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如月奖励给那些人一些番薯之后,康采恩便开始义正言辞的布置起任务来。
“我告诉你们,我和对面的河东路都转运使有约在先,他将会为我募集民夫,帮助咱们在前线修筑城寨,谁要是耽误了这件大事,我要谁的脑袋,你们听懂了吗?”
这话还有谁能听不懂,于是一阵整齐而又响亮的声音叫了起来:“听懂了!”
康采恩满意的点点头,他之所以这样说纯粹是拿着国防大帽子在这里欺负人,不过这群家伙也的确缺点管教。
把他们震住之后,刚才自然而然的给他们分配起了任务:“把明珠接过来,那是天地道义让我们做的事情,可是咱们回车的时候也不能什么都不带呀,所以你们就义务把这群人爱民送到对岸去吧,这个工作可以现在就开始,纯粹当你们熟悉一下本作的舰队,要知道本土的舰队可都是些蹊跷玩意,你们要是不好生照料着,说不定就要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填窟窿了,到时候跳进黄河里去喂鱼,也没有鱼愿意吃你这个欠钱的老赖!听懂了吗?”
这下回答的声音就不是那么整齐了,甚至有人终于说出前几天圣旨的意思,询问康采恩这样做是不是有违圣上的意思。
康采恩看着对方那老师的模样,知道对方是在真担心,而不是借此推诿,于是便大包大揽的说道:“我这支舰队当中大部分都不是官船,即便是少部分也与你们这边的收入无关,再者说了咱们是义务送难民过去,根本就是一文钱也不赚的买卖,又谈何谋利了,咱们当兵的保家卫国守土安邦,那是本分,送几个父老乡亲过河,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御史台要弹劾,那也让他们冲我来好了,我早看那群王八蛋不顺眼了。”
这话说的慷慨激昂。周围的那些围观士兵都忍不住跟着叫起好来,而躲在他身后的梁某人则是吓得心惊胆战。
文官集团当中最具杀伤力的是哪个官僚机构,当然是御史台。他们不但可以风闻奏事,而且还可以捉人入狱。
像这样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在这个11岁少年心中竟然是如此的低劣不堪,甚至连成为对手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孩子也未免太狂妄了吧。
可是周围的老百姓们哪里有他这么熟悉官场上的套路,他们只知道御史台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但是眼前的这位小祖宗似乎比御史台更厉害,而且当机动帆船的发动机发出嗡鸣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小祖宗绝对不是一般货色,御史台在是高高在上,也拿不出这玩意儿不是?
于是一群平素里靠着私自运输客人赚钱毛利的当地士兵,迅速的向那些福建水手们介绍起了当地的水文情况。
不过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有福建水手不耐烦的叫嚷起来。
“海外也真是的,咱们都是在海里风浪当中长大的,那颠簸劲儿哪里是这内陆的河沟岔子能相提并论的,我站在这船上就如同在陆地上一般,根本就不需要了解什么水文条件,嗯,这个词是叫水文条件是吧?好像海外的确是这么说的”
可是他的话才刚刚都弄完。便见康采恩怒不可遏的三两步冲到床上去,抬起自己11岁的小脚丫,一脚将对方蹬到了水里去。
福建路沿海的水温再低也得有个十一二度吧,虽然康采恩没有实际测量过,但绝对要比陕北的黄河水要暖和,要知道这里是动不动都要发生凌汛事件的,那就意味着这段河水即便是在春天也存在着结冰的可能。
于是那位福建水手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河水的彻骨寒冷,远远不像表面平静那般让人有安全感,好在康采恩当然不是准备要了他的小命,所以一支长长的竹竿并很快分到了他的面前。
这个家伙狼狈的爬到床上之后,便立刻开始哆哆嗦嗦起来。好在姜汤什么的玩意儿,早就已经为这群福建人准备好了。这货也是个能吃的,三下五除二料理的两大碗汤之后便又能正常说话了。
“海外说的有道理,这河水真的是能要人命的!”
“我当然不会骗你们了。”康采恩呵呵一笑,接着说道,“人离乡贱,别在这里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家里父母亲人还在等着咱们开学呢,要是因为这点鸡毛零碎的事情挂了,你叫我们怎么向你家中交待?”
那人听得这话,立刻鼻头一酸,泣道:“小的再也不敢了?”
此地接近契丹国境,用“小的”这个词来进行自称的风俗。或许在之前便已经渗透了过来,因此这家伙也算得上是入乡随俗。
而在这一番折腾之后,运送难民的工作也总算是进入了正轨之中,与此同时来自河东路的民夫们也在迅速的集结着,因为是国防需要,所以很多热血贲张的汉子也都加入到这支队列当中。
几天之后他们便顺利的来到了黄河岸边,坐等康采恩的舰队,把他们护送到对岸去。
第498章 你好,李元昊—22()
在获得了民富的支持之后,康采恩的下一步计划便可以顺利展开了。
大量的物资开始从他们乘坐的船只上卸下。然后在民夫的搬运之下,从陆路向丰州宁远寨前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梁某人一直在观察着民夫每班用的那些物资,只可惜以他的认知能力,完全看不出这些稀奇古怪的材料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由于在自家境内前进,而且康采恩的队伍旗帜鲜明,所以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刁难,其实原本是有那么几个睡卡,想要刁难一下他们的,但是当关羽等人魁梧的身材以及锋利的刀刃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念头自然而然的也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是别人虽然不敢给康采恩等人带来麻烦,但是自己队伍里却出了那么个幺蛾子,毕竟梁适这个家伙已经与康凯产生了距离,他要是不给康采恩贴点乱子,那可真是对不起他的智商了。
于是当一行人处于林州境内的时候,这个家伙突然声称得了风寒甚至还要求整个队伍都停下来休整两天,以免其他人也因为天气因素而得了相同的病。
原来,自从康采恩特别重视水手们对水温的适应之后,这个家伙便稍微打听了一下,很快便弄清楚,这些水手都来自福建路,出于相同的原理,他认为这些人在北方也是极其容易得病的,毕竟水土不服的情况有很多,而且他们长途跋涉,正是最容易得病的时候。
如果他趁着这个时候一闹腾,肯定会有不少福建来的汉子也跟着叫唤起来,那样的话康采恩的队伍恐怕就要产生一次小小的内部龃龉了。
然而,梁适的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
这帮福建路的青蛙们在路上呱呱的叫的欢畅,但他们那来自亚热带的体魄,却没有因为亚寒带的气温而出现问题。
因为一种叫做羽绒服的东西,已经把这些福建青蛙们裹成了粽子。更何况如今已经不是严寒的三九天了,所以这群青蛙们还是能够欢快的蹦达的。
自从1812年跟随拿破仑出征的某一士兵将鸡毛塞进了衣服里之后,羽绒服这种东西便开始慢慢的在欧洲以及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之前,康采恩为了解决御寒的问题,甚至动用了北海的关系,在大陆内收购棉袄。
而如今,邱大海和山猫的海贸跑起来之后,从北欧或者北美进口羽绒服变成了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
于是这群来自福建路的青蛙们,便穿上了这种足够把他们裹成粽子的衣服。
对于福建人来说。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没有见过,尤其是泉州地方。连来自大食的宗教都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而且泉州上下俨然就成为大宋朝廷给大食人的一块落脚之地。
常年和来自中亚西亚的商人打交道,让当地的百姓根本就不会在乎来自海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因此他谈这些声称是贩卖至海外的羽绒服,之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难以接受的。
所以这群人穿起来的时候,连一点惊奇的声音都没发出来,以至于梁适那个家伙,对于行军队伍的这一变化,竟然丝毫也没有察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他俩某人的聪明思维没有能和观察力匹配起来,那他活该算计落空。
而且刚才你早就看他不顺眼了,要不是这个家伙声称是从丰州前来接他的,恐怕他早就将这家伙踹进黄河里喂鱼了。
而现在他声称得病之后,其实类似的事情也可以出手了,比如说把他踹在麟州地界儿,让他病情痊愈之后,再去追赶先行的队伍。
总之康采恩的意思就是绝对不能因为他这个病号而耽误了队伍行进的过程,要知道为了掩饰穿越光门的存在,刚才可是把所有要用的建材全都放在了床上,也就是说,福建路的这些青蛙们,实际上是在押送修筑城寨要用的各种建材。
为了不在路上出意外,他们不能在任何地方有所耽搁,毕竟这里是边境地区,敌人随时有可能发动进攻。
可惜他们的行程最终还是被耽搁下来了,但不是因为梁适这个家伙,而是因为当地麟州知州苗继宣。
康彩恩进入麟州地震的时候,并没有和苗继宣打招呼,但苗继宣和高继宣不同,常年在边境驻守的他,对周围地方的动静特别在意。
更何况是一只穿着如此特殊的队伍,而且他们押运的东西,也是斥候们从不曾见过的。
所以,苗继宣不得不把他们拦下来询问一番。
只是这个过程进行的比较有趣。
先是,为了将梁适这个家伙踹进麟州城里,不知道麟州城具体位置的康采恩只能向路人打听,可是如今战事连连,道路上并没有多少行人,所以他们只得在路过一处草棚时,停下来进去询问了一番。
只是进去打探情况的康采恩和关羽万万没有想到,这座简陋且四处透风的草棚之中竟然住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这个少年虽然气宇轩昂,但看上去表情失落,虽然不是面有菜色,但也是瘦骨嶙峋。这对康采恩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孩子应该是个孤儿。
但更加熟悉古代民俗的关羽,却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在这里结庐而居。
“在下路经此地,有事相询,却不知先翁已逝,有所唐突之处,还望小郎君多多海涵,多多海涵。”
康采恩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少年结庐在此是为了给父亲守丧。
因此,他也立即表达了对自己唐突行为的歉意。
不过那位小郎君却只是清了清嗓子,继续顶着那张憔悴的面庞,挥挥手说道:“客人有什么要问的,开口便是。”
“在下想打听一下麟州城的去处,因为队伍之中有个叫做梁适的家伙病了。”
“梁适?”少年人的眉毛微微抬了抬,但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道,“不知两位何许人也?”
闻听此言,关羽习惯般的抱拳行礼,口称:“在下河东解县”
但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康采恩打断道:“小郎君不必惊慌,我等不是坏人,因奉有陛下圣旨,所以送了一些建材,招了些工匠,前去丰州帮着修一下宁远寨,哦对了,在下叫康采恩,籍贯在京东路沂州,不过后来迁居到广南西路,在钦州的山沟沟里隐居,只是前些天海外游玩的时候”
说到这里,康采恩的话语却戛然而止,因为那个少年的眸子已经倏地睁开,显然是听到了什么让他感到震撼的消息。
“原来是海外当面,小子久居偏僻之地,不识海外面目,还请多多见谅。”
“不敢,不敢,是我等唐突在先,哪里能怪的小郎君?”
那少年微微一笑:“既然是海外奉旨行事,那我等自然也应助上一臂之力,麟州城离这里不远,海外稍等片刻,我自会派遣家人在海外前去。”
“多谢小郎君美意!”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哦,对了,我这里还有一些姜汤,不知道那位病倒的梁某人,需不需要喝上两口?”
康采恩听他对梁适殊无敬意,不由得心中暗喜,看来有些人的人品太差,早就已经引起了众怒。
不过给那家伙灌上两口姜汤也好,总不能让人说他康采恩无情无义,对这个钱去黄河渡口迎接自己的朝廷重臣,不管不顾,任凭他在这严寒当中忍受着疾病的煎熬。
于是康采恩当即答应了这位少年的建议。
三人便一同出了这草庐,迅速的向停在外面的队伍行去。
只是康采恩没有注意到,在这个行进过程当中,少年一直用余光打量着队伍的人员构成和货品种类。
不久之后,他便把自己看到的这些东西与之前听到的关于康采恩的传闻关联在了一起。
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梁适终于咕咚咕咚的喝完了那碗姜汤。
这家伙早就已经感动的不知所以。非要询问那位小郎君的名姓,说是以后要报答于他,可是那位少年却只是在嘴角处挂上了一丝冷笑,并不回答他的询问。
康采恩见这幅场景,甚至都怀疑这位少年在姜汤之中中,给梁适加了些特殊的佐料。
不过他们后来又一想,既然少年在此处为先人守墓,应该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否则梁适这种卑鄙小人要是报复起来,说不定还有可能会殃及先人坟冢。
而是性侵是与他想象的别无二致,少年只是将这些天来积攒在身上的头皮屑,洒了一些在那碗姜汤里而已。
不过关于梁适的事情,绝对不可能成为康采恩关注的焦点。
他关注的焦点是,为什么那位指派来给他们带路的下人,要在他们出发之前再接受一次少年的特别叮嘱呢?
看他们说话的情景样子,康采恩便知道这个所谓的家人绝对不是仆役那么简单。
可他们只是需要一名向导而已,并不需要什么重量级的人物出场吧。
少年虽然在这里结庐手上,但周围并不缺少仆役,显然他也是一位小有身份的人物。要不然这位小郎君,也不会有姜汤喝。
显然,他的家人是把他照顾得很好。
所以这里也应该不缺人手才对。那就不必派出什么重量级人物了。
不过刚才后来才想明白,临行之前的这次窃窃私语,并不是因为小郎君看中他的身份而格外叮嘱家人要小心应对。
虽然出场的的确是个重量级人物,至少相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是的,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借助老家人的经验,在康采恩面前应付自如。而是一开始就用老家人的身份,向此行要见的另外一个人传达某些特殊的信息。
这个老家人岁数不小了,看上去得有60多岁,据称附近的府州、丰州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因此由他带路,即便是要到西夏去遛弯,也不用太过担心。
在这一点上,小郎君显然是不屑于撒谎的。没过多久之后就看到了一座并不算雄伟的城池。
其实就是在城外,也有驿馆之类的地方,能够让梁适这位朝廷命官休息,只不过他现在身染疾病,最好还是进城里找个郎中医治一番。
康采恩等人在这方面倒是多花费了一些时间,不过梁适此行也是带了随身仆役的,所以照应他的生活起居,倒不需要康采恩额外费心。
然而就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一行车架却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关羽和单雄信的人立刻拿起自己的随身兵器,冲上前去,摆出防御阵势。
但那一行车驾当中却走出了一位身披铠甲,有些虚胖的中年男人。
分批开展倒是容易理解,毕竟这里是边境地区,哪怕你是文官,也得把自己裹进铁皮罐头里。
可是,就算是文官,也不至于挑选这么一个笨重难看的家伙吧。要知道边境帅臣的形象,对于士兵的事情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然而刚才的疑惑还没有得到解释,旁边的黄君汉却低声惊叫了一声。
“是他!”
“是谁?”
康凯也惊疑不定的问道,然而当他顺着黄金汉的目光看过去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那位少年派来的老家人,竟然就躲在那名官员的身后,而且此时他还正朝着康采恩一行人指指点点。
那个虚胖的中年人,一边听着老家人的解释,一边点头不已,显然是觉得对方说的相当有道理。
但这幅告密者的姿态却让康采恩变得更加不安起来,她本能的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是被出卖了,现在留给他的选择或许只剩下挥舞兵器突围而出了。
可是这里终究是大宋的地盘,而且那位少年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恐怕断然不会轻易陷害一名身背皇帝的朝廷官员,毕竟他连那个叫做梁适的家伙也不敢收拾,更何况在陛下那里挂着名字的自己。
但是他们摆出这幅阵仗,又是为了什么呢?
第499章 你好,李元昊—23()
咬了半天了耳朵之后,那位虚胖的中年人终于来到康采恩的面前,拱手一礼,口称:“在下麟州知州苗继宣,拜见海外。”
都是多大的官儿,康采恩倒是有些闹不清楚,因为宋朝的官僚制度相当复杂,像知州这样的头衔基本上属于差遣,而不同资历的官员都可以担任这一差遣。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只有正八品的康采恩,绝对当不起对方的拜见。
虽然宋朝的知县不是七品芝麻官,而是九品的芝麻渣。
但是八品的知州,康采恩从未在山猫提供的资料上看到过,因此他不得不立刻还礼,口称:“小子不才,岂敢受太守大礼。”
然而苗继宣却突然激动的说道:“当得起,当得起。如今我麟州上下,或许只能求助于海外了。”
“求助?”康采恩微微一惊,这话确实要从何说起。他来到这里的目的,一直都与麟州毫无关系。
苗继轩当然知道,康采恩会感到疑惑。但他同时也发现,自从求助这两个字出口之后,那位手握长刀的大汉已经慢慢的收回了自己的武器,只有那个红脸的家伙依然还保持着对他的警惕,这就意味着。他最为担心的冲突应该不会发生了。
收回长刀的是单雄信,他不认为一个求助的人会对康采恩造成威胁,但是依旧保持着警惕的关羽却知道。这个人出现在他们面前,纯粹属于计划的节外生枝,倘若他们行有余力能够帮助他们,那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