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悍女-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问道:”这个我可以用吗?然后把单子递给了师爷“

    师爷看了一眼说道:“李公子不用担心,都是有出处记载的。可以使用的。”

    李小还是松了口气,她真怕这是脏银呀。这真是飞来的横财啊,李小心想,我先用着,回头还师父就好了。

    县太爷不放心,让衙役护送李小和张成回去。

    李小把东西带回了张家,在屋里关了三天。其他人很担心李小,不知道她出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当时是衙役把他们送回来的。大伙去问张成,张成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说李小要是想让大家知道,会告诉大家的。张成是觉得李小受刺激了。

    李小看着箱子发呆,她要把这些银子都用掉。要知道银子发霉,是要天打雷劈的。可是万一这些银子不是给她的,只是师父临时放她这里,到时候拿什么还呢。李小在屋子里想了三天,最后决定用钱生钱,先把这些钱花了,再赚回来。但是怎么赚是个问题,她可以买地,要是师父来要钱,大不了把地给师父就好了。李小觉得自己很聪明,高高兴兴的去城里买地图了。

    李小所在的这个唐朝共有十道,三百六十州,一千八百个县。道台专门有监督州府和检查州府官员的部门,道台大人平日里只负责州府发生的大事,和官员的评价,然后上交朝廷,有些会定期去自己管辖的地区走走,看看百姓生活。州府的建设和考核每三年要上交一次内阁,内阁会处理升降问题,考核之一就是道台大人的评价。每一个州府管理五个县,政绩好坏要看五个县的税收和建设。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算在内。

    她所在的位置是,河南道,徐州府,临安县,李家庄。李家庄背靠大山,左侧是大河,张家村和李家村在同一侧比邻而居,吴家村在张家村对面。

    李小看着山和水,想着要是这条河是她的就好了。她可以引水灌溉稻田,在山边建造个大风车,直接把水引出来,连人都省了。最好是在山上憋个水库,养些鱼,养些鸡鸭,再养些母猪。这样一年下来除了能吃到鸡鸭还能吃到鱼了。在山上水库旁边建个庄子,在种些果树,最好是种些人参。这样师父来了,就有钱还了。

    水坝墙要建的高一些,还能预防旱涝。不需要发电,所以落差不需要建的太大,给大坝底部减少压力。恩,这些最好是找蒋匠人问问,要是他能弄,就直接让他弄好了。后面那座山最好买下来,下面河两边的地也要买下来,为了防止别人有想法,把村子里的地也买一些。留一段河给大家用就好。

    李小三天后出门,推开门用手挡了挡阳光。背上弓箭和刀,就去了李家。李仁他们四人都在,在商量要怎么劝李小出门。

    四人见李小来了,高兴坏了。忙问她怎么了。李小说道:“我这几天在家里想怎么能把手里的钱都花了”。

    话音刚落,张成从椅子上摔倒地上。其他三人很是奇怪李小为什么这么说。

    吴天几人哈哈大笑,吴天说道:“张成你已经是习惯性摔倒了。解释吧?”

    张成说道:“你们知道她去衙门领了多少钱回来?”

    其他三人看向张成,张成说道:“一万五千两白银。”

    屋里顿时安静片刻,然后就是砰砰乓乓声,就见杯子倒了,椅子歪了。

    吴天说道:“你没病吧,要花掉一万五千两?”

    李仁说道:“我看她病的不轻。”

    王文生问道:“你不是要和我们说,你想到怎么花了吧?”

    王文生说完,屋子安静了,全部人看向李小。

    李小说道:“知我者,文生也。回头和蒋匠人说,房子不用分段建了,一次性全建了,怎么顺手怎么建,要快,不要省钱。李仁,张成,吴天,我要买下你们三个村子所有的空地。我明天会开始进山,我要把后面那座山买了。”

    李小说道要把三个村子的空地全买了时候,其他四人就已经傻了,等李小说道连山都买时,四人炸锅了。李小转头就跑了,四人商议李小的用意,结果是无果。

第六十一章 买山买地

    三人见劝不动李小,就开始帮李小打点买地。

    王文生管着李宅的建设和李家出入的所有钱财往来。蒋匠人得知李青要全建时,高兴的不得了,直说李青有远见。这样一起建省时省力还省料。

    李小觉得王文生很有理财天赋,买地建房,买材料等出入账都被他写的清清楚楚,管的井井有条。要是王文生愿意,可以让他做李家的管家。李小自作主张的找了蒋工匠,改建了东跨院的一块地方。

    吴天,张成,李仁去城里办理买地事宜,因为李小的原因,地的手续很快就下来了。县太爷知道是李青要买地,非常的通融,以最低的价格,上等良田一亩七两,下等良田一亩五两的银子卖给了李小。河两边的地全部算下来,李小总共花了3150两。

    据说这条河是脽水支流的支流的支流,李小这几天已经上山考察完了。山里有一个地方很适合憋大坝建水库。那个地方是个天然的倒葫芦形,上面是个大水坑,下面是个小水坑,中间正好是峡谷。就地取材,用石头建一个峡谷小坝。上面可以修建河提,在小坝处,修建一个水车,以后建好山庄,可以用于山庄用水。山下河道一边可以修建河提,这样一边的山地可以改成山田,田地也不会被水淹,还可以引水灌溉田地。

    李小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就决定买山了。李小带着王文生去了县衙,找县令谈买山头的事。县令听到李小要买山,让师爷拿了地图。李小指着说就是这地方。师爷说道:”这个山到时没有什么矿藏,是可以买卖的,但是唯一一个就是这座山有一条河,这些村子都吃这条河水。还讲了一个很狗血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地主,就是看中那一片风景,买了下来。后来因为和村民闹了矛盾,截断了水源,村民没有水,就闹了起来。因为那处已经被地主买下,官府不管。村里的人见没了指望,几个人偷偷摸去了地主家把地主杀了。后来地主家搬走了,那片林子就荒废了。再后来听说那家没了,地就回归朝廷了。“

    李小听了师爷的故事,明白他们就怕她切断水源,到时候村民找事么。李小说道:”我哪里会这么做,我本身就是李家村的,我和三个村子的村长交情莫逆,之前我买地都是他们三个帮忙买的,大老爷不信,可以问问师爷。“

    县太爷看向师爷,师爷一拍头说道:”可不是么,上次和李青少爷一起来的就是张家村村长。”

    李小又说道:”我要是断了水源,我李家族长就得把我除族,大人放心吧。“

    县太爷放下心来,把整座山的手续办了。李小付了五千两白银拿着山的地契回家了。

    回去后,李小召集四人开会。

    李小开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李家房子问题,李小让张成和李仁动员两个村子的人过来帮忙建房子,现在冬天都没有活计,李小包饭。让吴家村人继续挖地,打地基。张家村和李家村的人起房子,三个村子全部动员。文生依然管所有的钱财账目往来。

    第二件事就是要派人去赵家,送年货。她要把三旺,四喜和五福送去那边过年。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张成。李小怕张成赶不回来过年,特意让他去城里买辆马车。

    第三件事是她要开始憋坝建水库。现在可以开始丈量,设计建造。等天暖了就开始施工。这个事还要和蒋工匠商量一下。

    工人们的饭食就由吴大娘和来弟带人做,女人们也一样是包饭食。

    事情按照进展进行的很顺利。李小白天带着一群孩子上山,三小已经大了,李小把三个村子八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孩子组织了起来,组成个民兵队。分别是民兵一队,二队和三队,由三小做小队长负责训练。李小上午就带着民兵小队清一条上山的路。把动物赶去后山或者是另外一侧。还找了很多火把果的种子,撒在地上,用来隔开山田和林子。

    一个月下来,李青家完工了。李青开了篝火晚会,请了三个村子所有的人。

    李青在晚会上,感谢了三个村子的村民,重点感谢了两位族长和三个村长的支持与理解。要不然李青家也不可能这么快建好。让大家不用客气吃好喝好。村民们这个冬天帮李小建房,吃李小的,家里存的粮食够过冬了,都很开心。只有李族长不是很乐意,他从来就没支持过李小拆房。其他人是有的吃就好,所以也没人管李小说的是不是实情。

    第二天吴家村人帮忙把李家之前的物品归位,顺便拆茅草房。打扫卫生。

    蒋工匠也准备结钱告辞。李小在正厅等蒋工匠,王文生在旁边整理账目。李小谢过蒋工匠,王文生给蒋工匠结好了工钱。

    李小给蒋工匠看了一张地图,地图上面画的乱起八糟的。蒋工匠的话就是,这是鬼画符吗。李小实在是画工不好,来到唐朝就没拿过笔。要是上一世的笔,还好用些,可惜是毛笔。李小借了王文生的笔墨,就画了一堆王文生看不懂的东西,李小不敢写字,她怕她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

    蒋工匠看着被弄得脏不垃圾的地图很是诧异,看向李小问:”李青公子这是何意“。

    王文生在一旁,都想要一头撞死,他发誓,帮老大搬好家,就教老大认字画画。

    李小全当看不到二人的表情,拿着地图,开始解释道:”这是我们临安县的地图。“

    蒋工匠心想,我知道这是地图,只是不知道你给我看一幅画花了的地图做什么。但是这话他只是心里想想,没敢说出口。只是等李小解释。

    李小看懂了蒋工匠的意思,不好意思道:”这是我们村的后山,这里有一个天然的水潭,我想在这里建一个水坝,就是把水拦住的水坝。然后再这里建一个庄园。“

    李小话未说完,蒋工匠就插话道:”李小公子,你要是把水拦了,村里的百姓喝什么,这事我不做。“说完就往门外走。

第六十三章 勘测 上山

    李小认为是自己赚了,人家签的可是一辈子的契约,要干到五十岁,给的只是普通公司的待遇福利。感叹古人真是心思单纯又善良啊。

    李小给蒋工匠的待遇更好,只要蒋工匠完整这个项目。李小会在村子里给蒋工匠盖个房子,蒋工匠可以一家一起搬来村里住。房子直接就给蒋工匠了,蒋工匠只要每隔一段时间指点一下小工匠们,他就每个月都有月钱拿,而且月钱是其他工匠的双倍。就是以后蒋工匠什么都不干了,只要人活着,就有月钱拿,拿到他死为止。蒋工匠觉得东家给套房子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他年纪大了,以后肯定干不了多少活,要是按照东家这样给钱,东家亏死了。李小认为蒋工匠是工程师,待遇当然要好了。工程师可是年纪越大越值钱,她是想把人留下的。

    蒋工匠跟李小说:”东家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啊,这叫他们何以为报“。

    李小说道:”如果你觉得待遇太好了,受之有愧,平时就努力工作好了。如果你要是干不动,可以多带几个徒弟,以后徒弟给李家干活,你就是李家的大功臣“。蒋工匠被感动的一塌糊涂的。

    李小的话是,这个叫幼有所依老有所养。以后在我李青的地界上,就不能有穷人。

    李小的这一举动,在李小离开村子后,李青地界的人都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来弟看着属于自己的东厢房很是感动,就主动承担起了这些人的吃食和打扫工作。

    王文生每天除了管账外,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教李小认字,李小让三小跟她一起学认字,还包一顿饭。三家人见孩子能学认字很是高兴。

    李小年前就已经不打猎了,她认为现在那些都是自家的东西,她保护还来不及。但是她依然每天带着民兵小队上山,她要做的是驱赶那些大型动物,她要保证这一片地区的安全。而且他们还会在林子和田地的边缘撒一些火把果,等火把果长成,自然的防护带就出来了。

    这次探测,李小不想声张,就自己带着他们九个人上山,早上上山,晚上下山。开始头两天上山,他们都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蒋匠人只和大徒弟二徒弟说了图纸上的工程,二人见了都是大叹东家大义,对李小更是尊重。其他几人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是对于如此好的东家,都很是尊重。

    他们上山的第四天,路上遇到了一只熊。吓得几人围在了一团。死死的把李小护在身后。

    李小实在是无奈,只能让众人后退,众人不肯。李小发飙,让他们闪开,他们才闪开。李小费了好大劲才把熊赶走。其中一人不满的说道:“东家如此做,实在是太危险了,我觉得应该带些壮汉保护东家,我们出事不要紧,东家是一定不能出任何意外的。”

    李小看着大伙说道:“这次的工程,我希望大家保密,所以只能自己带你们上来,我既然敢自己上来就会保证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以后大家遇到危险,尽量的往我身后靠拢。我的人必须听我话,我不喜欢个人主义。而且我说话,喜欢只说一遍,希望大家都能记住。”

    众人议论,蒋匠人也不好说什么,之前是没遇到,现在他也是后怕不已。他也怕东家出事。所以就闭口不言,他觉得的确应该带些壮汉保护东家。

    李小对这些担心自己,为自己好的人实在是无语,就说道:“你们看不出来,我是故意放过熊的吗?”

    李小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大家是不信的。便解释道:“这座山我已经买下了,现在山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熊杀一只少一只,我舍不得。在林子和这片地中间,我已经撒了好多火把果,以后火把果长好了,就会有一道隔离带把林子和山田隔离开来,这样就不危险了。更何况山上有野兽,别人才不会随便上来。你们也不希望别人随便去你们家吧。”

    李小说完继续往前走。其他人忙跟上。李小觉得应该让他们看看她是有自保能力的,让他们相信才好。

    李小看了周围一圈,然后看到天空飞着的鹰,其他人也看到了,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就你那箭术不是想射鹰吧。

    李小抬手就是一箭,只见天空上的老鹰掉了下来,掉在离他们不远处。李小带着众人去捡了鹰说道:“蒋伯伯我们晚上顿鹰吃“。

    蒋工匠笑笑说道:”射这个,你就不心疼?“

    李小说道:”这个是路过的,不射也是会飞走的“。

    蒋工匠大笑,其他人也大笑。

    就这样一连十天他们都是上山下山。蒋工匠带人测量好后就开始动工了。

    一动工,李小更忙了,李小锁了家里的大门,就和吴天跟着蒋工匠带着吴家村的人上山动工,李小带着民兵小队保护众人安全。吴家村的人上山不知道是干什么,吴天只是说了这次要上山两三个月,全村人几乎都要去,让他们回去都说清楚。这次山上由他和李青带队。众人见是李青和吴天带队,很是放心,如果不是李青和吴天,他们这个冬天很难能过去。而且这次上山的人很多,他们吴家村几乎都去了。女人们上山可以帮忙建庄子或是做饭。

    李小让民兵小队也回去和家人说一声。这次上山要走一到两个月。

    吴家村的孩子不用说,肯定是会上山的。他们家大人都去了。吴家村里只有几家,家里孩子小或者是老人年纪大的,留下看着村子,其他的全都要上山。郑里正是因为有官身,所以不能离开,吴天就把村里的人交给他了。全村人都上山了,郑林要去,里正没有任何意见,就是嘱咐孙子要小心些。

    张村和李村的孩子说想要上山,要去一个月,多数家里都是不同意的。他们就约定不说实话,这边就说家里同意了,然后那边偷偷溜走。

    李庚也怕家里不同意,他压根就没敢说要走多久。就跟李仁说,他要和老大上山,回头要是爷爷问起来,就让他帮忙说一下。李仁没想那么多,觉得有老大带着肯定没事。所以李小就这样带着众人上山了。

第六十四章 开工

    李小以为吴天跟张成和李仁说了。吴天以为李小说过了,结果他们谁也没有跟李仁和张成说上山的事,就走了。

    等李仁和张成知道,已经是他们上山的两天后了。张家村和李家村村民来找,说孩子不见了。几乎村里半大的孩子都不见了。听大伙的意思是,之前有说要上山,李仁才想起李庚说的话,他们要上山几天,让他和自家人解释。

    李仁就说,没事的,他们去山上几天,李庚也去了。众人见村长家的孩子都去了,也就放心回家了。

    张成和李仁也没当回事。等半个月后,还不见人回来。李仁受不了了,他娘整天问他,李庚什么时候回来。李仁就去了吴家村,到了吴家村才发现,吴家村都空了,问过郑里正才知道,他们上山了,要去一到两个月。李仁找到张成把这是说了,气的张成和李仁大骂李小和吴天不靠谱,连王文生都骂了进去。

    他们只能先拖着。好话说尽,挺了一个月。春忙开始了,李仁和张成都开始忙了,半大的孩子都走了,他们和村里的老的压力就大了。他俩顶着众人要孩子的压力收着的地,收自己村的地不说,还要收李小家的地。李小家那是五十亩地。二人累得回家就睡觉,起来就下地。

    一直到春耕结束。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村里人又去他们家问他们要孩子。他俩只能好说好商量的继续拖着。李仁最惨,他娘每天吃饭都瞪他。

    李小带众人山上开工,两个月下来都很顺利。庄子建完了,水坝也快要竣工了。吴家村民终于发现他们是在干什么了,就集体找了李小问为什么要截断水源。他们不干了。

    李小召集了山上所有的人,说是要开一次大会,解释这次的工程。

    李小说道:”详细的,我解释你们也听不懂。稍后有想要知道的去问王文生。但是有一件事我可以说,就是我李青没有对不起大家,也没有害过大家对吧?我李青做的事都是为了三个村子好的。我是李家族人,我还能害我自己族人么。我姐夫是张家村长,我和张成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我也不可能害张家村。还有你们,如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