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4-2012-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教练仰望着天空,淡淡地说:“其实也没什么,这条线路就是我开发的。”

  李文和刘眯眼听了都是一愣,杨教练说:“还记得我问过你们对手是谁?现在能回答我了吗?”

  李文和刘眯眼对望一眼,没有吭声。杨教练又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喜欢驾马,他找到全国最好的教练学习马术。学成后,他挑选出全国最好的马和教练比赛,没想到,国王还是输了。”

  李文和刘眯眼,不约而同地想:怎么会输呢?

  杨教练继续说:“国王很奇怪,就请教原因。教练告诉他:驾马的要领就是要全神贯注于自己的马,协调全身的技能和马同步,可国王在领先的时候担心教练赶上他,落后的时候又想超过教练,全部的精力没放在自己的坐骑上,却放在对手身上,这样怎么能赢?”

  看着若有所悟的两个人,教练神情严肃地说:“我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这第十二个绳距上失去了我的爱人,我不希望你们再犯和我一样的错误。”啊?两人听了都是大吃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杨教练眼睛里含着热泪,讲起了发生在几年前的事情。

  那时候,杨教练的爱人是国内登山界的一把好手,水平还胜过丈夫一筹。杨教练心里不服气,每天超负荷地训练,希望超过自己的爱人。但遗憾的是尽管他努力训练,可在各种攀岩比赛中,他总是落在下风。

  后来,杨教练和爱人来到燕子山西峰,决定开发一条野外攀岩线路。两人经过观测,最后选定了这条路线,开始攀登。

  前十一个绳距都很顺利,但到了第十二个绳距,做先锋的杨教练几次攀登都失败了,最后他爱人做先锋首攀成功,并在岩石上钉好了安全锁。杨教练见了急眼了,几次试攀都失败了。而且在最后一次攀爬中,由于用力过猛,他手臂脱臼,悬在了半空。

  那时杨教练已经无法继续攀爬了,他的爱人只好徒手下攀求援,结果因为救人心切,失手摔死在燕子山下。杨教练则在半空悬了三天,幸运地被一群路过的登山爱好者发现,救了下来。从此,杨教练患上了恐高症。

  杨教练泪眼婆娑地讲完往事,激动地说:“如果我不是一心想超过她而超负荷训练,如果不是为了赶上她而用力过猛导致旧伤复发,那么我就不会出事,她也就不会死!你们知道吗?我被吊在半空,看着山下她的尸体。我整整看了三天呀!”

  李文和刘眯眼听了眼睛潮湿,心里发酸。杨教练抹了把泪水,抬起头,一字一顿地说:“所以,记住,你们的对手不是你的保护人,也不是任何人。你们的对手,始终是这座燕子山西峰!”

  接下来怎么办?李文和刘眯眼都犹豫了。教练有恐高症,他是凭着救人的强大信念的支撑,才一口气攀上了第十二个绳距。现在,人已经救下来了,他的恐高症恐怕犯了!

  往上走困难重重,可带着一个患有恐高症的人往下走更危险。李文和刘眯眼一商量,决定继续攀登。由李文作先锋,杨教练居中,刘眯眼断后保护。

  接下来的路线,难度更大了,还要边攀边埋设安全锁。李文和刘眯眼都掏出了开山镐。这时,李文手拿着开山镐,再没有卖弄技巧的念头,只想赶快结束这场比赛,把杨教练安全地带回家。

  三个人顺利地开完八个绳距,来到了燕子山西峰的最难点,也就是燕嘴石下。这燕嘴石,就像一只燕子的嘴巴,凌空突出岩壁八九米。这也是燕子山西峰最后一个绳距,攀过燕嘴石,他们就成功登顶了。

  7。我们赢了

  此时,杨教练脸色变得惨白,他的恐高症犯了。刘眯眼脸色铁青地看着燕嘴石,口中喃喃说道:“在山下看起来很小,没想到了跟前,居然突出这么大!”

  李文问杨教练:“教练,开山镐在这里完全用不上,怎么办?”

  杨教练额头冷汗直冒,望望燕嘴石,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说:“在燕嘴石下打安全锁的难度太大,只有一口气翻过去!”

  “可是……”李文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这要是坠落了,被绳子荡回来,摔在岩壁上,可是很危险的。”杨教练依然闭着眼睛,摇摇头说:“没别的办法,只能如此。”

  刘眯眼自告奋勇说:“我来,这次我作先锋!”说完,他抓了一把镁粉,腾身而上,像一只倒附在天花板上的壁虎,向前攀去。不料攀了不到两米,刘眯眼突然“啊”地大叫一声,从石顶坠落下来,身子被绳子一扯,狠狠地撞在了石壁上。

  李文赶紧拖动绳索,拉起刘眯眼。一看,只见刘眯眼的一只胳膊和半边脸已是鲜血淋漓,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大吼一声:“再来!”又向前攀去,攀了四米多远,又坠落下来,“砰”地摔在石壁上,这次摔得更狠。

  李文看得冷汗直冒,似乎彻底丧失了攀岩的勇气。

  三个人都不说话,岩石下静悄悄的,只有刘眯眼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杨教练掏出水壶喝了一口,把剩下的水全浇在头上,然后拴好绳索,淡淡地说:“我来吧!李文,做好保护!”说完,向岩顶攀去,他攀得很慢很慢,好长时间才攀出了五米多远。

  忽然,教练的双脚一松,只靠两只手攀着,身子悬在半空。只见他左手抓紧附着点,缓缓伸出右手,从后背取出开山镐,照准岩壁一下一下狠狠地敲击起来。

  敲了十几下,终于敲出了一个孔洞。杨教练熟练地一手从袋里中掏出膨胀螺栓,砸进空洞中,又将安全锁塞了进去。做完这一切,杨教练将绳索套在安全锁中,转头对李文大喊一声:“拉紧保护!”

  李文赶紧拉紧绳索,杨教练慢慢放开挂在岩壁上的左手,李文清楚地看到,杨教练的三根手指已经扭曲变形。他为了钉安全锁单手悬挂,用力过猛导致骨折!他忍着骨折的剧痛,坚持钉完安全锁,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啊!

  “教练!”李文大喊一声,眼泪簌簌而落。

  杨教练满头汗水扭头对李文说:“现在好了,我在燕嘴石中间钉了个安全锁,这样两头保护,坠落时就不会摔到岩壁上了。”说完他低头看看脚下的万丈深渊,脸色煞白地说:“好久不曾有这种体会啦!”

  李文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刘眯眼在一旁大声吼道:“李文,该你了!你不是号称河阳抱石第一吗?该你表现了!下面有摄像机照着呢!来,像个男人一样,攀越它!”

  李文伸手抓了把镁粉,定了定神,就向岩壁攀去。他前有杨教练后有刘眯眼保护,很快就攀到了安全锁的位置。在与杨教练擦肩而过的时候,杨教练低声说:“你一定能行!拜托了。”

  此时,李文的脑子极度清醒,世间的一切似乎都脱离了他的躯体,现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攀登。他又往前攀了三米,离燕嘴石的最外缘只一米多距离,但前面,一个附着点也没有。李文静静地攀在岩石上一动不动。刘眯眼和杨教练都紧张地看着他。

  突然,李文双脚脱落下来,像刚才杨教练一样只凭双手吊在半空。接着,他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身子转了个个。刘眯眼一时不明所以,惊讶地张开嘴巴。只见李文双臂弯屈,两脚向前伸去,脚尖勾住了燕嘴石的尽头,没等刘眯眼的惊呼声出口,李文来了个传统武术的标准动作——倒挂金钟,紧跟着一个翻身,跃上了燕嘴石。

  “啊!哈哈哈……”杨教练和刘眯眼看得兴奋地笑起来。

  李文把两人拖上了燕嘴石,三个人并排坐在燕嘴石顶上,大口大口喘着气。杨教练看看缠着一圈圈胶带的手,说:“从今以后,我是真的攀不了岩了。不过我还是很高兴,我终于攀上了燕子山西峰,而且,我克服了那讨厌的恐高症。”

  刘眯眼搂着李文的肩膀说:“你刚才那个动作漂亮极了!不愧是河阳抱石第一!我输了!”

  李文摇摇头说:“我们的对手不是对方,而是燕子山西峰!没有你,我攀不上西峰!是我们赢!”

  刘眯眼哈哈大笑,道:“我当然赢了,我要出名了!我正在承揽攀岩场馆建设的业务,这次实况转播绝对会带来轰动效应!对我来说,输给你一百万,比起广告费来可是划算多了!不过,这一百万赞助可不是现金赞助,我给你建一个价值一百万的岩壁训练场怎么样?”

  李文微笑着点点头,杨教练在一旁说:“我觉得你们还可以再合开一个新的俱乐部,专门从事野外攀岩。要知道,越多的俱乐部出现,标志着这项运动就越有广泛的空间。至于我,可以做你们新俱乐部的教练,当然了,我还是只教不练!”

  刘眯眼大声说:“好主意!为了庆祝我们合作愉快,大家一起对着镜头笑笑吧!”

  于是,三个人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久久地在山谷中回荡。

  当天晚上,河阳电视台播放了这场疯狂比赛的全程视频,步云登山和山狼俱乐部一时名声大噪。不久,河阳市又成立一家俱乐部,名字叫“云中狼”野外攀岩俱乐部。这家俱乐部的场馆建设由山狼全程参与,教练姓杨,是个只教不练的黑瘦中年人。

  =End=

  茂腔与戏迷

  “名人讲故事”是《故事会》多年前的一个品牌栏目,当时是由我主持的。1999年12月,我们力邀莫言先生给杂志写篇故事。先生是个爽快之人,“今年的事今年完”,12月31日他的大作《茂腔与戏迷》就过来了,还特地附了一封信,态度谦和地说自己“心中忐忑,不知是否合用”,如不合用的话,可以“另写一篇”。在信中,他对“故事会现象”十分感慨,说:“故事会的400万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便是‘雅人’,在火车上轮船上也不会拒绝故事会这种刊物。” —夏一鸣

  茂腔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剧种,流传的范围局限在我的故乡高密一带。它唱腔简单,无论是男腔女腔,听起来都是哭悲悲的调子。公道地说,茂腔实在是不好听。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好听的剧种,曾经让我们高密人废寝忘食,魂绕梦牵,个中的道理,比较难以说清。比如说我,离开故乡快三十年了,在京都繁华之地,各种堂皇的大戏,已经把我的耳朵养贵了,但有一次回故乡,一出火车站,就听到一家小饭店里传出了茂腔那缓慢凄切的调子,我的心中顿时百感交集,眼泪盈满了眼眶。茂腔这个不好听的小戏为什么能迷住人?这个问题放下暂且不表,各位看官,不才小子今天就给诸位讲两个关于茂腔的故事。

  我们村的人几乎都爱听戏,但喜欢到入迷程度的,大概只有三五家,孙驴头算一家。孙驴头的老婆、儿子都是戏迷,娶来家一个儿媳妇更是一个超级戏迷,这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一天傍晚,孙驴头在灶前烧火,儿媳妇站在锅前和面,准备往锅沿上贴饼子。这时,忽听到旷野里传来一声胡琴声,拉的是茂腔的过门。公公和媳妇都把耳朵竖了起来。媳妇说:“爹,您听。”

  孙驴头说:“听到了,今晚谭家村有戏。”

  媳妇说:“爹,加大火,吃了饭好去听戏。”

  孙驴头捏起儿媳妇的脚就要往灶里填,儿媳妇怒道:“爹,老不出息,您想干什么?”

  孙驴头看看儿媳妇穿着红绣鞋的小脚,不好意思说,只好和着旷野里传来的胡琴调门唱道:“叫声儿媳莫错怪,误把金莲当火炭儿—”

  锅热了,儿媳挖起一团面,放在手里颠巴颠巴,“吧唧”一下子就贴到了孙驴头的额头上。孙驴头大叫道:“媳妇,你干什么?”

  儿媳妇看看公公的狼狈相,和着胡琴的腔调唱道:“叫一声公爹莫错怪,误把额头当锅沿儿—”

  这个故事过分夸饰,属于民间笑话一类,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革后期,我们村来了一支工作队,队员二十多人,全是县茂腔剧团的演员。我们村情况比较复杂,在县里都挂了号,工作队下来,是要帮我们揭开阶级斗争的盖子。

  自从工作队进村之后,村子里欢天喜地,好像过年一样。因为这些队员里,几乎包括了县茂腔剧团的全部名角。譬如青衣宋丽花,花旦邓桂秀,老旦焦闺英,老生高人滋,小生薛尔名,武生张金龙……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平日里可望而不可及,如今就在我们眼前,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的幸福和兴奋,无法用语言形容。

  工作队自己不开伙,吃派饭,一般是三人一个小组,挨家轮户地吃。那时生活十分困难,每人每年只分二百多斤粮食,麦子只有二十来斤,也就是够过年包饺子的。但为了让工作队的同志们吃好,家家户户都把过年的麦子拿出来磨了。这是完全彻底地自发自愿,甚至带有比赛的色彩,家家都想做出新花样来,让工作队的同志们吃得高兴。

  原以为这支工作队与过去那些工作队一样,顶多住十天半月就会撤走,但没想到他们住了一个月还不走。家家那点白面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想给同志们换成糙饭,一是面子上过不去,二是心里舍不得。因为那些做饭的女人们不管是不是戏迷,都喜欢这些演员。

  我们生产队会计的老婆是一个麻子,相貌差点,但心肠特热,见到那些演员同志们,尤其是见到男演员同志们,她的眼睛里水汪汪的,感情充沛得要命。为了在没有白面的情况下让同志们吃饱吃好,她充分地发挥了粗食细做的天才,把家里的绿豆、茳豆泡涨轧碎,羼上蔬菜,用棉籽油炸成焦黄的颜色,让同志们吃。同志们吃了都赞不绝口。这种做法很快普及开来,每到做饭的时候,村子里就洋溢着炸丸子的气味—几十年过去了,这种食品还在我们村子里流传着,并且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茂腔丸子。

  给工作队做饭的家庭,必须是贫下中农,表现好的中农也可以。这是一种政治待遇,也是一种荣耀。那些捞不到给工作队做饭的黑五类分子家的女人们,心中的痛苦是十分深沉的。富农王金的女儿王美,人物标致,嗓子也好,是村子里唱戏时的主角。自从工作队一进村,她的眼睛里就始终饱含着泪水。她将自己家里的麦子磨成面粉送到麻子家,让她做了给同志们吃,麻子不领情,还向大队里揭发了她,说她想拉拢腐蚀革命干部。村里想游她的街,但遭到了工作队的反对。

  她送面不成,就把面粉做成火烧、大饼等精美食品,偷偷地送到工作队同志们的窗前。她曾经对麻子女人说:“婶啊婶,我恨不得把心扒出来给同志们吃了。”麻子女人当然不会替她保密,很快就宣传得全村皆知,工作队的同志们当然也听说了。那个小武生张金龙感慨地说:“她如果不是富农的女儿该有多好!”

  小武生短小精悍,目光炯炯有神,走起路来脚下像踩着弹簧。他不但能翻空心筋斗,嗓子也不错,村子里的女人们都喜欢他。尽管他感叹王美的出身不好,但他还是跟王美好了,就在打谷场边的草垛里,被人当场捉了双。小武生立场不稳,中了糖衣炮弹,犯了路线错误,被提前打发回去。

  有人提议将王美判刑,报到县里,县里说交给村子里批斗。挨批斗时,王美始终面带笑容,看那样子丝毫没有悔意。她的态度激起了以麻子为首的女人们的反感,她们扑上去,一边撕咬一边骂:“撕了你这个浪货!咬死你这个骚狐狸!”

  第二年夏天,村子里的女人们在一个月内生了十几个孩子—麻子最能干,一胎生了两个。这些孩子长大后,有的像薛,有的像高,其中有八个都像小武生。他们目光炯炯,走起路来脚步轻捷,脚下仿佛踩着弹簧,天然地会翻空心筋斗。

  =End=

  动感地带 “码”上开始

  请用手机或电脑扫描下列二维码,开启一段全新的视听旅程!(推荐使用“快拍二维码”,下载地址:。kuaipai/client。htm)

  听故事

  《故事会》带您畅听中国传统童话故事!由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的台湾汉声出版社授权,《盛梓钰故事集·汉声中国传统童话》将通过《故事会》平台推荐给您,借助二维码和移动终端,您和孩子每天都能听到一个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童话故事。

  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您就可以收听到本期(11月8日至11月21日)的14篇故事。(不能使用二维码扫描的读者,也可直接登录。storychina收听)

  本期部分故事篇目:黄雀报恩、石狮的眼睛流血了、周处除三害、爱依赖的蘑菇、狸猫换太子等。

  微故事大赛

  故事会·新浪微故事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您读了本期刊登的优秀作品(P16)后,是否也跃跃欲试,想要一试身手呢?扫描右边的二维码,即可进入本次大赛的新浪官方微博,最新作品、比赛详情,一码搞定!

  看视频

  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您将看到一组我们精心挑选的幽默视频,定会让您开怀惬意,捧腹不止!本组视频由提供。(视频内容会定时更新,每次打开都有惊喜哦)

  段子

  是不是嫌一期《故事会》上的笑话不过瘾?我们为您搜集了网上流传的爆笑段子,每周更新,保证内容新鲜火热,让您看到合不拢嘴哦!扫描右边的二维码,立刻体验吧!

  您对于本栏目的设置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登录故事中国网。storychina论坛反映。

  神探夏洛克

  交换情报

  一家旅馆里住进了两个间谍,在警方的严格监控下,这两个间谍从来就没有机会见面接触,更无法打电话,但他们还是成功交换了情报。警方经过认真排查,发现这家旅馆也没有任何异常之处。神探夏洛克接到任务,立即赶往旅馆,在公共浴室沉思片刻,得出了惊人的答案。你知道是什么吗?

  =End=

  一眼人和两眼人 等

  在民间故事中,有一类骗局故事。它们有的说的是如何恶作剧,有的说的是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下面几个小故事,博大家一乐,也提醒大家能触类旁通,可以幽默机智地解决些生活中的小麻烦。

  一眼人和两眼人

  有一个岛上住着个懒汉叫赛崎,从早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