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下车,内务部地卫兵仔细核对了所有人的证件。连林俊这个空军元帅也需要出示自己的证件——哨所处有进出人员地备忘录。
乘这功夫。林俊查看了一下四周的环境——铁丝网外都已经被清理出一条防火带,这显然是为了观察,不是为了防火。还有极其稀疏的茅草在,不过有人想利用这些植物做掩护是不可能的。
铁丝网上挂着大大的警告标志——危险,高压!
公路中段有电动起竖式路障,不可能有车辆能强行冲而过,两侧的铁丝网向两侧延伸,夜幕中看不到多远。但能看清的是铁丝网那头也有一条宽宽的防火带——那片防火带就不是铁丝网这边的单一功能,那代表着死亡!外人想穿越那片死亡地带是不可能的。
林俊叫过岗哨带队的中尉指挥员:“雷场有多宽?”
“200,普伦雅科夫元帅。”中尉向林俊敬礼后回答。
“恩,坚守你的岗位。
林俊回到车上。
车队前行不到一公里,又一道封锁线出现在林俊面前,这次还是铁丝网,两个巨大的碉堡守住了唯一的安全入口。再一次检查证件后,车队才通过。
开出一会后,林俊看到片片***,显然那里有多处成片的建筑物。
“元帅同志,欢迎进入原子城,这里是我们的办公生活区。核心部分还在后面,明天请您视察。”
“明天就明天,今天也晚了。”林俊很累,十多个小时的空中旅行不是一般的疲劳,视察也不必急于一时。
林俊的汽车停在一座平凡无奇的建筑前,走进去后才发现这是个宾馆,专‘门’接待外来人员。负责接待自己的是内务部的一名处级干部普罗霍洛夫,他负责整个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林俊在安排给自己的房间里简单梳洗过后,同随员们一起来到餐厅。这时他看到了自己的老熟人,现在担任基地主任研究员的白图柯。
“您好,元帅同志。”
“几年不见,白图柯同志,你老了。”林俊紧紧握住老朋友的手,就三年时间,六十岁不到的物理专家都苍老的像七十岁,可想而之研究的困难和专家们的忘我,“还是叫我安德烈听着习惯,就像我们在火车上那会。”
林俊坐在主座上,让同志们分别就做,一个简单的会议看来就要在餐桌上进行。
林俊是饿了,中午飞机经停车里雅宾斯科时随意吃了点,后来在飞机上只吃了点面包,现在已经接近午夜,肚子早就饿了。而研究所的同志们也不介意再吃一顿——他们早就忘了什么叫“朝八晚五”,这里的时间是24小时制的,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工作,吃饭时间也是转。
“元帅同志,库尔恰托夫您已经认识了,其它的专家现在都还在核心区域,明天你就可以见到。”白图柯还是用上了“元帅”的称呼,林俊也没再去指正。
“现在整个研究基地有多少工作人员?”
“最核心的工程师接近200,核心部分的技术人员有5000多人,如果算上配套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大概有一万八千,这还不算保卫人员。我们这里就是一个**的城市,只不过出入有些不自由而已,呵呵。”
边上的普罗霍洛夫说:“元帅同志,我的办公室里有详细的人员名单,任何一名基地的工作人员我们都做了详细的档案,确保机密的万无一失。”
“一人进一人出,绝不允许出现问题。这里是苏维埃的最要的地方,中央要求这里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做的比克里姆林宫还要严密。你们都知道在研制的是什么,那是可以解决战争、也可以毁灭战争的武器,不能出一丝纰漏。”
场面话是要说的,饭也要吃的。一顿迟到的晚餐后,会议就算结束,正式汇报将在明早进行,之后林俊就将进入核心区。
“我们已经能够通过“气体扩散法”获得高浓度的235,理论上已经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白图柯送林俊回房间时告诉他。
“产量有多少?”
“不多,每天不到5,今后将逐步增加离心机的数量,估计两到三年后获得足够制造一枚原子弹的235验成功获得了239的提取方法,下一步就是将提取进入到实际生产阶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原子弹?”这是林俊关心的。
“最快三年,最晚五年。”白图柯说完后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安德烈,我有时候真想不明白,你在火车上的那些话到底是怎么来的。”
“你很好奇?”林俊神秘的笑笑。
“那会是永远的秘密。我只对自己的研究感兴趣,其它的记‘性’不好。”白图柯也笑了。
235239——37年在一个空军上校嘴里能够听到的名词,但白图柯只是个物理学家,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研究,不在自己研究里的那些不明白的问题他不会去理会,也知道有些事问的越少越好。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原子城
乌拉尔山铁路上的谈话只有谈话者自己知道,林俊现在大权在握,在白图柯看来那段谈话林俊绝不会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去想是为什么,这几年来他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也许林俊会很担心在秘密研究基地传出不想传出的事,如果他想,任何事情都办得到,白图柯唯一的机会就是坦白的找个机会重提一次,表明自己的态度:那会是个永远的秘密,消除林俊的顾虑。
也许有林俊认为他讹诈和威胁的意思的可能,但仔细分析后白图柯很快打消了这一顾虑——如果想自己永远闭嘴,对于林俊来说不比掐死只蚂蚁难多少,自己根本不是威胁。
整个研究基地遍布内务部的‘精’英,都属于亚历山大的直系人员,基地任何通讯和物资人员的进出都在内务部的控制之下,更不用说那些基本没有表情的内务部特工时刻监视着自己地动作。
所有人都明白安德烈同志将是苏联将来的掌舵人。中央没有一个人能和他较量,威胁这样的人只能是找死。知道不该知道的秘密,机会只能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表明态度,这样才能活得长久。
林俊理解白图柯的顾虑,一句“你很好奇”就彻底解决问题。自己的反映即表明了让它永远成为秘密的意思,笑容也让他明白:永远不再提,我们会是朋友。
白图柯地表现让自己满意:专家明白。如果自己希望地是他永远闭嘴。只是举手之劳。
林俊让随员们都到自己房间地客厅。他有话和他们la'
“我知道你们都能保守秘密,但这次和以前所有的机密都不同,这个研究基地里只有极少数人了解自己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林俊停顿了一下,看了看眼前的四个军官。
“所以我不得不提醒你们:拥有一级机密级别的人中央有不少,但每个人能够、需要去了解的东西不多。加上我,了解这里地一切的政治局常委会委员只有8人。你们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知道一些我们八个人能够了解的一些东西。但必须把它们忘了。我在餐厅说的那些你们都听到了,这个基地的安全和保密比克里姆林宫还要重要。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你们都会知道这里的研究为地是什么。”
“是,元帅同志。我们清楚自己地职责,永不提起。”古谢夫郑重的回答。
林俊点点头:“都去休息吧,明天会让我们终生难忘的。还有,明早起来就不要佩戴武器了,里面和斯大林同志办公室地安全级别是一样的。”
随员们走出了客厅,林俊躺在卧室‘床’上回想着白图柯的话。现在已经明白斯大林的那句“进展很快”是什么意思。
工业化生产235成功意味着万里长征已经过了一半。随着离心机的增加,获得核装‘药’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如何引爆原子弹的理论林俊和白图柯聊到过,专家们会解决那个问题。一枚原子弹大概需要15到60公斤235
亚历山大那边也没有闲着,“契卡”的间谍都已经进入西方的核心,中央已经知道英国人已开始启动原子武器的研究,只不过目前他们要担心的是海峡对面的德国大军,没多少心思放到核武器研究这项看似遥遥无期的研究上。
美国那边的情况如何呢?罗斯福在19391011日就下令成立了“顾问委会员”,但没有英国人的提醒和帮助,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还是个“将来式”。
苏维埃在核武器的研究上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这有点勒紧‘裤’带搞研究的味道:根据刚才吃饭时的汇报,苏联的核武器研究工程的规模比不上“曼哈顿工程”,靠的是一点一点的积累。美国人工业实力雄厚,这点现在的苏维埃比不上,如果他们也下定决心搞研究,“小玩意儿”(世界第一枚原子弹)
会“准时”诞生。
“鲍罗金诺,应该能走在西方世界的前面。”睡前想着这个斯大林亲自命名的工程代号,这个拿破仑的伤心名词应该会成为苏联核武器研究的好兆头。
、、、、、、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吃过早餐的林俊出现在众人面前,专家和随员们已经在等他。
今天林俊还是往常一样一身戎装,笔‘挺’的空军元帅***,‘胸’前是排列整齐的勋章,腰带左侧挂着他的红旗军刀,右侧的枪套内是红旗手枪。而他面前的所有人除了负责基地安全的普罗霍洛夫,谁也没有佩戴武器,在这里武器是警卫人员的特权。
有几个陌生面孔,白图柯向林俊做了介绍,就这样认识了卡皮察、约费乐、费卢罗奥夫和别特尔萨克,这四个在苏联核武器研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别特尔萨克同志,努力工作,你们的研究会改变世界。”
林俊没有和其他人多寒暄,这让特别照顾了一句的别特尔萨克很感意外,他不明白林俊为什么会对自己多说一句,自己和元帅同志就从来没见过。
其实林俊也没其它意思,就是对这个“不相信”原子弹威力的愣头青有些好奇,不希望他像历史上的那样被炸得无影无踪。
还是需要乘坐汽车,在通过一片办公楼之后,又是柏油路一条,远远地能看到丘陵上树立着的高高铁丝网。
车队停下后,林俊不得不佩服基地建造者的苦心:进入核心区的通道是一个巨大的隧道,入口有内务部部队把守,所有人都必须下车步行通过检查。
“隧道那头是个谷地,就是基地的核心研究区。我们所有的辅助设施都是以它为核心。”白图柯介绍着。
“环形保护?”
“不,生活办公区就在这边,我也从来没去过核心区的另一边,也不去关心。”
林俊转身向普罗霍洛夫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个基地到底是什么形状,那边又是什么?
“三道纵深3里的封锁带,有内务部直属部队守卫,连只耗子都不想经过那些地方。曾经有野兔触发过第一道封锁线里的地雷,几次之后野兔就绝迹了,好像那些小家伙都在相互转告不能越过铁丝网,里面危险。”
铁丝网的意思就是“此路不通”,这比围墙还要管用——围墙阻断的不仅仅是‘交’通,还有守卫着的视线。
林俊最后接受检查,身边的普罗霍洛夫已经将配枪‘交’给警卫,但林俊根本没这个意思。
“元帅同志,您可以携带您的红旗军刀进入核心区,请‘交’出配枪,我们会妥善保管,直到您结束视察。”领队的少校很有礼貌的挡驾。
“少校,你有多久没同外界接触?”
“一年零四个月,元帅同志。”
“很好,少校。”林俊说着打开枪套取出自己的配枪,枪口朝里托在手上。
眼前的少校“啪”的立正,“对不起,元帅同志,我们没有接到过通知。”
林俊将手枪‘插’回枪套,也向这位少校敬了个军礼:“你做的非常好。”
少校同志看到了林俊配枪上的金丝镶嵌和握把上的红旗勋章标志,他不知道眼前的普伦雅科夫元帅的配枪也是“***荣誉武器”,拥有这份荣誉的人是可以携带它进入斯大林办公室的。
安全条令里虽然有“除当班核心警卫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进入核心区”的规定,上次伏罗西诺夫元帅来视察时也没有携带武器,但如果来视察拥有这份荣誉的人不主动‘交’出“***荣誉武器”,任何人不得阻拦。
你可以规定有什么地方是他不能去的,但却不能阻止拥有者携带它。
任何一名内务部部队人员都明白“***荣誉武器”意味着什么:那是苏维埃最忠诚战士的标志。只有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才能剥夺拥有者的“***荣誉武器”,不然拥有者去任何地方都可以随身佩戴。
林俊转身进入隧道,后边的古谢夫看着眼前的少校似乎有些眼熟,就走到跟前说了句话:“元帅同志是在考验你,刚才你得了个分。”
说完笑笑,跟着林俊进入隧道。
几十米之后,一个庞大的山谷出现在林俊眼前,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点缀其中。“原子城!”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球战略
。'la'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源。现在苏联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正确地道路上。
“库尔恰托夫。回莫斯科之后我会向中央提议,给予符合你身份地头衔。”在离开基地时林俊找到了库尔恰托夫。
“原子弹之父”并不十分在意自己地头衔,而林俊很在意——贡献最多的同志还少一项苏维埃科学家最看重的头衔,那并不是“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国家肯定,而是科学与学术意义上的承认:苏联科学院院士。
林俊在离开前还询问了矿的情况,具他所知在远东和阿尔泰地区有储量丰富的矿资源,得到地结果也很另他满意——那两个地方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和记忆中不同。苏维埃没有使用囚犯担任那里的矿工,而是使用了工作效率极高的工程队。
726日,林俊的专机抵达莫斯科中央机场。和每一次结束视察一样,林俊先去觐见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最晚再过5我们就将拥有能人类从未掌握的力量。”
在克里姆林宫宽大的会议室一见到斯大林,林俊就做出了最终的汇报。
斯大林在林俊去新西伯利亚视察前就已经了解了“鲍罗金诺”工程地进度,但他不了解地是现在庞大的透入到底会获得怎样的效果。
整个苏联都在备战,到处需要人手和物资。“原子城”就像个吞噬一切地无底‘洞’。虽然已经下了决心,但斯大林不知道能获得什么。
林俊清楚老爷子在了解进度的同时要自己去视察的原因:老爷子已经等了3,得到的那堆汇报还是他看不懂的“专业论文”。他需要一颗定心丸。能给这颗定心丸的人只有林俊,能带来神奇的***人。
“还要多久?”
“三到五年。我们已经解决了最关键的核装‘药’提取问题,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扩大产量。”林俊说着取出一张白图柯绘制的图纸,上面赫然是两枚不同结构的原子弹设计图。
“核装‘药’部分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而起爆方式专家已经有了成熟构思,只要一等到获得足够的装‘药’,拥有核武器就近在眼前。”林俊继续作着介绍,用了半个小时时间让斯大林明白了什么是“枪式”和“内爆式”原子弹。
“那些搞研究的同志和我
大堆原子武器的概念,安德烈,你估计这样的武器到力?”斯大林喜欢大威力的武器,‘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当然希望得到的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东西。
“一公斤235239部裂变,大约能释放一万八千吨梯恩梯当量的能量,我们估计一颗原子弹的核装‘药’一般为15到25斤235或6到8斤239,但采取235‘药’估计核装‘药’利用率最多百分之五,239内爆式设计估计利用率会高一些。一枚总重量在四吨左右的原子弹威力应该能在两到三万吨tnt当量。”
林俊的汇报结合专家们的意思和自己的推断。
“一枚就能解决一个城市!”斯大林的话音都响了起来,“如果我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原子弹,没有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将是我们的对手。”
“这只是理论,斯大林同志。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原子武器还有进一步发转的空间,在重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获得上千万吨当量的单枚核武器也不是不可能。但那种设计现在只是设想,我们需要的是解决眼前问题。”
林俊有点担忧,斯大林一旦手中拥有核武器,如果不清楚的意识到它的深层次含义,后果就不好说了。
“原子武器同常规武器不同,我们可以向一个区域内投送上万吨的炸弹和炮弹,而我们的地面部队很快就可以进入这些地区。但如果是在一个地点投下一枚上万吨当量的原子弹,人如果没有合适的防护,将很长时间都不能进入那些地区,强大的辐‘射’会杀死一切生物。”
斯大林知道拍x光对身体没什么好处,如果是一次接受几万次x光剂量总和的辐‘射’会成什么呢?植物种子也许会变异,但人唯一的结构就是死亡。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林俊同斯大林谈论了大量关于辐‘射’的知识,连天气问题也没有放过。
“这是把双刃剑,能获得胜利,也会带来灭亡。”斯大林有了危险意识,“如果只有我们拥有原子武器,就能制造和平。如果其它国家也有,有可能带来人类的灭亡。”
“是,斯大林同志。美国人应该已经着手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他们的进度已经被我们拉下,但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和科技储备,如果下定决心搞核武器,美国也会在几年之内获得原子弹。”
“当敌对的双方都拥有能毁灭对手的武器,也许结果就是谁也不敢用。”
“两边不打,暗地里较量,大概用一个名词来形容将来的局面可能会很合适——冷战。”林俊说这话的时候很佩服斯大林的远见卓识,能够看到多年后才会出现的局面。
林俊走到墙上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斯大林的目光也跟了过去:他知道自己的爱将下面一定会有一番全新的论断。
“将来的世界将是我们社会主义同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