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火军的五千多人?许沐川并不放心,毕竟赤火军的主子可是北渊国的大皇子。若是让赤火军镇守在南城的话,那么北渊大皇子想要使什么绊子的话,那太简单不过了。
交待完毕后,许沐川随意整理了几件换洗衣裳,就踏上了马车。在马车之上,闻若非和傅恒生两人不离不弃的紧跟在身边。
一行人未做休息,直接就出了南城。
五千赤火军,冉宏和千岳带领的御林军,文政司五十余人皆在此次同行之内。
第两百六十五章 待宰的羔羊?()
京城的姿色宛若待嫁的新娘,美艳绝伦的模样让无数的人流连忘返。
京城乃是北渊国的都城,这里随处可见的人都是达官贵人,这里街道的摊子上面尽是珠宝。
在京城,不管你是官宦子弟也好,商贾之流也罢,都不敢随意在城内放肆。因为要是一不小心招惹了京城中哪位名声不显的大人物,那可就是倒大霉了。
酒楼,青楼,饰品店,旅店………
各式各样的行业在京城内随处可见,繁华似锦遍布整个京城的角落。
京城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有重兵把守,不允许任何人在城门处放肆。
随着许沐川接到圣旨的那一天,已经悄然过去了五天了。
五天时间的加急赶路,许沐川等一众人终于从南城赶到了京城的门外。
浩浩荡荡的五六千精兵排成了长龙,恢宏无比的气势让整个天穹都感到有些昏暗。镇守在城门楼上的一众守门将士震惊万分的连忙上报而去。
见到有大军忽来,守将连忙将城门紧闭,偌大的城门口处充满了阵阵萧森紧张的气氛。
近乎十来米高的城墙,将许沐川等人都堵在了外面。
“本官乃钦差之臣,奉陛下圣旨特回京城。”
许沐川骑乘在汗血宝马之上,一身淡蓝色的长衫拖长的坠落在了马肚子上面。许沐川手中捧着的金黄色圣旨,极为显眼的映入了城楼上的将士们的眼帘中。
一会儿后,从城楼之上传来一道大喊声:“大人请稍等,容末将禀报陛下。”
“好,有劳将军了。”许沐川远远的眺望一眼,便看到了城楼之上穿着盔甲的一个魁梧将军,大声开口的回应道。
于是,许沐川一行五六千人浩浩荡荡的驻扎在了城门口,静等着京城内传来的声音。
五千赤火军,还有一干御林军将士,这种阵容的气势太过于澎湃了。身为镇守城门的守将,当然要为了皇城的安全着想,只能够紧闭城门的上报皇宫,让北渊大帝来决断。
许沐川轻轻的拽着马缰,缓缓地走至大军中央的一排马车处。
马车之内坐着的正是文政司的一众大佬,此番回京城,自然是没有理由用牢车装着一干养尊处优的大佬回来吧!那样就真的是笑话了。
“罗大人,咱们终于到京城了。”许沐川自顾自的掀开了为首马车的帘子,对着车内闭眼休养的罗永康,轻笑而道。
罗永康慢慢的睁开眸子,深深的看了许沐川一眼,紧接着又合上了双眼,没有说一个字。
许沐川轻轻的撇了撇嘴角,放下了帘子,骑乘着战马又走回了前方处。
对于罗永康默然不语的态度,许沐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感觉胜算又多了一分。
因为罗永康自知处于弱风,多说一个字都会降低气势,还不如不说。这一点,恰恰说明了罗永康心里十分的紧张不安。
良久,大约过去了一个时辰。
紧闭的城门缓缓地打开了,咔咔作响的声音让许沐川等人都侧目望向而去。
须臾之间,城门便完全敞开了。放眼望去,许沐川便见到了从城门口走出来了一个穿着盔甲的将士,这个将士正是守门大将。
“陛下口谕:赤火军立即回军,不得有误。文政司的一干人等先回府休息,静等召唤。钦差大臣许沐川,即刻进入皇宫,不得有误。”
守门大将毫不掩饰的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猛然提气的大声说道。
“臣,领旨。”而后,许沐川拱手的回应道。
战马萧鸣的声音从城门处响彻至四方,长靴踏地的轰隆声遍及到了各个角落。
大军入城,又是引起了京城无数百姓的一番骚动。更是有好事者偷偷的打瞄着进城的众人,想要看看是谁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今日,刚刚才平静下来没多久的京城又是响起了各种嘈杂议论声。无论是在朝的官员,还是商贾百姓,都将目光凝聚到了入城的许沐川和文政司等人的身上。
空荡了一些日子的文政司,一下子又热闹了起来。
罗永康等五十余人在御林军的护卫下,安全的抵达到了文政司的地方。很多官员回到了文政司内院后,就放肆的议论大骂着许沐川,纷纷指责许沐川的无礼之处,有些人更是扬言要上奏陛下。
“都给本官闭嘴!”罗永康身处在文政司内,自然是听到了一众官员的议论怒骂声,他实在是忍不住的扯着嗓子怒斥道。
一下子,原本议论火热的众人立即就闭嘴不语了。不过那几十双惊愣的眼眸中都是透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
“愚蠢。”罗永康冷眼的扫视了一下呆滞的众官员,低声怒骂了一句,然后便双手负在背上的离开了内院。
“什么情况?大人这是怎么了?”等到罗永康的背影散去后,众官面面相觑的不明所以。
“大人的脸色如此差,肯定是被那个钦差小儿气到了。”有些自以为猜到缘由的官员,将矛头又指向了如今快要抵达皇宫的许沐川身上。
“对,这一次我文政司如此受辱,我等定要联名上奏陛下,让陛下好好处置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钦差小儿。”积攒了这么久的怒火,众官员终于爆发了出来。
直到现在,文政司上下,除了罗永康知道许沐川为何动他们之外,没有一个人知晓其中的缘由。毕竟许沐川将文政司五十余人抓到南城后,并没有审问一个人,只是将他们软禁在一个幽静的小院落内罢了。
罗永康知晓其中的一些微妙,还是在看到许沐川递给他的那几张名单之后。
终于强忍着平静如水的模样回到了文政司,罗永康心中焦急如焚的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处理时,听到了众官员的嘈杂怒骂声,当然是忍不住的呵斥几声了。
而此刻,已经抵达皇宫的许沐川,全盘不知晓文政司的一众官员正打算联名上书弹劾他。不过,就算许沐川知道了,他也一定会不以为然的。
毕竟,在许沐川的眼里,他自己是一头饥饿的狼,而文政司的一众大佬则是一群软绵绵的羊………
第两百六十六章 再临御书房()
金碧辉煌的皇宫,无数人梦寐以求都想进来的地方。
几十根参天巨柱屹立在通往皇宫大殿的宽敞道路上面,在巨柱的上面能够清晰的看到腾飞的巨龙。
白玉石板铺满了整个道路,一片雪白的模样让许沐川不由得感到阵阵肃穆之意。尤其是在宽敞道路两边驻守的一排排御林军士卒,更是让许沐川感到有些微微窒息。
阁楼雕栏在皇宫内随处可见,辉煌的色彩映入许沐川的眼帘之中。
行走了片刻,许沐川来到了皇宫大殿的深红色大门口处。
“许大人,陛下正在御书房等着。”在大殿的门口,早就有一个太监候着了,他见到许沐川大步流星而来的身躯,赶忙上前说道。
“嗯,劳烦公公带路了。”许沐川轻轻点了点头,慢步跟在这个太监的身后,朝着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北渊大帝君羽易这两年基本上就是在御书房休息。后宫内院,北渊大帝君羽易都很少步足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日渐衰迷,还是因为另有其由。
御书房,许沐川这可以说是第二次来到这儿。第一次来时,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君羽易看重的一颗棋子,步入了朝堂。
如今,许沐川又踏入到了御书房门口。心里忍不住的泛起了一丝涟漪,总归感觉会有些不适应。
“大人请稍等,容小人前去通禀。”太监身形一侧,挡在了许沐川的身前,恭恭敬敬的行礼说道。
“嗯。”许沐川自然知道礼数,安安静静的待在门口,等着御书房内传来的消息。
不一会儿,太监快步的走来,说道:“许大人,陛下让您进去说话。”
于是,许沐川沉了沉心绪,迈开了第一个步子,进入到了御书房里面。
许沐川驾轻就熟的朝着御书房的里面慢慢走去,脚步沉稳的踩踏在地板上,像是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种严肃之意。
望去,君羽易穿着金黄色龙袍的身影便出现在了许沐川的眼底,在君羽易的身侧依旧是候着那位寸步不离的老太监。
“臣,许沐川,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许沐川走到御书房的内厅中央处,连忙跪倒在地上,叩首喊道。
“起来吧!”听到许沐川的叩首呼唤,君羽易连头都不抬继续在批改着奏折,随意轻点了一声。
“谢陛下。”许沐川轻轻咬了咬牙齿,慢慢的站起身来。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此话实在是有理。
许沐川眼角不停的瞟向着还在批改奏折的君羽易,心里有些微微惶恐,根本猜不透君羽易的所思所想。
手心微微出汗,许沐川完全看不出面无表情的君羽易面庞下到底是什么。因此,许沐川只能够沉默不语的候在内厅中央,静静的等待着君羽易开口问话。
一分钟……
两分钟……
一刻钟……
终于,君羽易放下了手中的笔墨,将今日的奏折批改完毕了。
“你可知朕召你回宫是何意吗?”君羽易慢慢的抬起头,终于看向了在正前方微微躬身站立着的许沐川。
“臣知道。”许沐川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拱手低头的说道:“文政司乃陛下心腹,乃北渊国的砥柱,臣未向陛下先行通告请示,擅自动手,陛下心中定然不悦。”
“此乃其一,朕既然在当初准许你将文政司带离京城,自然没有什么不悦,但是……”君羽易沉了沉声,轻轻的拍了拍桌子,直视许沐川:“但是你竟然将十城的官员乡绅偷偷抓捕入牢,你这是想要霍乱了朕的北渊吗?”
轰!
龙威大怒,许沐川的眸子深处的光泽瞬间一缩。
“陛下息怒。”紧接着,许沐川便跪倒在地上,叩头说道:“臣容得陛下圣恩御赐,才有今日之风光,绝不敢有丝毫违逆之心。”
“哼!”君羽易冷哼了一声,整个御书房内都弥漫着一股冷彻的寒意:“十城的官员乡绅,若是处理不好,那就是乱国之灾。”
不管君羽易怎么大怒的呵斥,老太监恭候在一旁身形一动不动,就好像一尊石像般。也许是老太监经历过太多的大风大浪了,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可以泛起惊诧的了。
“陛下,难道陛下此番召臣入宫,就是为了定臣的乱国罪吗?”许沐川慢慢的抬起头来,直视着君羽易的龙颜,沉声反问道。
都说皇家无情,此言不虚。当初君羽易立许沐川为钦差大臣之时,赐下天子宝剑,扬言有先斩后奏之权。如今看来,只要许沐川稍有妄动出了君羽易的掌控,怕就不是那么好“先斩后奏”了。
要说许沐川心中不怒,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当初他本就无意当这个在悬崖边上玩游戏的钦差大臣,若不是君羽易没有给他半分选择,鬼才想要过这种受到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日子。
钦差大臣,说得好听点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得不好听点儿的,能够活下来就不错了。
这些日子以来,许沐川不知道受到过多少次的暗杀袭杀,有几次都和死神擦肩而过。许沐川心里怎能没有怨恨和退却的意思?
可是,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许沐川便已然没有退路了,只能够一条道走到黑了。
本以为此番回京,北渊大帝君羽易最多也就是询问一番这件事情。没有想到君羽易的斥责更加毒辣,直接妄加给他定了个乱国之罪。许沐川当然是有些不满了。
“怎么?朕说的难道不对吗?”面对着许沐川的直视,君羽易瞪了瞪眸子,大怒的直拍了下桌子,厉声问道。
“陛下乃当今天子,权倾九州。陛下的言论在北渊国皆是对的,臣当然不敢说不对。”许沐川跪在地上,双手拱在身前,面如沉水的回应道。
“听你这话,是对朕很不满了。”君羽易眯了眯眼睛,冷冷的笑道。
“臣,不敢。”许沐川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头说道。
看着许沐川的沉水表情,君羽易的眸子里好像闪过了一道微光。
“哼!今日朕身体不佳,明日早朝在议,你退下吧!”君羽易沉了沉声,对着许沐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是,微臣告退。”
转而,许沐川不留片刻的转身离开了。
第两百六十七章 联名上书弹劾()
大军回至京城,整个京城似乎都弥漫着一股硝烟气息。
文武百官纷纷知晓了钦差大臣许沐川的到来,都在琢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许沐川离开了皇宫后,来到了一处距离皇宫比较近的府邸内,这个府邸是君羽易安排许沐川暂时入住的地方,周围全部都是御林军的将士在守卫着。
府内,许沐川摘下了头顶的官帽,细细打量了一番府邸内的情况。
“公子,陛下怎么说?”闻若非随同在许沐川的身侧,开口问道。
“没有说什么,只是陛下心里到底在想着些什么,那就不为我们所知了。”许沐川沉吟了片刻,轻轻摇晃了一下脑袋,沉声说道。
也许在他的眼里,我们都是棋子罢了。
许沐川每每想到北渊大帝君羽易将自己当成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棋子,他心里就十分的不悦。倘若哪一天自己没有用处了,怕是随手都可以除去。
闻若非不知晓此刻许沐川在想着些什么,只是能够微妙的感觉到从许沐川身上传出来的凉意。
至于傅恒生,从回京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他的身影了。就连闻若非都不知道傅恒生现在的行踪去哪里了。
想必只有公子知道吧!闻若非忍不住瞟了一眼许沐川的侧脸,心底默默的为许沐川感到担忧。
许沐川回京的消息,身为北渊皇子的君落殇,自然也是知晓了。本来君落殇很欢喜的想要来府邸看望许沐川一眼,不过许沐川暗中派人传信给君落殇,让他不要过来。
因为现在是非常时期,许沐川不知道北渊大帝君羽易心中到底在谋划着什么。若是一个不小心让君落殇淌了这趟浑水,引起君羽易的不满,那么君落殇对以后的争斗可就大大不妙了。
第二日
天穹上面刚刚放出一缕微光,皇宫大殿之上便已经聚集了文武百官。
当然,身为一品钦差,许沐川自然也是站在大殿之上。
按理来说,一品大臣有的是人愿意放下身段结交巴结,可是许沐川站在大殿之上却无一人上前搭话,反而是故意疏远了许沐川些许距离。
文官一侧,武将一侧。整个大殿之上分成了两排。
文官为首的正是当朝宰相皇甫玉林,武将暂时的首位却空了很多年了。当年站在武将之首的,是震渊王。
许沐川心里很明白自己的地位,虽为一品大臣,明面上同当朝宰相皇甫玉林平起平坐。但是许沐川不会真的以为自己有此资格站到前排。
因此,许沐川虽然站在文官的这一侧,不过是甘愿位居在最后面,整个人都快要贴近了大门口了。
听着文武百官议论着自己的嘈杂声,许沐川丝毫不屑的站在原地,微微合眼的静等着。
文官中,很多人都转头对着许沐川指指点点,根本就没有将许沐川这个一品钦差放在眼里。也许他们知道今日就是北渊大帝训斥钦差大臣的早朝,也许他们猜想钦差大臣在今日恐怕就要被消除了。
毕竟,一连动十城,一手遮文政。这可不是小事情,先斩后奏定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文武百官之中,大多数人都是在等着看笑话。钦差大臣,在很多官员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别说上前去巴结打交道了,没有上前对着许沐川讥讽两句就不错了。
“陛下驾到!”
老太监的声音同往常一样,久久的回荡在大殿之上。
文武百官习以为常的立刻止声不语,快速的整理了一下容装,躬着身子恭候着北渊大帝君羽易的出场。
张牙舞爪的巨龙缠绵在金黄色的龙袍之上,绕是如此也无法衬托出此刻北渊大帝君羽易步步而来的霸气之姿。
羽冠戴在头顶,丝丝缕缕的黑白相间的发丝垂落在耳边,君羽易面如沉水的慢慢落座在龙椅之上,俯瞰大殿百官。
“吾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包括许沐川在内,文武百官整齐划一的双膝一软,跪倒在君羽易的脚下,异口同声的呼唤道。
“众爱卿平身。”君羽易扫视了一眼百官,很快便发现了身处在百官最后面的许沐川,然后皱了皱眉头的轻声说道。
“谢陛下。”
众官慢慢的直起腰来,不过为了表示龙威的浩瀚,百官纷纷低头的用余光看着威严肃穆的君羽易。
君羽易坐在龙椅上,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一脸平静的俯视着文武百官。
“陛下,臣有事启奏。”文官之列的中间,一个官员向身侧前方微微踏出一步,躬身拱手的请示道。
“讲。”君羽易惜字如金的轻吐出一个字。
“陛下,文政司的罗大人身体抱恙,今日早朝没有前来。”这个官员低着头,迟缓了一会儿功夫,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文政司的近五十余位大人联名上书,弹劾钦差大臣的无礼之举。”
“陛下,这是联名上书的奏折。”这个官员说完,便从胸口处掏出了一本较厚的蓝绿色奏折本,双手捧着的举过头顶。
君羽易眯了眯双眼,转头示意了一下身侧候着的老太监,老太监心领神会的对君羽易行了行礼。然后,老太监便走到大殿之上,快步的从上奏的官员手中将奏折取至君羽易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