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天空下-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黄山松走后,楚烈和赵翰青这才开始商议伏牛山的建设大计。

    此时,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月的肃反平叛行动也已经接近了尾声,参与叛乱的所有山寨都被攻下来了,然后按照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将一些山寨付之一炬,免得再有人再据寨聚众打家劫舍,只留下来一部分用来驻军。土豪劣绅们也被抄家灭门,有的地方出现了执行过火的事情,一部分没有那么多田地也没有那么多劣迹的中小地主也被抄没了家产。赵翰青得知这种情况之后并没有如何惊讶,也没有阻止,因为任何一种运动都会出现矫枉过正的事情,不管怎么说地主都是剥削阶级,这时候剥夺了他们的财富或许会让他们因祸得福,因为十几年后贫下中农就会翻身得解放,一切剥削阶级都会被打倒的。

    肃反委员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赵翰青建议将肃反委员会直接改为伏牛山抗日军政委员会,肃反委员会的委员们就是现成的军政委员会委员。楚烈自然没有意见,他个肃反委员会主任改为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听起来似乎更神气。

    接下来还要建立农民协会、统计收缴的公共田产等等,反正事情更加繁琐。赵翰青还惦记着军队整编的事情,自然不耐烦干这些事,所以向楚烈商议先健全了抗日军政委员会下面的各种部门,这个容易,就以牛头山根据地部门为根基,又补充了一些人就可以了,也不过是让各个山寨的人都能够参与达到一种平衡,不过,以牛头山的人为主自然是牛头山占了便宜,其次是黄石寨的人占了便宜,别的上寨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谁出的力最大谁的实力最强谁就该得到最大的好处,这是江湖规矩,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整编(一)() 
感谢“天佑多米”的打赏。£∝頂點小說,

    八月底,伏牛山进入了流光溢彩的金秋时节。

    八百里伏牛山峰峦叠嶂,层林尽染,五彩缤纷的颜色比起往年的秋天更令人赏心悦目,这美轮美奂的秋色也更令人心旷神怡,不少人都感觉到今年的秋天似乎比起往年更加美丽。其实,秋色依旧,或许是因为山村里飘荡的袅袅炊烟,或许是田间地头忙碌而快乐的人们??这个秋天显得特别地安宁祥和。

    就在一个明媚的秋日里,伏牛山群雄聚集到牛头镇商议一件改变伏牛山面貌的大事,而这件事赵翰青和楚烈早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

    在这次会议上首先对这次平叛的军事行动进行了总结,将这次叛军勾结日本人的叛乱定性为背叛国家和民族的行为,所有叛乱者都是汉奸。同时也对抗日同盟军的成立和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楚烈趁机提出了整个伏牛山未来的发展大计,就是成立抗日军政委员会作为整个伏牛山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实现思想统一、政权统一、武装统一、建设统一的“四统一”,这样避免了各个山寨之间利益相争,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

    赵翰青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紧接着黄石寨的范一统和从五垛峰分裂出来的袁大头也表示赞同,这二人第一时间表示支持也在情理之中,前者自然是早就从舅父嘴里知道了内容,后者早就唯赵翰青马首是瞻了。其他人一听脸色就不太好了,虽然是加入了抗日同盟军但仍旧保留了自己山寨的独立性。也就是说仍旧没有妨碍他们做自由自在的山大王,如果实现了“四统一”岂不是等于头上戴上了紧箍咒?

    大家都沉默着。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就是心里不乐意也不敢站出来反对。楚烈和赵翰青这两个抗日同盟军中的一号和二号人物决定的事情就是反对也没有用。

    “俺石头寨也支持。”说话的是石头寨的金满堂,石头寨的寨勇虽然没有加入抗日同盟军,但是,这一次他也被邀请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石头寨位于伏牛山边缘,首当其冲就受到了来自鬼子的压力,要么投降鬼子做汉奸,要么就得跟鬼子对着干,金家时代书香门第。金家兄弟自然不愿意投靠日本人让家族蒙羞,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加入伏牛山抗日阵营也好有个退路。

    孙家寨的孙福心里虽然是不大愿意接受统一领导,但是一看连金大财主都同意了也不能再沉默下去了,立刻表示支持,毕竟孙家寨早已经跟牛头山绑在了一起。

    剩余的人一看伏牛山最大几股势力都已经开口了,自忖没有反抗的实力,也都先后表了态。成立抗日军政委员会,实现“四统一”的事情就确定下来了。

    然后,楚烈提议以牛头镇为根据地中心城镇。抗日军政委员会和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就设在牛头镇。赵翰青一时间不知道楚烈的提议是什么用意,仔细想想自己实力最强又占据地主之利也不用担心楚烈会借削弱自己的力量,于是就没有反对。

    即日起成立了伏牛山抗日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整个整个伏牛山的抗战工作。各个纵队支队司令原来都是肃反委员会委员,这时都成了军政委员会的委员。楚烈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赵翰青是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原来的肃反委员们都是理所当然的军政委员会的委员。另外还增加了一些人,其中有金满堂。牛头镇商会的会长等一些有名望的士绅。

    会议召开了三天,最后一天商议整编军队之事。因为抗日军政委员会已经成立,各个纵队司令也都身居委员之职,所以整编军队的事情就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只不过是楚烈宣布完整编军队之事后突然提出辞去了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司令的职务让赵翰青担任,他自己仅保留了抗日同盟军副总司令的头衔。这个意外引起众人的一片哗然,甚至不少人以为楚烈这是迫于赵翰青的压力不得不做出的让步,毕竟赵翰青的势力最大,声威也如日中天。

    赵翰青惊讶之余却是郁闷不已,因为事前楚烈根本没有跟他说过,弄得他措手不及,被人误会还无法解释。

    其实楚烈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是一个聪明人,这一次叛乱牛头山虽然是损失惨重,但赵翰青还有大别山的第三路军,也可以说赵翰青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他觉得自己如果再继续挡在赵翰青前面就是不识趣了,也会影响到他跟赵翰青的关系,从内心里说他现在真的不想与赵翰青出现一点的龃龉,而且,他年纪大了,更看重的是名而不是利,他是军政委员会的主任,又是抗盟的副总司令,除却蒋委员长那个挂名的总司令不说,抗日同盟军的任何功劳都有他的份儿,不用操心就能得到好处那还争个什么劲儿?最起码眼下整编军队自己就不用再去得罪人了,看着赵翰青的脸色很难看他心里美气着呢,臭小子,终于让老头子摆了一道。

    “我们黄石寨的弟兄支持翰青就任第一路军总司令。”范一统首先表表态,因为他知道舅父的真实想法,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肯定能博得赵翰青的好感。

    岂不知赵翰青白了范一统一眼,明明是这舅甥俩私下合计好了偏偏瞒着自己。

    孙福虽然是心里有些嫉妒,但是还是紧接着大声叫好。不管众人是怎么想的,嫉妒也好,不满也好,最终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再说,赵翰青近些年声威大震,手里又有人有枪,早就不是他们看不起的毛头小子了,除了他别人还真没有资格当这个司令。

    赵翰青正式就任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好事,从此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整编军队了。想到这里他心里一动,或许楚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位的吧,想到这里向楚烈望去,正好看见对方一脸得意的笑容,让他一下子有了上当的感觉,于是眼珠一转大声道:“整编军队不是一件小事,必须在抗日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所以,我提议成立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整编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军整编工作,由军政委员会主席楚烈担任整编委员会主任,各纵队司令都是委员,大家说怎么样?”

    结果就是大家轰然叫好,能够参与领导整编工作肯定没人反对。不过也不尽然,还是有一个人列外,那就是黑着一张脸的楚烈。(。。)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整编(二)() 
赵翰青正式就任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开始整编军队。

    整军方案是赵翰青早就准备好的,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取消各个纵队以数字排序的番号,而是改为他方式来命名,比如以地名或山寨的名字为部队的番号,这样容易跟各地多如牛毛的抗日同盟军队伍区分;另外就是举办短期培训班对各个纵队的骨干人员进行军事培训。

    当然明面上说是为了提高指战员的综合素质和各个纵队的战斗力,但是,赵翰青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来加强对整个队伍的领导,因为军事培训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改造。这是赵翰青从大别山改造抗日同盟军第三路军时得到的经验。

    众人一看整军方案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以山寨的名义为纵队命名他们自然没有意见,确切地说是很乐意的;至于集中培训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对于赵翰青说的通过培训来提过队伍的战斗力大家也深信不疑,毕竟牛头山队伍的战斗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因此,整军方案获得了一至通过。

    其实,赵翰青还有另外一套方案,比如逐步实行军事主官互调打破山头主义,健全司令◆部职能部门等等,但是,这种涉及到私人利益的事情势必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所以,赵翰青根本没有提。有些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等楚烈那边的的土地改革见到效益施行全军的军饷和物资供应一体化之后一切就水到渠成。

    按照整军方案首先确定部队的番号。牛头山的队伍仍旧按照“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排序。新成立留字营、取字营两个个纵队,再加上之前成立的五个纵队共七个纵队。这七个纵队是赵翰青的嫡系,军事主官也进行了调整。

    留字营纵队兵力主要是牛头山预备部队改编而成的,司令李铁锤,留字营负责保卫牛头山根据地,而一直留守根据地的青字营则划归一线作战部队。

    取字营纵队司令是陈大年,他已经决定加入抗日同盟军,该纵队是以玉州保安团残部和民壮为基础改编成的,因为不少人经历过玉州保卫战,还有不少人是陈大年的徒子徒孙。因此该纵队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另外,丹字营纵队司令黑五更,心字营纵队司令聂无双,照字营纵队司令田丰收,汉字营纵队司令黑牛,青字营纵队司令暂时由赵翰青兼任。田丰收的照字营驻守鲤鱼垛,汉字营纵队也归入机动作战部队序列。

    原来的牛角峰支队扩编为牛角峰纵队,司令是早已经投靠了牛头山的邓大疤,不过。该纵队的骨干却是出自牛头山军事学校,可以说这个纵队也基本上掌握在赵翰青手里。

    孙家寨的寨勇编为孙家寨纵队,司令孙福。不过,另外在赵翰青的支持下又以孙寿的一个支队为基础成立了落雁峰纵队。纵队司令是孙寿,其余的兵员来自牛头山的预备队。

    在外人看来孙家寨占了大便宜编成了两个纵队,但是。孙家老大和老二却是苦笑不已,孙家寨名义上是实力大增。实际上是减弱了,因为三弟孙寿跟赵翰青交情最好。这一次升任纵队司令还不对赵翰青更加惟命是从?而且落雁峰纵队的从小队长到支队长大半都是赵翰青的人,用鼻子也能想到这支纵队会听谁的。孙福和孙禄哥俩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谁让他们弟妹都胳膊肘往外拐呢?

    黑虎军残部编为五垛峰纵队由跟着赵翰青一起南征大别山的袁大头担任司令。

    范一统的队伍编为黄石纵队,司令仍旧是范一统。

    女子大队升格为女子支队,丁嘉怡和孙璎珞还是正副主官,不过改称司令了。

    另外还有六个纵队和七个独立支队,整个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一共十八个纵队和七个独立支队六万余人,虽然是人数比以前少了不少,但是战斗力肯定大大加强了。

    纵队暂定为师一级编制,纵队司令都升为少将。番号和和纵队司令名单确定下来之后由副总参谋长黎明辉报重庆。没多久重庆回电完全同意此次整编,各纵队番号在军事委员会备案,委任状会随后补发,同时还委任赵翰青为抗日同盟军的副总司令,黎明辉为总参谋长。

    本来赵翰青兼任了总参谋长,事实上就是抗日同盟军楚烈之下的第二号人物,这一回升任副总司令虽然名义上是升职了,但意义并不大,等于是跟黎明辉腾了一个位置。不过,赵翰青并没有反对,无论是副总司令还是总参谋长都是个虚名,因为抗日同盟军根本就是一盘散沙,打着江湖抗日同盟军旗号的队伍遍布全国各地,无论是副总司令和总参谋长都是有名无实。不过,副总司令名义上好听些。

    这时,在上一次叛乱中被烧成废墟的军事学校已经重建完毕了,于是军校的初级培训班正式开课。所谓的初级班招收的自然是各个纵队的中低级军官,随后自然会举办中级培训班和高级培训班。

    赵翰青亲自参加了开学典礼,并且还做了讲话,热情洋溢和声情并茂的讲话自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赵翰青从那些参加学习的学员的目光中看到了尊敬,不,确切地说是崇拜,这让他很是得意了一把,崇拜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可以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威。

    这一次赵翰青只担任军校校长一职,不再客串担任教官,反正校长也可以随时给学员们上课。军校的武术总教官让丁嘉英担任,而且他还是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的武术总教官。至于丁嘉豪赵翰青虽然是不待见他,但是看在丁开山得得份上还是让他在军校里也也挂了个武术教官的名头,本来以为他未必会接受,谁知道他高兴地答应了,对工作也挺热情,赵翰青以为他经过了这场事情之后变得沉稳了所以也就放心了。

    战术教官让抗日同盟军新任的总参谋长黎明辉兼任,这也算是让黄剖军校科班出身的黎副总参谋长有了用武之地,大概是这些天坐冷板凳做够了,让他对于客串战术教官十分上心,每天按时上课毫不懈怠,不过,他很识趣,除了战术方面的内容没有向学员们传输别的任何东西。因为他早已经明白了,只有老老实实的才能安然无事,而且官运亨通,所以,他对自己肩负的秘密使命选择性地遗忘了。

    黑五更、田丰收有时也客串战术教官,不过他们讲述的内容跟黎明辉的不一样,确切地说他们讲述的是游击战术,而且,相比起黎明辉教授的内容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游击战术更受大家的欢迎。。。

第一千零七十章 遁入空门() 
军队整编结束后,全军立刻又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三个月之后,举办全军军事大比武来检验训练成果。

    赵翰青搞的军事训练目的很简单,只有两个:一是提高战斗力,全军除了自己的几个纵队还有些战斗力外,其余的纵队战斗力就不值一提了;二是通过训练来达到约束大家的目的,当兵的精力充沛又都是野惯的人,不给他们找事干就容易找出事来,每天训练的筋疲力尽的自然就没有精力去干偷鸡子摸狗滋扰百姓的事情了。

    艰苦的训练是枯燥的,为了加强训练动力,赵翰青特地制订了一份训练大纲,仍旧采取竞争机制,也就是把竞赛引入训练中,这个以前就搞过。小队与小队比,中队与中队比,大队与大队比,纵队与纵队之间也比,而且还实施奖惩制度,利用荣誉感来刺激训练。比如制作了流动红旗,就是缩小版的“龙旗”,每周训练成绩优异的除了悬挂“流动红旗”,还可以有肉吃,而训练落后的就没有这样的待遇来作为惩罚。

    事实证明,赵翰青的这种办法真的不错,人要脸树要皮,这没脸没皮的粗野汉子偏偏把荣誉感看得比什么重¢⊥要,输了不但没肉吃,而且一周都抬不起头来,于是就咬着牙拼命地训练,争取下一回洗刷掉耻辱,而赢得比武的为了保持着荣誉也只能更加刻苦地训练,这样一来根本不用督促,训练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丁开山终于康复出院了。大家都赶到了丁家的临时住处看望丁开山,就连黄山松也从玉州匆匆赶了回来。

    丁开山看到师弟、徒弟和儿女们都在来了热热闹闹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酒宴摆上。庆祝丁开山康复,这也是一顿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在座的没有外人,都是少林派的。

    丁开山端起茶碗看着赵翰青道:“师弟,丁家能够逃脱大难这一次多亏了你,医生说不让喝酒了,来,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师兄说这话可就太见外了。”他一见丁开山已经端起了茶碗,急忙端起酒杯道:“师兄康复可喜可贺,咱们同喝一杯。”说着抢先把酒干了,自然是先干为敬之意。

    丁开山也把一碗茶一饮而尽。放下茶碗道:“嘉英,嘉豪,你哥俩替爹给师叔敬酒。”

    赵翰青急忙道:“算了,我看咱们还是同举一杯,这一个个敬下来非把我灌醉不可。”

    丁开山却是不依:“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斟酒。”

    丁嘉英和丁嘉豪一个执壶,一个端杯,“师叔,请——”

    赵翰青不好再推辞了,只好接过酒喝了。而且还是连连喝了满满三杯。

    “璧如,嘉怡,你们俩也来给师叔敬酒。”

    姑嫂二人正在一旁端菜斟茶地伺候着,这时也移步桌前。

    丁嘉怡以师侄女的身份来敬酒让赵翰青觉得说不出的别扭。但是还不敢推辞,幸好,丁嘉怡一直乖巧地粉颈低垂。不然他更无所适从了。喝了一杯,赵翰青见沈璧如还要倒酒。急忙摆了摆手道:“好了,别听你爹的。他这是想要把我灌醉。”

    丁嘉怡一拉沈璧如,姑嫂二人就退了下去。

    “师父,师叔,我哥俩也敬您二位一杯。”陈大年和黄山松也站了起来。

    丁开山仍旧是以茶代酒,赵翰青也急忙喝了一杯。他一看丁一虎和黄飞虎也凑过来想要敬酒,急忙摆了摆手道:“你们两个就不要凑热闹了,要敬酒先敬你们爹去。“

    众人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