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高兴的喊人拿了碗筷,坐下和李青一起吃。他吃的声音很大,屋里一会又有几人喊道:”李大人,我也写好了。。。。。。“
李青放下碗筷,到一旁让他们排好队开始看折子,又有两人跑过去拿碗筷吃饭了。
李青看到第三份奏折时说道:”拿回去重写,你要是连这个都写不好,我真的要考虑你的能力问题了,以前的折子不会也都是这样糊弄着写的吧,回去继续写。“
那人看着其他人吃的香香的,拿了奏折回去重新写过。
其他的人见了,又都低头开始写,李青吃好了站起身来,看向一人,那人很不同,从开始就低头写着,菜来的时候那人连头都没抬,李青走了过去,看到那么长的一篇文章,纸张从桌子上滑落到了地上。
李青从地上捡起右端开始看起,李青看的激动啊,这人简直就是做御史的人才啊。从隋朝的繁盛写到了灭亡,从太宗皇上任用贤臣受百姓爱戴,写到了先皇重用小人导致玉林关百姓怨声载道。从先皇励精图治写到了大唐江山不能异姓。
李青敲了敲这人的桌子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先去吃饭,吃完了回来继续写,我看你这个估计得写到晚上了。“这人抬头呆愣愣的看着李青说道:”谢大人。“然后丢下笔就跑去盛饭了。
李青笑了笑看向四周,其他人都看着他。李青说道:”看什么看,继续写?人家写的已经过关了。“
李青挨个去看,看着没怎么写字的人说道:”你们不写的,就在这里慢慢写,我等得起。”
那人被李青看的脸红,起身说道:“李大人,我要出恭。”
李青看着他嘴角微微翘起说道:“来人把恭桶拿上来,王大人要出恭。”
顿时就有人笑了出来,那位王大人气的坐了下去,一天没喝水吃饭,哪里来的屎尿。
又有人说道:“这件事不能全怪尹都督,尹都督是被司马将军蒙蔽的,这些人是司马将军安排过来的。”
李青看着那人说道:“圣旨的意思是让李青地界的人去相对安全的地方,司马将军做的没错,的确是把他们送进了城里。如果你要是觉得你这个理由站得住脚,我可以把你和这些奏折一起送回京师,你去朝堂上辩解可好?”那人不言语了,坐下拿起笔,继续冥想。
李青说道:“当然了,司马将军的用意我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我这个人就喜欢公报私仇,所以大家大可放心,此事不会轻易就过去的,你们心里不平衡的也会找回平衡的。”
李青说完,全部人的笔都停下了,他们刚刚都以为李青也是太祖皇上的人了,结果听到了这样一番话。如果李参军要是真的整治司马云飞,那就可以确定李参军真的只是皇上的人。
太祖皇上一系的人集体替司马云飞默哀,只希望李参军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这样做。
世家中立一系的人心里有了底,要是李参军得罪了太后和太祖皇上的人,他们更容易拉拢了,重新下笔写尹都督的罪责。
太后一脉的人也都决定抛弃尹璞善这个废物,要是真能让司马云飞好看,那就有热闹看了。
众官员听了李青的话,各有心思的落笔,符合要求的越来越多,众人也都去吃饭了。
外面已经敲了三更了,最后一个也写好了,此人是太后一脉的正六品参军,王参军。
厅堂里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李青和王参军二人,李青在整理摆放奏折,王参军把写好的奏折放在李青面前的桌子上说道:”李大人好手段,尹璞善这次是完了,我一直不相信大人是皇上的人,大人可否告知下官来玉林关的目的,下官说不定能帮得上大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新洗牌
李青没有一丝波澜的说道:”王大人准备出什么价码呢?“
王参军胸有成足的说道:”李大人想要什么?高官厚禄还是荣华富贵?太祖皇上年纪大了,皇上年纪还太小,大人可择木而栖。“
李青没有半点动容的说道:”王大人应该有查过我的底细吧,貌似户部如今还欠我不少钱粮呢,欠债的人跑来和债主说富贵,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王参军听着也别扭,真的是无话可说了,这事他是知道的,朝廷总共欠了人家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李青看着王参军说道:”王大人不用多想,我此次来玉林关的目的非常简单,只希望战事尽快的结束,我只想带走我李青地界的人。不知道我这话王大人能信几分,当然等有了结果,王大人自然也就相信了。还有就是请大人帮我转达一下,我不是针对太后一系的人,如果不是尹璞善欺负了我的人,我是绝对不会动他的。“
王参军看着李青,心想这话应该不假,今天的事他也是找人调查过了,是突发事件,如果没有这个事,尹璞善还是玉林关都督。
王参军看着李青冷清的面孔,信了五分,问道:“李大人打算如何报复司马将军呢?”
李青回道:“王大人说的这是什么话,在下何时说过要报复司马将军了,在下是参军,司马将军没犯错,在下自然不会无中生有,但是如果司马将军犯了错,那在下自责所在也绝对不会姑息,大人在玉林关时间长,要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可不要藏着掖着啊,咱们都是大唐的官员,必须依照大唐律法办事才好。”
王参军点头说道:“大人说的是,大人说的是,下官先行告退。”
太祖皇上一系的人在加紧收集尹璞善等人的罪证,太后一系的人在商议李青说的话的可信度,中立的人想着如何继续中立。
李青回到李宅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李青洗了个澡,换好了衣服。把身上的玉佩,玉环,钤印和两封书信全都放在了一个小木盒里,盒子用一块黑布包好。
他如今的身份迷离,他可不想因为这些东西坏了如今的局面。
他如今可以和太祖皇上合作,也可以和太后的人合作,更可以因为利益跟世家中立子弟合作。
李青在卧室里走了一圈,爬上了房梁,把黑布包放在了一处阴暗的角落里,打眼看过去根本就发现不了那处还有一个东西,李青觉得没问题了,才跳下房梁。
当天尹璞善被入罪的消息就传到了司马云飞和杨业耳中,二人边吃饭边讨论此事。
司马云飞说道:“这个李青还真有办法,这都能定尹璞善的罪,这事要是闹大了,估计太后娘娘都会有麻烦吧。”
杨业喝了一口茶说道:“太祖皇上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太后娘娘失事是一定的了,只是李青这奏折能不能上达天庭还是个未知数。”
杨业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如果李青不是我们一系的人,还有能耐能上达天庭,你就死定了,你别忘记是谁把他的人送到都督府上的。”
司马云飞讪讪说道:“不能吧,好歹我也是玉林关主将。”
杨业没有回话,希望如此吧,可是他的感觉并不是很好。
十天后尹璞善的罪证如同潮水一般的涌入了京师,太后想尽办法阻拦都没有拦住。
李青亲自写了一封奏折,内容是尹璞善在玉林关所有的错处和罪责,并且让人复制了五十份,全部盖上了参军大印。
李青把尹璞善罪证的奏折和百姓的证词等证据分成了五十份,分别放在复制的五十份奏折里。每份奏折里面还放了一张单子,单子上面写了五十份奏折分别放着什么证据,又是由什么途径,什么路线,上书到哪里,最终到谁人之手的。
然后李青把五十份奏折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路线,不同的时辰分别发往京师,有发往丞相府的,有发给御史台,有发给中书省的,还有直接发往面奏皇上的,还有的是从徐参军的内线发给太祖皇上的。
太后的人拦得住这封,拦不住那封,拦住了的又都成了烫手的山芋。
。。。。。。。。。。。。。。。。。。。。。。。。。。。。。。。。
十天后带有尹璞善罪证的奏折如同潮水一般的涌入了京师,皇上收到第一封的时候,看到里面附加的单子,就知道有人胆敢拦截奏书,勃然大怒。
皇上气的不行,拿着奏书找了太祖皇上。
太祖皇上看后大赞道:“好样的,这才去了玉林关半个月,就干出这样的大事。”
皇上看着祖父大笑的样子,想着大家都是皇上,怎么想的不在一个点上呢。
太祖皇上笑后说道:“倩儿看着做好了,你做的好坏都有皇祖父在后面给你兜着,不要怕,做皇帝的不能畏手畏脚的。”
皇上按照单子上写的开始彻查每一份奏折因为什么原因没有上达天庭或者是没有准时到达。
皇上这才开始和宰相一起大力整顿朝纲。顿时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尹璞善的罪责已经很清楚了,罪证多少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今胆敢拦截奏书或是扣押奏书的这些人。
尹璞善一个小人物牵连出了很多朝廷大佬,皇上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整顿了朝堂,尹璞善本身牵连的人并不多,但是阻拦奏折案牵连了很多人,朝廷上下处斩发配超过两万余人,是大唐五十年内最大的一次朝廷清洗。
太祖皇上借此下了命令把太后幽禁在寝宫,不得任何人探视看望。
先皇精心建立的势力瓦解,太后失势。
如今的皇上有太祖皇上坐镇,朝政处理的是井井有条。
皇上让人重新整理了尹璞善的罪证,并且下旨让刑部派人押送尹璞善和相关人等入京。
皇上重赏了李青,让李青暂时接管玉林关都督府,等待新的都督上任。
太祖皇上觉得皇上这事处理的很好,杀伐果断,足以扛起江山的重担了。便带着太妃悄悄的去了寰姬公主府隐居起来,朝中大事不在过问。
太后势力的倒台,让整个朝廷重新洗牌,势力重新划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防守备战
李青收到圣旨后并没有入住都督府,依然行事低调,守卫衙门的事情依然是由徐参军掌管,李青只是偶尔做做样子过去看看。
李青的行为让所有人认为,之前那个不可一世的李参军是个假的。这个懒得不误正事的,一脸面瘫的才是真的。
王参军带着剩下的人自然归顺了李青,李青对自己人从来都是优待的,只要不做祸国殃民的事,和其他派系的小打小闹,李青自然是向着他们的。
王参军是高兴了,能名正言顺的为皇上效力,能跟着这样的上峰,那是他们的福气。
可这些却让徐参军郁闷了,他都有些怀疑李参军到底是不是他们的人了,怎么看都觉得李参军不像太祖皇上一系的人。
玉林关的都督迟迟没有指定下来,李青自然是接管了都督府。
。。。。。。。。。。。。。。。。。。。。。。。。。。。。。。。。。。。。。。。
李青先是下了帖子,宴请了李青地界的人,李青地界的人已经见过李三丫了,众人对于李青是李山家的孩子都难以置信,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他们身边会有当大官的,而且还是如今玉林关最大的官。
只有张文艺一直在私底下琢磨李青倒地是李山家的哪个孩子,按照年纪猜测应该是李五福。李青和李五福就差一岁多,长得也有五分相,这样想也没错,当然每人会去更正。
李青地界的人跟在张文艺和吴铁熊身后进了李青的院子,院子里摆了两张大桌子,李三丫在忙着上菜。菜是都督府的厨子做的,李青才不会浪费任何的劳动力。
李三丫见人都来了,赶忙招呼大家坐下,让虎子进屋去叫李青。
李青穿的是一身青色的褂子,亭亭玉立,只是身板闲的有些文弱,但是众人可是不敢小瞧了他,这可是玉林关最大的官。
众人起身就要参拜,李青忙上前说道:“大家不必多礼,就当是村里摆酒请客好了”,众人笑哈哈的依然给李青见了礼。
李青让大伙入席说道:“这半年来大家受的苦都是拜我所赐,是我想的不周全差点害了大伙,说不定其他的军队也有这样的事。我想经过此事应该再不会有人敢这样做了,大家也可以放心了,这三杯酒就当是罚我的,我先喝为敬。”李青说完,就喝了面前的三杯酒。
这事原本李青地界的人都是很感激的,他们没想过那么多,只是知道家乡的李老爷为了他们捐献了很多粮食,他们可以进城不用上战场了。后来谁知道会遇上这样的事,只能算他们倒霉,可如今又是李老爷救了他们,他们对李青只有感激。
大家吃完后,李青让他们回去了,唯独留下了张文艺和吴铁熊二人。
李青让他们二人去了书房,进了书房,李青先是给二人行了大礼,弄的张吴二人手足无措的。李青说道:“吴大叔,张大叔不必多虑,我和吴天张成本就是兄弟,他们的爹也就是我爹,你们今天开始就住在我这吧。”
吴铁熊当兵离开,非常的不放心家里,他们村子穷,家里更穷,见到李青如此说就问了家里的情况。李青说了这些年李青地界发生的事,也说了吴天娶了张来弟的事,张文艺和吴铁熊一下子成了亲家。
张文艺说道:“我能活到现在多亏了吴大哥帮忙,如今还是亲家了。”吴铁熊也是感叹不已,他们两家这才是缘分。
李青让他们住在了东厢房里,白天就让他们带着李青地界的人去都督府学着管理一些事情,都督府的旧人多数都被押解回京师了,如今换上的姑且算上是自己的人吧。
。。。。。。。。。。。。。。。。。。。。。。。。。。。。。。。
李青接管都督府后,开始巡查城防等事务。城墙和防卫力量,李青都很重视,李青接连下了一道道政令。
李青下令设置了守城的第一道防线,在城外挖建护城壕,挖陷马坑,让人大批量的打造鹿角木、拒马枪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李青还提议在护城河内布置了很多铁菱角,防止敌军涉渡。
李青登上了城墙亲自检查守城器具,并且让人改造了木檑(注1),李青又让人研究制造绞车,像水井用的绞具一样,可以把投赠出去的木檑拉回来。
李青让工匠专门研究石炮,火药,诸葛神弩等杀伤力强的武器。
李青还让玉林关百姓拿起武器按照城区的分布去培训训练,李青要保证如果真的开战,玉林关男女老少都能上城墙抵御外敌。
李青又调集筹备军粮,并且在开春后让玉林关的府兵开荒种地,务必保证可以自给自足。
李青集聚了城内所有的医馆大夫和江湖郎中,请他们分别指点城内妇女们包扎伤口和做一些应急措施,又找人订做了很多担架,务必保证战争时期能减少伤亡。
李青还下达了一道指令,如有冤屈的可以到守卫衙门或者是都督府伸冤,哪怕是路上拦截他,他也绝对不会怪罪,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过去的种种不公出卖国家,但凡是卖国求荣证据确凿的,不给于任何狡辩的机会,全部五马分尸。
因为尹都督的事,李青在玉林关的威望无人可敌,玉林城的百姓非常的配合,对于李大人下达的所有的政令都是积极响应的,连带着各系人马也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他们虽然派系不同,但是对于李青的能力是认可的,对于李青下发的政令是非常佩服的。
玉林关守备森严了一倍有余,所有出入玉林关的都要严格盘查,李青绝对不允许有奸细出入玉林关。
。。。。。。。。。。。。。。。。。。。。。。。。。。。。。。。。
司马云飞听闻玉林关戒严,很不削的说道:“都说李参军怕死,还真是,这才刚刚春忙,突厥兵还未进犯,他就做了这么多,不知道的还以为突厥大军攻城了呢。”
杨业却不是这样想的,劝解道:“司马兄如此说可是错了,我看李参军此人并不简单。他到玉林关不过半月就收复了三方的势力;如今接管玉林关也不过是月余,他整顿建设城防,百姓和各方势力都是积极响应的,而如今就连我们一系的人都不愿意过多的透漏玉林关的城防布置,可见此人的厉害之处。”
司马云飞听杨业如此道来也对李青更感兴趣了,决定再次下帖宴请李青。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组建势力
李进跟在杨业身边自然知道李参军此人的,他开始的时候就在想此李青是不是彼李青,毕竟都来自于李青地界。
可是看这个李参军的作风又觉得不像,他认识的李青虽然嚣张跋扈,但是为人热情大度,不拘小节,一身的正气。可是打听来的李参军行事低调,精于算计,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整个玉林关都在他掌控之中了。
因为派系立场不同,李进没有和任何人提及此事。
李青接到司马云飞的请帖,依然拒绝了他的宴请,理由是他在忙城防布置。
城里的布防虽然已经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也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了,可是李青仍然不放心离开。
李青给每个人重新划分了工作内容,让他们减少摩擦,大家互利互助。
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人不习惯,慢慢的就习惯了,在李青的监督下也都开始各司其职了。
李青如今也只是带着白雪这边走走,城墙那边看看。
他如今玉林城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可是还有大营的任务呢。
大营内部非常的混乱,听探子汇报,庆军主帅司马云飞根本就管不了下属,司马庆的老部下多数是大老粗,道理讲不通不说,还都倚仗着往日的功绩,都快认为庆军是自家兵马了。
杨业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原因很简单,这里不是杨家军,他的威望与能力抵不过庆军的一句‘外人’。
司马云飞也是有心无力,杨业最终也只能冷眼旁观着。
有些将军之前还碍于太后一系的人不敢太明目张胆,如今太后势力瓦解,他们更是变本加厉了,在军营里或是打骂士兵或是饮酒作乐。
司马云飞碍于叔叔伯伯们的面子不好直说,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整个大营都被弄的乌烟瘴气的。
李青要整顿大营,必须先安排好后方,玉林城就是他的后院,他可不想自己一人在前面打仗,后院却是不停的在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