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天空下-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云卿或许是陷入昏迷尚浅还有知觉的缘故,并不是无知无觉,两条腿用力地弹腾了一阵子才渐渐不动了。

    “你的杀人手法还不够干净利落,手指无力,耗时太长。”因为扼住那个干瘦脖子的手不是他的,陆虎就忍不住挑剔起来。

    黄飞虎不肯承认自己还不够心狠手辣,强词夺理道:“虎叔,你错了,这样一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坏蛋让他死得太痛快了岂不是便宜了他,师叔祖慈悲为怀要让他啥子安乐死,我不能不听师叔祖的,但是我作为行刑者是有权决定行刑时间长短的。”说到最后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来。

    陆虎郁闷地冷哼了一声无话可说了。(。。)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全城搜查() 
昨晚上,礼查饭店发生了日军有史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袭击,参加酒会的日军头头脑脑和亲日的中国名流死伤惨重,就连“天皇特使”也不知所踪。∽↗,根据战斗情况潜入礼查饭店的最少有四名刺客,但是最后仅包围了一名刺客,那名身负重伤的刺客在射光子弹之后又拉响手榴弹把自己和要抓他的几名鬼子士兵炸得支离破碎,也就是说最少有三名以上的刺客逃走了。鬼子快要气疯了,都把这当成了帝**队的耻辱所以,当天晚上日军就开始在占领的区域全城戒严,还封锁了通往租界和通往郊外的所有道路。

    后来, 鬼子在礼查饭店清理现场时,又在一个房间里已经发现了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的尸体。本来在礼查饭店里发现的那几具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但是,一些东西对辨别他们的身份起到了作用,比如一枚徽章,那是“天皇特使”代表了尊贵身份的徽章,现在却成了辨认尸体的证据;而川崎将军身上也有天皇陛下亲自颁发的帝**人的荣誉勋章,这让鬼子差不多已经相信了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已经在礼查饭店的大火中丧命。

    不过,日军上海宪兵司令部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疑点,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为什么会被烧死在一个房间里?因此,天一亮,鬼子就开始了全城大搜查,也开始大肆抓人,只要是一切可疑之人都被抓起来了。日军除了在占领的区域四处搜查之外。还向租界当局施压,要求租界交出藏匿租界的“反日”分子。否则日军将进入租界搜查。

    租界当局迫于日军的淫威,立刻就命令巡捕房在租界开始搜查。还被迫答应日军宪兵司令派人协同搜查。

    赵翰青他们入住的房子也受到了搜查,这里本来是聂小手所在的巡捕房的辖区,如果不是有日本人参与了搜查又聂小手的照应这里可能就会免于搜查,但是,一同搜查的还有几名鬼子,聂小手也不敢阻拦。

    不过,天亮前就已经完成了入殓,季云卿和天皇特使同居一棺;川崎老鬼和另外一个小汉奸同居一棺,又得到了聂小手的提前通知布置好灵堂。就连哭灵的人也安排好了。所以也不害怕搜查。后来,在鬼子的蛮横要求下又开棺检查,棺材里就是死人,自然检查不出什么。接下来只需等上两天等风声过去了再行出城不迟,毕竟上海昨晚上才死了许多人,立刻就出殡肯定会引人瞩目。

    第二天,赵翰青才约见了王爱国,为了安全,二人没有再去淞沪第一宾馆。而是一个小酒馆见面。

    “先生,来一包吧。”酒馆门口一个卖烟的小贩用他那苏州乡下的口音向每一个进入酒馆的人推销他的香烟。

    赵翰青看到卖烟的小贩用两根指头夹住一盒烟就松了口气,招了招手道:“那就来一包。”

    卖烟的小贩就是聂小手的手下,他并不不认识赵翰青。就像是赵翰青也不认识他一样,但是,赵翰青知道他一定是聂小手的人。因为这个小贩是苏州口音,而且他还是两个指头拿烟。这是聂小手提前跟他说过的。因为事关重大赵翰青跟王爱国见面之后聂小手的人就开始对王爱国进行严密监视,这两天风声正紧。为了安全,聂小手才做出了这种安排,提前来查看,如果门口有一位苏州口音的卖烟小贩就说明王爱国已经到了直到这一刻他仍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表示一切正常;如果没有买烟的小贩或者说买烟的小贩不是苏州口音那就是事情有变,需要立刻撤走。

    走进酒馆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聂小手坐在对着门口的桌子上,赵翰青看他亲自来了心中一暖,微不可查地冲他轻轻点了点头。聂小手是租界的一名巡捕,有他在这里照应肯定很安全。

    他漫不经心地逡巡了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王爱国,然后慢慢走了过去,等他走得近了忽然发现王爱国神色有异,连自己到了他面前都不知道,完全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不由的有些惕然。他先开口招呼道:“王司令,让你久等了。”

    “啊,赵、赵先生。”王爱国如梦初醒,屁股上安弹簧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您、您快坐。”

    赵翰青感觉到他对自己的神态更加恭敬,恭敬里带着畏惧。

    赵翰青稍一思索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王爱国肯定是猜到昨晚上礼查饭店发生的事情跟自己有关。

    的确,王爱国对赵翰青的敬畏是因为昨晚上的事情。他从赵翰青不让他去礼查饭店参加欢迎天皇特使的酒会已经猜到了昨晚上礼查饭店发生的事情就是赵翰青干的,或者说跟赵翰青有关,不过,他更愿意相信一切都是赵翰青干的,在他心目中觉得在日军戒备森严之下只有赵翰青有这个胆量敢去刺杀天皇特使,也只有他有能耐得手。

    王爱国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庆幸,昨晚上去礼查饭店参加酒会的人死伤过半,其中日本人更是伤亡惨重,具体上的数字虽然被日本人故意隐瞒了,但是相信人数绝对很惊人,跟他一起来上海的日军驻苏州司令官就被炸成了重伤,现在还在医院里昏迷着,如果自己跟对方在一起的话——想到这里他就感到后怕,幸好自己听从了赵翰青的话,否则又怎么能好端端地坐在这里?因此,他对赵翰青更加地敬畏,又有些感激,这可是救命之恩啊,“多谢赵先生提醒,要不然我——”

    赵翰青打断了他:“王司令太客气了,咱们可是自己人。”

    “对,对,咱们是自己人。”王爱国听到把他当成了自己人格外激动。

    赵翰青知道对方是因为礼查饭店的事情而对自己生出的敬畏就彻底放心了,敬畏是好事情,因为敬畏就不敢背叛。(。。)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开棺检查() 
礼查饭店发生的一切给王爱国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因而对赵翰青也更增敬畏。

    赵翰青一看王爱国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的样子也彻底放心里,有了敬畏他就不敢背叛自己,有了敬畏就不敢背宗忘祖卖身投敌。不过,他名叫爱国却并不是真的大公无私的爱国,说起来他的“爱国:有利益的成分,所以该给的甜头还是要给的,于是就问道:“王司令有没有什么要解决的麻烦?当然以王司令今天的地位有不少麻烦自己就能解决。”

    “说起来还真有一件麻烦事——”王爱国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

    赵翰青也没有追问,只是不紧不慢地喝着茶。他相信王爱国一定会说出来的。

    果然,王爱国犹豫了一下说道:“听说汪主席要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苏浙治安军也要重新整编了,盯着我这个第一路军总司令位置的人不少,赵先生,你也知道我是个没有什么背景和靠山的人,我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赵先生,不知道赵先生可有良策?”

    赵翰青愣了一下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在记忆的深处搜存着关于汪伪政府成立的信息,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1939年4月,汪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至上海开始筹备成立伪国民中央政府。经日本策划各地的临时伪政权取消。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的“国民政府”还都仪式,在还是一片废墟的南京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正式成立傀儡政权。他这个微不足道的穿越者的力量太小了,只能改变历史的细枝末叶。而无法影响到历史的主流走向,如今已经是1939年了。伪政府肯定是已经在筹备中,汪伪政府成立之后,各地五花八门的汉奸队伍也被编成绥靖军,就是老百姓说的皇协军,也就是后世影视剧中的伪军。

    汪伪政府成立之后汪逆肯定要大封有功之臣,受到重用的肯定会是汪精卫的亲信和有身份资格老的汉奸,王爱国就是苏州城里的一个混混,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草根出身,想要再绥靖军里得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爱国见赵翰青半天没有说话忍不住道:“赵先生——”

    “王司令负责提供情报。我可以为你扫清仕途上的障碍。”反正锄奸也是接下来江南地区敌后抗战的主要任务之一,王爱国如果提供情报的话锄奸行动将会更加顺利,结果是双赢局面。

    王爱国大喜,如果竞争的对手少了自然能够保住位置甚至能更进一步。

    赵翰青又道:“另外就是扩大势力,只要手里有人有枪谁也不敢不买你的帐。”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钱粮不缺,武器也不缺,但就是缺人。尤其是缺少能够带兵的人。”

    赵翰青胸有成竹道:“这个也不是问题,我可以先派些人帮你,什么时候不需要了就让他们回来。”他这时想到的是淞沪大战时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孤军浴血千里时在一个戚家营的地方打了一仗消灭了不少鬼子也救下了一部分戚家营的乡亲,那些人如今都是抗日同盟军富有经验的老战士。其中那名第一个向鬼子动手报仇的年轻小伙戚二龙的还担任了大队长一职,那些人都是江南人士,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让他们打入皇协军中发展势力。

    王爱国虽然是想到了这是赵翰青借机在自己身边安插人手。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道:“真是太好了,赵先生考虑的真是太周到了。”

    赵翰青想了一下又道:“汪精卫性格优柔寡断有些惧内。而那位汪夫人正好相反是一个女汉子,她出身豪富之家。自由养成了自信任性、敢想敢干的泼辣性格,王司令如果能讨得王夫人欢喜就肯定能获得重用。”

    王爱国顿时大喜,走夫人路线历来都是晋身的捷径。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赵翰青这才问道:“王司令,人已经入殓了,你看什么时候可以出殡?”

    “汽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不过——”王爱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司令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

    “日本鬼子已经全城戒严了,礼查饭店的事情过去没有多久,盘查也严,这时候运突然棺材出城说不定会引起日本人的怀疑,只要查下去说不定就会暴露,不过,接下来几天出城下葬的一定很多,到时候不会那么招眼也更容易出城。”

    赵翰青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时候突然拉住棺材出城,还要千里运棺材,显得有些招眼,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暴露的可能就大一些。如今上海死那么多人,那些死人肯定都要埋到城外去,甚至有的要魂归故里,过几天一起出殡就不会那么显眼了。他想了一下就同意了王爱国的意见,为了稳妥也不怕再耽误几天。

    昨晚上,整个上海死了足有几百人,虽然是没有淞沪大战时死的人多,但是影响不小。淞沪大战时死的除了军人就是穷人,死一个穷人跟死一个狗差不多,但是这一回不同了,不管是礼查饭店死的那些人还是被暗杀的那些人汉奸都不是普通人,在上海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甚至不少显赫的大人物,这些人生前显赫死后也风光。于是,整个大上海葬礼处处,哀乐不断,所有棺材铺里的上好棺木都卖空了,方圆百里的和尚道士都云集上海做法事超度亡灵。

    按照上海的习俗一般的人死后都要停灵七天,不过非常时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两三天之后就有人出殡了,所有出城的送葬队伍都遭到鬼子的严格检查,活人要检查身份证明,死人也要检查身份,还要开棺检查,大概是日本人也想到还没有被抓到的刺客会不会躲到棺材里逃出早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的上海。

    按照习俗入殓后就不能再打开棺材,否则不单是对死者的亵渎,对死者活着的子孙后代也不吉利。但是在蛮横的日本鬼子面前,面对着枪口和刺刀,没有人敢反对,如果不想棺材被鬼子劈坏的话还得自己动手。

    赵翰青他们的身份证明不用担心,聂小手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就连死者的身份也准备好了。不过,两具棺材想要过关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应需要开棺检查。

    赵翰青既担心鬼子会发现棺材的夹层,同时也担心棺材里的季云卿会被认出来,毕竟他是上海天字第一号的大汉奸,经常跟日本人打交道,说不定会有鬼子认识他。不过,很显然赵翰青的担心就是多余的,首先人死之后相貌就发生了变化,除非是亲属和熟悉的人能够认出来;而且,这时候并没有人知道季云卿死了,跟他一起的保镖和司机都已经沉尸黄浦江底了,“红粉佳人”浴池的老板娘也只知道季云卿是被日军司令部请去了,就是两三天没有消息季家人也没有人敢质疑什么,谁敢质疑日本人?再说谁能想到在上海滩有人敢动季云卿?所以,季云卿之死还没有人知道,季家人也只是猜想他可能是在悄悄帮日本人查案。

    至于棺材的夹层更不用担心会被发现,那两具棺材是比较大一点,那也仅仅是比普通人的棺材大,跟那些达官贵人的棺材一比又小了不少。其实整个检查过程草草完事,这么热的天气尸体臭气熏天,棺材只打开了一半鬼子就放行了。。。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大汉奸之墓() 
出了淞沪地界之后,日军的盘查才算松了,往前就是王爱国的地盘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王爱国办事果然迅速周到,很快就准备好了运送棺材的运输工具,一辆跑起来呼哧呼哧像老牛喘粗气的一样的卡车。另外,他又为大家准备好了新的身份手续,就连死者也有了相关的身份证明。

    赵翰青一看对王爱国的造假的本事大为佩服。王爱国出具的证明显示两个死者是父子俩,是在苏州经营多年的安徽籍茶商,商人客死在苏州的,死因是盗贼抢劫杀人灭口。这件事却是真的,只不过盗贼是假的,王爱国派人假扮的盗贼,之所以杀死这两个人也不仅仅是为了钱财,主要是那位安徽籍茶商因为是外地人在苏州一直被排挤,最近却频频拜访日本人想要再维持会里谋一个职位。身兼维持会长的王爱国自然看他不顺眼,于是趁着苏州日军指挥官在礼查饭店身受重伤的机会解决了这个小麻烦,同时也让千里运棺的计划更加完美无缺。苏州商会出于义举凑钱送这父子俩的棺木返乡安葬,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这是所有中国人最终的心愿。

    “老王,办的不错。”赵翰青很满意地拍了拍王爱国的肩膀,就是这辆老牛喘气一样的卡车让赵翰青好像看奔驰宝马一样,而在这个年代这辆卡车的珍贵程度远比后世塞满大街小巷造成交通拥堵的奔驰宝马,有了这辆汽车可以肯定返程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这比他预料的更好,最起码这一路上不用担心日本人盘查了。

    赵翰青的一句老王远比王司令更让王爱国心里舒坦,他觉得老王更亲切。他知道对方这是把他当自己人了,被拍了肩膀更觉得身子轻飘飘的像要飘起来似的,但是,他还是习惯性谦恭地道:“为赵先生办事自然要尽心尽力。”

    “不,这是为国家办事。为抗战出力。”

    王爱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身,油然生出了自豪感,心里因为除掉安徽籍茶商的些许不安立刻烟消云散了,为了抗战大业一切人都可以牺牲,为了抗战大业也可以不择手段,为了抗战大业还可以舍财。他又拿出了一个包裹道:“这是王某的一点心意请赵先生笑纳。”

    赵翰青入手就知道是黄白之物,而且分量不轻,心里更加满意了:“王司令为抗战出力出钱,国家不会忘记你的。”

    “为抗战出力义不容辞。”王爱国谦逊了几句心里很是得意,这招借花献佛用对了。回头要给老陈父子俩多烧些纸钱,不然自己黑下的那一大部分钱财心中终究不安。

    一路西去,在苏省因为有了王爱国提供的护身符基本上一路畅通。

    只不过是在进入安徽之后,王爱国苏省治安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的名头就没有那么好使了,经过哨卡的时候不断遇到刁难,不过王爱国奉上的那一包金条和大洋正好派上了用场,有钱能使鬼推磨,交上买路钱就没事了。即便是有蛮横的日本鬼子非要开棺检查。棺材刚打开一个缝就闻到尸臭味,检查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

    三天之后,这辆快被颠簸零散的破车在进入皖西没有多远就结束了它的长途跋涉。因为车上携带的油也即将告罄了,原本携带的油足够回到中原,但是这一路上关卡不断,就要不断地停车接受检查,再加上战乱道路没人维修路况极差,汽车走得慢就格外耗油。

    没有汽车自然就不能再带着两口棺材了。于是就在一个山坡边停下来准备埋了。山坡前有溪流潺潺,此地也算得上是山清水秀。两个汉奸葬在这里也算是便宜他们了。

    埋葬完,赵翰青四处打量了一下。不远处有一块碾盘大小的石头,就让陈四喜几个人把石头抬到季云卿的坟前,他之前说过要给季云卿立碑的自然没有忘记。

    赵翰青拔出刀子开始在比较平滑的那一面开始刻字,只见石屑飞溅,大石头上出现了一行大字:上海青帮大亨大汉奸季云卿之墓。然后又刻上了年月日,至于埋骨这里的经过就没有赘述,这件事的始末或许会流传天下,或许会就此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想象到后世一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围绕这块大石头激烈地争论的情景就觉得有趣,历史大概就应该有许多不解之谜吧。

    这几天大部分时间在棺材底昏睡的天皇特使和川崎少将终于重见天日。白花花的太阳光有些刺眼,天皇特使宫中端北听到刀子刻石头发出的刺耳声音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