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白雪和程瑶看愣了:这是哪家的礼数?
黄顺很自觉的维护诸葛瑾,“这就是亲戚的待遇!乐而忘形。这是最高的礼数!寻常人等,还没这待遇呢。”
正谈讲间,一位头戴粗棉纶巾,身着灰色棉袍,脚蹬黑白两面长靴,浓黑须发,下巴奇长的中年汉子带头,身后几位锦服妇人跟随,迎了出来。
黄顺猜这便是诸葛瑾,忙上前行小辈之礼。诸葛瑾忙趋前扶住,拉着黄顺的衣袖,上下打量,赞叹道:“二弟在信中总说他的小舅子骨骼清奇,非泛泛之辈。今日见面,果然不虚。”
诸葛瑾身后的妇人,也各自去拉着白雪和程瑶,不住口的称赞姑娘长得水灵喜人。
黄顺当时差点咬到自己舌尖,心里在偷乐:姐夫见到自己,从来就是慨叹“朽木不可雕也”,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没想到,对外,姐夫对自己,评价竟如此之高!
在黄顺的印象中,诸葛瑾归类于忠厚老实类,所以,他的话,更具可信度。
门口一番寒暄后,诸葛瑾这才延让着进屋。边走边说:“屋里有两位客人,未卜先知,竟知道顺少爷今天会来府上,特意提前赶来见你。这两位客人,你不可不见。”
“喔?”黄顺好奇心大起,“在吴郡,谁会特意赶来见我?又是谁,能料到我今天会到这里来?”
看黄顺一脸的疑惑,诸葛瑾笑道:“别胡猜了,告诉你就是,此人就是周公瑾和鲁子敬。你可有印象?”
咣当一声,礼品盒掉落地上。黄顺一下懵了:当初做梦都想着见见这两位大名人,如今人家特意赶来见他。高兴和兴奋的感觉却一丝也无,不知怎的,黄顺竟无由的忐忑起来。
“他俩可是孙权身边的红人。来找我做什么?”
(本章完)
第51章 孙权其人()
这周瑜和鲁肃百分百是孙权的人。他俩来找自己,绝非冲着本人,定是为了两家大事。而恰恰就是在这大事上,黄顺在周瑜和鲁肃面前有做贼心虚的感觉。
如何对付曹操,早有诸葛亮和庞统与江东谈好了。他这次来,背负的使命就是在此基础上,与四族商讨如何攫取更大的利益。
说的更直接些,就是密谋如何削弱孙氏。
现在,人家找上门来,显然,这里面的道道,人家也是看的门儿清。这次周瑜和鲁肃特意来到诸葛瑾家里等着黄顺,待会的见面,对于黄顺,怕不是轻松愉悦的事情。
白雪和程瑶之前从黄顺嘴里听说过这俩名字,知道黄顺对他俩崇拜的不得了。现在看黄顺紧张局促的样子,都是想笑却笑不出。
来者不善。现在祖渊不在,单凭黄顺,能扛得起待会的会面吗?这是二女心中都在担心的问题。
诸葛瑾带着他们穿过堂屋,步入后院,左拐至最里处,便是诸葛瑾的书房所在。
黄顺跟着诸葛瑾一路走着,老远便闻见幽幽的茉莉花香,不禁精神为之一振。及至书房门前,香气更浓。诸葛瑾推门延让,周瑜和鲁肃正在书房内,含笑看着黄顺。
无需诸葛瑾介绍,黄顺一眼便能分出眼前二人,谁是周瑜,谁是鲁肃。
左手一人,身长八尺余,头戴藕色官制折角巾,身穿金色银线菱纹锦缎直襟深衣,肤润如玉,目朗如星,绽颜一笑,宛如春风拂面,令人神往。正是江东第一帅哥:周瑜,周公瑾。
右手一人,随便戴一条白纶巾,身着深褐色细棉长袍,手里把玩一把精致银壶,眉毛狭长直入发际,天庭高阔,细眼隆鼻。便是鼎鼎大名的鲁肃,鲁子敬。虽然容貌与周瑜相差甚远,但神采气度却堪能匹敌,二人站在一起,无丝毫违和感。
本来一路忐忑的黄顺,此时见到真人,立时像换了一人,热情的扑过去。礼节形象全不顾,也不管人同不同意,握住人家的手,就是一阵猛摇晃。
“周公瑾、鲁子敬。神往已久,今日终于得见,此生无憾啊。”一边说一边唏嘘感叹。
二人哪想到初次见面会是如此场面,都有些错愕。
“久闻三公子与众不同,今日一见,果然豪爽过人。”鲁肃不着痕迹的挣脱黄顺的魔爪,笑着打趣。
周瑜却哈哈大笑:“初闻三公子昨晚带两位艳婢赴宴,我还不信,今日见面,果然不拘一格,风流倜傥。对我的胃口,值得一交。”
黄顺稍稍平复心情,这才正常施礼,“忘形,忘形,让二位见笑了。”
诸葛瑾在后面张开的嘴巴此时方才闭上,上前笑道:“本还想为你们作介绍,现在看来,竟如老友重逢。果然是今日见面,皆是缘分。”
屋内不见一个伺候丫鬟,诸葛瑾亲自动手,摆布瓜果茶水。周瑜则亲热的拉着黄顺坐下,谈笑风生。
周瑜讲的,全是江东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江湖笑谈,黄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乐得哈哈大笑。
白雪冷眼旁观,不禁惊讶于周瑜的魅力:初次见面之人,最头痛的该是无话可言,冷场尴尬。但在周瑜这里显然不成问题。
他就是有股独特的魅力,牢牢吸引着在场所有人。随便一个话题,从周瑜嘴里说出来,都是那么的轻松诙谐。使他自然而然的成为谈话的中心,现场的主角。
待诸葛瑾忙活完,也在一旁坐定后,周瑜这才说道:“方才我们未曾远迎,是不想更多人知道我和子敬在。这一点,三公子想必能够理解我们的苦衷。”
“理解理解,”黄顺忙不迭的点头,想到自己刚才的失态,失笑道,“若真是在前院见面,就我刚才那般疯魔模样,怕是闹得左邻右舍都知晓。”
鲁肃笑道:“既如此,想必三公子也该猜到,我们此次秘密见面,所为何事了?”
黄顺一噤,状态迅速转换,小心回答:“能猜到一二。还请子敬细言。”
鲁肃抚手叹息:“孙刘联手,对付曹操,是我们两家大事。诸事谈妥,你们却又节外生枝,与吴郡四族私下接触。种种事由,我主尽知。
虽然理解你们是想多谋得一条后路,作狡兔三窟计。然还是那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合作,也要挑一个好的盟友才是。”
周瑜笑道:“诱使曹操过江,合力歼之,不失为妙计。但放着长江天堑不加利用,有水军之长而不知发扬,绝非上上之策。
荆州之用意,倒也明了,无非是希望孙氏与曹军在大江之上,拼个你死我活,斗个两败俱伤,你们在后,得黄雀之利。
然,曹操水军孱弱,远非江东可比。即使有荆州水军补充,依三公子见识,大江之上,曹军可能胜过孙氏水军精锐?”
黄顺心道:我当然知道,曹军最后是败在水上,而且还知道,就败在你周瑜手上。但知道归知道,要说服别人相信,却不容易。毕竟,曹军的实力摆在那里。
“当然胜不过。”黄顺老实回答。
周瑜看着黄顺,知道黄顺还未完全信服,便继续说道:“曹操百战百胜,荆州十姓、吴郡四族,都被曹操辉煌战绩吓破了胆,以至于看不清曹操真正的实力。
曹军主力,是当年青州黄巾降兵,后来击破袁绍,更得HB兵马相助。陆上作战,自是无敌。但水战与陆战完全不同。
再强的北方汉子,在颠簸的水面之上,能勉强支撑着站立已是难能可贵,战场争雄,想都别想。如此军队,大江之上,再多也无用。
至于荆州水军,不说久不操练,就说新附之军,能发挥几分战力?而且,曹操对十姓,能完全放手信任吗?上下相猜,军心不振,还有何本钱与江东水军争衡?
放着必胜的战法不用,偏要舍长用短,非智者所为。
当然,依你们的计划,战胜曹操,也有极大把握。但你可曾想过,一旦孙氏水军获胜,十姓主力,皆在江东,还能得偿所愿,拿到荆州吗?”
黄顺想了一想,恭敬道:“还请公瑾细言。”
周瑜说道:“孙氏得胜,江夏自是落入江东之手;江陵,若孙氏全力进攻,拿下不在话下。而曹操,水战虽败,主力尚存,守住襄阳,不成问题。如此一来,留给十姓的,就剩下江南四郡。
四郡地贫人稀,内抚乏力,外拓无方,即使孙武复生,吴起再世,亦不能守。迟早为江东所并。
而十姓若能与孙氏全力合作,共抗曹操,即使水战失利,尚能后退待敌,执行十姓当初计划。曹操纵三头六臂,也难敌孙刘联手。
如此一来,孙氏战后,全力经营合肥、广陵方向;十姓夺取荆州,经略中原。两家联手,灭曹指日可待。”
周瑜的战后局势剖析,彻底镇住了黄顺。他是先知先觉的,自然知道,周瑜所言,与后来事实,丝毫不差。
本来在黄顺心中,诸葛亮宛若神明。在诸葛亮的精心谋划下,刘备成功夺得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基本。
没想到,诸葛亮这一丰功伟绩,在周瑜眼里,竟是人家的残汤剩水,是谋略失败后得到的安慰奖。
难道,周瑜比诸葛亮更厉害?
想到这,黄顺脑门开始冒汗了:江东有此人在,谁能算计的过他?
本来黄顺认为梦中所见皆天命,不能更改。现在,周瑜给了他另外一个选择。若四姓真如周瑜所言,全力与孙权合作,以后的事态发展,还会如梦中所示吗?
正在黄顺动摇之际,鲁肃又给他加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荆州选择与四族接触,无非是希望四族能够在战胜曹操后,夺取更多地盘,在江东形成不可小觑的势力,分化削弱孙氏。
但是,正如公瑾所言,曹军难过水战一关。而四族,无论是否参与水战,最后都得乖乖在孙氏节制之下。战后,四族顶多就是一方望族,想拥兵自重,是不可能了。
如此四族,还能兑现当初对你们的承诺吗?
孙氏崛起江东,已是不可逆的趋势,识时务者,当知顺势而为。
本来孔明和士元,已与我们达成一致。但四姓派三公子过江,另起炉灶,是决议舍孙氏,与四族结盟。这次我与公瑾秘密前来吴郡,会见三公子,就是希望四姓能够看清形势,选择与强者合作。”
黄顺在周瑜和鲁肃的连番轰炸下,彻底举白旗投降,已是十分的赞同。不过,此时的黄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与他们,水平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他们要玩自己,随便耍弄点手腕就能做到。
“二位敦敦教导,顺听进去了,也完全同意。不过,如此大事,我自己做不了主。回去,我一定说服祖老,与孙氏合作,共抗曹操。”
黄顺没有马上答应,而是使了个缓兵之计。他要回去学舌给祖渊,让祖渊权衡利弊,做出最终的决定。
在黄顺看来,两套方案,都有着十分的吸引力,执行哪套,都可以。最关键的,是不能首鼠两端,脚踩两条船。
决定走哪条路,黄顺没那个能力,更没那个底气。但是,一旦确定了,黄顺有信心,能够坚定的执行到底,不受干扰。
周瑜和鲁肃显然知道黄顺非最终拍板人,得到黄顺的态度,他们已是达到此行目的。
正事既然谈完,剩下的,就轻松多了。诸葛瑾百般的留下黄顺共进午餐。自然少不了把酒言欢。
从诸葛瑾家出来,日头已西落山头。拜访别家已是不合适,只有打道回府。
(本章完)
第52章 偃月城是难点()
“嗯,”程瑶托着腮,悠然神往的看着车外,“刚才那个周瑜,真是个很不错的人物。”
白雪轻轻敲了一下她的头,“傻丫头,少犯花痴。”
黄顺却抚摸着程瑶的头发,赞道:“好瑶儿,有眼光,那可是江东无数女孩子的闺中男神,梦中偶像。能对着他发花痴,起码证明你是个女的。看你平日那些做派,哪有半点女孩子的样。”
程瑶揉着头,假意不满道:“我不过在这里说了一句而已,又没外人听到。顺哥哥见到人家那激动样,才是丢人丢到家了。也没见雪姐姐你说他半句。”
白雪啼笑皆非,“你还想跟你顺哥哥比?他敢人前脱得只剩底裤,你敢吗?有些事,男人做的,女人就做不得。你再要强,也强不过男女之别去。”
程瑶不服气道:“只要雪姐姐敢,我就敢。”
……
俩人开始顽笑,黄顺只不做声,闭目享受。后来二人话赶话的就要打赌在他面前做回男人,黄顺这才睁眼。
“瑶你可想好了,别上你雪姐姐的当。她早算是我黄家人,被我看光也没什么。你可还有大好前程呢,这么便宜了我,我都替你亏得慌。”
程瑶一愣之下,脑袋转过弯来,知道被白雪坑了,转身就扑在白雪身上,报复白雪对她玩心机。
黄顺看了一会,这才拉开程瑶,岔开话题道:“今天周瑜和鲁肃的说话,你俩也听到了,有什么意见吗?到家之前,咱三个合计合计。”
“很有道理的样子,反正那些话,我是说不出来。听着就大器,是大人物的话。”程瑶一脸无所谓。
白雪理理方才玩闹有些松散的云鬓,也说道:“道理很充分,只有一点,与强者合作,固然没错,但强出太多就不行了。
譬如说,狗与狼合作,事后还能分到点肉吃;狗若是与老虎合作,事后能分到骨头就不错了,小命都难保。”
黄顺立刻点头:“有道理,待会见到祖老,我就这么说。”
……
三人有说有笑,回到住处。等祖渊回来,黄顺很谨慎的拉着祖渊进入书房,外面安排了岗哨。他要与祖渊,进行一次严肃的会谈。
为了让两边实力看上去对等些,黄顺早就叮嘱过白雪,让她不要只是闭着嘴听,该说话就说话。
黄顺先把白天里诸葛瑾家的情况说了一遍,白雪和程瑶在旁补漏。直说到三人都认为没什么再补充的了,这才住嘴,问祖渊:“他们的说法,对我们四姓,是否可行?”
祖渊不屑的摇头:“老调重弹而已,没什么新鲜。四姓既然决定与四族接洽,自有他的道理。”
黄顺一拍大腿,如释重负。虽然道理上,感觉周瑜的安排,更合理,但如此一来,就与梦中讯息不符。那这段时期的其他讯息,也将会失真。黄顺将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现在祖渊一口否决周瑜的建议,让黄顺一下精神起来:自己的梦,还是准确的。
“祖老,你快说说,老爷子他们怎么考虑的?别担心泄密嘛,我们很想跟着祖老学习学习。”
祖渊笑道:“冲着少爷白天里表现不错,没有强出头应下什么。老夫就能肯定,少爷今后也不会泄密。说了也没什么。”
“让老爷下决心与四族接触,最重要的原因是,江东与荆州,有些矛盾无法调和。”祖渊起身,取出一副地图,指着荆州和江东的方位,说道,“荆州地处江东上游,对江东天然具有压力。
所以,江东从孙坚开始,就不断对江夏偃月城用兵。不是看黄祖不顺眼,而是偃月城对于下游的丹阳郡,威胁太大。谁头顶上整天悬着一把利剑,都会寝食难安,势必去之后快。
现在孙氏积极寻求与荆州联合,不过是因为曹操的威胁太大,远超过荆州。一旦曹操威胁解除,孙氏下一步用兵方向,定是江夏无疑。
那时候,荆州新破,百废待兴,人心惶惶,拿什么抵挡江东兵马?
而四族却不然,对四族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荆州,甚至不是曹操,而是孙氏!说到底,这都是孙氏自己造的孽。
当年孙策,在江东一无根基,为迅速平定江东,站稳脚跟,对当地豪门望族大开杀戒,有名大族因此绝门的不下十数。
孙权新立,为平复局面,暂时采取与四族联合的策略,稳住江东。四族当然会担心,一旦孙权不再需要四族的力量,会跟他哥哥一样,对他们举起屠刀。
与这样的四族合作,至少四姓不用担心,四族背后里捅刀子。”
黄顺心道:江夏偃月城,早晚归江东,这是梦中讯息提示的。本来自己以为就是普通一讯息,没想到背后有这些道道。这偃月城,竟是江东的死穴。
“可是,与四族合作,老爷子他们就没想过,万一孙氏水军大败曹军,四姓和四族主力,远在后面,攻城略地没份,全被孙氏捞了好处去吗?”
祖渊笑道:“孙氏水军是强悍,出道以来未遇敌手。但说要胜曹操,绝非易事。周瑜能看到的事,曹操就看不到吗?曹操半生征战,‘战神’之名非虚。
就算孙氏水军最后能够得胜,也会是惨胜。正好便宜了我们。”
黄顺知道,最后的事实却是周瑜率水军轻松大胜曹军。老爷子他们明显是失算了。但这确实怪不到老爷子少智。任谁在事先,也想不到强大的曹军,会败得那么快,那么彻底。
白雪一直在认真的听着,此时方说话道:“祖老,孙策残忍,动辄灭族,以此推之,断定孙权也会如此,会不会太过武断?
孙氏值不值得接触,甚至结盟,最关键的,还是对孙权这个人的判断。孙权到底何许人?”
黄顺眼前一亮,知道白雪问到了点子上,忙聚精会神聆听。
祖渊也收起了笑容,严肃道:“我未见过孙权,但我相信庞士元的眼光。庞统判断,孙权能容、能忍、能断,不愧江东之主。”
“何谓能容、能忍、能断?”黄顺不满这寥寥数语的断语。
“孙策容不下世族,为小人所害;孙权反之,倚重世族,稳定江东。能容许地方豪族与己争利,此其能容。
孙策之死疑点颇多,孙权按下不予深究;四族与四姓接触,孙权默许;大小世族蓄养士卒,世代掌兵,孙权默认。此三者,皆直接威胁孙氏江东根基,为常人所不能忍,而孙权能,此其能忍。
就位以来,与世族和解,拒入质许昌,与死敌荆州联手,是其能断。”
程瑶听得直点头,“听来倒是个英明之主。”
黄顺得意卖弄:“那是当然,像周瑜这等俊豪,都能甘心为之所用,其人能差吗?”
白雪却皱眉道:“祖老如此一说,倒让我想起一人:越王勾践。这孙权会不会是另一个勾践?”
屋内四人都知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