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重生之狗血人生-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念慈无语。默默咽了口血,回去悲伤了。

    轩辕却偷偷嘱咐轩辕康,以后随时看好你娘。尤其不能让她往马边上凑。

    轩辕恍然大悟,自以为发现了真相,原来娘怕马啊,所以才不让自己骑马。娘是担心自己呀。

    心里那点儿小郁闷立即烟消云散,挺着胸膛答应了。这孩子就没想想。他娘又不是没骑过马,更不是没坐过马车。

    轩辕嘱咐完儿子,又嘱咐齐让,让他以后随时都跟着杨念慈。时刻不能松懈,如果杨念慈去了他不能跟去的地方,老办法。让他像以前在暗处一样偷偷跟着,总之。绝对不能让杨念慈离开他的视线。

    齐让惊讶,问了句。

    轩辕也说不出什么,只道,空悟大师算出杨念慈有大劫,恐怕就在今年。

    轩辕可没忘了,杨念慈问空悟大师,自己能不能活到年底的。肯定是惜儿有了什么感应预感的才会如此问。

    空悟大师威名在外,齐让立即应了,郑重表示会看好大嫂。

    轩辕觉得还是不放心,他有些感觉,杨念慈的劫应该跟自己有关,不然那和尚能那样说?当下又出府去到自己等人的秘密据点,将手头上的事和将来的安排又事无巨细的过了一遍,不能有一点儿差错疏忽。

    杨念慈反而没他那么紧张,惨死一回还后怕,惨死两回竟有些习惯。说不定自己这次一死,一睁眼又回到刚穿来的地方,那下一次一定要快些找到轩辕,至少他化成冬枣来找自己时,自己要早些跟他相认。

    轩辕禁足期到了,上朝第一天就舌战群臣。

    温翔之前提过的路上遇到的那家少奶奶以死殉夫的事终于传到了朝堂上。

    按说,不该这么晚。朝堂对孝子节妇的事一向持表彰的态度,但时间有些不合适。再贞洁烈妇也是出了人命,大正月里的不好提,没得触霉头。如果是孝子还能早早奏上去让皇帝高兴高兴。因此,这事从地方上报到州府,再由州府上达天听,在最后关卡留了些日子,看着皇帝心情好,才拿来奏。

    满朝官员不管真心假意都满嘴赞扬,更有人请求皇帝踢贞节牌坊。

    若是轩辕不在,这牌坊兴许还真建起来了,皇帝只要点头同意也就没后面那些事儿了。

    可惜,偏偏轩辕刚好就在。

    他将那日杨念慈说的说辞组织一下,对着群臣甩了过去。什么父母养你容易吗?就白发送黑发人了。婆家讨你容易吗?竟不代夫尽孝道。国朝培养了你容易吗?什么贡献都没做就撒手走了…

    轩辕这套说辞太新鲜,群臣都听愣了。尤其这家伙着重点放在最后那一点儿上,就是从国朝出发,细算一个人从小到大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到达那少奶奶的地步,好不容易能等人回报家庭回报社会了,结果死了,然后又算这人要是好好活着,会给家人朋友亲戚邻居民众…简言之,给国朝带来多少收益好处。但,她死了,什么都没了,这么大个人白养大了。

    轩辕说的太毒了,让想反驳他的人一时没找到好词,怎么说,自己说什么三从四德夫死随夫?呵呵,这是从小我出发,人家宁王是从大我从国朝出发。怎么驳?没听见人宁王说吗?若是朝廷一味鼓励这样的自私行为,难道战后的休养生息鼓励寡妇再嫁多生子的政策都是在位皇帝昏聩失德?呵呵,谁敢说?国朝第一任祖皇帝就发过这样的政令。你敢反祖宗?

    反驳乱世是乱世,盛世是盛世,自当不一样?呵呵,还真有人这样说了。人家宁王立即一脸猜疑问:你是不是巴不得男人都死了,女人都随葬,国朝自然崩塌,你是哪国派来的奸细吧?

    这话一说,朝上还有谁敢开口?没见皇帝也皱着眉脸色不好看,显见是把宁王的话听进去了?

    端王立在鸦雀无声的大臣之首,心里莫名不是滋味儿,分明走走过场只要老爷子说一声好的事儿,竟也让宁王说出不一样的新词来,还是为国为民。

    端王心思复杂的看了眼段相,他不觉得这话是宁王自己想的,说不准是段相教的,以博老爷子青眼。

    端王这心思也就存了几天,几天后就不攻自破了。

    皇帝见都不说话了,心里还暗暗为轩辕的口舌心思得意,偏也得意着的轩辕,多嘴不屑加了句:说人家是自愿殉情的就是自愿的呀,谁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龌龊?

    皇帝脸色迅速青了,你个小崽子是说下边的官员沆瀣一气,谎报民情,骗取朝堂嘉奖?当自己这个皇帝和大臣都是吃干饭的呢?

    皇帝冷了脸,随便找了个茬骂了轩辕一顿,让他闭嘴消失。

    轩辕只闭了一下嘴,眼睛略过轩辕冀时,起了坏心思,问轩辕冀:大家说的你懂不懂?要不要叔叔给你讲解下?

    众人汗,讲解个屁!太子早没了,你是想跟冀皇孙讲:按照朝廷的意思,你娘得抹脖子去伺候太子?还是想讲,听叔叔的,让你娘另嫁人生娃去吧?

    轩辕冀还真的有些不懂,虽然有几位大儒给他讲书,但都是治理国家管理臣子修身养性的居多,谁会给个六七岁孩子讲夫妻的事儿啊。

    轩辕冀不明所以,睁着大眼睛就向皇帝求助。娘说了,自己真有什么不明白又遮掩不过去了,就直接向皇祖父相询。当年父王就是如此。

    皇帝怎么好意思解释这个,愤怒的又骂了轩辕一顿,直接让他滚蛋了。

    之前大臣说请立贞节牌坊的事儿自然没人再提,至少也要等到皇帝气消了。

    可惜,这事儿没那么容易了结。

    过了没几天,又有折子上来,是地方上的言官,就是监察御史递来的。

    据那御史所言,那家的少爷忽患大病,许多郎中都束手无策,最后没得法子,就想出冲喜的法子来。婚事是自小定下的,娘家爹妈心疼姑娘,想退亲。婆家不同意坚持要娶进门,那少奶奶自己也要嫁过去,遂就拜了堂。

    婚后,少爷的身子时好时坏,少奶奶天天左右伺候着,最终也只拖得一年。

    如此,又过了一年满,少奶奶思夫心切,就自挂东南枝了。然后就是各级官府层层申报请求表彰。

    当然,御史的折子肯定不一样,不然,还递上来干吗?

    请求御史帮着递折子的正是娘家人,少奶奶的爹娘,人家说了,女儿不是自愿的,是被夫家勒死的!

第二百二十六章 贴心小棉裤() 
娘家人说,两孩子虽然自幼有婚约,但两家离得远不好来往,两孩子就没见过。当初他们想退亲,也是因为心疼孩子受一辈子苦,宁愿自己背负小人的骂名。但女儿执意要嫁过去,他们不愿也同意了。

    后来女婿没了时,他们登门就女儿日后的归宿商讨。两边都同意,允许女儿另嫁,任何人不得阻碍。折子里尤其注明,少奶奶虽然当时心若死灰,但也被娘家娘说动,日后的安排会听从长辈安排。也就是说,少奶奶当时是同意日后改嫁的。

    婆家说要为夫守孝,娘家人自然没得反对,放心离去,只等到时接女儿回家。

    可谁知,一年期满,竟传来女儿自尽追随亡夫的消息。对此,婆家人给的解释是夫妻两人情深,少奶奶不忍独活。

    但娘家人不信,可他们赶来时,女儿已经下葬,甚至身边伺候的陪嫁过来的人都不见了,他们更是心里疑惑,却找不到什么证据。

    后来,婆家和当地父母便逐级上报,申报朝廷。

    娘家人觉得是他们逼死女儿,寻了好久才找到御史,要伸冤。

    折子里,御史提了几件事。

    一是,娘家娘提供了几封她与女儿的书信来往,按着时间,很明显能看出少奶奶的精神身体都逐渐好转,有对往日的追忆更有对新生活的向往,怎么突然就想不开自尽了去?

    二是,当年娘家去婆家商谈时,曾许诺婆家若是放人,则由娘家给婆家一笔丰厚的钱财,权当放人费。还有就是少奶奶的嫁资颇丰。婆家家大人多。银钱上却见紧张。

    三是,当地父母官和婆家人有亲戚关系。娘家人在少奶奶去后第三天才得到消息,赶到时已下葬。他们要求开馆,没人同意可以理解。但闹上公堂时,父母官的包庇态度让人生疑。

    四是,婆家已有一座贞节牌坊,有近百年的历史。他们家族因那贞节牌坊收获了不少名声地位和便宜。只是近些年有些没落了。

    皇帝让公公将折子当朝念出。满朝文武只听不说。心里却是同样的想法:难道真让宁王说着了?

    轩辕又是得意,又是愤怒,为了私心不惜葬送人命。果然人心就是最肮的东西。

    还不待百官议论呢,他大爷的鄙夷开了口,不但将那家人骂的猪狗不如,甚至连朝廷都讥讽了几句。为了光鲜的头面私里却烂透了的家族。为了自己政绩对喊冤声置若罔闻蝇营狗苟的官员,为了虚伪的荣华表象藐视人命对民间不闻不问的…咳咳…

    轩辕话没说完。满朝文武脸色青紫,皇帝更是满脸黑气的随手抄起旁边摆着的金玉香炉,用了最大的力气和最大的准头,那香炉流星一样奔着轩辕的脑门子砸来。

    端王追着那道抛物线。心里呐喊砸死他吧,这么糟心的一张嘴,早砸死了您也多活些年岁。

    轩辕纹丝不动。大手往脑门前一搁,抓了个正着。

    于是大臣们就知道了。皇帝不是做戏,那香炉就是冲着宁王的脑门子去的。要是宁王没功夫,指定被砸一个大血窟窿。

    呀,宁王为什么就有功夫在身呢?真可惜。

    轩辕一脸淡定的将香炉朝下磕了磕,那上头盖子是旋转别住的,倒是没掉下来,里头的香从镂空的牡丹花纹里扑簌簌掉落下来。轩辕磕了好几下,里面再无东西掉落,才不客气的揣进自己怀里,抬头冲着皇帝一笑。

    “谢父皇赏。”

    那里面的小挑衅小得意,不少大臣不约而同擦眼睛,仿佛看见了自己最淘最不服管教的小子,对着皇帝隐约同情了几分。

    皇帝脸还沉着,这混小子不气朕就不舒坦是吧?听听,听听那张嘴,朕还以为自己要成昏庸无能的末代帝王了呢?

    想着,就不由对这事儿腻歪。

    “督察院,此事着令你们一月内查清,不论有任何内情**,按律论处。”

    皇帝不说若先前请奏的折子讲的是实情的话再嘉奖,这事儿八成是不光彩的。查清了,处置了,以后再也别提了!

    督察院领命,心里暗暗叫苦,这不是什么难事,可等到查清复命的那一天,可就是自己单独承受皇上的怒火了。不行,自己可得查清了,不管有什么勾当,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不是说婆家人和地方官有勾结吗?就朝那查!

    皇帝心里郁结难发,一口气梗在喉头上不来下不去。

    旁边轩辕冀瞧见,走到一旁倒了一盏清茶,静悄悄走过去,小小声道“皇祖父,喝茶。”

    皇帝微微一愣,眼底复杂,接过来并未饮用,大手落在轩辕冀头顶摩挲了两下。

    轩辕冀呲牙一笑,露出少了几颗牙的洞洞。

    皇帝不禁一笑,再抬头,心里舒服多了。

    这一幕又被端王尽收眼底,心里又不是滋味儿了,转头去看宁王,却发现那家伙什么都不在意的懒散模样,又是一阵气堵。

    那模样显然也刺激了皇帝。

    “宁王,禁足。”

    啥?

    众人莫名,因为刚刚宁王说话不好听,就禁足了?这还差不多。

    “凭什么?”宁王不服。

    皇帝狞笑:“凭朕愿意。”

    …好吧,理由很强大。

    “几天?”

    “看朕乐意。”

    众人皆倒,身为帝王,您这么任性好吗?

    端王心里道,干脆圈了吧。

    轩辕冷脸,执手行礼:“儿臣回去禁足了,不,用,送。”

    轩辕转身就走。

    “等一下。”

    咦?众人面皮不动,心里咬耳朵,这场仗是宁王赢了?皇帝舍不得了?要撤销禁足了?

    “宁王屡次犯上,来人,拉下去打二十大板。”

    什么?不是宠得正厉害吗?怎么说打就打了?

    轩辕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皇帝冷笑着蔑视着他,半晌,轩辕率先移开了目光,却是径直落到旁边轩辕冀的身上。

    那目光冰凉暴虐,吓得轩辕冀往皇帝身边跑。

    皇帝揽住轩辕冀,大喝:“还不拉下去打!混账东西!”

    轩辕冷笑一声,猛的转身朝外大步走。一言不发。但身上的气势却说明他大爷的不服!

    后边,端王望了宁王一眼,若有所思的往龙椅上瞧。轩辕冀正斜靠在皇帝的怀里,那一身明黄…

    端王心里也暴虐了,真想一手捏死那兔崽子。

    杨念慈看着捂着屁股回来的轩辕,震惊了。这才几天啊?这才几天啊!又被禁了足?!

    杨念慈一个没忍住。当着众人的面,穿着软底鞋的小巧金莲重重踹在轩辕屁股上。

    乳母黑线。赶忙带着人回避。

    轩辕呲牙咧嘴笑:“惜儿,你是不是知道那群兔崽子不会对我下狠手,才奔着我屁股来啊?”

    杨念慈哼了声:“我巴不得他们下狠手打得你下不了床。总归都是无法出门,也比禁足的名声好听。”

    轩辕抱着她:“禁足多好啊。我天天在家陪你好不好?”

    杨念慈很头疼的看着他:“你自己在家里呆着吧,我忙着呢。”

    忙什么?轩辕心里一急,别出门啊。碰上个马啊牛的怎么办?

    杨念慈站起身叹口气,看着他目光复杂。

    要说轩辕几次三番惹皇上生气不是故意的。她绝对不信。之前当侍卫统领怎么安安静静的没出篓子?虽然身份变了,但这厮明明跟皇上私下里早相认了,现在做出这个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样子绝对是有目的的。

    虽然知道轩辕是有意为之,杨念慈也不想置喙,但是——

    妹的!这种家里养了个熊孩子三天两头在学校闯祸欺负同学打架斗殴考试作弊,身为家长的她被老师各种的电话短信家长会的批评谴责的糟心感觉是怎么回事儿?

    杨念慈甩甩脑袋,想多了,自己嫁了一王爷,只用讨好他爹就行。自己儿子将来上的是国朝最高学府,有最牛的老师,还不用担心体罚留课堂。自己这辈子绝对是妥妥的高大上!

    杨念慈内心安慰了自己好几次,才对着赖皮样的轩辕道:“我现在看见你就烦,我要出去走走,你好好禁足吧。”

    轩辕急了,摆了的姿势嚷嚷:“你干嘛去啊?好不容易有时间有心情,赶紧的吧。”

    杨念慈黑线的看着轩辕扯了扯胸口,衣领散开,露出里面的…

    去你妹的有时间!有时间就得滚床单吗?

    去你妹的有心情!老娘的心情都被你个二货毁了!

    杨念慈狰狞着脸逼近,轩辕竟然半眯了眼,嘟着嘴贴上来。

    杨念慈伸手狠狠掐住他的屁股肉,左拧三圈,右拧三圈,疼得轩辕包着泪,大张嘴喊都喊不出来。杨念慈才舒服了些,道:“我回娘家了,你自己好好的。”

    杨念慈义无反顾的回娘家了,没带儿子,跟轩辕康说,你爹在你爷爷那里身体心灵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需要你这个贴心小棉裤抚慰关心。

    轩辕康不舍得娘,但也心疼他爹,委屈又乖巧的抱着他爹不撒手了,名曰让他爹的伤口迅速愈合。

    当然,杨念慈许了去看望馨姐儿的福利给儿子。

    是夜,轩辕一心凄凉的摸着轩辕康的小脑袋睡的。为什么是摸着脑袋呢,因为轩辕康认定自己是小棉裤。棉裤嘛,当然是穿在腿上的,他当然要抱着爹的腿睡了,还有,爹伤的是屁股,他得看着点儿。

    于是,轩辕以一种诡异的姿势在床上扭曲着,既怕自己扯了儿子的被子会着凉,又怕自己的被子盖住了儿子的小脸让他不能呼吸,还得防备着儿子的小爪子一个不小心放到不该放的地方抓啊挠的,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

    幸亏床够大,轩辕深深的自省,以后再也不能被禁足了,媳妇都跑了,自己还不能追。

    杨念慈回了相府,在乐园里拿剪刀对着一堆碎布头子剪啊刺的发泄了好一通才舒服。看得趴在房梁上的齐让一身冷汗,怎么看都觉得是老大躺在那把锋利的剪刀下。

    呵呵,娶老婆好可怕。

    杨念慈不知道自己给未婚人士齐让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关紧了房门,招呼齐让下来说话。

    担心轩辕知道后大发干醋的齐让在杨念慈威逼利诱下磨磨蹭蹭的下了梁,就听他大嫂问了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就轩辕这不靠谱的二货,你们是脑子坏了才敢跟着他胡闹吧?”

    杨念慈问的是轩辕之前心结未解前,一心要带着他们搜罗钱财揭竿起义改朝换代的事。轩辕之前说过,除了自己的身世有所隐瞒,自己的心思打算却是跟兄弟们交待的一清二楚的,他绝不欺骗绝不隐瞒绝不连累绝不强迫自己的兄弟。

    齐让傻乎乎的摸摸后脑勺,大嫂那眼里的怀疑和鄙夷质疑是咋回事?英明神武的老大在大嫂面前做了多少愚蠢的事?真是自毁长城。

    “呵呵,大嫂,我是因为老大救了我的命,还教我功夫。再说,咱江湖人离着朝廷太远,远的没什么想法。老大想干翻了,我就跟着老大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杨念慈好忧伤,小伙子看着多精神呀,竟然没点儿法律意识,绝对是被轩辕洗脑拉上贼船了。

    “其他兄弟也是这样想的?”

    齐让想了想摇摇头,面色严肃道:“别的兄弟我不知道太多,但大家都是心甘情愿的。”想想还是帮轩辕说话:“大嫂,别看老大在你面前一副…可是他其实可厉害了,我们大家都信他,本事又大,对我们又好,看着冷漠但心好。我们之前在四处漂时,他带着我们暗地里帮了不少人家呢…”

    杨念慈点头,听着轩辕是个有信服力领导力的头儿。

    齐让又想了想,补充道:“大嫂是担心我们违法乱纪?您放心,我们没做过违法的勾当…呃,劫富济贫不算吧?我们都是找的为富不仁的大坏蛋。”

    杨念慈又点头:“我相信轩辕,你们都是好人。”

    齐让笑了,露出两排白牙,摸摸后脑勺:“大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