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大师-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事?李逸迷惑的挠挠头皮,看他没有再往下说的意思,就端了杯水坐到了沙发上,去总公司……莫非是去鉴赏春拍的拍品?

    “你小子,就你机灵!虽然银通拍卖表面上看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其实是为了规避拍卖公司不能拍卖自己的物品这条规定,换汤不换药。我们收的货为什么核查的那么严格,就是要防着他们那边的抽查,同样,他们每次拍卖之前,也要接受我们这边的核查!呵呵,小李,这次过去好好干,挑他们几个大毛病出来,也替我们典当这边争点气!”

    李逸不知道王大川哪儿来的这么大的怨气,这很可能牵涉到双方的一些陈年旧怨。不过通瑞宝这么搞确实厉害,你只要想想随时都有一帮家伙等着揪你的错处,你工作的时候怎么还敢不尽心?

    不过这一次确实是不需要客气,本来就是不同的分公司,得罪也就得罪了。而且,如果两边都一双两好,一团和气,只怕公司就先不乐意了。

    王大川处理了一下公务,又给留店的黄启仁和王娜交代了两句,带上李逸,驱车直奔月坛。

    银通拍卖的办公室就在通瑞宝的楼下,因此李逸直接先到通瑞宝集合,到了一问才知道,这次他居然被分到了书画组,而且带队的还是钟皓晴!

    “李逸,这是海淀分店的赵达锋赵老师,书画鉴定的老前辈。刘明老师就不用给你介绍了吧?这次你们三个负责核查书画,记住,用心点,如果出了问题可是要扣奖金的!”

    李逸点点头。上前和赵达锋打了个招呼。

    赵达锋是一个五十多岁身材矮小,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老人,他早就听说公司在年前招进来了一个天才的年轻鉴定师,而且还有人在传钟总已经收了他做弟子。现在看到他竟然被安排到了书画组。不禁暗想这事很可能是真的。这又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自然是要好好的打量打量。

    “小李,这次春拍的书画作品不少,一共有三十七幅,我问你。你是擅长水墨啊还是工笔?是对明朝的画家更了解一些还是对清朝、近现代更了解一些?”

    赵达锋是这次书画组的队长,打量过李逸之后就捻着那几缕山羊胡子笑眯眯的问道。

    还有这么一说?鉴定书画还要分朝代、技法?

    赵达锋一看他的神色,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看我们小李老师也很不简单啊,这架势,你是要通吃?好,那待会儿我可就要偷懒咯!”

    话虽这么说,但因为这次核查是春拍的最后一道关卡。所以赵达锋还是和刘明商量了半天,最后定下来是刘明负责近现代部分的名家,他则负责剩下的作品,至于李逸,自由人,想看什么看什么,别添乱就行!

    在公司吃了午饭,李逸跟着赵、刘二人下楼,走进了银通的办公区。

    银通拍卖的首席鉴定师秦华亲自接待,他先是一人给了一份书画的目录。然后拉着赵达锋吹了好大一会儿,中间自然少不了打量李逸,毕竟这小子的名声在公司早就传开了。

    不过这次见到真人,秦华摇摇头。还真不怎么样!

    在办公室待了一会儿,秦华领着他们走进一间VIP接待室,拖过一边桌子下边的大木箱,先让他们三人检查了封条,然后当着他们的面打开,

    “东西都在这里。一共三十七件,你们核查完后,通知我过来上封。”

    看到木箱里都是一个个装好的画筒,刘明上去将这些都抱到了桌子上,数过数量没错后,赵达锋客气的将秦华请了出去。

    “先把画都打开,按照目录核对无误后再开始鉴定。”

    赵达锋看了一下时间,吩咐道。

    三个人折腾了十分钟,确定书画都没有问题之后,一人拿起一幅作品,找地方坐下,仔细的看了起来。

    李逸打开手中的卷轴,一看,赫然竟是一代文豪苏轼的《雪堂余韵》水墨纸本手卷!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则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并称“宋四家”!

    一上来就看到这个大咖的杰作,岂不快哉?

    粗粗浏览了一下这幅长达110厘米的长卷,看到上边密密麻麻的收藏钤印,李逸轻叹一声,真不愧是流传有序的精品之作,这玩意,随便拍只怕都要拍出上千万!

    接下来是细看,他先从卷首看起,刚刚看到“右黄州寒食二首”的题识,眉头就皱了起来。匆匆看完,他又打开了第二幅长达150厘米的长卷,稍稍浏览,又看了看落款,忽然哑然失笑,还是先入为主了啊,这幅手卷,竟是件老仿!

    这种事情在拍卖中很常见,很多时候,拍卖行是不会对拍品的真伪进行背书的。如果仔细研究拍卖目录中的拍品介绍就能发现,除了一些非常确定而且有炒作价值的名家之作,其他拍品在真假方面的描述一般都比较模糊,这时候就要看参拍者的眼力了。

    所以,有时候你会听到朋友喊冤,我这件东西是拍卖会上拍来的,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不用奇怪,那不叫假,叫仿!更何况,你找不到任何的证据证明曾经有人为这件拍品的真伪背书,最后只能怪自己眼力不够。

    就像那家人准备典当的仿齐白石的画配联一样,事后是找不到拍卖行后账的。

    像这种情况,仅仅只是拍卖这潭深水中毫不起眼的一滴浪花,李逸也没放在心上,直接将东西收好接着看下一件。

    第二幅字是祝允明的草书水墨纸本手卷,内容是李白的《行路难》。

    祝允明右手六指,故自号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朝四大才子。

    祝枝山多才多艺,尤善书法,甚至有古书赞其为当时的“国朝第一”,可见其功力确实非比寻常。

    有了前边的前车之鉴,李逸并没有对这幅字抱多大的希望,可惊喜往往就是这样不经意的来临,这幅字居然是祝枝山的真迹!

    虽然草书李逸并不懂得欣赏,但仍是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了半天,才接着去看下一幅作品。

    下一幅却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横幅。

    伊秉绶号墨卿,擅长书法,隶、篆尤精,亦通绘画、治印,现有诗集传世。他的隶书往往放纵飘逸,自成一派高古博大之气象,与当时另一名大书法家邓石如齐名,并称大家。

    这幅字是真迹,因为是隶书,所有虽然只有寥寥数字,李逸却看的更久。

    书法看的差不多了,自然就该看画了,李逸早就从目录上看到了自己那幅文徵明的《深翠轩图》,发现它这会儿正摊开在赵达锋的面前,不由会意一笑,从刘明身边拿过一幅卷轴,轻轻打开。

    这是清末海派四杰之一,任颐任伯年的一幅立轴设色纸本,玉堂花鸟图。从题款来看,是他四十二岁时的作品。

    任伯年是海派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早年更是以工笔见长。

    他的画,往往设色明净淡雅,明快温馨,并兼工笔写意。这种画法,对花鸟画是一种开拓性的创新,因此对近、现代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逸稍一沉思,就想起了大年初一在钟皓晴家看到的几幅师兄师姐的作品。徐凌和刘淑英也还罢了,在钟圻的那幅画中,这种画法流露的相当明显,很显然他走的就是这一派。

    这时李逸才忽然想起,拜师这么长时间了,他竟还没有欣赏过两位师父的真迹,随即又想起,他连胡志远的作品也没看过几件,不由轻嘶一声,自己这个弟子,貌似当的有点不太合格啊!

    接下来,又看了几幅作品,当他打开最后一幅立轴的设色纸本画卷时,眼睛忽然一亮,这应该就是书画的压轴之作了,而且也很可能是这场春拍的压轴。

    这是近现代著名画家,山水画一代宗师黄质黄宾虹的《松筠仙阁图》!

    黄宾虹的画很有意思,他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多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人称“白宾虹”;八十岁后则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人称“黑宾虹”。

    这幅画,就是他八十七岁高龄时所作,是标准的“黑宾虹”。画面虽为设色,但多用浓墨,将其倡导的“浑厚华滋”四字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绝对是一幅精品之作!

    正沉浸在画中不可自拔之时,李逸耳边忽然响起了一个略显苍老,但语调稍显高亢的声音,

    “小李,这幅画画的怎么样啊?”(。)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忽悠() 
听到赵达锋发问,李逸连忙直起了腰杆儿,

    “赵老师,我觉得这幅画意境清远,匠心深邃,意象郁勃,气格高华,黑、密、厚、重四字诀发挥的淋漓尽致……”

    赵达锋闻言失笑,

    “呵呵,看这词拽的……这些拍品你都看完了,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李逸摇摇头,这些作品到他这儿都不知道过了几手了,说不定师父都一一看过,能发现问题那才叫怪了。

    “嗯,这次拍品的质量还不错,整体水平比较平均,又有一两幅比较拔尖的……你们猜猜看,那一幅能力拔头筹啊?”

    李逸毫不犹豫的说道:

    “就是黄老这幅!”

    没想到,赵达锋和刘明竟然齐齐摇头,

    “周四,是周四吧?周四晚上你关注一下燕京卫视,有一档访谈节目,讲的就是我们这次春拍,你看完了估计就会知道了。唉,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老咯……”

    李逸莫名其妙的挠挠头,前边还好理解,怎么忽然又蹦出来后边这一句,这是几个意思?

    看到他不明所以,赵达锋和刘明相视一笑,也不解释,转身收拾好刚才看过的书画,叫来秦华,看着他一件一件的装进木箱,贴上四个人都签了字的封条,然后走出了公司。

    “我先走了,这两天老婆子身体不太好,小李,小刘,下次有机会请你们吃饭。”

    赵达锋没有上楼,直接在电梯口和两人告别,刘明也笑着说道:

    “我晚上也有点事,小李,我等着你请我吃饭啊,记着,你欠我和赵老一顿。”

    李逸笑着点点头,下楼后给钟圻打了个电话,他记得上次聚会的时候。钟圻说过,为了避嫌,那幅《深翠轩图》尽量不放在银通拍卖。

    “因为牵涉到一系列的宣传,银通更好沟通一些。所以最后还是决定放在银通,只是忘了给你说了……”

    “没事,放哪儿我都无所谓,只要能将事情解决就行。”

    “你看着吧,这回。某些人的脸都要肿烂了,哈哈!”

    刚刚挂掉钟圻的电话,成思甜的电话抢着打了进来。

    “李逸,有没有时间?有时间的话过来一下,报告出来了。”

    李逸心中一跳,靠,差点把这事忘了,这还有个打算捅破天的哥们呢!

    想想确实是没什么要紧事,他决定去看看,看看这个想要香史留名的家伙究竟能拿那块串了味的龙涎香折腾出个什么鬼来。

    成思甜的工作室在北四环的学院路。花了大概一个小时,李逸找到了成思甜告诉他的地址,一处颇为偏僻,但看起来很是清幽寂静的小院。

    看到他来了,成思甜顾不上寒暄,直接将他领到了东厢一间书房模样的房间里,

    “刚弄完,我喊了外卖,我们边吃边聊。”

    李逸点点头,看他走路都似乎有点摇摇晃晃。不由说道:

    “成哥,要不改天吧,你先好好休息休息,我不急。”

    成思甜苦笑一声。

    “关键是我急啊,东京香博会的报名马上就要结束,我必须在后天之前拿出完善的资料,并且亲自送到东京才能参加,不急能行吗?”

    李逸挑了挑眉毛,东京香博会?好吧。之前确实是没听说过。

    “这件东西我不准备在国内宣传,我会先让它在世界上几个香文化盛行的国家走上一圈,争取拿到几个大奖之后,最后再回到华夏。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出口转内销也一样吃香。”

    李逸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现在各种媒体太发达,各种虚假广告满天飞,导致人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区分一件东西的好坏,最后只能无奈的认为,能够获得老外认可的总会是好东西吧?

    一个国家大多数的人都在向外看齐,可那些所谓的自己人居然还在拼命的用各种无下限来挥霍仅剩的那点公信力,这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之余又深感无奈的无解命题!

    “报告呢,估计你是看不太懂,我就直接把结论告诉你好了,这块龙涎香成型大概在一千一百年以前,也就是宋朝的时候。到了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将它当做进贡的宝物带回了宫廷,后来御赐给了当时的监察御史崔涯,之后几经周转,最终被盗墓者在清知府袁牧医的墓中带出。其中,在袁牧医的墓中时,这块龙涎香一直放置在一个奇楠香木所制的盒子中,密闭了大概340多年,最后终于形成了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合香。怎么样,算得上是传承有序吧?”

    李逸早就听呆了,这尼玛还真能忽悠!不就是为了名吗?至于吗?

    “你错了,你真以为这些都是我杜撰的?这些都是有史料可以查证的!崔涯的部分在《博望录》、博州崔氏家谱等五本古籍中可以查到,之后的袁牧医也在野史中有记录……这些资料我都准备了复印件,待会儿给你一份”

    李逸眨了眨眼睛,连嘴里的饭粒掉出来都忘了去擦,难道真有这事?这不可能,绝逼不可能!

    成思甜看着他的表情,忽然哈哈大笑,

    “事情绝对是真的,但是不是你这块龙涎香,谁也不知道。所以呢,我决定先从国外走起。其实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日本,那是一个信仰坚定到变。态的民族,他们对华夏所有的宝贝,都怀有一种敬仰崇拜到极欲占有的变。态心理……”

    李逸听着听着,眼睛一亮,

    “你是说,你准备先把它忽悠成一件香道圣物,然后再狠狠的坑那些小日本们一把?没那么简单吧,他们的严谨可是出了名的!”

    “呵呵,就是这样才有挑战。你放心吧,我会把它包装成一个圣洁的神女,然后不经意间在那些变。态们面前走光露出了内。裤,只要能引起一个大财团的贪欲,他们自然会配合着我们去运作,到时候,呵呵!”

    “行,你就努力去弄吧,真到时候忽悠成了圣物,咱就把它卖个天价出来,我想想,这样,我三你七?或者……”

    成思甜摆摆手,直接打断了李逸,

    “小李兄弟,你听我说,没你这件东西我就算是再能忽悠也是无根的浮萍!这样,你也别说了,咱们谁也不占谁便宜,东西算是你的股份,后续所有的运作算是我的股份,咱俩一人一半,你看怎么样?”

    李逸长长的吐了口气,

    “行,我现在越来越期待你运作的结果了,也不知道到时候到底能坑他们多少钱……”

    成思甜呵呵笑着伸出一根手指,

    “反正我是冲着这数去的,低于这数,想都不要想。”

    “一千……一亿?”

    李逸本来想说一千万,后来想想也不可能,这么大阵仗至少也要赚回来一个亿才值当!

    “没错,一亿,刀了!”

    刀了?李逸眨巴了半天眼睛,才想明白这货说的居然是美刀,不由有点哭笑不得,你这么狠,他们会哭着找妈妈告状的……

    “记着,这是咱哥俩之间的秘密,其他谁都不能说,包括老谭!”

    被狠狠震惊了一把的李逸满心唏嘘的走出小院,一直到上了地铁还在琢磨这件事情。

    成思甜说的好像挺美好,可是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基本上没什么实现的可能。而且,这件事情他似乎搞错了顺序,如果真想运作,还不如在国内先炒起来,然后再卖到日本反而更可行些……

    不过这事跟他没什么关系,成了固然是好,不成也没什么损失,他只需要安安静静的待在一边看戏就好了。

    一路辗转回到小区,还没来得及开门,电话又响了,李逸一看,是常槐之常老爷子。

    “小李,你现在有没有空?有空的话能过来一趟吗?”

    电话里,常老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刚刚被成思甜忽悠过的李逸心中咯噔一下,我靠,不会常老那边的研究也出什么岔子了吧?

    当下顾不得多问,拿了车钥匙直奔车库,没半个小时,就赶到了赵登禹路。

    “怎么了常老?那玩意的研究咱不着急,您可千万别把自己累着!”

    面容憔悴的常槐之摆摆手,不是那事,

    “小李,你说说,现在这人都是怎么了?一个个为了钱,面子、良心、朋友、家庭什么都不顾了,这……唉,一辈子打雁,临到老了反而被雁啄了眼,这好人,做不得啊!”

    李逸有点摸不着头绪,不过也大概能猜出来他应该是叫哪个朋友给骗了,不由挠挠头,想劝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听常槐之接着道:

    “你还记得前几天我带你去拿的那件封门三彩吧?我给他找着买家了。”

    李逸精神一振,好事啊!可您老这副模样,莫非是又出现了什么变故?

    “变故?呵呵,小李,我们两个都打了眼了!那件封门三彩根本就是一件残次品!”

    残次品……李逸晕了,怎么可能会是残次品?那件青田石雕,不但他们两个看过,就是鉴灵牌也鉴定过,那确实是一块真正的封门三彩,而且也确实是张玉宝的作品,它怎么就又变成残次品了呢?

    常槐之惨笑一声,

    “呵呵,那件作品,是断成两截又被人给粘起来的!高,实在是高,这手艺,不比马老弟差啊!”(。)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卖力宣传() 
听到常槐之的惨笑,李逸半信半疑的摇摇头,那么大一个物件,如果真是粘起来的,他们两个绝对没有看不出来的道理!

    “没什么是不可能的,东西就在那儿,你自己看。”

    常槐之看到李逸将石雕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