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全系列丛书 相信大家都知道吧!6本txt下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今天他已是CPP肥皂公司的董事长——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肥皂公司,他的名字叫E·H·李特,去年,全美国只有十四个人收入比他多。  
  所以,要想不为别人的批评而忧虑,请记住下面的规则:  
  “我们要留下自己干过的傻事纪录,批评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希望做到完美的程度,就让我们照E·H·李特的办法去做,让我们请别人给我们很坦白的、有用的、建设性的批评。”  
  有一次,卡耐基去访问史密德里·柏特勒少将——就是那个绰号叫做老“锥子眼”、老“地狱恶魔”的柏特勒将军。  
  他是所有统帅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人中最多彩多姿、最会摆派头的将军。  
  他告诉卡耐基,他年轻的时候拼命想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物,想使每一个人都对他有好印象。在那段日子里,一点点的小批评都会让他觉得非常难过。可是他承认,在海军陆战队里的三十年使他变得坚强很多。“我被人家责骂和羞辱过”,他说,“骂我是黄狗,是毒蛇,是臭鼬。我被那些骂人专家骂过,在英文里所有能够想得出来的而印不出来的脏字眼都曾经用来骂过我。这会不会让我觉得难过呢?我现在要是听到有人在我后背讲什么的话,甚至不会调头去看是什么人在说这句话。”  
  也许是老“锥子眼”柏特勒对批评太不在乎。可是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我们大多数人对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情都看得过分认真。卡耐基还记得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从纽约《太阳报》来的记者,参加了卡耐基办的成人教育班的示范教学会,在会上攻击卡耐基及他的工作。卡耐基当时真是气坏了,认为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他打电话给《太阳报》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季尔·何吉斯,特别要求刊登一篇文章,说明事实的真相,不能这样嘲弄他。他当时下定决心要让犯罪的人受到适当的处罚。  
  卡耐基说,现在他却对当时的行为感到非常惭愧。他现在才了解,买那份报的人大概有一半不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的人里面又有一半会把它只当做一件小事情来看;而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又有一半在几个星期之后就把这件事情整个忘记。  
  卡耐基终于明白,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想到你我,或是关心别人批评我们的什么话,他们只会想到他们自己——在早饭前,早饭后,一直到半夜十二点过十分。他们对自己的小问题的关心程度,要比能置你或我于死地的大消息更关心一千倍。  
  即使你和我被人家说了无聊的闲话,被人当做笑柄,被人骗了,被人从后面刺了一刀,或者被某一个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给出卖了,也千万不要纵容自己只知道自怜,应该要提醒我们自己,想想耶稣基督所碰到的那些事情。他十二个最亲密的友人里,有一个背叛了他,而所贪图的赏金,如果折合成现在的钱,只不过十九块美金;他最亲密的友人里另外还有一个,在他惹上麻烦的时候公开背弃了他,还三次表白他根本不认得耶稣,一面说还一面发誓。出卖他的人占了六分之一,这就是耶稣所碰到的,为什么就一定希望我们能够比他更好呢?  
  卡耐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发现,虽然他不能阻止别人不对他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评,但他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即可以决定是否要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  
  如果把这一点说更清楚些就是,他并不赞成完全不理会所有的批评,正相反,他所说的只是不理会那些不公正的批评。有一次,卡耐基问依莲娜·罗斯福,她如何处理那些不公正的批评?她所受到的批评可真不少,她有过热心的朋友和凶猛的敌人,大概比任何一个在白宫住过的女人都要多得多。  
  她告诉卡耐基她小时候非常害羞,很怕别人说她什么。为了应付这些批评,她不得不去找她的姨妈,她说:“姨妈,我想做一件这样的事,可是我怕会受到批评。”  
  姨妈正视着她说:“不要管别的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依莲娜·罗斯福告诉卡耐基,当她在多年后住到白宫之后,这一点点忠告,还一直是她行事的原则。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只要做你心里认为是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会受到批评的。‘做也该死,不做也该死’。”这就是她对我们的忠告。  
  已故的马修·布拉许,当年还在华尔街四十号美国国际公司任总裁,卡耐基问过他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他回答说:“是的,我早年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我当时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只要哪一个人对我有一些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取悦他。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情,总会使另外一个人生气。然后等我想要满足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另外的人。最后我发现,我越是想讨好别人,以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愈会使我的敌人增加。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这一点对我大有帮助。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只尽我最大能力去做,把我那把破伞收起来,让批评我的雨水从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  
  狄姆士·泰勒更进一步,他让批评的雨水流下他的脖子,并为这件事情大笑一番,而且当众如此。有一段时间,他在每个星期天下午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举行空中音乐会的休息时间,发表音乐方面的评论。有一个女人写信给他,说他是“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泰勒先生在他那本叫做《人与音乐》的书里说:“我猜她只喜欢听音乐,不喜欢听讲话。”在第二个星期的广播节目里,泰勒先生把这封信宣读给几百万听众听。几天后,他又接到这位太太写来的另外一封信,表示她丝毫没有改变她的意见。泰勒先生说:“她仍然认为,我是一个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我们实在不能不佩服用这种态度来接受批评的人。我们佩服他的沉着、毫不动摇的态度和他的幽默感。  
  查尔斯·舒伟伯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发表演讲的时候表示,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一个在他钢铁厂里做事的老德国人教给他的。那个老德国人跟其他的一些工人为战事问题发生了争执,被那些人丢到了河里。“当他走到我的办公室时,”舒伟伯先生说,“满身都是泥和水。我问他如何对待那些把他丢进河里的人?他回答说:‘我只是笑一笑。’”舒伟伯先生说,后来他就把这个老德国人的话当做他的座右铭:“只笑一笑。”  
  卡耐基指出,当你成为不公正批评的受害者时,这个座右铭尤其管用。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可以回骂他,可是对那些“只笑一笑”的人,你能说什么呢?  
  林肯要不是学会了对那些骂他的话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承受不住内战的压力而崩溃了。他写下的如何处理对他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篇文学上的经典之作。在二次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曾经把它抄下来,挂在他总部的写字台后面墙上;而邱吉尔也把这段话镶成镜框,挂在他书房的墙上。  
  这段话是这样的:“如果我只是试着要去读——更不用说去回答所有对我的攻击,这片店不如关了门,去做别的生意。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打算一直这样把事情做完。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量来说我是不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所以,当你和我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让我们记住下列规则第二条:  
  “尽你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后把你的破伞收起来,免得让批评你的雨水顺着你的脖子后面流下去。”  
  另外,只有缺乏智慧的人才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强词夺理;他这样做,只能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而一个勇敢的、豁达的、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往往就能赢得人家的谅解和敬重。那位独具风格的作家艾柏·赫巴就很懂得这个道理。他那尖锐犀利的笔触常常引起一些人的强烈不满。  
  但是他总是以少见的处理矛盾的方式,使他的敌人成为他的朋友。有一次,一位读者写信来把他痛骂了一顿,可以说是骂得狗血喷头。他反复把信读了好几遍,然后给这位读者写了一封回信。他在回信中说:  
  “回想起来,我也不能全部同意自己的观点。我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昨天写的东西,今天就不一定很满意了。我很高兴知道你对我的作品的看法。在你方便的时候,我欢迎你驾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感谢你的诚意。”  
  面对这样一个对待自己的人,你还能说什么呢?  
  当你是正确的时候,不妨试着用温和的、巧妙的方式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你一旦错了,那就要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忘了这句古话:“用争辩的方法,你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用让步的方法,你的收获会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  
  卡耐基所使用的方法,看起来有些消极,但效果却是积极的,正所谓“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对于一个有远见的商家,他决不会只顾做眼前的一笔生意。在他的心目中,顾客是流动的、变化的,并且有正、反两方面的传播作用。任何一个今天的顾客,既有可能成为自己固定的长期客户,也有可能成为匆匆而去的看客。而任何一个看客都有可能转化为明天的顾客。任何一个今天的看客和顾客,都会成为企业质量、形象优与劣的传播媒介,为企业日后带来或带走更多的顾客。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明智的商家在做生意时总是以长远的眼光一视同仁地看待和接待包括成交的、暂时不成交的一切人,总是以设身处地宽宏大量的立场尽量理解他们,避免争辩,以赢得他们,吸引他们。      
………………………………………………………………………………                                 
 三 慎重与对手争辩   
………………………………………………………………………………   
  卡耐基认为,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如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等等,或者你告诉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反而会使他想着反击你,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己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因此,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大错特错,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那是一种挑战。那样会揭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不容易。为什么要采取更激烈的方式使他更不容易呢?  
  为什么要使你自己的困难更加增多呢?如果你要证明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出来。  
  “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事情好象是他忘记的。”  
  三百多年以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说:  
  “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正如英国十九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  
  “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地告诫门徒:“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我们不能奢望比苏格拉底更高明,因此我们不再告诉别人他们错了。应该慎重地看待别人的错误,这么做会大有收获。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你如果这么说不是更好吗:“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这种句子“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确实会得到神奇的效果。  
  无论什么场合,没有人会反对你说:“我也许不对。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  
  卡耐基课程教学班上一位学员哈尔德·伦克是道奇汽车在蒙他拿州比林斯的代理商,他就运用了这个办法。他说销售汽车这个行业压力很大,因此他在处理顾客的抱怨时,常常冷酷无情,于是造成了冲突,使生意减少,还产生了种种不愉快。  
  他在班上说,“当了解这种情形并没有好处后,我就尝试另一种方法。我会这样说:‘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真是不好意思。关于你的车子,我们可能也有错,请你告诉我。’“这个办法很能够使顾客解除武装,而等到他气消了之后,他通常就会更讲道理,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很多顾客还因为我这种谅解的态度而向我致谢,其中两位还介绍他们的朋友来买新车子。在这种竞争剧烈的商场上,我们需要更多这一类的顾客。我相信对顾客所有的意见表示尊重,并且以灵活礼貌的方式加以处理,就会有助于胜利。”  
  你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绝不会惹上困扰。这样做,不但会避免所有的争执,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的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弄错。  
  如果你肯定弄错了,并率直地告诉他,结果会如何?卡耐基举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明。施先生是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最近在最高法庭内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案子牵涉了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  
  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施先生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六年,对吗?”  
  施先生停顿住,看了法官一眼,然后率直地说:“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庭内顿时静默下来,”施先生后来在班上讲述他的经验说:“似乎气温一下就降到冰点。我是对的,法官是错的,我也据实地告诉了他。但那样就使他变得友善了吗?没有。我仍然相信法律站在我这一边,我也知道我讲得比过去都精彩,但我并没有使用外交辞令。这样,我铸成大错,当着众人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错了。”  
  没有几个人具有逻辑性的思考,我们多数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多数人都具有固执、嫉妒、恐惧和傲慢的缺点。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别人犯的错误时,请在每天早晚前坐下来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这是摘自詹姆士·哈维·罗宾森教授那本很有启示性的《下决心的过程》中的一段话: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被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我们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我的’这个简单的词,是做人处世关系中最重要的,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论说‘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备相同的力量。我们不但不喜欢说我的表不准,或我的车太破旧,也讨厌别人纠正我们对火车的知识、水扬素的药效或亚述王沙冈一世生卒年月的错误……  
  我们愿意继续相信以往惯于相信的事,而如果我们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我们就会找尽藉口为自己的信念辩护。结果呢,多数我们所谓的推理,变成找藉口来继续相信我们早已相信的事物。”  
  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  
  “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叙述某种感觉、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道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有一次,卡耐基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他家布置一些窗帘。  
  当帐单送来时,他大吃一惊。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他,看到了那些窗帘,并问起价钱,而后面有难色地说:“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她说的是实话,可是没有人肯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因此,身为一个凡人,卡耐基开始为自己辩护。他说贵的东西终究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以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等等。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开始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得很热心,说她希望家里也能买得起那些精美的窗帘。这时卡耐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说句老实话,”他说,“我自己也负担不起。我付的价钱太高了,我后悔买了它们。”  
  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率直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报人哈利斯·葛里莱激烈地反对林肯的政策,他相信以论战、嘲弄、辱骂就能使林肯同意他的看法。他发起攻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林肯遇刺的那天晚上,葛里莱还发表了一篇尖刻、粗暴地攻击林肯的文章。  
  那些尖厉的攻讦使得林肯同意葛里莱了吗?一点也没有。  
  嘲弄和辱骂是永远不能使人信服的。  
  如果你想知道一些有关做人处世、控制自己、增进品格的理想建议,不妨看看班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最引人入胜的传记之一,也是美国的一本古典名著。  
  在这本自传中,富兰克林叙述他如何克服好辩的坏习惯,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和善、最圆滑的外交家。  
  有一天,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