组成坦克装甲运兵车队,风驰电掣地向进攻出发地域前进。
坦克装甲车辆,快速行进,扬起了漫天遍野的尘土。
不到五分钟,坦克装甲车辆兵分四路到达守敌前沿阵地后,装甲车让出了射击路线区域,坦克进行了行进间射击,摧毁了火炮尚未完全摧毁的几处目标。
突然,从敌环形防御阵地后侧,又开出了几台坦克,利用地形,居高临下向我开火,阻滞我分队进攻。
这时,师配属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派上了用场,车辆立即前出,射手瞄准敌坦克位置,随着“嗖嗖”几声,火箭发射了,准确地摧毁了目标。
这时,似乎出现了意外,还有一个装甲目标矗立在那里,坦克却似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停止射击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从主攻分队的装甲车的后门,跃出了两名士兵,肩扛100火箭筒,迅速跪姿瞄准目标发射,火箭弹准确击中了剩下的目标,将目标摧毁。
然后,主攻分队在489。1高地前沿500米地域,突破敌阵地,向敌阵地纵深发展进攻。
助攻分队,在489。1高地东侧800米地域,突破敌阵地,配合主攻分队向敌阵地纵深发展进攻。
预备队在主攻分队后跟进,饲机发动进攻,保证攻击任务的完成。
机降分队乘坐运输直升机,呼啸着从参观台头顶飞过。在敌阵地纵深实施机降,占领着陆场之后,巩固好着陆场,和进攻分队遥相呼应,构成里应外合、相互配合之势。
装甲步兵下了车,携带着轻武器交相掩护着,沿着工兵和炮兵开辟出的通路,交替掩护着向489。1高地发起了进攻。
虽然雾气不时笼罩着演习区域,但演习顺利展开,最新式的T99坦克隆隆地出现在珀斯的视野里,展示着良好的性能,甚至可以听到履带在坦克行进时发出的刺耳声音。
对于观摩此次演习的经验丰富的彼特珀斯来讲,这种场面、噪音、味道及无线电网络所传出的命令声早已习以为常。一个不同之处是,M军军演时将友军称为“蓝军”,而中国军队将友军称为“红军”。
演习过后,彼特珀斯通过翻译与军长攀谈起来。
此时,按照计划,参演官兵携装备,在参观台下面的山脚下,列队完毕,等待着友军的检阅。
杨文斌在参阅的队伍中忙前忙后地张罗着。
彼特珀斯一行下了参观台,会见了参加演习的官兵。
彼特珀斯先是登上杨文斌所在的装甲车,看到杨文斌的少校军衔,赞许地向杨文斌伸出手,说着HELLO,杨文斌急忙伸出手去,与之握着手,用力地摇了摇,嘴里说着“你好!”。
杨文斌知道,这种场合,即使会英语,也必须说汉语,因为,这是外交场合,代表的是国格,让翻译去翻译吧。
然后,彼特珀斯又登上了中国最新式的九九式坦克,观看其内部结构,了解其性能。
随后,一四九军军长李东生,代表一四九军官兵,向彼特珀斯赠送了礼物,中国最新九九式坦克的缩小比例模型。
彼特珀斯高兴地接受了礼物,并向为确保此次演习圆满成功而辛勤工作的士兵们表示了感谢。
同时,彼特珀斯向在场的部分官兵赠送了M军的荣誉勋章,作为回礼。
彼特珀斯表示十分荣幸能与官兵们进行交流。他还说,职业军人自由坦诚地交流意见可以增进世界和平。
第三九一章 噩耗,惊闻父亲病重抢救()
演练胜利结束了。
按计划,第二天开始,进行演习工作总结。
当晚,杨文斌正和营团干部们兴奋地交流着演练成功的感受时,突然,装在衣兜里的手机响了。
杨文斌打开手机盖一看,显示的是阿妈的电话,心里“噶登”一下。
连忙摁了电话,给阿妈回拨了过去。
电话“嘟嘟“地响了两声,阿妈接了电话。
“阿妈,有急事吗?”,杨文斌知道,没有急事,阿妈一般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
“你阿爸有点儿不好。今天喘气特别费劲。刚才我和你大表哥将他送到苏木的医院来。
杨院长检查了一下,说得吸氧。你姐姐这几天有事,回伊和浩特了,又不在身边。
我刚才给她打了电话。她正要往回赶呢。“
阿妈的声音略有沙哑。
杨文斌听了阿妈的话,安慰道:“阿妈您别着急。听医生的。他们说咋办,你就咋办。“
阿妈情绪慢慢平复了下去。儿女都不在身边,她老人家没有了主心骨。
放下了电话,杨文斌心情非常沉重。
过了一会,杨文斌又拿起电话打给了姐姐。
电话“嘟………“地响了一声,姐姐立即接了电话。
“姐啊,你往回走了吗?”,杨文斌问道。
“我本来正要打车往回走呢。阿妈又给我来了电话,说苏木医院不收阿爸,病情太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杨院长让咱们打120救护车,将阿爸送到旗里的中心医院来诊治。
那样的话,我就先不回去了,直接在旗中心医院等着。”
姐姐说道。
杨文斌听到这里,心中更焦急了。
于是说道:“姐,今晚你就多操心了。明天我争取回去。”
当晚,杨文斌心中一直揪心着阿爸的病情。
晚上十一点多,姐姐终于发来了短信。
说,“医生已经给阿爸用了药,吸了氧。暂时稳定了下来,现在睡着了。你别太担心!”
见到姐姐的回复,杨文斌心中稍感宽心,在帐篷中深深睡去。
九泉莲花山位于喀尔沁草原南部,因为有九条泉水从山上流出而得名。关于九泉莲花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九泉莲花山上有一个月牙儿形的水洼子,几百年前,洼子里开着一朵圣洁的莲花,每到晚上就闪烁出皎洁柔美的月光,所以人们还把这座山称做九泉莲花月亮山。
此山为“王爷府”的后花园,据说埋有大量财宝。海拔758.7米。此山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位于敖木伦河北岸。
当你身临山中,除了裸露的石崖和蓊郁的山林、柴草,也看不出有什么稀奇。但是从远处看此山,它却象一朵盛开着的莲花,九个山泉分布在莲叶一样的美丽的山腰中。泉水盈满自流,在山上流出几道小溪,滋润着山上的红花绿草,浇灌着山下田里的庄稼。流到村子里人们还把它舀进锅里做饭。当泉水流着流着渗入地下时,人们就说它因留恋莲花山的美貌而停下了脚步。时至今日,山上还有几股泉子在流淌,春天形成桃花水,汩汩的流到农田里以解春旱,夏季流到田间浇灌着干渴的秧苗。说起后来为什么月亮洼的莲花和皎洁的月光消失了?
传说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当年,康熙皇帝化妆北巡到九泉莲花山下的喀尔沁旗,住在了山下的王爷府。圣驾光临,可乐坏了王爷,晚上进膳时,王爷便唤出家中的美姬为康熙皇帝起舞助兴。突然一位美姬摇晃,险些摔倒,使康熙皇帝不禁一惊,眼睛盯着眼前的美姬看了一会儿。王爷似乎心领神会,在康熙皇帝洗浴后就寝时,一位美姬流着眼泪来到了床前——这是王爷送过来为皇帝陪宿的。康熙皇帝一看是那个差点摔倒的舞女,忙问姑娘叫什么,姑娘回答:“我叫莲花,被王爷逼做舞女,如今已身怀有孕,请万岁恕罪。”于是,康熙皇帝吩咐侍卫把姑娘送回了她的房中。康熙皇帝回到京城早已忘记此事,但这事却早已传到京城。
一天夜里,康熙皇帝传来钦天鉴大臣问他哪个太子将来能继承皇位,大臣知道王爷为皇帝找美姬陪宿,哪知道美姬被送出房啊,就佯装望望星空说:“真天子出现在东北方的蒙旗了!”皇帝为此大惊,不知道如何是好,钦天鉴大臣就出主意把莲花生下的才一个月的男孩儿接到宫里,封为太子,每日带其临朝,赐给龙坐,意为慢慢冲散他的龙气。小太子在皇宫渐大,被封为章王。按着钦天鉴大臣的主意,皇帝命章王带领北口蒙族四十八旗的家兵征讨黄河上游的准噶尔叛乱,以求章王战死沙场,消除后患。
但是,章王两次战役,大难不死,凯旋而归。钦天鉴怕自己的阴谋露馅,再次加害章王,奏请皇上把章王又派到西藩征战。期间,钦天鉴暗中买通兵部,不增粮草,不派救兵,使章王四面受敌,损兵折将,死于乱军之中。章王死后,钦天鉴请命为章王送葬,以迷惑王府人对他的怀疑。准奏后,便带着人马车辆为章王送葬来到了九泉莲花山下。钦天鉴看到九泉莲花山时,不由得心里一跳,心想:“一定是这九泉莲花山使这蒙旗王府出了奇才,没准将来会出真龙天子。”于是他下令将章王深深的埋在此山的月亮洼里,意欲切断龙脉,让王府断子绝孙。章王被深埋在月亮洼里,其生身之母、当年的舞女莲花也自寻短见。
从此,月亮洼变成了死坟茔,皎洁的月光和美丽的莲花也不见了。后来,札萨克王府里为争王位而明争暗斗,捐税、兵役加重,害得当地百姓饥寒交迫。
杨文斌就出生在九泉莲花山下的巴润村。
出生的那年,据妈妈说,她怀孕刚满七个月杨文斌便来到了人世间,在寒冷的冬天降生,体质十分虚弱,用棉花包裹着十来天才存活下来。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后就帮着父母做农活,去山泉边洗澡,去敖木伦河边捞鱼,上九泉莲花山上采橡子。
他的家就在王爷府的旧址。从小就喜欢听老人讲述关于王爷府和九泉莲花山的美丽传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场战争使王爷府毁于一旦,几十平方公里的府邸变成了瓦砾,每家农户的院墙都是用从地下挖出的青砖堆砌的。自小就听到老人们为王爷府的被毁而心存唏嘘。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文斌也变成了十三四岁的小伙子。他很爱学习,也很爱运动。是同年龄小伙伴中的孩子王。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和同班的小伙伴相约,去登九泉莲花山的最高峰--旗杆梁。那是一个夏日的上午,杨文斌很早起来吃了早饭,背着妈妈给缝制的小书包,里面装上面包、汽水,就出发了。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离地一丈高,晒得地面暖乎乎的。
到村西头,见到了早已等在那里的小伙伴,呐喊一声,就出发了。沿着山间的小道,穿过片片的玉米地,越过一道道土岭,攀上一座座小山,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孩子们终于到了九泉莲花山脚下的月亮洼。
第三九二章 梦境,魂牵梦绕的故乡()
休息了一会儿,恢复了气力,小伙伴们就准备登山了。仰望旗杆梁,怎么也得有几百米高,可从山下望去,隐隐有高不可攀之意。
杨文斌带头,走在了前面,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地跟在身后,抓住荆棘,向上攀登。这座山下的陡坡估计有七、八十度的样子,荆棘约有一人高,没有什么大树阻碍。脚下是湿滑的泥土,攀起来要费些力气。这样的小山对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可爬了七八十米后,也是气喘吁吁。几个孩子也拉出了前后距离,分出了体力的高下。
慢慢的,坡度越来越陡,高度也越来越高,离山顶估计还有五分之四的距离了。回头望去,山下的公路象一条条长龙,敖木伦河象一条蜿蜒的玉带,庄稼地象一条绿地毯,汽车象甲壳虫,而人只象忙碌的蚂蚁一样。
在这里,东西南北各有一座一字型的山脉,四座一字型的山脉围成一个四四方方、方圆百里的平原,平原中间又孤零零地有个小山丘,名叫孤山。孤山虽小,据说这座山曾被康熙大帝误听为猪山,吓得第二天就起程离开喀尔沁王府。这四座山互不接连,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各形成一个山口,古称四门四关。
当年曹魏大军就是从这里走过来北征乌桓,并在西面的大阳山上指挥魏军与乌桓军队在这片平原上作战的。而敖木伦河则从东南山口流入、从西北山口流出。目前306国道、魏塔线铁路也是从东南山口进入、从西北山口穿出。而这两个两山夹一道的要塞宽不足千米,两侧都是险要山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正因为这里四门四关、易攻易守,中间又有方圆百里的平原和敖木伦河水,所以才成为喀尔沁王府的首选地。四面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