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4-2012-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资卡上交,那是必须的,但哪个单位不发点现金和消费卡?这部分钱凭自己的良心和多年的夫妻感情,不可不交,也不可全交。一点儿不交,一旦东窗事发,后果不堪设想;要是全交,也对不起同病相怜的领导的一片苦心。

  通常收获还是比较可观的。注意:卖前应仔细检查瓶盖、易拉罐拉环等,万一碰上中奖标志,收获会更大。

  特别要学习数学和经济学。数学里最简单的四舍五入,就值得一试。比如,一斤酱油八毛四,一两一两地买,买一斤酱油不就有四分钱的收入了?

  孩子身上经常有些零钱。大钱就别和孩子耍心眼儿了,不过零钱完全可以用替孩子暂时保管为名,占为己有。

  (推荐者:曹绍明)

  很多人都记不住一周七天用英语怎么说,其实很简单—

  星期一(Monday):忙day;

  星期二(Tuestday):求死day;

  星期三(Wednesday):未死day;

  星期四(Thursday):受死day;

  星期五(Friday):福来day;

  星期六(Saturday):洒脱day;

  星期天(Sunday):伤day。

  (推荐者:朱小青)

  =End=

  遇贵人

  民间流传很多奇风异俗,其中有个叫“找路爷”,是指孩子病了不去看医生,而是由母亲抱着,带上好吃的食物,在清早时守候在路口,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路爷”,传说路爷是孩子的贵人,可以助他逢凶化吉……

  民国初年的某个清晨,有个叫卢敏氏的年轻母亲,抱着生病的儿子,早早地守候在村头,找路爷。据神汉说,如果日上三竿都找不到路爷,孩子就会有难。但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偏偏没有一人经过此地。

  正当卢敏氏心焦难耐之时,她终于远远地看到了一个人影。年轻的母亲大喜过望,正要走上前去,却又愣住了:原来走过来的这个人是村里的无赖,人称不要脸的郭三子。此人偷鸡摸狗,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提起他,大家都只能摇头。

  卢敏氏万万没想到会遇上他,想装着没看见,却来不及了。

  郭三子一看卢敏氏的样子,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其实,他之前也常遇到这种事,因为他经常夜不归宿,早晨时在村头游荡,很容易遇上找路爷的人。但那些人大多装着没看到他,他也会干笑两声,装作没啥事走了。但这回出乎他的意料,卢敏氏想了想,还是迎了上来,把篮子里的食物递给了自己。

  按照当地的风俗,路爷必须吃掉篮子里的食物,不得拒绝,然后把孩子抱过来,给他一点见面礼镇邪。郭三子头一回遇上这等礼遇,当然不客气了,但当他把手伸进兜里时,却呆住了,他兜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郭三子这才想起自己啥也没带,这也难怪,他平素白吃白拿,稍有财物,都拿去赌了,哪会剩什么东西。

  如果是往常,郭三子欠了人家的东西,最多一句:“以后还你!”便扬长而去了。但这回不同,郭三子头一回受到人家的尊重,他不想让对方失望。而且,据老人家们说,如果他不给孩子东西,对孩子不吉利。

  郭三子犹豫了一阵子,终于下定决心,从贴身的内衣里掏了件东西,递了过去。

  卢敏氏一看,也愣住了,这是块玉石,通体晶莹剔透,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一般路爷给的,都只是一块几毛,或者一些小玩意,意思一下,从未有人给过这么贵重的东西。她马上拒绝说:“路爷啊,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怎么能收?你还是拿回去,换别的吧。”

  谁知道郭三子这回下了决心要当好人,硬是把东西塞给她,就拍屁股走人了。

  不知道路爷显灵还是什么的,病孩没几天就好了。卢敏氏很高兴,让孩子挂着玉石,当然也不忘向亲朋好友讲几句郭三子的好话。

  亲友听了,都嗤之以鼻:“郭三子也会做好事?算了吧。”

  还有的说:“还会给你好东西?不偷你的算好了。”

  卢敏氏却不以为意,但几天后竟有人为此找上门来。上门来的是村里的有钱人,叫何元聪,他一进来就要看那块玉石。他告诉卢敏氏说,前不久他儿子戴的玉石不见了,怀疑被人偷了,这不,现在那玉石就挂在卢敏氏儿子的脖子上呢。

  卢敏氏一听,不禁又羞又恼,按照老人家所说,给病孩镇邪的物品必须来路正当,不然会对孩子不利。在何元聪带领下,他们一行七八人来到郭三子家,想要问他个究竟。没想到郭三子不在家。

  到了黄昏,众人才见郭三子走回来。何元聪率先冲上前去,质问他为何偷了玉石。没想到郭三子眼珠子一瞪,大怒道:“啥?你说那块玉石是你的?你有什么凭据?那明明是我娘留给我的。”何元聪料到他不会承认,拿出相片给他看,相片上何家儿子戴着的玉石,和现在这块一模一样。郭三子看了相片,也愣住了,但很快大声否认:“像又怎样,就不许我也有同样的玉石吗?”

  大家都生气起来,齐声谴责郭三子的无赖。

  这时,卢敏氏忍不住插嘴了,说:“我说,郭兄弟,你……你这玉石是不是真的偷来的?如果真的是偷来的,那……那可要还给人家呢。”

  郭三子听了,突然发了狂,狠狠地说:“没有。我郭三子向天发誓,那块玉石绝对不是偷的,我郭三子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拿偷来的东西做路爷,我是死都不干的。”

  大家被他的气势压倒了,但很快,又齐声痛骂起来,因为很多人都被他发誓赌咒骗过,早就不信他了。

  郭三子看到这情形,气得说不出话来,那委屈劲儿,让卢敏氏看着暗暗惊讶。过了一会儿,卢敏氏对何元聪说:“何大爷,我相信他。这块玉石可能是你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郭三子偷的。兴许是他捡到的呢?”

  此话一出,大家都惊奇不已:“你相信他?相信这个无赖?”

  卢敏氏强调说:“是的,我相信他。”

  周围的人开始议论纷纷。连郭三子也觉得惊奇,呆呆地看着卢敏氏。

  何元聪冷笑着说:“我看啊,你是打算和这小贼串谋,不想还我玉石吧?”郭三子听他左一句小贼,右一句串谋,再也忍不住了,冲上去就想揍他。

  何家带去的几个人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动起手来,郭三子不是对手,就跑了出去。

  郭三子在前面逃,一伙人在后边追,不知不觉跑出了村子。此时夜色越来越浓,很快前面已看不清人影了。

  何元聪等人拼命追赶,只看到前面有个模糊的人影,很快,连人影也见不着了。

  何元聪正往前赶,突然前面传来“咕咚”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沉下去了。后面的人大喊:“何大爷,别往前走,危险!”

  何元聪这才醒悟,原来他们跑到村子西边的沼泽地去了,如果不是他们喊着,他早就陷入泥潭里去了。

  等他冷静下来,终于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郭三子呢?他跑进沼泽地里,难道死了?何元聪找人打了火把,在沼泽地四周查找,还是找不到郭三子,只在沼泽地旁边发现了一只鞋子,有人说是郭三子的。

  一个无赖自己跑进沼泽地死了,那本不是什么大事情。事后,何元聪软硬兼施,终于从卢敏氏手中夺回了那块玉石。卢敏氏也因此受了不小的打击,变得寡言少语。

  两年后,村子里来了土匪,他们轻车熟路的,一进村就往西头的富户家里奔去。很快,何元聪一家被驱赶到了晒谷场,家里也被翻了个底朝天。土匪头儿叫“破天飞”,他提着一大袋的金银首饰,“哇啦”一声,就扔到了一个土匪面前,说:“三子,你的功劳最大,你想要啥,就拿啥吧。”

  那土匪往袋子里一掏,很快找出了两块一样的玉石,他把玉石扔到何元聪面前,冷笑道:“何大爷,你怎么会有两块玉石的?当年我没有偷吧。”

  这时,人们才认出那个土匪就是郭三子,原来当年他没有死在沼泽地里。大家看着那两块玉石,也暗暗奇怪。

  这事何元聪是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原来,他当日从卢敏氏手中夺回了玉石,但很快他在家里找回了属于自己儿子的那块。不过他有便宜可占,自然不对外声张了。哪想到郭三子咽不下这口气,居然跑去跟了土匪,现在回来报复。

  土匪搜刮一空后,顺带还绑走了几个女人,卢敏氏也在其中。当土匪绑她时,她拼命地挣扎,还求助地看着郭三子,但郭三子却只是看着远方,仿佛不认识她似的。

  土匪骑着马,奔跑了几十里,在郭三子的提议下,留在一间破庙里过夜。由于收获颇丰,美酒佳肴也不少,土匪们开始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几个妇女被关在一个小间里,正当她们惊恐不已时,破天飞带着几个土匪,醉醺醺地闯了进来,淫笑着说:“今晚谁来服侍大爷……”

  妇女们惊呼起来,郭三子在一旁劝道:“老大,你今天喝多了,要不……”

  破天飞一边将他推开,一边说:“什么喝多了,大爷我、我再喝十斤,也、也没事……”这一推,竟然把郭三子给推到卢敏氏身上来了。郭三子挣扎着起来,又劝了一阵,才总算把破天飞给劝回去,继续喝酒去了。

  等他们走了后,卢敏氏冷静下来,用手中的小刀割开绳子,这是刚才郭三子趁着跌在她身上,偷偷塞过来的。她动作很快,转眼就解开了大家的绳子,然后,带头往破庙外跑。

  但妇女们的动静很快惊动了土匪,他们骑着马追了出来。卢敏氏为了掩护其他人,很快落到了最后。破天飞骑着马率先追上来,抓住她,借着酒意甩了她两巴掌,并说:“让你逃!我看你能、能逃到哪里去?”

  卢敏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这时,突然“砰”的一声,只见破天飞双目圆瞪,胸口冒着血,轰然倒地。后面,郭三子的枪正冒着烟。

  卢敏氏脱口而出:“你为什么要救我?”郭三子没有细说,只是让她快躲起来。这时,枪声密集地响了起来,看来是其他的土匪发现了他们,开始火并起来了。

  躲了几个时辰后,终于,附近公务所的警察上山来,说土匪全部被抓住了,这才让妇女们全部脱离了险境。

  卢敏氏向一位警察打听郭三子的状况。

  警察宽慰她说:“郭队长?他受了点伤,不过还好,没有什么大碍。”他还告诉卢敏氏,郭三子现在是警察队的队长,这次他在破天飞身边做卧底,正是要将这伙猖獗的土匪绳之于法。

  这个消息很快传回了村里,大家都倍感惊奇:一个无赖,居然成为了警察队长?

  只有郭三子知道,是卢敏氏对自己的尊重改变了自己。当年他侥幸逃出沼泽,对村里的人怀恨在心,整天琢磨着回来报复他们。然而当他有一天潜回村里,居然看到卢敏氏提着祭品去拜祭自己。联想到当初她也是信任自己,找他做了一回路爷,让他体会了一次被尊重的感觉。

  自那以后,郭三子便决定了,要做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人。他这样想,也真的做到了。

  =End=

  这次工伤谁负责

  住在平安小区的李菲和老公开了一个小厂。在处理厂务时,两人经常发生分歧。这回,上面贯彻《社会保险法》,老公就说要给员工买保险,可李菲坚决不同意,说着说着,两人就吵起来。吵到最后,老公说:“你行,你来管,我出国去溜达溜达。”

  李菲毫不客气地说:“正好,免得你碍手碍脚。”

  老公走了,李菲开始大显身手。可是不久,厂里就出了事,员工毛虎在稀释硫酸时,烧坏了眼睛。

  李菲领着毛虎到小诊所用蒸馏水洗了洗,滴了眼药水,蒙了两块白纱布就算完事。哪里料到,第二天,毛虎的父亲就带着七姑八舅一行十多人,气势汹汹地上门讨说法来了。

  李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拿出了毛虎的工资单。

  毛虎的父亲接过一看,工资单上除了写明工资金额外,还注明:以上金额,含五险一金,由本人领取后向相关部门交纳,工厂不再负担任何责任。单子最后是领款人毛虎的签字。

  毛虎的父亲被难住了,但他仍坚持说:“在你厂里出的事,你就得负责!”

  也有亲戚懂点法,坚持说工伤保险,个人不能代交。

  李菲被纠缠得无法脱身,只好答应他们提出的要求:1、不管是否交纳工伤保险,工厂要认定工伤;2、不管责任由谁承担,要进行伤残鉴定。

  后来,经医院认定,毛虎的双眼矫正视力均小于0。1,伤残级别在四级和五级之间。

  四级和五级的赔偿金不同,李菲就想把级别定低一些,工厂少付些钱。她托关系,最终如愿以偿把毛虎的伤残级别定成了五级。

  不久,老公回来了,问起工厂情况,李菲就把毛虎的事说了,最后她还不忘自我吹嘘了一番,说自己如何努力,把四级伤残定成了五级,为厂里节约不少费用。

  老公一听就急了,抱怨说:“胡闹!员工的工伤险,我买了一年。”

  “真的?”李菲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下,毛虎的工伤应该由保险公司承担了。”突然,她不笑了,狐疑地问,“但你哪来的钱?”

  老公只好如实供述:“老婆,对不起,我骗了你。我没出国旅游,而是用旅游的钱替员工买了保险。”

  不管怎么说,这不是坏事,李菲顾不得埋怨,赶忙拿好相关资料,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她准备把毛虎的保险金领出来。

  但是,没想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同志告诉李菲:《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规定: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由国家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这也就是说,毛虎的伤残津贴仍由企业自己支付。

  李菲傻眼了,心说:花了那么大代价,将毛虎的伤残降低到五级,谁知是这样的结局,我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律师点评:《这次工伤谁负责》故事主要涉及三个法律方面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其一,用人单位以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而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属无效条款;其二,受伤职工如对事故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依法再次申请鉴定;其三,四级伤残津贴和五级伤残津贴承担主体不一样,前者在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后者由用人单位支付。

  =End=

  一张车票 等

  春节,小陈乘火车回家,他只买到了站票,便特意带了张小板凳上车。

  火车很挤,小陈在车厢里挤了好久,突然发现6车31号座竟然空着。他和邻座的三个小伙子打听,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座位有没有人。

  此时火车已经开了,小陈一屁股坐在了31号座位上。邻座的三个小伙子邀他一起打牌。四人年龄相仿,很快就混熟了,一边打牌一边称兄道弟起来。

  玩了十来分钟,小陈突然发现身边站着一位老人,老人朝小陈笑笑,没说话。小陈觉得老人站着太累,便把自带的小板凳递给他。老人道了声谢,开心地坐在了旁边的过道里。

  板凳矮小,老人坐得不舒服,而且过道上人来人往的,每当有人经过,他都要站起来让路。按理说,小陈应该给老人让座,但他牌兴正浓,而且觉得自己已经助人为乐了,也就心安理得地继续坐着打牌。

  几个小时后车子进站了,小陈和邻座的小伙子们打了声招呼,便准备下车。老人手拿一张车票,坐在小陈坐的位置上。小陈眼尖,看到那是张6车31座的车票,原来自己一直占着老人的座位啊!小陈忙歉疚地说:“抱歉占了您的座。但您为什么不说呢?”

  老人笑着说:“如果我坐在31号座上,你、那三个小伙子和我五个人都不会开心;而你坐在那里,你们四个都能很开心。而且我坐哪儿都一样嘛!”

  有时不需要付出太多,却可以帮助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陈亦权;推荐者:朱小青)

  江南的一个小城孕育出了两个擅长跑步的少年。小城举行首届运动会时,他俩分别获得了短跑比赛的冠军和亚军,仅仅一步之差。之后的每一次赛事,他们都囊获了冠亚军,但名次不变,距离也始终是一步之差。

  后来永远得冠军的少年离开小城,走南闯北做生意去了,有人说他发了,有人说他栽了。亚军则留在家乡当了一名警察。

  不久,发生了一起轰动小城的劫案。当警察赶到案发现场,蒙面劫匪刚拔腿逃离。

  一个警察率先拔足狂追,他是本城短跑亚军头衔的保持者。警察追着劫匪过了一座拱桥,又过了一座拱桥,两人的距离渐渐近了,但警察始终追不上劫匪。他心想:这劫匪熟悉地形,应该是本地人。但哪有跑得这么快的本地人?难道是他?

  只见劫匪在前,警察在后,孜孜不倦地跑着,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是那一步之差。这似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劫匪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终于站住了,举起了双手,于是双方都到达了终点。

  劫匪果然就是曾经的冠军少年,事后他说:“他也许永远追不上我,但我也注定永远摆脱不了他,这样跑下去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站住。”

  警察则是这样说的:“我也许永远追不上他,但我的职责让我必须永远追下去,直到抓住他。”

  (作者:莫小米;推荐者:小青)

  有个女孩大学毕业没找工作,而是摆摊卖菜。旁边出摊的是一位中年阿姨。阿姨好心向她传授“生意经”,比如通常二十根小葱绑成一把,每把少放两根,积少成多,这样就能多赚一笔。

  但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她将小葱捆扎得整整齐齐,迎接顾客。一星期之后,她的顾客果然越来越多,还都是回头客。阿姨问她秘诀在哪儿。女孩微微一笑,指着小葱说:“秘密就在这里!”

  原来,女孩不仅没有听从阿姨的告诫,反而把每把小葱都增加到二十二根。她早就算过了,多送两根葱,还是有钱赚的。那些买菜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