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明-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昂……”

伴随着蒸汽排泄时发出的长长尖啸,铁甲舰的移动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迅速,不到片刻功夫,船上所有的水师将士还有岸上围观的工匠们都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一个个跳着,叫着,拥抱成了一团……

“终于可以给王爷一个交待了,密之,老夫高兴哪,真的高

宋应星高兴得老泪纵横,抱着着方以智泣不成声,然后毫无征兆地,宋应星的脸色开始变得灰败,眼神也迅速黯淡下来,原本高昂的头颅也无力地垂落下来,方以智很快就发现了宋应星的异状,急声道:“宋老,你怎么了!?”

“宋老!”

“宋院长!?”

旁边的水师总兵张颜麟、李昂,还有军科院的史蒂芬等院士也纷纷围了过来,可惜的是宋应星已经听不到他们的呼唤了,这位可钦可敬的老人已经永远闭上了他的双眼,方以智拥着宋应星逐渐冰冷的躯体,早已经泪如雨下,倏忽之间,方以智耳畔响起了宋应星掷地有声的声音:不把铁甲舰研制出来,老夫死不瞑目!

“宋老……”方以智仰起脸庞,泪如滂沱,“你老可以瞑目了,铁甲舰我们造出来了!”

南京,靖南王府。

当柳如是带着对日作战计划踏进厢房时,王朴正和柳轻烟死死纠缠在一起,柳如是甚至能够清晰地看清王朴那话儿在柳轻烟体内纵横驰骋,目睹如此香艳的活春宫,饶是柳如是出身风尘也不由羞得粉脸通红。

柳轻烟也看到了柳如是,不过这妖女丝毫没有羞处被人偷窥的觉悟,更没有停止交媾的意思,反而回眸向柳如是抛来一记荡人心魄的媚眼,昵声说道:“如是妹子,王爷今天好猛呢,奴家快吃不消了,幸好你来了,要不然奴家非被王爷弄死不可,嘻嘻。”

柳如是娇啐了一口,有心转头离去,脚下却鬼使神差般走到了两人面前。

说起来,这种羞人答答的场面柳如是也不是头一回遇到了,在王府里,王朴根本就是个魔王和淫兽,这家伙总有挥霍不完的精力,总喜欢把姐妹们叫到一起胡天胡地,一回生二回熟,姐妹们慢慢的也就习惯了王朴的“荒淫无度”。

看到柳如是脸红红地走到了面前,柳轻烟便笑嘻嘻地从王朴腰上直起腰来,只听“啵”的一声,王朴那话儿已经从她体内脱了出来,柳如是站在旁边看得正切,只见王朴的凶器狰狞骇人,犹如择人而噬的大蟒蛇,巨大的茹头上还缠着丝丝晶莹剔透的体液,空气里更是充满了**的味道。

再不敢直视如此**的一幕,柳如是脸红红地转开脸去,娇嗔道:“爷,奴家有正事。”

“正事?”王朴伸手就揽住了柳如是的纤腰,嘿嘿淫笑道,“谁说夫妻人伦就不是正事了?天大的事也得等我们夫妻办完了正事再说,嘿嘿。”

“王爷,不要……”

柳如是扭腰不依,不过看她欲拒还迎的样子分明是早已经情动了,从王朴身上翻下来的柳轻烟直接上前抱住了柳如是的娇躯,伸手撩起了她的衣裳下摆,一只纤纤玉手已经迅捷无比地插进了她的裤裆里,触手只觉湿腻一片……

正文 第334章 “应星”号铁甲舰

次日,中央军司令部会议室。

中央军的精英们济济一堂,总参谋长柳如是和情报总长柳轻烟分坐左右首位,水师总兵黄得功々琅还有中央军各步兵营≮营的总兵们,总共几十人分坐左右,静静地等待最高统帅王朴的到来。

倏忽之间,会议室外响起了杂乱而又沉重的脚步声。

“王爷到……”

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号子声,标枪般挺立在大门口的两名卫兵迅速举起手中的步枪,同时右腿重重蹬地,向疾步走来的王朴敬了记军礼,几乎是同时,等候在会议室里的军官们哗啦啦地站起身来,目光同时转向了门口。

一身戎装的王朴昂然直入,疾步走到主席台上,挥了挥手淡然道:“都坐吧。”

军官们又哗啦啦地落座,神情肃穆。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王朴说此一顿,目光转向柳轻烟,接着说道,“现在有请柳总长向大家简单介绍这三年来情报局搜集的有关日本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报。”

柳轻烟起身说道:“日本即古倭国,大化革新之后始有文字和文明记载,其国土面积大约相当于三个浙江大小,人口约为浙江的两倍,有口一千五百万左右,后光明天皇是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不过实权却掌握在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手中。”

这一点倒是与大明有些相信,大明皇帝隆武帝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实权则掌握在内阁。/或者说中央军最高统帅王朴手中。

柳轻烟接着说道:“日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国内拥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每个诸侯都拥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幕府是日本最大地诸侯,其领地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另外,大小诸侯都要受幕府节制。”

“日本共有大小诸侯上百个,每个诸侯都有蓄养军队的权力。有的大藩拥有上万的军队,有的小藩甚至没有军队,不得不依附于大藩的保护,军力最强的当然是德川幕府,拥有常备军队一万五千人,这支军队跟我们中央军一样,由清一色的职业军人组成,不过在日本。这些军人被称之为——武士。”

“一旦日本受到攻击,国家面临危险,幕府还可以在几个月内召集十万以上地足轻,也就是轻步兵。如果再将各地诸候的军队集结起来,甚至可以组建起超过五十万的庞大军队,当然。这样的军队其战斗力是不值一提的。”

听完了柳轻烟的讲解,王朴接着说道:“现在有请总参谋长向大家简单介绍对日作战的计划。”

柳如是站起身来,说道:“由于日本与大明不接壤,因此对日作战受到了海军运输与后勤保障能力的限制,以眼下大明海军所拥有地运输能力和海外后勤保障能力,最多只能保证五个步兵营和两个炮营的跨海作战。”

“以海军强大的节火力以及步兵营的实力,要想在日本登陆并且占领局部区域并非什么难事,不过要想凭借这五个步兵营和两个炮营征服全日本,却是不太可能,毕竟。日本地人口多达一千五百万。后备兵源还是很充足的。”

“有鉴于此,参谋部以为对日作战应该分三步。首先集中优势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攻占江户,消灭日本实际上的中央政权——德川幕府。这样一来,各地诸侯就会因为失去统一指挥而陷入各自为战地被动局面,从而变成一盘散沙。”

“然后在日本各诸侯之间挑起混战,利用奴隶贸易的巨额利润诱使他们互相攻伐,从根本上削弱日本的人力、国力,等日本国力衰弱到极限时,最后集结优势兵力以犁庭扫穴之势横扫日本四岛,彻底灭亡日本民族。”

“报告!”

柳如是话音方落,会议室外忽然响起了一把宏亮的声音。

王朴霍然抬头,朗声道:“进来。”

一名年轻的参谋手拿文件夹疾步入内,敬礼道:“镇海造船局急递!”

“镇海造船局?”王朴喃喃低语一声,霍然道,“念!”

年轻参谋打开文件夹,朗声念道:“大型铁甲舰已经建成下水,于昨日试航成功!”

年轻参谋话音方落,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炸雷般的欢呼声,大型铁甲皆航成功,这对大明帝国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有了这大型铁甲舰,不但大明海军的实力将突飞猛进,就连海军的海上运输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好,太好了!”王朴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狠狠击节道,“大型铁甲舰地下水真是太及时了,正好赶上了这次对日作战,小日本地运气可真不错,那就让他们成为大明铁甲水师的第一个牺牲品吧!”

兴奋了好半晌,王朴才发现那年轻地参谋还没有离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王朴蹙眉道:“怎么,还有别地消息吗?”

年轻参谋点了点头,硬着头皮说道:“军科院宋院长因为劳累过度,于铁甲皆航成功当晚……去世。”

“你说什么!?”

王朴霎时脸色大变,宋应星的死对大明帝国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损失,如果可以选择,王朴宁可拿中央军的十个步兵营去换回宋应星的性命,可惜的是,中央军的十个步兵营终究换不回宋应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故去了。

“传我命令……”王朴以凝重的语气下令道,“南京城和燕子矶大营降半旗,所有百姓和中央军全体将士都要佩带黑纱,再以国旗包裹宋老先生遗体运回南京。葬于紫金山帝国英烈公墓,受后人永世敬仰。”

“是!”

年轻的参谋肃然应诺,领命去了。

会议室里的军官们沉痛之余也不免有些心惊,京城和燕子矶大营降半旗,中央军全体将士佩带黑纱也就罢了,最让人震惊地却是王朴下令以国旗裹尸运回南京,再将宋应星葬于紫金山帝国英烈公墓,这是何等的哀荣?

大明律中明文规定。只有帝国最高元首或者对国家、民族有特出贡献的人物才有资格在死后以国旗裹尸,再葬于紫金山帝国英烈公墓!在这些军官们看来,宋应星似乎不配这样的哀荣,只有王朴知道宋应星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身后哀荣!

“另外……”王朴威严的目光缓缓掠过众人脸上,一字一顿地说道,“这艘新落成下水的大型铁甲舰正式命名为——应星号,以此来纪念宋老先生为帝国科技和帝国海军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半个月后,王朴率四个步兵营和两个炮兵营开到了镇海。与张颜鳞汇合。

此时地大明水师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扩编,并正式更名为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由黄得功任舰队总司令,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舰队。第一舰队驻守南京燕子矶,直属黄得功统辖,第二舰队驻守泉州。舰队司令为施琅,第三舰队驻守镇海,舰队司令为张颜鳞,第四舰队驻守宁波,舰队司令为李昂。

这次对日作战,为了把四个步兵营和两个炮兵营投放到日本大阪,王朴征集了好几百艘大型商船,甚至连停泊在南京、宁波、温州等港口荷兰平底商船都被强行征用了,为了确保安全,王朴调集了第三、第四两支舰队进行护航。///

王朴抵达镇海港时。张颜鳞早已经带着第三舰队全体官兵等候在埠头上了。

跟中央陆军不一样的是。大明海军的军装颜色是深蓝色的,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深蓝色的海洋,不过此时的王朴却没有多少心思去检阅第三舰队的官兵们。此时王朴地心早已经飞到那艘停泊在港湾里的大型铁甲舰上去了,也就是那艘刚刚命名的“应星”号。

匆匆检阅了第三舰队的官兵,张颜鳞就非常识趣地把王朴迎上了第三舰队地旗舰“应星”号,还没登上舷梯,最先映入王朴眼帘的就是“应星”号船体上覆盖的铁甲,张颜鳞非常得意地向王朴介绍道:“王爷,应星号船体表面覆盖了三层铁甲,无论距离远近,步枪子弹都无法击穿,五百米外来自西洋地红夷大炮也而无法穿透铁甲,只能打出一道凹痕。”

“应星”号的铁甲只能抵御红夷大炮五百米外的直射,如果是五百米以内,这三层铁甲显然就不足以抵挡了,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应星”号上装备了二十门大将军节,这种大将军节的射程超过了一万米,早在敌方舰只进入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前,就已经被“应星”上的节给击沉了。

在张颜鳞和十几名海军军官的陪同下,王朴大步登上了“应星”号的甲板。

与大明海军别的舰只不一样,“应星”号的甲板上也覆盖了一层薄薄地防滑铁板,这当然是为了防止敌舰靠近之后地火攻,有了甲板上的防滑铁板以及两侧表面上地装甲,整艘铁甲舰就完全成了钢铁包裹的怪兽,未战就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由于驱动力不同,“应星”号铁甲舰地结构与纯木质帆船相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船体中部高高竖起的两根庞大的烟囱了,原本处于这个位置的主桅杆被迫取消了,不过另外八根桅杆却保留了下来,毕竟舰上的煤炭储备是有限的,蒸汽动力一般只在作战的时候开启,平时还是得依靠风力来驱动。

另外,“应星”号甲板上层建筑也有了类似于近代军舰的改变,最明显的莫过于舰桥的出现,舰桥上设有指挥作战室、驾驶室以及天指挥所,如果说两台蒸汽机是“应星”号的心脏,那么舰桥就是“应星”号的大脑。

攀着扶梯登上舰桥,刚刚参观完指挥作战室,王朴忽然想起来到现在都没有见到方以智和史蒂芬等军科院的专家,不由问道:“方院长和史蒂芬呢,他们不是在舰上进行最后的测试工作么,怎么没见他们?”

张颜鳞忙道:“方先生他们为了测试几个参数,昨天晚上一直忙到后半夜才睡下,半个月前王爷不是专门发来了一封急递,要卑职好生照顾军科院专家们的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么,所以这次就没敢叫醒他们。”

“嗯?”王朴皱眉道,“不是说好了要按照作媳间工作的么?怎么又让他们忙到后半夜?”

“唉。”张颜鳞叹了口气,无奈道,“卑职劝了好多次,可方先生他们就是不肯停下手头的工作啊,还说什么这工作不能间断,一旦间断就会前功尽弃,卑职又不懂,就只能随他们了,还请王爷责罚。”

“这次就算了。”王朴摆了摆手,无奈道,“下不为例。”

宋应星积劳成疾猝死后,王朴就下了一条命令,严令军科院的专家们要严格按照作媳间分配工作,还特别关照了第三舰队司令官张颜鳞,要他随时掌握专家们的身体状况,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说起来,宋应星、方以智他们的人格实在是太高尚了,还有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也实在是太强烈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们根本不把个人生命当回事,这跟王朴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太不一样了。

在原来那个世界,所谓的专家教授大多数都是些沽名钓誉、滥宇充数的人渣,在他们眼里就只有物欲、贪欲和私欲,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个屁,为了金钱、美色,他们随时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

正说着,就进了“应星”号的驾驶室。

驾驶室面对着阶,前面并无桅杆和风帆,因此舰艏和前面的大海都一览无遗,驾驶室的舱壁上挂着三宝太监时期绘制的航海图,航海图下的桌案上赫然摆放着一本厚厚的航海日志,周围还有圆规、矩尺、炭笔等绘图工具。

正文 第335章 摧毁欧洲的金本位贸易体系

张颜鳞正带着王朴参观“应星”号铁甲舰的驾驶室时。方以智》蒂芬等军科院的专家纷纷闻讯赶到了。见了面方以智就埋怨张颜鳞道:“张司令。王爷今天到镇海你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呀。早知道我们也该去迎接王爷才是。”

张颜鳞向王朴苦笑道:“王爷。这下我可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王朴淡然道:“密之就不要怪颜鳞了。是本王不让他通知你们的。为了研制铁甲舰。你们军科院的专家们都辛苦了。宋老先生更是……不说这个了。你们都是帝国的有功之臣。要说迎接。也应该是本王来迎接你们才是。”

说起宋应星。方以智等人脸上纷纷出了黯然之色。

王朴上前拍了拍方以智的肩膀。转移话题道:“密之。应星号的总体性能如何?”

方以智肃然应道:“一艘军角否强大主要看三项数据。这三项数据首推航速。其次为火力。再次为防护能力。就航速来说。原有风帆舰船的航速一般为五节左右。最高航速也不过十节。应星号的最高航速则可达十二节!”

由于十七世纪时欧洲的航海水平已经比大明先进。因此王朴全盘引进了西方有关航海方面的概念。

单从航速上来看。安装了两台大型蒸汽机的“应星”号铁甲舰无疑比当时世界上所有的风帆舰船表现更出色。尤为重要的是。风帆舰船受风力影响很大。而“应星”号铁甲舰则几乎不受风力影响。这对于海战的影响是决定性地!

至于火炮和防护能力就更加不用说了。“应星”号铁甲舰装备的大将军炮。其射程是同期欧洲最先进火炮地好几倍。毫不夸张地说。一旦大明帝国的铁甲舰队和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在海上遭遇。英国皇家海军基本上只能处于被动挨打地境地。

无论是航速、火炮射程、火炮杀伤力、舰船护甲。大明帝国的铁甲舰队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既便是海军将士的整体素质。大明帝国的水师将士也并不比同期英国皇家海军地水兵逊色。随着“应星”号铁甲舰的诞生。大明帝国已经一跃成为海军强国了!

不过。这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铁甲舰地稳定性。或者说是蒸汽机的稳定性。如果蒸汽机的稳定性不够。在海战最激烈的时候趴了窝。失去了动力的铁甲舰就会成为敌方舰只的活靶子。就算再厚的装甲也照样抵挡不住。

王朴关切地问道:“稳定性又如何?”

“王爷放心。这两台蒸汽机地稳定性绝对可靠。”方以智自信满满地说道。“在安装到铁甲舰上之前就已经连续试车三个月。其间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其主要构件全部采用了最优质的钢材。足以确保使用几十年。那些容易损坏的零部件则都有备用件。一边损坏了。另一边就能顶替运行。循环使用。”

“好。”王朴兴奋地说道。“太好了。密之啊。你们军科院真是替帝国立了大功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方以智肃然道。“为了大明帝国的强大。为了大汉民族的兴盛。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甚至是……生命!”

王朴使劲地握住方以智的双手。用力摇了摇。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大汉民族有如此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大明帝国有如此出色的国民。又何愁民族不兴。国家不强?王朴从未像现在这般对大明帝国地未来充满了希望。

隆武六年(4年)12月。当整个江南都沉浸在喜悦中。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地时候。王朴却率领中央军的四个步兵营。两个辎重营。一个工兵营以及两个炮营。在太平洋舰队第三、第四分舰队地护送下跨海东征。

镇海码头。数百艘商船还有上百艘军舰已经蓄势待发。

这数百艘商船都是从民间征用的。有松江王家的。有泉州郑家的。还有二十六艘来自荷兰的大型平底商船。这二十六艘荷兰商船是来大明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