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明-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挥舞着宝刀,厉声喝道:“说!”

正红旗的马夫头吓得一骨碌跪倒在地,颤声道:“有,有几百……百匹战马异……异常……”

“噗!”

正红旗的马夫头话音未落,多尔衮的宝刀已经刺穿了他的咽喉。

多尔衮接着又问遍了其余六旗的马夫头,结果却毫无二致。八旗各营的战马已经全部被波及,无一幸免!

这一刻,多尔衮如堕冰窟。

明军奇袭北京只是把大清军逼到了险境。可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马瘟却把大清军最后地希望也浇灭了,八旗大军、蒙古大军、大清国、所有满人,还有父兄两代人的努力以及多尔衮的理想,一切地一切,统统堕进了无底深渊!

八旗铁骑失去了战马,那还是八旗铁骑吗?

蒙古骑兵失去了战马,那还是蒙古骑兵吗?

失去了战马的八旗铁骑和蒙古骑兵就失去了骑兵的机动性,他们失去了仅有的优势,他们面对明军的时候就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面对明军威力巨大的火炮、火枪,大清军拿什么抵挡?拿什么反抗?

更要命的是,北京也已经危在旦夕,大清军在关内的根基已经危在旦夕。

一旦北京失守,济宁城外的八旗大军和蒙古大军就会在****之间重新成为外虏,从山东前往辽东或者大漠茫茫几千里,失去了战马地女真人和蒙古人又能逃多远?又有几个能活着逃回关外?又能几个能活着逃回大漠?

帐外忽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人影一闪,多铎、阿济格已经掀帐而入。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八位马夫头。以及瘫软在行帐角落的土谢图亲王,多铎和阿济格同时脸色大变,还以为多尔衮遇刺了,兄弟俩赶紧上前拥住多尔衮,连声问道:“十四哥/老十四,出什么事了?你没事吧?”

多尔衮吃力地摆了摆手,就像****之间苍老了二十岁,才三十出头的年纪,脸上却流出了五十岁中年人才有的苍桑。淡然道:“十五弟。十二哥,没什么。朕没事……”

“怎么可能有没事?”阿济格急道,“那这些马夫是怎么回事?”

多尔衮深深地吸了口气,低声道:“他们向朕隐瞒了重大军情,朕不过是按军法将他们处死罢了,这没什么。”

多铎已经看出多尔衮神情有异,急道:“十四哥,究竟出什么事了?”

多尔衮摆了摆手,说道:“十五弟,十二哥,你们什么也别问了,你们现在就去把八旗的旗主、贝勒、贝子们,还有科尔沁、喀尔喀、察哈尔各部的亲王们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到朕的行帐来,朕有重大决定要宣布。”

多铎、阿济格面面相觑,虽心有疑窦却又不敢违抗多尔衮地旨意,只好领命去了。

济宁城内,临时总督行辕。

看罢羊皮:“古人云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看来这话不对啊!”

“这不……”王朴抖了抖手里的羊皮,“唐胜刚刚光复直沽,建奴的马瘟刚刚爆发,这第三桩好事就又赶着上门来了,哈哈哈……”

刀疤脸、李成栋、郑成功诸将以及柳轻烟、柳如是诸女皆神色欣然,看王朴表情就知道这信里说的一定是件好戍。心急的刀疤脸更是急道:“侯爷你快说吧,这信是谁写的,上面又说了些什么?”

王朴把羊皮:“这信是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的亲笔信!”

“察哈尔亲王额哲?”刀疤脸一把接过羊皮,“这他娘的是个什么鸟人?”

“他不是鸟人。”王朴微笑道。“他可是蒙古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的嫡长子,是蒙古黄金家族地嫡系后裔,他在信中说,他愿意暗中倒戈助我们击败建奴,条件是建奴败亡之后承认他是蒙古大汗。”

“去他娘地。”刀疤脸把羊皮,“这蒙古鞑子可真不要脸,眼看着建奴不行了,就想倒戈了。真要答应了这个叫啥子额哲的鞑子,谁知道将来这孙子会不会背后向我们中央军下手?没说地,把这些蒙古鞑子连建奴一块收拾了!”

“对。一舱拾了。”“鞑子没安好心,侯爷你千万别上当。”

麻杆、何麻子、王胡子还有李成栋、郑成功等军官纷纷附件刀疤脸的意见。

“不!”王朴霍然举手阻止众人喧哗,脸上忽然掠过一丝阴险的笑意,说道,“为什么不答应额哲的条件呢?建奴和鞑子地战马虽说得马瘟完蛋了,可他们的十几万联军还在,济宁城内的中央军兵力只有三万余人,建奴和鞑子真要拼起命来那也不是闹着玩的,现在既然有机会以更小的代价换取胜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刀疤脸等人没话说了,他们并不知道王朴还在暗中埋伏了一支骑兵,单凭济宁城内的三万多中央军,打赢城外的建奴、鞑子联军固然不在话下,可真要把他们逼急了,狗急跳墙反一口,只怕也会给中央军带来不小的伤亡。

不过话说回来,王朴并不敢让红娘子的河南骑兵直接加入济宁战场,王朴真要这么做那红娘子地四万河南骑兵也完了。马瘟这玩意可不会分亲疏敌我,它能祸害建奴和鞑子的战马,同样也会祸害河南军的战马。

王朴可不愿红娘子地骑兵就这么报销,这四万骑兵将来还要派大用场呢!

因此,红娘子的河南骑兵最多只能在保定、真定、河间各府游戈,负责拦截建奴和鞑子的溃兵,可是等建奴和鞑子从山东溃败到北直隶时,不知道散成多少小股了,仅凭红娘子的四万骑兵显然是没办法把他们斩尽杀绝的。

有鉴于此。有额哲这个送上门来的助力。王朴为什么不借用呢?

王朴的目的是灭亡济宁城外的十几万建奴、鞑子联军,争取不让一个建奴、一个鞑子兵活着回到关外。活着回到大漠,至于中间是什么样地过程,建奴和鞑子最终究竟是死在谁的手里,王朴并不在乎。

“去。”王朴大声道,“马上按额哲的意思在东门箭楼上悬挂三色彩旗。”

“是。”

吕六答应一声,领命去了。

建奴大营。

建奴各亲王、八旗旗主、贝勒、贝子以及蒙古各部的亲王已经齐聚多尔衮行帐,那位土谢图亲王却不知道被多尔衮弄到哪里去了。

多尔衮佯装焦急地看了看帐外,大声道:“土谢图亲王到这时候还没来,看样子是赶不回来了啦,不管他了,我们先开始吧。”

饶余郡王阿巴泰大声问道:“老十四,你连夜把大伙召集起来,究竟出什么事了?”

多尔衮吸了口气,凝声道:“朕刚刚得悉,王朴另外派了一支军队从海上偷袭,眼下已经过了登州外海,最多再过五天就能出现在直沽城外,直沽一旦陷落,运河门户洞开,这支明军精锐就能顺着运河直趋北京城外了!”

“啊?”

“什么?”

“王朴还派了一支军队从海上偷袭?”

帐中的建奴贵胄和蒙古亲王纷纷色变。

虽然多尔衮刻意隐瞒了实情,并未说出明军其实已经攻占直沽,并正向北京进军,可就算是这样,这些建奴贵胄和蒙古亲王也还是吃惊不小,一个个全都变了脸色。

“诸位不必惊慌。”多尔衮霍然举手,凝声道,“这支明军才刚过登州外海而已,距离直沽至少还有五天行程!只要我大清主力能在五天之内攻下济宁,覆灭王朴的中央军主力,这支明军偏师就再不足虑。”

“啊?攻占济宁?”

“难道要强攻济宁?”

“主子要和明军决战?”

这次,连多铎和阿济格也变了脸色,多铎心里更是惊疑不定。

就在两个时辰前,多尔衮与多锋长谈的时候还非常肯定地告诉多铎,要想打赢济宁之战,唯一的办法就是长期围困,怎么才过去两个时辰多尔衮就改变了主意?难道真出了什么无可挽回的事情,所以才迫使十四哥改变主意?

再联系刚才多尔衮所说地那番话,多铎心头猛地一跳,已经猜出了个大概:王朴派去奇袭北京的那支偏师恐怕不只是刚过登州外海这么简单,很可能已经打下直沽,甚至连北京都可能已经陷落了。

想到这里,多铎的脸色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

多铎的确是建奴中的翘楚人物,仅凭只言片语就猜出了大概,不过他只苍了一半,多尔衮之所以放弃长期围困的策略,下令强攻济宁实在是出于无奈,或者说是出于一种困兽犹斗的疯狂心态!

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北京城的陷落已经无可避免,马瘟地全面爆发也已经无从阻止了,多尔衮一旦在这个时候下令撤兵,那么这两件事就无论如何也隐瞒不住了,直相一旦被将士们知道,那么大清军和蒙古骑兵地末日就来临了。

多尔衮现在唯一能走的就是严密封锁这两个惊人地消息,然后驱动大军不惜代价猛攻济宁,和王朴赌这最后一把!

要是赌赢了,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就算赌输了,局面也不会比现在更糟。

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不押上全部筹码赌这一把?

更何况,多尔衮决定强攻济宁还存了另外一个险恶的用心,那就是把十几万蒙古骑兵,尤其是科尔沁四部的几万骑兵全部葬送在济宁城下。

只有这样,将来女真人被明军赶得在辽东站不住脚时,也还有机会逃到大漠上去,只有这样,女真人才可能留下一线生机,而这……很可能就是多尔衮生命中为女真人所做的最后的贡献了……

正文 第290章 安排后事

多尔衮缓缓起身,目光灼灼地环视众人一圈,厉声道:“朕决意倾大清举国之兵与王朴誓死一战,此战胜则大清国将毫无悬念地一统江山,若不胜则退回关外休养生息,待日后再图中原,各位意下如何?”

自从多尔衮当上建奴摄政王以来,大肆排斥异己,许多不服从于他的异己分子惨遭打压迫害,同时诸多对他惟命是从的亲信则受到了重用,眼下的建奴已经完全是多尔衮一个人说了算啦。

多尔衮话音方落,诸如阿巴泰、萨哈廉等亲信纷纷起身附和,大叫着要和明军决一死战。

建奴八旗的反应早在多尔衮的意料之中,多尔衮担心的是蒙古人的态度。

多尔衮缓缓侧首,冷森森的目光掠过科尔沁、喀尔喀以及察哈尔等各部蒙古亲王脸上,沉声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蒙古各部名义上虽然是皇太极征服的,可实际上真正带兵征服蒙古大草原的并不是皇太极而是多尔衮,因此蒙古人对多尔衮的忌惮远远超过皇太极,对于皇太极蒙古人并没有太多的畏惧,可对于多尔衮,蒙古人却是打心眼里感到敬畏。

多尔衮话音方落,科尔沁部的达尔罕巴图鲁亲王满朱习礼就赶紧应道:“奴才及所部科尔沁勇士誓死追随主子。”

察罕、班克图、索噶尔也纷纷表示拥护多尔衮的决定。

势力最强大的科尔沁四部已经表态,土谢图亲王又不在场,剩下的喀尔喀尔王和察哈尔亲王额哲独力难支,也只好同意多尔衮的决定。

“很好,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多尔衮沉声道,“明天太阳升起之后,八旗各部及蒙古各部就从四个方向向济宁城发起全力进攻,各位记住,不匣切代价也要打破济宁。杀尽城内的南明蛮子。”

班克图昂然道:“请主子放心,奴才等一定誓死攻城,绝不妄言退缩。”

“嗯。朕相信你们地忠诚。不过……”

多尔衮说此一顿。话题终于切入要害。凝声道。“汉人历史上有个典故叫破釜沉舟。大约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项羽地楚人带着一支弱小地楚军与强大地秦军作战。为了坚定麾下将士地决心。项羽在带兵渡江后。把船都凿沉了。煮饭地锅也都砸了。他们把自己逼到了绝境。不打败秦军……就死!”

阿济格忍不住问道:“最后怎么样了?”

“最后项羽赢了。秦军败了。”多尔衮沉声道。“今天。朕也想学项羽破釜沉舟。为了坚定八旗、蒙古各部拼死一战地决心。朕决定把军中所有战马全部赶到东平州。若不能打败济宁城内地明军。就绝不活着回去!”

“啥?”

“什么?”

“把战马赶到东平州去?”

“这是为什么?”

几位蒙古王爷面面相觑,阿巴泰、萨哈廉等建奴贵胄也是满头雾水。

多尔衮蹙眉冷然道:“朕不是说了吗,这叫破釜沉舟!要是打赢了济宁之战,大家尽可以回东平州找回战马,要是打输了济宁之战……那你们就等着成为明军的猎物吧。失去了战马,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都逃不脱明军骑兵的追杀!”

几位蒙古王爷纷纷倒吸冷气,好战成性地建奴贵胄们却是出了疯狂的神情。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多尔衮恶狠狠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厉声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打破济宁,杀光城内的南明蛮子!谁要是没有胆量,现在就站出来。朕……恕他无罪!”

望着多尔衮杀气腾腾的眼神,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开什么玩笑,看多尔衮的表情像是能恕人无罪的样子吗?谁要是真敢站出来质疑他的决定,只怕立刻就会被砍掉头颅!

“好。”多尔衮欣然道,“朕很欣慰大家都有与明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多铎。”

多铎急上前一步,应道:“臣弟在。”

多尔衮道:“你带正白旗地一万精兵连夜驱赶所有战马前往东平州,记住,把战马赶到东平州之后就立刻返回济宁。此战关乎大清国与满人的命运。你的一万正白旗铁骑也绝不能置身事外,听清楚了吗?”

多铎应道:“喳!”

罢。多铎即转身大步而去。

“行了。”多尔衮大手一挥,朗声道,“都各自回帐准备去吧。”

众人纷纷告退,多铎却忽然去而复返。

看到多铎掀帐而入,多尔衮脸上霎时出一丝欣慰地笑容,无论是勇气、谋略还是机心,多铎都可以称得上是女真人中的人杰,多尔衮还从未见过像多铎这般出色的女真人,纵然是父兄奴儿哈赤和皇太极,在多铎这般年纪的时候也远远不如多铎出色。

把大清国的将来交给多铎,多尔衮一百个放心。

“十五弟,朕就知道你一定会去而复返。”多尔衮微微一笑,说道,“问吧,趁着天还没亮,趁着还有时间,你有什么疑问就赶紧问吧,错过了今夜,你我兄弟只怕再没有机会促膝谈心了,唉……”

到最后,多尔衮的语气里已经带着淡淡的悲伤了。

多铎更从多尔衮的语气里听出了决绝的意味,不由大惊道:“十四哥,你这是什么话?”

摆了摆手,多尔衮语气沉重地说道:“十五弟,时间真地不多了,朕就长话短说了,实话告诉你吧,王朴派出的那支明军偏师已经攻下古沽,兵锋直指北京,朕只在北京留了两千八旗兵,就凭这点兵力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所以……我们的后路已经绝了。”

“这个小弟知道。”多铎凝声道,“刚才小弟就已经猜出来了。”

多尔衮点点头。接着说道:“但有件事你一定没有猜到。”

多铎吃声问道:“什么事?”

“马瘟!”多尔衮沉声道,“军营里已经爆发了马瘟!不出三天,这场马瘟就会席卷整个军营,没有一匹战马能够幸免,十五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消息一旦泄。八旗大军和蒙古大军的军心立刻就会崩溃,十几万大军将不战而溃啊……”

“什么?马瘟!?”多铎闻言倒吸一口冷气,嘶声道,“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朕已经处死了所有知道真相的人,连土谢图亲王也已经被朕秘密处死了……”多尔衮接着说道,“不过要不了几天,八旗将士和蒙古人最终还是会知道真相的,把战马驱赶到东平州也只是为了争取时间,所以……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多铎深深地吸了口气。凝声道:“所以十四哥要抢在八旗大军和蒙古人军心涣散之前强攻济宁,做最后的殊死一博?假如能侥幸打下济宁则大事仍有可为,假如打不下来。结果也不会比现在更糟,是吗?”

“不,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个。”多尔衮摆了摆手,眸子里倏然掠过一丝莫名地阴狠,接着说道,“朕决意强攻济宁,更是为了把十几万蒙古人全部葬送在济宁城下!”

多铎闻言又吃一惊,失声道:“什么?”

多铎虽然天纵其才,可他毕竟还年轻。在政治上还不如多尔衮老辣,或者说还不如多尔衮狠毒,因此没有想到这一层上去,不过多尔衮话刚说完,多铎就已经会过意来了,接着多尔衮的话茬说道:“十四哥是说,济宁之战后,蒙古人会背叛大清?”

多尔衮伸手抚着多铎的肩膀,黯然道:“十五弟。认清现实吧,我们大清已经遭受重创了,蒙古人背叛大清是早晚的事,更严重的是,王朴和大明是绝不会放过我们女真人的,自从先汗起兵以来,我们女真人杀了太多汉人,两个民族之间地仇恨太深太深了……将来王朴也许会放过蒙古人,却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女真人。无论老幼。无论妇孺!”

多铎凝声道:“十四哥,我们女真人不会束手待毙的。”

“当然。”多尔衮沉声道。“所以朕要把这十几万蒙古人葬送在济宁城下,只有这样草原上的蒙古人才会元气大损,将来有一天,我们女真人在辽东立不住脚地时候,你还可以带着族人深入大漠,汉人也许会占领整个辽东,却绝不可能占领整个大漠,大漠将是我们女真人最后地栖身之所。”

多铎惨然道:“十四哥,论声望、论能力,小弟都远远不如你,不如你带着正白旗的一万精兵撤回辽东吧,济宁之战就交给小弟吧,小弟别地不敢说,但绝不会给祖宗丢脸,一定会和南明蛮子血战到最后一刻……”

“十五弟,你别傻了。”多尔衮轻轻摇头道,“正因为朕的声望、资历比你高,所以才镇得住八旗将士和蠢蠢欲动的蒙古人,假如朕走了,不但八旗将士不会听你调谴,蒙古人更是有可能立刻翻脸。”

多铎急道:“可是……”

“别可是了。”多尔衮怅然道,“十五弟,赶紧走吧,别忘了把留在东平州、聊城地八旗将士也全带上,假如北京城还没有陷落,把北京城内的两千健儿也带上,不要犹豫更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立即穿过山海关回辽东去吧……”

多铎惨然道:“十四哥……”

“还有……”多尔衮想了想,又道,“把军中的十几万匹战马驱赶到东平州之后就全部杀掉,且记一定要全部杀掉,然后步行赶往聊城,朕在聊城留了六千多匹战马,每两名将士差不多还能分到一匹坐骑,摆脱明军地追杀应该不成问题。”

多铎仆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道:“十四哥……”

多尔衮神色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