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帆战舰-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拼死突围时,突然马蹄一滑,尼堪正个人都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原来,尼堪混乱中,慌不择路,跑到了河边,陷入了泥淖之中。

    湿滑的泥土缓冲大部分冲击力,尼堪没有受伤,他忙爬起拔出战刀抵挡。

    泥土中,尼堪走一步都非常难,更别说挥刀厮杀了。

    一个明兵看准机会,长枪一捅。

    胸口中一枪,疼痛下,挥刀的速度也慢了。

    啥时间,三四把长枪齐齐刺过来。

    尼堪,清朝敬谨亲王就这样死在泥坑里。

    尼堪首级也被小兵砍下献功。

    同时被大西军击杀的还有一等伯程尼和尼堪随身护卫多人。

第五十章 贰臣洪承畴() 
杭州郑府书房内,郑成功看着探子发回的战报,仔细看了下放下军报看着姚启圣说道。

    “熙止,这到底是李定国太厉害,还是我们不够强大了!我们拼死拼活,不过是击败了清军。可李定国到好,接连斩杀了两个伪清王爷!“

    姚启圣摇着纸扇苦笑着说:“大将军,不是我们弱,也不是李定国太厉害,是满清八旗实力下降了!‘

    郑成功忙说道:“愿闻其祥!”

    “大将军当知道女真没有建国前,还是以渔猎畜牧为生。那时女真当是全民皆兵,以捕猎为生的他们可称的上凶勇。”

    姚启圣感叹了一下,继续说道,“入关后,清兵占据了花花世界,再加上清朝规定旗人代代世袭,不论天灾人祸都能按时得收益。生活富裕了,又有多少人敢像以前那样卖命!”

    郑成功听到认可地点了点头,光脚不怕穿鞋的!

    以前女真可以说一无所有,只能拿命博,当然凶猛了。

    现在腰缠万贯,家有娇妻,又有几个勇于用命。

    还不是享福我来,拼命你上!

    “除了这个以外,就是满洲八旗兵来源于满族成年男子,入关初期清军总兵力十多万,其中包括了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进入中原以后屡经战阵,很多百战老兵死掉后,那些没有经历过渔猎畜牧为生的新兵战斗力是直线下降。”姚启圣又提到了另一个原因。

    “同时满清当中善战的领兵大将都已经去世。阿巴泰是永厉元年病死,豪格在永厉三年死于狱中,豫亲王多铎病死于永厉四年年,多尔衮病死于永厉五年,阿济格于永厉六年被赐死,博洛同年三月病死的。功臣宿将殆尽,到最后只能让从来没有独挡一面的尼堪当元帅率兵出征了!”

    郑成功听到也是一阵无语,虽然李定国也算有勇有谋,但这命也太好了吧!

    这简直是天气地利人和都在他这边,想不一战成名都难。

    算了,想这些都没用了。

    郑成功头痛地思考着郑家军接下来的该走的路。

    “现在李定国斩杀了尼堪,长江之南,除了西川的吴三桂,再无清兵可以阻挠李定国了。只怕湖广很快就会落入大西军手中。熙止,我们要尽快出兵攻打南直隶。不然南直隶、江西等地就经归大西军了!”

    姚启圣听到,低头思虑了下,咬牙说道:”大将军,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招。现在只能兵行险招了!“

    郑成功忙问道:“用什么办法?”

    “派林将军率战舰入长江,直攻应天府。大将军率步兵从陆地上攻打。两面夹击,威逼南直隶文物官员投降!”

    陈永华也说道:“满清在扬州、嘉定造下血案,现在江南百姓仍然不满于满清。只要派人去联系,定能鼓动义士起兵呼应我军的。大将军,我愿意去江南劝说各豪杰义士起兵以助我军顺利夺取南直隶!”

    郑成功思索了下,喊道:“时局如此,那就博一下!令林将军即可出兵入江,定要拿下应天府。复甫你万事小心,一百个南直隶也比不上你对我军的重要。”

    陈永华听到感激地拱手喝到:“谢大将军看重,下官定不负所托!”

    随着郑成功一声令下,早已等待多时的郑家军开始运转起来。

    ……

    京师紫禁城金銮殿上,顺治这时可以说气极而静了,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大臣。

    殿下跪着的一大帮奴才,也不敢吭声,就这样跪着。

    金銮殿上一片寂静,太监宫女都不敢出声,生怕一个不好,就给顺治一声令下,拖下去打死。

    等大臣跪了一个小时,顺治帝才开口说道,“太祖、太宗身经百战才有天下,现在却被一众文臣武将误国,丧师失土。朕意以决,当效先帝,亲征以安天下!”

    听到顺治要亲征,索尼、苏克萨哈等人忙磕头说道:“不可,皇上!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

    顺治喝到:“朕再不领兵出征,贼兵只怕数日之内就杀到京师了。他日,朕有何面目二祖于地下!”

    鳌拜听到立马抬起头说道:“皇上,那些贼子不过是一群鼠辈,不值得你大动干戈。请皇上给奴才一支人马,奴才定将那些贼兵的首级献上。”

    顺治亲政后,知到当初是鳌拜、索尼等人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才让自己当上皇帝的。

    顺治对鳌拜、索尼等人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

    看到自己的心腹大将表示要领兵作战,顺治帝很欣慰,满朝上下到底是有忠臣的。

    虽然很欣慰鳌拜肯替自己分忧,但顺治也知道他是个猛将,但不是一个帅才。

    让他领兵作战,只怕满清败得更快。

    为了不伤鳌拜的心,顺治帝安抚道:“鳌卿家勿急,你乃朕的上将,岂可轻易出战?”

    鳌拜听到顺治夸奖,很是高兴裂着嘴笑了。

    至于领兵作战,鳌拜自己也知道是不可能的,虽然那些宿将死了很多,但也轮不到他当主帅。

    说领兵,也只是哄一下皇上,以及为皇上助威罢了!

    看到顺治心情好了些,那些跪着的大臣也开始劝谏了。

    一时间朝廷上又是一阵推辞,顺治听到很是心烦,刚想发作时。

    谭泰抬起头说道:“奴才保奏洪御史,洪承畴经文纬武,知兵家之虚实奇正,顺人和之情,乃统帅不二人选。望皇上恩准!”

    原本在朝堂上做人偶的洪承畴听到谭泰竟然保奏自己时,骇然大惊。

    索尼、苏克萨哈等几个人听到暗思后,就明白谭泰的意思,立马附和道:“臣也赞同!”

    有几个明白的人都赞同,但更多的满清官员都激烈反对,认为不该将统帅这一重任托付给一个贰臣。

    一时间朝廷上争议激烈,顺治低头不语。

    看到朝臣无法定论,顺治宣布退朝,暗中派几个宦官将索尼等几个大臣留下。

第五十一章 贰臣洪承畴(下)() 
紫禁城养心殿内的东暖阁,顺治坐在正位上,看着索尼、苏克萨哈、谭泰几个清朝大臣。

    “众位爱卿为何联名保奏汉臣洪承畴?”

    谭泰马上拱手说道:“皇上,尼堪大败后,南方兵马多是汉人。洪承畴能识虚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太宗和摄政王多听其计。若能用之,破贼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

    顺治听到谭泰依旧称呼多尔衮为摄政王,心中不悦。

    索尼看到上前跪下劝说道:“皇上,以臣观之,诸将之中,皆不如洪承畴知兵事。现贼兵咄咄逼人,若不用洪承畴,则长江以南休矣!臣也愿以全家保之!”

    苏克萨哈也跪下说道:“皇上,我大清接连败在郑成功、李定国手中,八旗子弟损伤惨重。如若再败,必将动摇国本。皇上,用洪承畴,以汉制汉方为上策!”

    顺治听到索尼、苏克萨哈的劝说才反省过来,现在可不是开国初满清兵强马壮的时候,信丰、衡州两场大败后,八旗的子弟兵可是阵亡了五六万人。

    包括老弱病残在内,整个女真才不到一百万人。

    能打的青壮也就十二三万,这一下子就少了五六万,那可是伤筋动骨。

    如国再死掉一些,别说南方了,连北方都做不稳了。

    “非爱卿之言,朕几误大事。明日早朝,朕就任命洪承畴为帅,领兵出征!”

    索尼、苏克萨哈、谭泰等人忙磕头说道:“皇上圣明!”

    隔日,金銮殿上。

    顺治面无表情地看着洪爱卿,说道:“洪爱卿,今贼兵日益嚣张,朕特命卿统帅兵马,以破贼兵。”

    洪承畴听到忙跪下磕头说道:“臣才疏智浅,不称其职,以免误国。恳请皇上另选贤明!”

    顺治不悦地说道:“朕素知洪爱卿乃奇才也!今命卿统帅兵马,卿勿推辞!”

    洪承畴还想再推脱的时候,顺治厉声喝道:“今贼兵已入寇中原,卿坐视乎?”

    洪承畴忙磕头说道:“奴才不敢,奴才只是怕统领皆大将,臣无才无德之辈,不能制之!”

    洪承畴当初降清之时就收到很多汉人的唾骂,受命招抚江南时,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名声烂到街。

    最尴尬的是,洪承畴既受到汉人的强烈排斥,也没有真正被清朝接受。

    皇太极将洪承畴作为顾问,从未真正重用过;

    多尔衮重用过洪承畴,但没让他进入决策层。

    洪承畴也清楚自己的处境,才在顺治上台后一直担当人偶。

    本来以为就这样孤老的,没想到满清大将接连去世,一个统兵大将都没有。

    顺治帝竟然只能将重担托付给自己这样一个两头不爱的贰臣。

    索尼听到也反应过来说道:“皇上,洪御史说的有理。诸公不服,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

    顺治很是郁闷,赞同的是你,现在说任命他会误大事也是你,到底是闹哪样!

    “那以你之见,当如何?”

    索尼说道:“皇上,宜择日筑坛,赐洪御史黄马褂、配刀、鞍马,拜兵部尚书总督军务,经略五省。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则众人自无不服矣!”

    顺治听到想到这个时候要依仗洪承畴,咬着牙喝到:“准奏,让钦天监选吉日,朕亲自授绶兵符、令剑!”

    三天后,南苑一处新建的泥坛上,洪承畴恭敬地跪着。

    内务府总管太监吴良辅在一旁拿着圣旨大声念道:“兹以湖南江户地方底定已久,滇黔阻远,声教罕通,不逞之徒,未喻朕心,时复煽惑蠢动,渐及湖南,以致大兵屡出,百姓未获宁息。

    朕承天爱民,不忍勤兵黩武,困苦赤子,将以文德绥怀,归我乐宇。

    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机抚剿,方可敉宁,遍察廷臣,惟尔克当斯任。

    前招抚江南,奏有成效,必能肃将朕命,绥靖南方。

    兹特命卿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悉听节制,兵马粮饷悉听调发,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以军法从事。

    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具疏报闻。

    广东贼势溃散,地方渐平,且去湖南辽远,应专任两王(指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及该督抚料理。

    江西切近湖南,一应用官调兵事宜时有关涉,袁州、吉安一带余贼未清,应抚辑剿御,著经略辅臣洪承畴兼理,敕印即与换给。尔内院传谕该部遵行。

    ……

    务使滇黔望风来归,官民怀德恐后,庶称朕诞敷文教至意。功成之日,优加爵赏。候地方既定善后有人,即命还朝,慰朕眷想。”

    太监吴良辅高唱完后,顺治将令剑递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恭敬地接过,大声喊道:“奴才不胜受恩感激,必将贼首献上。”

    赏赐了令剑,顺治还赐了一道敕谕和银方印一颗给洪承畴。

    拜将后,洪承畴正式以兵部尚书的名义总督军务,经略五省。

    这次统兵南下,满清可以说是决心孤注一掷,除了满族士兵外,所有精兵猛将几乎全部任洪承畴挑选。

    洪承畴派人传呼陕西、山西、辽东、河南籍几省的精锐兵马赶来汇合。

    又调选了将领张大元、马豹子、正黄旗下李本深、刘忠、各饶营总兵刘芳名、高弟、胡茂祯、副将王平、高谦、高万里、张鹏程、李荣、张洪德,张国勋、刘应杰、范绍祖等一起出征。

    这次抽调的兵将大体上是清军入关以后投降的明朝和大顺军旧部,如李本深是高杰的部将,刘忠在大顺政权中曾被封为平南伯。

    此外,西川方面还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人领军配合作战。

    为了能让洪承畴节制各将领,顺治帝将心腹大将鳌拜,以及固山额真谭泰也派出来做洪承畴的副将了。

    留守京师只剩下几万的满清八旗。

    洪承畴调兵遣将准备就绪后,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赶赴湖南。

第五十二章 江阴战役() 
1952年一月底,当李定国驻军衡阳的时候,孙可望亲自由从贵阳来到湖南沅州。

    二月初三,孙可望正式下令,顾念西宁王连月征战,两厥名王,劳苦功高,准许其率部驻守桂林,休整以及经略广西。

    二月初十,孙可望下令将旧属大将冯双礼、马进忠率部四万赶来沅州,配合自己攻打湖广。

    二月十二日,孙可望尤觉得不放心,调派原李定国旧属龙骧营总兵祁三升赴川配合刘文秀攻打四川。

    在孙可望多方面打压下,李定国统帅的兵马从原先的十二万,一下子就降到只有五万人马。

    三月初六日,孙可望率领十七万兵马攻打清定远大将军屯齐把守的宝庆。

    尼堪在荆州留下两万兵马,后来又率领三万八旗骑兵攻打李定国,虽然八旗骑兵几乎阵亡。

    但在宝庆还是立下了将近十万的汉八旗和绿营军。

    十日,孙可望向清军发起全面进攻,清军分路迎击,双方展开激战。

    清军阵亡两万,退回宝庆。正黄旗两名蒙古梅勒章京韦征、武京都在激战中阵亡。

    孙可望虽胜,但所统大西军伤亡颇众。

    看到清兵死守不出,孙可望派兵在宝庆城外砌筑十八座木寨,环树二层栅木,外挖两重沟濠,将宝庆城外弄得棋布星列,浑如铁桶。

    势必要将清兵逼得粮草断绝、山穷水尽的地步,攻克此城。

    ……

    林习山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岛一带沙洲。

    这里是“海道必由之路”,“南至定海,北至吴淞,皆一潮可到,盖江、浙之交界也”

    听到郑家军来了,沙洲当地百姓纷纷响应。

    上海的衙役甚至公然挟持上海县令竟欲开门迎接郑家军。

    郑家军来势汹汹,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根本不敢出战。

    林习山知道时间紧迫,没有理会崇明城,只是留下三千兵马屯驻于崇明岛一带的三尖沙、稗沙、平洋等处,安营扎寨,积极联络复明势力,围困崇明城。

    林习山统军乘船进入长江口,清苏淞提督马逢知没有派兵前来阻挠,郑家水师顺利冲过狼山、福山进入江阴。

    站在江边看着浩浩荡荡的舰队,马逢知松了一口气,暗思幸好自己没有拦截,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想到这,马逢知回想起前几天,下人拿着郑成功名帖说有使者要见自己。

    当时可是吓得半死,虽然马逢知还在为清朝效力。

    但自从满清接连大败,女真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后。

    马逢知清楚了解到,现在这个世局,谁也不敢说这天下谁就能坐地稳!

    听到有郑成功的使者拜访,马逢知那还是一点都不敢怠慢的,当即恭恭敬敬的把陈永华请了进来。

    陈永华见到马逢知,昂首挺胸,态度不卑不亢地说道:“马大人,我主近日会派大军经过江道,还请大人行个方便,莫阻拦!”

    马逢知底气难免有些不足,呐呐而言道:“某受朝廷所遣,恐不得已而为之。”

    陈永华语重心长的说道:“马大人,识时务为俊杰!现在你为满清效力,胜则好说。一旦战败,不但是你,只怕你家人也难保!马大人,可有信心战胜我主二十多万大军?”

    马逢知激灵灵打一哆嗦,满清十几万大军那可是败过郑家军手上。

    十几万都不是对手,就自己那一万多的杂兵,哪里会是对手啊!

    马逢知连忙心虚地说道:“不敢、不敢,先生请息怒。在下虽愚钝,也万万不敢与贵军为敌。只是,却如先生所言,家有老小,还望先生也能给在下指点一条出路!”

    陈永华闻听此言笑道:“如此甚是容易,不听不闻不见。虽无大功,但宜无大错!”

    马逢知听到顿时明白过来,连忙拱手喝到:“谢先生指点,进宝明白了!”

    陈永华看到马逢知不会阻拦郑家舰队,跟他告别,再次启程去见下一个目标了。

    看到郑家舰队的庞大规模,马逢知的副将李自春也是惊叹不已。

    “大人,看这样子,郑家军是要攻打应天府了。一旦攻下应天府,郑成功只怕不会再容忍大人这样的清将了?大人当早作打算!”

    马逢知微微一笑道:“这事我早已经心中有数,明和不用担忧!”

    看这样子,这鞑子是没有这个天数能坐稳江山了!

    只是这天下最后到底会落入谁的手中呢?

    郑成功?孙可望?李定国?

    如果郑家军能顺利攻克应天府的话,郑成功到是有几分明太祖气运。

    只要郑成功他能占领应天府,到也可以赌上一把投靠他!

    清苏淞提督马逢知按兵不动,心怀观望时。

    三月初一日,七百多艘郑家船舰、六余万兵力,行驶至江阴时。

    前军都统许龙忙打旗号向中军禀告:“前方有清军扼守!”

    清游击将军左云龙为了阻拦郑家舰队,用铁链、船只连结而成的锁江防线“滚江龙”,同时江上浮营(又称木城)三座。

    林习山听到禀报时,厉声喝道:“竟然有人不知死活,那就给老大狠狠地打!一定要被人明白,敢抵抗我军的下场是什么!”

    随着旗号挥舞,林习山的军令一层层传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