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将蒙古人的战术和中原兵法以武功作个类比的话。蒙古人的战术就像《葵花宝典》一样,讲究的是快、狠、准,一招毙敌,而中原兵法就像是《独孤九剑》一样,讲究的是避实就虚,攻敌之必救。差不多的兵力下,在开阔的草原之地,中原步兵是很难打得过蒙古骑兵的,只有在中原地区,利用复杂的山川地势、城墙关卡才有获胜的机会。
一场大败过后,溃败的三部联军,似乎与蒙古部斗争的最后一点意志力都消散了,很多士兵眼见着跑不掉了,没有像往常那样苦大仇深地负隅反抗、不死不休,竟然乖乖地弃械跪地投降了。而蒙古部这边也没像以前那样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对跪降的敌军还要多砍上几刀泄愤,反而是在各部族首领们的指示下,大部分军士继续追击,一小部分军士则乐滋滋地下马捆绑俘虏。
趁胜一股作气你逃我赶地一直追到了北海之滨,才将三部聚居在这里草场的族民也一窝端了,这次可没了“高过车轮者尽斩”的屠杀之令。蒙古部这次可谓是战果辉煌:俘虏了近十万三部族民不说,牛羊马数十万头,财物也装了好几高轮的大车。
战利品分配,连郭进这跟在铁木真身边未放一箭的百户,也分了十几个奴隶、几十匹牛羊牲畜。直到后来才知道,他的商业手段,让部落首领们明白了奴隶贸易大有可图的前景,自由民劳动力换取参股配额更是和他们家里牲畜的多少息息相关。
多杀一个奴隶便是少了一份收入。留下了合撒儿领五千人马驻守在北海之滨,铁木真则率部继续追歼躲入了森林的敌军残敌,随时注意再一次幸运逃脱的蔑尔乞首领脱脱别乞集合残部或是联合乃蛮部反扑。
大军返回温都尔汗本部后,其他人都可以暂时卸甲休整了,可郭进却要没日没夜地忙着组织管理人员赶赴北海之滨,开辟建设蒙古部第二个集团化经营的新牧场。这次他可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从铁谷本部抽调了了大量的人手,又花大价钱购进了两千多的员工,设立了三万自由民的配额,待各部族兑换了牲畜参股以后,两千多人赶着近二十万头牲畜就赶赴北海草场牧养。
第八十一章 征战不休(上)求红票
只是这北海之滨不适合农耕,无法给牲畜提供农业副产品饲料,牧养规模到二十万差不多就是上限了。细细算来,加上孤家寡人的哲别扔给他管理的百多奴仆,他现在的直属手下已经暴增到了近六千人了,还好经营牧场的五千人领的都是各部首领(股东)们经过会议讨论定好的等级薪金,名义上郭进是他们的主人,但私下里他早就向首领们透露了,等他们凑到相抵赎身的薪金后,郭进就还他们的自由。
以后他们的个人所得,只要向郭进缴交百分之五的税收,他们就可以成为他帐下的平民。郭进身为牧场总监(CEO)也可以每年从总收益中,领取百分之一左右的分成,以后每年还有大笔的个人所得税纳贡。
等到铁木真统一了蒙古时,郭进的进项也能累积到草原第一富翁的程度了。这就是郭进当初为什么会借口为了管理方便,不惜动用铁谷的老底,将别人视为累赘的放牧人才购入帐下的原因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三万自由民的生计问题了。挖煤,开矿,炼铁,铸器;造蜂煤球(六分煤四分黄土或赤土)和炉具,取代部落燃料的干粪时代;从事服务业,澡堂、按摩、跑堂、站台、木匠、纺织、清洁工;这就按排了一万人的工作。
另外两万人:建设公厕,改变草原人随地大小便的恶习;扩充水道,一路沿克鲁伦河东向合勒河、嫩江,沿克鲁伦河北上额尔古纳河,经过漠河,连通黑龙江。完工后,两万人将在黑龙江沿岩平原开垦新农场,和嫩江流域三万多高丽人的农业区连成一片。
日后,不管是呼伦贝尔、嫩江、还是黑龙江农垦区,都可以凭借着便捷的水利,将大量的粮食输送给位于草原正中的温都尔汗蒙古总部。
如果要想将蔑尔乞、塔塔尔、泰亦兀三部近十万的族民拆散融合进蒙古部落,单靠武力胁迫那明显是不行的,没听说过压迫越甚,反抗就越甚么。这不,正当虎贲之年的铁木真断然娶了塔塔尔族的也遂、依速甘姐妹,泰亦兀的合答安,篾儿乞的忽兰。
也遂、依速甘、合答安都是死了老公的寡妇,大老婆勃尔帖还是让人掠去快一年才抢回来的。本以为铁木真是天生的绿帽子命,还好那年龄才十五岁的忽兰算是给了铁木真一点心理安慰。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在几个老婆当中,铁木真对忽兰最是宠爱,称她为“我那娇小的美人儿”。看来书上说:成功的中年男子都有一点处女和萝莉情结,颇有几分道理。
铁木真一直忙了三个多月,才将蔑尔乞、塔塔尔、泰亦兀三部给安扶完毕,基本上是不会再出现什么乱子了,但是要让三部族民认同自己是蒙古部一员,还需一段时日。不过这几日王罕派使者来摧铁木真出兵的指令一波急似一波,铁木真也知道,要不是打败了蔑尔乞后,自己力排众议,将蔑尔乞抢自克烈部的财物还给了王罕,王罕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哪还会给铁木真三个月的时间来融合蔑尔乞、塔塔尔、泰亦兀三部?
铁木真现在也不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就要出问题了。他不得不将帐里日夜软玉温存的性福生活先告一段落。1197年秋,铁木真率兵三万到达了克烈部与乃蛮部对恃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区。
还没等铁木真与王罕商量好部队的进军之策,外面却忽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乃蛮部一代雄主亦难亦必格勒汗突然病故,其所留二子古出古惕不亦鲁黑与塔阳太不花之间为了争汗位而导致了大规模的内战。
曾经强绝一时的乃蛮部骤然分裂。而王罕身上来自西方的压力亦随之于忽然之间消失无踪,他也不再催促铁木真联合出兵的事宜了,桑昆早就看不惯铁木真现在不用出兵,还要留在克烈部白吃白吃,便处处嘲讽铁木真。
与王罕打了几天屁后,铁木真也觉得在克烈部干等着乃蛮部蹫蚌相争,还要受人白眼,继续留着甚是无趣,便向无意挽留的王罕告了辞欲返回本部。三万多人,就这般打个回转,光打雷不下雨地回去,实在是有些做无用功的味道,很是令人郁闷。
百无聊赖之际,郭进正想着要不要找点事做,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件事情来。这次联军讨伐乃蛮部,那汪古部也备好了人马,可却没有依约出现,听说是因为近半年来,有一股强悍的沙漠胡盗,总是神出鬼出,趁汪古部疏忽大意的时候,袭击劫掠游牧的部众,牵制了汪古部的大军北上。
据汪古部的探子回报,这股沙漠胡盗的总部在汪吉河流域,人数在一万左右,由于他们的首领都是些西辽、西夏、金国通辑榜上的亡命之徒,部众中胡人、蛮人、汉人都有。先前只是劫掠大型商团,若对方乖乖献降,他们倒也不伤人命,但近半年来,他们像是突然发疯了似的,凡是前往漠北的商旅,不管是商团还是独脚商都不放过。
汪古部派往蒙古部的商旅接连几次都被抢光后赶了回去。漠南的瀚海大漠像是一道可以阻挡任何攻击的天然凭障,汪古部组织的几次围剿,都让沙盗利用戈壁沙漠地形,游击、骚扰、偷袭,令汪古部疲于应付,而后集中主力一举打得汪古部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汪古部也派来了蒙古的使者,想要请铁木真出兵剿盗,当时铁木真正发兵攻打蔑尔乞,没办法抽出来兵力相助,可此时不正是缴匪良机么。
“义父,上次汪古部使者请求蒙古部出兵相助,围剿盘踞在汪吉河附近的沙盗。想想那帮沙盗着实可恶,刻意阻断了南面通往漠北的商道不说,连汪古部依约送往我们部落的盐粮都敢劫走。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以后我们蒙古部还怎么在大草原上立足!”郭进极力鼓动着铁木真说到。
“哦!”铁木真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眉头却皱了起来。郭进一看,就知道了铁木真在担心些什么:这些沙盗盘踞的汪吉河区域,距离克烈部王帐窝鲁朵城不过千里,本就在王罕的势力控制范围内。
但王罕对此却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显然这些沙盗就算不是克烈部的培植势力,也与克烈部有秘密的协约关系。想来这沙盗近来所为大半都是针对蒙古部而来,他们是担心蒙古部日渐繁荣的商贸会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
“这沙盗阻断商路,不仅我蒙古部商贸大受影响,想来克烈部也会颇有损失。只是克烈部最近正与乃蛮部对恃,多半兵力都受其牵制,连应付蔑尔乞部的兵力都捉襟见肘,要对付沙盗更是心有余力不足。前几天乃蛮内乱,克烈部缓过劲来,但要想恢复实力,还得待些日子,义父身为盟友和义子,不如尽职到底,随便出手帮王罕将沙盗灭了,到时候再给王罕一个惊喜,也算是孝敬了一点心意。”
第八十二章 征战不休(下)求票
为了让铁木真打消顾虑,郭进搜肠刮肚地帮铁木真找好了几个削面沙盗,而明面上又不得罪王罕的“正当”理由。“对了。沙盗阻劫我蒙古、克烈两部商道的时机那么凑巧,正是蒙古、克烈、汪古三部联军讨伐乃蛮的时候,该不会是受了乃蛮人的指使吧!我们若是能够抓到几个沙盗首领,想必定能问清沙盗的背后主使:乃蛮!”
郭进一拍大腿,故作恍然大悟地惊叫到,却是要让铁木真栽赃坐实沙盗是乃蛮人控制的傀儡。明面上对王罕有了交代,铁木真就此坚定了剿灭沙盗的决心。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铁木真仍是率部依照原先的计划,缓缓地往东返回温都尔汗本部,五天后在行了一半路程之处的黑林扎营休整,表面上是要在这里整训部队,实际上只是加强那一万从蔑尔乞、泰衣兀、塔塔尔三部择其精壮组建的新万人队的训练。
五千近卫留守在这里,一万精骑就在博尔术、搏尔忽的率领下,趁着夜幂的掩护,千里奔袭汪吉河,以郭进和拖雷此时的体力,是没办法应付如此强度的急行军的,没法也只好待在铁木真身边等待消息。
七天后,博尔术、搏尔忽率队胜利归来。两车金银珠宝,二十几车财物,俘虏却是不多,只有几百个被沙盗掠去供其淫乐的军妓。长得还不错,但空洞麻木的眼神与行尸走肉差不了多少。
那些沙盗似乎验证了大家原先的猜想,对来自背后的危胁并没有多大的防备,这才让博尔术、搏尔忽偷袭成功。在人数相当的蒙古最精锐铁骑的远射近攻突袭之下,那群沙盗自是没有办法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可却凭着各各悍不畏死,以命换命的狠辣,硬是让蒙古铁骑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
因为同伴的大量死伤,让蒙古铁骑杀红了眼,等到战斗结束之后,战场上已经没有了一个还能站着的沙盗。将捷报通知了克烈部,并且还附上了一份战利品,那王罕神色有些复杂,脸上阴晴不定,沉思了一会,才长叹了一口气,这才命手下收下了铁木真孝敬的礼物,还让使者带言感谢了铁木真的一片孝心。只有那桑昆气得暴跳如雷,却不能指明咒骂铁木真,只好回帐篷将一切摆设砸了粉碎以泄愤。不久之后,王罕派部众接管了汪吉河,算是默认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清除了中原通住草原的障碍之后,汪古部贸易的粮食就源源不断地通过戈壁滩运往蒙古本部。满洲里新农耕区,因为新农民耕作经验的不足,今年产粮只能勉强维持该区的供应。嫩江高丽人产粮,要想独立赞助黑龙江新农耕区明显不够,汪古部提供的粮食有近半要通过河运的方式提供给黑龙江新农耕区。
为此郭进还特意设计出了一个奇特的运输工具,马拉式货船。蒙古高原的河流都不太深,河面也不太宽,沿岸平坦适合跑马,不过马匹或马车运输量不大,反而不如利用水利可承载更多货物,而马拉显然比靠人力摆渡更加省力。
满洲里农耕区能自给自足后,再继续采用半军事化管理已经不太合适了。新的行政管理方式势在必行。参考中原的城镇管理,结合后世的民主理念,郭进就计划按照一千人一个村,一万人一个镇,一个镇七个卫星村(各一千人),一个中心村(三千人),设三个区,一个区等于一个卫星村的划分方式,将满洲里的农耕区分成了两个镇,一个以额尔古纳河、海剌尔河、呼伦湖辖区为中心,一个以贝尔湖、合勒河、兀鲁灰河辖区为中心。
一个村设立了一个村长管理行政,一个师爷管理财政,一个文书管理基础教育(数学、汉文),一个捕头领十个捕快管理治安。一个镇的话,设有镇长一名,总捕头一名,总监一名,先生一名管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一开始这些人都是由郭进抽调铁谷的手下去负责,就按照管理商行的模式进行管理,等过几年后,再看情况适度的开放村镇自治,让百姓自己选则父母官。郭进从来都不认为全国行政一盘棋,是什么好的管理方式。各地的风俗不同,地理情况也不相同,全国一盘棋看是合理,其实有厚此薄彼之嫌。
不过因为农业无税,这些官员以及根据需要聘用的助手,他们的待遇肯定是没办法从地方财政支付,那些蒙古贵族们更是不可能掏钱来买单,只能由“多管闲事”的郭进自己掏腰包来垫付。
农业这一块拿不到税收,财政收入只好从工商方面想办法了。商业税的基础不够深厚,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就由郭进将所有的商业交易全都垄断,收税的话一个腰包出一个腰包进,反正是自己口袋的也没差。
管理财政的师爷就是郭进任命管理自家商业的地区负责人。他的几个助手就是员工,负责本地区百姓的衣食住行等一应日用品交易。利润按每个百姓总消费的百分之十五计算,所得利润用来支付公务员的待遇,一个村若有三十个公务员,平均每个公务员的待遇相当于五个一般百姓的总消费,要想实行高薪养廉的工资制度还是可能的。
忙忙碌碌地日子,让人缓不过劲来,这便又是一年将过。商业区的繁荣让郭进赚了不少的钱,克烈部的市集现在可谓是商贸凋零,大多的客商都将店铺转移到蒙古商业区这边了。
借鸡生蛋,欠铁木真的五千两银子郭进第一年便还了一千两。(不是他出不起这钱,这只是他用来安铁木真之心罢了)明年理所当然得提高房租、优化服务业、扩充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到时郭进的银子将有更多的进项。
说不定只要三年就可将五千两债务全部还上。今年年夜饭郭进家的餐桌上又多出了几道菜:鸡、鸭、鹅、猪。这可是郭进特意从汪古部花高价买进的。莫名奇妙的回到了古代的时空这么多年,他可是没对前世的家常菜一直念念不忘,可惜漠北的气候变化和饲料缺乏,很难养殖家禽。
在以前,鸡、鸭、鹅、猪的味道只能是停留在八年前的记忆当中。现在有机会放开肚皮吃个痛快,郭进的吃像用恐怖都不足以形容其十一。为了能在漠北饲养家禽,郭进可是想了很多的办法,后来受了温泉的启示(蒙古有三百多个火山活动口,占中国火山活动口总数的一半多),在巴乔山的温泉地带修建了窝棚,利用地热温室,达到了四季都适宜养殖家禽的环境条件。
由满洲里农业区提供皮糠饲料,实现了在漠北大规模饲养家禽的不可能任务。家禽养殖投产后,郭进手下的食品加工的经营规模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鸡、鸭、鹅、猪,烤、炸、炖、蒸、炒,为酒店、客栈带来了不少的生意。
烤面包、汉堡包、三明治、奶油蛋糕,很快也成了物以稀为贵,要提前预约才有的畅销食品。1198年春,铁木真率部三万再度前往克烈部与乃蛮部对恃的爱杭山山口,而被西夏、金国所迫不得不出兵乃蛮的汪古部亦派了一万骑兵前来克烈部汇合。
加上王罕的五万精兵,联军九万再次将兵威指向因兄弟争位内斗了一年,而实力大损的乃蛮部。乃蛮部的势力范围在爱杭山以西的阿尔泰山区域。军议上,桑昆执意要求攻打占据南部乃蛮二汗之一的塔阳不花。
在他看来,塔阳不花生性懦弱,易于战胜,领地又多半是平原,财物丰富,有大量的战利品可以掠夺。铁木真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应先取占据北部的乃蛮另一汗王不亦鲁黑。不亦黑鲁的领地是山区,相对贫瘠一些,兵力势必也会单薄一些。
第八十三章 勾心斗角(上)(求红票)
反观塔阳不花,虽然看上去易于攻打,但他的领地富饶、兵马众多。他本人虽然懦弱,但是手下的那些曾经跟随亦难汗的宿将精兵也当不在少数。一旦短期内无法战胜他,难保不亦鲁黑会生出唇亡齿寒的心思来,发兵包抄联军的背后,那时腹背受敌之下,局面就堪忧了。
两人争执不下,自然由王罕做了最终裁决。不用说,相较有勇无谋的桑昆,王罕更相信铁木真的判断。三天后,留下因与乃蛮有姻亲关系,而不好痛下杀手的汪古部帮忙驻守克烈部。王罕与铁木真的联军穿过爱杭山谷口,一路浩浩荡荡杀奔向不亦鲁黑在淄豁里河上游的营地。
越过了杭爱山脉,进入了如今的科布多地区,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是这一区域的主要特色。湖泊的四周是荒凉单调的碎石滩,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草原夹杂在中间,树木也很少,只是在靠近山谷与科布多河的河岸上有一些难以成林的桦树与杨树而已。
高大的树身映衬着荒凉的背景,显得越发的孤单稀疏。当联军一路畅通无阻的杀到不亦鲁黑的营地时,却发现乃蛮人大部早已经拔营远遁。王罕与铁木真当即就派出了探子四下寻找敌人的踪影,这才得知,原来不亦黑鲁自忖势孤力单,难以抵御两支大军的进攻,于是全营移往阿尔泰山深处,以避锋芒。
考虑到了才刚开春,不亦鲁黑前几天才下令全营搬迁,加上部队军民混杂,一路又要不时的停下来休整放牧,必然行动缓慢,此时应该立刻追击,必然得胜。联军经过两天的急行军,终于在阿勒坛山麓追上了正在撤退的不亦鲁黑军的后卫部队。
乃蛮部本就没有蒙古部和克烈部那般英勇善战,而且部众精锐又在内斗中损失惨重。联军只以一回合突袭就击溃了不亦鲁黑军的后卫部队。
迅速打扫战场完毕,联军继续追击不亦黑鲁。穿越了阿尔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