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动改造加上物质诱惑,很容易就能让他们沦陷,在往在这些人获得自由之后,其对夏国的忠心程度,让王朗都不得不敬佩。
运输物资的官员要求将这个据点的粮仓进行扩建,如今这只是第一批的队伍,后面陆陆续续的还会有更多的物资送过来,这个据点将来将会起到中转站的作用,是连接北方雪原的枢纽。
在这里休整了几天后,运粮队再次启程,手推车和鹿车在茫茫的草原上留下了一道道的辙痕。
随着寒冷的冬季逐渐远去,冰雪逐渐消融,两个多月前还是白雪皑皑的丛林,此时重新焕发了生机。
青草已经冒出嫩芽,林间一条蜿蜒的河流中,规模庞大的鱼群逆流而上,游向它们出生的地方。
但是这一年,守候在这里等候它们的,除了棕熊或者那些长着厚厚羽毛的恐龙之外,还多了一群全副武装的人类。
石月和赵剑两人经过一个冬天的抓捕,已经搜罗了将近一千多人,算上原有的士兵,聚集在这里的人类已经将近两千人。
有了这么多免费的劳动力,在绝对武力的强迫下,很快一座规模不下于定远城的新城,就出现在这片雪原之上,只不过这新城的围墙只是用木头围了起来了,看起来少了许多气势。
雪原上的这群白人所说的语言,和夏国的完全不同,语言不通,在和这些人的交流上出现了很大的障碍。
无法交流的情况下,石月只能在这群人当中挑选了两个看起来还算机灵的,当做向导。
通过用画画和肢体语言来沟通,勉强能让能让这两人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找到一个人类部落就赏赐一顿包饭和美酒的“丰厚”奖励之下,这两人很快就叛变了自己族群,不遗余力带着石月他们抓获了一个又一个部落,这过程简单的仿佛去野外去郊游一般轻松,一个冬天都没有损失一名士兵。
而此时这条鱼群回游的河流,就是那两个白人奸细提供的情报,原本石月看着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简陋图画中的内容表达出的意思很是怀疑。
但是当他见到这鱼群回游的奇景之时,顿时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惊呆了。
这种从没见过的鱼,仿佛不知疲倦一般,高高的从水中跃起,迎着湍急的水流,争先恐后的向着上游奋力进发。
士兵兴奋的看着眼前的鱼群道:“石将军,好多鱼啊!这一网下去就够我们吃上一天的。”
石月咽了口唾沫,如今这处据点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要不是这片雪原人迹罕至,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估计现在早已经陷入饥荒当中了,这些不知道着了什么魔的鱼群,将会大大的缓解食物的压力。
“立刻回去把所有空闲的筐和麻袋拿来,今天我们不抓人了,捞鱼!”石月兴奋的说道。
一名守备闻言,顿时自告奋勇的接下了这个差事,带着自己的手下,风风火火的向着据点的方向而去。
这鱼群仿佛无穷无尽一般,拥挤的鱼群仿佛沙丁鱼罐头一般穿过眼前的这片水域,数量丝毫没有减少的样子。
好奇的石月将那名向导叫过来,在地上画了一副图画,画面中是一条河还有越出睡水面的鱼。
画完之后,石月指了指眼前的这条河,又一指了指地上的这幅画,虽然这幅画很抽象,但是画面想表达的含义还是很清楚的。
这名向导明白了图画的含义,用怪异的发音兴奋的叫喊道:“鱼!鱼!”
石月点了点头,让他安静下来后,指了指这幅画,然后将上面的一条鱼抹去,又在上方的空白处画了个圆圈,指了指天上的太阳,缓缓的说道:“这鱼群要多久才能消失!”
向导绞尽脑汁的理解石月想要表达的意思,目光来回在图画,河流,太阳之间移动,良久之后,他突然兴奋的叫了起来,一边叽里咕噜的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话,一边不断的指着天上的太阳。
石月示意他冷静下来,晃了晃手指,让他用数手指的办法来告诉自己,鱼群要多久才能消失。
看着眼前的这白人一根根的掰着手指,石月的表情开始从略微意外逐渐变成了道震惊。
“好家伙,这样规模的鱼群居然能够存在三十天,这得有多少鱼啊!”石月难以置信的看着还在激流勇进的鱼群,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是这一个月放下其他的事情,增派人手,全力的捕捞这些鱼,他估计收获的食物,最起码足够现在这些人,敞开肚皮吃上两三个月之久。
第二百九十六章 物资到来()
由于人类突然的加入,其余的捕食者不得不让出这个狩猎地点,根据长久以来的经验,它们知道,成群的人类是十分可怕的猎手,对于野兽来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去进攻实力比自己强的对手。
如果那样做了,自己也会从捕食者变成被捕食者,趋利避害是生物的天性。
石月没去理会来了又走的野兽,在捕鱼工具到来后,立刻派人跳进冰凉的河水里,开始疯狂的捕捞。
人类的抓鱼效率要比野兽高效的多,面对如此密集的鱼群,只需要一藤条筐下去,闭着眼睛都能捞上来十几条肥美的大鱼。
疯狂的捕捞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将带来的几十条麻袋全都装满后,才意犹未尽的走上了岸,带着满载而归的队伍向着据点方向前进。
回程途中,石月将那名向导叫过来,心情大好的他,随意的从麻袋里拎出两条鱼,扔给他,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这两条鱼给你了,今后好好表现。”
这白人向导,手忙脚乱的才将两条鱼抱住,也不理会石月的话,嘿嘿傻笑着将两条鱼塞进腰间的兽皮袋子里。
在这里生活了两个月之久,他见识过这群黑头发的人类做出的美味食物,这两条鱼他得留着,观察这群人打算如何处理这鱼后,他再学着这些人的办法处理这两条鱼,他觉得这样才不浪费这难得的食物。
一个半小时之后,一行人终于返回了据点。
赵剑见到石月他们扛着这么多麻袋回来,连忙走过来问道:“石兄,你们这是什么情况!”
石月笑道:“我们这次来了好运气,这麻袋里全是差不多七八斤的鱼,今晚咱们也改善一下吃食,你那不是还剩了一坛子好酒吗,今晚你我二人喝个痛快。”
赵剑闻言也笑道:“我还担心这几天运送补给的再不来,我们就要饿肚子了,现在好了,这么多的鱼,绝对够我们吃上很长一段时间了,晚上我定会带上好酒,找你喝个痛快!”
石月示意自己的手下将鱼抬进去后,道:“赵兄,今天可有什么收获。”
“哎,能有什么收获,还不是因为粮食不足了,我现在也不敢再抓人进来了,人太多我们的食物根本不够啊!”赵剑叹了一口气。
石月也无奈的摇了摇头,道:“陛下让我们尽量多的抓捕,这次的补给肯定会数量巨大,要不然这么久早就到了,想必现在他们估计也快到了。”
“但愿吧。。。”
还没等赵剑说完,望楼上的士兵突然来报:“二位将军,南边出现不明队伍。”
两人闻言,相视一笑,连忙爬上望楼。
当两人见到数不清的车辆,排着长长的队伍,慢慢的向着自己这边走来时,异口同声的说道:“终于来了。”
为了保证物资的安全,二人连忙派出一百名士兵前去接应运粮队伍。
运粮队的官员见到石月和赵剑二人头盔上的两根白色羽毛之后,立刻就知晓了两人的身份,恭敬的说道:“下官,户部贸易站管事!周石,见过二位将军。”
“周管事,你们可算来了,再不来,我们这些人都快饿死了,这次带了什么好东西给我们啊!”赵剑看着后面那长长的车队,兴奋的说道。
周石笑道:“二位将军莫急,这次带来的物资足够你们使用很长是一段时间了,酒肉自然是不缺的,不止如此新的军装也运送过来了。”
“好!好!这这次辛苦周管事了,快里面请,这地方天气寒冷,喝些热水暖暖身子。”石月连连说道。
交代士兵们帮着搬运物资后,三人来到石月的住处。
周石见到这里别样的房子后,颇为意外的说道:“二位将军,这里的房子为何建造成这样。”
石月笑道:“周管事,你是不知道,这里前几个月前有多冷,木头房子根本就住不了人,只有这样才能熬过那几个月。”
周石闻言,顿时对二人心生敬佩,拱了拱手道:“二位将军真是辛苦了,再这样的地方一呆就是这么久,不愧是我大夏的勇士。”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为陛下效力,是何等荣耀,些许辛苦算得了什么,此地也不像想象的那么贫瘠,还是有不少野兽的,正好,今天我们心抓了一些鱼,正好尝尝这严寒之地的美味。”石月缓缓的说道。
“那就麻烦二位将军了。”周石感激道。
“不知周管事这前来,除了运送物资之外,陛下还有什么吩咐没有。”赵剑问道。
周石点了点头道:“临行前陛下确实交代了一些事!”
“哦,不知陛下所言何事!”石月问道。
“陛下深知石将军求知之心,此次特意命我带来了一些书籍和纸张笔墨,供石将军使用。”
石月闻言,眼前一亮,连忙说道:“纸张做出来了吗?”
周石点了点头,道:“做出来,就在二位将军走后不久,纸张就做出来了,用来写字极为方便,那些书籍想来石将军也会很喜欢的。”
“恭喜石兄了,看来石兄在陛下的心中地位非同一般了。”赵剑恭喜道。
“不止是石将军,陛下也送给了赵将军新打制一把弯刀,可见陛下对二位将军很是看重啊!”周石笑眯眯的说道。
二人闻言,朝着南方拱了拱手,道:“陛下如此待我等,我等愿为陛下效死!”
“二位将军,陛下有交代,在北边抓到的野人,要尽量送到海港工部尚书那里,那边缺乏人手,因此陛下要求你们要尽快将这里的野人抓捕干净。”周石郑重的说道。
石月点了点头道:“周管事,回去后请转告陛下,我们会拼尽全力完成这个任务,这里已经抓了一千多个野人,过不久我们就会送一批到海港那边。”
“那就有劳二位将军了。”周石点了点头道。
夜晚,寒冷的夜晚里,这处据点火光点点,到处都是吆喝声,充足的食物,让这些人没了后顾之忧,吃的酣畅淋漓。
石月和赵剑用捕获到的那种鱼很是隆重的招待了周石,这种只是警官简单烹饪的鱼,味道极其鲜美,和曾经吃过的鱼完全不同,吃的周石啧啧称奇。
第二百九十七章 港口城市()
“二位将军,想不到这样的苦寒之地,还有这样的美味,不知道这里这种鱼多不多。”周石问道。
石月打了个酒嗝,大着舌头说道:“周。。。周管事,嗝!就这种鱼,在这里多。。。多的是,想吃多少有多少!”
周石闻言,立刻来了兴趣,这种味道鲜美的鱼,如果能运送回去,绝对是很抢手的货物。
“二位将军,你们能否在抓人的同时,捕捞这些鱼,我回去后请示陛下,派人过来运送这种鱼。”周石兴奋的说道。
“这里距离五城那么远,运送回去还不得臭了!”赵剑摇了摇头道。
周石笑道:“只要二位将军能抓捕这些鱼,运输的问题不需要二位担心,我们自有办法。”
“这。。。”
赵剑不由得看向石月。
石月虽然喝的有些摇晃,但是头脑还是清醒的,大着舌头说道:“周管事,我们是军人,军法规定,禁止军队参与钱财的事情。”
周石闻言,不以为然的说道:“二位将军不用担心,这一点我自然是知晓的,我会和陛下说明这里情况,只要二位派出一些士兵保护我们贸易站的人,捕捞的事情,就交给我们来处理,想来陛下也不会看着这样的好东西白白的浪费掉,陛下也不会让你们白白的浪费力气。”
石月叹了口气,道:“周管事有所不知,这种鱼只有这个月才有,想要捕捞只能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了。”
周石闻言一愣,问道:“这是为何,刚才不是说这种鱼有很多吗?”
“这种鱼是有很多,根据那些野人所说,这种没到这个季节就会从河流下游来到这里,很快它们就会离开,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石月缓缓的说道。
周石沉吟了一会儿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明年再过来,到时候还希望二位将军提供帮助。”
“好吧,既然周管事确实想这么做,我二人自然会协助你。”石月点了点头道。
周石闻言,顿时一喜,连忙说道:“辛苦二位将军了。”
这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几人才沉沉的睡去。
周石在这里停留了三天之后,带着一些北地动物的毛皮,踏上返回的路程。
“石兄,这运送人口的事情,是你去还是我去。”赵剑问道。
“还是我去吧!这里就交给你了,陛下命令尽快抓捕人口,如今有了充足的食物,也不能找任何接口耽搁下去了,接下来的事情会很累,辛苦赵兄了。”石月缓缓的说道。
赵剑笑道:“石兄此去才是辛苦,这里到海港那边至少两个月的路程,一路上多多保重。”
石月点了点头,道:“好了,这几天我们也没时间看看陛下赏赐我们的东西,这回终于有时间了。”
赵剑闻言,也兴奋了起来,道:“就是啊,那把弯刀我还没试过呢,石兄告辞了。”
说着,急匆匆的向着自己的住处跑去。
石月摇了摇头,也朝着自己的住所走去。
看着木桌上摆放着的书籍纸张,笔墨等事物,石月便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
上面的字体都是工整的楷书,这么漂亮的字,石月知道这一定是王朗的笔迹。
这本书是姓氏和三字经的合集,在旁边还有对三字经的注解。
虽然很是平淡,但是石月依旧看的津津有味,手指还时不时的模仿着王朗的笔迹。
而赵剑那一边,兴奋的他站在空地上,胡乱的的挥舞着弯刀,毫无章法的乱砍,让他看起来像个疯子。
“喀嚓!”
锋利的弯刀一下子将手臂粗细的木头瞬间砍断,见识了这种兵器的锋利之后,赵剑可以说是如获至宝,从这以后,即便是睡觉,这把弯刀都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
几天后,石月押送着八百多人向着海港而去。
而此时,海港这边。
如今的港口已经修建完毕,附近的所有大型动物全部清理干净,新建的造船场已经投入到使用当中。
木风在建造那种大型船只的同时,也已经尝试着按着这种船的原理,生产出了一些小型的船只,这种小船,很适合在近海附近进行捕捞。
自从收获了第一网的鱼之后,人们真正的见识到了海洋鱼类的丰富。
只是随随便便的一网下去,就能满载而归,如今的海港已经不在荒凉的地方了,城墙修起,房屋连城一片,看起来颇为繁荣的样子。
只不过由于人手的不足,耽误了不少的进度。
造船厂,木风仔细的检查着船只的每一个部件,这艘船只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他不希望出现一点差错。
“尚书,这船如此巨大,这真的能在海里航行?”一名官员问道。
木风笑了笑,道:“这自然能够航行的,这一点放心吧!”
“尚书,悬崖那边的破损的船只,真的是大海对岸人类建造的吗,那些真的是人类?”这名官员小心翼翼的问道。
木风闻言,冷冷的说道:“这件事不要多提,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记住,这件事到了让你们知道的时候,自然会让你们知道的。”
“是!是!”木风严肃的表情吓的他冷汗直流,连连称是。
这条大船主体已经几本完工,高高的脚手架上,工人们小心翼翼的安装着每一个部件。
建造如此庞大的东西,木风第一次使用到了物理书中提到过的一种滑轮装置,有了滑轮能够轻易的将沉重的木板吊到高处,极大的减少了工程的难度。
“尚书,这条船我看还有半年的时间就能下水了,如果这条船真的能漂浮起来,我们就能尝试着向大海深处去看看了。”这名官员说道。
木风摇了摇头道:“这条船只是个试验品,只要能在近海航行就可以了,你看这木头,现在就有细微的裂缝,这样的船只是用不了多久的,有了建造这条船的经验,等我们用那些好木头的时候,也不至于造成浪费。”木风缓缓的说道。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两年()
时间在夏国飞速发展中缓缓流逝,转眼间就过了两年。
在两年前的冬至那一天,王朗正式确立了夏国的年号,从这一年开始,夏国进入到了太初年间。
在太初一年年底,夏国算上新生人口,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万八千人,军队规模也扩充到了四千人。
虽然人种不同,但是王朗为了长远着想,并没有对这些白人执行什么歧视政策,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他或许还会对这些人区别对待。
但是,现实是这个世界上不只是有人类这一种智慧生物,在这种压力下,人种矛盾几乎可以淡化不计,物种的冲突才是主要矛盾。
农业方面,随着水渠的不多挖掘,大河附近已经成了夏国的粮仓,一年三熟的粮食产量,让夏国境内几乎没有吃不上饭的国人。
而且随着贸易的发展,人们只要不是太懒,每家每户都能存上不少的铜钱,农民种出的粮食会由户部统一收购,一家十几亩地,除去交税的部分,一个季度下来,最少能赚四五百铜钱。
这样的收入基本上和一个夏国五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相差无几了,在土地收归国有的政策下,无论你权利多大,都不能私自去开垦或者收购土地,这样很有效的防止了土地兼并事件的发生。
为了更加保险起见,王朗在这种土地政策上还增加了一条,如果拥有土地的个人,三年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